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姓 陽的歷史人物有哪些
陽,上古周朝時的小國(今山東省沂水縣南),後為齊國佔領,內而國人的後代不願忘本容,仍以國名為姓,稱為陽氏。春秋時期,晉國太傅陽處父,封邑於陽(今山西省太谷縣東陽城),後人以邑名為姓,古得陽氏。又春秋末期,魯國季孫氏的家臣陽虎,封邑於陽關(今山東省泰安縣南),陽虎一度因挾持季桓公,執掌國政,權勢很大,後敗逃於齊,但他的後人以這段權勢為容,就以其封地中的一字為姓氏,也得陽氏。再則,春秋時楚穆王之子公子揚,揚之孫名亡字子瑕,被出平王封為令尹,封邑在陽,是他又被稱之為陽亡,他的子孫中也有以封邑為姓,稱為陽氏。 還有,周時,周景王封小兒子於陽樊(今河南省濟源縣東南),其後因避亂而遷於燕,居民和後人仍以邑名為姓,稱為陽氏。通志氏族略:陽,其國近齊,閔二年,齊人遷陽,子孫以國為氏
⑵ 中國歷史上陽有過一個大朝嗎
上陽?上陽城來是西周源初年姬姓的重要封國之一虢國都城的名字,今河南省三門峽市現存其城垣遺址——李家窯遺址。虢國是西周時期一個重要的諸侯國,在周王朝的歷史上佔有重要地位。根據古代文獻記載,西周春秋時期的虢國從陝西寶雞遷都到這里,直到公元前655年被晉國滅亡。
假途滅虢說的就是這個國家。
⑶ 百家姓中的陽姓是什麼時候開始的,歷史上姓陽的名人有哪些
周景王貴封其少子於陽樊在今河南省濟源縣皮城,其後裔避難奔燕國,因邑命氏。版唐代北平人陽權城(公元736~805年)字亢宗,官諫議大夫,曾上疏留陸贄[]力阻裴延齡為相,著直聲。後任道州刺史,治民如治家。
⑷ 陽姓的來歷
「歐陽」簡化變成「陽」
跑交通的記者陽江濤祖籍是湖南婁底漣源市,在當地一個叫七星街鎮龍貴村的地方,當地的人基本全姓歐陽。陽江濤說,聽祖輩講,陽姓本是復姓歐陽的簡略,「因為用當地的方言念歐字特別拗口,就乾脆省略姓陽了。但在許多正規的場合,比方說辦喜事喝喜酒,或是向人家借了一件傢具,做記號的時候就要用『歐陽』兩個字以表尊重。」陽江濤說,歐陽這個姓氏以後分化成歐、陽、歐陽3個姓。據了解,陽姓是周景王的後代,陽國滅亡後,陽國的子孫為懷念故國,就以故國為姓而姓了陽。但究竟這個陽姓與陽江濤的「陽」是不是源於一家,還有待於考證。
另一說法
陽姓起源:
大約2500多年的前,周景王年間,陽國被鄰國齊國吞並,陽國滅亡後,陽國的子孫,為陽姓是周景王的後代。陽國原是周朝的一個小諸侯國,所在地在今天的山東省沂水縣的南了懷念故國,就以故國為姓而姓了陽。另外,關於陽氏的源流,《姓考》一書曾經指出,陽是古國的名稱,周惠王時,齊國人過侵略遷入陽國,陽國亡,子孫就以國為姓。而《通志·氏族略》上則說,陽國與齊國鄰近,閔二年,齊人入侵,陽國子孫就以國為氏。此外,《廣韻》上說,周景王封小兒子陽樊於陽,他的後裔為了避周時之亂,遷到燕國,以故國命姓 氏,望族出於玉田。也就是說,陽氏子孫的發祥之地就在現在的山東省沂水縣的南部。陽姓是周景王的後代。陽國原是周朝的一個小諸侯國,所在地在今天的山東省沂水縣的南方。大約2500多年的前,周景王年間,陽國被鄰國齊國吞並,陽國滅亡後,陽國的子孫,為了懷念故國,就以故國為姓而姓了陽。另外,關於陽氏的源流,《姓考》一書曾經指出,陽是古國的名稱,周惠王時,齊國人過侵略遷入陽國,陽國亡,子孫就以國為姓。而《通志·氏族略》上則說,陽國與齊國鄰近,閔二年,齊人入侵,陽國子孫就以國為氏。此外,《廣韻》上說,周景王封小兒子陽樊於陽,他的後裔為了避周時之亂,遷到燕國,以故國命姓氏。
⑸ 姓氏陽的由來
一、姓氏淵源:
1、源於姬姓,出自源於東周時期的陽國,屬於以國名為氏。
據史籍《姓考》記載,周朝時期有個附庸方國、陽國(今山東青州),其地與齊國接壤。東周惠王姬閬執政時期,陽國被齊國滅掉,齊人遷入其都,原陽國君主的子孫就以原國名命姓,遂成陽氏。
2、源於姬姓,出自東周周景王姬貴給少子樊的封地,屬於以封邑名稱為氏。
據史籍《廣韻》記載,東周時期,周景王姬貴封其少子樊於陽邑(今河南濟源),世稱陽樊。後為避周亂奔燕,遂以原封邑命姓,成為陽氏一支。
3、源於鮮卑族,出自代北莫胡盧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據史籍《通志·氏族略》記載:「莫胡盧氏,代人,(魏)孝文改為陽氏。」
代北(今河西走廊及以北一帶)鮮卑族人入主中原後,北魏孝文帝拓拔宏在魏太和二十三年(公元499年)順利平定地方叛亂後,把徹底的漢化政策當成一生最重要的事業的,誰敢阻攔,就得遭到最無情的懲罰。他的親生兒子、十五歲的太子拓拔恂就是因違抗父親的漢化政策而送了命。
拓拔宏不僅是下令國民禁穿被稱為「胡服」的鮮卑衣,還禁止國民再說鮮卑話,甚至把祖上傳下來用了不知道多少代的姓氏也改成了漢姓,他帶頭把自己的姓「拓拔」氏改成了「元」氏。這還遠遠不夠,他要大臣百姓讀漢書,學禮儀,背儒典,居然還把無上神聖的祭祀儀式也改頭換面,用了漢族那套,築圓丘祭天,掘方池祭地,棄本族天神不顧而祭起昊天大帝和五方上帝。
對於漢化改革政策的實施,北魏孝文帝是極為堅毅的,他完全不理會幾乎所有人的反對;因為他更是強大的,幾乎是獨自一人按著自己的規劃,一步步把整個鮮卑民族這個來自遙遠北方、茫茫草原的桀驁不馴的民族引到源遠流長的華夏文明軌道上來。雖然元宏(拓拔宏)以三十三歲壯年病逝,但他成功了。
