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簡介 > 湖南邵陽有多久歷史

湖南邵陽有多久歷史

發布時間:2021-02-03 02:58:01

㈠ 湖南邵陽灘頭鎮的歷史有多久

灘頭鎮位於隆回縣的東南方,地處隆回、邵陽和新邵三縣的交界地,距縣城30公里,上瑞高速隆回出口4公里。全鎮轄87個村,3個居委會,671個村民小組,18974戶,74089人,總面積198.3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62846畝,其中水田43689畝,旱土18906畝。
灘頭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始建於隋朝,是全國七十二古鎮之一,也是國家現代「民間文化繪畫之鄉」,現被列為湖南「十五」小城鎮建設的重點鎮。灘頭年畫、香粉紙和色紙俗稱「灘頭三絕」,享譽中外。特別是灘頭年畫是湖南唯一的傳統木板手工水印年畫,是中國「四大年畫」之一,於1994年在國家文化部舉辦的「中國民間美術一絕展」中,榮獲銀獎;在2003年中國文物學會舉辦的首屆中國民間工藝美術品展中獲金獎。我國文壇巨匠魯迅先生年畫目錄的第一號收藏珍品就是灘頭年畫《楚南灘鎮新刻老鼠娶親全本》。現在灘頭年畫已被列為國家重點搶救的文物。
灘頭山美水美、人傑地靈。這里錦綿起伏的群山,漫山遍野、青翠欲滴的楠竹,清澈見底的溶洞溪水,古樸淳厚的民風為灘頭增添了靈氣。著名學者教授李劍農就誕生在這里,他是同盟會會員,曾追隨孫中山、黃興鬧革命,先後留學日本、英國,學術淵溥,著有《中國經濟史》、《政治學概論》等,倡辦了「松坡中學」(今隆回一中前身),任董事長。抗日戰爭時期灘頭籍高級將領劉建章(新6軍副軍長)、李濤(22師師長)等率遠征軍在印度、緬甸等國配合盟軍抗擊日本法西斯,戰果累累。
灘頭特色資源十分豐富。天應石為世界獨一無二的礦產,儲量比較豐富,具有護膚美容保健多種功能,開發前景十分樂觀。以天應石為原料的香粉紙,飲譽中外。以楠竹為原料的紙藝加工源遠流長,起於明朝。灘頭色紙在乾隆年間為朝廷貢品,也正因此,灘頭鎮曾有「莫說灘頭口岸小,四十八個錢米流」的美稱。
近幾年來,鎮黨委、政府十分重視城鎮基礎設施建設、特色產業開發和農副產品生產加工。先後投資完成了雙龍開發區、城東開發區的基礎設施建設;灘頭泥浴山莊、灘頭紙業工業園、灘頭造紙坊和年畫博藝村已全面啟動;現已擁有萬畝楠竹基地、 萬畝烤煙基地,千畝雜交制種和雜糧種埴基地。以南瓜為主的農副產口加工基地也開始投入生產,發展趨勢良好,前景十分廣闊.
為加快灘頭經濟發展,提升城鎮品位,鎮黨委、政府在搞好硬體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大力優化經濟環境,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並出台有關的優惠政策。灘頭已成為最理想的投資場所,灘頭人民熱情歡迎海內外有識之士前來觀光旅遊,投資興業。

㈡ 邵陽有多久歷史,有什麼名勝古跡

長沙的嶽麓山,開福寺,馬王堆,天心閣,橘子洲
湘潭的韶山,株洲的炎帝陵,
岳陽的岳陽樓,君山,汩羅屈子祠,
邵陽的崀山,南山牧場,衡陽的衡山,
張家界,鳳凰古城,武陵源
常德桃花源,花岩溪,益陽桃花江

