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簡介 > 冠縣有多少年的歷史了

冠縣有多少年的歷史了

發布時間:2021-02-03 22:53:00

『壹』 我想知道關於冠縣的歷史

因春秋時曾在境內設冠氏邑而得名。冠縣,隸屬於聊城市,位於冀魯豫三省交界處,東靠經濟發達的沿海開放窗口,西臨中西部地區,是省會城市群經濟圈和中原經濟區。全境地處黃河沖積平原,總面積1152平方公里,轄18個鄉鎮(街道),754個行政村,總人口81.2萬(2012年)。冠縣是中國鴨梨之鄉、中國毛白楊之鄉、全國平原綠化先進縣,截至2012年,林木覆蓋率達40%。冠縣文化底蘊深厚,名揚天下的查拳、柳林花鼓、郎庄麵塑均起源於此,均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夏代,位屬兗、冀二州接壤地帶。商代,為「商畿內地」。西周,初屬「三監地」,後「三監地」統名為衛,遂屬於衛國。春秋時期,屬晉國,南部為黃邑(今黃城),西部為冠氏邑。戰國時期,初屬於晉國,後屬魏、趙國。秦代,屬東郡、邯鄲郡。西漢置館陶縣,屬魏郡,治所在今東古城鎮,今縣境西部屬之;又置發干縣,據今縣境東部,屬東郡。三國時期,屬魏國,為冀州陽平郡館陶、發干縣地。西晉,屬司州陽平郡,為館陶、發干縣地。十六國時,屬後趙、前燕、前秦、北魏等國,先後屬司州陽平郡、中州陽平郡、冀州貴鄉郡、兗州陽平郡、相州陽平郡,均為館陶、發干縣地。南北朝時期,先為相州陽平郡館陶、發干縣地;西魏大統十二年(546),改相州為司州,遂為司州陽平郡館陶、發干縣地。北齊廢發干縣。北周大象二年(580),於館陶置毛州。隋開皇初廢陽平郡,館陶縣改屬武陽郡,縣治北遷至今北館陶鎮。隋開皇六年(586),析館陶縣東部和清淵縣南部置冠氏縣,因古冠氏邑為名,治今冠城鎮,屬毛州。大業二年(606)毛州廢,屬魏州武陽郡。唐武德五年(622),復置毛州,遂再屬之;唐貞觀元年(627),屬河北道魏州魏郡。五代後梁、後唐時期屬魏州;後晉時屬廣晉府;後漢、後周時屬大名府。北宋時期,屬河北東路大名府;南宋、金時期,屬大名府路大名府。元初,屬東平路;至元六年(1269),冠氏縣升為冠州,直隸中書省。明洪武三年(1370)降州改稱冠縣,隸山東布政使司東昌府。清代,仍隸山東省東昌府。1913年,屬山東省濟西道。1914年,改屬東臨道。1927年廢道級建制,直隸山東省。1937年,屬山東省第六區。1939年魯西北行政委員會。1940年4月,屬魯西北專署,當年11月,屬魯西區第三專署。1941年7月,屬冀魯豫區第三專署,當年9月,屬晉冀魯豫邊區政府第十八專署。1943年7月,屬冀南區第七專署。1945年6月,屬冀魯豫區第七專署。1945年8月,冠縣並入永智縣;1945年10月,屬冀南第一專署。1945年12月,恢復冠縣,仍屬冀南第一專署。1949年8月,屬平原省聊城專署。1952年11月,平原省撤銷,改屬山東省聊城專區

『貳』 至今已經有多少年的歷史了

現代抄測定,地球的年齡襲是46億年 而中國歷史據記載是從元謀人開始,據今已有170萬年了 順序是:元謀人,北京猿人,山頂洞人,半坡與河姆渡人,大汶口,燧人氏伏羲氏和神農氏的傳說,接著是黃帝和炎帝,堯舜禹,夏朝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朝代,從公元前21世紀到公元前16世紀,這些都無文字記載,中國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從商朝開始,公元前16世紀建立. 此外,應該還有史前文明. 歷史並沒有嚴格的界限,到底按照人類開始生產生活開始算起還是按照人類有了文明後算起.結果有很大的不確定性.

