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簡介 > 德國歷史多少年

德國歷史多少年

發布時間:2021-02-02 14:04:46

㈠ 德國多少年歷史法國多少年歷史

德國1095年
考古證據表明,在現今德國國境內,約70萬年前就有人類踏足。從此推測,約50萬前開始,人類就陸續移居於此。因為缺乏文獻記載,所以德意志人早期的歷史,並不是太清楚。羅馬帝國最早開始記載日耳曼部落(Germanen)的活動,但這些日耳曼部落與今天的德意志民族並不相同。當時所謂的日耳曼部德國歷史

落,是對所有居住於北歐及中歐,使用印度-日耳曼語系的各個部落的統稱。現代的民族學家對這個名字的含意尚不太清楚,大約可信的是歐洲較早的居民克爾特人(Kelten)先使用這個名稱來稱呼新移民。而凱撒(Julius Caesar)遠征高盧時,用「日耳曼族」這個名稱來稱呼當時居住在萊茵河右岸(在今天的德國境內)的各個部落。其後,「日耳曼族」這個概念才逐漸介紹到羅馬人的世界裡。日耳曼部落是指原先居於斯堪地那維亞半島南部(包括丹麥)及其臨近地區的一些民族,他們的文化及宗教相當接近,所以成為一個文化圈。西元前1000年左右,因為北歐地區氣候轉壞,該地區的居民開始向南遷移。到西元前450年時,他們分布於萊茵河沿岸,南至阿爾卑斯山以北,東到外克塞河(Weichsel,即維斯杜拉河Vistula)的地區之內。到了西元前2世紀,這些民族又開始另一波的民族移動,而開始與羅馬世界有較多的接觸。公元前後,在多瑙河和萊茵河流域,已定居著許多日耳曼部落,這些部落同企圖征服此地的羅馬帝國不斷發生沖突。公元9年的日耳曼各部族在條頓堡森林戰役中戰勝了當時強盛的羅馬帝國。在這次戰役中,日耳曼部落伏擊並消滅了三個羅馬軍團。此後,羅馬人再也沒有真正嘗試過把它們帝國的東部邊界推進過萊茵河。日耳曼部落雖是以語言、血統、生活習慣、文化及信仰為族群的指標,但因散居之故,個別差異可以相當大。所以西元4世紀起的大規模族群遷移時,並不是整個血緣民族集體行動,而是以較小的氏族組織為單位。歷史學家將這些移動的日耳曼部落約略分成西日耳曼人,東日耳曼人及北日耳曼人三個大類別。西日耳曼人指的是西元1世紀時居住在西起萊茵河,東至衛塞河(Weser),南至多瑙河,北達北海的這些族群。自407年開始的一段時期中,各萊茵河沿岸的日耳曼部落渡過萊茵河並在今天的法國和西班牙的部分地區建立了一系列短命的王國。476年,日耳曼人與羅馬帝國的下層人民聯合,推翻了顯赫的羅馬帝國。
1.2 民族大遷徙
376~568年,散居羅馬帝國境外的以日耳曼人為主的諸「蠻族」部落大舉強行移居帝國境內,並各自建立國家的歷史過程 。民族大遷徙的原因是日耳曼人的原始公社制解體,部落顯貴 、軍事首領及親兵渴望向外掠奪新的土地和財富;人口自然增長對生產力形成壓力,為了發展畜牧經濟,一般日耳曼人不得不向外地遷徙。羅馬奴隸制的危機和帝國的衰落,無力抵禦外族入侵,因而使「蠻族」的武裝遷徙深入帝國腹地。
1.3 法蘭克人時期
從509年開始,法蘭克人分為3個部族:薩利安人(Salian)、里普利安人(Ripuarian)和卡蒂人(Chatti, 或黑森人〔Hessian〕)。在428~480年間,薩利安法蘭克人佔領了羅亞爾河以北高盧的大部分地區。里普利安人和卡蒂人仍然留在德意志和高盧東北部。薩利安人在他們的國王克洛維(Clovis)的統治(481/482~511)下信奉了天主教,克洛維把他的統治權擴大到其他法蘭克人身上,並征服了高盧的其他大部分地區。他的梅羅文加王朝(以他的祖父梅羅文加的名字命名)的繼任者們統治法蘭克人的土地,直至8世紀由加洛林家族代替時為止。加洛林王朝的查理曼大帝(768~814年在位)與教宗(教皇)合作恢復了西羅馬帝國,並把天主教傳播到德意志中部和北部。他的帝國於9世紀中葉解體。
1.4 德意志立國
5世紀末,延續了幾個世紀的法蘭克王國建立,其中包括莫洛溫王朝和卡洛林王朝的輝煌時期。在查理曼大帝(800年加冕)的統治下,王國幾乎拓展到了今天的法國和德國的絕大部分地區,稱為查理曼帝國。查理曼大帝去世後,帝國很快走向分裂。公元843年,法蘭克王國的疆域按照凡爾登條約分成三部分,西邊的部分即萊茵河左岸的西法蘭克王國就成為後來法國的基礎;而東邊的部分即萊茵河右岸操德語的東法蘭克王國成為後來的日耳曼王國的基礎,成為未來的神聖羅馬帝國,也是今天德國的雛形;中間的部分成為了後來法德爭斗的根源。公元919年,薩克森公爵亨利一世當選為東法蘭克王國的國王,建立了薩克森王朝。薩克森王朝的地域大致位於今荷蘭、德國西部、瑞士和奧地利。嚴格意義上的德意志歷史的就此開始。

