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簡介 > 青浦歷史有多久

青浦歷史有多久

發布時間:2021-02-03 16:00:18

㈠ 上海青浦近現代歷史

上海近代史基本與市郊無關,因為那是市郊大部屬於江蘇省。
詳情可上上海版地方誌辦公室權 上海通網站(http://www.shtong.gov.cn/)區縣志/青浦/大事記

㈡ 上海市有多少年歷史

上海的歷史變遷

幾個世紀以來,上海都只是個小漁村,直到13世紀才發展為城鎮。公元751年,在今天的松江首先建起了行政縣,稱為華亭縣;至宋朝(公元991年),松江河南岸青浦東北又有青龍鎮。為了方便交通,商船都選擇今天黃浦外灘為停靠碼頭,河西岸於是逐漸出現一座城市取代青龍鎮,成為新的港口和商業中心。南宋時期(公元1260-1274年),上海地位日益重要,這里商船雲集,熱鬧非凡。公元1292年,元朝在此設立行政縣,到明朝已成為國家的紡織和手工業中心,並建起了第一座廠。清政府在公元1685年設立上海海關,一個國際性大商埠從此發展起來。鴉片戰爭結束後,英國強迫清政府簽訂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這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根據條約規定,上海被開放成通商口岸,隧進一步淪為國際殖民地。外國資本的入侵壟斷了上海及東南沿岸的手工業,但同時也帶來了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管理經驗,促進了上海的商業、金融、紡織、輕工業和交通運輸。同時,民族工商業也開始成熟起來。上海不僅成為中國的商業金融中心,也控制了國家的工業命脈。

上海西部在6000年前就已成陸。市區成陸約在10世紀前葉才全部形成。

公元前223年.秦滅楚後設會稽郡,治所在蘇州。會稽郡轄繆縣、由拳縣和海鹽縣。繆縣包括今嘉定、上海兩縣及青浦、松江兩縣大部和市區部分地區。今嘉定縣境內還有一個以繆命名的繆城鄉。秦始皇統一六國後,修築了一條由咸陽經湖北、湖南而抵江蘇、上海一帶的寬闊馳道。據史載,馳道寬50步,每隔3丈植樹一株。馳道通過今松江西北,「經青浦古塘橋,西通吳城」。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率丞相李斯、少子胡亥等一批文臣武將南下巡遊,曾通過松江西境和青浦南境的橫山、小崑山、三泖地帶,看到當地物產豐富,人眾熙攘,人們劃船在水上交易。這說明上海那時還沒有形成城市。

到了晉代上海地區主要依靠漁、鹽之利,經濟已相當發達。南朝梁大同元年(585年),分割原海鹽縣地域置青浦縣和前京縣。唐時將崑山南境、嘉興東境、海鹽北境建華亭縣,縣治設在今松江縣境內,天寶五年(746年),在今青浦東北的吳淞江南岸設置了青龍鎮,直屬華亭縣。青龍鎮原是三國時吳孫權建造和停泊戰艦的場所。青龍港是吳淞江下游的起點,是唐代對外貿易的新興港口,航運船隻不僅可抵沿海和內河重鎮,而且可直達日本、朝鮮。

宋初,華亭縣改屬兩浙路秀州(州治在今嘉興)。這時華亭縣以東的海灘,已經成為重要鹽場,「人煙浩穰,海舶輻揍」,商業日益發達。宋宣和元年(1119年),隨著松江航道重新疏浚,青龍鎮更見發展。據宋詩人梅堯臣在《青龍雜志》中記載,青龍鎮有二十二橋、三十六坊,還有「三亭、七塔、十三寺,煙火萬家」,時人譽稱「小杭州」。青龍鎮雖如此繁華,但當年作為華亭一個海口的上海,仍然是個荒涼的漁村。後來因為吳淞江下游的淤淺,曾經繁華一時的青龍鎮,就逐漸喪失了作為長江口良港的地位,而日趨蕭條冷落。

宋熙寧年間(l068一l077年),貿易中心轉移到華亭東北地區,這里形成居民點,由漁村變成初具規模的小鎮。南宋咸淳三年(1267),在此正式設立鎮治,並派鎮將駐守。因地處上海浦西側,便稱「上海鎮」。元朝至元十四年(l277年),在上海鎮設立市舶司,與廣州、泉州、溫州、杭州、慶元、澉浦合稱全國七大市舶司。本埠市舶司的衙門設在後來的上海縣署內,即今小東門方浜南路的光啟路上。