二、得姓始祖:陽樊。
陽氏出自姬姓,在公元前544年後的周景王時,景王姬貴將自己的小兒子樊封在陽邑(今河南濟源),世稱陽樊。周景王少子的後裔因為躲避內亂來到燕國,並以原來封邑名中的陽字作為家族姓氏,遂成陽氏。陽氏後人多奉陽樊為陽氏的得姓始祖。
三、遷徙分布:
陽氏人口總數在中國的大陸和台灣省均未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不過,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為第五百位。
大約在兩千五百多年前的周景王年間,陽國被鄰國齊國吞並,陽國滅亡後,陽國的子孫,為陽氏是周景王的後代。陽國原是周朝的一個小諸侯國,所在地在今天的山東省沂水縣的南了懷念故國,就以故國為姓而姓了陽。
另外,關於陽氏的源流,《姓考》一書曾經指出,陽是古國的名稱,周惠王時,齊國人過侵略遷入陽國,陽國亡,子孫就以國為姓。在《通志·氏族略》上則說,陽國與齊國鄰近,閔二年,齊人入侵,陽國子孫就以國為氏。此外,《廣韻》上說,周景王封小兒子陽樊於陽,他的後裔為了避周時之亂,遷到燕國,以故國命姓氏,望族出於玉田。就是說,陽氏子孫的發祥之地就在現在的山東省沂水縣的南部。
陽氏子孫的發祥之地就在現在的山東省沂水縣的南部。
四、郡望堂號:
1.郡望:
陽都縣:漢朝時期縣名,隸屬於徐州琅琊郡,其時轄地在今山東省沂南縣磚埠鄉之東的黃疃村一帶。漢朝滅亡後即被廢黜。
2.堂號:
啟胤堂:資料有待補充。
五、楹聯典故:
1.四言通用聯:
周封少子;唐著諫官:上聯典指陽氏的來歷。「少子」,謂幼子,小兒子。下聯典指唐朝時期的北平人陽城,字亢宗,少年時家貧而好學。登第後隱於中條山,德宗召他為諫議大夫。宰相陸贄受戶部侍郎裴延齡誣陷被免職,內外震恐,不敢發言。陽城與拾遺王仲舒等上疏論裴延齡的奸佞,要求挽留陸贄。德宗又想用裴延齡為相,陽城大哭於宮廷,極力阻止。後出任道州刺史,治民如治家。
聖門高弟;太子老師:上聯典指春秋時期孔子的弟子陽貨,魯國人。下聯典指宋朝時期的大學者陽孝本,字行先,博學行高,蘇東坡也很佩服他。他隱居山中講學二十年,朝廷要他出來做官他不去。再三請他去給太子講學當老師,他才去了。被授予博士,以直秘閣歸。
2.八言以上通用聯:
八科皆中,累遷御史;四世同居,詔表門閭:上聯典指唐朝時期的國子祭酒陽嶠,武後時,舉八科皆中,累遷右台御史。以清白聞,終國子祭酒。下聯典指南齊時期的名人陽黑頭,華陽人。四世同居,建元中詔表門閭。
玉種蘭田,喜獲佳人淑配;袍遺貴寶,幸沐天子恩榮:上聯典指漢朝時期的名人陽雍伯,一稱羊公。嘗設義漿給行人三年。一人飲訖,懷中出菜子一升,與之,曰:「種此生美玉,並得好婦。」後娶北平徐氏女,於所種處得白璧以為聘。生十男,皆俊異,位至卿相。下聯典指魏國陽氏名人陽彪事典。
六、歷史名人:
陽 貨:(生卒年待考),名虎,字貨;魯國人。著名春秋時期魯國大夫。
魯國大夫季平子的家臣,季氏曾幾代掌握魯國朝政,而這時陽貨又掌握著季氏的家政。季平子死後,專權管理魯國的政事。後來他與公山弗擾共謀殺害季桓子,失敗後逃往晉國。
陽處父:(生卒年待考),春秋時代晉文公、襄公時人。著名晉國大夫。
他雖然不算多麽顯赫的人物,但是卻主導了一次震驚當時的人事異動,即所謂「易中軍」並涉入所謂的「三易中軍帥」的權力斗爭的漩渦,最後身死名裂。
陽處父的身分及權力,功勞等各方面探討所謂「易中軍」及「三易中軍帥」的相關問題,認為陽處父只是檯面上的白手套型的人物,幕後的操縱者,其實是晉襄公。
陽處父的失敗,即是晉襄公的失敗。對陽處父的評價,包括所謂的「仲尼曰」及《禮記·檀弓篇》的記載,以二者之時代背景及個人立場之故,皆未能肯定陽子行事,實有失公允。以為陽子忠貞,可比荀息。
叔向忠於公室,世所共知。叔向猶願效法陽子,亦所謂推己及人也。
陽雍伯:(生卒年待考),一稱羊公。著名漢朝名士。
嘗設義漿給行人三年。一人飲訖,懷中出菜子一升,與之,曰:「種此生美玉,並得好婦。」後娶北平徐氏女,於所種處得白璧以為聘。生十男,皆俊異,位至卿相。
陽 尼:(生卒年待考),字景文,北朝北魏人(今河北薊縣)。
累世仕於慕容氏。
陽尼自小就非常好學,博覽群書。當時的幽州刺史胡泥,對陽尼的才學十分欣賞,上表推薦他,被封為秘書著作郎,後被任命為國子學祭酒。
北魏高祖孝文帝崇信佛教,曾經親自在苑堂講解經典,讓陽尼旁聽。後來,陽尼擔任幽州中正職。北魏孝文帝駕臨,命令各州中正各自舉薦有才學之人,陽尼和齊州中正都舉薦了自己的兒子。
北魏孝文帝說:「昔有一祁,名垂青史;今有二奚,當聞來牒。」
陽尼出任幽州平北府長史兼漁陽太守,還未上任,因任中正時收受同鄉財物事發,被罷官。
陽尼回到家鄉,編纂《字釋》數十篇,未就而卒。終年六十一歲。
陽 介:(生卒年待考),字天佐,陽尼之子;北朝北魏人。
官至冀州默曹參軍,早卒。
陽鳴鵠:(生卒年待考),陽尼之子;北朝北魏人(今河北薊縣)。
有才名於時,官至幽州司馬。
陽季智:(生卒年待考),陽尼之子;北朝北魏人(今河北薊縣)。
有才名於時,官至幽州司馬。
