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簡介 > 歷史上平定四川最快用了多久

歷史上平定四川最快用了多久

發布時間:2021-02-04 04:42:07

A. 本來很快就能平定的安史之亂為什麼卻打了八年之久

熟悉唐朝歷史的人,對安史之亂並不陌生。這場持續八年的叛亂,使強盛的唐王朝元氣大傷,並因此走向了衰落。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叛亂發起者之一的安祿山,在戰亂爆發的一年後就去世了。

既然如此,為什麼叛亂八年之後才結束呢?會不會是唐軍統帥郭子儀能力不夠呢?


都知道,郭子儀是一位名副其實的大將,他早年參加武舉考試,憑借真刀真槍獲得了朝廷的看重。安史之亂一爆發,他便開始著手准備。

於是,朝廷見叛軍勢力越來越大,便強行啟用了正在守孝的郭子儀,期盼他能夠有所作為。郭子儀接到命令後便以國事為重,迅速率軍出擊,將史思明的數萬大軍打的是丟盔卸甲。所以,在他的指揮下,唐軍很快收復了很多失地,極大地打擊了叛軍的囂張氣焰。

B. 當年四川人被滿清大屠殺,還剩多少人

曹樹基的《中國人口史》里說從崇禎初年開始,四川全省陷入無休止的戰亂當中。在這一過程中,大約有685萬人口死亡,殘存的居民僅50萬左右。

據官方統計,1668年四川成都全城只剩下人丁7萬人。一些州縣的戶口存損比例,原有的人口只剩下10%或20%。四川全省殘餘人口約為60萬人。後來,清朝建國後,開始著手「湖廣填四川」。

清軍對人民的鎮壓非常殘酷。在清軍與殘明軍隊爭奪攻伐的過程中,廣大人民也頗受其害。總的說來清軍在四川大規模的屠殺破壞共有三次。第一次是順治三年(1646年)肅親王豪格領兵進入四川,鎮壓張獻忠的大西軍及南明各地方武裝;第二次是康熙時期為了鎮壓夔東十三家農民軍;第三次是平定三藩之亂。

(2)歷史上平定四川最快用了多久擴展閱讀:

17世紀中葉張獻忠和清軍先後攻入四川。崇禎十七年(1644年),張獻忠西進四川,建立大西政權,年號大順。在大西政權前期,雖手段強硬,但軍紀尚可。後因四川各地明朝勢力反抗強烈,張獻忠於是決定殺戮報復。其死後,清軍勢力開始介入。

康熙三年(1664年)清朝集合十萬大軍圍剿農民軍余部夔東十三家,在川地多殺戮。等待清軍平定四川大部時,鎮守雲南的吳三桂於康熙十二年(1673年)起兵反清,四川再次成為戰場,八年之後,清軍徹底平定四川。經過數十年的動亂和戰役,使得四川人口大減。

C. 康熙皇帝是如何平定「三藩之亂」的用了哪些將領花了多長時間

自康熙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一吳三桂起兵反清。至康熙二十年十月二十九吳世璠自殺,清軍進入昆明,三藩之亂歷時八年。其演變過程,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自康熙十二年十一月至十五年四月。戰亂不斷擴大,吳三桂兵出三貴,進據湖南澧州、常德、岳州、長沙;清軍雲集荊州、武昌、宜昌,但不敢渡江攖其鋒。孫延齡叛於廣西,羅森、鄭蛟麟、吳之茂叛於四川,耿精忠叛於福建,台灣鄭經渡海進兵福建漳州、泉州和廣東潮州,提督王輔臣又叛於寧羌,擊殺清陝西經略莫洛。四方震動,人心動搖。康熙帝欲親征,經議政內大臣密議諫止。清軍東征西討,顧此失彼。隨後尚之信又叛於廣東,總督、巡撫俱附之,清廷增兵兩江。
第一個階段主要是康熙由於准備不足,所以清軍在前線接連失利,丟失了很多城池。

