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簡介 > 文化的歷史地位和作用是什麼

文化的歷史地位和作用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1-02-04 12:16:56

『壹』 歷史文化的意義是什麼

一、歷史文化底蘊體現了一個國家和地區的文明程度。

歷史是一個永不枯竭的物質和精神載體。它往往體現著一個國家和地區的文明程度。中國、印度、巴比倫、埃及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所以有如此高的美譽,全在於它們燦爛的歷史文化積存。中國長城,西安兵馬俑,埃及金字塔這些令人震驚的世界遺產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影響,這全在於它們所遺存的是古中國和古埃及的燦爛文化,它們已成為了一個國家古代文明的精神象徵。二十一世紀以來,歷史文化遺存的保護越為世人所重視,大多數國家現在都成立了專門的文物保護機構,並把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納入法制軌道,規范和約束人們對於歷史文化的具體行為,這無疑是對歷史文化保護的一大貢獻。

二、歷史文化底蘊對於民族心理有重大影響。

歷史文化帶給後人的影響是深遠的,它往往會影響著一個國家和民族的心理構成,使人們自覺或不自覺地在思想行為方式上受到傳統文化遺存的影響。中國是一個歷史文化悠久的文明大國,傳統歷史文化對整個中華民族的影響更是深遠。
三、歷史文化底蘊對旅遊經濟發展有巨大推動作用。

從現實的角度去探掘歷史文化,我們會吃驚地發現,歷史文化帶給我們當今社會的價值是多麼巨大。埃及金字塔、中國長城、故宮、兵馬俑等世界著名的歷史文化遺產現在所創造的巨大財富,簡直無法用具體的數據來加以統計。

隨著現代科技工業迅猛發展,人們的物質文化生活有了巨大的飛躍。豐富的物質財富使人們能夠豐衣足食。在享受現代文明的巨大成果的同時,世人又往往會離不開歷史文化的影響。包括生產、生活、休閑、娛樂等各個方面。由此而帶來的歷史文化旅遊應運而生,且成為最受歡迎的旅遊方式之一。其產生的直接和間接經濟效益,是我們很難用准確的數據來估量的。比如在歷史景觀中,歷史文化往往會令人神思遐想,浮想聯篇,無不勾起人們對古代社會的聯想。追溯歷史,探尋古人遺蹤,遊人往往會產生更大興致。人們帶著懷古幽思不遠千里紛至沓來,其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不言而喻。同時,歷史文化底蘊可以提升地方品味。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是地方文化經濟產業發展的獨特資源。充分挖掘和利用好這些資源大有文章可作。我們可以想像:一個沒有厚重歷史文化的城市是一個什麼樣的城市,那裡盡管有高樓大廈和現代文明,但人們走進去,該會留下多大的遺憾啊。

四、歷史文化底蘊拉動歷史性投資。

在經濟社會,產生了各種各樣的產業投資。而作為歷史文化所拉動的必然是歷史性投資,其近期與遠期價值不可低估。

人們談及金字塔自然會想到埃及,說到埃及也會很自然地聯想到埃及金字塔;談及長城、故宮、兵馬俑,大家馬上會聯想到中國,說到中國,又會立刻想到中國長城。從某種意義上說,許多著名的歷史文化遺產已經成了一個國家和地區文化形象的代言。正是由於歷史文化的獨特價值,我們探討和研究歷史性投資這一重要的投資方式,來引導人們如何培植和利用好歷史文化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貳』 在文化藝術史上有何地位和作用