陽 荊:(生卒年待考),陽季智從弟;北朝北魏人(今河北薊縣)。
官至范陽太守,有吏能。卒,贈平西將軍、東益州刺史。
陽 璠:(生卒年待考),陽季智之子;北朝北魏人(今河北薊縣)。
官至散騎常侍。
陽伯慶:(生卒年待考),陽季智從子;北朝北魏人(今河北薊縣)。
官至汝南太守。
陽 固:(公元?~523年待考),字敬安,陽尼之孫,陽承慶之弟;北朝北魏人(今河北薊縣)。
陽固性格灑脫大方,不拘小節。年輕時,喜歡和劍客交往,好行俠仗義,不營正事。到二十六歲時,開始轉變,勤奮好學,博覽群書,知識非常淵博。
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陽固跟隨大將軍劉昶出征義陽。劉昶性情暴躁,治軍嚴厲凶暴,人都不敢言。陽固苦苦勸諫,劉昶大怒,想殺他,後豁免,讓他任開路先鋒。
陽固是個儒雅之人,臨敵卻勇敢果斷。劉昶這才覺得他是個奇才,不敢怠慢他。軍隊凱旋而還,劉昶向高祖推薦了陽固。陽固年僅三十歲,就擔任了大將軍府的參軍,跟隨劉昶鎮守彭城,並兼任長史。
景明元年(公元500年),出任北平太守,頗有政績。
宣武帝初年(公元500年),外戚專權。陽固作《南北二都賦》,諷刺達官顯貴奢靡之風。
世宗末年,中尉王顯新豪宅建成後,宴請賓客,酒酣,問陽固:「此宅如何?」
陽固回答說:「晏嬰湫隘,流稱於今,豐屋生災,著於周易。此蓋同傳舍耳,惟有德者能卒。願公勉之。」
王顯嘿然。
有一天,王顯又對陽固說:「吾作太尉府卿,庫藏充實,卿以為何如?」
陽固回答說:「公收百官之祿四分之一,州郡贓贖,悉入京藏,以此充府,為足為多。且有聚斂之臣,寧有盜臣,豈不戒哉!」
王顯很不高興,從此懷恨在心。後來,找個借口,罷免了陽固的官職。
肅宗繼位,陽固任尚書考功郎。趙祖悅襲據硤石,肅宗任命尚書李平為大將軍,節度討硤石諸軍。封陽固為七兵郎中。
陽固作戰很勇敢。李平非常欣賞他。軍中大事,都與他商量。後又讓他統領水軍。陽固設奇計,攻打賊寇,先期佔領外城。戰爭結束後,陽固被任命為步兵校尉,領汝南王悅郎中令,加寧遠將軍。王悅當時年少,行為多有不法,形同小人。陽固上疏切諫。王悅敬憚之。
正光四年(公元523年),陽固逝世,終年五十七歲,贈輔國將軍,太常少卿,謚曰文。
陽固剛直雅正,不畏強御,文學兼致,居官清潔,終末之日,家無余財,室徒四壁,無以供喪,他的親故出資將其發送埋葬。陽固臨死時,告誡他的子孫遵從祖制、以儉約修身治家。
陽固有文才,博覽群籍,善詩、賦,著有《演賦》、《刺讒嬖疾幸詩》、《終制》等。
陽 藻:(公元?~527年待考),字景德,陽尼從孫;北朝北魏人(今河北薊縣)。
少孤,有雅志,涉獵經史,任中書博士、寧遠將軍、領統軍等,外防內撫,甚得居邊之稱。以年老歸,閉門不問世事,
北魏孝昌年間(公元525~527年)為杜洛周所囚,在獄中發病逝世。
陽令鮮:(生卒年待考),陽藻從弟;北朝北魏人(今河北薊縣)。
任京兆郎中令。
陽世和:(生卒年待考),陽令鮮之子;北朝北齊人(今河北薊縣)。
官至齊州驃騎司馬。
陽延興:(生卒年待考),陽藻從弟;北朝北魏人(今河北薊縣)。
官至南豳州刺史。
陽 弼:(生卒年待考),字世輔,陽藻之子;北朝北魏人(今河北薊縣)。
長於吏事,官本州別駕。杜洛周陷城,弼遂率宗親南渡,居於青州,值邢杲起逆,城民疑河北人為內應,遂遇害。
陽乘慶:(生卒年待考),陽尼從孫;右北平無終人(今河北薊縣)。
官至太學博士,繼承祖父遺志,撰《字統》二十卷,行於世。尼從孫固,字敬安,歷官北平太守、郎中令、前軍將軍。固為人剛直雅正,居官清潔,家無余財,終沒之日,無以供喪,親故為其棺斂。
陽詮之:(生卒年待考),字子衡,陽尼重從孫,陽固次子;右北平無終人(今河北薊縣)。
少著才名。曾任辟司徒行參軍。早為門生所害,時人悼惜之。
陽 耽:(生卒年待考),十六國時前燕人(今河北薊縣),晉末官至遼西太守。
前燕主慕容廆破鮮卑段氏,禮而用之。廆立郡以統中原流人,以耽等為謀主,委以庶政。先後歷軍咨祭酒,東夷校尉。其子陽鶩及侄陽裕皆仕燕,任要職。
陽 鶩:(生卒年待考),字士秋,陽耽之子;十六國時前燕人(今河北薊縣)。
陽鶩自小好學,卓識不凡,初任平州別駕,多次進獻治國安邦之策,大多被採用。慕容廆認為他是個奇才,升他做遼東太守。
北魏咸和八年(公元333年),慕容廆卒,其子慕容皝嗣位,任用王誕為左長史。王誕以陽鶩才能超眾為由,把左長史的位子讓賢給他。
北魏咸康三年(公元337年),慕容皝自立為燕王,任陽鶩為司隸。陽鶩幫助慕容皝東西征伐,出謀劃策。慕容皝臨終時,對他的兒子慕容俊說:「陽士秋忠心耿耿,很有才幹,可託付大事,你要好好待他。」
慕容俊稱雄中原,陽鶩之功,僅次於慕容恪。後來,慕容暐竊取王位,以師傅之禮待他,倍加隆寵,官至太尉。
陽裕感嘆地說:「過去像常林、徐邈那樣的一代名臣,還多次推讓至關重要的、顯赫的職位,我這樣年事已高、才能低微的人,怎麼能擔當重任呢?」於是,堅決請求辭職,言語懇切至極。慕容暐卻不答應。
陽鶩歷事廆、皝、俊、暐四朝,德高望重,從太宰慕容恪以下都禮拜他。但陽鶩謙恭謹厚,超過他幼年還沒有做官的時候。他經常告誡約束自己的子孫。
陽鶩的子孫雖然顯達的很多,卻沒有人敢違背他制定的法度。陽鶩生活非常簡朴,常乘弊車瘠馬。
