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簡介 > 曲什麼歷史

曲什麼歷史

發布時間:2021-02-04 09:20:50

❶ 曲調的歷史發展

人類最早期的音樂是語言的曲調。它是從人類語言的抑揚頓挫和重讀中提煉而成的一種歌唱性的語言。12世紀歐洲的敘事詩人和吟唱詩人的音樂,雖然把詩歌中的抑揚格和長短格的起伏提煉為曲調,但還只是在尊重詩歌音節重讀的前提下來加強曲調性的。由此可見,語言中的朗讀對歌曲創作起著直接作用。
中世紀的後期和文藝復興時期音樂受語言的束縛已較少,音樂的曲調性已開始被重視,那時在理論上都一致強調曲調的作用,並認為生動有力、 富於表情、 甜美和易於歌唱是曲調美的准則。15世紀和16世紀後半期,民歌、藝術性歌曲的創作已十分興盛,教會的復調音樂盛極一時,其歌詞都比較簡單,而著重於音樂的發揮。曲調是裝飾性的華麗的,在音樂上崇尚嚴謹和對稱美。1590年後,帶伴奏的單聲部曲調得到很大發展。作曲家們提出了新的主張,並改變了上世紀的樂風,強調在曲調中採用新的表情方式,加強曲調的朗誦性,採用自由節奏,並按歌詞字意來加速或放慢音樂速度。17世紀初,義大利的歌劇創作在歌唱性與朗誦性相結合的曲調中發展花腔「加花」技巧得到發揮,從而大大促進曲調變奏藝術的發展。在聲樂創作中,詞與曲、語言與曲調性之間的主從關系,幾個世紀來作曲家們一直在探索著,並形成之字形的發展。
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後期浪漫主義音樂,由於濫用半音階和聲,遂使調性失去自然形成的音列中心,於是,在半音和聲中曲調藝術日漸衰落。20世紀以來,各國作曲家對音樂創作表現出不同的探索和追求。有些人謹慎地擴大傳統音樂的表現力,追求新的曲調美;有些人在保持調性原則的前提下,擴大了調性觀念,其曲調發展仍合乎邏輯。即使在音樂發展過程中出現無調性的音樂片斷,也只是作為音樂情緒對置的一種表現手段。有些作曲家的作品屬於以十二半音平等相處的自由調性音樂,其曲調難於記憶和領會。有些作曲家寫作無主題和無調性音樂,即序列音樂和系列音樂。他們採用十二音作曲法,以自由變奏原則來作曲。他們不承認音樂結構中的主題原則,那裡很少有一個動機是原樣的重復。在曲調進行上經常採用寬距離的音程。在聲樂曲調上採用口語曲調,用朗誦式的念唱、或用單純的朗誦來起主要音樂表現因素的作用。用十二音技法寫成的曲調很難得到廣泛流傳。有些現代主義的音樂作品中,實際上曲調是不存在的。

❷ 姓曲的歷史是哪個民族的

曲姓(曲,注音:ㄑㄩ, Wade-Gilos:Chu,漢語拼音:Qū, 通用拼音:Chiu)是一個中文姓氏,在《百專家屬姓》中排第206位。在中文姓氏排行大約第一百六十四位,約佔全中國漢族人口0.06%。
曲氏分布很廣,主要在中國大陸東北,華北等地。在台灣的曲氏大部分是隨中華民國政府撤退來台的山東籍人。
1.據《風俗通義》所載,出自姬姓。周朝周武王將第三個兒子叔虞封於"晉"。叔虞的第八代孫,即春秋時代晉國的晉穆侯又封其少子成師於「曲沃」(今山西省聞喜縣東北),世稱曲沃桓叔,孫後來自立為晉武公。而成師的後代就以封地名作為姓氏,為「曲沃」氏。後又改單姓「曲」。

2.源於夏王桀的大臣曲逆。
3.源於麹姓改姓。
郡望
陝郡:陝城,今河南省三門峽市西。
平陽郡:今山西省臨汾縣西南。
雁門郡:雁門山一帶。
晉昌郡:今安西,玉門市一帶。
安康郡:金州,今陝西省安康縣。