我國數千年的輝煌歷史、重要典籍、詩文要論及書畫名跡等等,都是憑借著中國特有的毛筆書寫得以成就而加以傳世,這不能不說是書法在歷史上重要地位的顯示。

『叄』 如何認識阿拉伯科學文化的歷史地位,作用

阿拉伯科學技術的貢獻:
發現隱藏起來並且被忘記的希臘知識的寶藏,成為了科學知識的「冷藏庫」,之後返銷歐洲,促進了文藝復興,在時間上溝通了歐洲古代和近代。
阿拉伯成為東西方交流的重要樞紐,在空間上溝通了東方和西方。
在一些具體學科上做出巨大貢獻。
三、文化角度看阿拉伯科學文化衰落的原因
首先,傳統伊斯蘭文化本身的固有缺陷阻礙社會發展。
反對貧富不均,強調社會公平,保護弱者是伊斯蘭教古蘭經的三大核心思想之一。伊斯蘭教認為安拉是萬物的主人。財富是安拉的賜予,眾人是安拉的子民,財富分給眾人就是給安拉。對於阿拉伯民族來說,財富的施捨與接受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富人有責任幫組窮人發展,窮人也有權利要求或接受施捨。這反映出阿拉伯民族的一個典型特點——「財富喜散不喜聚」。大量的財富沒有用於財富的再創造和社會發展,而用於維護社會公平,保證社會和諧。這種過於注重公平而忽略效率的發展模式可以說帶有一定的反商品經濟的特點,一方面與現當代席捲全球的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相矛盾,導致阿拉伯國家的發展缺乏經濟支撐和物質基礎,另一方面也造成部分阿拉伯人民習慣安於現狀接受他人施捨,失去追求發展的動力。
其次,阿拉伯國家對伊斯蘭文化精髓的執行不力是導致其衰落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盡管伊斯蘭文化本身具有一定的缺陷,瑕不掩瑜,伊斯蘭文化中包含的大量精髓文化仍值得大力學習和弘揚,可惜阿拉伯民族將這些文化扭曲或視而不見,也可以歸結到執行不力吧。在人與人的關繫上,伊斯蘭主張人人平等,不分膚色、語言、種族和國籍,禁止在人與人之間設置一切種族、地位和財富的虛假界限,認為全人類都是安拉養育的同一家庭成員,但是近幾十年的阿拉伯世界現狀說明阿拉伯國家並沒有將伊斯蘭教的人人平等觀念付諸執行。
最後,伊斯蘭文化的固步自封和倒退是導致阿拉伯世界衰落的直接原因。
歷史上,阿拉伯世界曾不斷吸收他國知識文化來豐富自己,如著名的「百年譯經」運動。它主要發生在約公元830年至930年。期間,阿拉伯民族翻譯了希臘各個學科的最重要著作,重譯了托勒密的《天文大集》,翻譯了畢達哥拉斯的《金色格言》和希波克拉第與格林的全部著作,以及柏拉圖的《理想國》和《法律篇》、亞里士多德的《范疇篇》等。麥蒙哈里發(813~833在位)為了更好地組織全國的譯述和科研活動,在巴格達創建了最高學術機構——益智館(又稱智慧館),優秀的譯著常常受到哈里發的獎賞。這一時期的重要譯著除了托勒密的天文學,希波克拉第的醫學,歐幾里德的幾何學,亞里士多德、柏拉圖的哲學等;另外還有印度的數學、波斯的文學、藝術等等累計達數百部之多,翻譯運動不僅為東西方文化的交流作出了重要貢獻,也為阿拉伯-伊斯蘭文化的發展提供了豐富的養料,為阿拉伯文明十一二世紀的繁榮奠定了基礎,樹立了阿拉伯文明在世界上的重要地位。
然而,阿拉伯國家卻將「反對異教,統一對外」的思想發展到極致,阿拉伯各國都形成了單一民族、單一文化和單一信仰,對異國文明缺乏最起碼的包容力的封閉社會。
古代阿拉伯科學技術第二節歐洲中世紀的科學技術的曲折發展編輯從5世紀(476)西羅馬帝國滅亡到15世紀義大利文藝復興的這1000多年裡,是封建制度在歐洲建立、發展和衰落的時期,史稱「歐洲中世紀」。
中世紀的歐洲與同一時期的中國和阿拉伯地區相比,科學技術暗淡無光。然而,在這個最黑暗的世紀里,正醞釀著一場更為深刻的革命,從而給歐洲的科學技術振興帶來了希望。
古代阿拉伯科學技術2.1中世紀歐洲科學技術發展的歷史背景編輯一、歐洲中世紀的發展脈絡
(一)歐洲中世紀前期(5~11世紀)
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日耳曼人在西歐和南歐建立了一批小國,並迅速向封建制過渡。在歐洲封建社會剛剛建立的最初幾個世紀,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成了社會的主要經濟形態。在歐洲封建社會里,除了國王、封建貴族的統治之外,基督教會的勢力很大,幾乎成為主宰一切的權力中心。
在教會的摧殘下,學術沒有了生機,科學也成了教會恭順的婢女。基督教的統治使歐洲成了科學文化落後、學術氣氛沉悶的黑暗世界,這一情況從5世紀一直持續到10世紀。
(二)歐洲中世紀後期(12~15世紀)
11世紀末,西歐社會生產力有了長足的發展,手工業從農業中分離出來,城市崛起。從11世紀起,教會為了擴張自己的勢力,和封建主勾結在一起,以宗教的名義,發起十字軍東征。歐洲人入侵東方後,發現了在歐洲已經消失了卻仍在當地存在的古希臘文化的殘存,歐洲人將他們帶回後,最終導致了文藝復興的出現。
14~15世紀,歐洲出現了早期的文藝復興運動。到16世紀時,文藝復興運動達到了高潮,終於迎來了歐洲封建制度的末日。
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藝術成就最高的復興三傑分別為:達芬奇、拉斐爾、米開朗基羅。文藝復興時期的主要特徵是人文主義(Humanism),具體表現在科學、宗教、文學、藝術和教育等諸多方面。
文藝復興運動的直接後果是促進了歐洲近代文學藝術的繁榮。不僅出現了藝術史上不朽的繪畫和雕刻,而且也產生了一批古典文學名著,如義大利薄伽丘的《十日談》、西班牙塞萬提斯的《堂吉訶德》和英國莎士比亞的喜劇和悲劇作品等。
文藝復興運動的第二個結果是促進了科學的解放。宗教的精神獨裁被打破,自由探討學術的氣氛高漲,對於繼承古代優秀遺產、打破教會權威、消除封建愚昧進而拓寬近代科學、文化、藝術和思想的發展道路,都具有無與倫比的歷史意義。2.1.1基督教的興起和西羅馬帝國的滅亡。
二、基督教的興起和西羅馬帝國的滅亡
基督教發端於1世紀巴勒斯坦地區猶太人的生活和信仰環境,1至5世紀基督教創立並從以色列傳向希臘羅馬文化區域。313年,君士坦丁大帝頒布米蘭詔書,基督教成為羅馬帝國所允許的宗教。393?(380?、391?)年,羅馬皇帝狄奧多西一世宣布它為國教。
按照基督教經典的說法,基督教的創始人是耶穌,耶穌出來傳道,宣講天國的福音,勸人悔改,轉離惡行。公元最初兩個世紀,羅馬帝國對基督教極盡壓制和迫害,但耶穌的教訓和所行的神跡,反而在民眾中得到極大的回應。