陽 裕:(生卒年待考),字士倫,陽耽之侄;十六國時前燕人(今河北薊縣)。
陽裕自小是個孤兒。他的叔父陽耽在陽裕幼時,就認為他是個奇才,說:「此兒非惟吾門之標秀,佐時之良器也。」
王浚任幽州牧時,嫉妒陽裕之才,棄之不用。石勒攻克薊城(今北京)後,問棗嵩:「幽州之士,誰最有才能?」棗嵩曰:「北平陽裕」。石勒想重用陽裕,而陽裕卻微服潛逃他方。
當時,鮮卑單於段眷為晉朝驃騎大將軍、遼西公,特別虔誠地邀請陽裕。於是,陽裕答應了他,拜為郎中令、中軍將軍,位列上卿。輔佐段氏五主,很受尊重。
後來,段遼與慕容皝相護攻擊。陽裕勸諫段遼說:「親近仁德的人,和善親鄰的國家,是治國最重要的方法啊!慕容氏和我們世代姻婚,相互為甥舅,況且慕容皝很有才幹。我們和他們結怨,每個月都有戰爭。百姓疲憊,得不償失,恐怕國家的患亂就要從此開始。我希望兩方面能追補以前的過失,重歸於好,以安定國家和人民。」段遼不從,出為燕郡守,北平相。
北魏咸康四年(公元338年)農歷3月,趙王石虎(字季龍)出兵攻打遼西,長馳直入薊城(今北京)。段遼所屬漁陽、上谷、代郡各太守相繼投降,攻佔了四十餘城。北平相陽裕率領軍民登上燕山,嚴密地防守。石虎屬下諸將領恐怕陽裕成為以後的禍患,都想進攻他。石虎說:「裕儒生,矜惜名節,恥於迎降耳,無能為也。」於是,繞過此地,進入徐無縣(今河北遵化)。段遼因其弟與燕王慕容皝交戰大敗,不敢再戰,率其妻室宗族逃到密雲山。
趙王石虎把段遼國三百多萬戶遷到雍、司、兗、豫四州。士大夫中有才幹、有德行的人,皆加以擢拔和續用。
陽裕來到軍門前請降。石虎責備他說:「你從前是奴虜的時候逃走,現在是士人的時候來降,難道是你知道天命、還是你無處可逃?」
陽裕回答說:「我從前奉事王浚,不能匡救,逃到段氏,又不能保全。現在你張網招攬天下的士人,幽、冀二州的豪傑沒有不望風歸服的,如果和你並肩共事,並沒有什麼可慚愧的。至於生死,全由你來決定。」
石虎聽了很高興,即刻任命他為北平太守。後任尚書左丞。咸康四年(公元338年)農歷12月,段遼派遣使者向趙國請求投降。不久,後悔了。又派使者向燕國請求投降。趙王石虎派征東將軍麻秋率領兵眾三萬人迎接段遼。因陽裕是段遼的舊臣,石虎讓他做麻秋的司馬。
然而,燕王慕容皝親自率領眾將領迎接段遼。段遼與燕王秘密謀劃伏擊趙軍。於是,慕容皝在密雲山埋伏精銳騎兵七千人,並在三藏口把麻秋打的大敗。陽裕也被燕兵捉住。慕容皝早就聽說過陽裕的賢名,立即將他釋放,拜為郎中令,後升為大將軍、唐國內使、大司馬。東破高句麗,北滅宇文歸,都是陽裕出的奇謀。慕容皝對陽裕非常器重。
陽裕心思靈巧。北魏咸康七年(公元341年),慕容皝讓他在柳城(今遼寧朝陽)以北建造宗廟和宮殿,稱之為龍城。龍城的所有城池宮閣,都是陽裕設計建造的。
陽裕一生謙恭清儉,剛簡慈篤,雖數居高位,卻如同普通百姓。對因罪流亡、羈押或死亡的士大夫之子女,都加以撫恤;對有不賢不肖子孫的長者,就像對待自己父母那樣去伏侍。所以,時人對他非常推崇敬仰。
陽裕終年六十一歲,慕容皝非常哀慟。
陽 之:(生卒年待考),陽固之子,陽休之弟;北朝東魏人(今河北薊縣);
東魏天平(公元534~537年)中入閣。
陽 昭:(生卒年待考),字元景,陽固之弟;北朝北齊人(今河北薊縣)。
學涉史傳,尤閑案牘。拜為文襄府參軍。
北齊天保初(公元550年),除給事黃門侍郎,出為青州高陽內史,卒。著有《文集》十卷。
陽俊之:(生卒年待考),陽固之子,陽休之弟;北朝北齊人(今河北薊縣)。
官至通直常侍、尚書郎。有文集傳世。
陽休之:(公元509~582年),字子烈,陽尼重從孫;右北平無終人(今河北薊縣)。
雋爽有風概。少勤學,愛文藻。弱冠即有聲譽。
仕魏,東魏武定年間,歷官中書侍郎,官至黃門郎。
北齊天統年間(公元567年),官拜吏部尚書。北周武帝年間,官拜州刺史。著有《幽州人物誌》。
凡所選用,才地俱允。周武帝平齊,拜陽休之為上開府,和州刺史。隋開皇二年罷任,終於洛陽,年七十四歲。
陽休之著有文集三十卷,又撰幽州古今人物誌三十卷,並行於世。
陽 斐:(生卒年待考),字叔鸞,陽藻之子,陽弼之弟;北朝北齊人(今河北薊縣)。
自幼有志向,涉獵經史。
北魏太和初年(公元477年),考中秀才。
北魏孝庄帝(公元528~529年)時,陽斐因在西袞州督護流民有功,賜爵方城伯,歷任御史、廣平王開府中郎,修《起居注》。後來,出使梁國。梁國尚書羊侃,是北魏的叛臣,曾與陽斐是同學。羊侃想請陽斐到家中敘舊,請了三次,陽斐都拒絕了。
有個梁人對他說:「羊侃來到梁國已經很長時間了,而且你們的國家已發生很大的變革,連李廬都到羊侃家中拜訪,你為何這么難請呢?」
陽斐回答說:「柳下惠可以,我卻不可以。」
梁國君主親自對陽斐說:「羊侃特別想見你,如今我們兩國和好,天下一家,還怎能再論彼此呢?」
陽斐始終沒有答應。
出使梁國回來,任廷尉少卿。
北齊天保初(公元550年),任鎮南將軍、尚書吏部郎中。顯祖文宣皇帝高洋親統大軍,向北防禦匈奴,命陽斐監築長城。
北齊乾明元年(公元559年),拜為廷尉卿,遷衛大將軍兼都官尚書。
後任太子少傅,徙殿中尚書,卒於位。
陽師孝:(生卒年待考),陽斐之子;北朝北齊人(今河北薊縣)。
官至中書舍人。四十四:陽辟強陽辟強,字君大,北朝北齊人,陽休之子。官至尚書水部郎中。