元朝至元二十八年(l291年),正式建「上海縣」,這是上海建城的開始。到了明代,上海地區商肆酒樓林立,這時,上海已經成為遠近聞名的「東南名邑」。

明末清初,上海的行政區又進行了沿革,逐步形成了今天上海的規模。

至l840年鴉片戰爭前夕,上海縣東界川沙,南鄰南匯,西接青浦,北連寶山。縣城內有街巷63條,商店林立,鮮萃羽集,地大物博,被稱為「江海之通津,東南之都會」。

鴉片戰爭失敗後, 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指令投降派蓍英和伊裡布同英國全權代表璞鼎查簽訂了《南京條約》。「條約」第三款規定:「自今以後,大皇帝(清道光皇帝)恩准英國人民帶同所屬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等五處港口,貿易通商無礙。」接著,英國又以「理定善後事宜」為借口,於l843年l0月8日又同清政府簽訂了《虎門條約》。「條約」第九款規定:「在萬年和約(指《南京條約》)內言明,允許英人攜帶眷赴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五港口居住...但中華地方官必須與英國管事官各就地方民情擬於何地方、用何房屋和基地,系准英國人租賃。」同年l1月8日,英國首任駐上海領事巴富爾到任。他根據《虎門條約》向上海道台官慕久要求劃出一塊土地作「居留地」,專供英國僑民使用。宮慕久居然以為華洋分居能避免「糾紛」,默許巴富爾的要求。據此,巴富爾在11月l4日發出通告,宣布上海於1843年ll月l7日正式開埠。

在上海被迫開埠後的一百多年裡,帝國主義列強紛紛侵入上海,他們在上海競相設立租界。先是英國於1845年在上海建立租界繼而美、法也分別於l848--1849年在上海建立租界;後來英、美租界合稱為「公共租界」。整整一個多世紀,上海成了外國侵略者「冒險家的樂園」。

在19l9年的「五四」運動中,上海工人、學生和各界人士舉行全市性罷工、罷課、罷市斗爭,顯示了上海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愛國主義精神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在上海召開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1925年1月奉軍進人上海,當時的北京政府將上海改為淞滬市。1927年3月29日上海臨時特別市政府成立。1930年7月1日上海特別市改稱上海市。1949年5月28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成立。

㈢ 青浦鎮的歷史沿革

青浦歷史悠久。7000年前已經成陸,年前已有先民居住,他們在青浦這塊土地上勞動生息繁衍,創造了燦爛的古代文化。崧澤、福泉山、寺前村、金山墳等10處古文化遺址的發掘,特別是崧澤古文化遺址中土層出土墓葬中的大批文物和生活、生產遺跡,以及水稻種子、家畜骨骼等典型器物,經考古學界鑒定這些延續約900年左右的古文化,為前承馬家浜文化(6000年前),後接良渚文化(4000年前)的「崧澤文化」,是太湖地區新石器時代具有一定典型性代表的原始社會文化。由此斷定青浦地區是上海迄今為止發現的人類最早的聚居地。
有文字記載以來,青浦境隸屬屢變。春秋戰國時先後屬吳、屬越、屬楚,秦代為會稽郡由拳縣東境,漢時為婁縣境地,隋代隸蘇州崑山縣。唐天寶十年(751年)置華亭縣後,縣境為華亭縣西北境。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置上海縣後,縣境半為上海縣西境,半為華亭縣北境。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析華亭縣修竹、華亭,上海縣新江、北亭、海隅五鄉立青浦縣,設縣治於青龍鎮,三十二年廢。萬曆元年復置縣,移縣治於唐行鎮(今青浦鎮),隸屬松江府。清雍正二年(1724年)曾劃北亭、新江兩鄉,分置福泉縣,至乾隆八年(1743年)裁撤,仍並入青浦縣境。辛亥革命後建立中華民國,青浦縣隸屬於江蘇第三行政督察專員公署管轄。1949年解放後先屬蘇南行署,後隸江蘇,1958年劃歸上海。全縣有青浦、朱家角、練塘、金澤4個鎮,19個農業鄉,1個漁業鄉。1985年總人口440263人,農業人口佔87.5%。境內居民大多數為漢族,還有116人分屬回、蒙、滿、壯、高山、朝鮮等少數民族。
青浦人民富有革命斗爭精神。在漫長的封建統治時期,農民起義和抗擊外來侵略與騷擾的斗爭不斷。自漢代至建縣,據志乘所記,佔領縣境的農民起義軍有孫恩、朱燮、張士誠等。南宋抗擊金兵,韓世忠在縣東北沿海一帶布防戍守。明嘉靖間倭寇為患,青浦為抗倭前哨。清初爆發陳子龍武裝抗清。咸豐二年(1852年),周立春、周秀英父女揭竿起義,武裝抗糧,接連攻下南匯、寶山、嘉定、上海、青浦五座縣城。太平天國農民起義軍東征,佔領青浦縣城二年余,清軍糾合華爾洋槍隊屢攻不下,一時譽為「鐵青浦」。清末的同盟會於宣統三年九月(1911年11月)推翻了清政府的縣政權,宣告光復。
中國共產黨在上海成立後,本縣旅外先進青年知識分子開始接受馬克思主義。在上海、蘇州、北京等地結社,成立「學友會」、「學生會」等進步組織,以「團結青年,改造家鄉」為宗旨。他們創辦刊物,宣傳革命真理,進行革命活動。民國12年(1923年)下半年後,高爾松,高爾柏、陳雲等相繼加入中國共產黨。「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青浦的革命斗爭並沒有停息。民國16年(1927年)9月,在陳雲等組織下,小蒸建立了本縣第一個農村黨支部。接著,縣組建黨的獨立支部,在城廂、練塘、黃渡成立特別支部,領導革命斗爭。11月,中共青浦縣委成立,陳雲為首任縣委書記。民國26年7月抗日戰爭爆發,顧德熙(即張凡)回縣參加抗日救亡工作。翌年初,顧復生等組織抗日武裝,開辟青東抗日游擊區,發動和組織群眾武裝抗擊敵偽。八年抗戰期間,全縣人民在共產黨領導下,發動了近百次大小戰斗,迎來了抗日戰爭的勝利。民國34年10月新四軍奉命北撤後,堅持在青浦斗爭的共產黨人,開展以反徵兵征糧征稅為中心的武裝斗爭;解放前夕,深入國民黨中下層軍政機構進行策反,並發動群眾護廠護校護糧,保存重要檔案,維護地方治安。
1949年5月14日青浦解放,旋即成立中共青浦縣委員會和青浦縣人民政府。不久,又建立區、鄉、村三級人民政權。為了鞏固人民政權,穩定社會秩序,相繼進行鎮壓反革命、土地改革和抗美援朝等政治運動,隨後又對農業、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實行發展國民經濟的各個五年計劃。1957年下半年以後,連續進行的一系列的政治運動,挫傷了一部分人的積極性。尤其在「大躍進」年代,經濟發展受阻,生產增長緩慢,直至貫徹執行中央關於「整頓、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後,工農業生產才有所復甦。
1966年開始的長達10年的「文化大革命」,是一場災難性的浩劫。在王洪文插手下,派性嚴重,武鬥不止,生產停滯不前,經濟遭受損害。全縣在武鬥中死亡23人,傷殘者數百人。「清隊」時非正常死亡170人,傷殘百餘人。不少幹部和群眾被綁架、關押、批鬥、抄家,甚至刑訊逼供,經濟上的損失更是無法計算。青浦成為上海地區「文化大革命」的「重災區」。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開始撥亂反正,落實黨的各項政策,平反冤假錯案,許多老幹部重新擔任領導工作,全縣工作重點轉移到了經濟建設上來,順利地進行經濟改革和對外開放。