❸ 關於歷史的歌曲都有哪些

是《二泉映月》

❹ 曲什麼(填歷史朝代)如唐詩。

唐詩。宋詞。元曲

❺ 歷史朝代有哪些歌曲

1、南北抄朝時期北朝的政權基本上是少數民族建立的。元朝和清朝最典型,蒙古族和滿族建立的。
2、秦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政權,為我國當前統一多民族的大中國奠定了基本形態;
經歷了從東漢末年至南北朝400年的分裂割據之後,589年隋朝滅陳,統一中國,結束了長期分裂割據,為隋唐盛世的形成奠定基礎;
元朝又是一個長期分裂割據之後建立的統一王朝,它結束了從唐末年以來400多年的分裂割據,重新開創了統一,我們現在的960萬平方千米的領土基本上就是元朝時定型的。
秦、隋、元三個政權雖然都不長久,但是它們無一例外的結束了分裂開創了統一,並且最難能可貴的要數這三個王朝統治雖然不長久,但是它們都無一例外的在統治期間開創了一系列全新的政治經濟文化制度措施,從根本上鞏固了國家的統一,為之後的兩漢、盛唐、明清甚至對於今天都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3、商與西周 東周分兩段 春秋和戰國 一統秦兩漢 三分魏蜀吳 兩晉前後延
南北朝並立 隋唐五代傳 宋元明清後 皇朝至此完

❻ 中國戲曲歷史是什麼

戲曲藝術具有來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自傳統。中國戲曲的淵源可以追溯到秦、漢時期的樂舞、俳優、百戲。唐代更有了較大的發展,出現了歌舞戲和參軍戲,「戲」和「曲」進一步融會,表演形式也更為多樣。宋、金時期,戲曲藝術趨於成熟,宋雜劇和金院本都能演出完整的故事,劇中角色也較前增多,初步形成了我國戲曲表演分行當的體系。元代戲曲創作和演出空前繁榮,涌現出了一批傑出的劇作家和作品,元雜劇在中國戲曲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不少作品在思想性和藝術性上都取得了較高的成就,其中,尤以關漢卿的《竇娥冤》和王實甫的《西廂記》最為著名,堪稱世界戲劇藝術的不朽作品。明、清時期,是中國戲曲史上又一個繁榮時期,特別是傳奇作品大量涌現,包括作為中國戲曲史上劃時代的浪漫主義傑作湯顯祖的《牡丹亭》等。

❼ 中國戲曲的歷史是什麼

戲曲(traditional opera)

戲曲是中國傳統的戲劇形式。是包含文學、音樂、舞蹈、美術、武術、雜技以及表演藝術各種因素綜合而成的。它的起源 歷史悠久,早在原始社會歌舞已有萌芽,在漫長發展的過程中,經過八百多年不斷地豐富、革新與發展,才逐漸形成比較完整的戲曲藝術體系。雖說它的淵源來自民間歌舞、說唱、滑稽戲三種不同藝術形式,但區別一個劇種所顯示的最大的特色,首先仍表現在它來自不同聲腔系統的音樂唱腔。這些音樂唱腔則是以所產生地區的語言、民歌、民間音樂為依據,並兼收其他地區音樂而產生的。各個劇種的劇中人物大部分由生、旦、凈、丑等不同臉變化的腳色行當充任。表演上著重運用以生活為基礎提煉而成的程式性動作,和虛擬性的空間處理。講究唱、做、念、找藝術,表演運輸和富裕舞蹈性,技術性很高,構成有區別其他戲劇而成為完整的戲曲藝術體系
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各民族地區的戲曲劇種,約有三百六十多種,傳統劇目數以萬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又出現許多改編的傳統劇目,新編歷史劇和表現現代生活題材的現代戲,都受廣大觀眾熱烈歡迎。比較流行著名的劇種有:京劇、崑曲、越劇、豫劇、湘劇、粵劇、秦腔、川劇、評劇、晉劇、漢劇、潮劇、閩劇、祁劇、河北梆子、黃梅戲、湖南花鼓戲……等等五十多個劇種,尤以京劇流行最廣,遍及全國,不受地區所限。藝術

相傳,清朝初年的北京有四大劇種,即南昆、北弋、東柳、西梆。據嘉慶八年的記載:「有明肇始崑腔,洋洋盈耳,而弋陽、梆子、琴、柳各腔,南北繁會,笙磬同音,歌舞昇平,伶工薈萃,莫感於京華。」也說明了當時這一歷史盛況。其中所謂南昆即流行於江南崑山一帶的崑山腔;北弋指南戲與北曲結合,產生於江西弋陽地區的弋陽腔,即流傳到北方形成的高腔,也就是當時盛行於京城的京腔;東柳即流行於山東的柳子腔;西梆自然是我國西北廣為流傳的梆子腔,也就是秦腔。說明了東西南北四方藝人匯集北京的盛況。

