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關於陽山的歷史故事。
陽山縣位於廣東省西北部,東鄰英德、乳源,南接清新、廣寧,西靠連南,內北與連州和湖容南省宜章縣接壤。境內多山,屬石灰岩山區。「八七」扶貧攻堅計劃期間被列為全國重點扶貧縣和廣東省特困縣。3月26日上午,在惠山陽山鎮舉行。(小陽山腳下)我昨天剛從那回來。
3月26日節慶期間,無錫往陽山、陸區方向的過境貨運車輛一律從錢胡線繞道,零散貨車從桃源東路繞道,避開陽山鎮區。武進陽山方向貨車一律從陸戴線往陸區工業園繞道至錢胡線;桃源西路實行交通管制,進入開幕式中心會場的嘉賓車輛憑通行證通行。社會車輛、摩托車、自行車禁止駛入;錫陸線機動車道內(加油站-大陽山停車場)禁止汽車停放、禁止設攤;觀看開幕式的各種社會車輛(包括非機動車),一律停放在大陽山停車場內,然後乘坐免費接送車或步行前往會場。
B. 陽山縣的歷史沿革
陽山地域,古為南交地,周時屬楚,戰國時境內有陽禺國,治所在今縣之東,即青蓮峽頭一帶。
秦時為長沙郡南境。
西漢,漢高祖析長沙郡南部設桂陽郡,置陽山縣,屬荊州桂陽郡。漢獻帝建安十九年(214),孫權取桂陽郡地,遂屬孫權。建安二十五年(220),入含洭縣。吳甘露元年(265),析桂陽郡置始興郡,仍屬荊州,以含洭縣之桃鄉置陽山縣,屬始興郡。
晉太康元年(280),始興郡隸屬廣州;永嘉元年(307),始興郡改隸屬湘州,咸和三年(328),始興郡又改為隸屬荊州。陽山縣皆隨始興郡改屬。
南朝宋時,陽山縣屬始興郡。南朝宋文帝元嘉二十九年(452),始興郡隸屬廣州。元嘉三十年(453)又改隸屬湘州,陽山縣皆隨郡改屬。南朝宋太宗泰始六年(470),析始興郡置宋安郡,隸屬湘州,陽山縣屬湘州宋安郡。南朝宋明帝泰豫元年(472),廢宋安郡,陽山縣仍歸屬始興郡。南朝宋後廢帝元徽四年(476),改始興郡為廣興郡,陽山縣屬湘州廣興郡。南朝齊高帝建元元年(479),又改廣興郡為始興郡,陽山縣屬湘州始興郡。南朝梁武帝天監六年(507),置陽山郡、梁樂郡(今縣境南部,治所失考),屬衡州(治所在含洭)。陽山郡轄含洭、陽山、桂陽、廣德四縣,梁樂郡轄梁樂、洊安兩縣。陳因之。
隋開皇十年(590),平陳,廢陽山、梁樂兩郡,置連州,陽山、梁樂兩縣屬連州。開皇十八年(598),梁樂縣改為宣樂縣。大業三年(607),廢連州,置熙平郡,隸屬荊州,陽山、宣樂兩縣屬荊州熙平郡。大業十三年(617),宣樂縣並入陽山縣,熙平郡屬蕭銑。
唐武德四年(621),平蕭銑,改熙平郡為連州,陽山縣屬連州。貞觀元年(627),連州屬江西道;天寶元年(742),改連州為連山郡,隸屬嶺南道。乾元元年(758),連山郡復為連州,隸屬湖南道。大歷三年(768),連州改隸嶺南道。陽山縣俱隨州郡改屬。五代南漢時,陽山縣屬連州。
宋開寶四年(971),平南漢,陽山縣屬廣南東路連州。
元至元十七年(1280),置連州路,陽山縣屬連州路。元至十九年(1282),升桂陽縣為桂陽州,初隸屬湖南道,後隸屬廣東道,陽山縣屬桂陽州。
明洪武元年(1368),陽山縣仍屬桂陽州。洪武二年(1369)四月,廢桂陽州,陽山縣並入連山縣,屬韶州府。洪武十四年(1371),復置陽山縣,屬廣州府。洪武十三年(1380)十一月連山縣從陽山縣析出。洪武十四年(1381),復置連州,陽山縣隸屬廣州府連州。
