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有哪些適合小學六年級讀的歷史書
《上下五千年》《中國歷史故事集》《全球通史》
『貳』 六年級下冊歷史書第七課和第八課採用了什麼少數政權
這個六年級下冊歷史書和第七課,第八課並沒有所採用了什麼少數民族政權啊,他只是講到了一些少數民族政權,比方說聊金國西夏大理等等
『叄』 適合六年級歷史書籍
《歷史是個什麼玩意1、2、3、4》《國殤——國民黨抗戰紀實》《中緬印戰場抗日戰爭史》(中國遠征軍入緬援英作戰)
『肆』 六年級要看的歷史書有哪些啊
四大名著
《史記》
《中國通史》
《上下五千年》
『伍』 適合六年級看的歷史書
史記白話版。
『陸』 七年級上冊歷史書主要內容概括
中國歷史七年級上冊考綱知識點 1、 會不會製造工具,是人和動物的根本區別。 2、 元謀人生活在距今約一百七十萬年,是我國境內已知的最早人類。 3、 北京人還保持人猿的某些特徵,但手腳分工明顯,能夠製造和使用工具。 4、 北京人往往幾十人在一起,共同勞動,共同分享勞動果實,過著群居生活,這就形成了早期的原始社會。 5、 我國是世界上發現古人類遺址最多的國家。 6、 北京人已經會使用天然火,還會保存火種。 7、 山頂洞人能打制石器,但已掌握磨光和鑽孔技術,他們已會人工取火,靠採集、狩獵為生,還會捕魚,他們能走到很遠的地方和別的原始人交換生活用品,山頂洞人已用骨針縫制衣服,懂得愛美,他們死後還要埋葬。 8、 山頂洞人生活的集體,是由血緣關系結合起來的氏族,一個氏族有幾十個人,由共同的祖先繁衍下來,他們居住在一起,使用公有的工具,共同勞動,共同分配食物,沒有貧富貴賤的差別。 9、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水稻的國家,距今約七千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已使用磨製石器,用耒耜耕地,種植水稻。 10、 河姆渡原始居民住著干欄式的房子,過著定居生活,他們已經挖掘水井,飼養家畜,會製造陶器,河姆渡原始居民還製作簡單的玉器和原始樂器。 11、 距今約五六千年的半坡原始居,用磨光的石器和木製的耒耜耕地,用石刀收割莊稼,他們的主要糧食作物是粟,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粟的國家。半坡居民飼養豬狗等動物,還用骨制箭頭、漁叉、漁鉤等打獵捕魚。 12、 半坡居民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子里,他們能製造色彩鮮麗的彩陶,陶器上還出現一些刻畫符號,有些學者認為這就是我國早期文字的雛形。 13、 距今四五千年的大汶口原始居民,陶器有了黑陶,白陶。 14、 距今約四五千年,黃帝部落聯合炎帝部落,在涿鹿一戰中大敗蚩尤,從此,炎帝、黃帝部落結成聯盟,經過長期發展,成為日後的華夏族。 15、 相傳,黃帝建造宮室,製作衣裳,還教人們挖井,發明舟車,他的妻子嫘祖發明養蠶繅絲,他的屬下倉頡發明了文字,伶倫編出了樂譜。 16、 原始社會時期,一種民主推選部落聯盟首領的制度,歷史上叫做「禪讓」。 17、 約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這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 18、 世襲制代替了禪讓制,「公天下」變成了「家天下」。 19、 約公元前1600前,湯戰勝桀,夏朝滅亡,商朝建立。 20、 公元前1046年,周商雙方在牧野大戰,商軍倒戈,周軍攻入商都,商紂逃到鹿台自焚而死,商朝滅亡,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鎬,史稱西周。 21、 為了鞏固統治(目的),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隸,分給親屬,功臣等,封他們為諸侯,開發了邊區,加強了統治,成為一個強盛的國家(作用)。 22、 公元771年,西周滅亡。 23、 在原始社會未期,我國已經出現青銅器,到了夏朝,青銅器的種類逐漸增多,商朝是我國青銅文化的燦爛時期。 24、 青銅器生產規模大,品種多,工藝精美。 25、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瓷器的國家。 26、 夏、商、西周是以農業為主的社會,農牧業已相當發達,後代稱為「五穀「(稻、黍、粟、麥、豆)的農作物,商周時已經齊備。 