㈢ 湖南 邵陽的歷史求大神幫助

邵陽以縣治位於邵水之北得名。「邵」字本為「昭」,因晉代避司馬昭諱改為「邵」。 邵陽行政建制歷史悠久。距今已有2500多年歷史,市境鴻古開啟,歷史代遠年長。早在新石器時代便有先民棲息屯居。城步西岩上朝園、武岡鄧元泰上頭園、隆回高坪小坳、邵陽縣塘田市水西、邵東牛馬司天子坪等多處文化遺址的發掘,較為系統地勾勒出先民們篳路藍縷開拓山林曠野的進程。 周朝其地屬荊州;春秋戰國時期屬楚,雄溪(今巫水)流域為南楚與百越相交之域。相傳春秋魯哀公時代(公元前494-477),楚王族白公善在今市西區地帶築城防守,人稱白公城。秦代,今市境分屬長沙郡及黔中郡地。 西漢初,始設昭陵縣,屬於長沙國零陵郡。縣治設今市西區,為境內有縣級建制之始。三國初屬漢。222年地屬東吳,226年吳國置昭陵郡,隸荊洲。轄昭陵縣、昭陽縣、夫夷縣、都梁縣、高平縣、新城縣六縣。其後在資江流域,相繼建立都梁、夫夷、昭陽3個侯國。吳寶鼎元年(266),分零陵郡北部都尉置昭陵郡,治今市西區,境內建郡自此開始。西晉太康元年(280),武帝司馬炎因避其父司馬昭之諱,改昭陵郡為邵陵郡,改昭陵縣、昭陽縣為邵陵縣、邵陽縣。「邵陽」之名由此始。移郡治於資江北岸北塔灣。並把新城縣並入邵陽縣,分都梁為武岡縣、建興縣、都梁縣,加上邵陵、邵陽、夫夷、高平,於是邵陵郡所轄增為7個,改隸湘州。後相繼被改為建州(隋末)、南梁州(唐初)、邵州(唐太宗貞觀十年636)和敏州。境內西南部巫水流域,自漢至隋為「無陽五溪蠻」地,先後屬鐔城、舞陽、龍標縣。隋廢邵陵郡,一域之內單立邵陽一縣。唐代設邵州,轄邵陽、武岡2縣。武岡縣治今城步儒林鎮;邵州與邵陽縣自此在今市西區同城而治,歷千餘年。宋初,武岡縣治從城步儒林鎮移今武岡城。崇寧五年(1106),置武岡軍。 南宋理宗趙殉當太子時,曾封為邵州防禦使,他做皇帝後年號「寶慶」(1225年),就把邵州升為寶慶府,用以紀念自己的潛龍之地,所以邵陽又有「寶慶」之稱。寶慶之名沿襲700餘年。元代設寶慶、武岡2路。明初設寶慶、武岡2府,後降武岡為州,寶慶府領武岡、邵陽、新化、城步、新寧1州4縣,經清代沿襲至中華民國初年。 民國2年(1913),廢寶慶府,設寶慶縣,境內各縣隸湘江道; 民國11年廢道制,各縣直隸於邵陽市。民國17年,寶慶縣復名邵陽縣。 民國26年(1937),邵陽市第六行政督察專員公署設邵陽,轄邵陽、武岡、城步、新化、新寧5縣。 民國36年坼邵陽縣增設隆回縣。辛亥革命時成立湖南軍政府寶慶分府。1938年至1949年屬邵陽市第六督察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49年10月3日成立邵陽市臨時政府邵陽區督察專員公署,並成立邵陽市,隸邵陽縣。 1950年7月12日明確為縣級市,11月更名為邵陽市人民政府邵陽區行政專員公署,轄邵陽、新化、武岡、城步、新寧、隆回6縣。翌年7月,邵陽市升格為專轄市。 1952年,境內分置新邵、邵東、洞口3縣,並劃益陽專區湘鄉、雙峰、漣源3縣隸邵陽專區,共轄12縣1市。 1955年4月,邵陽區行政專員公署更名為邵陽專員公署。1956年11月,撤銷城步縣,設置城步苗族自治縣。 1958年增領綏寧縣,邵陽專區共轄14個縣(市):邵陽市和邵東、新邵、邵陽、隆回、洞口、武岡、城步、新寧、綏寧、新化、漣源、雙峰、湘鄉縣。 1965年,湘鄉縣劃隸湘潭專區。 1968年2月,邵陽專區改稱邵陽地區。1977年,邵陽地區一分為三:7月28日,邵陽市升格為省轄市,仍由邵陽地區代管;10月,分置漣源地區(今婁底地區),邵陽地區僅轄邵陽、隆回、洞口、武岡、綏寧、城步、新寧7縣。 1980年元月,邵陽市由省直隸,轄東、西、橋頭和郊區4區; 1983年又增領邵東、新邵、洞口、隆回、綏寧、城步、武岡、新寧、邵陽9縣和東、西、橋頭、郊區4區。 1986年2月,經國務院批准實行市管縣,撤銷邵陽地區建制,邵陽市便成為全省范圍最大的市。 1987年橋頭區並入東區。 