『叄』 山東聊城有多少年歷史了

聊城市名由來聊城因古有聊河而得名(一說因春秋時期曾稱聊國故名)。 聊城地區歷史悠久.唐虞3代, 聊城屬兗州之域。 春秋時期,聊城、茌平、高唐、東阿、陽谷屬齊國,莘縣、臨清屬衛國,冠縣屬晉國。 戰國時期,聊城、茌平、東阿、陽谷、高唐仍屬齊國,莘縣改屬魏國,冠縣、臨清改屬趙國。 秦行郡縣制,境域均屬東郡。 漢承秦制,西漢初曾封王建國,郡國並稱。至武帝始設州部,分全國為13個刺史部(州)。是時,聊城、東阿、陽谷、莘縣屬兗州部東郡,冠縣、臨清屬冀州部魏郡,高唐屬青州部平原郡,茌平分屬兗州部東郡與青州部平原郡。東漢正式定州、郡、縣3級。聊城、東阿、莘縣、陽谷、高唐、臨清仍屬原州郡,茌平改屬兗州部濟北國,冠縣改屬司州部陽平郡。 三國襲漢制,境域統屬魏地,聊城、茌平屬青州部平原郡,莘縣、冠縣、臨清屬司州部陽平郡,高唐屬冀州部清河郡,陽谷為縣王國,東阿仍屬兗州部東郡。 晉朝仍為州、郡、縣3級制,聊城、高唐、茌平屬冀州部平原郡,臨清、莘縣、冠縣屬司州部陽平郡,東阿、陽谷屬濟北國及東平國。 南北朝時期仍承晉制。後魏,聊城、茌平屬濟州部平原郡,臨清、冠縣、莘縣屬濟州部濟北郡,高唐屬濟州部南清河郡。齊周,聊城屬平原郡,臨清、高唐、茌平屬清河郡,陽谷、東阿屬濟州部濟北郡,冠縣、莘縣屬司州部陽平郡。 隋初廢郡存州,後又廢州為郡,聊城、冠縣、莘縣屬魏州武陽郡,臨清、高唐、茌平屬貝州清河郡,陽谷屬濟州濟北郡,東阿屬兗州濟北郡。 唐朝,州郡之上增設道,始分全國為10道,至733年(開元二十一年)改為15道。是時,聊城、高唐屬河北道博州博平郡,臨清屬河北道貝州清河郡,莘縣、冠縣屬河北道魏州魏郡,陽谷、東阿初屬河南道濟州濟陽郡,後屬鄆州東平郡,茌平屬河南道鄆州東平郡。 宋初,廢道設路,路轄府、州,府、州轄縣。是時,聊城、高唐、茌平屬河北東路博州博平郡,臨清、冠縣、莘縣屬河北東路大名府魏郡,東阿、陽谷屬京東西路東平府東平郡。 遼、金承宋制,分其所轄治的北方為19個路。聊城、高唐、茌平屬山東西路東平郡博州,東阿、陽谷屬山東西路東平府,莘縣、冠縣屬大名路大名府,臨清屬大名路大名府恩州地。 元代,全國設行中書省(簡稱「行省」),行省下設路、州、縣。是時,聊城、茌平、莘縣屬東昌路總管府;冠縣初屬東昌路,後為冠州;高唐初屬東昌路,後為高唐州;臨清屬濮州,陽谷、東阿屬東平路。上屬8縣均隸山東省。 明代,改行省為承宣布政使司(簡稱「布政司」),廢路存府、州,全國分統於15個布政司,亦稱15個省。是時,聊城、臨清、茌平、高唐、莘縣、冠縣屬山東布政司東昌府,陽谷、東阿屬山東布政司兗州府東平州。 清代通稱為省,全國初為18個行省,後增至22個行省,省下為府、縣兩級。是時,境內今屬8個縣市均隸山東省。聊城、茌平、高唐(一度為直隸州)、莘縣、冠縣、屬東昌府,東阿初屬兗州府東平州、後屬泰安府,陽谷屬兗州府,臨清初屬東昌府、後為直隸州。

