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阿拉伯數字「0」的由來是什麼
阿拉伯數字的由來
古代印度人創造了阿拉伯數字後,大約到了公元7世紀的時候,這些數字傳到了阿拉伯地區。到13世紀時,義大利數學家斐波那契寫出了《算盤書》,在這本書里,他對阿拉伯數字做了詳細的介紹。後來,這些數字又從阿拉伯地區傳到了歐洲,歐洲人只知道這些數字是從阿拉伯地區傳入的,所以便把這些數字叫做阿拉伯數字。以後,這些數字又從歐洲傳到世界各國。
阿拉伯數字傳入我國,大約是13到14世紀。由於我國古代有一種數字叫「籌碼」,寫起來比較方便,所以阿拉伯數字當時在我國沒有得到及時的推廣運用。本世紀初,隨著我國對外國數學成就的吸收和引進,阿拉伯數字在我國才開始慢慢使用,阿拉伯數字在我國推廣使用才有100多年的歷史。阿拉伯數字現在已成為人們學習、生活和交往中最常用的數字了。
由於生活和勞動上的需求,即使是最原始的民族,也知道簡單的計數,並由用手指或實物計數發展到用數字計數。在中國,至遲在商代,即已出現用十進制數字表示大數的方法;又至遲至秦漢之際,即已出現完滿的十進位值制。在成書不遲於1世紀的《九章算術》中,已載有隻有位值制才有可能的開平方、立方的計演算法則,並載有分數的各種運算以及解線性聯立方程組的方法,還引入了負數概念。劉徽在他註解的《九章算術》(3世紀)中,還提出過用十進小數表示無理數平方根的奇零部分,但直至唐宋時期(歐洲則在16世紀S.斯蒂文以後)十進小數才獲通用。雖然中國從來沒有過無理數或實數的一般概念,但在實質上,那時中國已完成了實數系統的一切運演算法則與方法,這不僅在應用上不可缺,也為數學初期教育所不可少。數的概念最初不論在哪個地區都是1、2、3、4..這樣的自然數開始的,但是記數的符號卻大不相同。
古羅馬的數字相當進步,現在許多老式掛鍾上還常常使用。實際上,羅馬數字的符號一共只有7個:I(代表1)、V(代表5)、X(代表10)、L(代表50)、C代表100)、D(代表500)、M(代表1,000)。這7個符號位置上不論怎樣變化,它所代表的數字都是不變的。它們按照下列規律組合起來,就能表示任何數:
1.重復次數:一個羅馬數字元號重復幾次,就表示這個數的幾倍。如:「II」表示「3」;「XX」表示「30」。
2.右加左減:一個代表大數字的符號右邊附一個代表小數字的符號,就表示大數字加小數字,如「VI」表示「6」,「DC」表示「600」。一個代表大數字的符號左邊附一個代表小數字的符號,就表示大數字減去小數字的數目,如「IV」表示「4」,「XL」表示「40」,「VD」表示「495」。
3.上加橫線:在羅馬數字上加一橫線,表示這個數字的一千倍。
其他國家和地區的人民,則是普遍認同十位進制的記數符號,即1、2、3、4、5、6、7、8、9,遇到「零」就用黑點「·」表示,比如「6708」,就可以表示為「67·8」。後來這個表示「零」的「·」,逐漸變成了「0」。
如果你細心觀察的話,會發現羅馬數字中沒有「0」。其實在公元5世紀時,「0」已經傳入羅馬。但羅馬教皇兇殘而且守舊。他不允許任何使用「0」。有一位羅馬學者在筆記中記載了關於使用「0」的一些好處和說明,就被教皇召去,施行了拶刑,使他再也不能握筆寫字。
現在世界通用的數符號1、2、3、4、5、6、7、8、9、0,人們稱之為阿拉伯數字。實際上它們是古代印度人最早使用的。後來阿拉伯人把古希臘的數學融進了自己的數學中去,又把這一簡便易寫的十進制位值記數法傳遍了歐洲,逐漸演變成今天的阿拉伯數字。