羅馬帝國(前27年—395年),正式名稱為元老院與羅馬人民,中國史書稱為大秦、扶菻,是古羅馬文明的一個階段。羅馬曾經有數百年的共和制歷史,但自從斯巴達克斯起義以後,羅馬進入了軍人執掌政權的時代,並通過兩次「三巨頭執政」後,屋大維被封為「奧古斯都」,成為羅馬的獨裁者,從此羅馬進入了「羅馬帝國」時代。
羅馬疆域的全盛期是圖拉真(公元98——117年)統治時期。公元330年,君士坦丁大帝將羅馬帝國的首都遷到了拜占庭,並命名為君士坦丁堡。公元395年,狄奧多西一世去世,他的兩個兒子分別繼承東羅馬帝國和西羅馬帝國。
羅馬帝國分裂後,西羅馬帝國本是作為真正地羅馬帝國存在,因為羅馬帝國的大部分都在這里。而東羅馬帝國地理位置較為優越,則是打算守住亞歷山大大帝打下的基業。
在西羅馬帝國,蠻族入侵使帝國支離破碎,近代歐洲各民族、各國家開始形成。公元410年,蠻族軍隊攻陷羅馬,在羅馬城進行了三天三夜的洗劫,羅馬幾成空城。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最後一名皇帝被廢,西羅馬帝國正式滅亡。
三、基督教會勢力的膨脹與基督教哲學的統治
中世紀(約公元476—公元1453年)是歐洲歷史上的一個時代(主要是西歐),是西羅馬帝國滅亡(公元476年)到東羅馬帝國滅亡(公元1453年)的這段時期。
由於歐洲中世紀國王權力相對較小,且長時間沒有形成統一的中央集權國家,因此教會勢力得以乘機擴張,擁有大量庄園和武裝。基督教神學也成為封建統治的支柱。因此,神學在知識領域享有最高特權,從根本上否定研究自然和學習科學的必要性,科學成為了神學的皇後。
除此之外,歷史上希臘科學文化的可觀遺產也被毀滅殆盡。西羅馬帝國於公元476年瓦解後,東羅馬帝國皇帝查士丁尼(公元527—565年)一度收復西羅馬帝國故土,但他卻下令封閉希臘柏拉圖學園,燒毀亞歷山大圖書館,給文化帶來不可磨滅的損失。
亞里士多德的學說在中世紀初期也是被禁止的,但經過經院哲學家托馬斯·阿奎那的演繹後,一個介於基督教義和亞里士多德主義的體系又被建立,亞里士多德的學說變得權威而至高無上。
托馬斯·阿奎那確立了亞里士多德主義在教會神學中的統治地位。他的哲學觀點後世稱之為托馬斯主義。1323年被追謚為聖徒,1567年被命名為教義師,並被稱為「普世教會博士」。
經院哲學家們把亞里士多德的每一句話都視為真理,這在相當程度上阻礙了自然科學的發展。但是,也不得不承認,與開始時期的教父哲學相比,經阿奎那演繹的經院哲學對自然科學有相對的促進作用。由於經院哲學要通過自然科學來論證上帝和聖經教義,又在另一方面刺激人們去研究自然科學。
古代阿拉伯科學技術2.2中世紀前期科學技術的停滯編輯教皇格里哥利一世公然宣稱:「不學無術是信仰虔誠之母」。
教會推行的信條和准則是「啟示高於理性」、「知識服從信仰」、「哲學(包括科學)服從神學」。
宗教所風行的是「聖人」奧古斯丁(公元354—430)的遺訓:「從聖經以外獲得的任何知識,如果它是有害的,理應加以排斥;如果它是有益的,那它是會包含在聖經里的。」奧古斯丁的體系達到了教父哲學的頂峰,這是古典——基督教文明最後的偉大產品,是垂死的古代流傳給野蠻的繼承者的遺產。
在拜占庭帝國,文化相對而言較為進步,君士坦丁堡成為了保持希臘科學的中心。但拜占庭的學者較為保守,少有創造。這些學者只是對阿基米德和阿波羅尼烏斯的著作做了一些注釋性的工作。
波埃修斯(約公元480年—524年)出版了亞里士多德的邏輯學著作和一些有關數學、幾何學、天文學和音樂的著作,被稱為「早期中世紀導師」。
卡西奧多斯(約公元490年—580年)認為研究《聖經》也需要世俗科學,因此他在修道院建立了動植物園,開修道院研究科學的傳統。他還著有《論七藝》。
在公元600年,西班牙主教聖·伊西多爾編纂了網路全書式的著作《論物性》以及《起源》。8世紀時,英國僧侶比德又利用這套書和普林尼的《自然史》,寫出了《論物性》,是當時自然知識的總匯。
威廉(公元1080年—1145年)在著作《宇宙的哲學》中提出了粒子說,被作為異端而反對。
中世紀前期歐洲手工業衰敗,一些昔日繁華的工商業中心城市幾乎成了廢墟。除了農業技術略有進步外,從整體上看,中世紀前期歐洲的技術和羅馬帝國興盛時期相比是大大倒退了。
古代阿拉伯科學技術2.3中世紀後期科學技術的復甦編輯一、十字軍東征和大翻譯運動
11世紀開始,歐洲發生了一個巨大的歷史事件,這就是十字軍東征。羅馬教皇勢力進入鼎盛時期,為進一步擴大勢力范圍,教會以奪取聖地耶路撒冷為借口,向拜占庭帝國和阿拉伯發動了前後近十次,歷時200年的「十字軍東征」。基督徒們帶著一種狂熱的宗教情緒,向東方進軍,想奪回被異教徒佔領的聖城耶路撒冷。
十字軍東征運動在諸多因素的支配下,延續了二百多年,對歐洲歷史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它促成了拜占庭所保存的希臘文明、阿拉伯文明以及通過它所了解的中國文明,與歐洲人所繼承的羅馬文明之間的交流和融合。正是這場瘋狂的宗教戰爭,推動了一種新的文明的鑄造。
十字軍從東方帶回了阿拉伯人先進的科學、中國人的四大發明、希臘人的自然哲學文獻。12世紀,歐洲掀起了翻譯阿拉伯文獻的熱潮。希臘原始文獻經過敘利亞文,到阿拉伯文,再被譯成拉丁文。亞里士多德和柏拉圖的哲學著作、歐幾里德和托勒密的科學著作,開始為歐洲人所熟悉。
查理曼帝國(加洛林王朝)時期,英國學者阿爾昆(732年-804年)的啟蒙工作
基督教重新奪回西班牙(1085年),使西班牙的托萊多成為翻譯運動的中心之一。
傑拉德(1114年-1187年),主持翻譯托勒密的《至大論》以及亞里士多德、希波克拉底、蓋倫的著作。
南義大利的西西里成為翻譯運動的另一中心,它與拜占廷的商務交往一直十分密切
1207年,亞里士多德的著作全部被譯成拉丁文。
大翻譯的中心是西班牙和義大利,因為這兩個地區離阿拉伯文化區和希臘文化區最接近。西班牙曾經被阿拉伯人所統治,基督教學者在這里得到了大批阿拉伯語的希臘文獻。至於義大利,由於地緣關系與拜占庭(君士坦丁堡)一直商務交往密切,而且當時許多人既精通阿拉伯語,又精通希臘語。大翻譯運動導致了歐洲學術的第一次復興。
通過大翻譯運動,當時已知的希臘科學與哲學文獻都被譯成當時歐洲學術界通用的拉丁文,為歐洲中世紀學術的復興奠定了基礎。
二、大學的創辦和新思想的萌芽
中世紀的大學是隨著工商業的發展和自治城市的出現而出現的,多數興辦於12~13世紀。
世界上第一所大學是1087年在義大利創建的波倫亞大學。隨後歐洲不少地區相繼建立了大學,有英國的牛津大學、劍橋大學,法國的巴黎大學、蒙貝利埃大學、圖盧茲大學,西班牙的帕倫西大學,義大利的阿雷佐大學、帕多瓦大學、那不勒斯大學,葡萄牙的里斯本大學等。至14世紀末,歐洲已經有65所大學。
