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簡介 > 歷史題嗅梅體現了什麼認識論

歷史題嗅梅體現了什麼認識論

發布時間:2021-02-04 10:13:58

① "從群眾中來 到群眾中去 " 體現了認識論的什麼道理

「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體現了馬克思主義哲學關於認識辯證發展的觀點。
①"從群版眾中來權",表明了人民群眾的實踐是正確思想的來源,是黨制定路線、方針、政策的基礎和出發點;其實質就是在實踐的基礎上,由感性認識能動地上升到理性認識的過程。
②"到群眾中去",就是宣傳解釋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教育、發動群眾貫徹執行,並檢驗、修正、補充和發展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過程;其實質就是理性認識回到實踐,指導實踐,改造世界的過程,是檢驗、修正、補充和發展理性認識的過程。
③堅持不斷地"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過程,也就是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循環往復以至無窮的過程,是認識無限曲折上升式發展的過程。

② 歷史認識論的主要觀點

一首先,實證主義的理性觀念把理性看作是一成不變的,而瓦托夫斯基則認為理性本身具有歷史,理性按其本性是非純粹的。他提交給第十六屆世界哲學大會的論文《科學是當代的理性嗎?—歷史認識論和非純粹理性批判》中指出,沒有一種先天的先驗論的和一開始就永遠確定的基礎,相反,人類的理性是一種歷史成就,它植根於我們的語言的使用中,植根於我們的社會實踐的形式中,這就是歷史認識論觀點。
其次,歷史認識論認為,只是就是用模型來再現實在的那種有認識,有自我創造力的活動。它本身是歷史的演變的,我們所要研究的就是這種知識是如何變化的。我們的表象改變著我們理解和觀察世界的方法,而這種表象又相應的隨著再現我們認識的理解的社會和文化實踐而發展著。即是說不僅是我們的認識的東西(客觀對象)是歷史地變化的,而且認識模式本身也是歷史地可變的。進一步可以說,我們的認識模式的變化與我們的社會和歷史實踐的形式密切聯系著。
最後,作為獲得知識實踐的科學便是認識人的實踐的理論模式,科學同時又是通過知識的獲得來為社會的人們需要和目的服務的。要正確地描述科學的特性,就必須把科學如實地看作是認識著的人類活動和實踐,必須強調科學作為獲得知識的活動,作為尋求知識的實踐,認識論研究必須建立在這種活動的特性上。
二瓦托夫斯基關於在科學中理性與歷史認識論關系的分析瓦托夫斯基在《模型》一書中指出,人類在原始時期生產工具和武器,進而生產出語言、社會組織、生產技藝等等,與此同時人類也生產了表象或描述方式。這些人工產品不僅有使用價值,而且也代表了使用它們的活動方式,代表它們自身生產的方式。因此,長矛和大刀的製造並不只是為了捕獵和追殺的目的,同時既體現了它們的製作方式,又體現了獵取和宰殺動物的活動方式。這種基於生產和物種繁衍的外部描述,是想像、思維、有意識的反應活動等等內在描述的先決條件,而這些反應活動具有人類認識的進化特徵。這就是說人類在基本生產實踐、社會實踐和語言實踐中既產生自己的描述方式,也產生出科學和藝術這些高度發展的描述方式,即科學理論和藝術作品等等。歷史認識論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要說明人類認識實踐是怎樣發生的,知識又是怎樣成長的。
瓦托夫斯基分析了人們認識客觀事物的理性模型的形成和演變。以近代科學特徵並在伽利略和牛頓的工作中得到最好體現的理性模型是歷史的產物。17世紀的科學革命,是以這樣的本體論和認識論信念作依據的,即自然界本具有數學結構而實現的。在這種本體論和認識論基礎上,人們構思出一系列關於世界的模型,伽利略說:「自然界這本書是使用數學語言寫成的」,正是表達了這種本體論信念並且也提示出一種怎樣正確閱讀自然界這本書的方法,即認識論的信念。

③ 如何理解認識實踐主觀和客觀具體的歷史統一(馬克思哲學的題目)

1 真理及其客觀性
真理是標志主觀與客觀符合的哲學范疇,是客觀事物及其規律在人的意識中的正確反映。
2 真理是人們對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正確反映,屬於認識論的范疇,它在形式上是主觀的,但它的內容是客觀的。真理的客觀性體現在:
第一,人們認識的根源只能是也必然是客觀物質世界。
第二,真理雖然在形式上是主觀的,然而真理所反映的內容卻是來自客觀物質世界,是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一種認識是否是真理,只能由社會實踐來檢驗。
第三,對同一事物的認識,真理只能有一個,不是多元的。真理只能是認識與客觀對象的一致。這也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第四,在階級社會中,人是有階級性的,人們對真理的認識和利用,總是受階級利益的影響和制約。這是階級對真理的態度問題,而不是真理本身的階級性問題。
運用真理的客觀性原理評析馬赫主義的一段話:真理是「人類經驗的組織形成」,是具有「普遍意義」的「社會地組織起來的經驗」。主觀真理論以真理是「人造的」、主觀的為基本前提,以滿足個人主觀需要作為真理的標准,鼓吹「有用就是真理」,貌似以實踐作為檢驗真理的尺度,實際上是與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根本不同的:第一,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認為,實踐是指人們改造客觀世界的社會活動;實用主義則把個人應付環境的行為稱做實踐。第二,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把實踐結果作為檢驗真理的尺度,是指通過實踐證明主觀認識是否符合客觀實際;實用主義所講的效果則是指個人的主觀需要能否得到滿足。第三,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認為真理是有用的,是指凡是符合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正確認識,是指真理的屬性和作用;實用主義主張「有用就是真理」,是把對我是否「有用」,作為真理的依據和標准。
2 真理的絕對性、相對性及其辯證關系
(1)真理的絕對性和相對性
真理的絕對性有兩個方面的含義:第一,任何真理都包含有不依賴於主體而存在的、符合客觀事物及其發展規律的客觀內容,這一點是絕對的、無條件的。在這個意義上,承認了客觀真理也就承認了絕對真理;第二,真理所體現的人類對客觀物質世界的認識能力是無限的。認識每向前邁出一步,都是對無限發展的物質世界的進一步接近,這一點也是無條件的、絕對的。在這個意義上,承認世界的可知性,承認人能夠獲得關於無限發展的世界的正確認識,也就承認了絕對真理。
真理的相對性指的是在一定的歷史階段和條件之下,人類對客觀物質世界及其規律的認識是相對的、有條件的,總是具有局限性,是不完全的。這也有兩方面的含義:第一,從認識的廣度來說,任何真理都是對無限發展的客觀物質世界的一個階段、一個局部的認識,都是有條件的、近似的。第二,從認識的深度而言,任何真理都只能達到對事物的一定層次、一定程度的正確認識。