法國1171年
法國國名來源於公元4~5世紀自萊茵河東岸入侵的一個日耳曼蠻族──法蘭克人;法蘭西意即法蘭克人的王國。嚴格地說,法國立國應從公元 843年查理曼帝國分裂後算起。

㈡ 德國有多少年歷史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德語: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簡稱德國(兩德統一前簡稱西德或聯邦德國),是位於中歐的聯邦議會共和制國家,北鄰丹麥,西部與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和法國接壤,南鄰瑞士和奧地利,東部與捷克和波蘭接壤,該國由16個聯邦州組成,首都為柏林,領土面積357167平方公里,以溫帶氣候為主,人口約8110萬人,是歐洲聯盟中人口最多的國家,以德意志人為主體民族。
德國人的祖先為古代居住在中歐的日耳曼人。10世紀時日耳曼人建立神聖羅馬帝國,後發生分裂。1871年普魯士王國統一除奧地利帝國以外的日耳曼各邦建立德意志帝國,曾先後挑起兩次世界大戰並戰敗。1945年分裂為東西兩部分。1990年10月3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簡稱東德或民主德國)正式加入聯邦德國,實現兩德統一。目前,德國是歐洲第一大經濟體,也是歐盟的創始會員國之一、還是北約、申根公約、八國集團、聯合國等國際組織的重要成員國。
德國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歐洲四大經濟體之一,其社會保障制度完善,國民具有極高的生活水平。德國在基礎科學與應用研究方面十分發達,以理學、工程技術而聞名的科研機構和發達的職業教育支撐了德國的科學技術和經濟發展。以汽車和精密機床為代表的高端製造業,也是德國的重要象徵。
2015年10月28日,德國成功獲選第70屆聯合國大會人權理事會成員,任期自2016年至2018年。德意志聯邦共和國位於歐洲中部,東鄰波蘭、捷克,南接奧地利、瑞士,西接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法國,北接丹麥,瀕臨北海和波羅的海,是歐洲鄰國最多的國家。
地形
德國的地形變化多端,有連綿起伏的山

德國地圖-最新erlinyou版
巒,高原台地,丘陵,有秀麗動人的湖畔,及遼闊寬廣的平原。整個德國的地形可以分為五個具有不同特徵的區域:北德低地、中等山脈隆起地帶、西南部中等山脈梯形地帶、南部阿爾卑斯前沿地帶和巴伐利亞阿爾卑斯山區。
北部低地的特徵是丘陵起伏的沿海岸高燥地和粘土台地與草原,泥沼以及中等山脈隆起地帶前方向南伸展的黃土地之間有星羅棋布的湖泊。中等山脈隆起地帶則將德國分成南北兩片。西南部中等山脈梯形地帶包括上萊茵低地及其邊緣山脈。南部阿爾卑斯山前沿地帶包括施瓦本巴伐利亞高原以及在南部的丘陵和湖泊,碎石平原,下巴伐利亞丘陵地區和多瑙窪地。巴伐利亞阿爾卑斯山區則包括阿爾高伊的阿爾卑斯山、巴伐利亞的阿爾卑斯山和貝希特斯加登的阿爾卑斯山,在這些山區散落著風景如畫的湖泊。德國境內有六個山脈。
地勢北低南高,可分為四個地形區:北德平原,平均海拔不到100米;中德山地,由東西走向的高地塊構成;西南部萊茵斷裂谷地區,兩旁是山地,谷壁陡峭;南部的巴伐利亞高原和阿爾卑斯山區,其間拜恩阿爾卑斯山脈的主峰祖格峰海拔2963米,為全國最高峰。

㈢ 德國的歷史是怎樣的

19世紀前復德國是很多國家組製成的 19世紀初 脾斯麥任德國首相 他演說的鐵血長卷解決德國四分五裂的狀況 在整個19世紀德國發動無數戰役 從拿破崙三世掠取法國部分領土 三十年戰爭中入侵奧地利迫使奧地利割地給德國 1872年 德皇威廉二世與脾斯麥宣布德國統一 脾斯麥任德國總理 之後德國不斷入侵其他國家 1895年迫使清政府把膠東劃分給德國租界 德國還是兩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 1945年蘇聯佔領柏林 英美蘇法四國在波茨坦簽訂協議 把德國分為兩個國家 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和德意志聯邦共和國 也就是東德西德 1991年由於西方的冷戰基本結束 再加之蘇聯解體 蘇美英法統治也到期 兩德統一

㈣ 德國有多少年的歷史

考古證據表明,德國境內,約70萬年前就有人類。

公元前1000年左右,因為北歐地區版氣候轉壞(日爾曼人權更早生活在北歐),該地區的居民開始向南遷移,到公元前450年時,他們分布於萊茵河沿岸,南至阿爾卑斯山以北,東到維斯杜拉河的地區之內。

到公元前2世紀,日爾曼又開始另一波的民族移動,而開始與羅馬有較多的接觸。

公元2-3世紀逐漸形成部落。

公元9年日耳曼各部族在條頓堡森林戰役中戰勝了羅馬帝國。

476年,日耳曼人與羅馬帝國的下層人民聯合,推翻了羅馬帝國。

800年加冕的查理曼大帝的統治下的法蘭克王國幾乎拓展到了今天的法國、德國的絕大部分地區、義大利北部,稱為查理量帝國,定都亞琛。

843年,帝國分裂為三部分,大體奠定了近代德意志、法蘭西、義大利三國的雛形。

10世紀形成德意志早期封建國家。

13世紀中期走向封建割據。

18世紀初奧地利和普魯士崛起。

1871年統一的德意志帝國建立 。

㈤ 德國有多少年封建社會

公元843年, 法蘭克王國分裂,東部法蘭克逐漸演變為德意志王國。公元919年,回 薩克森公爵一世創立了德答意志封建王朝,開始了封建德國的歷史。

自公元11世紀至12世紀以後,德國分裂為許多獨立的封建領地,到13世紀,境內形成全面封建割據狀態。與這種分裂割據的社會政治、經濟環境相適應,德國在1871年統一前,始終以其法律的分散性和法律淵源的多樣性為主要特徵。