清初,陽山縣仍屬廣州府連州。雍正七年(1729),改連州為直隸州,陽山縣屬連州直隸州。
民國3年(1914),陽山縣屬廣東省嶺南道。民國15年(1926),屬廣東省北區。民國25年(1936),改屬廣東省第二行政區。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950年1月,屬廣東省北江區。1952年9月,屬廣東省粵北行政區。1956年3月,屬廣東省韶關專區。1958年11月,陽山縣並入連陽各族自治縣,1960年10月,復置陽山縣,均屬廣東韶關專區。1979年,屬廣東省韶關地區。1983年6月,屬廣東省韶關市。1988年2月屬廣東省清遠市。
C. 大陽山有多少年的歷史
en
D. 廣東省清遠市的陽山話是怎樣來的它有多久歷史
陽山話是漢語中的一種粵語方言,發音和廣州話相似,但是音調有較大差異.主要分布在回粵北的陽山答,連山,連南,連州,乳源,英德,廣寧,懷集,羅定等地.其中又以陽山為主,因為陽山大部分人都說這種話,所以叫它做陽山話,也叫重音廣州話.
陽山話在陽山縣可在大部分的鄉鎮中使用,在陽山縣另外存在的其它方言還有:
(1)粵語 分為:陽山(四會、本地)話 屬羅廣片;軍聲 分布在同冠水流域的黎埠鎮部分村落;下里話 受客家話影響,有19個聲母、68個韻母和8個聲調,分布在黎埠鎮部分村落,使用人口約2千。
(2)惠州聲-河源聲-龍川聲 分布在黎埠鎮的少數村落。
(3)客家話 屬粵北片。嶺背、犁頭、青蓮、高峰、小江、黃坌、江英、大崀、秤架等鄉鎮部分村落,黎埠鎮的多數漢人和水口、七拱、新圩、太平、白蓮、杜步、東山、楊梅等鄉鎮的少數村落使用,共約13萬人。
(4)粵北土話 包括:山佬話 東部山區約5千人使用;船話 水上居民使用。
(5)標話。
(6)勉語藻敏方言。
E. 陽山縣江英鎮坑邊大江腳村有多久歷史
坑邊村委會位於江英鎮東面,距離鎮政府約16公里,2005年由原坑邊村和群豐村兩個村委會合回並而成答,人口4661人,是目前江英鎮最大的村委會。轄40個村民小組,分別為:廟邊、黎屋、紅崗、上巷、芋哈塘、六仔埪、長耳塝、墩頭、山仔、坑邊、田墩、梁屋洛、熊屋塝、牛根樹腳、學咀、七洞、東寨、永忠、坎頭、牛角龍、新坪、格屋、大逕沖、田尾江、松溫、大山腳、石圍、沙滲塘、崩江、長田埪、墳塝、大江腳、田心、大洞田、佛仔洛、塘頭、坑凼、禾里園、麥屋、祝英塘。坑邊村經濟發展以農業為主,有耕地13937畝,主要種植水稻、花生、玉米。地處典型石灰岩山區,礦產資源豐富,以群豐六仔埪鉛鋅礦的儲量最豐富。
F. 陽山古鎮古代屬哪個朝代
陽山古鎮是個地名,屬於浙江省溫州市泰順縣,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古鎮。但要問它屬於哪個朝代,秦朝以後的歷朝歷代。
G. 有誰知道廣東省清遠市陽山縣的歷史
歷史文化