『肆』 山東有多少年的歷史

山東的名稱,最早出現在戰國時期,金代以前為地理概念,泛指崤山、華山或太行山以東的黃河流域廣大地區。
當時,關中的秦人,稱崤山或華山以東的地區為山東,有時也泛指秦以外的六國領土。這時,山東是一個地域性的泛稱,還不是一個准確的地理概念。至唐代和北宋時代,太行山以東的黃河流域廣大地區被稱作山東,到了唐代末年,有人用山東專指齊魯之地。到了金代大定八年(1168年)置山東東、西路統軍司,山東遂成為正式行政區劃名稱。明代山東布政司(又稱行省)管轄6府、104縣,大致奠定了今山東省行政區域范圍。 清朝初年,設置山東省,山東基本沿襲明代山東的版圖,稱山東省。「山東」正式成為本省的專名。古人以左為東,故又稱山東為「山左」。
因西周封邦建國時,今山東境內曾存有齊、魯、曹、滕、衛諸國,周公旦封於魯,所以現在山東又簡稱「魯」。
山東是中國古代文明的發祥地之一。距今約7000--4000年之間,這里先後出現了新石器時代的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和龍山文化。在山東還發現了中國最早的文字「大汶口陶文」和「龍山陶書」;最早的城邦「城子崖龍山古城」;最早的古代軍事防禦工程古「齊長城」和被列為中國「2000年考古十大發現」的洛庄漢墓等。山東還是中國陶瓷和絲綢的發源地。