㈣ 上海有多少年的歷史

上海,簡稱「滬」,別稱「申」。大約在六千年前,現在的上海西部即已內成陸,東部地區成陸也有容兩千年之久。相傳春秋戰國時期,上海曾經是楚國春申君黃歇的封邑,故上海別稱為「申」。
公元四、五世紀時的晉朝,松江(現名蘇州河)和濱海一帶的居民多以捕魚為生,他們創造了一種竹編的捕魚工具叫「扈」,又因為當時江流入海處稱「瀆」,因此,松江下游一帶被稱為「扈瀆」,以後又改「扈」為「滬」。
上海建城
唐天寶十年(公元751年),上海地區屬華亭縣(現今的松江區)。宋淳化二年(公元991年),因松江上游不斷淤淺,海岸線東移,大船出入不便,外來船舶只得停泊在松江的一條支流「上海浦」上(其位置在今外灘至十六鋪附近的黃浦江)。南宋咸淳三年(公元1267年)在上海浦西岸設置市鎮,定名為上海鎮。元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292年),元朝中央政府把上海鎮從華亭

㈤ 上海有多少年的歷史啦

上海西部在6000年前就已成陸。市區成陸約在10世紀前葉才全部形成。
公元前223年.秦滅楚後設會稽郡,治所在蘇州。會稽郡轄繆縣、由拳縣和海鹽縣。繆縣包括今嘉定、上海兩縣及青浦、松江兩縣大部和市區部分地區。今嘉定縣境內還有一個以繆命名的繆城鄉。秦始皇統一六國後,修築了一條由咸陽經湖北、湖南而抵江蘇、上海一帶的寬闊馳道。這說明上海那時還沒有形成城市。
到了晉代上海地區主要依靠漁、鹽之利,經濟已相當發達。南朝梁大同元年(585年),分割原海鹽縣地域置青浦縣和前京縣。唐時將崑山南境、嘉興東境、海鹽北境建華亭縣,縣治設在今松江縣境內,天寶五年(746年),在今青浦東北的吳淞江南岸設置了青龍鎮,直屬華亭縣。
宋初,華亭縣改屬兩浙路秀州(州治在今嘉興)。這時華亭縣以東的海灘,已經成為重要鹽場,宋宣和元年(1119年),隨著松江航道重新疏浚,青龍鎮更見發展。
宋熙寧年間(l068一l077年),貿易中心轉移到華亭東北地區,這里形成居民點,由漁村變成初具規模的小鎮。南宋咸淳三年(1267),在此正式設立鎮治,並派鎮將駐守。因地處上海浦西側,便稱「上海鎮」。元朝至元十四年(l277年),在上海鎮設立市舶司,與廣州、泉州、溫州、杭州、慶元、澉浦合稱全國七大市舶司。本埠市舶司的衙門設在後來的上海縣署內,即今小東門方浜南路的光啟路上。
元朝至元二十八年(l291年),正式建「上海縣」,這是上海建城的開始。到了明代,上海地區商肆酒樓林立,這時,上海已經成為遠近聞名的「東南名邑」。
明末清初,上海的行政區又進行了沿革,逐步形成了今天上海的規模。
至l840年鴉片戰爭前夕,上海縣東界川沙,南鄰南匯,西接青浦,北連寶山。縣城內有街巷63條,商店林立,鮮萃羽集,地大物博,被稱為「江海之通津,東南之都會」。
鴉片戰爭失敗後, 在上海被迫開埠後的一百多年裡,帝國主義列強紛紛侵入上海,他們在上海競相設立租界。先是英國於1845年在上海建立租界繼而美、法也分別於l848--1849年在上海建立租界;後來英、美租界合稱為「公共租界」。整整一個多世紀,上海成了外國侵略者「冒險家的樂園」。
在19l9年的「五四」運動中,上海工人、學生和各界人士舉行全市性罷工、罷課、罷市斗爭,顯示了上海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愛國主義精神
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在上海召開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
1925年1月奉軍進人上海,當時的北京政府將上海改為淞滬市。
1927年3月29日上海臨時特別市政府成立。
1930年7月1日上海特別市改稱上海市。
1949年5月28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成立。

㈥ 上海有多少年的歷史

上海是從春秋吳國開始到現在,有著將近2500多年的歷史。

名稱由來:

上海,春秋屬吳國 。戰國先後屬越國、楚國,春秋戰國時期,上海是楚國春申君黃歇的封邑,故別稱為「申」。

晉朝時期,因漁民創造捕魚工具「扈」,江流入海處稱「瀆」,因此松江下游一帶被稱為「扈瀆」,以後又改「扈」為「滬」,故上海簡稱「滬」。

唐天寶十載(公元751年),上海地區屬華亭縣。北宋淳化二年(公元991年),因松江上游不斷淤淺,海岸線東移,大船出入不便,外來船舶只得停泊在松江的一條支流「上海浦」上。

南宋咸淳三年(公元1267年),在上海浦西岸設置市鎮,定名為「上海鎮」。元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292年),中央政府把上海鎮從華亭縣劃出,批准設立上海縣,標志著上海建城之始。


(6)青浦歷史有多久擴展閱讀:

上海飲食

上海人稱的本幫菜指的是上海本地風味的菜餚,特色可有用濃油赤醬(油多味濃、糖重、色艷)概括。常用的烹調方法以紅燒、煨、糖為主,品味咸中帶甜,油而不膩。

本幫炒菜中,葷菜中特色菜有響油鱔糊、油爆河蝦、油醬毛蟹、鍋燒河鰻、紅燒圈子、佛手肚膛、紅燒回魚、黃燜栗子雞等,真正體現本幫菜濃油赤醬的特點。

上海蔬菜按季節不同有各種時令菜。馬蘭頭、薺菜、雞毛菜、上海小油菜等都非常清爽。市民早點——四大金剛:大餅、油條、粢飯、豆腐漿。

參考資料:

