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簡介 > 什麼是地球歷史的記錄

什麼是地球歷史的記錄

發布時間:2021-02-04 03:40:27

❶ 怎樣知道地球的過去

上面概述了地球的生平。大家心中不免會有這樣的疑問:那些發生在億萬年以前的往事,你們是怎樣知道的?別說億萬年前,千百年乃至幾十年前的往事,如不作記載,也容易湮滅無聞。地球形成以後,過了40多億年才有人出現,有誰去記錄它的歷史?

是地球自己,地球的歷史就記錄在那些岩石之中。

幾乎在1000年前,中國學者沈括(1031~1095)最早在《夢溪筆談》中對於地球表面的許多自然現象進行了科學的解釋。例如,他談到了流水的侵蝕與沉積作用,推斷華北平原表面的泥沙是由西部山區經過河流搬運而堆積下來的;他還根據太行山山崖間所見海生螺蚌化石推斷現在距大海約千里的該地在古代曾經是海濱;他是我國首先認識並命名「石油」的人。許多岩石是泥沙在水下堆積形成的,它們被稱為沉積岩(sedimentary rock),成層出現是沉積岩的特徵。那岩石中的螺蚌殼,是地質學中所說的化石。化石是生物的遺體或遺跡,因為生物死後如果是被泥沙迅速掩埋,並處在水下與氧氣隔絕的環境中,便有可能不至於完全腐爛,生物的介殼或骨頭被水中的礦物質逐漸滲透取代,變得堅固並仍保留原來的形態,成為岩石中特殊的成分———化石(fossil)。

宋朝沈括之後400多年,義大利著名的藝術家、知識淵博的學者達·芬奇(L.daVinci,1452~1519)也做出了自己的判斷:亞平寧山脈上發現的海生介殼化石,本是生活在海濱的生物,是河流帶來泥土把它們掩埋,並且滲入到它們的內部。他還推論,後來這里的地勢升高,所以這些海洋生物的遺體就會出現在山上。沈括和達·芬奇都認識到了今日的山可以是過去的海,山野間的岩層就是地球歷史的遺跡。1669年,出生於哥本哈根的斯泰諾(N.Steno,1638~1686)更總結出在這些岩層之間,存在著如下的規律:沉積岩層在形成後,如未受到強烈地殼運動的影響而顛倒原來位置的話,則應該是先沉積的在下,後沉積的在上,保持近於水平的狀態,延展到遠處才漸漸尖滅。這就叫地層層序律(law of superposition of strata)。它使我們能通過那些似乎是雜亂無章的岩層,辨認出地球史冊的先後生成次序。岩層在這里有了時間的意義,形成了地質學中的一個重要的基本概念———地層(stratum)。地層是具有時間意義的岩層或岩層的組合,每一段地層都代表著一定的時間。這裡面不僅指成層的沉積岩,而且也包括了一切產出於這段時間的其他岩石。如果沒有將時間和空間統一起來認識的觀念,就談不上認識地球的歷史。不同時期形成的地層,依據其所代表的時間長短,可劃分為宇、界、系、統、階等地層單位,它們與地質時代中的宙、代、紀、世、期的時間上下限相同,即在「宙」這段時期形成的地層稱為「宇」,在「代」這段時期形成的地層稱為「界」,以此類推。地質年代表(表21),就是時間與空間結合為一體的表現。

「譬如積薪,後來居上」,中國古代賢哲早就有了這種認識,遺憾的是,僅將它用來說明人和事,並不用它去觀察山野間的岩石,他們甚至也未想到過需要對自然界做些什麼觀察。因為「天下之物本無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因為「豈但禽獸草木,雖天地也與我同體,鬼神也與我同體」。這就是說,只要坐在那裡冥思苦想,一切問題都可以從自己內心找到答案。在西方建立的地質學傳來以前,中國的學者再沒有人超過沈括的見識。西方後來居上了,英國人赫頓(J.Hutton,1726~1797)根據自己在野外考察的實際經驗和前人的認識,把時空統一的地質思維形象地表述為「在地球現在的構造中,可以看到舊世界的廢墟」(《地球論》,1785)。他告訴人們,地球上過去的一切變化都是由現存作用的緩慢活動所形成的。後來赫頓的同胞,萊伊爾(C.Lyell,1797~1875)用更豐富的事實論證和闡明了這條被概括為「將今論古」的定律,或稱現實主義原理(Actualism),他的名言是:「今天是認識過去的鑰匙」。他的巨著《地質學原理》使地質學真正成為一門科學,登上歷史的舞台。現實主義原理是地質學(研究地球演化歷史)所特別重視的思維方法。