27、 農業、畜牧業、手工業和商業的繁榮,形成了我們夏、商、周燦爛的青銅文明。 28、 春秋五霸的兩種說法: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文公、楚莊王。 29、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洛,史稱「東周」。 30、 春秋,因魯國編年史《春秋》而得名;春秋時期,從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戰國,因各諸侯國連年相互爭戰而得名。戰國時期,從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 31、 齊桓公是春秋時期第一個霸主。 32、 晉文公整頓內政,發展生產,訓練軍隊,城濮大戰中,晉軍大敗楚軍,晉文公成為中原霸主。 33、 戰國初年,晉國卿大夫中的韓、趙、魏三家,瓜公晉國,稍後齊國大夫四氏,取代原來的國君,並建立田氏齊國,這樣就形成了齊、楚、燕、韓、趙、魏、秦七雄並立的局面。 34、 春秋時期,我國開始出現鐵農具。 35、 戰國時期,秦國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修築的都江堰,是聞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兩千多年來,都江堰一直造福於人民。 一、商鞅變法: 1、時間--在秦孝公支持下,公元前356年商鞅推行變法。 2、內容-- A:國家承認土地私有,允許自由買賣; B:獎勵耕戰,生產糧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根據軍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廢除沒有軍功的舊貴族的特權; C:建立縣制,由國君直接派官吏去管理。 3、影響:①經過商鞅變法,秦國的封建經濟得到發展,軍隊戰鬥力加強,逐步成為戰國後期最富強的封建國家。 ②戰國時期,各國經過變法或改革,封建制度逐步確立起來。 (各國的變法:李悝在魏國變法;吳起在楚國變法,商鞅在秦國變法,其中最徹底的是商鞅在秦國的變法。) 1)商鞅變法的目的是為確立封建統治,發展封建經濟,使國家變得富強。 2)商鞅變法取得勝利的原因:A:順應了封建制發展的歷史趨勢;B:制定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辦法;C:敢於同舊勢力作斗爭。 二、百家爭鳴: 1、儒家學派--創始人是孔子,他是春秋時期的人。他在思想、教育、文化上的貢獻: ①思想--他提出「仁」的學說,主張「愛人」,「為政以德」。他的學說被後來的封建統治者所利用,成為統治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 ②教育--A:興辦私學,廣收門徒B:他要求學生按時復習學過的知識,「溫故知新」C:學習的態度要老實D:溫故而知新 ③文化--他編訂了《詩經》、《尚書》、《春秋》; 儒家學派--戰國時期:是孟子,他反對戰爭,提出「春秋無義戰」,主張「民貴君輕」的思想,實行「仁政」。反對過分捕撈魚鱉,要按時令進山伐樹,這樣自然資源才能再利用。這反映了他的可持續發展觀。 2、道家學派--創始人是老子,是春秋時期的人,著有《道德經》老子認為一切事物都有對立面,並且對立的雙方能夠相互轉化。「禍兮,福之所依;福兮,禍之所伏」。具有樸素辨證的思想。 3、墨家學派--創始人是墨子,主張「兼愛」「非攻」。 4、法家--代表人是戰國的韓非,主張改革,提倡法治;主張建立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著作是《韓非子》。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師」 是孔子說的, 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他提出「仁」的學說,主張「愛人」,「為政以德」。他的學說被後來的封建統治者所利用,成為統治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在文化上的貢獻:編訂了《詩經》、《尚書》《春秋》 「我那堅硬的牙齒早就掉了,可我那柔軟的舌頭卻還在!」體現了老子的主張。意思是堅硬的東西未必結實,柔可以克剛,體現了他樸素辯證的思想。 