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九江有多少年的歷史呀 有南昌久嗎
西漢時期,南昌為豫章郡治所,相當於現在的省會城市。九江附近為柴桑,地版位相當於現權在的一個縣級市。直至東漢、三國、西晉時期。至東晉,九江更名為江州,升級為尋陽郡治所,與南昌同級。
補充:秦朝有九江郡,治所為壽春,不是今天長江邊上的九江市。
2. 九江擁有2200年的歷史為什麼還評不上國家歷史文化名稱
對於江西九江來說,有一個不大不小的遺憾,那就是沒有評上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作為擁有2200多年歷史的九江來說,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它名落孫山呢?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看一下。
這一條硬性條件無法滿足的情況下,九江落選歷史文化名城也就情有可原了。
現如今,歷史文化名城已經成為了讓九江人耿耿於懷的一件事情,隨著近年來對九江文物古跡的進一步發掘和保護,我們相信總有一天,九江會獲得實至名歸的評價的。
3. 江西九江的歷史
九江之稱,最早見於《尚書
4. 九江市歷史上有多少個名稱
九江古稱江州、潯陽、柴桑、汝南、湓城、德化,有江西北門之稱。
5. 九江縣江洲歷史多少年
江洲自西漢後元(公元前154年)至今,經過兩千餘年的自然消漲沖積成洲,歷史上回曾稱桑落洲,然答滄桑亘變,時長時沒。今洲初出水於明永樂年間,後逐漸擴大,首以先行開拓者的姓氏面名張家洲、翁家洲。解放前,水災頻頻,民不聊生。建國以來,經多方治理和建設,已成富饒之區。地勢自西向東平緩傾斜,地表水道過河網注入長江。地處中亞熱帶向亞熱帶達渡的濕潤季風氣候帶。氣候溫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17度,年平均日照時數1891﹒5小時,年平均降雨量1425。5毫米,年風向多為東北風,7月偏南風。
因地處於長江中心一塊洲地得名。解放前夕屬桑落鄉。1950年屬九區洲頭、九洲、六號等鄉,1958年成立江洲公社,1984年5月改鄉,1993年撤鄉建鎮。1997年,面積83.8平方千米,人口3.5萬,轄洲頭(洲頭、後埂、前埂)、九號、六號、槐洲、同興、官場、聯洲、柳洲、團洲、蔡洲、九洲(含良種場)、江洲12個行政村場。
6. 九江的介紹
九江(潯陽城),山擁千嶂,江環九派,「士高氣清,富有佳境」。自古以來。就是舟車輻輳,商賈雲集的通都大邑。九江地處贛、鄂、湘、皖四省交界處,襟江帶湖,背倚廬山,是兵家必爭的軍事重鎮。 九江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九江之稱最早見於《尚書·禹貢》中「九江孔殷」、「過九江至東陵」等記載,後據《晉太康地記》記載,九江源於「劉歆以為湖漢九水(即贛江水、鄱水、余水、修水、淦水、盱水、蜀水、南水、彭水)入彭蠡澤也」。長江流經九江水域境內,與鄱陽湖和贛、鄂、皖三省毗連的河流匯集,百川歸海,水勢浩淼,江面壯闊。九江稱謂的來歷有兩種,一是「九」為古代中國人認為的最大數字,「九江」的意思是「眾水匯集的地方」,「九」是虛指;二是「以為湖漢九水(即贛江水、鄱水、余水、修水、淦水、盱水、蜀水、南水、彭水)入彭蠡澤也」,即九條江河匯集的地方,「九」是實指。長江流經九江水域境內,與鄱陽湖和贛、鄂、皖三省毗連的河流匯集,百川歸海,水勢浩淼,江面壯闊。 九江古稱江州、潯陽、柴桑、汝南、湓城、德化,有江西北門之稱。境內京九鐵路、合九鐵路、銅九鐵路等鐵路線貫通。交通十分便利。