表2-1 地質年代表

注:此表主要依據,UNESCO&IUGS,2004;國際上有些學者建議把第四紀並入新近紀,此表暫保留之;元古宙的劃分按照國內的方案。

有了地質學這個武器,記錄在地球自己身上、過去不為人知的歷史,便一點一滴地被揭示出來了。地層中岩石的物質組成狀況,即它們的岩性和岩相,也可以告訴我們當初所處的環境。今日河流搬運泥沙入海,是從粗到細,由近及遠,先後有序地沉積。據此推知,今天地面上同一地區同一組地層中出現的岩石組成物質由粗到細的變化,正勾畫出當時沉積時水的深淺和離岸遠近。根據今天的變化,可以在岩層中找到過去留下的痕跡,連當初「浪翻湖底、風成沙丘、土地龜裂、雨打沙灘」,都有跡可尋(圖2-2)。

不過,僅僅從岩層本身的性質和位置的上下順序來解讀地球的歷史,顯然是不夠的。因為,並不是任何時候、任何地方都有沉積物在堆積,而且舊的岩層還在受到破壞並被搬走,歷史上這種情況很多。因此我們在一個地區看到的地層,不可能留下所有時期形成的完整記錄,只能將世界各地分布的地層拿來對比,才能拼湊出一個比較連續和完整的地層系列。我們還要看到,在岩層形成以後,還會有變動,而且有時會很強烈。原來近於水平的地層會變得歪歪扭扭,或者發生斷裂錯動,離開了原來的位置。

圖2-2 波痕(A)、風成交錯層理(B)、泥裂(C)和雨痕(D)

怎麼樣才能把這部被攪亂了的地球史冊整理清楚呢?化石對於時代相對先後次序的確定,能起到關鍵性的作用,有它獨特的優越性。因為生物的發展總是從簡單到復雜,從低級向高級不斷進化的,這被稱為生物演化的進步性,同時生物演化還具有階段性和不可逆性。只要能認出形成化石的生物,就可以同其他地層中的化石比較,以確定其先後次序。自學成才的英國運河工程師史密斯(W.Smith,1769~1832),在開鑿運河的過程中獲得了大批化石,經過他的整理研究,發現每一地層都有其特定的化石,他據此制定出世界上第一張系統的地層表,不僅使英國地層層序得到科學的整理,而且對歐洲地層的劃分也很有參考價值。從此,又多了一個化石層序律(law of fossil of sequence)來幫助我們查考地球的歷史。

化石不僅對確定層序有用,而且也能反映出當時的環境狀況,如現代珊瑚喜歡溫暖清澈的海水,寒冷地區的動物長有厚厚的長毛;因此,含有珊瑚化石的地層,不會形成於寒冷地帶,披著長毛的犀牛和大象化石的出現,說明它們當時的生存環境不會像今天非洲那樣炎熱。而古代形成的石灰岩中含有大量藻類化石,有力地證明了這些石灰岩是形成於海洋之中的。海洋中的生物,一般不會跑到陸地上的淡水湖中變成化石;陸地上才有的植物化石,一般也不容易在古海洋地層中找到。

