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我想學習莆田話,一直都學不會,別人說要放棄自己原來的語言才可以學會,問怎麼忘記
其實學來語言沒有那麼難的,首先源你要弄明白莆田話和普通話的區別和聯系,比如南方人說話沒有變音只有鼻音,知道這點規律後在學方言的時候把發變音的都發鼻音就可以了。很簡單的。還有就是首先要多聽,聽的多了再慢慢說。看方言電視劇最好不過了,因為下面字幕會有普通話,對照著學習。
B. 莆田話的日常用語怎麼說
漢語,莆田話發來音:
1、吃自 xia
2、 房子 cou
3、筷子 dv
4、書 ca
5、 鍋 dia
6、床 pou
7、高興 hua yi
8、睡覺 kun
9、牙齒 ki
10、哭 hao
11、笑 hi
12、我 guo
13、他/她 yi
14、繩子 shua
15、臉 min
16、衣服 sau
17、丟臉 shi long
18、生氣 cong gong
19、天亮 tin gong
20、老師 shen na
21、學校 ha dong
C. 莆田話是閩南話的一種嗎
是的。
莆田話,是漢藏語系漢語族閩語支莆仙語(莆仙話)的一種方言。莆仙語,又稱興化語、興化話,當地人又稱之為本地話,莆田除仙游縣以外講的本地話稱為莆田話,仙游縣講的本地話也稱為仙游話,是分布於福建沿海中東部的地方語言。
(3)莆田話歷史多久擴展閱讀:
一、形成條件
在漢語方言特別是福建諸方言中,興化方言具有相當重要的地位。這是由其語音特點所決定的。莆仙歷史上人才輩出,自古就有「文獻名邦、海濱鄒魯」的美稱。
由莆仙兩縣組成的古興化府、舉進士者多達2400多名、其中文武狀元22名、宰相14名、尚書(中央政府各部部長)近70名,以上數據沒有包括已經移民外地的莆田人所產生的人才,是歷史上在全國有名的科舉名邦。
二、分布情況
莆仙地區位於福建中部沿海地區。現代莆田市以重商聞名,它獨特的人文氣韻為外人所不知。有這樣一群人文守護者,以不同的方式挖掘、保護紅磚厝、方言民謠、龍眼木雕等莆仙地區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號,經由他們,可以重新感知一地文化的興味和溫度,也得以發現更多文化自覺的可能性。
莆仙方言可以說是中國最古老的聲音之一,保留了大量上古漢語、中古漢語的入聲,構成完整的八音。清代學者錢大昕提出的「古無輕唇音」、「古無舌上音」等古音方面的論斷,在莆仙方言中可找到許多例證。這些唐以前中原古漢語的遺存在莆仙方言中鮮活存在,並在日常生活中熱熱鬧鬧地傳承下去。
D. 潮汕話有多少年的歷史
潮汕話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
CCTV大國人文紀錄片稱:「潮州話是唐以前可以追朔至先秦的中國古代漢語的遺存之一,是中國最古老的官方語言之一,是秦統一之後不斷被改造被吞噬的語言正宗」 。
潮州話源自古閩南語莆田話,在唐朝中後期,北宋期間、南宋末期,元朝後期的亦思法杭兵亂,明朝時、清朝的嚴酷的沿海遷界時陸續有福建莆田人移民如今的潮州地區,移民原因是福建莆田人口過多和逃避因逃避外軍入侵導致戰亂,南宋末期,因逃避外軍入侵導致的戰亂,南宋末年那一次規模最大,十幾萬福建莆田人移民到如今的潮州地區。
福建古莆田話屬於閩語,現在莆仙話則已因受省城福州話不少影響。事實上,莆田移民是非常著名的事件。
(4)莆田話歷史多久擴展閱讀:
據有關史料載,潮語初始於秦、漢時期,成型於唐、宋,到了明末清初,才形成自己獨立的語言體系。主體是中原的古漢語,混雜問方言,音韻與現今的其他閩南話大體相同。如今的潮州人與泉漳人仍可用一些簡單的生活方言交流。