陽 城:(生卒年待考),字亢宗;陝州夏縣人(今山西夏縣)。著名唐朝大臣。
唐德宗時,他出任道州(今湖南道縣)刺史。當時道州一帶多矮人,身高不過3尺,歷來的地方官把這些矮人作為特產土貢獻於朝廷,專供朝廷取樂玩耍。
陽城上任後,看到這種不人道的行為甚為憤怒,他上疏陳述了歷年因貢矮奴給道州人民帶來的無盡苦難,要求皇帝免除這項陋規。唐德宗看後遂同意停止當地土貢。道州百姓聽到這一消息無不感恩戴德。後來,民間便把陽城奉為福星,將他塑造成為天官模樣,一身朝官裝束,一派和顏,充滿了福運和財氣,這也表達了人民對陽城的崇敬之情。
現在,陽城的故鄉夏縣廟前鎮還保留有他的墓冢和祭祀他的陽公廟。
陽孝本:(公元1039~1122年),字行先;江西贛州上猶安和鄉蓮花井村人。著名宋朝學者。
陽孝本少年時勤奮好學,二十九歲游學汴京(今河南開封)上庠(大學),因才華出眾,學識淵博,被左丞蒲宗孟聘為西席(教師),但他看不慣統治階層的驕奢專橫,不久便辭職還鄉。回家後他將家產分為三份,一份送給鄉中師友,一份捐給贛州通天岩的寺廟,一份留給自己日常應急,然後便到通天岩隱居,號稱玉岩居士。
公元1094年,蘇東坡被貶路過贛州時,聽說有位任過左丞西席的人在通天岩隱居,於是專程前往拜訪,兩人相見,「深訝相遇之晚,遂為刎頸之交」。此後,陽孝本多次來到蘇東坡下榻的地方回訪,兩人除在廉泉旁幾次徹夜長談之外,還攜手到光孝寺、郁孤台、八境台等處憑吊。相見時難別亦難,陽孝本還租一葉扁舟,邀蘇東坡到自己的家鄉蓮花井和梅嶺嶂等地遊玩遣懷,因此,便有了蘇東坡稱頌上猶江的名詩:「長河流水碧潺潺,一百灣兮少一灣。造化自知太元巧,不留足數與人看。」與此同時,蘇東坡寫了一首推崇陽孝本超然塵世之外的贊詩:「道不二,德不孤。無人所有,有人所無。世之所寶者五,天嗇其二而畀其三。是以月計之不足,歲計之有餘也。」。
宋大觀三年(公元1107年),六十八歲的陽孝本被朝廷任命為直秘閣參事,但陽孝本對腐敗的朝廷心灰意冷,不久便辭官還歸通天岩繼續隱居。
宋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八十四歲的陽孝本在通天岩無疾而終。
後人把陽孝本的生平業績載入《宋史·隱逸》中,將其散見詩詞整理成冊曰《玉岩遺錄》並贈匾稱其為「南贛鄉賢」。
現上猶縣和鄉聯合村陽孝本故里仍保存有「蓮花井」、「陽氏宗祠」、「祖墳」等有關他的文物古跡。堅守中原文化傳統,遵循儒家禮學的客家人為紀念這位德行高尚的名士,在當年蘇陽通宵暢談的廉泉旁建了一座蘇陽夜話亭,在通天岩石窟建了一座陽公祠。
陽靜立:(生卒年待考),隋朝人(今河北薊縣),北齊陽昭之子。
性淳孝,操履輕方,美詞令,善尺牘。仕齊,官至三公郎中。隋開皇初,為州主薄。
陽 嶠:(生卒年待考),唐朝人(今河北薊縣),陽休之四世孫。
舉八科皆中,拜為右台侍御史。
唐睿宗繼位(公元684年),被封為尚書右丞。後歷任魏州刺史、兗州都督、荊州長史、本道按察使,以清白聞名於世。
逝世後,大唐王朝賜謚號為「敬」。
陽自碧:(公元1918~今),四川巴中人。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少將。
1933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6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7年轉入中國共產黨。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四方面軍總指揮部機要科譯電員。參加了長征。
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前方指揮部機要科譯電員、股長、副科長,中共中央機要科股長。
解放戰爭時期,任晉察冀軍區司令部機要科副科長、科長,冀熱遼軍區司令部機要科科長,晉察冀軍區司令部機要處副處長,華北軍區司令部機要處處長。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機要局副局長。國防科學技術委員會第五十一研究所副所長、所長,四川省軍區副司令員。
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1964年晉升為少將軍銜。榮獲三級八一勛章、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二級解放勛章。
1988年7月被中央軍委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級紅星功勛榮譽章。
⑹ 陽關有什麼歷史
⑺ 百家姓中「陽」的來歷
陽姓
一、姓氏源流
陽(Yáng 陽)姓源出有三:
1、出自姬姓,源於東周,以國名為氏。據《姓考》載,周代有附庸方國、陽國(在今山東省青州市東南),其地與齊國接壤。東周惠王時,陽國被齊國滅掉,齊人遷入其都,原陽國君主的子孫就以原國名命姓,遂成陽姓。
2、出自姬姓,源於東周,以封邑名為氏。據《廣韻》載,東周時,周景王姬貴封其少子樊於陽邑(今河南省濟源縣),世稱陽樊。後為避周亂奔燕,遂以原封邑命姓,成為陽姓一支。
