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簡介 > 水字近多少年歷史

水字近多少年歷史

發布時間:2021-02-04 02:00:10

❶ 水書的歷史沿革


誰創造了水書?傳說水文字是一個叫陸鐸公的人創造的,在貴州省獨山縣水岩鄉水東村,當地的水族和布依族人都用布依語和水語吟唱一首古老的民謠,翻譯成漢語是這樣的:有個老人叫陸鐸,四季居住山洞中。青石板上造文字,造得文字測吉凶。所有良辰全送人,等到自己造房時。書上已無好日子,無奈只好住洞中。若問深洞在哪裡,就在水岩和水東。
水書與甲骨文孰早?水書與甲骨文、金文具有姻緣關系,為學術界所認可。甲骨文之父---王懿榮先生於1899年才發現甲骨文,至今才105年。水族地區的水文字碑,明代的已發現兩塊;並發現明代弘治年間水書木刻本。由此看出,絕非甲骨文發現之後才有水書問世,而是早在殷商時期就有水族古文字存在。此後,由於出現劃時代的兩次民族大遷徙活動,使水族語言文化出現由同源而出現分化,然後再出現吸收逐步融合的現象。困擾考古界40餘年的夏代陶片上的24個符號,是河南省有關單位看到水書的報道之後,給貴州省檔案局提供請求辨認的,結果找到了對應的文字元號就有十多個。水族古文字與夏代文化遺存符號一脈相承,由此看出,在夏商時期,華夏民族群體中就包含有水族的先民。
水書的神秘還在於它的古和反。水書的神秘在於古和反。水語稱水書為泐睢。泐,源於古漢語,是母語遺存;睢,是水族從古至今的自稱讀音,是發祥於睢水流域的烙印。唐代設置撫水州,安撫自稱睢為主體對象的人類群體,從此以水代睢。這是中央王朝確認水族之始,也是水族演化為單一民族的歷史見證。
最新的考古研究表明,水族文字與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夏陶上的符號有相通之處,水書先生甚至可以大致解讀其含義,這引起了考古學界的重視。進而提出了水族先民來自北方和夏陶符號是一種文字的可能性。2002年3月,「水書」納入首批「中國檔案文獻遺產名錄」。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該民俗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❷ 漢字產生距今大約有多少年的歷史

大約有四千多年的歷史。公元前2000年商代甲骨文就已經成熟,到現代漢字大約四千年

❸ 漢字已經有多少年的歷史了

中國考古界先後發布了一系列較殷墟甲骨文更早、與文字起源有關的出土資料。賈湖刻回符經碳答14物理測定,距今約7762年(±128年)歷史;還有七千年前的雙墩刻符、六千年前的半坡陶符、五千多年前青墩遺址刻符、連字成句的庄橋墳遺址文字、大汶口陶尊符號、堯舜時代的陶寺遺址朱文、夏墟的水書。早期的骨刻文就是豐富的文字系統,後期的屬於初步成熟階段。這些考古發現可能是漢字起源的重要線索,也可能是各種文字發展的不同源流。
20世紀80年代初,在河南登封夏文化遺址發掘出的陶器上,發現了更完備的文字。這是被學者們確認的迄今為止我國有確切時代的最早的文字。

❹ 漢字有多少年的歷史

3000年。

作為當今世界使用群體龐大、兼備審美韻味與哲理意蘊的文字———漢字,回既是中華民族文明答傳承的載體,也蘊含著豐富歷史信息。然而,走過3000年之久的中國文字發展,缺少完整系統的全面梳理。《中國文字發展史》的亮相,打破了這一局面。五卷本、300萬字的《中國文字發展史》,由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推出,填補了業內空白。

(4)水字近多少年歷史擴展閱讀:

學界公認,漢字經歷了漫長演變歷程而沒有中斷使用,以形表意屬性具有連續性,在周邊民族地區和國家間存在廣泛的傳播影響,這在世界各種文字體系中是獨一無二的。

這份獨一無二,彰顯了中國漢字的獨特魅力,也為研究帶來難度與挑戰。臧克和直言,長期以來,漢字發展史研究的現狀,停留在一般文獻學水平,其討論內容也停留於簡單描述和舉例性調查,整體落後於語言學研究,也落後於其他人文基礎學科。因材料不充分、相關科際學術資源整合的困難,漢字發展研究成為文字學領域被長期擱置的課題。