三、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創立:從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滅掉六國,建立起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秦朝。 1、最高統治者稱皇帝,皇帝總攬一切大權。 2、中央政府設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等官職。丞相幫助皇帝處理全國的政事,御史大夫負責監察百官,太尉管理軍事。 3、在地方,接受李斯的建議,把全國劃分為36郡,郡下設縣。郡縣制度為後來的封建王朝長期沿用。 四、1、秦始皇鞏固統一的措施: (一)政治--建立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 (二)經濟--秦統一後,在全國統一使用圓形方孔銅錢;同時還統一了度量衡; (三)文化--把小篆作為全國統一的文字,後來使用更為簡單的隸書。 (四)思想--焚書坑儒 為加強思想控制,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議。焚書坑儒給我國古代文化造成極大損失,鉗制了思想,摧殘了文化。 (五)軍事--北築長城、南修靈渠 (1)秦朝統一後,派將軍蒙恬北伐匈奴,並修築了西起臨洮,東到遼東的長城。 (2)秦始皇派人開鑿了靈渠,溝通了湘水和離水,把長江和珠江兩大水系連接起來。 2、秦朝鞏固統一加強統治的措施在我國歷史上的重要作用 1)結束了春秋以來諸侯混戰的局面,開創了統一的新局面。自秦統一後,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雖然有的時期出現了割據狀態,但統一始終是歷史的主流。 2)秦朝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的國家,其專制集權統治制度,在我國沿襲了兩千多年,影響十分深遠。 3)秦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對我國以後經濟、文化的發展和維護國家統一,有極為重要的影響。 4)修築了著名的萬里長城和靈渠等古代工程,鞏固祖國的邊疆。 秦朝哪些措施對後世產生了影響? 答:1、秦滅六國,建立起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 2、最高統治者稱皇帝,皇帝總攬一切大權 3、全國推行郡縣制;4、統一了貨幣、度量衡和文字。 5、修築了長城; 6、開鑿了靈渠。 五、評價秦始皇: 功:秦始皇是對中國歷史作出過巨大貢獻、產生過巨大影響的封建皇帝。他順應歷史發展潮流,滅六國統一了中國,結束了長期以來諸侯割據的局面,有利於人民生活安定和社會生產,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願望;他建立了封建專制主義的中央集權制度,對我國歷史產生了深遠影響;同意了全國的度量衡、貨幣、文字,促進了各地的經濟文化交流,鞏固了國家的統一;通過統一戰爭,擴大了疆域,使秦朝成為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 過:秦始皇又是統治殘暴的封建皇帝。秦朝建立後,沉重的賦稅,繁重的兵役和徭役、嚴酷的法律,給人民帶來了無比的痛苦和極大的災難;焚書坑儒鉗制了思想,摧殘了文化。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死去。第二年,農民起義爆發。 功過相比,秦始皇功大於過。 六、漢武帝的大一統的措施: 1、政治:接受主父偃建議,頒布「推恩令」,削弱王國勢力,加強中央集權。 2、經濟:將地方的鹽鐵經營權、鑄幣權收歸中央;統一鑄造五銖錢,增加了國家財政收入。 3、思想:接受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就是把儒家學說作為封建統治的正統思想。 4、文化:漢武帝大力推行儒學教育,在長安興辦太學。太學是我國古代的最高學府。 5、軍事:多次反擊匈奴,取得勝利;派張騫出使西域,加強西漢與西域各國的聯系。 6、意義:西漢進入鼎盛時期,也是中國封建時代的第一個鼎盛局面。 七、西域都護的設置: 公元前60年,西漢政府設置西域都護,管理西域事務,這是西域各國正式歸屬中央政府的開始。