網路-上海

㈦ 青浦歷史以及鳳溪歷史

「青浦」的地名得名於「青龍江」、「浦家江」:青龍江、浦家江,古代河流,均在今青浦區北部,相傳三國吳時孫權曾在青龍江建造青龍戰艦,二河均已淤沒。現在只留下青浦白鶴舊青浦那一段河流叫青龍河.附近有個小鎮叫青龍鎮依然流傳著當時的故事.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建縣時,取境內河名命名為「青浦縣」。1999年撤縣建區,稱「青浦區」。
距今6000多年前,在青浦縣城東面的趙巷鄉崧澤村和東北的重固鄉福泉山,已經有新石器時代村落。距今4000年以前,在古岡身以西的寺前、金山墳、劉夏、凌家角等地,分布著更多的聚居村落。根據《禹貢》、《爾雅》等古籍記載,本縣地域在上古時為九州的古揚州之域。
西周時,按《史記·吳太伯世家》所記,約公元前12世紀周太王長子太伯,次子仲雍立國於江南,稱勾吳。周武王克殷後,封仲雍曾孫周章於勾吳,國號吳。青浦縣境屬吳。
周敬王六年(前514年)置長水縣,縣境屬之。
戰國時,周元王三年(前473年),諸侯爭霸,越兼並吳國,縣境遂屬越。周顯王十四年(前355年),楚又滅越,縣境隨之屬楚。
楚考烈王元年(前262年),用黃歇為相,封為春申君,十五年(公元前248年)春申君徙封於吳,縣境為黃歇封地。
秦時,廢分封,置郡縣。始皇二十四年(前223年),秦滅楚,以吳越地置會稽郡。青浦縣境屬會稽郡。《漢書·地理志上》載:會稽郡,縣二十六,由拳其一。今青浦縣域為由拳縣東境。
漢高祖六年(前201年),封劉賈為荊王,領有會稽郡。十二年,改封劉濞為吳王,原荊國領地改屬吳王封地。景帝前元三年(前154年),劉濞謀叛被誅,封地撤,青浦縣境屬會稽郡婁縣,隸揚州。東漢時,定州郡縣三級。
順帝永建四年(129年),會稽郡劃分為二,錢塘江東為會稽郡,錢塘江西為吳郡。本縣地域仍屬婁縣。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孫權於縣境東北建造青龍戰艦。同年,陸遜以破荊州關羽有功,封華亭侯,後進封婁侯,縣境為其封地的一部分。
三國吳黃龍初(229年),改由拳為禾興。赤烏五年(242年),又改禾興為嘉興。本縣地域屬嘉興縣,隸揚州吳郡。晉咸和元年(326年),成帝封弟岳為吳王,改吳郡為吳國。至南朝宋永初二年(421年),罷吳國,仍為吳郡,屬揚州。齊時承宋制,郡縣不改,縣境隸屬如故。梁天監六年(507年),由吳郡分置信義郡,以婁縣地改置信義縣,本縣地域屬信義郡,為信義縣南境地。大同元年(535年)析信義縣置崑山縣,本縣地域屬之。
陳禎明元年(587年),改吳郡置吳州,縣境隸屬如前。隋開皇九年(589年),平陳後改吳州為蘇州,屬揚州行台。信義郡並入蘇州,信義、崑山均改入常熟縣。十八年復置崑山縣,隸蘇州,本縣地域屬崑山縣。
唐天寶五年(746年)設青龍鎮。十年,析嘉興東境、海鹽北境、崑山南境地置華亭縣,屬蘇州,蘇州隸江南東道。本縣地域在華亭縣西北境。唐時蘇州屢次更名,或稱吳郡,或稱蘇州。隸屬屢變,或屬潤州,或屬江南道、江南東道,或屬浙西道。唐末藩鎮割據,國內大亂。乾符四年(877年),僖宗逃離長安至西蜀,縣境為王騰所佔領。
乾寧四年(897年),錢鏐遣顧全武攻拔之,地域屬吳越。五代後梁開平元年(907年),封錢鏐為吳越王,貞明三年(917年),錢自稱蘇州為中吳府。後唐同光二年(924年)於嘉興置開元府,華亭縣屬開元府。後唐長興三年(932年),罷開元府,華亭屬中吳軍。後晉天福四年(939年),改嘉興為秀州,本縣地域仍屬華亭縣,隸吳越秀州。宋至道三年(997年),原吳越地為兩浙路。
熙寧七年(1074年),分兩浙路為浙東路和浙西路,本縣地域屬浙西路嘉興府華亭縣。景佑中(1034-1038年),置文臣理青龍鎮事,以右職副之。大觀元年(1107年),置監鎮理財官於青龍,治水利兼領市舶。
政和四年(1114年),改秀州為嘉禾郡,改青龍鎮為通惠。南宋建炎元年(1127年),復青龍鎮,縣境歸屬如舊。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嘉興為路,置華亭府,翌年改為松江府,屬江浙行省。二十九年,從華亭縣分出東北五鄉置上海縣。至正十六年(1356年)後,罷青龍鎮市舶司。本縣境域半為上海縣西部地,半為華亭縣北境地。元末張士誠佔領縣境。至正二十七年,松江知府王立中歸附朱元璋。明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定都南京,廢江南行省,松江府直隸中書省。十三年廢中書省,直隸六部。永樂十九年(1421年),成祖遷都北京,以江南為南直隸省。本縣地域仍屬松江府。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析華亭縣西北修竹、華亭二鄉,上海縣西新江、北亭、海隅三鄉,置青浦縣,縣治青龍鎮(今舊青浦鎮)。三十二年廢縣。萬曆元年(1573年)復置縣。清順治二年(1645年),改南京為江南省,設承宣布政司。十三年松江府屬江南布政使司,十八年分右布政使司駐蘇州;康熙六年(1667年),更屬江蘇布政使司。青浦縣屬松江府,隸江蘇布政使司。雍正二年(1724年),析縣境北亭、新江二鄉,置福泉縣。
乾隆八年(1743年)裁福泉,仍歸青浦管理。

