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黑龍江歷史上出了幾個皇帝
東北地區地域遼闊,物產豐富,在古代是漢,鮮卑,契丹,蒙古,女真,滿族等各個民族生息,繁衍之地。自魏晉時期,各個少數民族內遷以後,建立了十餘個封建王朝,涌現出了十餘個開國皇帝。這在皇帝榜中佔有的比例是比較高的,在地處偏遠的黑龍江省,歷史上共出了五位皇帝。
黑龍江歷史上,出現的第一位皇帝是金太祖完顏阿骨打(公元1068年一公元1123年),漢名叫完顏旻。阿骨打是按出虎水(阿什河)流域女直人完顏部的首領。遼國對女直人搞民族分化壓迫政策,激起女直人的反抗。
完顏亮把都城從會寧府遷到燕京(北京),他在內部不穩定時,親率大軍南征,採石磯之戰,被宋將虞允文擊敗,引發內部危機,死於內訌。
完顏雍(公元1123年一公元1189年)是金國第五任皇帝,也是金太祖阿骨打的孫子,金睿宗完顏宗輔之子,母親貞懿皇後李氏。完顏雍原先是金國遼陽留守,文武全才,受百官擁戴。海陵王南征時,文武大臣擁立完顏雍為皇帝。
完顏雍是金國歷史上比較出名的皇帝,在位期間擊敗南宋主持的隆興北伐,雙方簽訂隆興合議,實現四十年和平。
完顏雍勤政節儉,不穿絲制龍袍,輕徭薄賦,重視農業生產,金國進入和平建國時期,國庫充盁,百姓安居樂業,史稱"大定盛世"。完顏雍雖然是少數民族皇帝,但歷史評價非常高,有小堯舜之稱。
大定二十九年(公元1189年),完顏雍病逝,享年67歲。謚號仁孝皇帝,廟號世宗,葬興陵。黑龍江省雖然地處東北地區,也是中國歷史重要組成部分。在近千年前,生活在黑龍江省的先人們亦走上中國歷史舞台,對中華民族作出重大貢獻。
② 東北有多少年的歷史
應該跟中原一樣長,公元前的夏商時期就有文明存在了
在夏商時期,東北地方的少數民族的國家叫做夫余,位置在現在的松嫩平原。現在黑龍江省友誼縣發現了夫余古城的遺址。在商周時期,建立肅慎國,在兩漢時期,東北的少數民族建立勿吉國,其中一支民族為鮮卑,起源於內蒙接近黑龍江的位置。在西晉五胡下中原時期,在中國北方建立了北魏王朝統一了中國北方。後來北魏分裂成東魏和西魏,後來統一成了北周。北周大將軍楊堅造反推翻了北周建立了隋朝,並且統一了中國南方。在隋唐時期,中國東北的王朝是渤海國,建立者是大阼榮,在唐玄宗時期被封為渤海郡王。在唐朝末期,契丹人崛起,建立了遼國,在北宋末期,女真人崛起,消滅了遼國,迫使契丹人西遷,在中國的西部建立了西遼。女真人建立金國,並且滅亡了北宋。在南宋中後期,蒙古人興盛起來,部族首領鐵木真消滅了金國建立了蒙古汗國。女真人則遷徙會了發祥地長白山地區。在明朝,女真人分裂為四部,其中的建州女真於明朝末期在首領努爾哈赤的率領下,發布「十大恨」反明詔書,開始反明。在攻克沈陽後建立國號後金,改沈陽為盛京。後來,他的第四子皇太極改民族「女真」為「滿州」,改國號「金」為「清」並且在其兒子順治皇帝時期統一了全國。
③ 黑龍江的來歷
關於黑龍江名稱的由來,有這樣一個傳說。
在山東半島的沿海村莊居住著一戶李姓人家,妻子多年不孕。一次到河邊取水時見龍而有孕,後來生下一條小黑龍。小黑龍白天騰雲駕霧,來去無蹤,晚上回到母親身邊吃奶。村民得知議論紛紛,李老漢覺得臉上無光,非常惱火。
一天,趁小黑龍吃奶的時候,李老漢操起菜刀向小黑龍砍去,小黑龍躲閃不及,被砍掉了尾巴逃出了家門。由於禿尾巴龍平日里為人實在而又隨和,經常幫助別人,人們都親切地稱他為禿尾巴老李。後來禿尾巴老李來到了東北。