在歐洲科學文化的復興中,大學發揮了重要作用。大學的興起以及逐漸擺脫教會的控制,是中世紀結束的一個重要標志。大學的創立為中世紀科學的復興培育了大批人才。牛津大學的第一任校長羅伯特·格羅賽特(約公元1175年—1253年)就積極為希臘辯護,提出要把自然科學建立在教學的基礎上,他明確表述了證偽原則。[1]
三、羅吉爾·培根:經院哲學的叛逆者和實驗科學的先驅
經院哲學是歐洲中世紀占統治地位的官方哲學,它不僅在神學的基礎上發展,而且還成為神學的得力幫凶。
中世紀前期的哲學主流是所謂的「教父哲學」。教父哲學將柏拉圖主義哲學與基督教教義結合起來,主張靈魂是實體,有獨立的存在。教父哲學宣揚「三位一體說」、「創世說」、「原罪說」、「救贖說」等。
大約在8~9世紀,教會又改造並炮製出一種唯理論體系,形成了經院哲學,並在10~12世紀得到廣泛傳播,至13世紀達到全盛,以後便逐漸衰落。
中世紀經院哲學的主要代表是義大利神學家托馬斯·阿奎那。經阿奎那改造後的經院哲學主張理性服從信仰,哲學是「神學的婢女」,其目的在於論證基督教的教條,維護教會和封建主的統治。
在歐洲中世紀,科學同宗教進行著殊死的搏鬥,無論封建教會如何運用它的高壓、殘暴和欺騙手段,在歐洲土地上仍然出現了一批又一批的反叛者。其中反對經院哲學和宗教迷信的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是羅吉爾·培根,其主要著作有《大著作》、《小著作》和《第三部著作》三部。
在光學實驗方面,羅吉爾·培根等人根據光被透鏡折射的原理,定出了一些透鏡的焦距,研究了透鏡的組合,提出了用透鏡組合來放大視像的思想,改進了解釋彩虹的理論。
在牛津大學任教的英國著名學者威廉·奧卡姆繼續了羅吉爾·培根對經院哲學的批判。提出了被後人稱為「奧卡姆剃刀」的原則:「不要增加超過需要的實體」、「用較少的即可做到的,用較多的反而無益」。
古代阿拉伯科學技術2.4中世紀歐洲科學技術的發展編輯(1)地理學
1271~1295年,義大利人馬可·波羅花了24年時間在中國與亞洲游歷歸國後寫了《馬可·波羅游記》,在地理大發現的歷史上發揮了極大的作用,成為許多著名地理學家和航海家手邊的必讀之物。
(2)醫學
中世紀後期,歐洲許多城市建立了大學。14世紀時著名的醫學學校有薩勒諾、柏龍拉、巴丟阿、蒙派爾、巴黎,這些大學為中世紀歐洲醫學發展起了進步作用。
中世紀的歐洲,兩種醫療方法十分流行——「尿診術」和「放血療法」。「尿診法」促進了人們對尿液的科學研究,「放血療法」也包含了一定的科學原理。
1347~1352年間,歐洲黑死病——鼠疫大流行,留下了十分沉痛的回憶。全歐有1/4人口死於瘟疫,總計達2500萬人。
(3)農業技術
8世紀後期,歐洲又出現了三圃耕種制度。三圃制使農業得到了很大的進步,導致小村莊的衰落和大農業村落的興起。
9世紀時,利用馬來耕作逐漸在北歐地區普及。把項圈套上馬肩以代替容易使馬感到氣
悶窒息的胸帶,輕而易舉地使得馬的拉力提高了5倍。這項發明來自中國的技術11世紀時傳入歐洲,使馬可以代替牛來耕作,不適合牛耕的地方也可以得到耕種。
十字軍東征以後,歐洲人對東方的農業生產技術有了較多的了解,水稻、甘蔗、棉花被引進歐洲。作為歐洲傳統作物之一的葡萄在中世紀進一步發展,葡萄釀酒技術已比較成熟。
(4)手工業技術
10世紀以後,歐洲普遍利用水輪磨和風輪磨,來加工糧食、榨糖、榨油、抽水、製革、采礦、鋸木等等。
歐洲的紡織技術沿著機械化的道路不斷發展的結果,是從紡織業中揭開了眾所周知的近代產業革命的序幕。
大約在12世紀,中國的造紙術經由阿拉伯傳入歐洲。大約到15世紀中葉,紙的生產已經牢固確立,而且紙張既好又便宜,很快在歐洲普及流傳。
煉鐵技術也經過阿拉伯人傳入歐洲,14世紀時已為歐洲人所掌握,從而擴大了鐵制機具的應用范圍。15世紀,英國率先使用水力來鼓風煉鐵,改變了原有的煉鐵工藝,出現了豎爐煉鐵技術。這期間采礦業也發展了,以水為動力的礦井排水機械已開始使用。
養蠶技術和絲織技術自中國傳入後,歐洲人已開始生產自己的絲織品。歐洲傳統的毛紡織業又有了新的發展。15世紀時,歐洲人已有了自己生產的瓷器。以甘蔗為原料的製糖業開始發展起來。
(5)建築技術
歐洲中世紀經歷了近千年的封建分裂狀態和教會的統治。教堂和城堡作為城市建築的主要代表,體現了當時最高的建築技術和藝術成就。
10世紀開始,教堂建築採用拱券結構,風格模仿羅馬建築。早期的教堂建築反映了當時人們厭世心理,樸素簡單,少有裝飾。後來由於市民文化的興起,人們越來越多地在教堂建築上增加裝飾性,增加雕塑,浮雕和壁畫,雖然題材仍然主要是宗教性的,但是市民階層的審美趣味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拜占庭建築繼承古希臘古羅馬的建築遺產,同時吸取了波斯、兩河流域等地的經驗,形成獨特的建築體系。在拜占庭建築中,中心對稱式構圖的藝術性形象銅結構技術相協調。代表作是君士坦丁堡的聖索菲亞大教堂。
羅曼建築(又譯為羅馬風建築、羅馬式建築等)原意為羅馬建築風格的建築,10~12世紀在歐洲基督教流行地區比較盛行。羅曼建築的典型特點是:牆體巨大而厚實,牆面用小券,門窗洞口多用小圓券;窗口窄小,在較大的內部空間造成陰暗神秘氣氛。羅曼建築的代表作是義大利比薩主教堂。
11世紀下半葉,法國北部地區開始興起哥特式建築,13~15世紀流行於歐洲,主要見於天主教堂,也影響到世俗建築。
古代阿拉伯科學技術2.5中世紀歐洲科學技術發展的總結和反思編輯中世紀在科學史上起到了承前啟後的關鍵作用,也正是在此時期對科學技術的認識和吸收,今天的西方文化才得以產生和發展。科學和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任何勢力都不能阻止科學的發展,只能起到促進或是延緩的作用。中世紀的基督教會雖然對科學造成了摧殘,但並不等於說終止了科學的發展,科學像一股細流一樣仍在涓涓流淌。
對中世紀的認識:
中世紀前期神學勢力的獨大使科學噤聲,技術停滯。
中世紀並非全是黑暗時代,11世紀後開始進入復甦時期。
復甦時期的農業、手工業技術進步和城市經濟興起為近代科學在歐洲的誕生奠定了基礎。
對中世紀的反思:
任何時代,寬容並包的文化形式都能促進科學技術的發展和文化的交流。反之則會有嚴重的阻礙作用。
大學應是對純粹真理和科技文化進行追求的舞台,不應為任何外在力量所牽制。
不應沉浸在已失去的輝煌中不能自拔。要在承認差距的前提下,充分吸收世界文明成果,才能促進一個民族的興盛。