閩南語方言的一種,潮州話,也是現今全國最古遠、最特殊的方言之一。對潮州人來說,潮州話是維系感情的紐帶,有巨大凝聚力。尤其在異域他鄉,鄉音相同,就是「家己人(ga¹ gi⁷ nang⁵)」。
語言特點:
潮州話的特點概括起來就是語法特殊、詞彙豐富、音韻獨特、古語義多等。
古「平」、「上」、「去」、「入」四聲,潮州話分化成陰陽兩類為「陰平」、「陰上」、「陰去」、「陰入」、「陽平」、「陽上」、「陽去」、「陽入」八聲。
客人叫人客,母雞叫雞母,台風叫風台,步行叫行路,鐵鍋叫鼎,瓶子叫樽。潮州話中保留著古漢語特徵,潮語一字多義,一個「食」字,幾乎包括了喝、吃、飲、吮、吸等所有的口腔飲食動作,如食(吸)煙、食(喝)酒、食(啃)蔗、食(飲)水等。
E. 莆田話的日常用語怎麼說
漢語,莆田話發音:
1、吃 xia
2、 房子 cou
3、筷子 dv
4、書 ca
5、 鍋 dia
6、床 pou
7、高興 hua yi
8、睡覺 kun
9、牙回齒 ki
10、哭 hao
11、笑 hi
12、我 guo
13、他/她答 yi
14、繩子 shua
15、臉 min
16、衣服 sau
17、丟臉 shi long
18、生氣 cong gong
19、天亮 tin gong
20、老師 shen na
21、學校 ha dong
F. 如何學習莆田話
多聽,多講。多與當地人說話,從交流中學會對方方言。
也可以網上找一些教回學視頻。
莆仙語又稱莆仙方言、興化方言、興化話等,屬於漢藏語系漢語
方言。莆仙話,顧名思義可劃分為兩種,一種是以莆田縣城荔城話為代表的莆田話,一種是以仙游縣城鯉城話為代表的仙游話。莆仙話分布於莆田市(荔城區、涵江區、城廂區、秀嶼區)、仙游縣、泉州市泉港區北部、烏丘嶼(現由台灣省代管,包括大烏丘和小烏丘下嶼兩個島嶼)。莆仙話以莆田話和仙游話為代表,使用人口大致500萬。興化人外出經商很多, 在莆仙地區旁邊的福州市和泉州市的很多莆仙民系居民人也使用莆仙話。 新加坡很多興化人,也會講莆仙話。因歷史上該地區屬於興化軍、興安州、興化府、興化分省等,故莆仙話又稱為興化話。以莆仙話為載體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有莆仙戲、莆仙木偶戲等。 也可參見莆田三坊七巷、縣巷古街和縣巷等詞條。莆仙話在整個語言體系中佔有重要地位。 所有語言都是從一個原始語言經過各種變化來的,所有任何語言的歷史都是悠久的。
G. 福建省莆田話是閩南語的變體嗎
是的,莆田話其實有一小段來由,屬於漢藏語系閩語,在莆田和旁邊的使用人口約500萬,因歷史上該地區屬於興化軍、興化府,故莆仙話又稱為興化話。以莆仙話為載體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有莆仙戲等。興化方言屬漢語方言系閩海方言群。
潮汕地區有不少人是由莆田這個地區移民過去的。莆田話是古代深受福州話影響而脫離閩南語母體的,為脫離閩南語前莆田人移民潮汕地區,現在潮汕地區依舊講閩南語。
(7)莆田話歷史多久擴展閱讀:
福建布政使支持下,招募福建沿海幾萬災民,用船載運去台墾殖;欽差大臣沈葆禎來台辦理防務,招徠墾野,因而再次解除了長達近200年的渡台禁令。 海陸豐大多數是閩南移民.。閩南人不但把閩南話帶到台灣及大陸的許多地方,還帶到了海外的許多國家和地區。
因為,閩南地區的海外交通發展很早,從唐代開始,泉州就同非洲和中東一些國家有交通貿易往來,南宋至元代,泉州港已成為世界最大的貿易港口之一,後來,漳州的月港和廈門港也都先後成為世界的重要港口。