附: 後來人們發現,僅僅能表示自然數是遠遠不行的。如果分配獵獲物時,5個人分4件東西,每個人人該得多少呢?於是分數就產生了。自然數、分數和零,通稱為算術數。自然數也稱為正整數。
接著人們又發現很多數量具有相反的意義,比如增加和減少、前進和後退,為了表示這樣的量,又產生了負數。正整數、負整數和零,統稱為整數。如果再加上正分數和負分數,就統稱為有理數。公元前2500年,畢達哥拉斯的學生在研究1與2的比例中項時,發現沒有一個能用整數比例寫成的數可以表示它,這個新數的出現使畢達哥拉斯感到震驚,緊接著人們又發現了很多不能用兩整數之比寫出來的數,如圓周率就是最重要的一個,人們就把這些數稱作無理數。有理數和無理數一起統稱為實數。但在解方程的時候常常需要開平方,如果被開方數負數,這道題還有解嗎?如果沒有解,那數學運算就像走在死胡同中那樣處處碰壁。於是數學家們就規定用符號「i」表示「-1」的平方根,即,虛數就這樣誕生了。
數的概念發展到虛數以後,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連某些數學家也認為數的概念已經十分完善了,數學家族的成員已經都到齊了。可是1843年10月16日,英國數學家哈密爾頓又提出了「四元數」的概念。所謂四元數,就是由一個標量 (實數)和一個向量(其中x、y、z為實數)組成的數。四元數在數論、群論、量子理論以及相對論等方面有廣泛的應用。與此同時,人們還開展了對「多元數」理論的研究。 到目前為止,數的家庭已發展得十分龐大。
Ⅱ 數字0的歷史
0的另一個歷史:0的發現始於印度。公元前2500年左右,印度最古老的文獻《吠陀》已有內「0」這個符號的應用,當時容的0在印度表示空的位置。約在6世紀初,印度開始使用命位記數法。7世紀初印度大數學家葛拉夫.瑪格蒲達首先說明了0的性質,任何數乘0是0,任何數加上0或減去0得任何數。遺憾的是,他並沒有提到以命位記數法來進行計算的實例。也有的學者認為,0的概念之所以在印度產生並得以發展,是因為印度佛教中存在著「絕對無」這一哲學思想。公元733年,印度一位天文學家在訪問現伊拉克首都巴格達期間,將印度的這種記數法介紹給了阿拉伯人,因為這種方法簡便易行,不久就取代了在此之前的阿拉伯數字。這套記數法後來又傳入西歐。
Ⅲ 0的歷史演變過程簡單說法怎麼寫
古代創造的《零》字,
就是畫個圈圈。它里頭空空如也,也就是《沒有任何東西專》。屬就叫做《零,O》。
——它與《圓》字不同。圓字的古代寫法也是一個圈圈,但它里頭有個 點,就表示圓心。
至於《零》字的造字法,屬於《形聲字》:
雨是形,雨不是整體的,是零散的。
令是聲。
零零散散,此語就是這么來的。
Ⅳ 公元0年中國是什麼朝代
公元0年是西漢末年。史上沒有公元0年的說法,0隻是個分界點,公元0年,也就是公元元年。
所以公元0年是西漢。西漢(前202年—8年12月)是中國歷史上繼秦朝之後的大一統王朝,共歷十二帝 ,享國二百一十年,又稱前漢,與東漢統稱為漢朝。
(4)零什麼歷史擴展閱讀:
一、公元元年:
公元元年,也稱公歷紀年,或和基督紀年。它以相傳的耶穌基督誕生年即公元元年作為歷史算起,在中國這一年正好是西漢平帝元始元年。
以這一年為界,在此以前的時間稱公元前多少年,在此以後的時間稱公元多少年,或直接稱XX年(注意,不能寫成公元後XX年)。
公元1年,屬公元1世紀00年代。中國為辛酉年(雞年),漢平帝元始元年。
二、西漢簡介:
西漢(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12月)是中國歷史上繼秦朝之後的大一統王朝,共歷十二帝,享國二百一十年,史稱前漢,與東漢統稱為漢朝。