她左鄰鄱陽湖,右連洞庭水,京九鐵路與長江黃金水道在這里構成了中國南北、東西交流的軸心,是中國歷史悠久的著名旅遊城市。長江邊上的九江交通便利,鐵路、公路、水運、民航齊全。市區非農人口(潯陽區、廬山區、經濟技術開發區)85萬。 九江人傑地靈,物華天寶,旅遊資源博大精深,便利的水陸交通曾促進了中華經濟、文化的發展,使享有「三江之口,七省通衢」的九江成為天下「眉目之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分封天下三十六郡,其中就有九江郡。發達的水陸交通使具有兩千餘年歷史的九江成為軍事重鎮及商業、文化交流中心。 中國歷史名山——廬山,以其迷人的秀姿,吸引了許多歷代名人高士,各宗教界傑出人物在這里駐足,秦皇漢武,亦步入其中……兩千多年來,許多傑出的人物為廬山吟唱出眾多膾炙人口的詩篇,使廬山成為千古名山。廬山,佛教、道教、儒教、伊斯蘭教並處一山,形成了中外歷史的獨特文化現象。秀麗的風景,多變的景幻,素有「匡廬奇秀甲天下」的美譽。是中國著名的風景名勝區,1996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為「世界文化景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九江境內的鄱陽湖水域是中國最早的漁業基地,也是現今世界上最大候鳥越冬棲息地。每逢冬春之際,大約有兩百多種鶴類珍禽在此翔集,有「中國第二長城的美譽」。九江現代交通已形成水、陸、空立體交通網路。歷史上便利的交通,曾經使九江成為中國古代文化交流中心,成為古代中國著名的「四大米市」,「三大茶市」之一。
7. 江西九江有什麼悠久的歷史文化
九江,簡稱 「潯」,古稱 「潯陽、柴桑、江州」,是中國江西省下轄地級市,是具有2200多年的歷史文化名城。九江位於江西省最北部、長江以南沿岸,是江西省第二大城市,省域副中心城市,江西省經濟、政治、文化、科教、商業次中心城市,江西省雙核城市,長江十大港口城市,中國十大魅力城市,中國著名優秀旅遊城市,有「江西北大門」之稱。九江地處長江與京九兩大經濟帶交叉點,是長江中游區域中心港口城市,中國首批5個沿江對外開放城市之一,號稱「三江之口,七省通衢」與「天下眉目之地」。中國最大的淡水湖(鄱陽湖)有三分之二的水域面積在九江,世界文化景觀遺產(廬山)、佛教凈土宗發源地(東林寺)皆位其境內。
先秦
夏、商時期,九江境地分屬荊州、揚州;春秋時分別屬吳國、楚國,有「吳頭楚尾」之稱;戰國時多有變更:周元王三年(前473),越滅吳,屬越;周顯王三十五年(前334),楚敗越,屬楚。[1]
商代設艾侯國,建都於修河上游,所轄范圍大致為今修水、銅鼓、武寧、永修一帶;武王克商後,除艾侯國,設艾監。春秋後期至戰國期間,在分封諸侯國之外,出現了縣邑,江西境內有番(pó)、艾2邑,其中艾邑轄區范圍大致與艾侯國、艾監相等。
秦漢
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秦滅楚,以其地設3郡,其中九江郡轄區范圍包括今江西大部,郡治設在壽春(今安徽壽縣)。
漢高帝六年(前201),設豫章郡,治南昌;領縣十八,九江境內有五,依次為:第三彭澤(治今彭澤西南,包括湖口、彭澤、都昌及安徽東流一部);第五歷陵(治今德安);第七柴桑(治今九江西南,包括市區及九江、星子、瑞昌等地);第八艾(治今修水渣津附近,包括修水、銅鼓2縣);第十四海昏(治今永修東,包括永修、武寧、靖安、安義、奉新5縣);第十六鄡陽(治今都昌南,包括都昌縣和波陽縣各一部)。同時,設立尋陽縣,治所在今湖北省黃梅縣西南,其江南轄區一部在今九江境內。永元十六年(104),分海昏設建昌縣。中平年間(184~189),分艾縣置西平縣;二年(185),析海昏、建昌置永修、新吳(今奉新)2縣。建安四年(199),析艾、海昏設西安縣。