東北北部有一條大江,裡面住著一條白龍,人們叫它白龍江。白龍經常興風作浪,致使江水泛濫成災,百姓深受其苦。禿尾巴老李決心為民除害。他化作人形將自己的身世告訴收留他的老鄉,並請求鄉親們在他與白龍決戰時予以幫助。
決戰之日,黑龍躍入江中與白龍激戰。鄉親們准備好了饅頭和石頭前往江邊。按照約定,鄉親們見白浪上翻時就往裡投石頭,見黑浪上翻時就往裡投饅頭。二龍鏖戰了三天三夜,最後黑龍在人們的幫助下戰勝了白龍,並長住在這條江里,從此這里風調雨順,黑龍江也因此而得名。
(3)黑龍江省的歷史有多久擴展閱讀
作為神州大地上的第三條巨川,黑龍江不似長江,卻有那麼多美麗動人的傳說;黑龍江也不似黃河,卻承載和記錄了那麼多民族的苦難與興衰;它的寬宏、壯美幾乎不為外人所知,因此在人們的印象中黑龍江彷彿總是披著一層神秘的薄紗……
如黑色蛟龍般蜿蜒奔騰於我國東北邊陲的黑龍江,其長度居世界河流第八位,是我國和俄羅斯之問的一條重要國際界河。我國古時稱黑龍江為羽水、浴水、黑水、望建河、烏桓水、石里罕水等,《遼史》始稱黑龍江。俄語稱其阿穆爾河,蒙語稱其哈拉穆河。
世居黑龍江流域的滿族,稱它為「薩哈連烏拉」,「薩哈連」即「黑」的意思,「烏拉」意為「江」。因為黑龍江所經之處,森林茂密,水草豐盛,土壤中富含的黑色腐殖質被地表水帶入江中,使得江水青黑幽深,再加上這條大河蜿蜒流去狀如游龍,故此得名黑龍江。
④ 哈爾濱有多少年的歷史
哈爾濱的歷史源遠流長,是一座從來沒有過城牆的城市。早在22000年前,舊石器時代晚期,這里就已經有人類活動。大約5000年前,哈爾濱地區進入新石器時代。大約3000年前,殷商晚期,哈爾濱進入青銅時代,屬於黑龍江地區最早的古代文明國家——白金寶文化的分布區域。
哈爾濱是金、清兩代王朝的發祥地。公元1115年,金代在上京(哈爾濱阿城區)建都。19世紀末,哈爾濱已出現村屯數十個,居民約3萬人,交通、貿易、人口等經濟因素開始膨脹,為城市的形成與發展奠定了基礎。
1896年至1903年,隨著中東鐵路建設,工商業及人口開始在哈爾濱一帶聚集。中東鐵路建成時,哈爾濱已經形成近代城市的雛形。20世紀初,哈爾濱就已成為國際性商埠,先後有33個國家的16萬余僑民聚集這里,19個國家在此設領事館。 與此同時,中國民族資本也有了較大發展,建立起哈爾濱在當時的北滿經濟中心和國際都市地位。
哈爾濱是中國馬克思主義思想傳播較早、工人和學生運動比較活躍的城市。1923年,哈爾濱成立東北地區第一個黨組織。1927年,在哈爾濱召開了東北地區第一次黨代會,並成立滿洲臨時省委。哈爾濱成為黨領導東北人民進行革命斗爭和後來抗日斗爭的指揮中心。
1932年,哈爾濱淪為日偽統治。哈爾濱人民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斗爭,先後涌現出趙尚志、楊靖宇、李兆麟、趙一曼等名垂千古的民族英雄和革命烈士。1945年,哈爾濱從日偽統治下解放,人口70餘萬。1946年4月28日,哈爾濱正式建立人民政權,成為全國解放最早的大城市。
新中國成立後,哈爾濱發展國民經濟,在「一五」時期,哈爾濱是國家重點建設城市之一,前蘇聯援建的156項重點建設工程,有13項設在哈爾濱,成為國家重要工業基地,並迅速由一個消費城市轉變為新興工業城市。1958年至1965年,哈爾濱經歷了「大躍進」和經濟調整的曲折發展過程。「文化大革命」期間,哈爾濱的國民經濟遭到嚴重挫折,正常的經濟、社會秩序受到嚴重破壞。