『伍』 冠縣的歷史介紹

一)歷史淵源 冠縣是黃河下游開發較早的地區,50~60萬年前就有人類活動。早在唐虞時代,縣境內便有鯀堤,最初當系部落首領鯀受堯派遣用築堤法治水時所築。鯀堤又名金堤、太黃堤、古堤,宋代大政治家、大文學家司馬光鯀堤詩中有「東郡鯀堤古,向來煙火疏」之句。鯀堤春柳為舊縣志所載縣內八景之一。可見,冠縣地域的歷史源遠流長。 (二)歷史事件 冠縣,歷史上就是災害頻繁之地。旱、澇、鹼、風、沙、蝗,曾給勞動人民帶來沉重的災難;歷代反動統治階級的殘酷壓迫,一次又一次戰爭的洗劫,更使這里變成一方苦難的鄉土。千百年來,冠縣人民在艱難的生活中磨礪出勤勞勇敢的性格,在殘酷的壓迫下鑄成了強烈的革命斗爭精神。在漫長的舊社會里,無數場慷慨悲壯的歷史劇在這里上演,武裝斗爭的風暴此起彼。 1、黑旗軍起義。清乾隆年間桑阿鎮朵庄人楊四海、道光年間縣人郭浩德均以民間秘密教門形式,廣收門徒,發展武裝,與清廷分庭抗禮。咸豐十年(1860),縣民忍受不住苛捐雜稅的盤剝,「聚眾抗官鬧漕」,天龍八卦土教首、七、里韓村人楊泰「順天舉義」,建起綠、藍、紅、白、黑五大旗軍,進行武裝起事,馳騁直魯,震驚朝野。小劉貫庄人宋景詩率領數萬人的黑旗軍,高舉反封建斗爭的大旗,浩浩盪盪,所向披靡,連續攻克13座縣城,殺死縣官,焚毀縣署,威震魯西、直南,給清政府以沉重打擊,在農民戰爭史上寫下了光輝一頁。 2、冠縣教案。光緒十三年(1887)縣內梨園屯(現屬河北省威縣)村民與外國傳教士的「廟堂之爭」,即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冠縣教案」,點燃了義和團運動的烈火,使冠縣成為這一全國著名的反帝愛國運動的發祥地。閆書勤、高元祥、趙三多等率領數萬拳民,「麋集蜂湧,刀戟齊舉」,焚燒洋人教堂,殺死反動教士,痛擊清軍,重創西方列強,在中國革命斗爭史上留下了壯麗篇章。 (三)歷史人物 相傳,春秋時期孔子著名弟子冉仲弓周遊列國曾在此停馬打餐而得名初名馬站,後諧音為馬寨。聖人孔子的弟子冉雍曾在這里講學並在這里埋骨,死後葬於萬善鄉王段村,後人在此建有冉子廟;亞聖孟子曾路經煙庄鄉前張平村,在此留下了「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千古名言。為紀念此事,東漢張平子在此築「曉春亭」。相傳為隋大丞相、後自立為皇帝的宇文化及在此活動,在定寨鄉任窪村留有化及台。唐代縣人路季登及其子路群、路庠、路單和其孫子路岳、路岩一家6人均為進士,並在朝任監察御史、中書令等要職;路岩年三十六居相位,累遷左僕射,受到朝野注目。唐代縣人路隋,在相位15年,以鯁言著稱於世。《舊唐書列傳第一百九》,以4頁篇幅為路隋立傳,高度評價了他的高尚人格和歷史功績。五代時縣人楊頒事後漢為相,以死諫著稱於世,後被追封為「弘農王」。宋遼大戰,遼國太後肖燕燕曾在此駐馬,所築「歇馬城」及點將台至今猶存。曾任金尚書省左司員外郎之職的大文學家元好問金亡後僑寓冠氏縣4年,寫出了《冠氏趙庄賦杏花四首》等大量詩作,抒發了「荒村此日腸堪斷,回首梁園是夢中」的憂民懷國之恩。著名的查拳從這里誕生,一代代查拳名師高徒聲揚海內外。明代,縣人讀書之風尤盛,涌現出來大批人才,在當時縣域內僅進士就有15人,在外為官有記載的260餘人。明、清之際,冠縣籍河間知府錢楷,直隸州知州趙錫浦等人,以不畏權貴、關心民間疾苦、清正廉明而受人稱道。清末,這片熱土養育了聞名於世的農民領袖宋景詩,「千古聖乞」武訓。二十世紀以來,特別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這里更是人才輩出,俊彩星馳。僅收入1998年版《聊城人物大詞典》的人物,中華民國時期64人,其中抗日民主政府縣長2人,中共縣委書記3人,著名烈士27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356人,其中省部軍級29人,地司師級184人,教授及相當教授專業技術職稱者31人。冠縣不僅為營造人民共和國的大廈貢獻了趙健民、王維群、王黎之、王志浩、丹彤、徐運北、焦善民等棟梁之材,也培養了中國工程院院士溫俊峰、大學教授王耀華、王英民,鄉村詩人丁慶友,著名作家郭保林等一大批科技、專業人才。曾任山東、雲南兩省和國家航空航天部主要領導的趙健民,是冠縣中共黨組織的創始人,也是魯西北黨政軍的創始人,為民族解放和國家建設作出了卓越的貢獻,《人民日報》曾給予專題報道。抗日縣長齊南峰、「鐵連」連長王德林、民兵英雄耿錫華、鋼鐵戰士孫立民等一大批共產黨人及烈火中永生的「62烈士」,為民族的解放、祖國的振興義無反顧,慷慨獻身,更是彪炳千秋。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期,一批專家、學者、詩人、作家、全國勞模等英才人物,他們及其所從事的事業對全區乃至全國都產生了較大影響。模範教師戴修亭,30年民辦教師生涯,熱血與生命獻給了農村教育事業,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原山東省委書記姜春雲稱他為「教育工作者的典型代表」。他們的英名將世代相傳,他們的業績將永垂青史。 (四)文物古跡 肖城遺址肖城位於北館陶城東南2。5公里處。公元1004年(宋景德元年),遼國肖太後率其弟撻覽侵澶淵(今濮陽縣西南)時築城於此,用於駐兵屯糧,也稱「歇馬城」。城為正方形,城牆由土築而成,由於多年的風吹水沖,城牆高低起伏,每逢霧天遠遠望去,城牆象無數大大小小的山峰隱現,甚為壯觀,故「肖城曉煙」為舊時館陶縣八景之一。現肖城被列為地級文物保護單位。 武訓祠武訓是山東堂邑縣武家莊人,1838年百貨出生,是我國教育史上一位奇特偉大的大人物,一生僅靠行乞集資,先後建立了三所義學。清政府旌以「樂善好施」的匾額。1896年武訓病逝。1903年,建武訓祠。1976年後,柳林鎮群眾捐資維修。大殿面闊5間,進深3間,歇山式磚木結構。坐北朝南,東西16。30米,南北10。25米。武訓祠現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陸』 山東歷史悠久么多少年了