古生物學研究的成果為地層的劃分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精通解剖學的法國古生物學家居維葉(D.G.Cuvier,1769~1832)在研究了大量動物器官的構造與機能以後,發現各種形態的動物機體都是一個統一的體系,這個體系的每個局部在構造和機能上都是互相適應的,因此了解局部就能推知其整體。居維葉這個「器官相關律」使我們能夠就化石保存的動物殘骸來推定它的身體結構和習性,重新塑造出它原來的形象,從而對地球歷史上的環境與生命的活動得到更多的了解。他也注意到化石與地層的密切關系,認為「如沒有這種關系,我們就決不會想到在地球的形成過程中曾有過前後相繼的時期」。他的工作對地質學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因此,化石的價值是不可以用金錢來估量的,我國國務院早在1956年4月2日就頒布了法令禁止買賣「龍骨」,即脊椎動物化石,對化石進行保護。近年來又做出了更全面細致的規定。

❷ 被稱為是地球歷史的記錄的岩石是什麼

裸露在地表的各抄種岩石,在風吹、日曬、雨淋以及生物的作用下,逐步成為礫石、沙子和泥土。這種碎屑物質被風、流水等搬運後沉積起來,經過壓緊固結作用而形成的岩石叫做沉積岩。

沉積岩具有層理結構。在岩層中常常有已經變成的岩石的古生物遺體或遺跡,就是化石。

沉積岩是地球歷史的記錄,而岩層和化石則是記錄地球歷史的「書頁」和「文字」。

❸ 地球的歷史是什麼呢

依照人類歷史劃分朝代的辦法,地球自形成以來也可以劃分為5個"代",從古到今是: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有些代還進一步劃分為若干"紀",如古生代從遠到近劃分為寒武紀、奧陶紀、志留紀、泥盆紀、石炭紀和二疊紀;中生代劃分為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新生代劃分為第三紀和第四紀。這就是地球歷史時期的最粗略的劃分,我們稱之為"地質年代",不同的地質年代人有不同的特徵。
距今24億年以前的太古代,地球表面已經形成了原始的岩石圈、水圈和大氣圈。但那時地殼很不穩定,火山活動頻繁,岩漿四處橫溢,海洋面積廣大,陸地上盡是些禿山。這時是鐵礦形成的重要時代,最低等的原始生命開始產生。
距今24億年-6億年的元古代。這時地球上大部分仍然被海洋掩蓋著。到了晚期,地球上出現了大片陸地。"元古代"的意思,就是原始生物的時代,這時出現了海生藻類和海洋無脊椎動物。
距今6億年-2.5億年是古生代。"古生代"是意思是古老生命的時代。這時,海洋中出現了幾千種動物,海洋無脊椎動物空前繁盛。以後出現了魚形動物,魚類大批繁殖起來。一種用鰭爬行的魚出現了,並登上陸地,成為陸上脊椎動物的祖先。兩棲類也出現了。北半球陸地上出現了蕨類植物,有的高達30多米。這些高大茂密的森林,後來變成大片的煤田。
距今2.5億年-0.7億年的中生代,歷時約1.8億年。這是爬行動物的時代,恐龍曾經稱霸一時,這時也出現了原始的哺乳動物和鳥類。蕨類植物日趨衰落,而被裸子植物所取代。中生代繁茂的植物和巨大的動物,後來就變成了許多巨大的煤田和油田。中生代還形成了許多金屬礦藏。
新生代是地球歷史上最新的一個階段,時間最短,距今只有7000萬年左右。這時,地球的面貌已同今天的狀況基本相似了。新生代被子植物大發展,各種食草、食肉的哺乳動物空前繁盛。自然界生物的大發展,最終導致人類的出現,古猿逐漸演化成現代人,一般認為,人類是第四紀出現的,距今約有240萬年的歷史。
人類居住的地球就是這樣一步一步地一直演化到現在,逐漸形成了今天的面貌。

❹ 什麼是地球歷史的見證

岩石是地球歷史的見證,比如地質學可以根據岩石來推測相關資料。同樣,考古可推測地球內文明史容的相關資料。所以,如果文明歷史算地球歷史的一部分,那麼:岩石和考古是地球歷史的見證。否則,如果文明歷史不算地球歷史,那麼:岩石是地球歷史的見證。