1994年3月,撤銷武岡縣建制,設置武岡市,武岡市由邵陽市代管。 1995年,撤區並鄉建鎮,全市共轄8縣1市3區,包括邵陽縣、邵東縣、新邵縣、隆回縣、武岡市、洞口縣、綏寧縣、新寧縣、城步縣和北塔區、大祥區、雙清區。全市有199個鄉鎮,80個鄉級鎮,5819個行政村。 [編輯本段]八、人口民族 邵陽歷史悠久,已發現的古人類聚落遺址出土文物表明,境內先民的活動屯居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 至唐代,邵州出現第一次人口增長高峰。唐貞觀十三年(639),邵州所轄邵陽、武岡兩縣只有2856戶、13583人,至天寶元年(742),邵州人口發展到17073戶、71644人。100餘年間,人口增加4.27倍。宋崇寧元年(1102),邵州轄邵陽、新化、武岡3縣共98861戶、21.816萬人。元至元二十七年(1290),寶慶路(轄邵陽、新化縣)、武岡路(轄武岡、新寧、綏寧縣)共14.9516戶、48.2968萬人。自明中葉至清初,人口流向是「湖廣鎮四川」,寶慶府居民大量遷往四川等地。明萬曆六年(1578),寶慶府轄邵陽、新化、武岡、新寧、城步5州縣,降為20638戶,22.1207萬人。 清代,朝廷獎勵墾荒,並頒布「滋生人丁、永不加稅」的法令,民間隱蔽人口減少;加之明末清初紅薯傳入境內,人們飢餓狀況有所改變,寶慶人口出現第二次增長高峰。從清嘉慶二十一年(1816)至清末民初,增內邵陽、武岡、綏寧、城步、新寧5縣,人口從143.87萬人增加為271.91萬人,近100年時間,人口差不多翻了一番。 中華民國38年間,因戰爭、災禍、瘟疫不斷,人口有減有增。民國30年(1941),境內邵陽、武岡、城步、新寧、綏寧5縣人口為262.31萬人。至1949年,增至322.98萬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經濟、文化、衛生不斷發展,邵陽人口增長出現第三次高峰。1960年,境內人口發展到371.05萬人。1972年突破500萬,為506.91萬人。1983年突破600萬,達605.38萬人。1995年,全市人口達到700.9萬人。1999年,全市人口達到711.04萬人。 1990第四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邵陽市總人口為678.68萬人,居全省14個地、州、市之首位。 邵陽市現有人口約725萬,其中農業人口602萬佔83%以上,非農業人口123萬,男性388.29萬,女性331.71萬。人口密度大約為每平方千米335人。 邵陽市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地區,漢族佔94.06%,除漢族外,有39個少數民族,人口達39.38萬人,佔全市總人口的5.94%。 世居邵陽的苗、瑤、回、侗4個少數民族,人口均在萬人以上。其中苗族有30.6825萬人,瑤族31665人;回族29126人,侗族22203人。其他35個少數民族,人口在500人以上的有土家族、壯族、仫佬族;100人以上的有滿族、布依族、拉祜族、黎族、彝族、白族;10以上的佤族、哈尼族、傣族、水族、高山族、蒙古族、藏族、布郎族、朝鮮族、維吾爾族、傈僳族;1人 以上的有毛南族、仡佬族、畲族、普米族、基諾族、景頗族、撒拉族、保安族、哈薩克族、納西族、錫伯族、阿昌族、怒族、京族、俄羅斯族。 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城步、新寧、綏寧、武岡市、洞口、隆回等縣,建國後,邵陽市在黨的民族區域政策的光輝照耀下,少數民族相對集中的地區成立了一個民族自治縣一城步苗族自治縣,全市共有25個民族鄉,其中苗族鄉8個,瑤族鄉7個,侗族鄉2個,回族鄉1人,苗族侗族鄉4個,侗族苗族鄉2個,苗族瑤族鄉1個。