只知道鳳溪鎮抗日戰爭前叫觀音堂鎮,現已並入青浦區華新鎮。
有一本書叫《鳳溪志》,你可以看看 上面有它的歷史

㈧ 上海有多久的歷史有多久

上海的歷史變遷

幾個世紀以來,上海都只是個小漁村,直到13世紀才發展為城鎮。公元751年,在今天的松江首先建起了行政縣,稱為華亭縣;至宋朝(公元991年),松江河南岸青浦東北又有青龍鎮。為了方便交通,商船都選擇今天黃浦外灘為停靠碼頭,河西岸於是逐漸出現一座城市取代青龍鎮,成為新的港口和商業中心。南宋時期(公元1260-1274年),上海地位日益重要,這里商船雲集,熱鬧非凡。公元1292年,元朝在此設立行政縣,到明朝已成為國家的紡織和手工業中心,並建起了第一座廠。清政府在公元1685年設立上海海關,一個國際性大商埠從此發展起來。鴉片戰爭結束後,英國強迫清政府簽訂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這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根據條約規定,上海被開放成通商口岸,隧進一步淪為國際殖民地。外國資本的入侵壟斷了上海及東南沿岸的手工業,但同時也帶來了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管理經驗,促進了上海的商業、金融、紡織、輕工業和交通運輸。同時,民族工商業也開始成熟起來。上海不僅成為中國的商業金融中心,也控制了國家的工業命脈。

上海西部在6000年前就已成陸。市區成陸約在10世紀前葉才全部形成。

公元前223年.秦滅楚後設會稽郡,治所在蘇州。會稽郡轄繆縣、由拳縣和海鹽縣。繆縣包括今嘉定、上海兩縣及青浦、松江兩縣大部和市區部分地區。今嘉定縣境內還有一個以繆命名的繆城鄉。秦始皇統一六國後,修築了一條由咸陽經湖北、湖南而抵江蘇、上海一帶的寬闊馳道。據史載,馳道寬50步,每隔3丈植樹一株。馳道通過今松江西北,「經青浦古塘橋,西通吳城」。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率丞相李斯、少子胡亥等一批文臣武將南下巡遊,曾通過松江西境和青浦南境的橫山、小崑山、三泖地帶,看到當地物產豐富,人眾熙攘,人們劃船在水上交易。這說明上海那時還沒有形成城市。

到了晉代上海地區主要依靠漁、鹽之利,經濟已相當發達。南朝梁大同元年(585年),分割原海鹽縣地域置青浦縣和前京縣。唐時將崑山南境、嘉興東境、海鹽北境建華亭縣,縣治設在今松江縣境內,天寶五年(746年),在今青浦東北的吳淞江南岸設置了青龍鎮,直屬華亭縣。青龍鎮原是三國時吳孫權建造和停泊戰艦的場所。青龍港是吳淞江下游的起點,是唐代對外貿易的新興港口,航運船隻不僅可抵沿海和內河重鎮,而且可直達日本、朝鮮。

宋初,華亭縣改屬兩浙路秀州(州治在今嘉興)。這時華亭縣以東的海灘,已經成為重要鹽場,「人煙浩穰,海舶輻揍」,商業日益發達。宋宣和元年(1119年),隨著松江航道重新疏浚,青龍鎮更見發展。據宋詩人梅堯臣在《青龍雜志》中記載,青龍鎮有二十二橋、三十六坊,還有「三亭、七塔、十三寺,煙火萬家」,時人譽稱「小杭州」。青龍鎮雖如此繁華,但當年作為華亭一個海口的上海,仍然是個荒涼的漁村。後來因為吳淞江下游的淤淺,曾經繁華一時的青龍鎮,就逐漸喪失了作為長江口良港的地位,而日趨蕭條冷落。

宋熙寧年間(l068一l077年),貿易中心轉移到華亭東北地區,這里形成居民點,由漁村變成初具規模的小鎮。南宋咸淳三年(1267),在此正式設立鎮治,並派鎮將駐守。因地處上海浦西側,便稱「上海鎮」。元朝至元十四年(l277年),在上海鎮設立市舶司,與廣州、泉州、溫州、杭州、慶元、澉浦合稱全國七大市舶司。本埠市舶司的衙門設在後來的上海縣署內,即今小東門方浜南路的光啟路上。