秦末,天下揭竿而起,經過楚漢之爭,劉邦擊敗項羽,公元前202年劉邦稱帝國號漢,定都長安(今漢長安城遺址)史稱西漢。西漢在諸多制度上承襲了秦制,漢初實行輕徭薄賦、休養生息的國策,社會經濟迅速恢復,農業、手工業及商業空前繁榮,史稱文景之治。
漢武帝繼位後,推行推恩令、中朝、刺史、鹽鐵官營等制度加強中央集權,並獨尊儒術統一思想。 對外則開拓了東並朝鮮、南據越南、西逾蔥嶺、北達陰山的遼闊疆域,奠定漢地基本范圍;又派張騫出使西域開辟溝通歐亞大陸的絲綢之路,拓展對外交往,並開創了漢武盛世的局面。
漢昭帝繼位後,霍光輔政,沿襲武帝晚年息兵養民的國策,恢復漢朝的國力。至漢宣帝時期,對外降服匈奴並設西域都護府正式將西域納入版圖,對內整頓吏治、輕徭薄賦,開創了國力極盛的孝宣之治。
公元前36年,陳湯斬殺郅支單於,標志西漢時期的漢匈戰爭結束。公元8年,王莽廢西漢末帝,定都長安,史稱新朝,西漢滅亡。
Ⅳ 數字0起源於哪裡什麼來源
「0」的起源:
印度數碼中表示零的「點號」逐漸演變為圓,也就是「0」這一演變過程最遲完成於九世紀。印度876年出土的瓜廖爾石碑見證這一過程。該石碑上有記載無誤的「0」,用圓圈表示零,是數學史的一大發明。「0」的出現是數學史上一大創造。
「0」一直被人們稱為阿拉伯數字,其實,它的誕生地卻是在古代印度,它的起源深受佛教大乘空宗的影響。大乘空宗流行於公元三至六世紀的古代印度。恰正是在它流行後期,在印度產生了新的整數的十進位值制記數法,規定出十個數字的符號。
以前計算到十數時空位加一點。用「.」表示,這時發明了「0」來代替。「0」的梵文名稱為Sunya,漢語音譯為「舜若」,意譯為「空」。0乘以任何一個數,都使這個數變成0。大乘空宗由印度龍樹及其弟子提婆所創立,強調「一切皆空」。0的這一特殊就反映了「一切皆空」這一命題所留下的痕跡。
0是正數和負數的分界點,也是解析幾何中笛卡兒坐標軸上的原點。沒有0也就沒有原點,也就沒有了坐標系,幾何學大廈就會分崩離析。這種認識,同樣有可能受了大乘空宗的啟發。大乘空宗的「空」,在某種意義上也可以看做是原點,是佛教認識萬事萬物的根本出發點。
大乘空宗認為,無論是正面的天堂還是反面的地獄,不管是天神或是魔鬼,都不免入相,脫離不了輪回之苦。天神享盡福報,照樣會墮入畜生道或餓鬼道,也有可能走向自己對立面而成為魔。大乘佛教說「空」道「有」,都強調不可執著。
這種說法與0的特殊在數學上表述,在哲學上有其相同之處。公元七世紀中葉,印度的記數法開始向西方傳播,公元八世紀末傳入阿拉伯國家。印度數字經阿拉伯人改進後傳入歐洲,被稱為阿拉伯數字或印度——阿拉伯數字。
(5)零什麼歷史擴展閱讀:
「數字0」等阿拉伯數字介紹:
阿拉伯數字由0,1,2,3,4,5,6,7,8,9共10個計數符號組成,阿拉伯數字最初由古印度人發明,後由阿拉伯人傳向歐洲,之後再經歐洲人將其現代化,人們以為是阿拉伯發明,所以人們稱其為「阿拉伯數字」。
採取位值法,高位在左,低位在右,從左往右書寫。藉助一些簡單的數學符號(小數點、負號、百分號等),這個系統可以明確的表示所有的有理數。為了表示極大或極小的數字,人們在阿拉伯數字的基礎上創造了科學記數法。
Ⅵ 有人知道關於數字0的歷史嘛
0的起源
0的起源
阿拉伯數字1、2、3、4、5、6、7、8、9。0是國際上通用的數碼。這種數字的創制並非阿拉伯人,但也不能抹掉阿拉伯人的功勞。
阿拉伯數字最初出自印度人之手,也是他們的祖先在生產實踐中逐步創造出來的。