㈣ 邵陽的歷史..

邵陽市,史稱「寶慶」,資江與邵水交匯穿城而過,是一座具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古城。 早在新石器時代,境內即有先民棲息屯居。春秋末期楚國大夫白善在此築城,稱白公城,屬楚地。秦始皇統一中國,分全國為三十六郡,邵陽屬長沙郡,東漢末屬零陵郡。三國初屬蜀,後入吳。三國吳寶鼎元年(公元226年),分零陵北部為昭陵郡,郡治設今邵陽市。晉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司馬炎平定東吳,為避其父司馬昭之諱,改昭陵為邵陵。,移郡治於資江北岸。唐代設邵州,與邵陽縣在今城區同城而治。宋崇寧五年 (1106) ,分邵州西部置武岡軍。南宋理宗趙均作太子時,曾被封為邵州防禦使。南宋寶慶元年 (1225 年 ) ,理宗登極,用年號命名曾領防禦使的封地,升邵州為寶慶府,寶慶之名始於此。元代設寶慶、武岡 2 府。明初設寶慶、武岡 2 府,後降武岡為州。中華民國 2 年 (1913 年 ) ,廢寶慶府,設寶慶縣,境內各縣隸湘江道;民國 11 年直隸於省。民國 17 年,寶慶縣復名邵陽縣。民國 26 年,在邵陽縣城設置湖南省第六行政督察專員公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 1949 年 10 月設置湖南省邵陽區督察專員公署;同時建立邵陽市,隸邵陽縣。 11 月,邵陽區督察專員公署更名為行政專員公署。翌年 7 月,邵陽市升格為縣級市。 1955 年 4 月,邵陽區行政專員公署更名為邵陽專員公署。 1968 年 2 月,邵陽地區革命委員會成立,邵陽專區改稱邵陽地區。 1977 年 7 月,邵陽市升格為省轄市,仍由中共邵陽地委、地區革委會代管; 10 月,分邵陽地區東北部置漣源地區。 1980 年元月,邵陽市由省直隸。 1986 年元月,國務院批准撤銷邵陽地區建制,實行市領導縣體制。 1994 年 3 月,撤銷武岡縣建制,設置武岡市,武岡市由邵陽市代管。 1995 年,撤區並鄉建鎮,全市共轄 8 縣 1 市 3 區。全市有 199 個鄉鎮, 80 個鄉級鎮, 5819 個行政村。全市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 325 人,較全省平均密度高出 38 人。中、東部人口稠密,西南部山區人口稀疏。邵陽又是湖南少數民族人口較多的省轄市,除漢族外,繁衍生息著苗、瑤、回、侗、土家、壯、仫佬、滿、布依、拉枯、黎、彝、白等 39 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人口 39. 38 萬人,佔全市總人口的 5. 94 %。建有 1 個苗族自治縣 ( 城步苗族自治縣 ) , 25 個民族鄉。

㈤ 邵陽有多少年的歷史了

邵陽市,史稱「寶慶」,資江與邵水交匯穿城而過,是一座具有內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古容城。 早在新石器時代,境內即有先民棲息屯居。春秋末期楚國大夫白善在此築城,稱白公城,屬楚地。秦始皇統一中國,分全國為三十六郡,邵陽屬長沙郡,東漢末屬零陵郡。三國初屬蜀,後入吳。三國吳寶鼎元年(公元226年),分零陵北部為昭陵郡,郡治設今邵陽市。