與海外的貿易一多,閩南人到國外後,自然也就把閩南話帶出去;另一個原因是,閩南人很能打拚,當年為了生活紛紛離鄉背井,相攜到南洋一帶謀生。幾百年來,閩南人在那裡生息繁衍,閩南話也就隨著他們在南洋各國生根發展。
其中,福建閩南地區的閩南話和台灣地區的閩南話以及流播到海外的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和印尼等國家的閩南話最為接近,基本「講會通」,而潮汕地區、南地區所通行的閩南話,雖說也是在不同時期由閩南地區的移民帶到當地的。
但由於社會、歷史、地理等的變化,它跟閩南地區的閩南話已有程度不同的差異,通話也有不同程度的困難,但是,可以說,不管流行於哪個地區的閩南方言,其源頭都來自福建閩南地區的閩南話。
H. 莆田話的歷史多久
莆田話即興化方言,興化方言屬漢語方言系閩海方言群,為福建省十個漢語方言之
一,在整個語言體系中佔有一定地位。興化方言俗稱「莆仙話」。興化方言的特色是:八
音(包括白陽入)分明,保存著較多的唐以前中原古漢語。國際音標中邊擦清音(舌尖前
音)就是興化方言的獨特標志,有人認為這是古百越族的底層語言遺存。
莆田話流行區域除莆田市的莆田縣、仙游縣、涵江區、城廂區、湄洲灣北岸、湄洲
島外,還分布在福清、永泰、惠安等市、縣的部分村落。宋、元後,不少莆仙人因謀生或
飄洋過海,或遷徙他鄉,隨著他們的足跡,興化方言也被帶到各地。遠的如新加坡、印尼
、馬來西亞、菲律賓等都有興化方言的分布,近的如閩東、浙南沿海均發現興化方言島。
在台灣,有不少寮、廊、坑、厝、店地名前冠以「興化」,這表明在今日的台灣,也不乏
興化方言的蹤跡。
在漢語方言特別是福建諸方言中,興化方言具有相當重要的地位。這是由其語音特點
所決定的。
莆田話在保存上古漢語、中古漢語的某些特點方面較其他漢語方言顯著,國際音標
中的邊擦清音(舌尖前音)就是獨特標志;清代學者錢大昕提出的「古無輕唇音」、「古
無舌上音」等古音方面的著名論斷,可以在興化方言中找到大量例證;在廣化寺有兩座宋
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建造的《佛頂尊勝陀羅尼經咒》石經幢,上用中、梵文勒刻,其
中梵文英譯本中的「伽、迦」等與興化方言讀音相同。
由於古音的大量存在,所以很多人感到興化方言「好說不好寫」,有的話好象很「土
」,根本就寫不出來。其實不然,興化方言任何一句話都可寫成文字,且句句字字有來歷
。如,莆仙人將淘米水之類的豬飼料叫做「潘」,1949年大眾書局出版的《大眾字典》第
377頁關於「潘」字的解釋有兩個,第一個是:淘米泔水;第二個是:姓氏。又如,莆仙
話把成年的男人叫做「打捕」,源自古代氏族社會中男人主要外出打獵捕魚。莆仙話連古
代社會的家族成員分工都能反映出來,其源流之久長可見一斑了。
興化方言八音(包括白陽入)分明。在今普通話中,只有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四
個聲調,沒有入聲。這是因為在古漢語的演變中,入聲字已於元代消失了。但是,莆仙話
中卻仍然保留著大量的中古漢語的入聲,構成完整的八音。有些人寫舊體詩詞時,分不清
哪些字是仄聲,用莆仙話一讀便知:音節短促不能拉長尾聲的便是入聲,入聲屬於仄聲。
莆田話在語音上的另一個特點是, 無前後鼻音之分,只有鼻音尾韻;無平捲舌音之
分,僅有舌齒音,因此莆仙人說普通話常鬧笑話。
莆田話還有個音變特徵。所謂音變就是某些字、詞在同其他字、詞連讀時,語音發生
了變化。雖然其他方言也有這個特徵,但遠比莆仙話來的簡單。這也是莆仙話難學的一個