『肆』 中世紀文化在西方文化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中世紀是西歐歷抄史上極為重要且不可或缺的時期,對西歐後世的影響極為深遠。中世紀在歷史上主要起到了對西方文明承上啟下的作用,一方面它繼承和沿襲了古典文化,並將外來文化、古典文化和自身的基督教、日耳曼文化加以融合;另一方面它影響了西歐後世的發展,諸如醞釀了文藝復興運動,奠定了近代科學的基礎等等。

『伍』 中世紀在歐洲歷史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1、定義:
中世紀( the middle age )一詞最先是由義大利人文主義史學家比昂多於 15 世紀提出來的.他把西歐 5 ~ 15 世紀的那一千年叫作中世紀,意為古典文化與文藝復興這兩個文化高峰之間的一段歷史時期; 17 世紀末德國史學家凱列爾在其所著世界史中,第一次把人類的全部歷史劃分為古代、中世紀、近代三個時期;到 18 世紀,中世紀一詞被歐洲歷史學家普遍採用;中國古代思想家韓非子有古世、中世、近世之說,清末翻譯西方世界史著作時採用過來。中世紀是適用於西歐的、特有的一個概念,應用於其它地區時我們常用世界中古史來取代。

2、起迄年代:
由於概念不同,對世界中古史的起迄年代的認識也不同。國內過去傳統上定上限為 476 年西羅馬帝國滅亡,下限為 1640 年英國資產階級革命,這是以革命奪權為標准劃線,現多不用。現在教科書定為下限 15 世紀末地理大發現之前,但上限仍為五世紀.
英國劍橋中世紀史對上限介紹了十二種說法,它以 284 年羅馬皇帝戴可立先即位為世界中世紀史開端,下限採用 1453 年拜占廷帝國滅亡為界.此說在西方較流行,象《歐洲中世紀簡史》、《世界文明史》、《全球通史》等作者在劃定時限時,下限都是 15 世紀,上限則 3 ~ 5 世紀不等。

3、分期:
中古時期各地差別太大,以西歐為標准:
5 ~ 10 世紀,西歐封建制度的形成時期(封建化時期);
11 ~ 14 世紀,西歐封建制度的興盛時期;
14 ~ 15 世紀,西歐封建制度的危機時期;
二。
中世紀(Middle Ages ;約395~1500)

中世紀史也叫中古史,指的是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到1640年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這一時期的歷史。封建制度的形成、發展和解體是這一時期歐洲歷史的主線。但是世界各國封建社會的發展是不平衡的,當西歐在5世紀剛剛進入封建社會的時候,中國已經走完了約1000年封建社會的歷程。

在歐洲的封建社會里,國王、貴族和騎土等大大小小的封建主構成了金字塔般的等級制度,但是他們的權力和義務都是有限的,「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這種復雜的等級關系使得歐洲封建國家長期處在割據狀態,和東方中國「普天之下,莫非王上;率土之濱,莫非王巨」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君主專制大不一樣。各國統治者仍不斷進行戰爭,相互搶掠吞並,許多國家一直沒有出現統一的穩固政權。封建地主憑借土地所有權和政權對農民進行剝削。在歐洲,基督教會已成為封建統治工具,他們和世俗封建主共同維護封建制度。農民和農奴的勞動被封建主以勞役、實物地租、名目繁多的捐稅和教會「什一稅」等形式侵吞。農民的反抗持續不斷,但是起義的規模一般比較小,沒有像中國那樣發生過多次推翻了一個王朝的大規模農民戰爭。

無論是西方還是東方,封建經濟主要是以一家一戶農民為基本生產單位的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農民由於可以擁有一些基本的生產、生活資料,可以獲得一定的勞動產品,因此,勞動積極性比奴隸高得多。中世紀時代鐵制工具早已普及,再加上生產技術不斷進步,使社會財富大大豐富起來,並且促進了商業的發展。14、15世紀在地中海沿海地區,商品經濟發達的城市出現了專門從事商品生產的資本主義工場手工業。中國在16、17世紀,在江南一帶城市中也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在封建生產關系中滋生出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說明封建社會已經走到它的盡頭。從那時候起,歐洲一些國家的資本主義興起已形成一個不可逆轉的勢頭。

中世紀的歐洲,文化落後,思想愚昧,是歷史上所謂的「黑暗時代」,而在中國,正是文化和科學技術高度發達的時期,東西方文化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宗教在世界廣大地區占據了思想領域的統治地位。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在許多國家成為「國教」。儒家學說則主宰了中國的思想領域。這種文化現象雖然對封建社會的鞏固一度有推動作用,而當資本主義興起後,它就成為社會進步和科學發展的障礙。伴隨著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歐洲出現的「文藝復興」是人類思想的一次大解放,它促進了文化藝術的繁榮和近代科學的大飛躍。在東方,由於封建思想的長期桎梏,社會發展趨於緩慢,從此開始落後於西方。
三。此間歐洲重要歷史事件