❺ 有關地球的歷史

每過一年,大家都要長大一歲。一年,對我們大家來說是個比較長的時間,可是這在地球的歷史上,簡直是微不足道的一瞬。地質學家發現:覆蓋在原始地殼上的層層疊疊的岩層,是一部地球幾十億年演變發展留下的"石頭大書",地質學上叫做地層。地層從最古老的地質年代開始,層層疊疊地到達地表。一般來說,先形成的地層在下,後形成的地層在上,越靠近地層上部的岩層形成的年代越短。 地層好比是記錄地球歷史的一本書,地層中的岩石和化石就像這本書中的文字。用現代科學的方法通過對古老岩石的測定,人們得知地球已經存在46億年了。 那麼人們用什麼科學方法來推算地球的年齡呢?目前,科學上是用測定岩石中放射性元素和它們蛻變生成的同位素含量的方法,作為測定地球年齡的"計時器"。 人們利用放射性元素蛻變的特點,來計算出岩石的年齡。放射性元素在蛻變時,速度很穩定,而且不受外界條件影響。在一定時間內,一定量的放射性元素,分裂多少份量,生成多少新的物質都有個確切數字。例如,一克鈾在一年中有七十四億分之一克裂變為鉛和氦。因此,我們可以根據岩石中現在含有多少鈾和多少鉛,算出岩石的年齡。地殼是由岩石組成的,這樣我們就能得知地殼的年齡。有的人算出為30億年左右。 地殼的年齡還不等於地球的實際年齡,因為在形成地殼以前,一般地球還要經過一段表面處於熔融狀態的時期,加上這段時期,地球的年齡估計約有46億年。這是個很大的數字。但在宇宙中,比地球年齡大的星球還多著哩。 地質科學家說地球至少有46億歲。人類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只有幾千年。那麼,我們是怎樣知道地球年齡的呢? 推算地球年齡,主要有岩層方法、化石方法和放射性元素的蛻變方法等。根據鑒定,地球上最古老的岩石,是在格陵蘭島西部戈特哈布地區發現的阿米佐克片麻岩,年齡約有38億歲。而太陽系的碎屑,年齡都在45億年-47億年之間。因此認為,包括地球在內的太陽系成員大都在同一時期形成。 依照人類歷史劃分朝代的辦法,地球自形成以來也可以劃分為5個"代",從古到今是: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有些代還進一步劃分為若干"紀",如古生代從遠到近劃分為寒武紀、奧陶紀、志留紀、泥盆紀、石炭紀和二疊紀;中生代劃分為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新生代劃分為第三紀和第四紀。這就是地球歷史時期的最粗略的劃分,我們稱之為"地質年代",不同的地質年代人有不同的特徵。 距今24億年以前的太古代,地球表面已經形成了原始的岩石圈、水圈和大氣圈。但那時地殼很不穩定,火山活動頻繁,岩漿四處橫溢,海洋面積廣大,陸地上盡是些禿山。這時是鐵礦形成的重要時代,最低等的原始生命開始產生。 距今24億年-6億年的元古代。這時地球上大部分仍然被海洋掩蓋著。到了晚期,地球上出現了大片陸地。"元古代"的意思,就是原始生物的時代,這時出現了海生藻類和海洋無脊椎動物。 距今6億年-2.5億年是古生代。"古生代"是意思是古老生命的時代。這時,海洋中出現了幾千種動物,海洋無脊椎動物空前繁盛。以後出現了魚形動物,魚類大批繁殖起來。一種用鰭爬行的魚出現了,並登上陸地,成為陸上脊椎動物的祖先。兩棲類也出現了。北半球陸地上出現了蕨類植物,有的高達30多米。這些高大茂密的森林,後來變成大片的煤田。 距今2.5億年-0.7億年的中生代,歷時約1.8億年。這是爬行動物的時代,恐龍曾經稱霸一時,這時也出現了原始的哺乳動物和鳥類。蕨類植物日趨衰落,而被裸子植物所取代。中生代繁茂的植物和巨大的動物,後來就變成了許多巨大的煤田和油田。