1996年,國務院批准松花江地區與哈爾濱市合並組成新的哈爾濱市。哈爾濱市轄七區十二縣(市),行政區劃面積5.3萬平方公里。
2004年2月4日,國務院批准了哈爾濱市部分行政區劃調整。調整後的哈爾濱市轄道里、道外、南崗、香坊、動力、平房、松北和呼蘭8個區和賓縣、巴彥、依蘭、延壽、木蘭、通河、方正7個縣,代管五常、雙城、阿城、尚志等4個縣級市。全市總面積53068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4272平方公里。
2006年8月15日,國務院批准哈爾濱市對部分行政區劃進行調整,即:撤銷動力區、香坊區,組建新的香坊區;撤銷阿城市,設立阿城區;將阿城市永源鎮、巨源鎮劃歸道外區管轄。調整後的哈爾濱市轄道里、道外、南崗、香坊、平房、松北、呼蘭、阿城8個區和賓縣、巴彥、依蘭、延壽、木蘭、通河、方正7個縣,五常、雙城、尚志3個縣級市,全市總面積53068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7086平方公里。
2014年5月,國務院批准哈爾濱市對部分行政區劃進行調整,即:撤銷縣級雙城市,設立雙城區。 調整後的哈爾濱市轄道里、道外、南崗、香坊、平房、松北、呼蘭、阿城、雙城9個區和賓縣、巴彥、依蘭、延壽、木蘭、通河、方正7個縣,五常、尚志2個縣級市,全市總面積53068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10198平方公里。
參考:http://ke..com/item/哈爾濱
⑤ 我想知道黑龍江的歷史沿革 誰能幫忙
據中國古代文獻記載,黑龍江地區古代民族與中原地區的聯系,可以追溯到傳說時代虞舜和夏禹時期。公元前二十世紀肅慎於帝舜二十五年曾入朝貢獻弓矢,舜的管轄范圍,已遠及山戎、發、肅慎的活動地區。夏禹時,相互聯系有進一步發展。
公元前十一世紀。黑龍江地區的古代民族,分別向周朝貢獻戎菽、黃羆、當時東胡和橐離已進入青銅文化時代,肅慎則處於新石器時期,社會發展屬於原始社會階段。
戰國、秦、漢時期,中原地區已進入封建社會。這時在嫩江下游和松花江上游一帶活動的扶余族,使用殷歷,其祭天、占卜和飲酒等習慣,均與商殷相似。這一時期,黑龍江地區已普遍進入早期的鐵器時代。
公元前二世紀西漢武帝時,所設真蕃郡的統轄范圍,曾包括今黑龍江東部的寧安地區,這是中原統治政權在黑龍江地區設治管轄的開始。
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原王朝對黑龍江的統治加強,各民族多次派出貢使,向中原王朝進貢。
隋、唐時期,是黑龍江地區歷史發展的一個重要時期。唐朝在黑龍江流域普遍建立了管理機構。後來在黑龍江西部設室韋都督府,在東部設忽汗州都督府(又稱渤海都督府)。在黑龍江下游和烏蘇里江匯合地區設黑水都督府。
遼繼唐在黑龍江地區設治管轄,於黑龍江上中游地區設羽厥里節度使、室韋節度使和烏古迪烈統軍司;在嫩江設泰州(今泰來縣塔子城古城);在黑龍江東部地區設女真節度使;在牡丹江以北至黑龍江下游一帶設五國部節度使。黑龍江地區各族向遼貢納馬匹、貂鼠、生金、北珠、人參、松實、白附子、蜜臘、麻布、海東青(鷹的一種)等。
