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簡介 > 著名的歷史著作有什麼

著名的歷史著作有什麼

發布時間:2021-02-03 11:57:58

1. 中國古代歷史著作都有哪些

《史記》,《三國志》,《資治通鑒》等等。
《史記》是西漢著名史學家司馬遷撰寫的一部紀傳體史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被列為"二十四史"之首,記載了上至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元狩元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與後來的《漢書》、《後漢書》、《三國志》合稱"前四史"。
《史記》對後世史學和文學的發展都產生了深遠影響。其首創的紀傳體編史方法為後來歷代"正史"所傳承。同時,《史記》還被認為是一部優秀的文學著作,在中國文學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劉向等人認為此書"善序事理,辯而不華,質而不俚"。
《史記》全書包括十二本紀(記歷代帝王政績)、三十世家(記諸侯國和漢代諸侯、勛貴興亡)、七十列傳(記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跡,主要敘人臣,其中最後一篇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書(記各種典章制度記禮、樂、音律、歷法、天文、封禪、水利、財用),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萬六千五百餘字。
《三國志》是由西晉史學家陳壽所著,記載中國三國時代的斷代史,同時也是二十四史中評價最高的"前四史"之一。
《三國志》在此之前已有草稿,當時魏、吳兩國先已有史,如王沈的《魏書》、魚豢的《魏略》、韋昭的《吳書》,此三書當是陳壽依據的基本材料,蜀國無史,故自行採集,僅得十五卷。而最終成書,卻又有史官職務作品的因素在內,因此《三國志》是三國分立時期結束後文化重新整合的產物。三國志最早以《魏志》、《蜀志》、《吳志》三書單獨流傳,直到北宋咸平六年(1003年)三書已合為一書。
《三國志》也是二十四史中最為特殊的一部,因其過於簡略,沒有記載王侯、百官世系的"表",也沒有記載經濟、地理、職官、禮樂、律歷等的"志",不符合《史記》和《漢書》所確立下來的一般正史的規范。
《資治通鑒》(常簡作《通鑒》),由北宋司馬光主編的一部多卷本編年體史書,共294卷,歷時19年完成。主要以時間為綱,事件為目,從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寫起,到五代後周世宗顯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筆,涵蓋16朝1362年的歷史。
《資治通鑒》是中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在中國官修史書中佔有極重要的地位。

2. 最早的歷史著作有哪些

兩河流域留下了許多著名的史學著作,這些著作大多是一篇篇簡版短的文獻。四千多年前寫成的權《蘇美爾王表》可謂世界最早的歷史著作,它只用短短的2000~3000字,就把兩河流域幾千年漫長歷史輪廓勾畫了出來。同時期的《吐馬爾銘文》,內容更為簡短,卻保存了蘇美爾早期各邦的真實歷史。這兩個文獻,加上考古發掘所得文物,就成了我們今日描述蘇美爾歷史的主要依據。而巴比倫、亞述歷代諸王的詔令、年表、神廟文書等,經過近代學者的細心整理,也成為重現兩河流域歷史面貌的主要材料。

3. 中國古代著名的文學、歷史著作有哪些

通俗的有:警世恆言\醒世通言\喻世明言.一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
史書方面還:呂氏春秋.東周列國志.
科技方面有:夢溪筆談.海國圖志
文學批評有:文心雕龍.

4. 著名歷史著作有什麼

著名的史書:二十四史。
即:
《史記》(漢·司馬遷)、
《漢書》(漢·班固)、
《後漢書》(南朝宋·范曄)、
《三國志》(晉·陳壽)、
《晉書》(唐·房玄齡等)、
《宋書》(南朝梁·沈約)、
《南齊書》(南朝梁·蕭子顯)、
《梁書》(唐·姚思廉)、
《陳書》(唐·姚思廉)、
《魏書》(北齊·魏收)、
《北齊書》(唐·李百葯)、
《周書》(唐·令狐德棻等)、
《隋書》(唐·魏徵等)、
《南史》(唐·李延壽)、
《北史》(唐·李延壽)、
《舊唐書》(後晉·劉昫等)、
《新唐書》(宋·歐陽修、宋祁)、
《舊五代史》(宋·薛居正等)、
《新五代史》(宋·歐陽修)、
《宋史》(元·脫脫等)、
《遼史》(元·脫脫等)、
《金史》(元·脫脫等)、
《元史》(明·宋濂等)、
《明史》(清·張廷玉等)
二十四史,中國古代各朝撰寫的二十四部史書的總稱,是被歷來的朝代納為正統的史書,故又稱「正史 」。它上起傳說中的黃帝(約前2550年),止於明朝崇禎十七年(1644年),計3213卷,約4000萬字,用統一的有本紀、列傳的紀傳體編寫。1921年,中華民國大總統徐世昌下令將《新元史》列入正史,與「二十四史」合稱為「二十五史」,而多數地方不將新元史列入,而改將《清史稿》列為二十五史之一,或者將兩書都列入正史,則形成了「二十六史」。