第二階段自康熙十五年五月至十七年七月。以王輔臣敗降平涼為轉機,形勢向有利於清軍發展。隨後,因鄭經部爭據福建漳、泉、興、汀等地,耿精忠腹背受敵,倉促撤兵請降。尚之信也相繼投降。孫延齡又被吳世璠殺於桂林。於是,清軍集中兵力進逼長沙、岳州,吳三桂聚眾固守。兩軍在江西吉、袁二州、廣東韶關、永興和廣西梧、潯二州及桂林等湖南外圍要地反復爭奪。清軍將帥每多觀望,曠日糜餉,在軍事上仍處於相持階段。

第二個階段由於西北戰場形式的轉好和鄭經的威脅,耿、尚先後投降,進入相持階段。

第三階段自康熙十七年八月至二十年十月。康熙十七年,年已七十四歲的吳三桂在衡州稱帝,國號大周,但未能改變叛軍的困境。同年秋,吳三桂病死,形勢陡變。叛軍無首,眾心瓦解。其孫吳世璠繼承帝位。清軍趁機發動進攻,從此叛軍一蹶不振,湖南、廣西、貴州、四川等地逐步為清軍恢復。但馬寶、胡國柱等叛軍仍困獸猶斗,節節頑抗;滿洲將帥仍多遷延,以致時逾兩年,清軍才進逼雲南,康熙二十年底,圍攻省城昆明。吳世璠勢窮自殺,余眾出降,三藩之亂終告平定。

第三個階段就是圍剿的階段了,吳三桂只做了幾個月皇帝就翹辮子了。

用的將領主要有勒爾錦、彰泰、岳樂 趙良棟、王進室、蔡毓榮、董衛國等人,康熙直接領導。

前後一共用了八年。

D. 康熙是怎麼平的三藩!用了多長時間

自1673年(康熙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一吳三桂起兵叛亂。至1681年(康熙二十年)十月二十九吳世璠自殺,清軍進入昆明,三藩之亂歷時八年。

吳三桂起兵後,占據湖南全省,進而占據四川。此後,吳三桂在湖南沿江布置防禦工事,不再向北發展,康熙帝抓住機會調整戰略、安排兵力。他首先堅決打擊吳三桂,而對其他的反叛者卻實行招撫,通過分化力量而孤立吳三桂。軍事上僅以湖南為進攻的重點,同時能夠充分信任漢將,這樣就鼓舞了朝廷軍隊的士氣。

在安撫下,耿精忠、尚之信歸順清廷。吳三桂在1678年在衡州稱帝,其實這時的吳三桂已到了窮途末路。只做了五個月皇帝的吳三桂積郁而死後,其孫吳世璠繼位。1681年冬,清軍進入雲南省城昆明,吳世璠自殺,歷時8年的三藩之亂被平定。

(4)歷史上平定四川最快用了多久擴展閱讀:

吳三桂、尚可喜、耿仲明三人都是明朝降將,他們在明末清初先後降清,為清朝入關定都北京立下了汗馬功勞,分別被清朝封為平西王、平南王和靖南王,並分別擁有雲南、廣東、福建三個省區。康熙十二年春,平南王尚可喜以「年老多病」為由上書,請求回遼東老家養老,早已有撤藩之心的玄燁遂命令撤掉尚藩,將其全部士兵撤回原籍。

消息傳出,平西王吳三桂和已承襲靖南王封號的耿精忠(耿仲明之孫)都驚恐不安,他們也上書假意要求撤藩,來試探朝廷的動向。康熙帝召集眾臣再三議論撤藩之事,其中大部分人持反對意見,只有兵部尚書明珠、戶部尚書米思翰、刑部尚書莫洛等少數人堅決主張撤藩。康熙帝最後裁決:「從其所請,將三藩全部遷到山海關以外。」理由是:三藩王手中都握有重兵,已經形成了尾大不掉之勢,吳三桂等人懷有野心,蓄謀已久,如果不及早除掉三藩,勢必養癰成患,危害天下。

