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揚州文昌閣歷史資料
文昌閣在揚州汶河路與石塔路,三元路交會的廣場中心。明弘治九年(專1496年),揚州府同屬知葉元在府學之東的市河(即汶河)上建了一座文津橋。萬曆十三年(1585年),兩淮巡鹽御史蔡時鼎在文津橋上增建文昌閣,祀文昌帝君。十年後毀於火,次年(1596年)江都知縣張寧重建。現存建築是清代遺物。
文昌閣高三層,三層重檐呈圓形。閣身八角形,底層外砌磚牆,四面開拱門。二、三層四周設窗欄隔扇,均可輸轉開關。頂為圓形攢尖式,上蓋筒瓦。閣形與北京天壇祈年殿相仿。舊時閣上曾懸有「邗上文樞」匾額,並供有文昌帝君,寓昌明儒學文化之意。汶河遊船原先可穿過文津橋,盪入瘦西湖。1952年,因汶河水道久淤,遂填河築路,文津橋則埋於地下,文昌閣則立於廣場地面。登樓眺望,遠近景物歷歷在目。閣北與四望亭相望,西與唐代石塔相對,組成古樸街景。每逢節日之夜,閣上彩燈齊展,光耀數里,十分壯觀。1962年定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根據揚州城市建設規劃,在文昌閣廣場上,將象徵地恢復文津橋的景觀。
㈡ 揚州文昌閣有多少年歷史了啊
明代建的,距今有400-500年了。現在的是清代遺物。
㈢ 文昌橋有多少年的歷史
始建於南宋乾道初元(公元1165年),距今有八百多年的歷史了
㈣ 你覺得文昌閣的歷史悠久么
揚州文昌閣位於汶河路、文昌路交叉處,為江蘇省揚州市地標建築。文版昌閣,建於明代權萬曆十三年(1585年),屬於揚州府學建築群,舊日閣上懸有"邗上文樞"匾額。揚州府學建築,已陸續圮毀,現僅存文昌閣,為揚州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文昌閣:頤和園內六座城關(紫氣東來城關、宿雲檐城關、寅輝城關、通雲城關、千峰彩翠城關、文昌閣城關)建築中最大的一座,始建於乾隆十五年(1750),1860年被英法聯軍燒毀,光緒時重建。
主閣兩層,內供
文昌閣
銅鑄文昌帝君和仙童、銅特。
文昌閣與昆明湖西供武聖的宿雲檐象徵「文武輔弼」。
文昌閣在頤和園昆明湖東堤北端。
原是一座城關,為清漪園的園門之一。
建於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 ),現存城樓為光緒時(1875-1908)重建。
城頭四隅角廊平呈"人"字形,中間為三層樓閣。文昌閣中供奉著文昌帝君銅像,兩小侍童伴其左右,旁邊一匹銅騾,體態自然,傳說是帝君的乘騎。
站在文昌閣上,既可以遠眺萬壽山和西山風景,亦可俯瞰昆明湖全貌,是個觀景的好地方
㈤ 溪口文昌閣的歷史沿革
翌年竣工。蔣介石將「文昌閣」改名為「樂亭」,並親自撰寫《樂亭記》。他為什麼要更名呢?他在樂亭記中有這么一段文字:「嶺上古木參天,危崖矗立,其下有溪水瀠洄,游魚可數,牧童漁夫徜徉其間,樂且無窮,其幽靜雅逸之景象,竊比世外桃源無事他求矣。而隔溪綠竹與嶺上蒼松,倒影水心,澄澈皎潔無異寫真,其有歲寒君子之逸致乎……余以其位在山水之間,凡遠方同志來游者,莫不徜徉依戀而不忍舍,蓋無間乎仁與智,皆有樂於此,乃取其義而名之曰:樂亭。甚願吾鄉間同志,朝夕游樂,顧其名而思其義,因觀感而有所興起,卓然自立也,庶不負今日改造斯亭區區之意也夫。」蔣介石對文昌閣的修建、更名說得十分透徹。
到了l927年,他跟宋美齡結了婚,兩人到溪口,住在「樂亭」。文昌閣自然成了蔣宋在溪口的私人別墅和藏書樓。「甚願吾鄉同志,朝夕游樂」成了空頭支票。每當蔣介石夫婦住在文昌閣時,四周崗哨林立,誰還敢去閣內走動?西安事變後,蔣介石住在蔣母墓廬慈庵養傷,擔任國民黨副總裁的汪精衛趕到溪口看望蔣介石,被安排在文昌閣居住。
1937年1月13日夜,一張竹筏載著一個軍人和兩名隨從趕到溪口,被蔣介石的親信戴笠帶進文昌閣住下。此人就是抗日將領張學良。張學良走進文昌閣已是夜深人靜,在神不知鬼不覺的黑夜裡,四面布滿便衣,溪口當地名土和文人不敢到文昌閣「朝夕游樂」了。文昌閣倒成為張學良幽禁生活的起點。他住了十天後,被送往雪竇寺招待所。
1939年12月12日下午,六架侵華日機轟炸溪口,文昌閣夷為平地。蔣介石窮於應付戰事,一直未曾重建。1986年,國家撥款近30萬元,由東陽縣木雕營造廠按原貌重建,一樓廳堂展示蔣介石夫婦的相關資料,二樓為卧室與書房,恢復室內布置並展示宋美齡的畫作。對外開放,世界各國元首和海內外人士慕名而來。1987年3月,柬埔寨國家元首西哈努克親王前來溪口觀光,登上文昌閣,連聲說:「這里風景真迷人!」他的夫人莫尼克公主也留下了贊美溪口的笑聲。
㈥ 天心閣有多少年的歷史
天心閣是古城長沙的重要標志之一,但其始建年代,至今仍不了了。