元朝至元二十八年(l291年),正式建「上海縣」,這是上海建城的開始。到了明代,上海地區商肆酒樓林立,這時,上海已經成為遠近聞名的「東南名邑」。

明末清初,上海的行政區又進行了沿革,逐步形成了今天上海的規模。

至l840年鴉片戰爭前夕,上海縣東界川沙,南鄰南匯,西接青浦,北連寶山。縣城內有街巷63條,商店林立,鮮萃羽集,地大物博,被稱為「江海之通津,東南之都會」。

鴉片戰爭失敗後, 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指令投降派蓍英和伊裡布同英國全權代表璞鼎查簽訂了《南京條約》。「條約」第三款規定:「自今以後,大皇帝(清道光皇帝)恩准英國人民帶同所屬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等五處港口,貿易通商無礙。」接著,英國又以「理定善後事宜」為借口,於l843年l0月8日又同清政府簽訂了《虎門條約》。「條約」第九款規定:「在萬年和約(指《南京條約》)內言明,允許英人攜帶眷赴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五港口居住...但中華地方官必須與英國管事官各就地方民情擬於何地方、用何房屋和基地,系准英國人租賃。」同年l1月8日,英國首任駐上海領事巴富爾到任。他根據《虎門條約》向上海道台官慕久要求劃出一塊土地作「居留地」,專供英國僑民使用。宮慕久居然以為華洋分居能避免「糾紛」,默許巴富爾的要求。據此,巴富爾在11月l4日發出通告,宣布上海於1843年ll月l7日正式開埠。

在上海被迫開埠後的一百多年裡,帝國主義列強紛紛侵入上海,他們在上海競相設立租界。先是英國於1845年在上海建立租界繼而美、法也分別於l848--1849年在上海建立租界;後來英、美租界合稱為「公共租界」。整整一個多世紀,上海成了外國侵略者「冒險家的樂園」。

在19l9年的「五四」運動中,上海工人、學生和各界人士舉行全市性罷工、罷課、罷市斗爭,顯示了上海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愛國主義精神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在上海召開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1925年1月奉軍進人上海,當時的北京政府將上海改為淞滬市。1927年3月29日上海臨時特別市政府成立。1930年7月1日上海特別市改稱上海市。1949年5月28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成立。