公元前3000年,印度河流域居民的數字就已經比較進步,並採用了十進位制的計演算法。到吠陀時代(公元前1400-公元前543年),雅利安人已意識到數碼在生產活動和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創造了一些簡單的、不完全的數字。公元前3世紀,印度出現了整套的數字,但各地的寫法不一,其中典型的是婆羅門式,它的獨到之處就是從1~9每個數都有專用符號,現代數字就是從它們中脫胎而來的。當時,「0」還沒有出現。到了笈多時代(300-500年)才有了「0」,叫「舜若」(shunya),表示方式是一個黑點「●」,後來衍變成「0」。這樣,一套完整的數字便產生了。這就是古代印度人民對世界文化的巨大貢獻。
印度數字首先傳到斯里蘭卡、緬甸、柬埔寨等國。7-8世紀,隨著地跨亞、非、歐三洲的阿拉伯帝國的崛起,阿拉伯人如飢似渴地吸取古希臘、羅馬、印度等國的先進文化,大量翻譯其科學著作。771年,印度天文學家、旅行家毛卡訪問阿拉伯帝國阿撥斯王朝(750-1258年)的首都巴格達,將隨身攜帶的一部印度天文學著作《西德罕塔》獻給了當時的哈里發曼蘇爾(757-775),曼蘇爾令翻譯成阿拉伯文,取名為《信德欣德》。此書中有大量的數字,因此稱「印度數字」,原意即為「從印度來的」。
阿拉伯數學家花拉子密(約780-850)和海伯什等首先接受了印度數字,並在天文表中運用。他們放棄了自己的28個字母,在實踐中加以修改完善,並毫無保留地把它介紹給西方。9世紀初,花拉子密發表《印度計數演算法》,闡述了印度數字及應用方法。
印度數字取代了冗長笨拙的羅馬數字,在歐洲傳播,遭到一些基督教徒的反對,但實踐證明優於羅馬數字。1202年義大利雷俄那多所發行的《計算之書》,標志著歐洲使用印度數字的開始。該書共15章,開章說:「印度九個數字是:『9、8、7、6、5、4、3、2、1』,用這九個數字及阿拉伯人稱作sifr(零)的記號『0』,任何數都可以表示出來。」
我們都知道,數學計算的基礎是阿拉伯數字:1、2、3、4、5、6、7、8、9、0。離開這些數字,我們無法進行計算。其實,這些阿拉伯數字並不是阿拉伯人發明創造的,而是發源於古印度,後來被阿拉伯人掌握、改進,並傳到了西方,西方人便將這些數字稱為阿拉伯數字。以後,以訛傳訛,世界各地都認同了這個說法。
阿拉伯數字是古代印度人在生產和實踐中逐步創造出來的。
在古代印度,進行城市建設時需要設計和規劃,進行祭祀時需要計算日月星辰的運行,於是,數學計算就產生了。大約在公元前3000年,印度河流域居民的數字就比較先進,而且採用了十進位的計算方法。
到公元前三世紀,印度出現了整套的數字,但在各地區的寫法並不完全一致,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婆羅門式:這一組數字在當時是比較常用的。它的特點是從「1」到「9」每個數都有專字。現代數字就是由這一組數字演化而來。在這一組數字中,還沒有出現「0」(零)的符號。「0」這個數字是到了笈多王朝(公元320—550年)時期才出現的。公元四世紀完成的數學著作《太陽手冊》中,已使用「0」的符號,當時只是實心小圓點「·」。後來,小圓點演化成為小圓圈「0」。這樣,一套從「1」到「0」的數字就趨於完善了。這是古代印度人民對世界文化的巨大貢獻。
印度數字首先傳到斯里蘭卡、緬甸、柬埔寨等印度的近鄰國家。