山東作為地區名稱,歷史上出現很早,而且變化很大。春秋時期,晉國居太行山以西,稱太行山以東為「山東」。北魏建都平城,五代時晉亦在太行山以西,故沿用古晉稱太行山以東為「山東」。戰國、秦、漢時期則是指崤函以東地區。因為秦在關中,故稱崤函以東六國(楚、齊、韓、魏、趙、燕)為山東六國,或雲關東六國。此時山東與關東意義相同。如《管子》書就有「楚為山東之強國」語。漢初賈誼的《過秦論》多次用山東提法,如說「秦並兼諸侯山東三十餘郡」,又有「山東之國」、「山東豪俊」、「山東大擾」等說,皆指崤函以東地區。故葉圭綬《續山東考古錄》卷一說:「山東之稱,古或指關東言,或指太行山以東言,不專指今山東也。」
秦漢一統之後,關中與山東(或關東)在政治上的對立消失,山東的含義也發生了變化,出現廣、狹兩義。廣義的山東是沿襲戰國時的舊概念,狹義的有專指齊魯地區的意義了。《史記·酷吏列傳》載:御史大夫齊地苗川國薛(今山東壽光南)人公孫弘說:「臣居山東為小吏(薛邑獄吏一作者)時,寧成為濟南都尉。」又《史記,儒林傳》:伏生「教於齊魯之間,學者由是頗能言《尚書》,諸山東大師,無不涉《尚書》以教矣。」齊魯之有山東之稱,當濫觴於此。至於山東成為行政區劃,是又經歷了數百年演變過程的。
山東地區的歷史沿革、行政歸屬,夏殷時代不可詳考,但當時是方國或部落林立,且有大部分被夏、商王朝控制,歸夏、商統治。西周至春秋時期,該地仍是方國林立,除齊、魯兩大國外,主要的還有曹、滕、薛、郯、莒、紀、萊、譚等,還有宋、衛的一部分。戰國時期,山東地區被齊、魯兩國控制。戰國末年,除南部和西北部一部分分屬楚、趙外,都被齊國統一。秦統一六國後,山東地區被置為郡縣,如齊郡、琅邪、東海、東郡、薛郡等都在山東范圍。漢初封王,山東大部分地區封給了齊王劉肥。漢武帝時削弱封國諸侯王勢力,初置十三郡州,山東置青、兗、徐三州,下置郡、國、縣。之後數朝行政區劃有所變動,但基本變化不大。唐代將全國分為十道,山東地區分屬河南道和河北道;北宋改道為路,全國分為二十四路,山東分屬京東東路和京東西路。金大定八年(1168年)置山東東、西路統軍司,治益都(今山東青州市),統轄山東地區。至此,「山東」一名始正式成為一個行政區之名稱。元代置山東東西道肅政廉訪司及山東東西道宣尉司,直隸中書省,稱為「腹里」。明洪武元年(1368年),置山東行中書省,治青州,後移治濟南,又改置山東承宣布政使司。至清代才將山東政區正式定名為山東省。此後沿用不變。

『柒』 聊城的歷史

1、春秋(前770年-前476年)

聊城(今東昌府區,下同)、陽谷、東阿、茌平、高唐屬齊國,莘縣、臨清屬衛國,冠縣屬晉國。

2、戰國(前475年-前221年)

聊城、陽谷、東阿、茌平、高唐屬齊國,臨清、冠縣屬趙國,莘縣屬魏國。

3、秦朝(前221年-前206年)

郡、縣兩級制,境域屬東郡。

4、西漢(前206年-24年)

郡、縣兩級制。聊城、莘縣、陽谷、東阿屬兗州東郡,臨清、冠縣屬冀州魏郡,茌平分屬兗州東郡與青州平原郡,高唐屬青州平原郡。

5、東漢(25年-220年)

州、郡、縣三級制。聊城、莘縣、陽谷、東阿屬兗州東郡,臨清屬冀州魏郡,冠縣屬司州陽平郡(治館陶,今冠縣東古城鎮),茌平屬兗州濟北國,高唐屬青州平原郡。

6、三國(220年-265年)

州、郡、縣三級制。境域屬魏國,聊城、茌平屬青州平原郡,臨清、冠縣、莘縣屬司州部陽平郡(治館陶),陽谷為縣王國,東阿屬兗州東郡,高唐屬冀州部清河郡。

7、西晉(266—316年)

州、郡、縣三級制。聊城、茌平、高唐屬冀州部平原郡,臨清(曾為清河國,治清河,今臨清市)、冠縣、莘縣屬司州部陽平郡,陽谷、東阿屬濟北國及東平國。

8、東晉十六國(319年-420年)

州、郡、縣三級制。境域先後屬後趙、前燕、前秦、後燕、南燕、劉宋6國。前秦清河郡治臨清。後趙、前燕、後燕時陽平郡治館陶。劉宋時濟州治茌平。

9、南北朝(420年-581年)

州、郡、縣三級制。聊城先後屬北魏、東魏、北齊、北周4國。

10、隋朝(581—618年)