多年以前,有論者據清雍正《湖廣通志》、乾隆《長沙府志》等圖籍,認為天心閣始建清初。顯然未確。
近年,又有學者據明末清初詩人俞儀《天心閣眺望》一詩,指出明末時已有天心閣。此說自當不謬,但俞儀縱跨兩個朝代,天心閣存在之期,仍使人有模糊之感。
其實,天心閣的年代還應往前推,推到俞儀的詩作之前。最近在明代崇禎《長沙府志》卷八「公移」之《分地方申詳》一文,找到新證。
《分地方申詳》為明萬曆四十一年(1613年),善化縣知縣唐源為長沙城內劃分界限、明確職守的條陳。
當時,長沙為明朝藩王封地之一,自明太祖朱元璋起,明皇朝將自己的子弟分封地方為王。長沙先後封有四王,其中吉王歷時最久,傳7代,共195年。藩王們依仗天子威儀,在長沙城內大興土木,營建王府,侵佔地皮,以致「城內地方半屬王府」,「而有司不敢問」。為此長沙府和長沙、善化兩縣感到「勢更岌岌,不容坐視」。
唐源的這一條陳,就是為了謀求劃清城內管轄界限、明確有司職責,而向上級政府(即長沙府)的報告。在這個條陳內,唐源指出:「善化所轄城內之地止一鋪、二鋪、三鋪,不過自縣治北抵織機巷,南抵天星閣,東抵王府稻田,西抵王府大街而已。」
條陳中所說的縣治,當時在縣正街北,今已成為蔡鍔南路中的一段;「織機巷」,即後來的織機街,今已並入人民西路中;王府稻田可能是古稻田所在;而文中所謂的「天星閣」則是今天天心閣之前身。
考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李汪度《重修天心閣記》一文。李氏在文中特別指出,「或曰:(天心閣之)『心,舊作星』」,說明在當時即有人指出,往時天心閣舊作天星閣,為我們留下了考證天心閣歷史的一條例證。
1914年,長沙開始拆除城牆,天心閣及其所在城牆因屬古城勝跡,被保留了下來。1924年辟為公園,將舊閣修復,並於閣兩側仿北京文瀾閣增建二閣,以游廊連接。。新中國成立以後,長沙市人民政府將此建為公園。1983年又在舊址重建天心古閣,1984年12月竣工,恢復了古閣的雄姿舊貌。
㈦ 文昌閣的峰口古鎮起源與發展
從明朝嘉靖二十六(1547)年起「漢水於荊門沙洋段潰口十八年」,大水注入直埠河的長夏河(夏水),因此大片湖面淤高而變成陸地。開始直埠河口有幾家姓張的居住,故稱張家場(現峰口搬運站地段)。其後江西、湖南客家紛至遷來或經商或是墾植。但長夏河每逢汛期,大水直沖垸里,泛濫成災,人們就在張家場堵口接夏水。歷史上有記載:迨清道光二十九(1849)年,漢江漲大水,楊林關潰口,水勢洶猛,在張家場沖了個大口,新堤姓劉的有祖墳葬在大口附近,怕沖走脈氣,冬季請工將這一大口嚴嚴實實地封起來,故稱「封口」,沔陽州志對峰口有詳細之說:「以封口之壩,擋洪水之峰,高堅無恙。」此即「峰口」得名之由來。
隨著時日的推進,峰口這個地名逐漸取代了張家場。市貿發展迅速,手工業繁榮,商業興隆,於清朝中葉,峰口集貿市場逐步向河西荒灘伸延。河西的樂勝垸堤外灘,是一塊呈現三角形蘆葦荒地,河東的工商業者逐漸向河西轉移而發展成商埠。「峰口」這個地名也隨之移到河西了。
到清咸豐年間(1851),峰口依靠水路交通優勢,市場商貿大為繁榮,上通監利、江陵、沙市,下至武漢三鎮。由於交通運轉便利,上述各地農副產品多在峰口集散。後來漢口曾經有過7條輪船往來運輸,使峰口商貿發展達到了頂峰,人們稱譽峰口為「小漢口」。
㈧ 揚州文昌閣有歷史意義
揚州文昌閣位於江蘇省揚州市,也稱文昌樓,是古代揚州府學的一處建築。中國其他孔廟或文廟的性質都是學廟,重在「學」字,是各級政府教育部門直接管理的教育場所和祭孔場所。揚州府學就是古代揚州府的學廟。
揚州府學橫跨汶河,是一個比較龐大的建築群。明代萬曆十三年(1585年),兩淮巡鹽御史蔡時鼎於學廟中興建文昌閣,建造在跨越汶河的文津橋上,取名「文昌」,有昌明儒學之意。
文津橋被埋於地下,文昌閣則立於地面。舊日揚州文廟的龐大建築群,因戰亂兵燹以及歷史滄桑,已陸續圮毀,僅余文昌閣存世。因此,文昌閣被列為揚州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8)文昌閣有多少年歷史擴展閱讀:
揚州文昌閣位於汶河路、文昌路交叉處,為江蘇省揚州市地標建築。文昌閣,建於明代萬曆十三年(1585年),屬於揚州府學建築群,舊日閣上懸有"邗上文樞"匾額。揚州府學建築,已陸續圮毀,現僅存文昌閣。
現存文昌閣為三級磚木結構,攢尖頂樓閣式建築,與北京天壇的祈年殿有些相似。上部是寰宇穹頂結構,為樓閣式的文廟建築中罕見。
三層重檐向上逐層收縮作傘狀,攢尖後以寶瓶收頂,頂部為橢球。文昌閣底層為八角形,四面辟有拱門,與街道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