(2)真理的絕對性與真理的相對性的辯證關系

真理的絕對性和真理的相對性,並不是兩個不同的真理,而是同一個客觀真理在人的認識過程中兩個不同的方面或兩種不同的屬性。任何真理既有絕對的一面,又有相對的一面,它們之間的關系是辯證統一的。第一,真理的絕對性和真理的相對性是相互滲透、相互包含的。相對之中有絕對,任何相對真理都包含著絕對真理的成分、顆粒;絕對之中有相對,無數相對真理的總和構成絕對真理。第二,絕對真理和相對真理是辯證轉化的。一方面,真理是一個過程,它永遠處於相對和絕對的辯證轉化和發展之中。我們已達到的相對性的知識越來越趨向於達到絕對真理,是從相對真理走向絕對真理,接近絕對真理的過程;同時,隨著客觀事物的發展和新屬性的發現,已有的真理性認識暴露出局限性,使人們進一步明了其針對性和適用范圍,這又是絕對真理轉化為相對真理。第三,絕對真理與相對真理的辯證統一,是與人的認識能力、思維能力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的辯證統一相聯系的。從整個人類的認識來看,人能夠認識無限發展的物質世界,這就是思維的至上性、無限性和絕對性。從每一個人的具體認識能力來看,由於受到種種條件的限制,人的思維又是非至上的,亦即是有限的、相對的。這樣,人的認識能力、思維能力是至上性與非至上性、無限性與有限性的對立統一,它決定了認識和思維成果即真理是絕對性與相對性的統一。

(3)絕對主義和相對主義的錯誤

真理問題上的絕對主義和相對主義:形而上學的絕對主義者和相對主義者的表現形式雖有不同,但它們都否認絕對真理和相對真理的辯證關系。絕對主義認為人的認識是一成不變的,人可以一次把握絕對真理,把已經獲得的科學真理看做萬古不變的教條,從而窒息了真理的生命力。相對主義者認為真理僅僅只是相對的、可變的,否認在相對真理之中包含著客觀的絕對真理,把真理的相對性誇大為主觀隨意性,從而導致唯心主義和詭辯論。

3 真理是具體的

真理的具體性有三重含義:

1)真理不是抽象的。任何真理都是客觀性、絕對性和相對性的統一,這也就是說,任何真理都既是客觀真理,又是絕對真理和相對真理。

2)真理是有條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特定的對象、范圍和條件,如果超出這一具體的規定,真理就會變成謬誤。

3)真理是個過程。真理的具體存在是一個過程。把真理如實地看做是主體向客體、主觀向客觀無止境的接近,看做是歷史的發展過程,而不是某種一經達到,便永遠不變的靜止狀態。

1 真理的絕對性與相對性的辯證關系原理是馬克思主義真理觀的核心內容。應重點加以掌握。任何真理都具有絕對性和相對性,這是真理的兩種基本屬性。運用真理的絕對性與相對性原理來說明實際問題可以出「分析題」。

2 應該理解和把握真理問題上的絕對主義和相對主義,這是這一部分內容的難點。相對主義否認真理的絕對性,絕對主義否認真理相對性。

4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惟一標准

(1)只有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惟一標准

辯證唯物主義認為,只有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惟一標准。而實踐之所以是檢驗真理的惟一標准,是由實踐的特點和真理的本性所決定的。

1)真理的本性決定了只有實踐才能檢驗真理。真理是標志主觀與客觀相符合的范疇,因此,要判斷主觀與客觀是否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在主觀的領域內是無法解決的,而僅僅在客觀世界的范圍內也不能檢驗。實踐則是溝通主客體的「橋梁」。

2)實踐的特點決定了只有實踐才能成為檢驗真理的標准。實踐是人們改造世界的客觀物質活動,是主觀見之於客觀的東西。實踐一方面同主觀相聯系,另一方面又同客觀世界相聯系。人們抱著一定的理論觀點去實踐,由此而引出一定的客觀效果,這樣就能把原來的理論認識同客觀現實相對照,從而直接檢驗出理論的真理性。由此可見,實踐具有雙重的直接現實性,不僅它本身是直接現實的,而且它能夠使理論成為現實,這就使它成為了真理的標准。

簡言之,只有實踐才能把主觀與客觀聯系起來,加以對照,並且只有實踐才有直接現實性的品格,所以實踐是檢驗真理性認識的惟一標准。

5 實踐標準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

實踐作為檢驗認識真理性的標准,既是確定的,又是不確定的,是確定性和不確定性的統一。實踐標準的確定性即絕對性是指: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惟一標准,此外再無別的標准;凡是經過實踐證明了的一切認識都是客觀真理,都具有不可推翻的性質;實踐能夠檢驗一切認識,即使當前的實踐還不能加以判定,最終也會被爾後的實踐作出裁決。實踐標準的不確定性即相對性是指:一定歷史階段上的具體實踐具有局限性,它往往不能充分證明或駁倒某一認識的真理性;實踐檢驗真理是一個過程,不是一次完成的;已被實踐檢驗過的真理還要繼續經受實踐的檢驗。堅持實踐標準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的統一,既可防止唯心主義的隨意性,又可避免形而上學的絕對化。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惟一標准.這是馬克思主義的一個基本原則。1978年關於真理標準的大討論,是一場新的思想解放運動,對於沖破個人崇拜和「兩個凡是」的束縛,撥亂反正,重新確立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開創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局面,起了巨大的推動和促進作用。

1 關於實踐標準的問題要著重掌握實踐作為檢驗真理惟一標準的原因及實踐標準的現實意義,實踐標準的惟一性、確定性和不確定性的具體含義。要注意辨別邏輯證明和實踐在檢驗真理問題上的區別與聯系。

2 堅持實踐標準的絕對性與相對性的統一,從而防止「左」和「右」的錯誤,防止僵化。

3 實踐標准與「三個有利於」標準的關系,實踐標准與生產力標準的關系,可以以分析題的形式命題。

4 「實踐檢驗與邏輯證明的關系」這個知識點是新大綱新加上的知識點,不能因重視實踐的作用而否認邏輯證明的作用,同時邏輯證明也不能代替實踐標准。實踐標准與邏輯證明的關系問題可以出辨析題和選擇題。