史書記載,南嶺以南廣闊地區直至春秋、戰國時期,一直處於原始社會階段,所以沒有君王。根據《根據呂氏有時秋·恃君覽》敘述:「楊漢之南,百越之際,敝凱諸夫,余靡之地。縛婁陽禺、驩兜之國,多無國君。」現代中國著名古地理專家顧頡剛先生、譚其驤先生論證,《呂氏春秋》所說「陽禺」,註明「陽山」地區。這是正史最早論及陽山的文字記載。 秦始皇統一中國,在嶺南設置三郡:南海、桂林、象郡。為了加緊對這一地區管轄,設置「陽山關」,這是古地名「陽山」由來。 《前漢書》九五,《西南夷兩粵朝鮮傳》(武帝)「元鼎五年秋季,衛尉路博德為伏波將軍,出桂陽,下湟水……南粵以平,」漢武帝元鼎五年,即公元前面112年,「湟水」即今連江上游,後人為了紀念伏波將軍嘗德駐軍的地方為「將軍山」,陽山地區第一座名山由此而得名。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武帝統一嶺南,設置陽山縣。從此開始歷代一直置縣,綿延二千一百多年。 《前漢書》二八上,《地理志》記載:「桂陽郡(高帝置,莽日南平,屬荊州。)」「縣十一。郴、臨武、便、南平、耒陽、桂陽、陽山、曲江、陰山。」正史地理志關於陽山縣記載。從此開始。西漢、東漢以來,陽山縣一直屬於古荊州管轄,不屬於南海郡管轄。 隋代置熙平郡武德四年(公元首621年)置連州,天寶之年改為連山郡,乾元之年復為連州。根據《隋書》、《舊唐書》、《地理志》記載:「連州連山郡,本熙平郡,(唐)天寶更名」,「縣三。桂陽、陽山、連山。」陽山縣舊屬管轄從隋代開始,屬熙平郡、唐武德置連州,唐天寶之年改為連山郡,唐乾元之年復為連州,有唐一代,陽山縣一直屬連州管轄。以後歷代延續,一直至清代。 陽山設縣以後,縣城史書記載甚詳。《舊唐書》四十、《地理志》三、「江南道」七。「陽山 漢縣屬桂陽郡。」隋「屬連州。神龍之年(唐中宗年號,公元705年。)移於洭水之北,今縣理是也。一名湟水。」唐中宗神龍之年以前,陽山縣城在「洭水」南,公元705年以後,陽山縣城一直在「洭水」北,陽山縣政府所在地一直在城北,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年歷史。 唐代貞元年間,韓愈任陽山令。辦公閑遐之時常和學生區冊、區弘一起,在縣東三門灘下吟詩作賦,垂釣江邊。韓愈作於陽山的文章《送區冊序》記載甚詳。韓愈離任,北宋開始,韓公在陽山古跡揚名於世,連州刺史林概慕名訪查,為韓公讀書釣魚兩台作牌記。之後,陽山縣令明朝時為紀念韓愈常與友人在此坐磯垂釣建亭,並於磯石上題名刻字。亭為四柱四角,金黃琉璃瓦,並不見出眾,但它是建在一塊高約2.5米,長4.5米、寬1米的石台之上,頓時氣勢倍增,別具特色。明代隆慶年間,於亭後建韓文祠,在亭左臨塔溪岸邊建韓山書院。 歷代陽山古跡名勝,韓公釣魚台必在其中,俗稱「釣磯清風」。國家編定旅遊名勝大詞典有專門詞條介紹。韓公釣魚台,是陽山縣入選國家編定大詞典專有詞條之一。
參考:網路
H. 陽山是那裡啊~有名人嗎
陽山縣位於廣東省西北部,因秦朝末年在縣境設陽山關而得名,西漢時期置縣,迄今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公元803年,唐代大文豪韓愈被貶任陽山縣令時,曾以「吾州之山水名天下」贊美陽山。現全縣轄16個鎮1個瑤族鄉,總面積3418平方公里,總人口53萬人。