遼天慶五年(一一一五年),女真完顏部首領阿骨打擊敗遼國,自稱皇帝,國號大金,改元收國,定都會寧(今阿城市白城)。金建國後,阿骨打命完顏希尹造女真文字,於天輔三年(一一一九年)頒行。金天會五年(一一二五年)滅遼,金代替遼統一了中國北方,從而形成中國歷史上金、宋對峙的局面。金代是漢族大批移入黑龍江地區的時期,主要在松花江以南五常等地,促進了農業的發展。
元朝時期,黑龍江地區西部為成吉思汗的二弟哈布圖哈撒兒家族的游牧地,今泰來塔子城古城則為成吉思汗幼弟斡惕赤斤故城。整個東北設遼陽行省統轄。下設路、府、州、縣。
明朝永樂七年(一四○九年)於黑龍江口設奴爾干都指揮使司,共轄384衛、24所、7城站、1寨。所轄區域北到外興安嶺,東抵鄂霍茨克海的庫頁島。明朝承繼元代的建制,建立了海西東水路城站和海西西陸路城站,從遼東到奴爾干都司設驛站40餘所,多次派員沿松花江、黑龍江下航至奴爾乾等地,了解和撫慰各族。從十五世紀初,明朝先後於開原、撫順設馬市,在吉林設立造船廠,這對擴大東北各地經濟的互相交流和發展松花江、黑龍江的水路運輸有重要作用。
清代是黑龍江地區歷史發展的重要歷史階段。一六四四年清朝入關,東北地區歸盛京總管統轄。順治十年(一六五三年)設寧古塔昂邦章京,轄區包括今吉林、黑龍江地區。康熙十六年(一六七一年)築黑龍江城(黑龍江左岸舊愛琿城)。自康熙二十二年(一六八三年)起,設黑龍江將軍,這是以黑龍江命名地方區劃之始。第一任將軍為薩布素,率部戍邊於愛琿,統轄松花江左岸以北直到外興安嶺的廣大地區。松花江右岸地區仍歸寧古塔將軍(後稱吉林將軍)管轄。
康熙二十八年(一六八九年),中俄兩國通過談判,在清朝政府作出重大讓步的情況下,簽訂了中俄《尼布楚條約》,中國方面把貝加爾湖以東至尼布楚一帶中國領土割讓給俄國,肯定了中俄東段邊界的走向,以格爾必齊河和額爾古納河、外興安嶺至海為界。從此以後,直到十九世紀中葉,中俄兩國的邊境較為安寧。康熙二十九年(一六九○年)黑龍江將軍駐地移至墨爾根(今嫩江),康熙三十八年(一六九九年)又移至卜奎(今齊齊哈爾)。
光緒三十三年(一九○七年)四月二十日,清政府改盛京將軍為東三省總督兼三省將軍事務,並設奉天、吉林、黑龍江三省巡撫。五月二十二日更定東三省官制,奉天、吉林、黑龍江各設行省公署,以總督為長官,巡撫為次官。
⑥ 關於黑龍江省的歷史
一、哈爾濱(東經125°42′―130°10′、北緯44°04′―46°40′),黑龍江省省會,中國東北北部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全市總面積約為5.384萬平方公里,轄9個市轄區、7個縣,代管2個縣級市,其中市轄區面積10198平方公里。2014年戶籍總人口994萬人。
哈爾濱地處東北亞中心地帶,被譽為歐亞大陸橋的明珠,是第一條歐亞大陸橋和空中走廊的重要樞紐,也是中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熱點旅遊城市和國際冰雪文化名城。是國家戰略定位的「沿邊開發開放中心城市」、「東北亞區域中心城市」 及「對俄合作中心城市」 。有「冰城」、「天鵝項下的珍珠」、」丁香城「以及「東方莫斯科」、「東方小巴黎」之美稱,還有「文化之都」、「音樂之都」、「冰城夏都」的美譽。