中生代還形成了許多金屬礦藏。 新生代是地球歷史上最新的一個階段,時間最短,距今只有7000萬年左右。這時,地球的面貌已同今天的狀況基本相似了。新生代被子植物大發展,各種食草、食肉的哺乳動物空前繁盛。自然界生物的大發展,最終導致人類的出現,古猿逐漸演化成現代人,一般認為,人類是第四紀出現的,距今約有240萬年的歷史。 人類居住的地球就是這樣一步一步地一直演化到現在,逐漸形成了今天的面貌。 還有一篇更長的 有興趣的話就看看下面的這個地址中的內容 參考資料: http://mengyungs.host10.tfidc.com/3zrkx/dqls.htm 追問: 我想要有關什麼「紀」的答案 回答: 晚 古生代 (Late Paleozoic Era) 古生代兩個分期的晚期。這一時期形成的地層稱上古生界。晚古生代分為 泥盆紀 、 石炭紀 和 二疊紀 。晚古生代隨著陸地面積的擴大,地理環境的變遷,給生物發展帶來了新的變化。植物和 脊椎動物 迅速由水生向陸生發展,形成晚古生代陸生動、植物大發展的新局面。陸地出現了裸蕨植物群。 孢子植物 繁盛,並在二疊紀晚期出現了 裸子植物 。晚古生代是陸生脊椎動物發展的時期。在地史上曾將晚古生代稱為魚類和 兩棲類 時代。海生 無脊椎動物 中出現了 菊石 、有孔蟲和竹節石。曾發生過兩次生物集群滅絕:①晚泥盆世弗拉斯階和法門階之間的生物量的突然變化以及生態系的更替。②二疊紀末期的、四射珊瑚、床板珊瑚、 三葉蟲 以及腕足動物的大部分科屬絕滅,成為劃分古生代與 中生代 的標志。晚古生代,全球岩石圈各板塊繼續運動,由於北半球各板塊間的碰撞、拼合,並與岡瓦納大陸相接,到二疊紀末形成了聯合古陸。晚古生代中、後期在南半球冰川廣布。著名礦產有與生物礁伴生的石油、天然氣,與蒸發岩伴生的鉀鹽。陸生植物的繁盛,造成地史上大規模煤和油頁岩的堆積。 古生代被劃分為七個紀(最老的放在該表的底部)。這些紀及其名稱的 來源列在下面: 二疊紀(Permian)——取名於蘇聯的彼爾姆(Perm)省 賓夕法尼亞 紀(Pennsylvanian)——取名於美國 賓夕法尼亞州 密西西比 紀(Mississippian)——取名於 密西西比河 谷上游(歐洲地質 學家使用的石炭紀這個術語包括北美的賓夕法尼亞紀和密西西比紀) 泥盆紀(Devonian)——取名於英國德文郡(Devonshire) 地質年表 地質時代單位的順序。最新的 時間單位 在柱狀圖的頂部,而最早的時間 單位在圖的試底部。 Geology 地質學 關於地球的起源、成分、結構和歷史以及地球上的 棲居物的一門科學。名稱起源於希臘文 geo(地球)加 logos(論述),地 質學的領域十分廣泛,這就使它分為兩個大的分支:物理地質學與歷史地質 學。物理地質學研究地球的成分、結構、地殼內和地殼上的各種運動、以及 現在正在使地球表面發 志留紀 (Silurian)——取名於 大不列顛 的古老部落志留部落 奧陶紀 (Ordovician)——取名於大不列顛古老部落奧陶部落 寒武紀 (Cambrian)——取名於拉丁文坎布里亞(Cambria),意思是威 爾士 中生代的各紀及其名稱來源是: 白堊紀 (Cretaceous)——來自拉丁文 Creta,意思是白堊 侏羅紀 (Jurassic)——取名於法國與瑞士之間的汝拉山(Jura Mountains) 三疊紀 (Triassic)——來自拉丁文 trias,即的意思 新生代的各紀的名稱來自一種過時的分類系統,該系統把地球的所有岩 石分為四個組。下面的兩個劃分時期是現在還沿用的該系統中的倖存的兩 個: 第四紀 ——意思是第四個 衍生 物 第三紀 ——意即第三個衍生物