6 真理和價值的關系

(1)價值及其特點

1)價值是指主體與客體之間一種特定的關系,即客體以自身屬性滿足主體需要,或主體需要被客體滿足的效用關系。一個事物有沒有價值主要看它能不能滿足主體的某種需要。如果某種事物能滿足主體的一定需要,具有對人而言的某種有用性,對於主體的存在和發展有積極的肯定的意義,這種事物就是有價值的。反之,如果某種事物不能滿足主體的需要,甚至妨礙主體實現某種需要,對於主體有消極的否定的作用,就會被主體認為是無用的甚至有害的,即無價值。

2)價值的特點:價值關系必然具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主體的需要和要求;另一方面是客體的某種屬性、性質、性能。價值是在二者之間的關系中形成的,所以價值既有客觀性又有主體性。

①價值具有客觀性。這一客觀性是指,價值必須以物質的或精神的現象本身所固有的屬性為現實基礎,如果不具有某種屬性,它們就不會成為對主體有用的東西。

②價值具有主體性。主體的需要及其需要的程度,是某物是否有價值以及價值大小的內在尺度,而且人的需要更多的是通過勞動和實踐創造出來的產品來滿足的,因此,價值關系更多的是主體在實踐基礎上確立的同客體之間的一種創造性的關系。

(2)真理與價值的關系

真理與價值作為人類活動中的兩大方面,二者之間是辯證統一的關系。

1)真理體現客體尺度的要求,要求人們在認識真理時不能考慮人的主體需要和利益;價值體現主體尺度的要求,要求人們的思維和行動要保證主體需要和利益的滿足。

2)真理主要表明人的活動中的客觀制約性,而價值主要表明人的活動中的目的性。

3)真理體現社會活動中的統一性原則,價值體現社會活動中的多樣化原則。真理是一元的,真理本身沒有主體的差別,它服從於世界的物質統一性,而價值是多元的,不同的主體有不同的需要、不同的價值要求和價值選擇。真理與價值存在著矛盾,真理和價值之間的矛盾是人類活動的內在矛盾,它們之間的統一是人類活動的內在要求,二者矛盾的不斷出現與解決促進著實踐的發展和人類的進步。在實踐基礎上實現真理與價值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是人類社會進步的內在要求,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一條基本原則。

(3)真理原則與價值原則

追求真理和創造價值是人類認識活動和實踐活動的兩大主題,真理原則和價值原則是人類活動的兩個基本原則。所謂真理原則是指人類必須按照世界的本來面目去認識和改造世界,追求和服從真理。所謂價值原則是指人類必須按照自己的需要去認識和改造世界,創造和實現價值。

真理原則和價值原則是有區別的:(1)真理原則側重於客體性,價值原則側重於主體性;(2)真理原則主要表明人的活動中的制約性,價值原則主要表明人的活動中的目的性;(3)真理原則體現了社會活動中的統一性,價值原則體現了社會活動中的多樣性。真理原則與價值原則的差異和矛盾,說明追求真理和創造價值之間具有矛盾性。這種矛盾性,一方面給人類的生活、活動造成了困難和困境;另一方面,這種矛盾的不斷出現和解決又不斷地推動著人類實踐的發展和文明的進步。真理和價值之間的矛盾是人類活動的內在矛盾,真理與價值的統一是人類活動的內在要求。

真理原則和價值原則是人類實踐活動中實際遵循的兩個原則。這是近年來新增的知識點,應加以理解重視。

7 認識論與思想路線

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和黨的思想路線是一致的

馬克思主義認識論是能動的革命反映論,以科學的社會實踐為根本特徵。馬克思主義認識論認為:人們的正確認識是在實踐中獲得的,人們的認識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感性認識,然後再從感性認識能動地上升為理性認識,用理性認識能動地指導實踐,在實踐中發現並檢驗真理。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循環往復以至無窮。

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和黨的思想路線在本質上是一致的。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是中國共產黨的思想路線的理論基礎,是黨確立思想路線的哲學根據。黨的思想路線則是認識論和方法論的一般原則的具體化,是它在實際工作中的貫徹、應用和體現。這種辯證統一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和實踐相結合的生動體現。

8.黨的思想路線及其意義

(1)黨的思想路線

黨的思想路線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實事求是,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

(2)黨的思想路線及其意義

我們黨的歷史經驗證明,思想路線是否正確,是否以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為指導,關繫到革命和建設事業的成敗。黨的思想路線完整、鮮明地貫徹了「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通過實踐而發現真理,又通過實踐證明真理的馬克思主義認識論。思想路線不僅為確定和發展黨的政治路線奠定了理論基礎,而且也為我們提供了正確的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風。

(四)辯證思維的基本方法

1 辯證思維方法是人們正確認識世界的中介,是理論思維的工具

(1)什麼是客觀辯證法和主觀辯證法

唯物辯證法包括客觀辯證法和主觀辯證法。

客觀辯證法是指客觀事物或客觀存在的辯證法,包括自然界、社會以及人的實踐活動的辯證法;主觀辯證法是指人的認識和思維活動的辯證法,是以概念、判斷、推理和理論體系等形式表現出來的思維發展的辯證法,也稱概念辯證法。客觀辯證法與主觀辯證法在內容和本質上是同一的,客觀辯證法決定主觀辯證法,主觀辯證法是客觀辯證法的反映。在表現形式上,二者又是不同的,客觀辯證法採取外部必然性的形式,主觀辯證法則採取觀念的、邏輯的形式,是人的思維所特有的。

(2)主觀辯證法和客觀辯證法的辯證統一是以人的實踐活動為基礎和中介的

人的實踐活動的辯證法既包含和體現客觀事物(主要是自然界)的辯證法,又內化和升華為主觀辯證法。主觀辯證法既反映了客觀事物的辯證法,又表現出實踐辯證法的水平,同時又指導人的實際行動而作用於整個現實世界。

2 辯證思維的基本方法

辯證思維方法是人們正確認識世界的中介,是人們正確進行理性思維的方法。辯證思維方法是一個整體,它是由一系列既相區別又相聯系的方法所組成的,其中主要有:

(1)歸納和演繹

歸納和演繹是人們認識過程中的兩種推理形式。歸納是從個別事實走向一般的結論、概念的思維方法。演繹法是從一般原理、概念走向個別結論的思維方法。辯證思維把歸納和演繹當成認識過程之中既對立又相互聯系的兩種方法。歸納法和演繹法在認識過程中有各自的作用,也有各自的局限性。在人的認識過程中,歸納和演繹是對立統一的關系。這具體表現在:第一,歸納是演繹的基礎,演繹以歸納得出的結論作為前提。演繹法是一種從普遍到特殊、從一般到個別的思維方法,它只能揭示共性與個性、一般與個別的統一關系,不能揭示共性與個性的對立關系。單純用演繹法不能揭示個別事物多樣化的屬性。而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運用歸納法。此外,演繹的結果也必須再運用歸納法來證實與豐富。第二,歸納法必須以演繹為指導。演繹法為歸納提供一般性的理論原則。規定歸納活動的方向與目標。同時,歸納所得到的結論不一定可靠,它必須靠演繹來修正與補充。

(2)分析和綜合

分析與綜合是在認識過程中比歸納與演繹更加深刻的認識方法。分析是在思維中把認識的對象分解為不同的組成部分、方面、特性等,對它們分別加以研究,認識事物的各個方面,從中找到事物的本質。綜合則是把分解出來的不同部分、方面按其客觀的次序、結構組成一個整體,從而達到對事物整體的認識。分析與綜合是辯證統一的關系,這表現在:

第一,分析與綜合是兩種方向相反的思維方法。

第二,分析與綜合相互聯系、相互轉化、相互促成。分析是綜合的基礎,為了在思維中把握事物客觀存在的統一性,必須先對該事物進行分析,沒有分析就沒有綜合;綜合是分析的完成,在對事物矛盾發展的統一體進行分析時必須有整體的觀念,否則就不能作出正確的分析。完整、科學的方法要求把分析法與綜合法有機地結合起來。

(3)抽象與具體

由抽象上升到具體的方法是辯證思維的基本方法。邏輯思維中抽象是對客觀事物某一方面本質的概括或規定;邏輯思維中的具體是許多規定性的綜合,因而是多樣性的統一。作為辯證思維方法的具體與感性具體不同,後者是客觀事物表面的、感官能直接感覺到的事物的具體性。

由抽象到具體,是從抽象的規定到思維的具體,它包括以下幾個環節:第一,作為這一過程的邏輯出發點的「抽象」。它必須是反映事物本質的最一般、最基本的抽象與規定;第二,從抽象到具體的邏輯中介;第三,作為這一過程邏輯終點的具體。它是以一定結構有機結合起來的具有多樣規定性的豐富的總體,是一種理性具體。

(4)邏輯與歷史的統一

由作為邏輯起點的抽象經由邏輯中介上升到作為邏輯終點的具體,這只是完成了辯證思維永恆運動的一個周期,人類總的認識和實踐過程遵循邏輯與歷史統一的原則。

辯證思維中的歷史有兩層含義:第一是指客觀事物發展的歷史進程;第二是指反映客觀實在的人類認識的歷史發展過程,如科學史、哲學史、認識史等。邏輯在此指的是邏輯范疇間的次序、層次、關系等。邏輯與歷史一致,指的是理論概念體系的邏輯關系,次序應正確反映客觀事物和人類認識歷史發展的順序。歷史是邏輯的基礎與前提,邏輯是歷史在辯證思維中的理論再現。邏輯與歷史統一的原則是思維與存在這一哲學基本問題在認識論、方法論中的具體體現。

1 辯證思維是客觀物質世界與人類認識的辯證本性在思維之中的自覺反應,掌握辯證思維的本性,可對恩格斯的這段話作出評析:「一個民族要站在科學的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沒有理論思維。」此處的理論思維就是指的辯證思維。

2 歸納與演繹、分析與綜合作為辯證思維的方法,要求理解,不作重點要求。

3 由於「抽象」、「具體」在不同語言環境中的意義不同,因而考生應分析試題中抽象和具體所指的含義。辯證思維中的抽象是指對事物本質的最一般、最基本的概括與規定;具體是指思維的具體,是事物多種規定性的統一,它不同於對客觀事物的感性具體。

3 辯證思維方法與現代科學研究

1)現代科學研究,一般是應實踐的要求,在一定的認識水平上提出假說,然後由一系列的實踐或實驗對這些假說進行驗證,再經一系列的研究形成理論體系去指導科學實踐活動。

2)辯證思維方法是進行科學研究的一般指導方法。現代科學研究可分為自然科學研究和社會科學研究,這兩種研究都離不開辯證思維方法的指導。辯證思維方法滲透貫穿於科學假說的誕生、科學假說的驗證以及科學理論形成的全過程。

3)辯證思維方法與現代科學研究方法在本質上是一致的。

①辯證思維方法從普遍聯系、永恆發展的角度揭示事物的關系,側重於人與世界的整體關系;現代科學研究方法在確認世界普遍聯系和永恆發展的前提下,深入研究世界的某些具體關系。

②辯證思維方法是現代科學研究方法的方法論前提,哲學通過本體論、認識論、邏輯學等參與到科學研究中;現代科學研究方法,如控制方法、信息方法、系統方法、結構-功能方法等,又豐富和深化了辯證思維及其方法。因此辯證思維方法要從現代科學研究方法中吸取營養,以豐富自身的方法系統。

③在辯證思維方法與現代科學研究方法的關繫上,要防止兩種錯誤傾向:一種是用哲學的辯證思維方法來否定和取代科學研究方法的片面傾向;另一種是用現代科學研究方法否定和取代辯證思維方法的形而上學傾向。
內容應有盡有,所有可能的觸角都已涉及,就有勞樓主整理了!