❺ 漢字產生距今大約有多少年歷史

最早刻劃符號距今8000多年
最近幾十年,中國考古界先後發布了一系列較 安陽 殷墟甲骨文更早、與漢字起源有關的出土資料。這些資料主要是指原始社會晚期及有史社會早期出現在陶器上面的刻畫或彩繪符號,另外還包括少量的刻寫在甲骨、玉器、石器等上面的符號。可以說,它們共同為解釋漢字的起源提供了新的依據。
通過系統考察、對比遍布中國各地的19種考古學文化的100多個遺址里出土的陶片上的刻劃符號,鄭州大學博士生導師王蘊智認為,中國最早的刻劃符號出現在河南舞陽賈湖遺址,距今已有8000多年的歷史。
作為專業工作者,他試圖通過科學的途徑比如綜合運用考古學、古文字構形學、比較文字學、科技考古以及高科技手段等一些基本方法,進一步對這些原始材料做一番全面的整理,從而爬梳排比出商代文字之前漢字發生、發展的一些頭緒。
然而情況並不那麼簡單,除了已有鄭州商城遺址、小雙橋遺址(該遺址近年先後發現10餘例商代早期朱書陶文)的小宗材料可以直接和殷墟文字相比序之外,其它商以前的符號則零星分散,彼此缺環較多,大多數符號且與商代文字構形不合。還有一些符號地域色彩較重、背景復雜。

漢字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一種文字,也是壽命最長的一種文字。

漢字開始產生的時間,還難以確實斷定。今天所能見到的最古老的文字是商代刻在甲骨上和鑄在銅器上的文字。商代的文字已經是很發達的文字了,最初產生文字的時代必然遠在商代以前,那就是夏代或更早於夏代。距今約四五千年以上,應當在新石器時代。

二里頭文化與大汶口文化所出土的陶符中,能夠見到許多類似物象的圖畫文字。在此基礎上,這些圖畫文字與陶器花紋中的表意圖案演變為記詞字元。漢字由零散的、個別的字元逐漸積累,達到一定的數量後,再通過人為規范,成為一種文字體系。據考證,原始漢字在新石器時代中期產生,到它發展成初步的文字體系,大約經過了近2600年。

❻ 漢字產生距今大約有多少年的歷史

到二十一世紀,漢字已經有六千多年的歷史。

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六千多年的歷史。在形體上逐漸由圖形變為筆畫,象形變為象徵,復雜變為簡單;在造字原則上從表形、表意到形聲。除極個別漢字外(如瓩、兛、兣、呎、嗧等),都是一個漢字一個音節。

漢字是迄今為止連續使用時間最長的文字,也是上古時期各大文字體系中唯一傳承至今者,中國歷代皆以漢字為主要官方文字。

在古代,漢字不單中國使用,在很長時期內還充當東亞地區唯一的國際交流文字,20世紀前都是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琉球等國家官方的書面規範文字,東亞諸國都有一定程度地自行創制漢字。

(6)水字近多少年歷史擴展閱讀:

漢字的歷史演變過程:

從倉頡造字的古老傳說到100多年前甲骨文的發現,歷代中國學者一直致力於揭開漢字起源之謎。甲骨文是一種成熟而系統的文字,為後世的漢字發展奠定了基礎。此後,漢字又經歷了銅銘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等形式,並一直沿用至今。

小篆使每個字的筆畫數固定下來;隸書構成了新的筆形系統,字形漸成扁方形;楷書誕生以後,漢字的字形字體就穩定下來,確定了「橫、豎、撇、點、捺、挑、折」的基本筆畫,筆形得到了進一步的規范,各個字的筆畫數和筆順也固定下了。

❼ 漢字距今有多少年的歷史了

最早刻劃符號抄距今襲8000多年
最近幾十年,中國考古界先後發布了一系列較 安陽 殷墟甲骨文更早、與漢字起源有關的出土資料。這些資料主要是指原始社會晚期及有史社會早期出現在陶器上面的刻畫或彩繪符號,另外還包括少量的刻寫在甲骨、玉器、石器等上面的符號。可以說,它們共同為解釋漢字的起源提供了新的依據。
通過系統考察、對比遍布中國各地的19種考古學文化的100多個遺址里出土的陶片上的刻劃符號,鄭州大學博士生導師王蘊智認為,中國最早的刻劃符號出現在河南舞陽賈湖遺址,距今已有8000多年的歷史。

❽ 漢字有多少年歷史

漢字已有六抄千多年的歷史。

漢字是迄今為止連續使用時間最長的文字,也是上古時期各大文字體系中唯一傳承至今者,中國歷代皆以漢字為主要官方文字。

在古代,漢字不單中國使用,在很長時期內還充當東亞地區唯一的國際交流文字,20世紀前都是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琉球等國家官方的書面規範文字,東亞諸國都有一定程度地自行創制漢字。