㈥ 德國有多久的歷史

德國的主要歷史是從公元9年的條頓森林日耳曼人反抗羅馬帝國的壓迫開始的。由此來接下。德國現在有2006年的歷史。其中也包括了法蘭克王國的時間。

㈦ 德國歷史建國多少年了

民主德國建國前歷史簡況 公元前在德國這塊土地上就居住著日爾
曼人。公元2—3世紀逐漸形成了薩克森、法蘭克、巴伐利亞、圖林根、黑
森、弗里斯等一些較穩定的部落。公元5世紀建立了法蘭克王國。公元
843年《凡爾登公約》之後,在東法蘭克王國基礎上形式了德意志早期的
封建國家。公元955年國王奧托一世擊敗匈牙利大軍,962年又佔領意大
利北部和中部,教皇為之加冕於羅馬城,宣告神聖羅馬帝國的誕生。13世
紀中期皇權日趨衰落,德意志開始走向封建割據。1618—1648年「三十年
戰爭」後分裂成300多個獨立的諸侯領地和上千個騎士領地。18世紀初
奧地利和普魯士崛起。1806年被拿破崙一世擊敗,神聖羅馬帝國的統治
結束。根據1815年維也納會議決議,成立了以奧地利為首的德意志聯邦。
1848—1849年爆發了資產階級民主革命。1866年普魯士戰勝奧地利,隨
之建立北德意志聯邦。1870—1871年在普法戰爭中戰勝法國,同時又兼
並了南德諸邦,建立了統一的德意志帝國。1914年德國挑起第一次世界
大戰,1918年戰敗,帝國崩潰,國內爆發了革命。1919年魏瑪共和國建立,
艾伯特當選為總統。1933年希特勒上台,1939年德國發動侵略戰爭。1945
年5月8日德國投降。根據雅爾塔會議和波茨坦協議規定,德國被蘇美英
法分別佔領。1949年在四國佔領區的基礎上分別建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
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國。

㈧ 德國多少年歷史

5世紀末,延續了幾個世紀的法蘭克王國建立,其中包括莫洛溫王朝和卡洛林王朝的輝煌內時期。在查理曼容大帝(800年加冕)的統治下,王國幾乎拓展到了今天的法國和德國的絕大部分地區,稱為查理曼帝國。查理曼大帝去世後,帝國很快走向分裂。公元843年,法蘭克王國的疆域按照凡爾登條約分成三部分,西邊的部分即萊茵河左岸的西法蘭克王國就成為後來法國的基礎;而東邊的部分即萊茵河右岸操德語的東法蘭克王國成為後來的日耳曼王國的基礎,成為未來的神聖羅馬帝國,也是今天德國的雛形;中間的部分成為了後來法德爭斗的根源。公元919年,薩克森公爵亨利一世當選為東法蘭克王國的國王,建立了薩克森王朝。薩克森王朝的地域大致位於今荷蘭、德國西部、瑞士和奧地利。嚴格意義上的德意志歷史的就此開始。
還望採納。

㈨ 德國的歷史都分幾個階段

早在公元前現今德國境內就居住著日耳曼人。第一階段是公元2-3世紀版逐漸形成部落。到10世紀形權成德意志早期封建國家。那是的他們在世界上是相當落後的名族,手工藝為主。然後是從13世界開始到18世紀初期,德國進入了大小多國封建割據混戰局面。直到18世紀中葉開始。奧地利和普魯士崛起,根據1815年維也納會議,組成了德意志邦聯,1848年德國各地爆發革命,普魯士於1866年的「七星期戰爭」中擊敗奧地利,次年建立北德意志聯邦,1871年統一的德意志帝國建立。該帝國1914年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戰,1918年因戰敗而宣告崩潰。1919年2月德意志建立魏瑪共和國。這是第三階段。然後是第四階段,從1933年希特勒上台實行獨裁統治。 德國於1939年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1945年5月8日德國戰敗投降。然後是德國分制的東西德時期。

㈩ 德國從古至今的歷史

意志(德語:Deutsch)這個詞大約見於公元8世紀時期教宗哈德良一世的一份文獻中的Theodiscus一詞,意思是"方言"或"人民的",開始僅指在法蘭克帝國東部地區使用的一種不同於羅曼語和凱爾特語的方言。卡爾大帝(查理曼)死後,帝國分裂,其中東法蘭克和西法蘭克的界限大約相當於羅曼語族和日爾曼語族的界限。東部帝國的居民後來才逐漸產生休戚相關的感覺。
與中國這樣的統一與中央集權的多民族國家不同,對於歷史上長期處於民族融合和政治分裂過程中的德意志地區來說,民族、國土、國家常常是相互分離的。因而從德意志歷史整體考察,只有1871年俾斯麥統一德國後,Deutschland這個詞才包含了同一的國土和國家政權的含義,因此,准確地說,只有這之後的歷史才可以稱為「德國史」,之前的歷史只是德意志地區和德意志各民族的歷史。
目錄
早期歷史
近代德國
現代德國
展開
早期歷史
近代德國
現代德國
展開
編輯本段早期歷史
日耳曼時期
考古證據表明,在現今德國國境內,約70萬年前就有人類踏足。從此推測,約50萬前開始,人類就陸續移居於此。
因為缺乏文獻記載,所以德意志人早期的歷史,並不是太清楚。羅馬帝國最早開始記載日耳曼部落(Germanen)的活動,但這些日耳曼部落與今天的德意志民族並不相同。當時所謂的日耳曼部

