『壹』 古代即墨縣距現在多少年
即墨是歷史名城,尤其以戰國時田單據即墨一城抗燕而出名。秦代置縣,隋朝建城,建城史1400餘年。
『貳』 即墨悠久的歷史100字
即墨來歷史悠久,曾是山東半島源最古老的縣,因地鄰墨水而得名。夏、商、周三代這里為萊夷地,春秋時期屬萊子國,齊滅萊後歸齊國所屬,邑治設在今天的平度朱毛村。秦統一天下後設置即墨縣。北齊天保七年廢縣。隋朝開皇十六年(596年)復置即墨縣,縣城遷至今址,沿用至今。1989年7月27日,經國務院批准撤縣設市,從此,一座新城在黃金海岸興起。
『叄』 即墨老酒有多少年的歷史了
即墨老酒有上千年的歷史了
據《戰國策、齊策》記載,公元前284年,燕將樂毅攻齊,唯回即墨久攻不下,即答墨大夫戰死,眾推田單為將,率眾守城拒敵,百姓以醪酒犒賞將士,鼓舞鬥志,田單巧布火牛陣,大破燕軍,百姓傾城中之酒慶賀,大宴數日,可見當時釀酒之多,喝酒之盛。醪酒就是即墨老酒最早的名稱。盛唐時期,人們發現喝醪酒有舒筋骨、壯骨髓之功效,便名其曰「骷髏醪酒」。宋代以後,即墨的老酒釀造已成為當地的一大行業,俗稱「老乾榨」。清朝光緒年間,即墨城內有「隆盛棧」等有名老酒館十幾家。到了民國8年(1931年),「源興泰」「泉盛祥」「元聚棧」「振源館」等有名的老酒作坊就增加到五百餘家,沿墨水河兩岸的「老酒館」生意特別興隆,並一直延續至解放前夕。所以即墨老酒是千古佳釀、中華瑰寶,是名副其實的中華老字型大小。
『肆』 為什麼說青島的歷史實際上是即墨的歷史
人們抄總是說青島的歷史就是即墨的歷史,這里最根本的原因就是青島在古代的時候是圍繞著墨城發展而來的,後來因為戰爭才把青島和墨城分割開來了,歷史上是先有墨城後有青島的,所以青島的歷史實際上就是即墨的歷史。
在古代的時候,並沒有青島這一個名稱,而是即墨。在秦朝的時候,青島這一塊並沒有發展得那麼快速,即墨只是一個縣城,後來在隋朝的時候,才慢慢的發展起來,成了一個大城市。而即墨非常出名,是因為它接近於墨水河,所以才會稱為墨城。河流是人類的發源地,因為有水才有生命所在,才能夠進行各種生命活動。一座大城市正是從河邊開始的,慢慢地人們在這里繁衍生息,壯大了城市的規模。如果不是因為後來的戰爭問題,被迫把青島強行與墨城分割開來的話,青島至今與墨城仍然是一個整體。因此,青島的歷史也就是即墨的歷史。
『伍』 請教山東省青島市即墨市的歷史沿革拜託各位大神
「即墨」是膠東半島上的一個古老的地名,它載荷著豐富而沉重的歷史內容。「即墨」之名稱,最早出現在《戰國策》、《國語》、《史記》等歷史典籍中,因古城坐落在墨水河之濱(今平度市朱毛村處)而得名,春秋戰國時屬齊國。秦設即墨縣,屬齊郡。西漢時,即墨縣城同時為膠東王國都城。東漢及兩晉時,屬青州。隋、唐及明清時期均屬萊州。1943年分設即東、即墨兩縣,1944年4月,即東縣並入即墨縣,1945年7月,恢復即東縣。建國初期,屬膠州專區。1956年3月,即東縣並入即墨縣,改屬萊陽專區。1958年10月,改屬青島市。1961年3月,改屬煙台專區。1978年12月,改屬青島市。1989年9月,撤縣設市。 [編輯本段]區劃沿革 1949年即墨縣劃為15個區、3個鎮。1951—1952年建鄉,即墨縣劃為172個鄉。1956年即墨、即東兩縣合並劃為18個區。1957年改為15個區,2個鎮;1958年成立37個人民公社,後合並為30個。1961年,將城陽、棘洪灘、馬戈庄、河套、陰島五個公社劃歸嶗山區;全縣改為24個公社。1963年改為26個公社。1972年改為30個公社。