5. 比較有名的中國歷史書籍

1、《春秋左氏傳》,原名《左氏春秋》,漢代時又名《春秋左氏》、《春秋內傳》,漢代以後才多稱《左傳》。

《左傳》相傳是春秋末年魯國的左丘明為《春秋》做註解的一部史書,與《公羊傳》、《穀梁傳》合稱「春秋三傳」。是中國第一部敘事詳細的編年體史書,同時也是傑出的歷史散文巨著。

2、《呂氏春秋》是在秦國丞相呂不韋主持下, 集合門客們編撰的一部黃老道家名著。成書於秦始皇統一中國前夕。此書以儒家學說為主幹,以道家理論為基礎,以名、法、墨、農、兵、陰陽家思想學說為素材,熔諸子百家學說於一爐,閃爍著博大精深的智慧之光。

呂不韋想以此作為大秦統後的意識形態。但後來執政的秦始皇卻選擇了法家思想,使包括道家在內的諸子百家全部受挫。《呂氏春秋》集先秦道家之大成,是戰國末期道家的代表作,全書共分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二十餘萬字 。

3、《戰國策》是一部國別體斷代史史學著作,又稱《國策》。書中記載了西周、東周及秦、齊、楚、趙、魏、韓、燕、宋、衛、中山各國之事。

記事年代起於戰國初年,止於秦滅六國,約有240年的歷史。《戰國策》分為12策,33卷,共497篇,主要記述了戰國時期的游說之士的政治主張和言行策略,也可說是游說之士的實戰演習手冊。

該書亦展示了東周戰國時代的歷史特點和社會風貌,是研究戰國歷史的重要典籍。《戰國策》一書的思想傾向,因其與儒家正統思想相悖,受到歷代學者的貶斥。

4、《三國志》,二十四史之一,是由西晉史學家陳壽所著,記載中國三國時期的魏、蜀、吳紀傳體國別史,是二十四史中評價最高的「前四史」之一。

當時魏、吳兩國已有史書,如官修的王沈《魏書》、私撰的魚豢《魏略》、官修的韋昭《吳書》,此三書當是陳壽依據的基本材料。蜀國無史官一職,故自行採集,僅得十五卷。

陳壽開始在蜀國任職,受宦官排擠不得志。蜀降晉後,歷任著作郎,晚年多次被貶,屢次受人非議,歷經十年艱辛,完成了紀傳體史學巨著《三國志》。

5、《尚書》,最早書名為《書》,約成書於前五世紀,傳統《尚書》(又稱《今文尚書》)由伏生傳下來。傳說為上古文化《三墳五典》遺留著作。

西漢學者伏生口述的二十八篇《尚書》為今文《尚書》,魯恭王在拆除孔子故宅一段牆壁時,發現的另一部《尚書》,為古文《尚書》。

西晉永嘉年間戰亂,今、古文《尚書》全都散失了。東晉初,豫章內史梅賾給朝廷獻上了一部《尚書》,包括《今文尚書》33篇,以及偽《古文尚書》25篇 。

6. 古代比較有名的著作有哪些呀

【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的合稱。宋人抽出《禮記》中的《大學》、《中庸》兩篇,與《論語》、《孟子》配合,至南宋,朱熹撰《四書章句集注》,「四書」之名由此而定。此後,「四書」始終是我國封建社會正統教育的必讀書和科舉取士的初級教科書。

【五經】《詩》《書》《禮》《易》《春秋》五部儒家經典的簡稱,始稱於漢武帝時。其中有中國古代豐富的歷史資料,是封建時代教育的必讀教科書,並被統治階級作為宣傳宗法封建思想的理論依據。
【六經】六部儒家經典,即「五經」外,加《樂經》。也有稱「六經」為「六藝」的。
【十三經】十三部儒家經典。漢代開始,把《詩》《書》《禮》《易》《春秋》稱為"五經"。唐代把「三禮」(《周禮》、《儀禮》、《禮記》)、「春秋三傳」(《公羊傳》、《穀梁傳》、《左傳》),連同《易》《書》《詩》稱為「九經」。至唐文宗刻石經,將《孝經》《論語》《爾雅》列入經部,則為「十二經」。宋代又將《孟子》提升為經,故有「十三經」之稱。

【二十四史】從《史記》到《明史》的二十四部紀傳體史書,被稱為「正史」,清代乾隆年間編定。其中《史記》是通史,其餘的都是斷代史。

【史記】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西漢司馬遷撰。全書一百三十篇,計十二本紀(帝王傳記)、十表、八書(記載經濟、天文、歷法、禮樂等方面的情況)、三十世家、七十列傳(不同類型、不同階層人物的傳記),記載自黃帝至漢武帝時期共約三千年的歷史。該書打破正統的觀點,對歷史人物力求給予公正的評價,在我國史學史和文學史上都有極重要的地位。作者所創的紀傳體例為歷代著正史者所遵循取法。