德國
落,是對所有居住於北歐及中歐,使用印度-日耳曼語系的各個部落的統稱。現代的民族學家對這個名字的含意尚不太清楚,大約可信的是歐洲較早的居民克爾特人(Kelten)先使用這個名稱來稱呼新移民。而凱撒(Julius Caesar)遠征高盧時,用「日耳曼族」這個名稱來稱呼當時居住在萊茵河右岸(在今天的德國境內)的各個部落。其後,「日耳曼族」這個概念才逐漸介紹到羅馬人的世界裡。
日耳曼部落是指原先居於斯堪地那維亞半島南部(包括丹麥)及其臨近地區的一些民族,他們的文化及宗教相當接近,所以成為一個文化圈。西元前1000年左右,因為北歐地區氣候轉壞,該地區的居民開始向南遷移。到西元前450年時,他們分布於萊茵河沿岸,南至阿爾卑斯山以北,東到外克塞河(Weichsel,即維斯杜拉河Vistula)的地區之內。到了西元前2世紀,這些民族又開始另一波的民族移動,而開始與羅馬世界有較多的接觸。
公元前後,在多瑙河和萊茵河流域,已定居著許多日耳曼部落,這些部落同企圖征服此地的羅馬帝國不斷發生沖突。公元9年的日耳曼各部族在條頓堡森林戰役中戰勝了當時強盛的羅馬帝國。在這次戰役中,日耳曼部落伏擊並消滅了三個羅馬軍團。此後,羅馬人再也沒有真正嘗試過把它們帝國的東部邊界推進過萊茵河。
日耳曼部落雖是以語言、血統、生活習慣、文化及信仰為族群的指標,但因散居之故,個別差異可以相當大。所以西元4世紀起的大規模族群遷移時,並不是整個血緣民族集體行動,而是以較小的氏族組織為單位。歷史學家將這些移動的日耳曼部落約略分成西日耳曼人,東日耳曼人及北日耳曼人三個大類別。西日耳曼人指的是西元1世紀時居住在西起萊茵河,東至衛塞河(Weser),南至多瑙河,北達北海的這些族群。
自407年開始的一段時期中,各萊茵河沿岸的日耳曼部落渡過萊茵河並在今天的法國和西班牙的部分地區建立了一系列短命的王國。476年,日耳曼人與羅馬帝國的下層人民聯合,推翻了顯赫的羅馬帝國。
民族大遷徙
376~568年,散居羅馬帝國境外的以日耳曼人為主的諸「蠻族」部落大舉強行移居帝國境內,並各自建立國家的歷史過程 。民族大遷徙的原因是日耳曼人的原始公社制解體,部落顯貴 、軍事首領及親兵渴望向外掠奪新的土地和財富;人口自然增長對生產力形成壓力,為了發展畜牧經濟,一般日耳曼人不得不向外地遷徙。羅馬奴隸制的危機和帝國的衰落,無力抵禦外族入侵,因而使「蠻族」的武裝遷徙深入帝國腹地。
法蘭克人時期
從509年開始,法蘭克人分為3個部族:薩利安人(Salian)、里普利安人(Ripuarian)和卡蒂人(Chatti, 或黑森人〔Hessian〕)。在428~480年間,薩利安法蘭克人佔領了羅亞爾河以北高盧的大部分地區。里普利安人和卡蒂人仍然留在德意志和高盧東北部。薩利安人在他們的國王克洛維(Clovis)的統治(481/482~511)下信奉了天主教,克洛維把他的統治權擴大到其他法蘭克人身上,並征服了高盧的其他大部分地區。他的梅羅文加王朝(以他的祖父梅羅文加的名字命名)的繼任者們統治法蘭克人的土地,直至8世紀由加洛林家族代替時為止。加洛林王朝的查理曼大帝(768~814年在位)與教宗(教皇)合作恢復了西羅馬帝國,並把天主教傳播到德意志中部和北部。他的帝國於9世紀中葉解體。
德意志立國
5世紀末,延續了幾個世紀的法蘭克王國建立,其中包括莫洛溫王朝和卡洛林王朝的輝煌時期。在查理曼大帝(800年加冕)的統治下,王國幾乎拓展到了今天的法國和德國的絕大部分地區,稱為查理曼帝國。查理曼大帝去世後,帝國很快走向分裂。公元843年,法蘭克王國的疆域按照凡爾登條約分成三部分,西邊的部分即萊茵河左岸的西法蘭克王國就成為後來法國的基礎;而東邊的部分即萊茵河右岸操德語的東法蘭克王國成為後來的日耳曼王國的基礎,成為未來的神聖羅馬帝國,也是今天德國的雛形;中間的部分成為了後來法德爭斗的根源。
公元919年,薩克森公爵亨利一世當選為東法蘭克王國的國王,建立了薩克森王朝。薩克森王朝的地域大致位於今荷蘭、德國西部、瑞士和奧地利。嚴格意義上的德意志歷史的就此開始。
編輯本段近代德國
神聖羅馬帝國
神聖羅馬帝國早期是由擁有實際權力的皇帝統治的國家,中世紀時演變成承認皇帝為最高權威的公國、侯國、宗教貴族領地和帝國自由城市的政治聯合體。
其帝國國祚,因自稱奉天承運,日耳曼人認為追溯為承繼羅馬帝國而來,所以稱之為神聖羅馬帝國。
查理曼死後,西羅馬帝國皇帝這個頭銜,始終由東法蘭克王國和西法蘭克王國的加洛林君主輪流擁有。然而,胖子查理於887年被廢黜之後,加洛林帝國自此瓦解,再也沒有統一。自胖子查理之後,羅馬帝國皇帝的頭銜擁有者大多是由教宗加冕的義大利國王,義大利國王的實際統治范圍極其有限,僅限於義大利東北部,而那些國王幾乎是清一色的義大利本土貴族,最後一位本土國王是貝倫加爾一世。
大約在900年,東法蘭克王國地方勢力崛起,形成了四大公國,它們是:薩克森、法蘭克尼亞、士瓦本和巴伐利亞。當加洛林家族的最後一位國王孩童路易於911年去世後,東法蘭克貴族沒有選擇西法蘭克王國的加洛林家族作為路易的繼任者,而是選舉法蘭克尼亞公爵康拉德為新一任國王。康拉德臨終之時,指定宿敵捕鳥者亨利為繼任者。919年,薩克森公爵亨利在眾多東法蘭克王國的公爵當中,被推舉為東法蘭克王國國王,亨利去世後其子奧托繼位為東法蘭克國王。962年,東法蘭克國王、奧托王朝的奧托一世在羅馬由教皇約翰十二世加冕稱帝,到973年在位,成為羅馬的監護人與皇帝和羅馬天主教世界的最高統治者。