初為州、縣二級制,後為郡、縣二級制。聊城、冠縣、莘縣屬魏州武陽郡,臨清、高唐、茌平屬貝州清河郡,陽谷屬濟州濟北郡(治盧縣,今茌平縣韓集鄉高垣牆村),東阿屬兗州濟北郡。

11、唐朝(618—907年)

初為道、府(州、郡)、縣三級制,後為藩鎮節度使(道)、州、縣三級制。聊城、高唐屬河北道博州(治聊城);臨清屬河北道貝州;莘縣、冠縣屬河北道魏州;陽谷、東阿初屬河南道濟州(治盧縣),後屬鄆州;茌平屬河南道鄆州。

12、北宋(960—1126年)

路、府(州、軍、監)、縣三級制。聊城、高唐、茌平屬河北東路博州(治聊城),臨清、冠縣、莘縣屬河北東路大名府,東阿、陽谷屬京東西路東平府。

遼、金(916—1234年),路(道)、府(州、軍)、縣三級制。聊城、茌平、高唐屬山東西路博州(治聊城),臨清屬大名路大名府恩州,陽谷、東阿屬山東西路東平府,冠縣、莘縣屬大名路大名府。

13、元朝(1206—1368年)

省(行省)、路(府、州)、縣三級制。境域屬山東省,聊城、茌平、莘縣屬東昌路(治聊城)總管府(治聊城);冠縣初屬東昌路,後為冠州(治冠氏縣,今冠縣);高唐初屬東昌路,後為高唐州(治高唐);臨清屬濮州;陽谷、東阿屬東平路。

14、明朝(1268—1644年)

省、府(直隸州)、縣(散州)三級制。省、府州縣之間設道。境域屬山東布政使司,聊城、臨清、冠縣、莘縣、茌平、高唐(曾為高唐州,治高唐)屬東昌府(治聊城),陽谷、東阿屬兗州府東平州。

15、清朝(1644—1911年)

省、(直隸州)、縣(散州)三級制。境域屬山東省,聊城、冠縣、莘縣、茌平、高唐屬東昌府(治聊城),臨清初屬東昌府、後為直隸州。陽谷屬兗州府,東阿初屬兗州府東平州、後屬泰安府。

16、中華民國(1912—1949年)

民國元年(1912年),山東省廢府設道,境域為濟西道(治聊城),民國三年(1914年)改為東臨道。民國十四年(1928年)廢道,境域屬山東省。

17、中華人民共和國(1949年—)

1952年11月,平原省撤銷,聊城專署改屬山東省,轄16個縣,1個鎮、86個區、1153個鄉。

1978年7月,聊城地區革命委員會更名為聊城地區行政公署。1984年6月,縣市所轄人民公社逐漸改建為鄉、鎮和街道,境域轄聊城1個縣級市,冠縣、莘縣、陽谷、東阿、茌平、高唐6個縣,代管臨清1個縣級市,共有166個鄉(鎮、街道)。

2010年,聊城境域轄東昌府區1個市轄區,冠縣、莘縣、陽谷、東阿、茌平、高唐6個縣,代管臨清1個縣級市,共有135個鄉(鎮、街道)。

『捌』 .山東的歷史有多少年

沂源縣發現的距今四五十萬年前更新世的「沂源人」化石為直立人在中國的例子之一專。另外,在山東屬境內發掘的石器時代文明包括距今7300年-6100年前的「北辛文化」、以及公元前4300年-前2500年的大汶口文化與龍山文化。漢字的較早發掘品目前追溯到山東龍山文化的陶片.

『玖』 有人 知道聊城的冠縣的概況嗎

冠縣位於山東省最西部,冀魯豫三省交界處。全縣總面積1152平方公里,耕地113萬畝。轄個鄉鎮,754個行政村,總人口73萬。

冠縣歷史悠久。春秋時期系晉國冠氏邑,元升冠州,明改冠縣。經過兩千多年的歷史積淀,縣內古文化遺存甚多,現有肖城遺址、武訓祠、冉子墓為代表的各級文物保護單位26處。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冠縣是晉冀魯豫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被譽為「魯西北的小延安」,一大批有影響、有威望的老幹部在這里生活戰斗過,為中國革命和建設做出了重大貢獻。