3、出自代北莫胡盧氏三字姓所改。據《通志·氏族略》載:「莫胡盧氏,代人,(魏)孝文改為陽氏。」
得姓始祖:陽樊。陽姓出自姬姓,在公元前544年後的周景王時,景王姬貴將自己的小兒子樊封在陽邑(今河南省濟源東南),世稱陽樊。周景王少子的後裔因為躲避內亂來到燕國,並以原來封邑名中的陽字作為家族姓氏,遂成陽姓。陽氏後人多奉陽樊為陽姓的得姓始祖。
二、遷徙分布
(缺)陽姓在大陸和台灣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大約2500多年的前,周景王年間,陽國被鄰國齊國吞並,陽國滅亡後,陽國的子孫,為陽姓是周景王的後代。陽國原是周朝的一個小諸侯國,所在地在今天的山東省沂水縣的南了懷念故國,就以故國為姓而姓了陽。另外,關於陽氏的源流,《姓考》一書曾經指出,陽是古國的名稱,周惠王時,齊國人過侵略遷入陽國,陽國亡,子孫就以國為姓。而《通志·氏族略》上則說,陽國與齊國鄰近,閔二年,齊人入侵,陽國子孫就以國為氏。此外,《廣韻》上說,周景王封小兒子陽樊於陽,他的後裔為了避周時之亂,遷到燕國,以故國命姓 氏,望族出於玉田。也就是說,陽氏子孫的發祥之地就在現在的山東省沂水縣的南部。陽姓是周景王的後代。陽國原是周朝的一個小諸侯國,所在地在今天的山東省沂水縣的南方。大約2500多年的前,周景王年間,陽國被鄰國齊國吞並,陽國滅亡後,陽國的子孫,為了懷念故國,就以故國為姓而姓了陽。另外,關於陽氏的源流,《姓考》一書曾經指出,陽是古國的名稱,周惠王時,齊國人過侵略遷入陽國,陽國亡,子孫就以國為姓。而《通志·氏族略》上則說,陽國與齊國鄰近,閔二年,齊人入侵,陽國子孫就以國為氏。此外,《廣韻》上說,周景王封小兒子陽樊於陽,他的後裔為了避周時之亂,遷到燕國,以故國命姓氏,望族出於玉田。也就是說,陽氏子孫的發祥之地就在現在的山東省沂水縣的南部。
三、歷史名人
陽 貨:名虎,字貨,是春秋時魯國人。魯國大夫季平子的家臣,季氏曾幾代掌握魯國朝政,而這時陽貨又掌握著季氏的家政。季平子死後,專權管理魯國的政事。後來他與公山弗擾共謀殺害季桓子,失敗後逃往晉國。
陽 尼:字景文,北魏無終人,少好學,博通群籍,征拜秘書著作郎。尼一生著書數千卷,所造《字釋》數十篇,未就而卒。
陽 介:陽尼之子,字天佐,奉朝請冀州默曹參軍,早卒。尼從子鳴鵠、季智,前後為幽州司馬。尼從子荊,有吏能,任范陽太守.尼從子延興,任函州敕史。
陽 藻:避尼從孫,字景德,粗通經史,歷官寧遠將軍、領統軍,外御內撫,甚得局邊之稱。尼從孫詮之,字子衡,曾任司徒行參軍。尼從孫璠,任通直散騎常侍。
陽 城:字亢宗,唐代陝州夏縣(今山西省夏縣)人。唐德宗時,他出任道州(今湖南省道縣)刺史。當時道州一帶多矮人,身高不過3尺,歷來的地方官把這些矮人作為特產土貢獻於朝廷,專供朝廷取樂玩耍。陽城上任後,看到這種不人道的行為甚為憤怒,他上疏陳述了歷年因貢矮奴給道州人民帶來的無盡苦難,要求皇帝免除這項陋規。唐德宗看後遂同意停止當地土貢。道州百姓聽到這一消息無不感恩戴德。後來,民間便把陽城奉為福星,將他塑造成為天官模樣,一身朝官裝束,一派和顏,充滿了福運和財氣,這也表達了人民對陽城的崇敬之情。現在,陽城的故鄉夏縣廟前鎮還保留有他的墓冢和祭祀他的陽公廟。
陽乘慶:陽尼從孫,官至太學博士,繼承祖父遺志,撰《字統》二十卷,行於世。尼從孫固,字敬安,歷官北平太守、郎中令、前軍將軍。固為人剛直雅正,居官清潔,家無余財,終沒之日,無以供喪,親故為其棺斂。
陽休之:陽尼重從孫,字子烈。東魏武定年間,官至黃門朗。北齊天統年間,官拜吏部尚書。北周武帝年間,官拜州刺史。著有《幽州人物誌》。尼重從孫弼,字世輔,長於吏事,本州別駕加輕車將軍。尼重從孫伯慶,汝南太守。
陽處父:春秋時代晉文公、襄公時人,雖然不算多麽顯赫的人物,但是卻主導了一次震驚當時的人事異動,即所謂「易中軍」並涉入所謂的「三易中軍帥」的權力斗爭的漩渦,最後身死名裂。陽處父的身分及權力,功勞等各方面探討所謂「易中軍」及「三易中軍帥」的相關問題,認為陽處父只是檯面上的白手套型的人物,幕後的操縱者,其實是晉襄公。陽處父的失敗,即是晉襄公的失敗。對陽處父的評價,包括所謂的「仲尼曰」及《禮記·檀弓篇》的記載,以二者之時代背景及個人立場之故,皆未能肯定陽子行事,實有失公允。以為陽子忠貞,可比荀息。叔向忠於公室,世所共知。叔向猶願效法陽子,亦所謂推己及人也。
陽孝本:宋代大學者,學問深而博,品德高貴,隱居在山中讀書講學,朝廷再三叫他做官都不去。當時的學問人都敬重他,蘇東坡也佩服他。後來還是被朝廷請去給太子講學。
四、郡望堂號
1、郡望
陽都縣:漢代縣名,隸徐州琅琊郡,漢滅即廢。其故城遺址在山東省沂南縣磚埠鄉之東的黃疃村一帶。
2、堂號
陽姓的主要堂號有:「啟胤堂」等。
⑻ 百家姓中"陽"的來歷大神們幫幫忙
以國為姓,出自姬姓,源於東周,以國名為氏。據《姓考》載,周代有附庸方國、陽國(在今山東省青州市東南),其地與齊國接壤。東周惠王時,陽國被齊國滅掉,齊人遷入其都,原陽國君主的子孫就以原國名命姓,遂成陽姓。
姓氏起源:
源流一
源於姬姓,出自源於東周時期周景王之子姬樊的封地,屬於以國名為氏。在周景王姬貴執政時期(公元前544~前521年在位),將自己的小兒子姬樊封在陽邑(今河南濟源),史稱其為「陽樊」。