1157年,這一帝國得到了「神聖帝國」的稱號。1254年,帝國第一次開始使用頭銜「神聖羅馬帝國」,1512年的科隆帝國會議後頒布敕令,使用「德意志民族的神聖羅馬帝國」,此後作為官方名稱沿用直至1806年。
1804年5月18日,拿破崙稱帝。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弗朗茨二世糾合英國,俄國,瑞典和那不勒斯,組成第三次反法同盟。1805年,同盟軍入侵法國的盟國巴伐利亞,另一隻同盟軍進攻拿破崙控制的義大利。拿破崙自本土揮軍渡過萊茵河。12月2日在奧斯特利茨(Austerlitz),法、俄、神聖羅馬三國皇軍打了一場「三皇會戰」。法軍不但守住巴伐利亞,更攻入神聖羅馬帝國的摩拉維亞,同時將同盟軍趕出義大利,並在普魯士境內打敗俄國援軍。12月16日,法國和神聖羅馬帝國簽訂《普勒斯堡和約》。和約簽訂後,拿破崙成立以自己為護國公的萊茵邦聯,以整固自己在德意志地區的盟友。1806年7月12日,在拿破崙的威逼利誘下,原來的16個神聖羅馬帝國的成員邦簽訂了《萊茵邦聯條約》(Rheinbundakte),脫離神聖羅馬帝國,加入邦聯。同時,拿破崙 對奧皇弗朗茨二世發出最後通牒,要求他解散神聖羅馬帝國,並且放棄神聖羅馬皇帝和羅馬人民的國王等稱號。最後弗朗茨二世於1806年8月6日放棄神聖羅馬皇帝和羅馬人民的國王的稱號,僅保留奧地利帝號。神聖羅馬帝國正式滅亡。
德國人在論述其帝國歷史時,將其定義為「第一帝國」;與後來的德意志帝國(1871年-1918年,史稱為第二帝國)與希特勒執政時期(1933年-1945年,史稱為第三帝國)加以串連論之。
宗教改革
馬丁·路德為反對贖罪券買賣發表了九十五條論綱,後來在1517年他發起德國宗教改革。
1519年哈布斯堡家族的查理五世即位。他不單要對抗土耳其奧斯曼帝國還要捲入了對法國及教宗的長期戰爭。他在帝國的地位被削弱,無力阻止宗教改革。
1522年至1526年間,在帝國的某些城市和地區流傳著路德的學說。宗教改革由君主執行。皇帝的弟弟費迪南不能容忍路德的教徒。對此支持新教的領主還一度遊行示威。
14世紀農民就因為生活困苦而爆發起義。在宗教改革期間的1524年至1526年,甚至發展為德國農民戰爭。1525年在閔采爾的領導下,法蘭肯豪斯的地主被廢除。
三十年戰爭
由於德意志是1618年至1648年的三十年戰爭的主要戰場,其經濟遭到極大破壞,而且戰後諸侯國各割地盤,其內部分裂變成不可逆轉,間接令神聖羅馬帝國變得名存實亡。黎塞留主政的法國在這場戰爭中取得了阿爾薩斯與洛林,為以後德法爭戰埋下隱患。
普魯士崛起
1701年1月18日,勃蘭登堡選帝侯腓特烈三世(Friedrich III,腓特烈·威廉之子)因支持神聖羅馬帝國哈布斯堡王朝向法國波旁王朝宣戰,在柯尼斯堡被加冕成為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一世(Friedrich I),自此,普魯士作為一個王國才正式存在。
法國大革命後,普魯士參加反法同盟,但敗於法軍,被迫在1795年同意法國兼並萊茵河以西的普魯士領土。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威廉三世(1797年即位)於1806年10月再度參加反法戰爭,隨即在耶拿敗於拿破崙,被迫逃往柯尼斯堡。1807年普魯士和法國在涅曼河的提爾西特締結和約,普魯士割讓16萬平方公里土地,包括普屬波蘭的絕大部分領土(第二次、第三次瓜分波蘭所得,以及第一次瓜分波蘭所得領土的南半部),以及易北河以西的全部領土,並賠款1.3億法郎。
1806年慘敗後,普魯士首相卡爾·施泰因開始推行改革,其措施包括讓公民參與政治以喚醒其民族主義情感;釋放農奴;實行地方自治;改組中央政府機構等。1809年在柏林創辦了腓特烈·威廉大學(柏林大學),同時格哈德·馮·沙恩霍斯特開始對普魯士軍隊進行改革。此後普魯士的愛國主義情緒高漲。1812年冬,拿破崙軍隊自俄國敗退,普魯士遂於次年再度參加反法同盟,於1813年3月17日對法國宣戰,10月24日,普、奧、俄三國聯軍在布呂歇爾和格奈森瑙指揮下在萊比錫大敗法軍。1815年普軍在滑鐵盧再度擊敗法軍。根據維也納會議的領土調整,普魯士疆域自默麥爾河延至萊茵河,成為德意志邦聯內德語居民占優勢的唯一強國,以及歐洲列強之一。
神聖羅馬帝國在1806年滅亡後,德意志邦聯在1815年成立,其中以普魯士和奧地利最強大。普魯士和奧地利都想由自己領導德國統一,後來普魯士漸漸取得領導權。1834年普魯士在德意志地區建立了德意志關稅同盟,除奧地利和漢堡外,全部德意志邦國都加入該同盟。
1848年革命
1848年巴黎的二月革命推動了德國城邦的三月革命的發生。在奧地利發生巷戰。3月13日梅特涅下台並逃亡到英國。費迪南一世於1848年4月批准新憲法通過並且允許民間組建武裝力量。在匈牙利,義大利和斯拉夫地區爆發了起義,但很快被鎮壓。普魯士皇帝腓特烈·威廉四世迫於民間壓力,修改憲法並且承認人民有集會和言論自由。至於小城邦,如巴登就試圖通過任命自由派分子組成政府這一策略來避免革命。但隨著革命進一步升級,正是薩克森和巴登成為了激進民主革命的中心。