採納哦

❻ 地球的歷史是

地球歷史
150億年前宇宙的誕生奠定了地球產生的物質基礎。地球作為一個行星起源於46億年以前的原始太陽星雲。
此後,地球系統由簡單到復雜,各個組成部分既相互聯系又相互影響。地球系統的運動及運動帶來的形貌變遷、生命現象和生命活動共同構成了地球的歷史。

太陽系的形成

星雲說所解釋的太陽系的形成
關於太陽系的形成,一類認為太陽系是一次激烈的偶然突變而產生的,即災變說觀點;另一類則認為太陽系是有條不紊地逐漸演變成的,即演化說觀點。 [2]
1755年,德國哲學家康德根據牛頓的萬有引力原理,提出一個太陽系形成的假說,認為太陽系中的太陽、行星和衛星等是由星雲——一種稀薄的雲霧狀微粒物質逐漸演化形成的。1796年,法國天文學家拉普拉斯也提出了與康德類似的星雲說,後人常把兩者合起來,統稱「康德一拉普拉斯星雲說」。這個假說在19世紀的大部分時間內占統治地位。 [2]
星雲說認為:恆星的形成是銀河彌漫的原始星雲的某一個球狀碎片,在自身引力的作用下不斷收縮,產生旋渦,旋渦使星雲碎裂成大量碎片,每個碎片又逐漸轉化為恆星。太陽就是其中之一,它也不斷收縮、旋轉,在長期的運動中形成原始太陽。周圍的物體不斷聚合、碰撞,越轉越大,就形成了今天的八大行星。行星周圍的物質,也是這樣漸漸形成了衛星。這就是太陽系形成的一個主要假說。 [2]
唯心主義認為,地球和整個宇宙都是依神或上帝的意思創造出來的。18世紀愛爾蘭一個大主教公開宣稱:「地球是紀元前4004年10月23日一個星期天的上午9時整被上帝創造出來的。」在中國古代,人們認為遠古的時候還沒有天地,宇宙間只有一團氣,在一萬八千年前,有位盤古氏開天闢地,才有了日月星辰和大地

❼ 為什麼說岩層和化石分別是記錄地球歷史的書頁,和文字

岩層是一層一層的,每一層都記錄著地球發展的一段歷史,一層層的就像一本厚厚的書,一頁一頁的;
化石是一塊一塊的,每一塊就像一個字,訴說著地球曾經了生物和那些生物的輝煌。