於是,康熙帝派侍郎折爾肯和學士傅邁禮赴雲南、戶部尚書梁清標赴廣東、吏部傳郎陳一炳赴福建,催促辦理撤藩之事。

沒有把年輕的帝王放在眼中的吳三桂接到撤藩令之後,氣急敗壞。他原以為康熙帝接到撤藩的上疏,一定會對他勸慰挽留,世守雲南,哪裡想得到會弄巧成拙、弄假成真,使自己騎虎難下,他是看輕了年輕的康熙帝。吳三桂事明叛明,降清後又心懷異志,鎮守雲南後,不斷擴充勢力,是三藩中力量最為強大的一個。如今康熙帝決意撤藩,吳三桂則自恃勢力強大,決定起兵謀反。康熙十二年冬天,吳三桂起兵造反,自封為「天下都招討兵馬大元帥」,舉起「興明討虜」的旗幟,公開叛亂。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三藩之亂

E. 歷史上哪個朝代把成都定為首都的

在成都定都的朝代有蜀漢、成漢、前蜀、後蜀、大西。

1、蜀漢

蜀漢(221年5月15日 —263年),三國之一。公元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國號漢,史稱「蜀」或「蜀漢」,亦稱「劉蜀」、「季漢」。

蜀漢王朝疆域所及,北至武都、漢中,東抵巫峽,南包雲、貴,西達緬甸東部。佔有今雲南全省,四川、貴州二省的大部,陝西,甘肅南部、廣西西北部及緬甸東北部、越南西北部。263年為魏所滅。共歷二帝,四十三年。

東漢末年,外戚與宦官之間的斗爭不斷,使得朝政日益腐敗,而後爆發了黃巾起義,劉備在鎮壓農民起義的戰斗中因戰功步入仕途。

但不久,何進、董卓先後敗亡,天下局勢逐漸轉變成諸侯混戰,劉備在混戰中輾轉奔波,於赤壁之戰後收復荊州各地,而後進取西川、攻下漢中,最終建立蜀漢政權。

蜀漢鼎盛時期占據荊州、益州,在經過關羽失荊州、劉備夷陵之戰後國力受損,後又經諸葛亮治蜀國力恢復,又迫使南中地區屈服,從中獲取了大量的物資、人口、裝備以及礦產等天然資源,國力再度強盛。軍事上蜀漢也常常占據主動,但後期逐漸走向衰落,最終被掌控曹魏的司馬家族所滅。

2、成漢

成漢(304——349)是十六國之一。

西晉末年,天災人禍橫行,益州蜀郡的巴氐族領袖李特率領難民起兵反晉。297年,李特率領關中流民團南下漢中。

302年,自稱為使持節、大都督、鎮北大將軍。第二年定年號建初,率軍攻打成都,益州刺史羅尚拒守,李特敗亡。其弟李流繼續統領流民作戰,次年病死。

之後李特之子李雄成為首領,於304年攻下成都,稱成都王,306年稱帝,國號成,史稱成漢。

334年,李雄病死,遺命其兄之子李班繼位,數月後李雄之子李期殺李班自立。338年,李驤之子李壽又殺了李期自立為帝。李壽生活奢侈荒淫,人民受到嚴酷的徭役壓迫。李壽死後,其子李勢繼位,大肆殺伐,國勢更加衰弱。