從當前來看,以上四大聲腔已遠遠超出了自己的原有范圍,有的早已遍及全國許多省份,弋陽腔(即高腔)更是在安徽、浙江、江蘇、湖南、湖北、福建、廣東、雲南、貴州、四川、河北廣為流傳,因此有關人士認為這種說法並不科學,但是這種歷史形成的說法還是客觀地反映了歷史事實。從當前戲曲劇種的分布來看,昆劇在上海、南京、浙江、湖南還是有相當的觀眾基礎。弋陽腔不但在北方紮根,從乾隆年間,在京師「六大名班,九城輪轉」,而且對京劇以及一些北方劇種的形成發揮了重要影響,就是在江南一帶的流傳也主要是在許多北方語系的地區。柳子腔(包括受其影響的柳琴戲)雖然流行於河南、蘇北、冀南、皖北等地,但是它重要的活動還是山東的曲阜、泰安、臨沂。秦腔(即山陝梆子)以及由其發展而來的山西、河南、河北等各地的梆子腔盡管至今在北方盛行,然而我們在甘肅、寧夏、陝西等地看到的秦腔卻有著更深厚、更古老的根基和更廣泛的觀眾群,所以說「南昆、北弋、東柳、西梆」的說法是有歷史根據的。

全國戲曲的種類

彩調劇 藏劇 潮劇 楚劇 鳳陽花鼓戲 廣東漢劇 桂劇 漢劇 黃梅戲 徽劇 荊州花鼓戲 柳子戲 呂劇 山東梆子 紹劇 四川曲劇 甬劇 雲南花燈 壯劇 越劇 粵劇 越調 豫劇 宜黃戲 揚劇 新疆曲子劇 湘劇 錫劇 婺劇 碗碗腔 天津文明戲 蘇劇 曲劇 瓊劇 青海平弦戲 秦腔 黔劇 祁劇 蒲劇 莆仙戲 評劇 甌劇 閩劇 隴劇 龍江劇 遼南戲 昆劇 梨園戲 京劇 晉劇 吉劇 黃龍戲 淮劇 滑稽戲 花兒劇 滬劇 河北梆子 贛劇 二人轉 二人台 川劇 北方崑曲 新城戲

❽ 歷史的歌有哪些

<貴妃醉酒>算不算
《十送紅軍》、《映山紅》、《南泥灣》……一首首耳熟能詳的老歌,《我的中國心》,《北京的金山上》……《大中國》、《五星紅旗》;《閃閃紅星》、《同一首歌》《春天的故事》《紅星照我去戰斗》

❾ 中國戲曲有什麼歷史

中國戲曲歷史戲曲藝術具有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傳統。中國戲曲的淵源可以版追溯到秦、漢時期的樂權舞、俳優、百戲。唐代更有了較大的發展,出現了歌舞戲和參軍戲,「戲」和「曲」進一步融會,表演形式也更為多樣。宋、金時期,戲曲藝術趨於成熟,宋雜劇和金院本都能演出完整的故事,劇中角色也較前增多,初步形成了我國戲曲表演分行當的體系。

元代戲曲創作和演出空前繁榮,涌現出了一批傑出的劇作家和作品,元雜劇在中國戲曲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不少作品在思想性和藝術性上都取得了較高的成就,其中,尤以關漢卿的《竇娥冤》和王實甫的《西廂記》最為著名,堪稱世界戲劇藝術的不朽作品。明、清時期,是中國戲曲史上又一個繁榮時期,特別是傳奇作品大量涌現,包括作為中國戲曲史上劃時代的浪漫主義傑作湯顯祖的《牡丹亭》等。這個時期,大量戲曲理論論著的出現,更加促進了戲曲藝術的繁榮發展。最引人注目的是這個時期內,不但出現了昆劇、京劇等全國性的大劇種,而且涌現出幾百個地方劇種,呈現出百花齊放的局面。建國以來,戲曲藝術更是有了長足的發展,一批著名戲曲表演藝術家和優秀的戲曲作品,深深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和歡迎。

閱讀全文

與曲什麼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