說明新疆地區在歷史上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 八、絲綢之路: 1、陸地:從長安往西經過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內,運到西亞,再由西亞轉運到歐洲。(引進西域的核桃、苜蓿、石榴、葡萄) 2、海上:從廣東的港口出發,最遠抵達印度半島南端和斯里蘭卡島。 3、作用:溝通中西交通,促進中國與中亞、西亞和歐洲的經濟文化交流。 4、歷史價值: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智慧和富有創造力的精神;中西方友好、物質文化交流的歷史見證;有利於弘揚我國民族文化,增強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有利於當今旅遊事業的發展和考古工作的開展。 九、造紙術: 1、中國是世界上首先發明紙的國家--西漢前期的麻紙。 2、東漢蔡倫用樹皮、破布、麻頭和舊魚網做原料,改進造紙術,稱「蔡侯紙」。促進了文化的交流和傳播。 十、張衡(東漢)地動儀:世界上最早的測定地震方位的儀器(七上P82) 十一、司馬遷與《史記》:生活在漢武帝時期,是我國古代偉大的史學家。《史記》是第一部紀傳體通史,敘述了從黃帝到漢武帝時期的歷史 ,創立了紀傳體的體例;既是一部歷史學著作,又是一部文學著作。 十二、赤壁之戰: 208年,孫權、劉備聯軍以少勝多打敗曹操,赤壁之戰後,曹操退回北方,不敢輕易南下。從此,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局面。 十三、230年孫權派將軍衛溫到達夷洲,加強了內地與台灣地區的聯系。(這是台灣與內地的最早記錄。) 十四、北魏孝文帝改革: 1、背景:北方的統一和民族大融合。 2、政權:鮮卑族建立北魏,定都平城,後孝文帝遷都洛陽。 3、改革的內容--漢化政策: 即:說漢語、改漢姓、穿漢服、通漢婚、用漢律、學漢風。 4、作用:加速了北方少數民族封建化的進程,促進了北方經濟的發展,促進了民族融合。 十五、數學成就:祖沖之(南朝):世界上第一次把圓周率的數值,精確到小數點以後的第七位數字,比歐洲早近1000年。 人教版七年級歷史上期末練習 一、單項選擇題(把正確答案填在下表中,每題1分,共20分) 1.根據目前考古發掘,我國境內目前已確定的最早人類是 A.北京人 B.藍田人 C.元謀人 D.丁村人 2.傳說時代的治水英雄是 A.堯 B.舜 C.禹 D.鯀 3.戰國時期的孟子屬於 A.儒家 B.法家 C.縱橫家 D.道家 4.海外華人常自稱是「炎黃子孫」是因為 A.中國人善於想像 B.華夏族是由黃帝和炎帝部落融合而成 C.中華民族的銳意進取精神 D.中華民族的團結友愛傳統 5.很多同學平常愛吃米飯,你可曾想到,稻米在我國有著源遠流長的種植史。請你運用所學的歷史知識判斷,下列哪個地方的先民最早可以品嘗到香噴噴的米飯 A.北京周口店 B.陝西半坡村 C.山東大汶口 D.浙江河姆渡 6.下列著作中,體現了「依法治國」主張的著作是 A.《莊子》 B.《論語》 C.《韓非子》 D.《道德經》 7.絲綢之路是聞名世界的東西方交通要道,為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貢獻, 它開創於 A.戰國 B.秦朝 C.西漢 D.東漢 8.河南省南陽市區有一著名景點--「醫聖祠」,紀念的是我國古代一位傑出的醫學家, 這位醫學家是 A.李時珍 B.張仲景 C.華佗 D.扁鵲 9.下列各項中,不是我國古代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是 A.淝水之戰 B.官渡之戰 C.長平之戰 D.赤壁之戰 10.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開始於下列哪一朝代 A.商朝 B.夏朝 C.春秋 D.戰國 11.魏晉南北朝時,江南地區得以開發,最主要的因素是 A.南方自然條件優越 B.北人南遷,帶來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勞動力 C.南方統治者施行仁政 D.南方生產工具先進 12.下列成語與項羽有關的是 ①破釜沉舟 ②四面楚歌 ③背水一戰 ④聞雞起舞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③④ 13.魯迅稱之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記》,作者是 A.司馬遷 B.司馬光 C.