347年,東晉的執政桓溫率兵攻打成漢,李勢投降,成漢的殘余勢力在2年後也被東晉徹底消滅。

3、前蜀

前蜀(907年—925年),五代十國政權之一,由王建所建,定都於成都(今四川成都)。盛時疆域約為今四川大部、甘肅東南部、陝西南部、湖北西部,歷二主,共十八年。

前蜀盛時疆域大致在今四川大部、甘肅東南部、陝西南部、湖北西部。歷二帝,共十八年。前蜀建立後,少有大規模戰爭,社會生產基本上能正常進行,但王建統治時賦稅很繁重。

王衍繼位後奢侈荒淫,營建宮殿,巡遊諸郡,耗費大量財力,加重人民的負擔。太後、太妃賣官鬻爵,臣僚也賄賂成風,政治十分腐敗。

公元925年,後唐庄宗李存勖發兵攻打前蜀,王衍投降,前蜀覆滅。

4、後蜀

後蜀(934年—965年),又稱孟蜀,是中國歷史上五代十國中十國之一,孟知祥所建,定都成都(今四川省成都)。

盛時疆域約為今四川大部、甘肅東南部、陝西南部、湖北西部。其疆域較前蜀而言要小,其中後蜀的疆域東線和北線最為顯著。東由襄陽退至重慶一帶,北也由甘陝退到廣元。

同光三年(公元925年)後唐舉兵滅前蜀,後唐朝廷即後又發生兵變,後唐庄宗李存勖於事變中身亡,平蜀主將郭崇韜亦因此事變身亡。

西川節度使副大使孟知祥(874年—934年)隨竊取蜀中兵權,平定叛將李紹琛,整頓吏治,成都始安,隨即斷決與後唐朝廷的行政關系,效仿前蜀開國皇帝王建割據一隅。

中原大亂結束之後,新即位的後唐明帝李嗣源授他為西川節度使,後唐長興四年(933年)又封孟知祥為蜀王,次年孟知祥在成都建都稱帝,年號明德,國號蜀,史稱後蜀。孟知祥之子孟昶頗能勵精圖治,境內很少發生戰爭,是五代時期經濟文化較發達的地區,後蜀維持近三十年。

北宋乾德二年(964年)十一月宋太祖發兵攻伐後蜀,次年一月孟昶向宋朝投降,同年去世。乾德四年(966)年,北宋將當地所有反抗全部鎮壓下去。

5、大西

大西是明末張獻忠創立的割據政權。明崇禎八年(1635年)張獻忠於鳳陽首稱「古元真龍皇帝」。崇禎十五年(1642年),張獻忠相繼於舒城、六安兩度草創政權,建號「天命」。

天命二年(1643年),張獻忠據黃州稱「西王」。同年,張獻忠於武昌創建「大西國」,稱「大西王」。大西天命三年(1644年),張獻忠於四川成都稱帝,國號仍為「大西」,並改元「大順」。

大西國全盛時轄今四川和重慶大部地區。大西大順二年(1646年),張獻忠率大西軍主力於西充鳳凰山抗清作戰中犧牲,其義子孫可望繼任大西軍最高領袖,率大西軍轉兵貴州,進軍雲南。

大順三年(1647年),大西軍政權以昆明為首府,不再公開使用原有國號。同時,改年號為「興朝」,採取「聯明抗清」的國策,孫可望稱「國主」。

興朝三年(1650年),大西遷首府於貴陽,興朝四年(1651年),大西改奉明為正朔。南明永曆六年(1652年),永曆帝朱由榔依附大西軍,原大西軍成為南明永曆政權的核心軍事力量。

永曆十一年(1657年)孫可望叛變,張獻忠另一義子,晉王李定國成為南明軍事統帥。永曆十六年(1662年)吳三桂率軍進入緬甸,向緬甸國王索回永曆帝,後在昆明將其勒死,南明滅亡。清康熙元年(1662年)李定國病歿,余眾部分降清。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蜀漢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成漢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前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後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大西政權

F. 關於豪格四川平定的記載是什麼

豪格命正黃旗巴雅喇昂邦鰲拜與劉進忠先行。這時候,成都的張獻忠得知劉進忠降清的消息後大怒,下令拆毀成都的宮殿,親率大軍出川北,想一舉消滅劉進忠後再與豪格決戰。

這邊的豪格也率領大軍向川北進發,日夕催趲,直達四川西充縣境內,清軍紮下營盤,探馬回報,張獻忠正在西充,豪格知道這正是消滅張獻忠的大好時機,於是下令拔營,催動全軍向鳳凰山挺進。

這時正是漫天大霧,曉色迷濛,豪格下令全軍逾山而進,大霧中,豪格與張獻忠兩軍突然相遇,兩軍開始混戰,雙方都不知對方有多少兵馬,濃濃的大霧中只有震天的喊殺聲……

霎時間日光微逗,大霧漸開,張獻忠左右四顧這才發現手下的兵馬已經所剩無幾了,滿眼都是黃白藍紅的軍旗與留著辮子的清兵,連義子孫可望、劉文秀、李定國等人也不知去向。張獻忠到底也算是一代梟雄,從起兵以來也經歷了無數的廝殺,他大吼一聲,硬是從無數清軍中殺出一條血路,望西而逃。