㈨ 我想知道上海的歷史有多悠久

「申」、「滬」的由來 上海,簡稱「滬」,別稱「申」。大約在六千年前,現在的上海西部即已成陸,東部地區成陸也有兩千年之久。相傳春秋戰國時期,上海曾經是楚國春申君黃歇的封邑,故上海別稱為「申」。公元四、五世紀時的晉朝,松江(現名蘇州河)和濱海一帶的居民多以捕魚為生,他們創造了一種竹編的捕魚工具叫「扈」,又因為當時江流入海處稱「瀆」,因此,松江下游一帶被稱為「扈瀆」,以後又改「扈」為「滬」。 上海建城 公元751年(唐天寶十年),上海地區屬華亭縣(現今的松江區),范圍北到今天的虹口一帶,南到海邊,東到下沙。公元991年(宋淳化二年)因松江上游不斷淤淺,海岸線東移,大船出入不便,外來船舶只得停泊在松江的一條支流「上海浦」(其位置在今外灘以東至十六鋪附近的黃浦江中)上,公元1267年(南宋咸淳三年)在上海浦西岸設置市鎮,定名為上海鎮。公元1292年(元至元二十九年),元朝中央政府把上海鎮從華亭縣劃出,批准上海設立上海縣,標志著上海建城之始。 近代上海 16世紀(明代中葉)上海成為全國棉紡織手工業的中心。公元1685年(清康熙二十四年)清政府在上海設立海關。19世紀中葉,上海已成為商賈雲集的繁華港口。鴉片戰爭以後,上海被殖民主義者開辟為「通商」口岸。在此後的一百年裡,外國列強紛紛入侵上海,使上海成了帝國主義對中國進行政治、經濟、文化侵略的主要據點。1949年5月27日,上海這個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城市獲得解放,開始新生。 歷史性變革 上海的解放揭開了上海發展新的歷史篇章。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上海人民經過50多年的艱苦奮斗,從根本上改造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條件下畸形發展起來的舊上海,使上海的經濟和社會面貌發生了深刻的變化。特別是1978年以來,上海的改革開放力度不斷加大,上海人民以強烈的進取精神,解放思想,與時俱進,大膽實踐,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體現時代特徵、符合上海特大型城市特點的發展新路,使上海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各個領域發生了歷史性的大變革,已成為我國最大的經濟中心和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並正向建成國際經濟、金融、貿易和航運中心之一的目標邁進。 地理位置 上海位於北緯31度14分,東經121度29分,地處太平洋西岸,亞洲大陸東沿,長江三角洲前緣,東瀕東海,南臨杭州灣,西接江蘇、浙江兩省,北界長江入海口,長江與東海在此連接。上海正當我國南北弧形海岸線中部,交通便利,腹地廣闊,地理位置優越,是一個良好的江海港口。 氣候 上海屬北亞熱帶季風性氣候,四季分明,日照充分,雨量充沛。上海氣候溫和濕潤,春秋較短,冬夏較長。2004年,全年平均氣溫18.1℃,日照1929.6小時,降雨量1158.1毫米。全年50%左右的雨量集中在5至9月的汛期,汛期有春雨、梅雨、秋雨三個雨期。 土地面積 解放初期,上海的土地面積僅為636平方公里。1958年,江蘇省的嘉定、寶山、上海、松江、金山、川沙、南匯、奉賢、青浦、崇明10個縣劃歸上海,使上海市的轄區范圍擴大到5910平方公里,幾乎是解放初期的10倍。2004年末,上海全市面積6340.5平方公里,佔全國總面積的0.06%,南北長約120公里,東西寬約100公里。其中區域面積5299.29平方公里,縣域面積1041.21平方公里。境內轄有崇明、長興、橫沙三個島嶼,其中崇明島面積1041.21平方公里,是我國的第三大島。 水文 上海地區河湖眾多,水網密布,水資源豐富,是著名的江南水鄉,境內水域面積697平方公里,相當於全市總面積的11%。上海河網大多屬黃浦江水系,主要有黃浦江及其支流蘇州河、川揚河、淀浦河等。黃浦江源自太湖,全長113公里,流經市區,江道寬度300~770米,平均360米。