④ 什麼是認識論求答案

探討人類認識的本質、結構,認識與客觀實在的關系 ,認識的前提和基礎,認識發生、發展的過程及其規律,認識的真理標准等問題的哲學學說。又稱知識論。唯心主義認識論否認物質世界的客觀存在,堅持從意識到物質的認識路線。不可知論否認客觀世界可以被認識。唯物主義認識論堅持從物質到意識的認識路線,認為物質世界是客觀實在,強調認識是人對客觀實在的反映,申明世界是可以認識的。辯證唯物主義的認識論則進一步把實踐作為認識的基礎,把辯證法運用於認識論。
今天,深刻地把握馬克思哲學的基本內涵,對於准確地釐定馬克思主義哲學在當下語境中的出場路徑是十分重要的。在當代西方,馬克思主義以「後現代馬克思主義」和「後馬克思思潮」的形式體現出來,這是否與他們沒有在制度層面經歷過社會主義的實踐有關?馬克思主義哲學是否必然以一種持不同政見者的文化姿態而出現?在馬克思那裡,其哲學曾以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基礎的形態而出現,這樣一種哲學路徑在當代的語境中是否還能繼續?對所有這些問題的回答,其實都與我們怎樣認識馬克思哲學的基本內涵直接相關。盡管在當下中國學界的解讀語境中,對馬克思哲學的存在論解讀模式較為普遍,但就我個人的研究心得來看,馬克思哲學的基本內涵應該是科學的認識論。下面,我就從兩個方面來對這一觀點作些解釋。
一、西方近代的以「科學」的姿態而出現的形而上學認識論與馬克思的科學認識論根本不是一回事。西方近代認識論是伴隨著近代自然科學,尤其是數學的出現而發展起來的,它的目的在於把呈現在古代的直觀和經驗世界中的「意見」提升到「知識」的水平。由於受到數學思維模式的影響,這種認識論不但把自然,而且還把社會都看成是由數學語言寫成的一本書,因而把認識論奠基在了普全數理模式之上。再加上笛卡爾前兩個沉思的革命性意義,這種認識論就被解讀成了從一個絕對本原出發的邏輯演繹過程。客觀地說,這種認識論的確是有較大的缺陷的。它把自然界,尤其是社會生活領域中的人與物解讀為一種數學符號式的東西,這種把客觀對象演變為認識對象的過程,由於沒有解釋社會生活中的對象被符號化的社會歷史原因,從而沒能把認識論建立在歷史觀的基礎之上,因而必然呈現出與人的生活世界和直觀世界相脫離的特徵;同時,由於它不認為解釋者自身也處在它所解釋的對象之中,因而的確無法面對海德格爾所說的理論的「欺瞞」和「理論的總主宰」的問題。但這里必須指出的是,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講,從古代的經驗直觀世界,到近代的認識世界的發展,都應該是人類思想和文化發展中的一次重要的飛躍,我們不能因為它從結果方面來說具有主體中心主義和邏輯中心主義的缺陷,就從根本上否定認識論階段的理論意義。
而一旦站在越出認識論的思維層次上來理解克服近代認識論缺陷的問題,那就很容易走向現代西方的那種存在論哲學,因為最簡單地克服就是放棄,就是轉移理論場地,但游歷過黑格爾思想的人都知道,放棄畢竟不是揚棄。海德格爾式的存在論哲學用強迫遺忘的辦法,放棄了近代認識論業已取得的理論成就,同時也放棄了對現實生活的理論反思。因為認識論在某個發展階段不自覺地投入了資本和拜物教的懷抱,就根本放棄對知識的追求的思路,這多少有點因噎廢食。在海德格爾希望通過撇開尋常意識,走向哲學意識,通過放棄理論反思,走向存在理解的地方,馬克思的科學認識論走出的是全然不同的思路。在馬克思看來,尋常意識不是想撇開就能撇開的,它作為一種思想觀點,是根植於社會經濟的現實之中的。有什麼樣的社會實踐活動,就會有什麼樣的觀念形態。近代認識論的主體中心主義和邏輯中心主義觀念,是與資本主義市民社會的實踐緊密相關的。因此,這種尋常意識並不會因為作為精神守護人的「哲學家」想撇開它就會自願離開的,這里的關鍵點在於必須對當下的現實社會生活進行科學的認識並進而對之進行科學的批判,才可能使「現實的個人」走出足以產生上述那種尋常意識的社會現實,並進而真正實現人的存在狀態。從某種意義上說,馬克思的科學認識論是其存在論的承載之物,認識論是其哲學的根本,存在論因為認識論而有意義。
二、從馬克思哲學思想發展史的角度來看,科學認識論也應該是馬克思哲學的根本。從表面上看,這一說法似乎是不成立的,因為馬克思哲學似乎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就已經完成了它的存在論形態之建構。馬克思在《博士論文》中談的是自我意識,在《萊茵報》期間談的是國家理性,這些都是與人的生存的哲學主題不相一致的,而在《手稿》中馬克思明確談論的是人的勞動實踐,即把人和自然界統一起來的勞動過程,他還用這種勞動過程來批判現實生活中的異化勞動,這頗有些海德格爾式的撇開尋常意識走向哲學意識的味道。至於馬克思在這之後的思想演繹,則被界定為在廓清了哲學的存在論輪廓之後所進行的歷史觀及經濟學的探索。我以為,這種觀點可能無法面對以下問題:馬克思曾明確地說過,他與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所做的工作是「共同鑽研我們的見解與德國哲學思想體系的見解之間的對立,實際上是把我們從前的哲學信仰清算一下」[1](P10)。從《形態》的文本內容來看,馬克思這里所說的「哲學思想體系的見解」顯然包括費爾巴哈式的人本主義思想在內。另外,馬克思在《形態》中是大講唯物主義的經驗現實性的,在這種情況下,他是不可能再去承認「撇開」現實異化勞動的那種理想化的生存性勞動實踐的,也就是說,哲學的理想化的、抽象的存在論形態在《形態》的語境中是必然會被超越的,而超越它的恰恰就是歷史唯物主義的認識論。如果有學者說,馬克思在《形態》中所講的已經是歷史觀了,已經不再是哲學了,哲學所起的功能只是給歷史科學釐清前提,那麼,有一個問題必然會凸顯出來:以一般性的、籠統的人為核心的生存論哲學如何可能給強調工人、資本家之間的對立的歷史唯物主義認識論釐清理論前提?如果這一點在《形態》中看得還不是很清晰的話,那麼,在《資本論》中,這一思路的不可能性就會很明顯地體現出來。按照上述邏輯,馬克思在《手稿》中所建構的生存論哲學應該是能夠給《資本論》中的經濟學批判理論釐清理論前提的,但事實恰恰相反,僅僅圍繞人與自然界來展開的勞動的線索正是馬克思所批判的線索。馬克思明確地指出,這種勞動只是「一個幽靈」、「一個抽象」,「就它本身來說,是根本不存在的」[2](P921),所有的勞動過程都是物質形式與社會形式的統一,它既是人類生活的物質生存條件的生產過程,又是生產這些物質生存條件的生產關系的生產和再生產的過程。因此,這里決不只是一個籠統地關注人和自然界如何獲得意義的問題,而是一個如何通過對當下的社會關系進行科學的認識和批判並進而使現實的人們走出當下困境的問題。馬克思當時的庸俗經濟學家就是通過隱去社會關系的線索,通過把在生產中以財富的各種物質要素作為承擔者的社會關系,變成這些物本身的屬性的方法,來使當時的資本主義世界變成為一個「著了魔的顛倒的世界」的。面對這個「著了魔的顛倒的世界」,馬克思所做的不是「撇開」它,並使哲學「循入一種漂浮的宗教語態和情態」(卡爾·洛維特在批評後期海德格爾哲學時所說的話),而是通過對這個「世界」的解魔和反顛倒,使它的內在矛盾的本質得以呈現出來。這明顯是一條科學認識論的哲學道路。
如果承認馬克思哲學的歷史唯物主義本性,承認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基礎,而不是在社會生活的邊緣敲敲邊鼓的激進式的純粹的主體文化,那麼,有理由承認,以一定的、具體的、歷史的認識方法為核心的科學認識論正是馬克思哲學的基本內涵,它並不因為自己以認識論為哲學主線而感覺低人一等,或者感覺不像一種現代哲學,相反,它以此而自豪,因為,當現代西方的存在論哲學面對資本或工具理性的擠壓而致力於在主體文化的一角保持一片純凈的天空的時候,它所做的卻是完成對資本的邏輯的歷史唯物主義批判。