【資治通鑒】北宋司馬光撰,全書二百九十四卷,記載了自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至周世宗顯德六年(959)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歷史。宋神宗以其「鑒於往事,有資於治道」,命名為《資治通鑒》。該書是一部對後代產生很深遠影響的編年體通史。

【詩文集的命名方式】古人為詩文集命名的方式,主要的有:(1)以作者姓名命名。(2)以官爵命名。(3)以謚號命名。(4)以書齋命名。(5)以作者字、號命名。(6)以居官地或居住地命名。(7)以出生地命名。(8)以帝王年號命名。

【史書編寫方式】分紀傳體、編年體、紀事本末體三種。(1)紀傳體是以人物為中心線索來編寫的史書體裁,由司馬遷首創。(2)編年體是按年月日先後順序來記述史實的史書體裁。(3)紀事本末體是以歷史事件為中心線索來編寫的史書體裁。這種體裁在南宋時才出現。

【目錄學】研究書目的編制、利用並使其在科學文化事業中有效地發揮作用的學問。我國古代就有人注意到目錄學的作用,西漢時,劉向、劉歆父子就撰有 《別錄》、《七略》等書,以後歷代均有專著。

【經史子集】我國古代圖書分為「經、史、子、集」四部,四部的名稱和順序是在《隋書·經籍志》中最後確定下來的。

【四庫全書】我國古代最大的一部叢書。紀昀、陸錫熊等四千餘人編撰,清代乾隆三十七年開館纂修,經十年始成。共收圖書三千五百零三種,七萬九千三百三十七卷,約九億九千七百萬字。分經、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庫。每部再分類、細目。內容極為廣泛,對整理、保存古代文獻有一定的作用。

【說文解字】簡稱「說文」,是我國第一部系統分析字型和考求字的本義的字典,東漢許慎撰,收字九千三百五十三個,重文(異體字)一千一百六十三個。首創了部首分類法,將一萬零五百十六個字歸入五十四部。每字先解字義,再按六書說解形體構造,並注目讀音。

【康熙字典】清代張玉書、陳廷敬等編纂;在我國字書史上第一次正式使用「字典」為書名。這是迄清為止我國規模最大的字書。

【爾雅】我國最早的釋詞專著,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成體系的詞典。研究者認為,此書是西漢初年的學者們編輯周秦至漢諸書的舊文遞相增益而成。

【經傳釋詞】古漢語虛詞研究專著,清代王引之著。以經傳為主,兼及子史,收周秦兩漢古籍中文言虛詞一百六十個,詳加解釋。

【文言虛字】文言虛詞研究著作,作者呂叔湘為近代漢語學的拓荒者和奠基人。書中選取最常見的二十九個文言虛詞,廣舉例句,詳加分析,並附有練習。

【我國書籍之最】我國最早的編年體史書是《春秋》。我國最早的傳統體(紀傳體)史書是《史記》。我國最早的斷代史書是《漢書》。我國最早的有系統的史學評論著作是《史通》。我國最早的詞典是《爾雅》。我國最早的字典是《說文解字》。我國最早的詩歌選集是《詩經》。我國最早的長詩是《離騷》。我國最早的小說是《搜神記》。我國最早的有系統的小說評論著作是《文心雕龍》。我國最早的醫學書是《黃帝素問》。我國最早的總結性葯物著作是《本草綱目》。我國最早的葯物著作是《神農本草經》。我國最早的植物學書是《南方草本狀》。我國最早的農業專著是《齊民要術》。

7. 歷史著作有哪些

二十五史:《史記》(漢·司馬遷) 《漢書》(漢·班固) 《後漢書》(南朝宋·范曄) 《三國志》(晉·陳壽) 《晉書》(唐·房玄齡等) 《宋書》(南朝梁·沈約) 《南齊書》(南朝梁·蕭子顯) 《梁書》(唐·姚思廉) 《陳書》(唐·姚思廉) 《魏書》(北齊·魏收) 《北齊書》(唐·李百葯) 《周書》(唐·令狐德棻等) 《隋書》(唐·魏徵等) 《南史》(唐·李延壽) 《北史》(唐·李延壽) 《舊唐書》(後晉·劉昫等) 《新唐書》(宋·歐陽修、宋祁) 《舊五代史》(宋·薛居正等) 《新五代史》(宋·歐陽修) 《宋史》(元·脫脫等) 《遼史》(元·脫脫等) 《金史》(元·脫脫等) 《元史》(明·宋濂等) 《明史》(清·張廷玉等) 《新元史》(清末民初·柯劭忞)
四書五經,清有「六經皆史」之說:《論語》《孟子》《大學》《中庸》《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

8. 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著作是什麼

最有名的當屬《孫子兵法》,這個是中國所有文化作品中在世界上傳播最廣的著作。

閱讀全文

與著名的歷史著作有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