中世紀(約395年—1500年),是歐洲歷史上的一個時代(主要是西歐),由西羅馬帝國滅亡開始計算,直到文藝復興之後,極權主義抬頭的時期為止。

「中世紀」一詞是從15世紀後期的人文主義者開始使用的。這個時期的歐洲沒有一個強有力的政權來統治。封建割據帶來頻繁的戰爭,造成科技和生產力發展停滯,人民生活在毫無希望的痛苦中,所以中世紀或者中世紀的早期在歐美普遍稱作「黑暗時代」,傳統上認為這是歐洲文明史上發展比較緩慢的時期。 另外一種觀點認為:一直到公元九世紀,絕大多數的近古(Late Antiquity)學者都按照聖奧古斯丁的觀點,認為人類是處於歷史的第六個階段也是最後一個階段,即《聖經》在「啟示錄」里預言的「末日」,故而有黑暗之意;一個被歷史學家普遍接受的說法是,「中世紀黑暗時代」這個詞,是由十四世義大利文藝復興人文主義學者彼特拉克所發明的。他周遊歐洲重新發掘和出版經典的拉丁和希臘著作,志在重新恢復源本羅馬古典的拉丁語言,藝術和文化,對自公元四一零年羅馬淪陷以來的變化與所發生的,認為不值得研究。人文主義者看歷史並不按奧古斯丁的宗教術語,而是按社會(學)的術語,即通過古典文化,文學和藝術來看待歷史;所以人文主義者把這九百年古典文化上發展的停滯時期稱為「黑暗的時期」。 彼特拉克把歐洲歷史分為兩個階段:一是古羅馬與古希臘時期;二是「黑暗時期」。人文主義者們也相信,總有一天羅馬帝國會再次興起,重新恢復古典文化的純潔性。十四世紀末與十五世紀初,人文主義者們認為一個現代時期(Modern Age)已經開始了,所以從邏輯上來講,一個「中世紀」已經形成了。 因此,自起人文主義者起,歷史學家們對「黑暗的時期」和「中世紀」也多持負面觀點。在十六與十七世紀基督教新教徒的宗教改革中,新教徒們也把天主教的腐敗寫進這段歷史中。針對新教徒的指責,天主教的改革者們也給出了一幅與「黑暗的時期」相反的圖畫:一個社會與宗教和諧的時期,一點也不黑暗。而對「黑暗時期」許多現代的負面觀念是來自於,十七與十八世紀啟蒙運動中的康德和伏爾泰的作品中。 十九世紀初, 浪漫主義運動轉變了這種對「黑暗的時期」負面一邊倒的趨勢。它給出了一幅祥和的圖畫:社會和環境的和諧,紮根於大自然的生活;同時也回應啟蒙運動中的理性主義以理性完全超越感性的作法,以及由正在興起的工業革命所帶來的環境破壞與污染。浪漫主義者對待「黑暗時期」的觀點,仍可以在今天的一些慶祝那個時期文化活動與節日中,通過所展示出來的風俗與發生的歷史事件中看到。 浪漫主義運動後的十九世紀下半個世紀,考古學取的了很大的進展,許多不為以前的學者所知的歷史文獻與文物被挖掘和整理出來。而1939年發現的公元六二五年代的薩頓骺(Sutton Hoo)寶窟,以及中世紀研究的著名學者查理哈斯金(Charles H. Haskins)的研究發現,使得「黑暗時期」看上去不再是一個合適的詞彙。二戰以後,在英語國家中的專業學者文獻里,「黑暗時期」這個詞漸漸地消失。 查理哈斯金寫道:「歷史的連續性排除了中世紀與文藝復興這兩個緊接著的歷史時期之間有巨大差別的可能性,現代研究表明,中世紀不是曾經被認為的那麼黑,也不是那麼停滯;文藝復興不是那麼亮麗,也不是那麼突然。義大利文藝復興運動之前,有一個類似的運動,即便它不是那麼廣傳。 所以,原來的「中世紀黑暗時期」現被改為專指公元四一零年(或四五五年)到公元七五四(或八零零年)這段歐洲歷史。 歷史 隨著西羅馬帝國被日耳曼人所滅,相繼出現了一批蠻族國家。先後有法蘭克、倫巴德、奧多亞克、勃艮第、汪達爾-阿蘭、東哥特、西哥特、盎格魯·薩可遜等王國建立。王國之間戰爭不斷,其中盎格魯·薩可遜、法蘭克王國存在的時間比較長。 作為日耳曼人一支的法蘭克人,在486年打敗高盧軍隊,由克洛維建立起墨洛溫王朝的統治。克洛維通過和羅馬梵蒂岡的聯合,佔領了羅馬帝國在高盧的全部領土。隨著法蘭克王國不斷的擴張,到了6世紀中葉,征服了勃艮第、圖林根、巴伐利亞和薩可遜的一些部落,成為當時西歐最強大的國家,並建立了封建采邑制。751年,宮相矮子丕平成為法蘭克國王,建立了加洛林王朝。在查理大帝統治期間國力達到最盛,吞並了倫巴德王國,奪取西班牙邊區,佔領東巴伐利亞,征服阿瓦爾汗國,西歐的大部分土地都成為了法蘭克王國的領土。查理大帝死後,法蘭克王國發生兄弟戰爭而分裂,在843年8月簽訂《凡爾登條約》經國家分為西法蘭克王國、東法蘭克王國和義大利王國,現代的法國、德國和義大利的疆域就是以這個條約為基礎的。 日耳曼人的另外一支盎格魯人、薩克遜人、朱特人在5世紀中葉進入大不列顛群島,在6世紀末,7世紀初,形成了7個王國,英國歷史上稱為七國時代。829年,威塞克斯王國吞並了其他6個王國,從此誕生了英格蘭(England)。1066年,法國諾曼底公爵威廉以親屬關系要求繼承王位,遭到拒絕後,以武力奪取了英王之位,稱為「征服者威廉」(即威廉一世),建立了諾曼底王朝,但是這也造成了日後百年戰爭的根源。在亨利一世(1100年 - 1135年)統治時期,隨著王權的加強,社會矛盾激化。1215年約翰(無地王)被迫簽署《自由大憲章》。1264年的內戰期間,亨利三世被西門·德·孟福爾俘虜。1265年孟福爾召集國會,成為英國議會的開端。從1343年起,貴會分成了由貴族組成的上院和代表騎士、市民的下院,確立了議會君主制。與此同時,西法蘭克王國演變成了法蘭西王國,並加強了王權,羅馬梵蒂岡被迫遷往法國南部的阿維農,並自上而下召開三級會議(一級為高級教士,二級為貴族,三級為富裕的市民),也形成了議會君主制。 德國的前身東法蘭克王國地方政權很強大。911年加洛林王朝結束後,國王由地方權貴選出,但更多是名譽,國王的權利和地方諸侯平等。這個特點被歷史學家認為是其熱衷於對外擴張的原因。951年,奧托一世率軍佔領了倫巴德地區,其後的奧托二世進軍羅馬。1155年腓特烈一世攻佔米蘭,教皇為其加冕,成為神聖羅馬帝國,全盛時領土包括了德意志全境,義大利中、北部,西西里島,捷克、瑞士、愛沙尼亞、普魯士。在腓特烈一世遭到15個城市聯合抵抗(即倫巴第聯盟),並被打敗。腓特烈一世在第三次十字軍東征時溺水而死,佔領區也紛紛獨立。 文化義大利一直不能統一,羅馬教皇為了保持自己的獨立地位,建立了教皇國,並且偽造了《君士坦丁贈禮》文件,聲稱當年君士坦丁大帝把羅馬城,拉特蘭宮等地交給了教皇。教會統治非常嚴厲,並且控制了西歐的文化教育。教士不能結婚,主張禁慾,要求人們將一切獻給上帝才能死後上天堂,另一方面聖職買賣現象又很嚴重。宣揚三位一體、原罪說等經院哲學,嚴格控制科學思想的傳播,並設立宗教裁判所懲罰異端,學校教育也都是為了服務於神學。在教皇格高列里一世(590年 - 604年)時期,古羅馬圖書館也被付之一炬。 在德國宗教改革後,義大利產生了文藝復興運動,並擴展到歐洲很多國家。這是涌現出了許多哲學家、文學家、藝術家和科學家,像但丁、薄伽丘、列奧納多·達·芬奇、米開朗基羅、拉斐爾、馬基雅維利、莎士比亞、塞萬提斯、哥白尼、布魯諾、伽利略、開普勒、哈維、弗蘭西斯·培根等等。 經濟 中世紀時的經濟主要是封建制的庄園式自然經濟。出現了一批商業城市:巴黎、里昂、都爾奈、馬賽、科隆、特里爾、斯特拉斯堡、漢堡、威尼斯、熱那亞等等,形成了一個以地中海為中心的貿易區。16世紀以後,興起了工場手工業,最初是佛羅倫薩,隨後是佛蘭德爾,而圈地運動使英國迅速發展。這種經濟模式加速了貿易,從而發生了地理大發現,發現了美洲新大陸。工場手工業也使進行戰爭的武器產生了飛躍,火炮和毛瑟槍