1984年以公社的范圍為基礎劃為10個鎮、20個鄉。以後有15個鄉先後撤鄉設鎮。1998年5月,將白廟鄉並入鰲山衛鎮,同時,撤銷即墨鎮、三里庄鄉,設立環秀、潮海、通濟三個街道辦事處;9月,設立即墨經濟開發區, 同時將潮海辦事處和留村鎮的9個村莊劃歸經濟開發區。1999年劃為營上、留村、段村、鰲山衛、溫泉、王村、田橫、豐城、金口、店集、大官莊、華山、靈山、長直、段泊嵐、瓦戈庄、劉家莊、移風店、七級、藍村、南泉、普東、大信、馬山24個鎮,太祉庄、石門、喬家屯3個鄉,環秀、潮海、通濟3個街道辦事處,山東省即墨經濟開發區,田橫島省級旅遊度假區。2001年經鄉鎮規模調整後,劃為營上、留村、龍泉、鰲山衛、溫泉、王村、田橫、豐城、金口、店集、華山、靈山、段泊嵐、劉家莊、移風店、七級、藍村、南泉、普東、大信20個鎮,環秀、通濟2個街道辦事處,山東省即墨經濟開發區,田橫島省級旅遊度假區。2001年8月設立北安街道辦事處(原營上鎮)。2002年5月17日,龍山街道辦事處在原留村鎮的基礎上成立,全市共有18個鎮、4個街道辦事處、1個經濟開發區、1個省級旅遊度假區。
『陸』 即墨從何時才被稱為「即墨」的以前叫什麼
即墨大汶口文化遺址 : 大汶口文化遺址是新石器時代中晚期的遺存,距今在四千年至六千年之間。即墨市內被確認為大汶口文化的遺址共有11處。其中,南阡遺址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即墨大夫 : 姓名失傳,戰國時期治理即墨,剛正務實,政績卓著。齊威王嘉獎即墨大夫,「封之萬家」。舊時即墨建有「九賢祠」,即墨大夫被列為九賢之首。
皋虞古城遺址 : 在溫泉鎮東皋虞村北。皋虞縣為西漢所置,屬琅琊郡。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封膠東康王子建為皋虞侯,子孫相繼六代。新莽時,更縣名為「盈廬」。後漢時縣制廢除,入不其縣,再後入即墨縣。城址西北處為漢代王吉家族墓地。
鶴山摩崖石刻 : 鰲山衛鎮鶴山上,摩崖石刻計有10餘處。主要鐫刻有元長春真人邱處機、明清虛子陳景明、邑人藍田、明武進士周魯的題詞(詩)。
即墨刀幣 : 距今已有2300多年的歷史,是戰國時期齊國刀幣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古代貨幣中的珍品。史載,即墨自古經濟發達,為齊國的第二大都鎮。
漢代金印 : 是一顆金質、龜鈕的正方形刻印,純金重97克,陰文篆書:「諸國侯印」。1979年秋,出土於漢代皋虞縣故地(今王村鎮)的小橋漢墓群附近。屬國家一級文物。
即墨縣印 :1978年春出土於即墨城中山街中端、古即墨城西門(瓮城)地下。此印系一次鑄成的長橛鈕銅制方印,印面朱文篆書:「即墨縣印」。這是唯一現存的即墨縣印。
《妙法蓮華經》 : 北宋金銀書《妙法蓮華經》是一部手寫佛經,共七卷,卷軸裝,六萬余字,被譽為「國寶」和「稀世珍品」。其各卷卷首均有金銀泥繪制的「經變畫」,畫風沿襲了唐代吳道子的「吳家樣」風格。各卷經文皆用金銀泥書寫,字體呈顏柳風格,經卷秉用的紙質是宋代精製的磁青紙,具有防蟲、防潮、不褪顏色的 《淳化閣法帖》 : 又稱《東書堂集古法帖》,一套10冊,16開本硬面拆迭裝,是明初在宋本的基礎上,續以歷代著名書法家真跡拓本而成的。首冊書有明代書法家祝允明的序,文徵明的題跋;蓋有鑒賞家董其昌、王士劍、邵桓的印證,為古代書法珍品
『柒』 請詳細介紹即墨市的由來
由來