二、哈爾濱歷史:
1、哈爾濱的歷史源遠流長,是一座從來沒有過城牆的城市。早在22000年前,舊石器時代晚期,這里就已經有人類活動。大約5000年前,哈爾濱地區進入新石器時代。大約3000年前,殷商晚期,哈爾濱進入青銅時代,屬於黑龍江地區最早的古代文明國家——白金寶文化的分布區域。
2、哈爾濱是金、清兩代王朝的發祥地。公元1115年,金代在上京(哈爾濱阿城區)建都。19世紀末,哈爾濱已出現村屯數十個,居民約3萬人,交通、貿易、人口等經濟因素開始膨脹,為城市的形成與發展奠定了基礎。
3、1896年至1903年,隨著中東鐵路建設,工商業及人口開始在哈爾濱一帶聚集。中東鐵路建成時,哈爾濱已經形成近代城市的雛形。20世紀初,哈爾濱就已成為國際性商埠,先後有33個國家的16萬余僑民聚集這里,19個國家在此設領事館。 與此同時,中國民族資本也有了較大發展,建立起哈爾濱在當時的北滿經濟中心和國際都市地位。
4、哈爾濱是中國馬克思主義思想傳播較早、工人和學生運動比較活躍的城市。1923年,哈爾濱成立東北地區第一個黨組織。1927年,在哈爾濱召開了東北地區第一次黨代會,並成立滿洲臨時省委。哈爾濱成為黨領導東北人民進行革命斗爭和後來抗日斗爭的指揮中心。
5、1932年,哈爾濱淪為日偽統治。哈爾濱人民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斗爭,先後涌現出趙尚志、楊靖宇、李兆麟、趙一曼等名垂千古的民族英雄和革命烈士。1945年,哈爾濱從日偽統治下解放,人口70餘萬。1946年4月28日,哈爾濱正式建立人民政權,成為全國解放最早的大城市。
6、新中國成立後,哈爾濱發展國民經濟,在「一五」時期,哈爾濱是國家重點建設城市之一,前蘇聯援建的156項重點建設工程,有13項設在哈爾濱,成為國家重要工業基地,並迅速由一個消費城市轉變為新興工業城市。1958年至1965年,哈爾濱經歷了「大躍進」和經濟調整的曲折發展過程。「文化大革命」期間,哈爾濱的國民經濟遭到嚴重挫折,社會秩序受到嚴重破壞。
7、1996年,國務院批准松花江地區與哈爾濱市合並組成新的哈爾濱市。哈爾濱市轄七區十二縣(市),行政區劃面積5.3萬平方公里。
⑦ 求黑龍江的發展歷史,大概幾百字左右
黑龍江省政區的形成 黑龍江省簡稱黑。省會哈爾濱。古時為肅慎地,漢為挹婁、夫餘地。唐屬忽汗州和瀚海都護府(唐朝諸侯國渤海國),遼金為東京、上京二道(路),元歸遼陽行中書省和遼陽行省,元朝軍隊在此駐扎,明屬女真奴兒干都司。清1671年沿黑龍江岸築城,名黑龍江城,清朝後期後改為黑龍江省。 清朝統一全國前,已經加強了對「龍興之地」——東北地區的統治,設盛京總管統轄。為抵禦沙俄勢力對黑龍江流域的入侵,1652年,清廷派梅勒章京率兵駐守寧古塔(今海林縣境內)地方,翌年升為昂邦章京。在中國清朝時期黑龍江流域部分屬黑龍江將軍轄區,流域部分屬吉林將軍轄區:寧古塔將軍移住吉林烏拉後,於1757年改稱吉林將軍。黑龍江將軍之下先後設有黑龍江(璦琿)、墨爾根、齊齊哈爾、呼倫貝爾、呼蘭、布特哈、通肯等7城副都統和興安城副都統銜總管。1862年(同治元年)開始,黑龍江將軍轄區內取消副都統,相繼設立道、府、廳、州、縣等地方行政建置。 