❽ 地球的歷史

每過一年,大家都要長大一歲。一年,對我們大家來說是個比較長的時間,可是這在地球的歷史上,簡直是微不足道的一瞬。地質學家發現:覆蓋在原始地殼上的層層疊疊的岩層,是一部地球幾十億年演變發展留下的"石頭大書",地質學上叫做地層。地層從最古老的地質年代開始,層層疊疊地到達地表。一般來說,先形成的地層在下,後形成的地層在上,越靠近地層上部的岩層形成的年代越短。
地層好比是記錄地球歷史的一本書,地層中的岩石和化石就像這本書中的文字。用現代科學的方法通過對古老岩石的測定,人們得知地球已經存在46億年了。
那麼人們用什麼科學方法來推算地球的年齡呢?目前,科學上是用測定岩石中放射性元素和它們蛻變生成的同位素含量的方法,作為測定地球年齡的"計時器"。
人們利用放射性元素蛻變的特點,來計算出岩石的年齡。放射性元素在蛻變時,速度很穩定,而且不受外界條件影響。在一定時間內,一定量的放射性元素,分裂多少份量,生成多少新的物質都有個確切數字。例如,一克鈾在一年中有七十四億分之一克裂變為鉛和氦。因此,我們可以根據岩石中現在含有多少鈾和多少鉛,算出岩石的年齡。地殼是由岩石組成的,這樣我們就能得知地殼的年齡。有的人算出為30億年左右。
地殼的年齡還不等於地球的實際年齡,因為在形成地殼以前,一般地球還要經過一段表面處於熔融狀態的時期,加上這段時期,地球的年齡估計約有46億年。這是個很大的數字。但在宇宙中,比地球年齡大的星球還多著哩。
地質科學家說地球至少有46億歲。人類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只有幾千年。那麼,我們是怎樣知道地球年齡的呢?
推算地球年齡,主要有岩層方法、化石方法和放射性元素的蛻變方法等。根據鑒定,地球上最古老的岩石,是在格陵蘭島西部戈特哈布地區發現的阿米佐克片麻岩,年齡約有38億歲。而太陽系的碎屑,年齡都在45億年-47億年之間。因此認為,包括地球在內的太陽系成員大都在同一時期形成。
依照人類歷史劃分朝代的辦法,地球自形成以來也可以劃分為5個"代",從古到今是: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有些代還進一步劃分為若干"紀",如古生代從遠到近劃分為寒武紀、奧陶紀、志留紀、泥盆紀、石炭紀和二疊紀;中生代劃分為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新生代劃分為第三紀和第四紀。這就是地球歷史時期的最粗略的劃分,我們稱之為"地質年代",不同的地質年代人有不同的特徵。
距今24億年以前的太古代,地球表面已經形成了原始的岩石圈、水圈和大氣圈。但那時地殼很不穩定,火山活動頻繁,岩漿四處橫溢,海洋面積廣大,陸地上盡是些禿山。這時是鐵礦形成的重要時代,最低等的原始生命開始產生。
距今24億年-6億年的元古代。這時地球上大部分仍然被海洋掩蓋著。到了晚期,地球上出現了大片陸地。"元古代"的意思,就是原始生物的時代,這時出現了海生藻類和海洋無脊椎動物。
距今6億年-2.5億年是古生代。"古生代"是意思是古老生命的時代。這時,海洋中出現了幾千種動物,海洋無脊椎動物空前繁盛。以後出現了魚形動物,魚類大批繁殖起來。一種用鰭爬行的魚出現了,並登上陸地,成為陸上脊椎動物的祖先。兩棲類也出現了。北半球陸地上出現了蕨類植物,有的高達30多米。這些高大茂密的森林,後來變成大片的煤田。
距今2.5億年-0.7億年的中生代,歷時約1.8億年。這是爬行動物的時代,恐龍曾經稱霸一時,這時也出現了原始的哺乳動物和鳥類。蕨類植物日趨衰落,而被裸子植物所取代。中生代繁茂的植物和巨大的動物,後來就變成了許多巨大的煤田和油田。中生代還形成了許多金屬礦藏。
新生代是地球歷史上最新的一個階段,時間最短,距今只有7000萬年左右。這時,地球的面貌已同今天的狀況基本相似了。新生代被子植物大發展,各種食草、食肉的哺乳動物空前繁盛。自然界生物的大發展,最終導致人類的出現,古猿逐漸演化成現代人,一般認為,人類是第四紀出現的,距今約有240萬年的歷史。
人類居住的地球就是這樣一步一步地一直演化到現在,逐漸形成了今天的面貌。