周景王二十五年~周敬王姬丐四年間(公元前520~前516年),周景王的庶子王子朝為篡奪王位,於周王城(今河南洛陽王城公園一帶)發動了叛亂。在此期間,陽樊為避王室之亂而奔居燕國。燕惠公接納了陽樊,將自己的別邑唐(游獵玩耍之園區,今山西冀城)賜予他,此後燕國的別唐又改稱為陽邑。後來燕惠公在周景王十六年(公元前529年)啟動了政治改革,欲重用下層有才華的官吏以取代貴族諸大夫,卻遭到了上層貴族們的強烈反對,燕惠公不得不逃往齊國避難。有意思的是:當時齊國大夫高偃率齊軍接應燕惠公,並將其保護起來後,也將其安置於陽邑(今山東臨沂沂水)。燕國諸貴族擁立了新君,即燕悼公,並對要復立燕惠公的齊、晉聯軍采分化瓦解的策略,迫使得齊國承認了燕國擁立新君的現狀。從此以後,燕國一直處於停滯的狀態,就此在政治上遠遠落後於其他各諸侯國,一直到秦始皇滅燕國。
陽樊在此期間又不得不轉遷至冀邑(今北京西南部),然後以自己原封邑名稱為姓氏,稱陽氏,子孫後代皆因之,成為陽氏一大族。陽氏族人大多尊奉陽樊為得姓始祖。
源流二
源於鮮卑族,出自代北鮮卑莫胡盧氏部落,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通志·氏族略》記載:「莫胡盧氏,代人,(魏)孝文改為陽氏。」代北(今河西走廊及以北一帶)鮮卑族人入主中原後,北魏孝文帝拓拔·宏在魏太和二十三年(公元499年)順利平定地方叛亂後,把徹底的漢化政策當成一生最重要的事業,誰敢阻攔,就會遭到最無情的懲罰。他的親生兒子、十五歲的太子拓拔·恂就是因違抗父親的漢化政策而送了命。
在元宏推行的漢化改革政策實施過程中,莫胡盧氏改為漢姓陽氏,後逐漸融入漢族,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三
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期晉國太傅陽處父,屬於封邑名稱為氏。春秋時期,晉國有一太傅叫處父,以擅長使用「虛餌之計」聞名天下,並導演了晉國「三易中軍」的歷史事件。因他被封於陽邑(今山西太谷東陽城),因此稱陽處父,時人尊稱其為「陽子」。晉襄公姬歡(姬環)執政時期(公元前627~前621年在位),一大批晉文公姬重耳時期(公元前636~前628年在位)的老臣相繼去世,大夫趙盾和狐射姑等都升遷高層,但相互之間為權利時有爭執。
在陽處父的後裔子孫中,多以先祖封邑名稱為姓氏,稱陽氏,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四
源於羋姓,出自春秋時期楚國令尹子瑕,屬於封邑名稱為氏。春秋時期,楚國君主楚穆王熊商臣(公元前625~前614年在位)有個兒子名叫揚,公子揚的孫子叫公子瑕。在楚平王羋居(熊棄疾)執政時期(公元前528~前516年在位),公子瑕出任令尹,被封於襄水之陽(今湖北襄陽),號稱陽匄。周敬王姬丐元年(楚平王十年,吳王僚即姬諸樊八年,公元前519年),吳國與楚國爭奪江南霸主地位,出兵伐楚,當時吳軍以公子光為元帥。楚平王排令尹子瑕偕司馬蒍越迎戰,可惜子瑕抱病出征,病逝於途中,楚軍士氣因此低落,行軍至雞父(今河南固始東南部)與吳軍遭遇,楚軍尚未列陣即自行潰退,結果楚國大敗,損兵折將,失地丟人。
在令尹子瑕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封邑名稱為姓氏者,稱襄陽氏,後多省文簡改為單姓陽氏,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五
源於復姓,出自古代以陽為字的復姓,屬於復姓省文簡化為氏。在中國歷史上,有帶「陽」字的復姓四十餘個,即:歐陽氏、高陽氏、靑陽氏、孫陽氏、子陽氏、周陽氏、涇陽氏、逼陽氏、梗陽氏、戲陽氏、鮭陽氏、葉陽氏、陵陽氏、鮮陽氏、櫟陽氏、濮陽氏、太陽氏、兩陽氏、老陽氏、安陽氏、成陽氏、南陽氏、咸陽氏、朱陽氏、索陽氏、螺陽氏、東陽氏、灌陽氏、襄陽氏、丹陽氏、風陽氏、平陽氏、鳳陽氏、邵陽氏、溧陽氏、吉陽氏、陽高氏、陽信氏、昆陽氏、演陽氏等,大多是以地名形成的復姓。
到了秦、漢朝時期以後,這些復姓族人大多省文簡改為單姓,多有稱陽氏者,皆世代相傳至今。該支陽氏姓源繁復,不可一論。
源流六
源於契丹族,出自宋朝時期西遼政權納喇氏部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蒙古族納喇氏,源為契丹族,為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的八代孫耶律·大石之部眾,史稱黑契丹、哈剌契丹,世居西遼(今新疆額爾齊斯河、也迷里河即今新疆額敏河地區,東起土兀刺河即今土拉河、西至也迷里河即今葉密里河流域廣大地區),後被蒙古別速惕氏部落首領、成吉思汗屬下大將別速惕·哲別擊敗吞並,逐漸成為蒙古別速惕氏部族民,漢義「太陽」。