⑤ 求解一道歷史題目!謝謝

選C.這是回答歷史題目,回答題目是有技巧的,從題上看,「人和自然和諧,人和社會版和諧權」分別體現這兩種和諧是,也就是說有兩家,前家體現人與自然,後家體現人和社會,根據我們所學的是 法家--嚴法、社會不和諧;儒家--仁義、社會和諧;墨家--回歸原始,大家受窮,不和諧;道家--太極八卦、自然和諧。
所以選 C 啦。

⑥ 歷史題目

朋友,對於你的問題我很重視,我查詢了書籍、資料、網路達2個小時。希望下面的內容對你有幫助。

墨子哲學思想的主要貢獻是在認識論方面 。他以 「 耳目之實 」的直接感覺經驗為認識的唯一來源,他認為,判斷事物的有與無,不能憑個人的臆想,而要以大家所看到的和所聽到的為依據。墨子從這一樸素唯物主義經驗論出發,提出了檢驗認識真偽的標准,即三表:「上本之於古者聖王之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實」 ,「廢(發)以為刑政 ,觀其中國家百姓人民之利」 。墨子把「事」 、「實」、「利」綜合起來,以間接經驗、直接經驗和社會效果為准繩,努力排除個人的主觀成見。在名實關繫上,他提出「非以其名也,以其取也」的命題,主張以實正名,名副其實。墨子強調感覺經驗的真實性的認識論也有很大的局限性,他曾以有人「嘗見鬼神之物,聞鬼神之聲」為理由,得出「鬼神之有」的結論。但墨子並沒有忽視理性認識的作用,墨家學派創建了中國第一個邏輯思想體系。
一種觀點認為,墨子世界觀中存在著深刻的內在矛盾。一方面他強調「非命」、「尚力」,認為決定人們不同遭遇的不是「命」,而是「力」。另一方面,墨子又肯定「天志」和「鬼」的作用。他把「天」說成是有意志的人格神,宣揚「順天意者」,「必得賞」;「反天意者」,「必得罰」。他認為「兼相愛,交相利」就是「順天意」,「別相惡,交相賊」就是「反天意」。 但另一種觀點認為,「非命」與「天志」體現了墨子「天人之辯」強烈的思維張力,在墨子宗教哲學里,天志兼愛而不不制天命,天道酬勤,天喜歡自強不息的人。
墨子在政治上提出了 「兼愛」、「非攻」、「尚賢」、「尚同」、「節用」、「節葬」、「非樂」等主張。「兼以易別」是他的社會政治思想的核心,「非攻」是其具體行動綱領。他認為只要大家「兼相愛,交相利」,社會上就沒有強凌弱、貴傲賤、智詐愚和各國之間互相攻伐的現象了。他對統 治者發動 戰爭帶 來的禍 害以及平常禮俗上的奢侈逸樂,都進行了尖銳的揭露和批判。在用人原則上,墨子主張任人唯賢,反對任人唯親,主張「官無常貴,而民無終賤」。他還主張從天子、諸侯國君到各級正長,都要「選擇天下之賢可者 」來充當; 而人民與天子國君,則都要服從天志 ,發揚兼愛,實行義政,否則,就是非法的,這就是「 一同天下之義」。
邏輯思想
墨子也是中國古代邏輯思想的重要開拓者之一。他比較自覺地、大量地運用了邏輯推論的方法,以建立或論證自己的政治、倫理思想。他還在中國邏輯史上第一次提出了辯、類、故等邏輯概念。並要求將辯作為一種專門知識來學習。墨子的「辯」雖然統指辯論技術,但卻是建立在知類(事物之類)明故(根據、理由)基礎上的,因而屬於邏輯類推或論證的范疇。墨子所說的「三表」既是言談的思想標准,也包含有推理論證的因素。墨子還善於運用類推的方法揭露論敵的自相矛盾。由於墨子的倡導和啟蒙。