「即墨」因故城(位於今平度市古硯鎮大朱毛村一帶)地臨墨水河而得名,其名稱最早出現在《戰國策》、《國語》、《史記》等歷史典籍中。
春秋戰國時期就是齊國通商名衢,秦代置縣。漢初成為膠東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隋朝建城於現址,已有1400多年建城史。
1898年,德國強租膠州灣,把青島從即墨分割出去,歷史上先有即墨、後有青島,也有「千年即墨、百年青島」之說。
(7)即墨歷史多少年了擴展閱讀
據考古確認在6000年前,先民就在該地區繁衍生息。
商、周時,即墨屬萊夷地。
秦統一中國,即墨始定為縣,屬膠東郡。
西漢時,今即墨市境內除含有古即墨縣的東南部外,尚包括壯武縣、皋虞縣、不其縣等地。
晉統一後,即墨、壯武兩縣的隸屬關系未變,不其縣屬長廣郡,且為郡治所在。
隋開皇十六年(596年),重建即墨縣於今址,兼有原壯武、不其、皋虞三縣故地,屬萊州(東萊郡)。唐及五代時,屬河南道萊州。
元時,山東作為「腹里」直屬中書省,即墨先後隸益都路膠州、般陽府路萊州;元世祖至元二年(1265年),即墨縣再次被廢,析地入掖縣、膠水(今平度市),約在元至正九年(1349年)前恢復建制。
清初,即墨縣屬萊州府膠州。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膠州升為直隸州,屬登萊青膠道,即墨縣隨屬。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德國借口曹州教案,出兵侵佔膠州灣,強迫清廷劃出沿岸的部分土地為德之膠澳租界,其中包括即墨縣仁化鄉的白沙河以南地區和里仁鄉的陰島地區。
民國元年(1912年),沿襲清末舊制,即墨縣隸屬於登萊青膠道膠州。
抗日戰爭之後,南京國民政府在山東省境內的國統區設立行政督察區,即墨縣屬第八行政督察區;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11月,析第八行政督察區的部分縣設立第十三行政督察區。即墨縣隸屬於第十三行政督察區。
1949年5月26日即墨城解放,即墨、即東兩縣也隨即全境解放。
1989年7月,經國家民政部批准撤縣建市。
2017年9月20日,國務院、山東省政府批復了青島市區劃調整的請示,同意撤銷縣級即墨市,設立青島市即墨區。
『捌』 即墨市是哪年縣改市
「即墨」來是膠東半島上自的一個古老的地名,它載荷著豐富而沉重的歷史內容。「即墨」之名稱,最早出現在《戰國策》、《國語》、《史記》等歷史典籍中,因古城坐落在墨水河之濱(今平度市朱毛村處)而得名,春秋戰國時屬齊國。秦設即墨縣,屬齊郡。西漢時,即墨縣城同時為膠東王國都城。東漢及兩晉時,屬青州。隋、唐及明清時期均屬萊州。1943年分設即東、即墨兩縣,1944年4月,即東縣並入即墨縣,1945年7月,恢復即東縣。建國初期,屬膠州專區。1956年3月,即東縣並入即墨縣,改屬萊陽專區。1958年10月,改屬青島市。1961年3月,改屬煙台專區。1978年12月,改屬青島市。 1989年9月,撤縣設市。
『玖』 青島市距今有多少年的歷史了
青島地區文明史有多少年了?
據2007年的最新考古發現得知:位於即墨市金口鎮的北阡回北辛文化遺址距今已經答有7000多年的歷史了。北阡遺址是典型的濱海文化遺址,該遺址中出土了7000多年前的陶器碎片和大量的牡蠣殼,其中許多出土的牡蠣殼最長直徑達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