『陸』 雲南民族文化在中國文化歷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中華文化是中國各民族人民智慧的結晶。草原文化與黃河文化、長江文化碰撞,曾經激起過無數絢麗的火花,為中華文化綿延發展提供了不竭的動力。

元朝作為中國歷史上的一個重要朝代,不僅在中華文化史上發揮了承上啟下的作用,而且在諸多領域出現了新的飛躍,推進了中國多元一體文化的發展進程,開創了中國各民族文
化全面交流融合的新局面,對中華文化的繁榮和發展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多民族國家,每一個民族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都為中華文明的進步和發展作出過貢獻。元朝是指公元1206年至1368年間由蒙古族統治者建立的封建政權。在中國王朝序列中,盡管該政權存在的時間較短,但它對中國歷史發展產生的影響還是非常重要的。本文擬從文化角度,對其在中國文化史上的地位和影響進行初步探索。

推進了中國多元一體文化格局的進程

13世紀初,蒙古族統治者經過半個多世紀的征服戰爭,先後消滅西夏、金、大理、吐蕃、南宋等政權,完成了多民族國家的空前統一,形成了有利於各民族文化交流發展的有利環境。

中國多民族文化並存的格局進一步得到肯定。自春秋時代開始,中原地區所形成的「夏夷」之說,強調「尊夏攘夷」、「以夏變夷」的思想,對各民族之間的平等交往形成障礙。例如在史學領域極具影響的「正閏」說,主張「四夷不得正統」,將北方民族入主中原的政權,與「竊國」、「篡國」者並列,納入非「正統」序列,事實上對其他民族政治文化形成排斥。由於元朝亦屬入主中原的少數民族政權,統治者為了確立自身地位的合法性,需要努力扭轉這一傳統觀念。在編纂《遼》、《宋》、《金》史時,三史都總裁官、中書右丞相脫脫力排眾議,「獨斷曰:『三國各與正統,各系其年號。』議者遂息。」這一舉措結束了自遼朝滅亡後200多年的「正統」之辯,同時也在中國史學史上,第一次以中央政府的名義肯定了各民族政權的合法地位。其意義正如韓儒林先生所總結的那樣:「這一決定確定了三史以平等看待的基本原則,它符合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的客觀實際,也符合遼、金、宋三朝互不相屬的歷史狀況,因而是正確的,所以脫脫對三史的貢獻不能忽視。」

加速了各民族文化的交流。元朝統治者實施的民族政策和文化政策,使古代中國各民族文化的交融和發展出現了很多新的氣象。蒙古族文字產生於這一時期,並沿用至今;北方游牧民族歷史上第一部用本民族文字撰寫的歷史著作《蒙古秘史》誕生;在中國封建王朝歷史上,元朝政府官員的民族成份最為復雜;元朝也是中國統一王朝史上第一個多民族文字並用的王朝;《遼史》、《宋史》和《金史》,是廿四史中僅有的、由多民族史家共同編修的史籍,也在中國史學史上首開一朝官修三朝歷史之先河,為後世保存了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中原文化在邊疆民族地區得到廣泛傳播,儒家經典著作被翻譯成蒙古文出版,漠北、雲南等偏遠地區首次出現了傳授儒家文化的學校;中國首次出現了由中央政府批准成立的、全國性的少數民族語言文字教育機構——蒙古國子學和回回國子學,蒙古、契丹、女真和色目人中間涌現出一大批漢文著述家;西域各民族文化進一步向中原社會流傳,藏傳佛教在中原得以傳播,海南黎族的木棉種植和紡織技術推動了中國棉紡業的發展;在寬松的政治文化氛圍下,各民族間的交融也進入又一個高潮期,契丹、女真、黨項等民族悄然融入到蒙古族、漢族和周邊其他民族之中,而一個全新的民族——回回族在中華大地上誕生。對於元朝各種文化和諧並存的局面,中世紀歐洲「四大旅行家」之一的鄂多利克,曾感慨地稱之為「世界上最大的奇跡」。

由此可見,元朝的建立,打破了此前歷史上出現過的人為的文化屏蔽現象,中華文化多樣性的現實得到普遍認可,「四海為家」、「天下一家」的觀念深入人心,多元一體格局在統一的環境里變為事實。

兼容務實的文化政策推進了中國封建文化的發展

與大多數中國封建王朝相比較,蒙元時期思想文化觀念有兩個特點是十分顯著的:其一是兼容,其二是「不尚虛文」。在這一思想的指導下,元朝的文化環境表現出兼容務實的特徵。

蒙元王朝的文化兼容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它是中國古代歷史上唯一沒有從官方角度提出「避諱」制度的王朝;它是中國封建歷史上思想文化禁錮制度最少的王朝之一,目前尚未發現元代人士因言論遭受不幸的實例。據統計,元代的文化禁令僅是明清兩朝的幾十分之一;它還是中國封建歷史上唯一明確提出宗教信仰自由的王朝,當時世界上所有的主要宗教在中國都有活動場所和信徒,這在當時的整個歐亞大陸恐怕是絕無僅有的文化現象。

兼容的文化氛圍為中國文化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環境。中國「戲劇史和文學史上的重大事件」——元曲(散曲和雜劇)就是在此環境下形成的。今人把元曲與唐詩、宋詞並列,視之為中國文化的瑰寶。一些學者認為元曲之所以在元代誕生並繁榮,主要得益於元代北方少數民族倫理道德的影響和文化政策的寬松,「使得社會思想能夠較多地擺脫傳統規范的束縛」自由創作。