班固 D.班超 14.下列歷史事件不可能被寫入《史記》的是 A.晉楚城濮之戰 B.秦始皇「焚書坑儒」 C.「文景之治」 D.「光武中興」 15.我們的近鄰山東臨沂有著燦爛的人文景觀,城內的「洗硯池」「曬書台」等遺址, 留下了東晉「書聖」的不朽作品。這位書聖是 A.王獻之 B.顧愷之 C.王羲之 D.柳公權 16.青銅器是哪三種金屬的合金? A.銅、鐵、鉛 B.銅、銀、鉛 C.金、銀、銅 D.銅、錫、鉛 17.下面幾位科學家中,對人類文化傳播貢獻最大的是 A.祖沖之 B.蔡倫 C.賈思勰 D.顧愷之 18.三國時期注意改善同西南少數民族關系,加速西南地區開發的著名人物是 A.曹操 B.周瑜 C.諸葛亮 D.孫權 19.「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語出 A.司馬遷 B.曹操 C.曹丕 D.曹植 20.佛教傳入我國後,很快受到封建統治者的積極提倡和扶持。其根本原因是 A.一些封建貴族信奉佛教 B.虔誠地信佛,來世就可以得到幸福 C.對我國文化的發展有深遠影響 D.對封建國家統治人民有利 二、非選擇題(每小題10分 共30分) 21、在中國古代的帝王中,有許多位帝王為中國歷史發展做出巨大貢獻、產生巨大影響。以下二位就是其中的代表。 秦始皇 漢武帝 回答下列問題: (1)列舉秦始皇為中國歷史發展所做出巨大貢獻?(3分) (2)列舉漢武帝為中國歷史發展所做出巨大貢獻?(3分) (3)以上兩位人物中,你更欣賞誰?說一說你的理由。(字數50字左右,4分) 22、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國家承認土地私有,允許自由買賣。獎勵耕戰,生產糧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據軍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廢除沒有軍功的舊貴族的特權。建立縣制,由國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材料二:經濟上推行均田制,使游牧為主的鮮卑族變為農民;政治上遷都洛陽、實行官吏俸祿制,整頓吏治,設立三長制,採納漢族封建統治制度;文化和風俗習慣上全面接受漢族先進文化,移風易俗。 回答下列問題: (1)材料一出自歷史上哪次改革?這次改革的作用是什麼?(4分) (2)材料二出自歷史上哪次改革?這次改革的作用是什麼?(4分) (3)這兩次改革有何相同點?請任寫出一點。(2分) 23、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蝟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 -諸葛亮 材料二:今操已擁有百萬之眾,挾天子以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果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 -諸葛亮 回答下列問題: (1)材料一中的「亂世」指的是什麼?「先帝」指的是誰?(2分) (2)寫出描述劉備多次拜訪諸葛亮這一史實的成語。(1分) (3)材料二中的「天子」指的是誰?從材料看,諸葛亮給劉備提出了什麼建議?這個建議是否正確?舉例說明。(4分) (4)小亮同學是個三國迷,他很想利用假期時間多了解三國史,請你告訴他通過哪些途徑去了解這部分歷史?(至少寫出三點,共3分) 初一歷史參考答案 一、選擇 1-5CCABD 6-10CCBCA 11-15BAADC 16-20DBCBD 二非選擇題: 21、秦始皇:建立第一個統一的封建國家、建立中央集權制度、統一文字、統一貨幣、修建長城等;漢武帝:在位時期西漢處於鼎盛時期,建立大一統國家、派衛青等大敗匈奴、廢半兩錢,鑄造五銖錢、治理黃河等等;本小問為開放題,言之有理即可。 22、商鞅變法,作用是為秦滅六國,建立統一國家奠定了經濟基礎;孝文帝改革;作用是鞏固了政權,加速了民族大融合;兩次改革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結果都取得了成功等等。 23、東漢末年 劉備;三顧茅廬;漢獻帝 劉備與孫權聯合抗曹 正確 赤壁之戰;查閱書籍 詢問歷史教師 參觀歷史博物館 實地參觀考察等
『柒』 請問有什麼介紹六大歷史觀的書籍嗎麻煩推薦一下,謝謝!
《 劍橋中國史》