公元七到八世紀,地跨亞非歐三洲的阿拉伯帝國崛起。阿拉伯帝國在向四周擴張的同時,阿拉伯人也廣泛汲取古代希臘、羅馬、印度等國的先進文化,大量翻譯這些國家的科學著作。公元771年,印度的一位旅行家毛卡經過長途跋涉,來到了阿拉伯帝國阿拔斯王朝首都巴格達。毛卡把隨身攜帶的一部印度天文學著作《西德罕塔》,獻給了當時的哈里發(國王)曼蘇爾。曼蘇爾十分珍愛這部書,下令翻譯家將它譯為阿拉伯文。譯本取名《信德欣德》。這部著作中應用了大量的印度數字。由此,印度數字便被阿拉伯人吸收和採納。
此後,阿拉伯人逐漸放棄了他們原來作為計算符號的28個字母,而廣泛採用印度數字,並且在實踐中還對印度數字加以修改完善,使之更便於書寫。
阿拉伯人掌握了印度數字後,很快又把它介紹給歐洲人。中世紀的歐洲人,在計數時使用的是冗長的羅馬數字,十分不方便。因此,簡單而明了的印度數字一傳到歐洲,就受到歐洲人的歡迎。可是,開始時印度數字取代羅馬數字,卻遭到了基督教教會的強烈反對,因為這是來自「異教徒」的知識。但實踐證明印度數字遠遠優於羅馬數字。
1202年,義大利出版了一本重要的數學書籍《計算之書》,書中廣泛使用了由阿拉伯人改進的印度數字,它標志著新數字在歐洲使用的開始。這本書共分十五章。在第一章開頭就寫道:「印度的九個數目字是『9、8、7、6、5、4、3、2、1』,用這九個數字以及阿拉伯人叫做『零』的記號『0』,任何數都可以表示出來。」
隨著歲月的推移,到十四世紀,中國印刷術傳到歐洲,更加速了印度數字在歐洲的推廣與應用。印度數字逐漸為全歐洲人所採用。
西方人接受了經阿拉伯傳來的印度數字,但他們當時忽視了古代印度人,而只認為是阿拉伯人的功績,因而稱其為阿拉伯數字,這個錯誤的稱呼一直流傳至今。
作者:與丗隔絕 2007-6-17 02:07 回復此發言
--------------------------------------------------------------------------------
2 回復:0 阿拉伯數字的起源
(阿拉伯數字)名稱起源及歷史簡介
一、「阿拉伯數字」名稱起源
波斯帝國征服印度,便傳入阿拉伯。而大食帝國興起,該數字系統又從阿拉伯傳到西班牙。歐洲人以為是阿拉伯人發明的,故稱做『阿拉伯數字』不過,現又正名為『印度˙阿拉伯數字』。但大多數人仍習慣稱做阿拉伯數字。
二、歷史簡介
阿拉伯數字是由印度人所發明的,而印度人的數學水平是世界最高的。波斯帝國征服印度,我們現在使用的阿拉伯數字,是印度人在西元第三世紀發明的。
在西元825年左右,一位波斯數學家寫了一本數學著作,書中用的數系,便採用這套數字系統。一直到了西元1120年,這本書有了拉丁文譯本,才令阿拉伯數字在全歐大為流行,起了取代羅馬數字的作用。不過,一直要到十五世紀後,阿拉伯數字的寫法才確定下來,與我們今天見到的寫法相同。
今天所見的阿拉伯數字,是0~9的符號,共十個符號組成。因為排列整齊,方便大量、繁復的運算。且由於工業革命後,歐洲國力大增,阿拉伯數字廣為全球使用,成為全球的共通數字系統。早期其他的數系都有一個表示10的符號,但卻沒有0。而阿拉伯數字則由0~9,加上0能夠明確標出位數不同的差異,例如:205與250。這使得人們在進行乘除運算時,更為簡單,而且容易檢查、不易出錯。也因為有了這套數字系統標示法,令數學迅速發展,奠定了今天的科學基礎。
感言:雖然阿拉伯數字看起來很簡單,
但它是我們數學必用、而且全球共用,
生活不可少的發明。
作者:與丗隔絕 2007-6-17 02:09 回復此發言
--------------------------------------------------------------------------------
3 回復:0 阿拉伯數字的起源
阿拉伯數字0是不是印度人發明的?