儒家文化的社會地位進一步提高。孔子在元代被封為「大成至聖文宣王」,使其美譽達到無以復加的程度。孟子等歷代名儒也獲得了崇高的封號;元朝在中國歷史上首次專門設立「儒戶」階層,保護知識分子,「願充生徒者,與免一身雜役」。元代的民眾普及教育超過了前代,書院達到400餘所,州縣學校的數量最高時達到24400餘所。對元代儒家文化的發展,陳垣先生是這樣評價的:「以論元朝,為時不過百年。……若由漢高、唐太論起,而截至漢唐得國之百年,以及由清世祖論起,而截至乾隆二十年以前,而不計乾隆二十年以後,則漢、唐、清學術之盛,豈過元時!」

『柒』 宋元文化的歷史地位

宋元文化的最主要特點是:
1.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2.使中國古代文化達到高度繁榮
3.影響且促進了歐亞等世界文明的發展
4.開始總結傳統科技

宋元時期是中國封建社會進一步繁榮的時期也是中國封建文化高度繁榮的階段,在科學技術方面有突出發展,對發展文明的進步起了重要作用。

宋元時期政治的發展、經濟的繁榮、各民族各地區間經濟文化的交流、承繼隋唐時期文化和吸收外來文化、各族人民的聰明才智和辛勤的勞動等等,都是宋元時期文化燦爛輝煌的原因。文化與政治、經濟密切相關。

另:
宋元文化在整個歷史發展過程中的特殊地位。它上承隋唐、下啟明清,以自己鮮明的時代特色和獨特的風格創造了中華文明史上又一個文化高峰.1、經濟發展,為科技文化進步提供物質基礎; 2、由經濟決定的政治狀況,為科技文化的發展提供了相應的社會環境; 3、統治階級重視教育事業的發展,培養了從事科技文化事業的人才; 4、統治者實行開明的對外政策(包括外來宗教),有利於我國科技文化的正常發展; 5、國家的相對統一和民族融合,加強了各民族各地區的文化交流和發展; 6、前代科技文化成就奠定的基礎。 總之,各族人民辛勤勞動,創造了大量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是宋元時期科技文化領先於世界的根本原因。

『捌』 傳統文化和民族文化占如何的地位和作用

民族文化:各民族在其歷史發展過程中創造和發展起來的具有本民族特點的文化。包括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飲食、衣著、住宅、生產工具屬於物質文化的內容;語言、文字、文學、科學、藝術、哲學、宗教、風俗、節日和傳統等屬於精神文化的內容。民族文化反映該民族歷史發展的水平。語言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民族文化的表現形式。如歷史、文學(包括口頭文學)、歷法、醫葯、科學技術等,都是用一定的語言表現出來的。宗教在不同的社會歷史時期對精神文化的其他方面起著不同的作用。在早期的階級社會中,宗教對文化的影響很大,波及人們社會生活的許多方面。隨著社會的發展,宗教在民族文化中的影響逐漸減弱。民族文化作為意識形態是一定社會政治、經濟的反映,在階級社會里,每一種民族文化中都有剝削階級的與被剝削階級的兩種文化,反映著兩個對立階級的利益、思想和世界觀。在社會主義社會里,民族文化是具有社會主義內容和民族形式的新文化。

傳統文化是文明演化而匯集成的一種反映民族特質和風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歷史上各種思想文化、觀念形態的總體表徵,是指居住在某地域內的所有民族及其祖先所創造的、為所有民族世世代代所繼承發展的、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歷史悠久、內涵博大精深、傳統優良的文化。
傳統文化的四個顯著特點:
1,世代相傳。中國的傳統文化在某些短暫的歷史時期內有所中斷,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變,但是大體上沒有中斷過,總的來說變化不大。
2,民族特色。中國的傳統文化是中國特有的,與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
3,歷史悠久。有五千年的歷史。
4,博大精深。「博大」是說中國傳統文化的廣度---豐富多彩,「精深」是說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測。

『玖』 歷史文化的意義

文化遺產從歷史、藝術或科學角度看,具有普遍價值的建築物、雕刻、繪畫、遺物、銘文等文物;在景觀,建築樣式結合等方面具有突出價值的建築或建築群體;從歷史、美學和人種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價值的人工物品或人與自然共同創造的物品和工程,如故宮、秦始皇兵馬俑等。

歷史文化遺產是指具有一定歷史意義,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存在歷史價值的文物,其主要包括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

文物是人類在歷史發展過程中遺留下來的遺物、遺跡。各類文物從不同的側面反映了各個歷史時期人類的社會活動、社會關系、意識形態以及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和當時生態環境的狀況,是人類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

文物的保護管理和科學研究,對於人們認識自己的歷史和創造力量,揭示人類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認識並促進當代和未來社會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9)文化的歷史地位和作用是什麼擴展閱讀

歷史的重要性在於,讓我們接近真相。盡管歷史在發展中被曲解、隱藏,我們學的是被人為扭曲的還是客觀發生的歷史。如果我們學習的是認為扭曲的歷史,會形成一種偏激和扭曲的歷史觀。這是可怕的,如果再將這種扭曲的歷史觀影響他人,這是更可怕的。但最終歷史會公布於天下的。

歷史文化,只有傳承了歷史文化,我們才有自己的民族氣節,國人的靈魂。這里最鮮明的例子就是屈原與端午節了。由此演變而來的端午節就是一種歷史文化。簡而言之就是,歷史上的事件或者是活動流傳下來的影響,積淀在民間,並由此而催生的文化。

目前,國外掀起了一陣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的浪潮。我們國內也開始重視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然而我國在傳統文化的傳承方面還存在一定的短板。

參考資料

歷史-網路

『拾』 中華文化的地位與作用是什麼

中國文化的地位:
中華文化對中國周邊地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形成專了相對獨立的屬中華文化圈、儒家文化圈,這一地區除了中國,還包括日本、朝鮮、韓國、越南等地。
中華文化也對世界其他地區產生了重要影響。以儒家思想為核心的中國文化,是歐洲近代啟蒙運動的重要思想源泉

中國文化的作用:

中華文明亦稱華夏文明,是世

中華文化
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續時間最長的文明。中華文明歷史源遠流長,若從黃帝時代算起,已有5000年。有學者指出,中華民族有「三十萬年的民族根系、一萬年的文明史、五千年的國家史」。舉世公認,中國是歷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國之一。一般認為,中華文明的直接源頭有多個,而其中又以黃河文明和長江文明為主,中華文明是多種區域文明交流、融合、升華的果實,學術界一般稱之為「多源一體」的文明形成模式。

閱讀全文

與文化的歷史地位和作用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