重要原因。
莆田話中不僅保存著大量的古漢語語音,也保存著大量的古漢語詞彙。許多古籍中
可以看到的詞彙,一直被莆仙話繼續沿用著,只是讀音發生了變化而已。
I. 莆田話是怎麼來的
莆田話即興化方言,興化方言屬漢語方言系閩海方言群,為福建省十個漢語方言之 一,在整個語言體系中佔有一定地位。興化方言俗稱「莆仙話」。興化方言的特色是:八 音(包括白陽入)分明,保存著較多的唐以前中原古漢語。國際音標中邊擦清音(舌尖前 音)就是興化方言的獨特標志,有人認為這是古百越族的底層語言遺存。 莆田話流行區域除莆田市的莆田縣、仙游縣、涵江區、城廂區、湄洲灣北岸、湄洲 島外,還分布在福清、永泰、惠安等市、縣的部分村落。宋、元後,不少莆仙人因謀生或 飄洋過海,或遷徙他鄉,隨著他們的足跡,興化方言也被帶到各地。遠的如新加坡、印尼 、馬來西亞、菲律賓等都有興化方言的分布,近的如閩東、浙南沿海均發現興化方言島。 在台灣,有不少寮、廊、坑、厝、店地名前冠以「興化」,這表明在今日的台灣,也不乏 興化方言的蹤跡。 在漢語方言特別是福建諸方言中,興化方言具有相當重要的地位。這是由其語音特點 所決定的。 莆田話在保存上古漢語、中古漢語的某些特點方面較其他漢語方言顯著,國際音標 中的邊擦清音(舌尖前音)就是獨特標志;清代學者錢大昕提出的「古無輕唇音」、「古 無舌上音」等古音方面的著名論斷,可以在興化方言中找到大量例證;在廣化寺有兩座宋 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建造的《佛頂尊勝陀羅尼經咒》石經幢,上用中、梵文勒刻,其 中梵文英譯本中的「伽、迦」等與興化方言讀音相同。 由於古音的大量存在,所以很多人感到興化方言「好說不好寫」,有的話好象很「土 」,根本就寫不出來。其實不然,興化方言任何一句話都可寫成文字,且句句字字有來歷 。如,莆仙人將淘米水之類的豬飼料叫做「潘」,1949年大眾書局出版的《大眾字典》第 377頁關於「潘」字的解釋有兩個,第一個是:淘米泔水;第二個是:姓氏。又如,莆仙 話把成年的男人叫做「打捕」,源自古代氏族社會中男人主要外出打獵捕魚。莆仙話連古 代社會的家族成員分工都能反映出來,其源流之久長可見一斑了。 興化方言八音(包括白陽入)分明。在今普通話中,只有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四 個聲調,沒有入聲。這是因為在古漢語的演變中,入聲字已於元代消失了。但是,莆仙話 中卻仍然保留著大量的中古漢語的入聲,構成完整的八音。有些人寫舊體詩詞時,分不清 哪些字是仄聲,用莆仙話一讀便知:音節短促不能拉長尾聲的便是入聲,入聲屬於仄聲。 莆田話在語音上的另一個特點是, 無前後鼻音之分,只有鼻音尾韻;無平捲舌音之 分,僅有舌齒音,因此莆仙人說普通話常鬧笑話。 莆田話還有個音變特徵。所謂音變就是某些字、詞在同其他字、詞連讀時,語音發生 了變化。雖然其他方言也有這個特徵,但遠比莆仙話來的簡單。這也是莆仙話難學的一個 重要原因。 莆田話中不僅保存著大量的古漢語語音,也保存著大量的古漢語詞彙。許多古籍中 可以看到的詞彙,一直被莆仙話繼續沿用著,只是讀音發生了變化而已。 莆田話在詞彙上除了大量繼承古漢語詞彙外,另一特點是詞彙的通用性較其他漢語方 言發達, 特別是動詞。如:莆田人的「打」字,可表達120多種不同意思的動作,仙遊人 的「裝」字,幾乎可代替所有動詞使用。 莆田話在普通話了沖擊下,將慢慢退出歷史,直到滅絕。又了文化要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