自然環境優美。冠縣是全國造林綠化百強縣,高標準平原綠化先進縣,林木覆蓋率達到29%。境內四季分明,春有花海,夏有林濤,秋有金黃,冬有霧淞。馬頰河度假村風光獨特,是中國江北水城(聊城)重要的旅遊景點,投資2億元的中通天沐溫泉項目今年可建成投運。按照「生態園林城市」標准搞好縣城建設,服務設施齊全,城市功能日臻完善,環境優美,是省級衛生城。

農業資源豐富。冠縣是國家糧棉油生產基地縣、著名的「鴨梨之鄉」和毛白楊繁育基地,培植形成了林果、蔬菜、畜牧、油料四大支柱產業:現有各類樹木8000萬株,木材蓄積量138萬立方米;有果園面積30萬畝,果品年產量3億斤;瓜菌菜面積40萬畝,年產量20億斤,斜店鄉被譽為「江北黃瓜第一鄉」,店子鄉系全省十大食用菌生產基地之一,靈芝產量佔全國總產量的五分之一;畜禽存欄量885萬頭(只),肉蛋年產11.1萬噸;花生種植面積穩定在30萬畝以上,年產量1.4億斤。

工業日益壯大。擁有紡織、機械、釀造、農副產品加工、化工等行業,主要產品有棉紗、棉布、服裝、冷軋板、鍍鋅板、彩塗板、稀土永磁製品、陶瓷復合鋼管、食油、白酒、塑鋼型材等150餘種。按照「橫抓產業集聚、縱抓產業鏈條延伸」的思路,堅定不移實施工業帶動戰略,重點培植壯大紡織服裝、冶金機械、農副產品和食品加工、化工四大產業,努力膨脹工業規模,規模以上企業63戶,以冠洲、冠星、熱電、巨鷹等五大集團作支撐的工業發展格局正在形成。

區位優勢明顯。既背靠經濟發達的東部沿海地區,又面向市場廣闊、資源豐富的中西部內陸省份,處在東西部經濟、技術、信息和文化交流的結合部。交通條件十分優越,聯接京九、京廣、京滬等鐵路主幹線的邯濟鐵路穿越縣境,東距京九(聊城)40公里,西距京廣(邯鄲)80公里,濟聊館高速公路、329省道橫穿東西,京九、京開公路縱貫南北,實現了「一個半小時上天(濟南機場),五個小時下海(青島港口)、進京(北京)」。

投資環境優越。生產要素充足、成本低廉。土地、水、電、勞動力資源豐富,價格比沿海地區低50%以上。特別是電、熱、氣能源優勢獨特:聊城電廠發電能力達到100萬KW;新建的魯西大電廠設計發電能力為2*120萬KW,第一台機組已投入運行;冠縣恆潤熱電項目設計為2*24MW熱電聯產機組,一期工程即將投運,年發電量3億度,年供熱量88萬噸。天然氣工程建成投運,日供氣量10萬立方米。魯西新世紀工業園規劃面積16平方公里,現已建成3.5平方公里,基本實現「七通一平」。客商投資項目入園,從簡免費辦理手續,無償使用土地,免除一切行政事業性收費;成立專門組織靠上服務,隨時解決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對外資企業實行掛牌保護,由管委會實行封閉式管理;3年內繳納的增值稅地方留成部分按50%獎勵,5年內繳納的所得稅全額獎勵企業,以後年度按地方留成部分50%獎勵。對投資較大的項目,「一事一議」,特事特批,實行更加優惠的政策。