5月初所有城邦進行選舉,推選法蘭克福國民議會代表。但只有六個城邦進行了直選。在國會里既有保守的保皇黨也有自由黨和共和黨人。工人和農民根本就沒有自己的代表。5月18日成立了臨時政府,由臨時國家元首領導。諸侯也承認臨時政府,但臨時政府沒有自己的軍隊,警察和公務員,有名無實。
法蘭克福國民議會需要劃定未來德國的國界。剛開始有人提出大德意志方案。但後來還是決定採用小德意志方案,建立一個不包括奧地利的德國。
1849年3月28日,經過長時間討論,伯多祿教堂憲法終於通過,憲法規定,在中央政府的領導下建立一個統一的聯邦,立法部門是帝國議會,領導中央政府的則是世襲皇帝。該憲法是魏瑪憲法和德國基本法的基礎。選舉權被進一步確定。
4月2日普魯士皇帝腓特烈·威廉四世遜位後,各城邦都從法蘭克福撤回了代表。德累斯頓和巴登為了推行憲法發生了革命,但最後被鎮壓。少數代表拒絕被召回並且在斯圖加特舉行進一步會議。最後一場革命發生在7月23日拉斯斯塔德。憲法永遠失效了。很多人由於受到政治迫害而逃亡到美洲。
德意志統一
1871年普魯士腓特烈·威廉四世逝世,威廉一世即位。 1862年他因軍事改革所需預算及稅收問題與國會發生沖突,本擬退位,但在前駐法大使俾斯麥的建議下收回成命。俾斯麥表示支持軍事改革,並稱若任命他擔任首相,他將不惜一切強行推行陸軍改革和新兵役制度。1862年9月22日,威廉一世任命俾斯麥擔任首相。
俾斯麥出任首相,這標志著德國統一的開始。1864年普魯士打敗丹麥,收回北方近丹麥邊境的多個領地。1866年普魯士打敗奧地利,迫使奧地利與匈牙利組成奧匈帝國;並合並數個邦,組成北德意志邦聯。1870年普法戰爭爆發,德國南部幾個邦脫離法國控制,至1871年德國宣布完成統一,德意志帝國成立,也稱「德意志第二帝國」。
編輯本段現代德國
一戰時期
在戰爭爆發之前幾年,德國總參謀長阿爾弗雷德·馮·施里芬已制定了以速戰速決為主要特徵的施里芬計劃:先利用德國發達的鐵路網,集中優勢兵力在六星期內打敗法國,然後將部隊調往東線進攻俄國。與此相對應,法國也制訂了以兩個集團軍齊頭並進,一舉收復普法戰爭後被割讓給德國的阿爾薩斯和洛林兩省的第十七號計劃。但戰事的發展卻出乎這些軍事家意料,使得這兩個計劃皆不可行。
1914年8月2日,德軍出兵中立國盧森堡,以取得盧森堡的鐵路網。8月3日,德軍對比利時不宣而戰。至8月9日,德軍成功攻佔比利時全境,並且驅逐在比利時境內的法軍回法國境內。8月21日,德軍分兵五路攻向法國北部,法軍失守,被逼後撤。9月3日,德軍已進逼巴黎,法國政府被逼撤退至波爾多。9月5-12日,德軍與英法聯軍在巴黎近郊馬恩河一線爆發馬恩河戰役,結果兩敗俱傷,德軍只得轉入戰略防禦,固守安納河一線,戰斗開始演變為陣地戰。接著,雙方爆發了奔向海邊的運動戰,結果英法聯軍大敗。德軍成功奪取法國東北部的廣闊領土,但始終不能截斷英法兩國的運輸線。隨後雙方再爆發佛蘭德會戰,但雙方均無重大成果,結果戰事進入膠著對峙狀態。
1915年春,英法聯軍趁德軍主力集中在東面戰線,發動了香巴尼和阿杜瓦兩輪攻勢。但因為沿用舊戰術,而且欠缺強大火力掩護,結果被德軍成功抵擋,己方反而傷亡慘重。該年4月德軍反擊,並首次使用毒氣,使雙方的損失更為慘重。結果1915年的西面戰線,英法聯軍死傷百萬人,德軍亦死傷 61萬人,但戰事仍然膠著。
1916年2月,東面戰線的壓力稍為降低,德軍主力再次移師西線,與法軍爆發凡爾登會戰。結果在激戰7個多月後,德軍仍不能攻取凡爾登。而英法聯軍為了制衡德軍,在該年7月初向索姆河一線與德軍爆發索姆河戰役,戰況更為慘烈。英軍雖然在這場戰爭里首次使用坦克,但雙方在傷亡共約 120萬人後,戰事仍未有重大突破,並持續至該年11月,西線再次變為膠著對峙狀態,不過協約國開始掌握戰爭的主動權。
1917年2月3日因德國使用無限制潛艇戰,使美國多隻船隻被擊沉,美國與德國斷交。2月24日,美國駐英大使佩奇收到破獲的齊默曼電報,電報稱如果墨西哥對美國宣戰,德國將協助把美國西南部還給墨西哥,於是美國以此為根據,於4月6日向德國宣戰。
1918年8月至9月間,德軍再損失15萬人、大炮2000餘門及機槍13000餘挺。不斷傳來的軍事失敗的消息使德國國內的矛盾加劇。9月,興登堡元帥建議在德國議會提出要「結束戰爭」。但德軍的最高統帥部卻仍死心不息,意圖用剩餘的海軍艦只與英國海軍進行最後決戰。結果德國水兵因不願送死,在基爾港發生嘩變,並迅速蔓延到整個海軍及全國。11月9日,德國首都柏林亦發生革命,德皇威廉二世只得宣布退位,並逃至荷蘭。11月11日,德軍求和,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
《凡爾賽條約》將發動戰爭的責任悉數推給德國,從而對德國實行條件極為嚴厲的經濟與軍事制裁,德國失去13%的國土和12%的人口,還被解除武裝,德國陸軍被控制在10萬人以下,且不許擁有空軍。但德國雖然在一戰中最後戰敗,其元氣並未受到過大的傷害,工業體系依然保存完整,本土也並未受到戰火的波及。《凡爾賽條約》過多考慮戰勝國的利益分配,完全沒有考慮戰敗國自身的利益,加上條約的空前苛刻性和掠奪本質,造成德國貨幣瘋狂貶值,使得德國國民對強加給他們的條約有極強的抵觸和反感情緒,因而引發德國民眾強烈的民族復仇主義情緒。德國人為擺脫《凡爾賽條約》桎梏,各派政治勢力、各種政治思想在德國你爭我奪,顯得尤為激烈。種種因素配合,以及德國在希特勒的納粹黨的領導下,終於爆發了規模空前的第二次世界大戰。
魏瑪共和國