元末明初,蒙古族納喇氏族人中有取姓氏漢義改漢姓為陽氏者,世代相傳至今。在明、清朝時期,滿族中有引稱納喇氏者,滿語為Nara Hala,後多冠漢姓多為那氏、納氏、何氏等,亦有稱陽氏者,皆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七
源於蒙古族,出自宋朝時期蒙古乃蠻部太陽汗之後,屬於漢化改姓為氏。蒙古乃蠻部,是公元十二~十三世紀蒙古高原西部操突厥語的一個游牧民族部落,漢譯又稱乃馬部、乃滿部、廼蠻部、奈曼部、奈蠻部、耐滿部,相傳其最早住在吉利吉思地區,其族源可能同唐朝時期南下的黠戛斯人有關。
在乃蠻部太陽汗之子別帖乞·屈出律的後裔子孫和族人中,多有以先祖汗稱「太陽汗」為漢化姓氏者,稱陽氏,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八
源於改姓,出自南宋時期開國男楊大巽,屬於避難改姓為氏。楊大巽,南宋末期著名將領,以功封醴陵縣開國男(南宋王朝官爵,相當於縣侯,五爵中的末位),逝世後葬於城北姜橋。楊大巽的次子楊霖,在元朝初期避難遠遁,改姓陽氏,稱陽霖。
至元朝時期政局平穩了,陽霖復遷回瓜畲(今江西省吉安市安福縣瓜畲鄉地區)。下傳十二世至陽明季,族分今湖南醴陵鯉浦、湖南攸縣東沖、江西安福瓜畲三大衍派,皆不復楊氏而沿稱陽氏,世代相傳至今,成為今天著名的瓜畲陽氏大族。
源流九
源於其他少數民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今回族、侗族、土家族、布依族等少數民族中,均陽氏族人分布,其來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時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羈糜政策及改土歸流運動中,流改為漢姓陽氏,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十
源於姬姓,出自源於西周時期的古陽國,屬於以國名為氏。據史籍《姓考》記載,周王朝初期,有一個附庸的小方國,稱陽國,故址位於古青州南部(今山東臨沂沂水)。由於陽國緊鄰強大的春秋霸主齊國,在周惠王十五年(齊桓公姜小白二十六年,公元前660年),齊桓公出兵擊破陽國,並將自己齊國之人遷入其都,陽國就此滅亡。
陽國亡國之後,原陽國王族子孫以及一些國民遂以故國名稱為姓氏,稱陽氏,世代相傳至今,為陽氏之始。
源流十一
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晚期魯國大夫季孫陽虎,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陽虎,即陽貨,姬姓季孫氏,是魯國執政上卿季平子(季孫意如)的家臣,著名的魯國大夫。魯國季氏家族曾幾代掌握魯國朝政,而陽貨又掌握著季氏的家政,即季氏家族的大管家。在執政上卿季平子逝世後,陽虎專權,自己執掌魯國政事,是當時炙手可熱的政治人物,後挑起了著名的「陽貨之亂」。「陽貨之亂」的社會背景,就是齊國勢力的介入。陽虎與公山弗擾曾在周敬王姬丐十五年(魯定公姬宋五年,公元前505年)共謀囚禁了執政上卿季桓子(季孫期),關押在蒲圃(今山東曲阜南門外泰安一帶),為此曾求見孔子徵求意見,孔子拒絕與之相見。季桓子被迫與陽貨訂盟後方獲釋。
到了周敬王姬丐十八年(魯定公姬宋八年,公元前502年),陽虎勾結「三桓」的一些子弟和家臣,謀刺季桓子於蒲圃,計劃以季桓子之弟季寤取代季桓子,以叔孫武叔的庶兄叔孫輒代替叔孫武叔,自己則代替孟懿子。魯國其他三家貴族即「三桓」聯合起來攻擊陽虎,陽虎的軍隊被叔孫武叔和孟懿子聯手打敗,只好退守自己的邑地陽關(今山東寧陽)。相持到周敬王姬丐十九年(魯定公姬宋九年,齊景公姜杵臼四十七年,公元前501年),陽貨看看自己勢孤,遂奔逃齊國,不料齊景公見其無用了,根本就不收留他,無奈之下,陽虎又奔往晉國,投靠了晉國的趙簡子(趙鞅)。據史籍《春秋左氏傳·定公五年》中記載:「魯陽貨執季桓子。陽貨欲見孔子。」在《左傳·定公八年》中又記載:「魯三家攻陽貨,陽貨奔陽關。是年,公山弗擾召孔子。」
在季孫陽虎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稱陽虎氏、陽貨氏,後又省文簡改為單姓陽氏,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十二
延安時期,Sid Engst來中國後不久,進步新聞記者羊棗死於國民黨的監獄中,共產黨把與羊棗同音的名字「陽早」給了Engst,希望他成為中國共產黨忠誠的朋友和同志。
⑼ 雎陽的歷史,誰能介紹一下
你說的是睢陽吧?睢陽即商丘,地處河南東部,歷史悠久。春秋時是宋國的國都。宋回國是商朝王答室貴族建立的國家,周朝滅商後,周人將他們分封到這里,有點看住他們不讓他們作亂的意思。宋人因為是前朝遺民,所以在周朝時有點姥姥不疼舅舅不愛,所以你看,先秦的寓言里老是拿宋人開玩笑,什麼「守株待兔」「拔苗助長」這類傻瓜全是宋人。為什麼呢?因為別的國家都是姬姓——周王室的親戚,編寓言的人不敢得罪他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