1858年和1860年,沙俄通過不平等的《中俄璦琿和約》和《中俄北京條約》,強行割佔了黑龍江以北,烏蘇里江以東10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使黑龍江省和吉林省的行政區域大為縮小。1900年江東六十四屯被沙皇俄羅斯武力佔領。 1907年(光緒三十三年)4月,清廷對東北行政體制進行改革,從本來設置的將軍改設巡撫,為一省之長。實行省、府、縣三級體制。在省之下、府之上設立道以為監察區域。在原黑龍江省區設有3道(璦琿兵備道、呼倫兵備道、興東兵備道),7府(呼蘭、綏化、龍江、海倫、嫩江、黑河、臚濱),6廳,1州,7縣。當時為吉林省所轄而現在屬黑龍江省境內的尚有2道(設於哈爾濱的西北路分巡兵備道和設於三姓城的東北路分巡兵備道),7府(雙城、賓州、五常、依蘭、密山、臨江、寧安),3廳、1州,7縣。 中華民國成立後,黑龍江省沿襲清代省、道、縣三級體制,共轄龍江、綏蘭、黑河3道。後增設呼倫道,共為4道,21縣,6設治局。當時為吉林省所轄而今在黑龍江省境內的有濱江、依蘭2道,18縣。1930年黑龍江省轄42縣,11設治局。當時隸屬於吉林省今屬黑龍江省的有22縣。 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後,中國政府逐步收回中東路「附屬地」的行政主權。1920年將該區域定為「東省特別區」。1922年東北當局設立東省特別區行政長官,以統一監督節制該區域內的軍警、外交、司法各機關。1924年5月,北京政府批准東省特別區獨立於黑龍江、吉林兩省區域之外,成為與省並列的特別行政區。 東北淪陷時期,日偽政權實行省、縣(市)二級體制。從1934年開始對東北實行「分而治之」的政策,省的數量增多,區域劃小。偽滿覆亡前夕,東北地區劃分為15省1特別市,其中在今黑龍江省內設有龍江、濱江、三江、黑河、北安、東安6省,下轄哈爾濱、齊齊哈爾、牡丹江、佳木斯、東安5市,74縣,3旗。 抗戰勝利後,1946年8月,東北各省市行政聯合辦事處在哈爾濱成立,是東北地區最高行政機關,後改稱東北行政委員會。在東北行政委員會領導下,實行省(特別市)、縣(市)二級行政制度。 黑龍江省是東北和全國解放較早的地區,自1945年11月至1946年5月,在今黑龍江省境內先後成立了5省1直轄市民主政府,即黑龍江、嫩江、合江、綏寧、松江5個省政府和哈爾濱市政府。1946年10月,綏寧省改設為牡丹江專區,直屬於東北行政委員會。同年11月,哈爾濱市改稱特別市。1947年2月至9月,黑龍江、嫩江2省曾合並為黑龍江嫩江聯合省,簡稱黑嫩省。同年8月,牡丹江專區撤銷,設立牡丹江省,1947年7月該省撤銷,所轄區域分別並入合江、松江2省。1949年5月,合江省與松江省合並成立新的松江省,嫩江省與黑龍江省合並成立新的黑龍江省。同時,將哈爾濱市改為松江省直轄市。黑龍江、松江兩省共轄5市(哈爾濱市、齊齊哈爾、佳木斯、牡丹江、興山),71縣,2礦區(雞西、雙鴨山),2旗。解放戰爭時期,在黑龍江省境內曾設立專區一級的行政區域,除黑河專區外,存在時間均不長。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實行省、市(地)、縣3級體制。黑龍江地區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之初仍設松江、黑龍江兩省,所轄市(地)、縣(旗)不變。