魏瑪共和國國徽
戰後的魏瑪共和國是在德國的土地上建立一個和平、自由、民主的政權的一次努力。但是,魏瑪政府自一開始就註定了困於經濟問題和本身魏瑪憲法固有的缺陷。開始的幾年,魏瑪共和國不得不忙於處理左翼和右翼相繼發動的叛亂和1923年的嚴重的通貨膨脹。接下來,由於德國與戰時敵人們的關系逐漸緩和和賠償債務的放寬,情況有了些好轉。盟國一定程度上恢復了秩序和繁榮,全靠總理兼外交部長古斯塔夫·施特雷澤曼。這種繁榮一直延續到1930年來臨的大蕭條之前。
此後,經濟的衰退,加上對1923年超速通貨膨脹的記憶和凡爾賽條約嚴酷的條款引發的民族主義反對聲音,從內外兩方面斷送了魏瑪政府。阿道夫·希特勒和他的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NSDAP,簡稱納粹)利用了這一現實和不斷增長的失業率。納粹不斷強調民族和種族的問題,並承諾讓失業的人重新獲得工作,他們把德國的許多問題都歸罪於所謂的猶太人的陰謀,甚至宣稱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失敗是由於內部的通敵造成的。
二戰時期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巨額賠款使魏瑪共和國之民主共和政府無法負擔,之後遭遇的經濟大蕭條和未能解決失業、其他社會問題(如左派及士兵工人的暴動),使許多德國人轉向支持右翼,希特勒之納粹黨則屬極右翼中之一支。希特勒承諾減少失業人口及對經濟、文化和軍事進行改革。1929年,世界經濟危機爆發後,魏瑪共和國的政局開始轉向法西斯化。在1933年1月30日,魏瑪共和國第二任總統保羅·馮·興登堡任命希特勒為德國總理。
希特勒執政後,對內開始實行白色恐怖,殘酷鎮壓異己分子,通過沖鋒隊、黨衛軍和蓋世太保及其遍布各地的勞動營和集中營實行法西斯專政。希特勒是通過鼓吹強烈的民粹主義上台的,上台後的他開始了對猶太人瘋狂的種族壓迫。在1933年2月27日,國會縱火案後,希特勒聲稱是國會的第二大黨共產黨(也是納粹黨的主要政敵)所為,逮捕了共產黨領袖,動員沖鋒隊將全國所有共產黨黨部佔領並禁止了共產黨員參加3月初的國會選舉,納粹黨贏得了44%的席位,聯合了國家人民黨後又通過脅迫或賄賂的手段,強行通過了《授權法》,只有社會民主黨未贊同,是為德國踏入極權主義的第一步,最終利用《授權法》取締了所有非納粹政黨。
1933年9月1日,希特勒在紐倫堡召開的納粹黨代表大會上首度使用「第三帝國」指稱他所統治下、「國祚千年」的德國。1933年12月1日通過《保證黨和國家統一法》,成立德意志第三帝國。。
1934年8月1日通過《德國元首法》等,加強了法西斯獨裁統治。1934年8月2日保羅·馮·興登堡死後,希特勒順理成章地控制德國,廢除總統制,成為德國元首,並派出100,000 名間諜,監察國內的評論家及異見者。
希特勒將國家經濟納入戰爭軌道,加快重整軍備的步伐。當時,德國總體經濟因納粹黨的戰爭經濟計劃的而得到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大幅提高。但許多政治對手、尤其是共產主義者和一些社會主義者,被送去集中營,據估計,在納粹最初統治的時間里,就有成千上萬政治受害者死去或失蹤。
1935年3月16日,希特勒突破凡爾賽條約的封鎖,宣布實施普遍義務兵役制,建立起50萬人的軍隊,次年宣布實行由戈林主持的「四年計劃」,工業發展速度超過西方各國。
1936年3月7日,希特勒將德軍開進萊茵非武裝區,7月武裝參與西班牙內戰。11月25日德日締結《反共產國際公約》。
1938年3月德國吞並奧地利,9月,在慕尼黑會議上,希特勒表示「取得蘇德台區以後,德國不再有領土要求」以及英法的綏靖政策的驅使下簽訂《慕尼黑協定》。10月,德國背約佔領捷克斯洛伐克。
1939年5月22日,德國和義大利於柏林訂立鋼鐵同盟,至此,三國正式結盟,被稱為軸心國。
1939年7月10日,宣傳部長戈培爾正式宣布廢棄使用,改以「大德意志帝國」(Gross-deutsches Reich)取代。
1939年9月1日,德國以閃電戰進攻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開始,隨後迅速佔領了丹麥、挪威、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等國。1940年,擊敗英法聯軍,並佔領了法國。隨後佔領了南斯拉夫和希臘等國。
二戰末期,根據希特勒遺囑,北部戰區司令鄧尼茨海軍元帥任總統,宣傳部長戈培爾為總理。但戈培爾在希特勒自殺身亡後隨即自殺,很快鄧尼茨向盟軍投降。
1944年6月6日,美英聯軍在法國諾曼底登陸,1945年5月8日德國宣布無條件投降,「德意志第三帝國」終結。
冷戰時期
第二次世界大戰納粹德國戰敗,根據戰時波茨坦會議中英、美、法、蘇四國的秘約,決定在德國戰敗後將其一分為四分別由四個戰勝國佔領,並且合組一個最高管理單位同盟管理議會(Allied Control Council,ACC)來治理德國事務。但由於理念上的差異,在戰後以美國為主的西方陣營與以蘇聯為主的共產陣營逐漸疏遠,1948年3月時,美、英、法三國在倫敦舉行會議,初步決議要將三國所分別管理的德國領土合並,組成一個德國西部的政權,針對這點蘇聯方面作出反制,首先是退出ACC,並進而宣布著手設立一個東德政權的計劃。
但直接導致東西德分離的導火線,則是發生在1948年6月20日,西