公元500年前後,隨著經濟、文化以及佛教的興起和發展,印度次大陸西北部的旁遮普地區的數學一直處於領先地位。天文學家阿葉彼海特在簡化數字方面有了新的突破:他把數字記在一個個格子里,如果第一格里有一個符號,比如是一個代表1的圓點,那末第二格里的同樣圓點就表示十,而第三格里的圓點就代表一百。這樣,不僅是數字元號本身,而且是它們所在的位置次序也同樣擁有了重要意義。以後,印度的學者又引出了作為零的符號。可以這么說,這些符號和表示方法是今天阿拉伯數字的老祖先了。
兩百年後,團結在伊斯蘭教下的阿拉伯人征服了周圍的民族,建立了東起印度,西從非洲到西班牙的撒拉孫大帝國。後來,這個伊斯蘭大帝國分裂成東、西兩個國家。由於這兩個國家的各代君王都獎勵文化和藝術,所以兩國的首都都非常繁榮,而其中特別繁華的是東都——巴格達,西來的希臘文化,東來的印度文化都匯集到這里來了。阿拉伯人將兩種文化理解消化,從而創造了獨特的阿拉伯文化。
大約700年前後,阿拉伯人征眼了旁遮普地區,他們吃驚地發現:被征服地區的數學比他們先進。用什麼方法可以將這些先進的數學也搬到阿拉伯去呢?
771年,印度北部的數學家被抓到了阿拉伯的巴格達,被迫給當地人傳授新的數學符號和體系,以及印度式的計算方法(即我們現在用的計演算法)。由於印度數字和印度計數法既簡單又方便,其優點遠遠超過了其他的計演算法,阿拉伯的學者們很願意學習這些先進知識,商人們也樂於採用這種方法去做生意。
後來,阿拉伯人把這種數字傳入西班牙。公元10世紀,又由教皇熱爾貝·奧里亞克傳到歐洲其他國家。公元1200年左右,歐洲的學者正式採用了這些符號和體系。至13世紀,在義大利比薩的數學家費婆拿契的倡導下,普通歐洲人也開始採用阿拉伯數字,15世紀時這種現象已相當普遍。那時的阿拉伯數字的形狀與現代的阿拉伯數字尚不完全相同,只是比較接近而已,為使它們變成今天的1、2、3、4、5、6、7、8、9、0的書寫方式,又有許多數學家花費了不少心血。
阿拉伯數字起源於印度,但卻是經由阿拉伯人傳向四方的,這就是它們後來被稱為阿拉伯數字的原因。
作者:與丗隔絕 2007-6-17 02:11 回復此發言
--------------------------------------------------------------------------------
4 回復:0 阿拉伯數字的起源
【詞語】:阿拉伯數字
【注音】:ā lā bó shù zì
【釋義】:國際通用的數字,就是0,1,2,3,4,5,6,7,8,9。
古代印度人發明了包括「零」在內的十個數字元號,還發明了現在一般通用的定位計數的十進位法。由於定位計數,同一個數字元號因其所在位置不同,就可以表示不同數值。如果某一位沒有數字,則在該位上寫上「0」。「0」的應用,使十進位法臻於完善,意義重大。十個數字元號後來由阿拉伯人傳人歐洲,被歐洲人誤稱為阿拉伯數字。由於採用計數的十進位法,加上阿拉伯數字本身筆劃簡單,寫起來方便,看起來清楚,特別是用來筆算時,演算很便利。因此隨著歷史的發展,阿拉伯數字逐漸在各國流行起來,成為世界各國通用的數字。
補充