三國兩晉南北朝
三國時屬孫吳,柴桑隸武昌郡,尋陽隸廬江郡。各縣分屬武昌(柴桑)、豫章(艾、海昏、建昌、永修、新吳、西安、彭澤)、鄱陽(鄡陽、歷陵)、廬江(尋陽)4郡。
西晉太康元年(280),改西安縣為豫章縣。元康元年(291),分揚州之豫章、鄱陽、廬陵、臨川、南康、建安、晉安,荊州之武昌、桂陽、安成10郡為江州,治豫章(今南昌)。永興元年(304),分廬江郡尋陽縣、武昌郡柴桑縣合立尋陽郡,治尋陽縣(江北),屬江州。
東晉咸和年間(326~334),先後將尋陽郡治、尋陽縣治由江北遷至柴桑;咸康六年(340),又將江州州治由豫章移駐尋陽。至此,州、郡、縣三級政權同治尋陽。義熙八年(412),尋陽郡改名為江州郡;省尋陽縣,並入柴桑。
南朝宋永初二年(421),廢鄡陽,並入彭澤縣。元嘉元年(424),廢歷陵,並入柴桑縣;二年(425),廢海昏,並入建昌縣。梁太清二年(548),分彭澤置太原僑郡,轄晉陽、和城、天水3僑縣及彭澤;分柴桑置汝南僑縣;尋陽郡治遷入湓城(今九江市區)。太平二年(557),分江州為二,立西江州,領尋陽及太原、高唐、齊昌、新蔡4僑郡。陳永定三年(559),置豫寧郡,治豫寧縣,轄艾、建昌、永修、新吳、豫寧5縣。天嘉六年(565),罷西江州,尋陽郡還隸江州。
隋唐五代十國
隋開皇三年(583),彭澤易名龍城縣。九年(589),廢除梁、陳二代所設的僑郡、僑縣:廢太原郡,並晉陽、和城、天水、彭澤4縣為龍城縣;廢豫寧郡,並永修、豫寧、新吳、艾4縣入建昌;廢尋陽郡,並柴桑、汝南2縣立尋陽縣;十八年(598),改尋陽縣為彭蠡縣;龍城復名彭澤縣。大業二年(606),廢州設郡,形成郡、縣兩級行政建制;廢江州,改置江州郡;改彭蠡為彭城縣,隨後又改為湓城縣。三年(607),江州郡改為九江郡;復設豫寧縣。九江
唐初,江西地區屬江南道。武德四年(621),分湓城置潯陽縣;廢郡復州,江州領湓城、潯陽、彭澤3縣。五年(622),分湓城縣置楚城縣;割鄱陽縣雁子橋之南境置都昌縣;復置西平縣,與豫寧縣並存;設置浩州,轄彭澤、都昌、樂城、廣晉4縣;復置永修縣;析建昌設龍安縣(今安義境內);八年(625),廢浩州,省樂城並入彭澤縣;廢湓城入潯陽縣。貞觀八年(634),廢楚城並潯陽縣。永淳元年(682),析建昌復設新吳縣。長安四年(704),析建昌置武寧縣。景雲元年(710),改武寧為豫寧縣。開元二十一年(733),分江南道為江南西道,轄洪、饒、虔、吉、江、袁、信、信、撫8州、37縣,其中江州轄潯陽、彭澤、都昌3縣。天寶元年(742),改江州為潯陽郡。乾元元年(758),確立州、縣兩級建制,改潯陽郡為江州。寶應元年(762),豫寧復名武寧縣。貞元十六年(800)分武寧建分寧縣。
五代南唐順義七年(927)升蒲塘場為德安縣。升元元年(937),析建昌、武寧、奉新置靖安縣;二年(938),升湖口戍為湖口縣。三年(939),江州設奉化軍;升赤烏場為瑞昌縣;改潯陽縣為德化縣。
宋元
北宋太平興國三年(978),升星子鎮為星子縣;七年(982),設南康軍,治星子,轄星子、都昌、建昌3縣。天禧四年(1020),分江南路為東、西二路,江州屬江南東路,轄德化、德安、瑞昌、湖口、彭澤5縣;改分寧縣為寧縣。開寶八年(975),江州降為軍事;寧縣復稱分寧縣。大觀三年(1109),江州升為望郡。
南宋紹興二年(1132),江州改屬江南西路;九江境內各縣隸屬:德化、德安、瑞昌、湖口、彭澤屬江州;星子、都昌、建昌屬南康軍;分寧、武寧屬洪州。建炎二年(1128),合江、池、饒,信4州為江州路。四年(1130),升分寧縣為義寧軍。隆興元年(1163),廢義寧軍,復為分寧縣。