關於漢字的起源,中國古代文獻上有種種說法,如「結繩」、「八卦」、「圖畫」、「書契」等,古書上還普遍記載有黃帝史官倉頡造字的傳說。現代學者認為,成系統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個人創造出來,倉頡如果確有其人,應該是文字整理者或頒布者。


(8)水字近多少年歷史擴展閱讀

漢字有著區別於世界其他各種語言的根本特點,這就是漢語語法自身的特殊性即意合。無論是片語合成句子,還是單句組合成復句,首先考慮的因素往往是語意的配合,而不是語法形式的使用,只要幾個負載著重要信息的關鍵詞語在意義上大致搭配得攏。

就能言簡意賅地達到交際目的,這幾個詞就可以組合在一起,這就是所謂的「意合」。漢語語法的這一特點,使它結構獨特,靈活多變,頗多隱含,著重意念,其意合性、靈活性和簡約性是其它語言所不能比擬的。

❾ 水字的演變過程

如圖:

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草書-行書,這是書法字體的演變,它是由甲骨文的象形文字而演變過來。最初(甲骨文到小篆),它是像河流一樣的字體,比較彎曲,猶如河流,後來(隸書到行書)開始比較方正,就是現在我們看到的「水」字。

從漢字發展的歷史中,可以得出兩點啟示:

(1)漢字的結構可以在短時期內發生巨大的變化

這體現在大篆向小篆的變革之中、小篆向隸書變革之中、繁體字向簡化字的變革之中。

(2)漢字的改革是和生產力的大發展相互對應著。

這體現在漢字兩大改革活躍時期(秦朝和20世紀)都是發生在生產力大發展的時期。這種現象可以用馬克思的歷史唯物主義來解釋:

漢字本質上是一種生產工具,生產力的大發展為生產工具的革新提供了技術和人文基礎,而生產工具的革新將促進生產效率的提高,從而又滿足了生產力進一步發展的要求。此外,生產力大發展和漢字改革都需要中國處於一個相對統一和穩定的政治局面。這也是其原因之一。

(9)水字近多少年歷史擴展閱讀:

漢字經過了6000多年的變化,其演變過程是:

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隸書、草書、楷書、行書

(殷商)(周) (秦)(漢)(魏晉)

漢字的演變過程,可以簡略歸納為五個階段:聲、形、象、數、理。

⑴ 「聲」是任何一種語言的必要組成部分。在遙遠漫長的太古時代,人類從本能的「哭聲、笑聲……」或模仿大自然的「鳥鳴、蟲叫、獸吼、風聲、雷聲、雨聲……」中逐漸分化出具有一定意義、代表一定事物的「聲音」,這就是語音的進化。例如:「ma、ba」用於代表「媽、爸」可能是從哭聲「啊……」中分化出來。

語音進化到現代,已是一個十分復雜的系統,漢語中大約有4×400=1600種聲音。語音的分化必定有其自身一定的規律,從現代語言中可以分辯出一些線索。

⑵ 「形」是語言的第二個重要組成部分,但不是必要的。在遠古時代人類主要面臨的是生存和種族延續問題。在與大自然和猛獸毒蛇等的斗爭過程中,有時需要用「形」或「畫」來表示事物。

例如:遠出狩獵,為了不至於迷失道路,可能在岩石上或樹幹上做一些標記。人類在狩獵時,也注意觀察野獸的足跡,以辨別出野獸的特性。另外,人類也可能出於對神秘大自然的崇拜或對美的事物的追求,在岩洞壁上,畫上「日、月、人、山、木、屮、動物、祖先……」等圖象。

⑶ 「象」是創造漢字和《易》說理預事的主要方法。「日、月」等屬於象形文字,是造字的基本部件。這些基本部件相互組合,產生各種各樣的「象」,創造出更多的字。基本部件和字還可以進行更高層次的組合,產生用於表示各種事物、各種意念的諸多文字。

⑷ 「數」概念是人類長期進化過程中逐漸形成的。人類首先掌握的概念可能是「無」和「有」。沒水喝會渴,沒東西吃就會餓。「有→月」字中「」表示手,「月」表示肉。「有」字原意「手下有肉」,有肉吃就不會挨餓。「有」進一步分化形成「一、二、三、多」等數的概念。

閱讀全文

與水字近多少年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