還有一篇更長的

有興趣的話就看看下面的這個地址中的內容

❾ 求地球的歷史

每過一年,大家都要長大一歲。一年,對我們大家來說是個比較長的時間,可是這在地球的歷史上,簡直是微不足道的一瞬。地質學家發現:覆蓋在原始地殼上的層層疊疊的岩層,是一部地球幾十億年演變發展留下的"石頭大書",地質學上叫做地層。地層從最古老的地質年代開始,層層疊疊地到達地表。一般來說,先形成的地層在下,後形成的地層在上,越靠近地層上部的岩層形成的年代越短。
地層好比是記錄地球歷史的一本書,地層中的岩石和化石就像這本書中的文字。用現代科學的方法通過對古老岩石的測定,人們得知地球已經存在46億年了。
那麼人們用什麼科學方法來推算地球的年齡呢?目前,科學上是用測定岩石中放射性元素和它們蛻變生成的同位素含量的方法,作為測定地球年齡的"計時器"。
人們利用放射性元素蛻變的特點,來計算出岩石的年齡。放射性元素在蛻變時,速度很穩定,而且不受外界條件影響。在一定時間內,一定量的放射性元素,分裂多少份量,生成多少新的物質都有個確切數字。例如,一克鈾在一年中有七十四億分之一克裂變為鉛和氦。因此,我們可以根據岩石中現在含有多少鈾和多少鉛,算出岩石的年齡。地殼是由岩石組成的,這樣我們就能得知地殼的年齡。有的人算出為30億年左右。
地殼的年齡還不等於地球的實際年齡,因為在形成地殼以前,一般地球還要經過一段表面處於熔融狀態的時期,加上這段時期,地球的年齡估計約有46億年。這是個很大的數字。但在宇宙中,比地球年齡大的星球還多著哩。
地質科學家說地球至少有46億歲。人類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只有幾千年。那麼,我們是怎樣知道地球年齡的呢?
推算地球年齡,主要有岩層方法、化石方法和放射性元素的蛻變方法等。根據鑒定,地球上最古老的岩石,是在格陵蘭島西部戈特哈布地區發現的阿米佐克片麻岩,年齡約有38億歲。而太陽系的碎屑,年齡都在45億年-47億年之間。因此認為,包括地球在內的太陽系成員大都在同一時期形成。
依照人類歷史劃分朝代的辦法,地球自形成以來也可以劃分為5個"代",從古到今是: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有些代還進一步劃分為若干"紀",如古生代從遠到近劃分為寒武紀、奧陶紀、志留紀、泥盆紀、石炭紀和二疊紀;中生代劃分為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新生代劃分為第三紀和第四紀。這就是地球歷史時期的最粗略的劃分,我們稱之為"地質年代",不同的地質年代人有不同的特徵。
距今24億年以前的太古代,地球表面已經形成了原始的岩石圈、水圈和大氣圈。但那時地殼很不穩定,火山活動頻繁,岩漿四處橫溢,海洋面積廣大,陸地上盡是些禿山。這時是鐵礦形成的重要時代,最低等的原始生命開始產生。
距今24億年-6億年的元古代。這時地球上大部分仍然被海洋掩蓋著。到了晚期,地球上出現了大片陸地。"元古代"的意思,就是原始生物的時代,這時出現了海生藻類和海洋無脊椎動物。
距今6億年-2.5億年是古生代。"古生代"是意思是古老生命的時代。這時,海洋中出現了幾千種動物,海洋無脊椎動物空前繁盛。以後出現了魚形動物,魚類大批繁殖起來。一種用鰭爬行的魚出現了,並登上陸地,成為陸上脊椎動物的祖先。兩棲類也出現了。北半球陸地上出現了蕨類植物,有的高達30多米。這些高大茂密的森林,後來變成大片的煤田。
距今2.5億年-0.7億年的中生代,歷時約1.8億年。這是爬行動物的時代,恐龍曾經稱霸一時,這時也出現了原始的哺乳動物和鳥類。蕨類植物日趨衰落,而被裸子植物所取代。中生代繁茂的植物和巨大的動物,後來就變成了許多巨大的煤田和油田。中生代還形成了許多金屬礦藏。
新生代是地球歷史上最新的一個階段,時間最短,距今只有7000萬年左右。這時,地球的面貌已同今天的狀況基本相似了。新生代被子植物大發展,各種食草、食肉的哺乳動物空前繁盛。自然界生物的大發展,最終導致人類的出現,古猿逐漸演化成現代人,一般認為,人類是第四紀出現的,距今約有240萬年的歷史。
人類居住的地球就是這樣一步一步地一直演化到現在,逐漸形成了今天的面貌。

閱讀全文

與什麼是地球歷史的記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