陽山縣山川秀美,物華天寶,自然資源十分豐富。現已探明的主要礦產有35種,煤炭資源地質儲量達1.7億噸,可開采量8000萬噸;森林資源豐富,生態公益林面積達276萬畝,是全省面積最大的生態公益林縣;旅遊資源獨具特色,是全省生態旅遊的最新「亮點」。主要旅遊景點有廣東第一峰旅遊風景區、石螺森林溫泉、水口魚水旅遊風景區、連江山水風光、玉龍宮溶洞、縣城賢令山、北山古寺、摩崖石刻等,其中廣東第一峰旅遊風景區以其雄、奇、險、秀、曠、奧、幽而著稱;全縣水力資源蘊藏量達31.7萬千瓦,目前全縣已投產的小水電站138座,總裝機容量22萬千瓦,年發電量8億多千瓦時,小水電裝機容量和發電量在全國縣級均名列前茅;氣候資源獨特,海拔從1902米至50米不等,高低落差大,形成「盛夏無酷暑,十里不同天」的山區氣候,十分適宜種植各種不同氣候帶的作物及反季節蔬菜。全縣每年種植反季節蔬菜13萬多畝,反季節蔬菜以質優量大品種多在廣東全省獨樹一幟。
陽山水陸交通和通信便利,縣城距廣州170公里,至清遠110公里。清連一級公路、107、323國道和省道206、114線貫穿全縣。縣到鄉鎮通二級水泥路,已實現村村通公路。水運以小北江為主,長年可通航150噸左右貨輪。通信方便快捷,開通了程式控制電話、行動電話、傳真等業務,還開通了ADSL寬頻網業務,大大提高網路服務質量和信息傳送速度。
改革開放後的陽山縣,農業發展加快,工業迅速壯大,第三產業迅速興起,各行各業均取得顯著成績。近年來,陽山縣委、縣政府堅持以人為本,不斷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先後開發了石螺、城南、光明、杜步等四個工業園區,目前已有一大批項目進園發展。
今日陽山,環境優越,政策優惠,服務優良,治安穩定,是各方客商投資開發的理想之地。陽山縣本著「互惠、互利和共同發展」的原則,熱誠歡迎國內外朋友、社會各界人士前來投資置業、觀光旅遊和發展經濟項目,攜手共創陽山美好明天!
陽山縣位於廣東省西北部,是典型的石灰岩山區農業縣。轄17鄉個鎮。全縣總面積3420平方公里,總人口52.29萬。2001年農業總產值占工農業總產值的65.3%,種植業總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56%。
陽山縣農業資源十分豐富。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20.3℃,年降雨量1850毫米;垂直氣候差異大,達到9℃;河流主要有連江、七拱河、嶺背河、同冠水等,還有眾多的山塘水庫、泉眼和豐富的岩洞水,十分適宜發展綠色食品。動植物資源極為豐富,主要名優特稀品種有陽山雞、倒刺䰾(竹八鯉)、同冠梨、淮山、板栗、沙田柚、反季節蔬菜,主要名優農業產品有青蓮豆鼓、陽山酥李、茶籽油、黃坌茶、淮山乾片、青蓮南山竹筍等。
近十年來,陽山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取得了顯著成效,經濟作物年種植面積53萬畝,占作物總面積的53%,蔬菜年種植面積30萬畝,產值近2億元;優質糧食種植面積已佔糧食作物面積的55%;淮山、板栗、陽山雞、白鴿、瘦肉型豬等種養項目有較大發展。目前,陽山縣正在發展的「三高」農業項目有陽山雞繁育飼養、美國皇鴿飼養、倒刺䰾(竹八鯉)人工繁育飼養、澳洲鴯鶓、孔雀飼養、甜玉米、反季節蔬菜種植等,並形成了一定規模。
為促進陽山縣「三高」農業進一步發展,縣委、縣政府和各鄉鎮將提供一切便利和優惠政策。歡迎各界人士前來陽山從事農業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