東德國旗
方佔領區境內的貨幣重整計劃。當時西方三國佔領區內原本分別發行的貨幣整合為一,但卻排除蘇聯佔領區,發行了西德馬克,而蘇聯佔領區也在短短三日後發行了東德馬克,儼然象徵東西德正式分離。東西德分離後,東德方面曾在1948年中開始,對使用西德馬克的西柏林地區進行封鎖,為期11個月,希望透過此舉達到完全控制整個柏林地區的目的,但卻在西方國家持續以空運方式所進行的柏林空運之支援下沒有實現。在柏林封鎖解除(1949年5月12日)後沒多久的5月23日,西德(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宣布正式成立。而東德方面也在同年的10月7日宣布正式成立以德意志社會主義統一黨(縮寫:SED)一黨專政的社會主義政體。
西德於1955年5月8日加入北約,相對的,由蘇聯扶植、共黨主政的東德(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則加入了華沙條約組織,使得東西德間的交界成為兩大對壘陣營的最前線,冷戰的焦點。
德意志再次統一
在1989年11月9日柏林牆倒塌後,關於德國統一的條約達成於1990年2月13日,這個協議通過1990年2月14日的所謂「四加二協議」(英美蘇法四個佔領國和東西德國)得以實現。東德領土於1990年10月3日正式並入西德,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從此覆蓋德國全境,德國統一成一個國家。統一後的德國仍然是歐共體(後來成為歐盟)和北約的成員國。
1991年3月15日,四個佔領國正式放棄對其的佔領權。因此除了視為是一個分裂狀態下的獨立國家之外,西德也可被視為是當代德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的一段歷史時期。
根據《柏林/波恩法令》,1994年3月10日,柏林重新成為德國的首都,直到1999年聯邦政府才統合完成;而波恩則獲得了聯邦城市的地位,目前有包括國防部、農業部等在內六個聯邦行政部門位於波恩,是德國第二大政治中心。
2005年11月,基督教民主聯盟的領導人安格拉·默克爾當選為德國總理,成為德國歷史上首位女總理。

閱讀全文

與德國歷史多少年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