最古的計數目大概至多到3,為了要設想「4」這個數字,就必須把2和2加起來,5是2加2加1,3這個數字是2加1得來的,大概較晚才出現了用手寫的五指表示5這個數字和用雙手的士指表示10這個數字。這個原則實際也是我們計算的基礎。羅馬的計數只有到V(即5)的數字,X(即10)以內的數字則由V(5)和其它數字組合起來。X是兩個V的組合,同一數字元號根據它與其他數字元號位置關系而具有不同的量。這樣就開始有了數字位置的概念,在數學上這個重要的貢獻應歸於兩河流域的古代居民,後來古鯿人在這個基礎上加以改進,並發明了表達數字的1234567890十個符號,這就成為我們今天記數的基礎。八世紀印度出現了有零的符號的最老的刻版記錄。當時稱零為首那。
開放分類:
數學、阿拉伯數字
貢獻者:
成功領路、f03055、xxhcn2003、fjd0105、悠然孤飛
本詞條在以下詞條中被提及:
算盤、蒸汽機車、5、2、旭烈兀、《日本十進分類法》、九方科技控股有限公司、花鍾、撲克牌博物館、數字、骷髏會、邵佳一、車次、電報、紅印花雙色復蓋小字4分、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阿拉伯文化、幻方、數字商標、中國行政法實用通典、中國圍棋競賽規則、文明古國、古印度文明、行列輸入法、出納、標准編號、BP機、圍棋規則、細胞色素P450同工酶、熱爾貝 更多>>
關於本詞條的評論(共2條):
·8cuo8cuo
·通常,我們把1、2、3、4……9、0稱為「阿拉伯數字」。其實,這些數字並不是阿拉伯人創造的,它們最早產生於古代的印度。可是人們為什麼又把它們稱為「阿拉伯數字」呢? 據傳早在公元七世紀時,阿拉伯人漸漸地征服了周圍的其他民族,建立起一個東起印度,西到非洲北部及西班牙的薩拉森大帝國。到後來,這個大帝國又分裂成為東、西兩個國家。由於兩個國家的歷代君主都注重文化藝術,所以兩國的都城非常繁榮昌盛,...
作者:與丗隔絕 2007-6-17 02:15 回復此發言
--------------------------------------------------------------------------------
5 回復:0 阿拉伯數字的起源
【詞語】:阿拉伯數字
【注音】:ā lā bó shù zì
【釋義】:國際通用的數字,就是0,1,2,3,4,5,6,7,8,9。
古代印度人發明了包括「零」在內的十個數字元號,還發明了現在一般通用的定位計數的十進位法。由於定位計數,同一個數字元號因其所在位置不同,就可以表示不同數值。如果某一位沒有數字,則在該位上寫上「0」。「0」的應用,使十進位法臻於完善,意義重大。十個數字元號後來由阿拉伯人傳人歐洲,被歐洲人誤稱為阿拉伯數字。由於採用計數的十進位法,加上阿拉伯數字本身筆劃簡單,寫起來方便,看起來清楚,特別是用來筆算時,演算很便利。因此隨著歷史的發展,阿拉伯數字逐漸在各國流行起來,成為世界各國通用的數字。
補充
最古的計數目大概至多到3,為了要設想「4」這個數字,就必須把2和2加起來,5是2加2加1,3這個數字是2加1得來的,大概較晚才出現了用手寫的五指表示5這個數字和用雙手的士指表示10這個數字。這個原則實際也是我們計算的基礎。羅馬的計數只有到V(即5)的數字,X(即10)以內的數字則由V(5)和其它數字組合起來。X是兩個V的組合,同一數字元號根據它與其他數字元號位置關系而具有不同的量。這樣就開始有了數字位置的概念,在數學上這個重要的貢獻應歸於兩河流域的古代居民,後來古鯿人在這個基礎上加以改進,並發明了表達數字的1234567890十個符號,這就成為我們今天記數的基礎。八世紀印度出現了有零的符號的最老的刻版記錄。當時稱零為首那。