元代行省下設路、州、縣。至元十二年(1275),於江州置江東西宣撫司;十三年(1276),改為江西大都督府,隸揚州行省;十四年(1277),罷江西大都督府升江州路,改南康軍為南康路,轄縣未變;十六年(1279),江州路改隸黃蘄等路宣慰司;二十二年(1285)復隸江西行省;二十三年(1286),於武寧縣置寧州,轄分寧、武寧2縣。元貞元年(1295),升建昌為州,屬南康路。大德八年(1304),升分寧縣為寧州。至正二十一年(1361),朱元璋攻下江州,改江州路為九江府;改南康路為西寧府,次年改稱南康府。
明清
明洪武初三年(1370),降建昌州、寧州為縣;九年(1376),改江西行省為江西等處承宣布政使司,全省分為5道、13府,其中九江道轄九江、南康、饒州3府;九江府轄德化、德安、瑞昌、湖口、彭澤5縣;南康府轄星子、都昌、建昌3縣;寧縣、武寧則屬南昌府,弘治十六年(1503),復升寧縣為寧州。正德十三年(1518),分建昌置安義縣,隸南康府。
清代,九江境內各縣隸屬仍承明制。嘉慶六年(1801),改寧州為義寧州。咸豐四年(1854),太平軍改湖口為九江郡,以九江府為江西省;太平天國失利後,清復原制。
中華民國
辛亥革命後,廢除府制。1912年改義寧州為義寧縣。1914年,全省設4道,轄81縣,其中潯陽道轄20縣。同年,為避免道、縣同名,改德化為九江縣、義寧為修水縣、建昌為永修縣。1926年廢道,各縣均直屬省政府。1927年設九江市政廳,次年改稱市政府,1930年撤銷,並入九江縣。
1932年以後,江西省設行政督察區,其區劃變更頻繁,數量時有增減。以1935年全省設8個行政督察區,今九江境內各縣隸屬關系為:武寧、修水、永修屬第一行政督察區;都昌、彭澤、湖口、九江、星子、德安、瑞昌屬第五行政督察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
廬山(3)
1949年5月7日九江解放,7月19日設九江專員公署,析九江縣城廂設九江市。1968年4月,成立九江專區革命委員會。1971年2月,改為九江地區革命委員會,1979年改為九江地區行政公署。
1980年九江市從九江地區劃出,升為省轄市,市轄潯陽、廬山、郊區三區,1983年7月27日地市合並,同時實行市管縣體制,現轄潯陽、廬山兩區,九江縣、武寧縣、修水縣、永修縣、德安縣、星子縣、都昌縣、湖口縣、彭澤縣等九縣,代管縣級瑞昌市、共青城市,另設有九江經濟技術開發區和廬山風景名勝區管理局。
九江是文學家陶淵明、黃庭堅、白鷺洲書院創始人江萬里以及建築家雷發達的故鄉;東晉時,荊、江二州刺史陶侃,就是潯陽人。同時代的周訪、周楚、周撫一家兩代,為保衛晉室屢建功勛。北宋將領王韶(德安人),南宋將領余玠(修水人),曾率部與吐蕃部落和蒙古軍作戰有功,分別官至樞密副使和兵部侍郎。
近代化運動中,九江涌現了維新志士陳寶箴及其子陳三立、孫陳衡恪、陳寅恪。武寧人李烈鈞湖口起兵,反對帝制維護共和,是辛亥革命的元老。
此外還有餘慶鰲、蔡公時、蔣彝、許德珩、吳征鎰、袁隆平、潘際鑾、楊叔子、杜宣、畢必成 、黃遠生、陳邦柱、徐寶璜、陶博吾、蔡若虹、萬昊、沈德詠、樊友山等。
8. 江西九江有什麼悠久的歷史文化
九江,簡稱 「潯」,古稱 「潯陽、柴桑、江州」,是中國江西省下轄地級市,是具有專2200多年的歷史文化名城屬。
九江位於江西省最北部、長江以南沿岸,是江西省第二大城市,省域副中心城市,江西省經濟、政治、文化、科教、商業次中心城市,江西省雙核城市,長江十大港口城市,中國十大魅力城市,中國著名優秀旅遊城市,有「江西北大門」之稱。九江地處長江與京九兩大經濟帶交叉點,是長江中游區域中心港口城市,中國首批5個沿江對外開放城市之一,號稱「三江之口,七省通衢」與「天下眉目之地」。
中國最大的淡水湖(鄱陽湖)有三分之二的水域面積在九江,世界文化景觀遺產(廬山)、佛教凈土宗發源地(東林寺)皆位其境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