1950年10月,哈爾濱市開始設立相當於縣一級的市轄區,齊齊哈爾市也設立了市轄區行政建置。兩省共有14個市轄區。1953年8月,哈爾濱市改為中央直轄市,由東北行政委員會代管。1954年8月,松江省建制撤銷與黑龍江省合並為新的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改為黑龍江省省轄市。同時,將原黑龍江省所轄白城地區的7縣劃歸吉林省管轄。此後,黑龍江省的行政區域再沒有大的變化。合省後的黑龍江省轄98個縣級以上行政建置單位,其中哈爾濱、齊齊哈爾、牡丹江市、佳木斯、鶴崗5市,黑河、嫩江、合江3專區,66縣、旗,2個兼有行政職能的縣級礦區(雞西、雙鴨山),22個市轄區。
⑧ 哈爾濱的歷史誰知道哈爾濱到現在有多少年的歷史
中東鐵路1897年開始復建設之前,哈拉濱就制是個村子,鐵路運行之後,各國領事館在這里落成,僑民遷入,1905年中央政府設治機構,哈爾濱這才有了正式的行政狀態,也就是說,哈爾濱的城市歷史應該從1905年算起,現今是2019年,哈爾濱的城市歷史114年了。作為一個受本地文化西化影響的哈爾濱人,我愛這座城市的風貌文化,厭倦它市民工資水平全國倒數貧富懸殊的狀況,不知道它什麼時候真的發展富裕起來。
⑨ 哈爾濱的歷史有多久了!
哈爾濱地處黑龍江省的西南部,下轄5縣〔呼蘭、阿城、賓縣、方正、依蘭),面積為18076平方公
里,人口526萬人。是黑龍江省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
哈爾濱市有悠久的歷史。公元1115年,女真族首領完顏阿骨打率兵大敗遼軍後稱帝,建立金國,定都會
寧府(今阿城市上京舊址,俗稱白城)。1897年隨著中東鐵路的修建,哈爾濱開始成為近代化城市。從本
世紀初至20年代末,俄、英、美、日、法等30多個國家的資本家在哈爾濱開設了工廠、洋行、商店等,
有16個國家設立了領事館,使哈爾濱成為東北亞國際貿易城市。
近現代的哈爾濱還是一座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英雄城市。1900年,在哈爾濱、呼蘭、依蘭等地瀑發了
愛國清軍和義和團抗擊沙俄侵略者的斗爭,在中國人民反侵略斗爭史上寫下了光輝的篇章。1923年成立的
中共哈爾濱獨立組,是東北地區第一個黨組織。1927年10月,中國共產黨東北地區第一次黨員代表大會在
哈爾濱召開,成立了中共滿洲省委臨時委員會,後遷至奉天(今沈陽市),後來由於戰爭的需要,中共滿
洲省委又遷回哈爾濱,羅登賢任省委書記。從此,哈爾濱成為中國共產黨領導東北人民抗日斗爭的指揮中
心。嚴酷的斗爭環境,造就了一大批優秀共產黨員和民族英雄。他們中的傑出代表有趙尚志、楊靖宇、周
保中、趙一曼等。建於1948年的啥爾濱烈士陵園記載著1628名烈卜的英名和19位著名烈士的英雄事跡。
哈爾濱地區有著豐富的歷史古跡和文物遺存。經文物普查發現各類遺址300多處,其中遼金文物遺存
特別豐富。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兩處、省級文保單位24處、市級文保單位20處。
坐落於哈爾濱船舶學院內的文廟,軒昂凝重,庄嚴肅穆,富麗堂皇,是黑龍江省最完整的仿古建築