『拾』 冠縣的歷史介紹

冠縣始建於隋開皇年(公元586年),時稱冠氏縣,因古「冠氏邑」得名。春秋冠氏邑,治今東古城鎮。冠氏邑的來歷、含義,傳說有二:一說,春秋時期,晉國有一官吏,專掌設計製作冠(帽子),他設計製作的冠既新奇、恬靜、美觀、大方,又便於區分官階、貧富、貴賤、尊卑,甚為時尚,因此,得寵於晉侯,晉侯便賜之以姓,封之以地,其家族以職業為姓稱冠氏,其封地以姓為名稱冠氏邑。一說,春秋時期,晉國有個制度,即對有戰功的武將,由晉侯親自授予飾有鳥翎的桂冠一頂,以旌表其英雄業績。該國時有一名武官,足智多謀,英勇善戰,屢建功勛,晉侯便授之以冠,並賜姓冠氏,後轉為文官,封為邑大夫,其封地則以姓為稱冠氏邑。以上兩說,是否屬實,沒有證據,誰是誰非更難分辨。查《中國姓氏匯編》、《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在春秋時期,統治者賜功臣以姓、各大夫、官吏、貴族以職務或職業為姓的及封地以受封者之姓為名的,確實有之。 與孔子及其弟子冉雍有關的村名:春秋時期,孔子及其弟子周遊列國時,曾來冠縣講學傳道,留下多處歷史古跡,冉子墓是其中之一。冉子墓位於冠縣縣城西北9公里高王段村冉子中學院內。孔村,因傳孔子周遊列國曾在此留宿而得名。初名孔聖村,後簡化為孔村。馬寨,因傳春秋時期孔子聞名弟子冉雍周遊列國曾在此歇馬用餐而得名。初名馬站,後諧音為馬寨。萬善鄉有前馬固、後馬固、東馬固等村,傳因冉雍周遊列國至此病重,全身「麻木」,故得名初名麻木村,後諧音「馬固」。萬善鄉有前田平、後田平、北田平等村,相傳因冉雍周遊列國至此「染病」得名,後用諧音稱為「田平」,現拓建為前、後田平。萬善鄉有高王段,傳因冉雍周遊列國在此病亡斷氣,故名「亡斷」,後用諧音稱為王段,又因村中高姓居多,遂名為高王段,現拓建為高、王、馬、黃、南等幾個王段村。萬善鄉有崔王段:明初,崔姓從山西洪洞縣遷此立村,因村近孔子著名弟子冉仲弓病亡斷氣的地方,仿「高亡斷」,取村名為崔王段。萬善鄉有孝子哭,傳因冉雍病逝後,服孝者皆哭,故名孝子哭。明代更名孝子堡,現復名孝子哭。與孟子有關的村名:冠城鎮有西提固:一傳明代某王子經此病危啼哭,二傳冉雍周遊列國病逝,百姓聞之啼哭,三傳孟子經此,百姓聞之提壺送漿;「啼哭」、「涕哭」、「提壺」三者其音相近,後沿稱提固,現拓建為東、西提固。冠城鎮有直隸村,傳因孟子游此「止車而立談教化」得名,初名「止立村」,清代名為止歷村,後演化為直隸村。前張平,冠縣煙庄鄉前張平村舊有「曉春亭」,「曉春亭」是由東漢張平子為紀念孟子在此「曉諭景春」,說出「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名言所建。故名張平子村,後簡化為張平,現拓建為前、後張平。店子鄉,傳因孟子經此,迎送者有千家之多而得名。初名「千家店」,後用諧音稱為「三家店」,再後復稱千家店,現簡化為店子。與孫臏的蛇形十八陣有關的村名:據傳說,當年孫臏與龐涓在齊魏交界之地相峙一年多,馬陵之戰實際上是一個戰役。為了與遠道而來的強盛魏軍周旋,孫臏曾利用自己認識地理的優勢擺了個「蛇形十八陣」。這十八個地名如今都存在,分屬鄰近的莘縣、陽谷、冠縣和東昌府區,只是多數將「陣」字換成了「鎮」字,成了一級行政區劃。當年的十八陣依次是:張丘陣(今陽谷縣張秋鎮)谷山陣(今陽谷縣城區)阿城陣(今陽谷縣阿城鎮,有人說即孫臏故里)七級陣(今陽谷縣七級鎮)安樂陣(今陽谷縣安樂鎮)迷魂陣(今陽谷縣大布鄉大、小迷魂陣村)斜店陣(今陽谷縣西湖鄉斜店村)定水陣(今陽谷縣定水鎮)海霧陣(今東昌府區李海務鎮)沙家陣(今東昌府區沙鎮)燕店陣(今莘縣燕店鎮)河店陣(今莘縣河店鎮)馬橋陣(今莘縣河店鎮馬橋村)定遠寨陣(今冠縣定寨鄉)堂邑陣(今東昌府區堂邑鎮)桑阿陣(今冠縣桑阿鎮)柳林陣(今冠縣柳林鎮)真假陣(今冠縣賈鎮)在這十八陣中,孫臏坐鎮陽谷迷魂陣(今仍有此村,建築組成奇特,原有孫臏廟,居民均為孫氏後人)發號施令。

閱讀全文

與冠縣有多少年的歷史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