終年不凍,是上海的水上交通要道。蘇州河上海境內段長54公里,河道平均寬度45米。上海的湖泊集中在與江、浙交界的西部窪地,最大湖泊為澱山湖,面積為62平方公里。 地勢 上海境內除西南部有少數丘陵山脈外,全為坦盪低平的平原,是長江三角洲沖積平原的一部分,平均海拔高度為4米左右。陸地地勢總體呈現由東向西低微傾斜。大金山為上海境內最高點,海拔高度103.4米。 行政區劃 解放初期,上海共劃分為20個市區和10個郊區。後經多次行政區劃調整和撤縣建區,至2003年末,上海共有18個區、1個縣,共118個鎮,3個鄉,100個街道辦事處,3293個居民委員會和1991個村民委員會。 黃浦區 面積 12平方千米,人口 62萬。郵政編碼200001。區人民政府駐延安東路300號。 盧灣區 面積 8平方千米,人口 33萬。郵政編碼200020。區人民政府駐重慶南路139號。 徐匯區 面積 55平方千米,人口 89萬。郵政編碼200030。區人民政府駐漕溪北路336號。 長寧區 面積 38平方千米,人口 62萬。郵政編碼200050。區人民政府駐愚園路1320號。 靜安區 面積 8平方千米,人口 32萬。郵政編碼200040。區人民政府駐常德路370號。 普陀區 面積 55平方千米,人口 85萬。郵政編碼200333。區人民政府駐大渡河路1668號。 閘北區 面積 29平方千米,人口 71萬。郵政編碼200070。區人民政府駐大統路480號。 虹口區 面積 23平方千米,人口 79萬。郵政編碼200080。區人民政府駐虹鎮老街。 楊浦區 面積 61平方千米,人口108萬。郵政編碼200082。區人民政府駐江浦路549號。 閔行區 面積 372平方千米,人口 75萬。郵政編碼201100。區人民政府駐莘庄鎮滬閔路6258號。 寶山區 面積 415平方千米,人口 85萬。郵政編碼201900。區人民政府駐密山路5號。 嘉定區 面積 459平方千米,人口 51萬。郵政編碼201800。區人民政府駐博樂南路111號。 浦東新區 面積 523平方千米,人口177萬。郵政編碼200135。區人民政府駐世紀大道2001號。 金山區 面積 586平方千米,人口 53萬。郵政編碼201540。區人民政府駐金山大道2000號。 松江區 面積 605平方千米,人口 51萬。郵政編碼201600。區人民政府駐園中路1號。 青浦區 面積 676平方千米,人口 46萬。郵政編碼201700。區人民政府駐公園路100號。 南匯區 面積 688平方千米,人口 70萬。郵政編碼201300。區人民政府駐惠南鎮人民東路3252號。 奉賢區 面積 687平方千米,人口 51萬。郵政編碼201400。區人民政府駐南橋鎮解放中路。 崇明縣 面積1041平方千米,人口 64萬。郵政編碼202150。縣人民政府駐城橋鎮人民路68號。 人口 由於大量人口遷入和外來流動人口增長迅速,上海人口總量規模不斷擴大。上海開埠時人口不足10萬,至1949年解放時,上海人口為520萬,2005年11月1日零時,上海市常住人口為1778萬人,與本市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增加了137萬人,增長8.35%;年平均增加27.4萬人,年平均增長1.62%;其中,外來常住人口為438萬人,佔24.63%。。 人口自然變動 上海是全國第一個出現人口自然變動負增長的省級行政區。1995年常住人口的出生數為12.39萬人,出生率為7.04‰;死亡人口為10.7萬人,死亡率為6.08‰;本市常住人口自然增長率為0.96‰。其中,本市戶籍人口的出生率為6.08‰;死亡率為7.54‰;人口自然增長率為-1.46‰,連續第13年保持負增長。 性別構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為893萬人,占總人口的50.22%;女性為885萬人,占總人口的49.78%。性別比為100.90(以女性為100)。
麻煩採納,謝謝!

閱讀全文

與青浦歷史有多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