就在這時候,最精彩一幕出現了,鑲黃旗章京雅布蘭見張獻忠要逃走,抽弓搭箭,窺住張獻忠直射過去,一聲喝著,張獻忠翻身落馬。雅布蘭縱馬上前,揮刀徑直砍向張獻忠,後面的鑲黃旗清兵踴躍隨上,刀斬槍戳結果了這個殺人魔王的性命。沒有了張獻忠的大西軍如同一盤散沙,豪格乘勝前進,克遵義、夔州、茂州、榮昌、隆昌、富順、內江、寶陽諸郡縣,四川平定。

G. 為什麼說歷史上攻打四川的人都沒有好下場,是詛咒嗎

如今的四川,是一個風景極其優美的城市,對於外地人來說,四川省似乎就像是一塊風水寶地。莫說現代人覺得四川很寶貝,在古代,四川也是非常搶手的。說起來,四川似乎就像是一個神奇的存在。在古代各個統治者都一致認為如果想要平定天下,就必須得先拿下巴蜀,也就是現在的四川。但是四川似乎有一個詛咒,就是無論是誰攻下了四川,最後都沒有好結果。

H. 漢朝一場大規模的內部動亂,是怎麼很快被平定的

漢朝是我國歷史上繼秦朝以後又一個大一統的王朝,在其407年的發展歷史上,出現了文景之治、漢武盛世、光武中興、永元之隆等多個鼎盛時期,

是當時世界上同時期最為先進、文明的帝國,為我國民族文化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在漢朝的發展歷史中,曾經有過一次大規模的諸侯戰爭——七國之亂,所幸的是戰事三個月內被迅速平定,否則中國歷史難免將提前出現一次大分裂

(後世西晉的“八王之亂”就是如此,導致了數百年的魏晉南北朝大分裂時代),直接影響到後來漢朝的發展進程。

那麼來勢洶洶的七國之亂,為什麼會迅速平定呢?

三是用人得當,選用良將周亞夫作為太尉領軍平叛,給予了足夠的權力和信任。此時梁國正在對吳楚聯軍進行正面阻擊,周亞夫率軍繞道叛軍之後,斷了他們的糧道,然後堅守不出,不出一月叛軍軍散,三個月叛軍全部分崩離析,七王皆死,七國之亂結束。

這些舉措,均可看出漢景帝處理問題時的果斷和決絕,七國之亂結束後,各諸侯王國的勢力大大削弱,為後繼漢武帝推行“推恩令”鋪平了道路,從此,漢朝進入一個中央高度集權的新格局之中,對漢朝的統一以及後來的崛起起到了至關重要的意義。

I. 古代歷史上的八百里加急究竟是有多快呢

對於唐朝,很多人不熟悉歷史的人會有一個刻板的印象,那就是安史之亂後唐就亡了。實際上,安史之亂之後的唐朝,從表面上看,內憂外患,似乎已經衰弱到了不堪一擊,但是卻又殘存了一個半世紀。

這種“弱而不亡”的狀態和藩鎮之間的制衡以及中央與藩鎮之間的制衡是密不可分的。

對於唐代的藩鎮,宋人有一句很有趣的評論:“弱唐者,諸侯也;既弱而久不亡者,諸侯維之也。” 看似四分五裂,實際上卻形成了一個比較穩定的動態均衡。

直到黃巢起義,嚴重破壞了這個均衡,於是力量迅速的重組整合起來,不久某些藩鎮坐大,再無其他力量可以制衡,唐朝統治終於土崩瓦解。


這些藩鎮之間相互制衡,東南藩鎮有財無兵,西北藩鎮有兵無財,必須中央集中調度,聽從中央指揮。

河朔藩鎮與中原藩鎮割據與反割據相持,中原偶爾也有藩鎮想聯絡河北三鎮一起造反的,但是很快就被周圍其他忠於朝廷的藩鎮平定;而河北三鎮也沒有足夠的力量滅掉中原的藩鎮,像安史一樣打進長安。

閱讀全文

與歷史上平定四川最快用了多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