㈥ 邵陽市有多少年歷史古稱什麼府

邵陽市地處湘中偏西南,為半山半丘陵區,屬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全市現轄八縣一市三區。總面積為20886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為411平方公里。人口700多萬,漢族佔94.06%,有39個少數民族。全市建有1個苗族自治縣,25個民族鄉。面積2.1萬平方公里,約佔全省的1/10,是具有2500年歷史的古城。邵陽人傑地靈,物華天寶。第一個「睜眼看世界」的魏源和討袁護國英雄蔡鍔就是這片古老土地哺育出的無數英才中的傑出代表;自然資源豐富,氣候宜人,雪峰蜜桔、新寧臍橙、寶慶辣椒等久負盛名;崀山、南山、雲山等旅遊景區的迷人景觀則令世人仰目。

邵陽市,史稱「寶慶」,資江與邵水交匯穿城而過,是一座具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古城。早在春秋末期楚國大夫白善在此築城,稱白公城,屬楚地。秦始皇統一中國,分全國為三十六郡,邵陽屬長沙郡,東漢末屬零陵郡。三國初屬蜀,後入吳。三國吳寶鼎元年(公元226年),分零陵北部為昭陵郡,郡治設今邵陽市。晉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司馬炎平定東吳,為避其父司馬昭之諱,改昭陵為邵陵。南宗理宗趙均作太子時,曾被封為邵州防禦使。登極做皇帝,升邵州為寶慶府,寶慶之名始於此。寶慶之名經明、清兩朝一直沿用到民國初年。民國十七年(公元1928年)改寶慶為邵陽。1949年解放,1950年成立邵陽市。為地轄市。1972年改為省轄市,仍歸地區代管。1977年7月改為省轄市,由省直接管理。1986年初,邵陽地區和邵陽市合並。

㈦ 湖南 邵陽的歷史

http://ke..com/view/24304.htm

你看看網路就清楚了

擴展閱讀:專寶慶屬 http://ke..com/view/441537.htm

㈧ 關於邵陽的歷史~~~

文有魏源,武有蔡鍔。

㈨ 位於湖南省邵陽市的隆回縣,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叫隆回的,至今已經有了多久的歷史

隆回設縣的來時間很短,源但隆回這個名字由來已久。早在明朝洪武五年(即公元1372年),就在縣境內設立隆回巡檢司,屬於湖廣布政司寶慶府的邵陽縣管轄。直到民國36年(公元1947年)才正式從邵陽縣分出隆治、隆中、興隆、中和、果勝、保和、禮教、西勝八鄉及桃洪鎮設立隆回縣。

㈩ 邵陽歷史

中文名稱:邵陽市外文名稱:Shaoyang City別名:昭陵,邵州,寶慶行政區類別:地級市所屬回地區:中答國中南下轄地區:大祥區,雙清區,北塔區等政府駐地:邵陽市大祥區城北路東面6號電話區號:0739郵政區碼:422000地理位置:湖南省西南部面積:20829平方公里,排湖南第3位人口:常住人口2010年707萬,湖南第2位方言:邵陽話、湘語、西南官話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著名景點:崀山,白水洞,雙清亭,北塔,南山,雲山,黃桑,虎形山-花瑤機場:邵陽武岡機場火車站:邵陽站、邵陽南站、高鐵邵陽北站車牌代碼:湘E行政代碼
邵陽,地處中國中南部,湖南省西南,原名昭陵、寶慶,邵陽古城建於春秋時代,踞資江之上游,邵水之北,始稱白公城。邵陽是湖南省次中心城市,國家「三線」建設時期老工業基地,湖南現代工業的發源地;素為「上控雲貴,下制長衡」的交通要塞,為湘中及湘西南文化中心和商品集散地。邵陽歷史悠久,風景如畫,人文薈萃,民族風情與自然景觀交相輝映,楚文化與梅山文化相得益彰,是湖湘文化的重要發祥地。邵陽轄三區一市八縣,總面積20829平方千米。
:430500

閱讀全文

與湖南邵陽有多久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