群,對研究我國古代建築藝術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金上京會寧府遺址位於阿城市阿什河鄉的白城。它是金朝的早期都城,自1115
年完顏阿骨打建國稱帝至1153年完顏亮遷都燕京止,先後有太祖、太宗、熙宗、海陵王四帝建都於此。遷
都後,上京城仍是金朝東北北部政治、軍事、經濟和文化中心。
位於呼蘭河畔的蕭紅故居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它是一座典型的北方建築,始建於1908年。中國30年
代文壇上矚目的青年女作家蕭紅在這里度過了她金色的少年時代。為了紀念這位女作家,蕭紅故居已於
1986年修復後對外開放。
⑩ 哈爾濱的歷史
哈爾濱有人類活動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2000年前的舊石器時期,長期以來,以中原文化為核心的中華文明並沒有給地處祖國邊疆的哈爾濱太多的筆墨,直至遼金以後,哈爾濱才開始成為中國歷史一個重要的注腳。
作為金、清兩代王朝的發祥地,哈爾濱在中國浩瀚的歷史長河占據了自己的一席之地。近代以來,哈爾濱的歷史尤其活躍,1896年至1903年,隨著中東鐵路建設,哈爾濱開始繁榮,初具近代城市的雛形。
20世紀初,哈爾濱成為國際性商埠,先後吸引了33個國家的16萬余僑民在這里聚集,16個國家在此設領事館。1946年4月28日,哈爾濱建立了人民政權,成為中國解放最早的大城市。
哈爾濱市位於黑龍江省南部,是黑龍江省省會,也是東北部最大的城市,全市面積53068平方公里,人口954.3萬,其中市區人口384萬,是全國省轄市中面積最大的城市。
特殊的歷史進程和地理位置造就哈爾濱這座具有異國情調的美麗城市,它不僅薈萃了北方少數民族的歷史文化,而且融合了中外文化,是我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和旅遊城市,素有「江城」、「冰城」、「天鵝項下的珍珠」以及「東方莫斯科」之美稱。
美麗的松花江穿城而過,帶來了無盡的秀美和豐饒。哈爾濱地處東北亞中心位置,被譽為歐亞大陸橋的明珠,是第一條歐亞大陸橋和空中走廊的重要樞紐。
哈爾濱是中國金、清兩代王朝的發祥地,清王朝時哈爾濱地區屬阿勒楚喀(阿城)副都統管轄,其古地名漢語俗稱「哈拉濱」,後稱「哈爾濱」。
(10)黑龍江省的歷史有多久擴展閱讀:
哈爾濱是我國著名的冰雪旅遊城市和北方音樂名城。哈爾濱地處中國寒冷的北方,冬長夏短,歷史記載最低氣溫曾達零下41.4攝氏度,全年結冰期在190天左右,因此被稱之為「冰城」。哈爾濱冰雪節被稱為世界四大冰雪節之一。
哈爾濱的夏天絢麗多姿,別具魅力,一年一度的「哈爾濱之夏」音樂會已有40餘年的歷史,是具有國際影響的音樂盛會,為哈爾濱贏得了「北方音樂名城」的美譽。
哈爾濱自然風光旖旎,四季分明,多姿多彩,太陽島、東北虎林園、松花江畔斯大林公園、松峰山、二龍山、玉泉狩獵場和亞布力都是著名的旅遊勝地。
哈爾濱歷史悠久,不僅薈萃北方少數民族的歷史文化,而且是中外文化融合的名城。哈爾濱文廟、極樂寺和西方古典式建築及造型奇特的東正教、天主教、基督教的教堂,被世人譽為"東方小巴黎"。哈爾濱市花為丁香花,因此,它還有個雅稱叫「丁香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