民本思想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意思是說,人民放在第一位,國家其次,君在最後。孟子認為君主應以愛護人民為先,為政者要保障人民權利。孟子贊同若君主無道,人民有權推翻政權。 正因此原因,《漢書》「藝文志」僅僅把《孟子》放在諸子略中,視為子書,沒有得到應有的地位。 到五代十國的後蜀時,後蜀主孟昶命令人楷書十一經刻石,其中包括了《孟子》,這可能是《孟子》列入「經書」的開始。到南宋的孝宗時,朱熹將《孟子》與《論語》、《大學》、《中庸》合在一起稱「四書」,並成為「十三經」之一,《孟子》的地位才被推到了高峰。 傳說明太祖朱元璋因不滿孟子的民本思想,曾命人刪節《孟子》中的有關內容。
仁政學說
孟子繼承和發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發展為仁政學說,成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把「親親」、「長長」的原則運用於政治,以緩和階級矛盾,維護封建統治階級的長遠利益。
孟子一方面嚴格區分了統治者與被統治者的階級地位,認為「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並且模仿周制擬定了一套從天子到庶人的等級制度;另一方面,又把統治者和被統治者的關系比作父母對子女的關系,主張統治者應該像父母一樣關心人民的疾苦,人民應該像對待父母一樣去親近、服侍統治者。
孟子認為,這是一種最理想的政治,如果統治者實行仁政,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擁護;反之,如果不顧人民死活,推行虐政,將會失去民心而變成獨夫民賊,被人民推翻。仁政的具體內容很廣泛,包括經濟、政治、教育以及統一天下的途徑等,其中貫穿著一條民本思想的線索。這種思想是從春秋時期重民輕神的思想發展而來的。
孟子根據戰國時期的經驗,總結各國治亂興亡的規律,提出了一個富有民主性精華的著名命題:「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認為如何對待人民這一問題,對於國家的治亂興亡,具有極端的重要性。孟子十分重視民心的向背,通過大量歷史事例反復闡述這是關乎得天下與失天下的關鍵問題。孟子說:「夫仁政,必自經界始」。所謂「經界」,就是劃分整理田界,實行井田制。孟子所設想的井田制,是一種封建性的自然經濟,以一家一戶的小農為基礎,採取勞役地租的剝削形式。每家農戶有五畝之宅,百畝之田,吃穿自給自足。孟子認為,「民之為道也,有恆產者有恆心,無恆產者無恆心」,只有使人民擁有「恆產」,固定在土地上,安居樂業,他們才不去觸犯刑律,為非作歹。孟子認為,人民的物質生活有了保障,統治者再興辦學校,用孝悌的道理進行教化,引導他們向善,這就可以造成一種「親親」、「長長」的良好道德風尚,即「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孟子認為統治者實行仁政,可以得到天下人民的衷心擁護,這樣便可以無敵於天下。孟子所說的仁政要建立在統治者的「不忍人之心」的基礎上。孟子說:「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不忍人之心」是一種同情仁愛之心。但是,這種同情仁愛之心不同於墨子的「兼愛」,而是從血緣的感情出發的。孟子主張,「親親而仁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仁政就是這種不忍人之心在政治上的體現。
孟子把倫理和政治緊密結合起來,強調道德修養是搞好政治的根本。他說:「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後來《大學》提出的「修齊治平」就是根據孟子的這種思想發展而來的。
道德倫理
孟子把道德規范概括為四種,即仁、義、禮、智。同時把人倫關系概括為五種,即「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認為,仁、義、禮、智四者之中,仁、義最為重要。仁、義的基礎是孝、悌,而孝、悌是處理父子和兄弟血緣關系的基本的道德規范。他認為如果每個社會成員都用仁義來處理各種人與人的關系,封建秩序的穩定和天下的統一就有了可靠保證。
為了說明這些道德規范的起源,孟子提出了性善論的思想。他認為,盡管各個社會成員之間有分工的不同和階級的差別,但是他們的人性卻是同一的。他說:「故凡同類者,舉相似也,何獨至於人而疑之?聖人與我同類者。」這里,孟子把統治者和被統治者擺在平等的地位,探討他們所具有的普遍的人性。這種探討適應於當時奴隸解放和社會變革的歷史潮流,標志著人類認識的深化,對倫理思想的發展是一個巨大的推進。

「仁義」二字被視為儒家思想的標志,「道德」一詞卻是道家思想的精華。莊子的「道」是天道,是效法自然的「道」,而不是人為的殘生傷性的。
莊子的哲學主要接受並發展了老子的思想。他認為「道」是超越時空的無限本體,它生於天地萬物之,而又無所不包,無所不在,表現在一切事物之中。然而它又是自然無為的,在本質上是虛無的。
在莊子的哲學中,「天」是與「人」相對立的兩個概念,「天」代表著自然,而「人」指的就是「人為」的一切,與自然相背離的一切。「人為」兩字合起來,就是一個「偽」字。
莊子主張順從天道,而摒棄「人為」,摒棄人性中那些「偽」的雜質。順從「天道」,從而與天地相通的,就是莊子所提倡的「德」。
在莊子看來,真正的生活是自然而然的,因此不需要去教導什麼,規定什麼,而是要去掉什麼,忘掉什麼,忘掉成心、機心、分別心。既然如此,還用得著政治宣傳、禮樂教化、仁義勸導?這些宣傳、教化、勸導,莊子認為都是人性中的「偽」,所以要摒棄它。

法家是先秦諸子中對法律最為重視的一派。他們以主張「以法治國」的「法治」而聞名,而且提出了一整套的理論和方法。這為後來建立的中央集權的秦朝提供了有效的理論依據,後來的漢朝繼承了秦朝的集權體制以及法律體制,這就是我國古代封建社會的政治與法制主體。
法家在法理學方面做出了貢獻,對於法律的起源、本質、作用以及法律同社會經濟、時代要求、國家政權、倫理道德、風俗習慣、自然環境以及人口、人性的關系等基本的問題都做了探討,而且卓有成效。
但是法家也有其不足的地方。如極力誇大法律的作用,強調用重刑來治理國家,「以刑去刑」,而且是對輕罪實行重罰,迷信法律的作用。他們認為人的本性都是追求利益的,沒有什麼道德的標准可言,所以,就要用利益、榮譽來誘導人民去做。比如戰爭,如果立下戰功就給予很高的賞賜,包括官職,這樣來激勵士兵與將領奮勇作戰。這也許是秦國軍隊戰鬥力強大的原因之一,滅六國統一中國,法家的作用應該肯定,盡管它有一些不足。

⑦ 馬克思主義哲學中的辯證法,認識論,歷史觀在本質上是一致的。怎麼理解怎麼哪裡體現了一致

😁 該題復考點是《馬克思制主義哲學原理》第一章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題干指出,馬克思主義哲學中的辯證法、認識論、歷史觀在本質上是一致的,然後要求找出體現這種一致性的公式,也就是要求找出體現這些范疇的概念和公式。選項A「個別一一一般—一個別」反映了一般與特殊的關系,屬於辯證法的內容;選項B「實踐一一認識一一實踐」體現了實踐和認識的辯證關系,屬於認識論的內容;選項C「群眾一領導—一群眾」體現了馬克思主義歷史觀的內容。選項D「團結—一批評一—團結」是我們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方針,與題意無關,應排除。故該題的正確選項是ABC。 望樓主採納😁

⑧ 題型一:上述材料體現了哪些(什麼)哲學道理(或蘊含著什...