開放分類:
數學、阿拉伯數字
貢獻者:
成功領路、f03055、xxhcn2003、fjd0105、悠然孤飛
本詞條在以下詞條中被提及:
算盤、蒸汽機車、5、2、旭烈兀、《日本十進分類法》、九方科技控股有限公司、花鍾、撲克牌博物館、數字、骷髏會、邵佳一、車次、電報、紅印花雙色復蓋小字4分、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阿拉伯文化、幻方、數字商標、中國行政法實用通典、中國圍棋競賽規則、文明古國、古印度文明、行列輸入法、出納、標准編號、BP機、圍棋規則、細胞色素P450同工酶、熱爾貝 更多>>
關於本詞條的評論(共2條):
·8cuo8cuo
·通常,我們把1、2、3、4……9、0稱為「阿拉伯數字」。其實,這些數字並不是阿拉伯人創造的,它們最早產生於古代的印度。可是人們為什麼又把它們稱為「阿拉伯數字」呢? 據傳早在公元七世紀時,阿拉伯人漸漸地征服了周圍的其他民族,建立起一個東起印度,西到非洲北部及西班牙的薩拉森大帝國。到後來,這個大帝國又分裂成為東、西兩個國家。由於兩個國家的歷代君主都注重文化藝術,所以兩國的都城非常繁榮昌盛,...
Ⅶ 「零式」誰發明的 有什麼歷史
掘越二郎。
掘越二郎選用了三菱瑞星13型14缸875馬力發動機。這架試驗型飛機代號為「12試艦戰」,於1939年3月16日在名古屋工廠製成出廠,4月1日正式試飛。經過一系列試飛,日本海軍給新飛機編號為A6M1型。後來飛機改裝中島的「榮」14缸氣冷式950馬力發動機,編號為A6M2型。
1940年7月21日,15架A6M2型戰斗機在橫山保上尉及進藤三郎上尉率領下,編成兩個中隊,飛往中國。7月31日,日本海軍正式採用「12試艦戰」。因為這一年是日本紀元 2600年,為紀念這個年份,新飛機被命名為「零」式艦載戰斗機。
在太平洋戰爭頭兩年,「零」式戰斗機性能超過盟軍各種戰斗機。「零」式A6M2戰斗機最大時速高空為534公里。海平面為454公里,航程達3000公里。當時其它國家同類飛機多數僅裝備12.7毫米機槍,最高時速約500公里,航程多在1000公里以內。
「零」式的優異性能引起了盟國的驚恐,為了弄清日本人怎麼會在工業基礎比較薄弱的情況下,製造出性能這樣突出的戰斗機。美國軍方在阿留申群島上的一個無人小島上繳獲了一架被迫降的「零」式戰斗機,對其結構進行了分析研究。
1943年3月,盟軍在中太平洋的吉爾伯特群島登陸。空戰中,性能優異的F6F「惡婦」式戰斗機登場。該機時速594公里,裝12.7毫米機槍6挺,其作戰性能優於「零」式。特別是該機結構非常牢固,中彈與墜毀的比例為9比1,成為「零」式飛機最厲害的對手。而P-51「野馬」戰斗機的出現,更使「零」式雪上加霜。從此,「零」式失去了昔日不可一世的威風。
掘越二郎拚命研製「零」式戰斗機的後繼機「烈風」但很不順利,飛機不是被損壞就是被炸毀,還沒能來得及使用,日本就投降了。在二次大戰期間,「零」式飛機總計生產10000架以上。隨著日本侵略者的慘敗,橫行一時的「零」式戰斗機和它的設計者掘越二郎,一起退出了戰爭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