此題型要求同學們根據設問中的指導語和背景材料選定答題時所用的基礎知識和答題的方向、 范圍。 這種題型有時會縮小考查范圍, 如體現什麼唯物論原理、 什麼辯證法原理、 什麼認識論原理、 什麼歷史唯物主義原理等。 如: 1 、( 2000 年全國高考政治卷第 34 題) 雲南省制定發展戰略的思路主要體現了哪些哲學道理? 2 、( 2003 年全國高考卷第 39 題) 2002 年夏天, 北京等地為緩解當地旱情, 採取了許多人工增雨的措施, 明顯增加了降水。 試分析「人工增雨」 所體現的哲學道理。 1 2 3 4 例 1 : 材料二: 改革開放以來, 浙江省寧波奉化滕頭村在黨的政策指引下, 結合自身實際, 發揚「艱苦創業, 永不滿足; 堅持兩手抓, 一犁耕到頭」 的滕頭精神, 堅持以商活村、 以游促村的發展方針, 較快地實現了由貧困向小康、 由小康向富裕的成功跨越。昔日「田不平, 路不平, 畝產只有二百零, 有囡不嫁滕頭村」 目前已建設成了「天成方, 屋成行, 清清渠水繞村莊, 綠樹成蔭花果香」 的經濟、 社會和生態環境協調發展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典範。 問: 聯系材料二說明滕頭村較快實現由貧困向小康、 由小康向富裕的成功經驗體現了哪些哲學道理? 答: ①滕頭村在較快實現由貧困向小康、 由小康向富裕的過程中, 緊緊結合自身實際體現了物質決定意識一切從實際出發。 ②發揚滕頭精神, 體現了意識的能動作用, 正確的意識促進客觀事物的發展。 也體現了人民改造世界時必須發揮主觀能動性。 ③滕頭村的建設注意了經濟社會和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 體現了事物之間是普遍聯系的, 要求我們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 …… . . 此類題型的特點是要求同學們運用給定的特定原理, 分析闡明材料中的實際問題, 不需要同學們分析其內含的哲學依據。在解這類題時, 應做到以下四點: 第一, 回顧原理內容, 理清這一原理的內涵及方法論要求; 第二, 仔細閱讀材料, 理清題意, 審好題, 答出原理的具體內容; 第三, 把原理和實際問題聯系起來, 運用原理(一般道理) 分析實際問題(具體) , 說明理論的正確性; 第四, 綜合回答, 首尾呼應, 得出結論, 表明態度。 如: ( 2004 年高考北京卷第 41 題) 運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原理分析上述材料。 ( 2005 年全國高考文科綜合試卷Ⅲ38 ) 運用普遍聯系的原理說明企業理性投資和政府宏觀調控的依據。 ( 2004 北京文綜第 39 題) 上述材料是如何體現量變與質變的辯證關系的? 例 2 材料: 就業是民生之本, 各地政府必須把改善創業環境和增加就業崗位作為重要職責。 當前, 政府部門正在引導全社會轉變就業觀念, 推行靈活多樣的就業形式, 鼓勵自謀職業和自主創業。問: 運用內外因辨證關系原理分析說明個人如何實現就業和再就業。。 參考答案: ①唯物辯證法認為, 內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根據, 外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條件, 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 事物的發展是內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 ②就個人而言, 要發揮內因的作用, 轉變就業觀念, 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質和職業技能, 為實現就業和再就業做好准備; 就政府和社會而言, 要發揮外因的作用, 提供各種就業機遇, 勞動者要抓住機遇幫助自己實現就業。 ③總之, 在內外因共同的作用下來實現個人就業和再就業 XXX 答題時要注意: 1 、 不需要回答「是什麼」 和「為什麼」 ,必 須回答「 」; 2 、 回答時把觀點和材料相結合, 切忌觀點和材料兩張皮; 3 、 回答時注意多角度思考, 把唯物論、 辯證法和認識論結合起來例 3 材料二 湖南江華是全國瑤族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縣,也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 該縣領導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圍繞加快民族地區發展步伐的目標, 在聯系實際解決問題上下功夫: 一是朝思暮想人民富, 切實把扶貧工作作為第一要務,作為頭等大事抓緊抓實抓好抓出實效; 二是牢記「兩個務必」, 艱苦奮斗, 勤儉辦一切事業, 特別在關繫到全縣發展的重點大項目工程建設上, 以不增加財政包袱, 不增加農民負擔為前提, 把每件實事辦成「民心工程」 ; 三是深入到矛盾最復雜的地方去, 深入到群眾最困難的地方去, 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 利為民所謀。問: 運用哲學知識, 說明該縣領導是如何為群眾辦實事的? 參考答案: 第一, 該縣領導堅持做到一切從實際出發, 理論聯系實際, 結合當地實際情況, 圍繞加快民族地區發展步伐的目標, 在聯系實際解決問題上下功夫。 第二, 該縣領導重視發揮正確意識. 科學理論對實踐的指導作用, 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 牢記 " 兩個務必 " , 艱苦奮斗, 勤儉辦一切事業。 第三. 該縣領導堅持群眾路線, 樹立群眾觀點, 以不增加農民負擔為前提, 把每件實事辦成 " 民心工程" , 深人到群眾最困難的地方去, 切實做到了權為民所用, 情為民所系, 利為民所謀。 第四, 該縣領導善於抓重點, 著力解決主要矛盾, 切實把扶貧工作作為第一要務,作為頭等大事抓緊抓好抓出實效, 以此帶動全縣經濟的發展。

⑨ 材料體現了認識論的什麼觀點

體現了實踐是認識的來基礎,自實踐是認識的來源、發展動力,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唯一標准,體現了實踐是認識的目的與歸宿。
體現了真理的條件性和具體性,也體現了認識的反復性、上升性和無限性。要求我們在實踐中認識和發現真理,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真理,不斷與時俱進,解放思想,開拓創新的道理。

⑩ :"從群眾中來 到群眾中去 " 體現了認識論的什麼道理

。"從群眾中來",表明了人民群眾的實踐是正確思想的來源,是黨制定路線、方針、政策的基專礎和出發屬點;其實質就是在實踐的基礎上,由感性認識能動地上升到理性認識的過程。"到群眾中去",就是宣傳解釋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教育、發動群眾貫徹執行,並檢驗、修正、補充和發展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過程;其實質就是理性認識回到實踐,指導實踐,改造世界的過程,是檢驗、修正、補充和發展理性認識的過程。堅持不斷地"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過程,也就是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循環往復以至無窮的過程,是認識無限曲折上升式發展的過程。

閱讀全文

與歷史題嗅梅體現了什麼認識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