是一部完全由西方學者撰寫的中國歷史,沿襲西方漢學研究一貫堅持的嚴謹作風,廣泛引用文獻材料,注重文獻的辨偽和考訂。由於東西歷史文化的差異,該書在許多歷史問題上提出了新的觀點和質疑,也許有的問題,是我們早已習以為常而從沒有考慮過的。所有這些來自於另外一種世界觀和價值觀的東西,必將極大地豐富我們的思想和開闊我們的視野。
《中華上下五千年》
我們偉大的祖國有非常悠久的歷史。按照古代的傳統說法,從傳說中的黃帝到現在,大約有四千多年的歷史,通常叫做「上下五千年」。期間流傳有許多的神話,歷史故事等。故有書《中華上下五千年》。
《明朝那些事兒》
從朱元璋出生講起,到崇禎皇帝自縊明朝滅亡。以史料為基礎,以年代和具體人物為主線,並加入了小說的筆法,對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權貴和小人物的命運進行全景展示,尤其對官場政治、戰爭、帝王心術著墨最多,並加入對當時政治經濟制度、人倫道德的演義。
《讀史學智慧》
歷史是民族和人類的集體回憶,具有資治、借鑒、垂訓、治亂興衰之功用;本書製作精美,內容精彩,涵蓋從古至今的勵志經典,多層面、多角度、深入淺出地闡述了人生哲理。
《歷史是個什麼玩意》
共分為四卷,是以「史上最牛歷史老師」袁騰飛的嘴巴重新詮釋中國史和世界史,將那些原本枯燥乏味的歷史段落變得趣味橫生,將原本趣味橫生的歷史段落變得精彩絕倫。
《二十四史》
中國古代各朝撰寫的二十四部史書的總稱,是被歷來的朝代納為正統的史書,故又稱「正史」。它上起傳說中的黃帝(前2550年),止於明朝崇禎十七年(1644年),計3213卷,約4000萬字,用統一的有本紀、列傳的紀傳體編寫。1921年,中華民國大總統徐世昌下令將《新元史》列入正史,與「二十四史」合稱為「二十五史」,而多數地方不將新元史列入,而改將《清史稿》列為二十五史之一,或者將兩書都列入正史,則形成了「二十六史」
《細說中國史》
學者黎東方教授在抗日戰爭時期的重慶,就向群眾講述歷史事實,會場內聽眾踴躍,轟動一時。自離開大陸後,經常往返於台灣與美國,或執教某一大學,或潛心研究學問。先後由台灣傳記文學出版社出版了《細說先秦史》、《細說三國》、《細說元朝》、《細說明朝》、《細說清朝》,一直細說到民國的肇造。黎東方教授的《細說》深入淺出,是適合大眾閱讀的通俗性歷史讀物。黎東方教授對各個朝代的歷史事實與現象,透過其表面而洞察其底蘊,並探明其彼此間的相互關系,在融會貫通的理解之後,才筆之於書。閱讀《細說》,會發現黎東方教授具有深厚的功底,才能左右逢源、曲匯旁通。
《中國皇帝全傳》
皇帝,在中國封建社會的歷史長河中,曾經煊赫2000餘年。他們之中,有的是這條河中的順風船,有的是中流石,有的似春汛,有的如冬凌,有的是與水俱下的泥沙,有的是順流而漂的朽木……鉤沉他們的史跡,傳述他們的軼聞,於今之借鑒、增知、休閑,不無裨益。
本書匯集歷代約400餘位皇帝的小傳,上起始創「皇帝」名號的秦始皇,下迄滿清末代皇帝溥儀,且後附歷代皇帝一覽表。如此,則大體反映了歷代帝王的全貌。
『捌』 初二下冊歷史書內容提要
理解你的心情啊,我要馬上要考試了
復習資料一:知識提綱
第五單元 工業文明的來臨
課目 每課子目錄 應該掌握的主要知識點
第一課
工商業的興起
工廠從這里發展而來 1.、作坊與手工工場的區別;作坊、手工工場和工廠的關系;
2、14世紀義大利最早出現手工工場;中國明清時期也出現了;
3、手工工場出現和發展的意義;但西歐仍處於農業社會
商人的地位變了 1、16世紀商人地位的特點(經濟地位顯赫有較高的政治地位)
2、利商政策與商人地位變化的關系(思考題)
3、16世紀西歐的商人、貴族和農民地位的變化
第二課
沖破思想的牢籠
蒙娜麗莎的微笑
(文藝復興運動)
14---16世紀 1、文藝復興運動最早興起於14世紀的義大利,後影響西歐
2、文藝復興運動的代表人物----達芬奇、莎士比亞
3、文藝復興運動的性質、意義和人文精神的核心思想
「教皇奶牛」的解放
(宗教改革運動) 1、教皇奶牛稱呼的由來 2、宗教改革領導人--路德
3、宗教改革運動使得德國,走上了獨立發展的道路
近代科學的誕生
(近代科學革命) 1培根---知識就是力量 2哥白尼日心說—科學革命的開端
3、布魯諾---宇宙無限論 4、牛頓-----物理力學(萬有引力)
理性之光
17-18世紀啟蒙運動 1、17—18世紀西歐啟蒙運動的中心是法國
2、啟蒙運動的旗手:伏爾泰(天賦人權)盧梭(人民主權)
第三課
世界開始走向整體
發現新大陸 1、新航路開辟的原因,促成新航路開辟的因素和客觀條件
2、海上探險走在最前面的兩個國家------葡萄牙西班牙
3、迪亞士、哥倫布、達伽馬、麥哲倫的航海路線和貢獻
全球聯系的加強
(正面影響) 加強了各個大陸之間的聯系,拓展了人們的眼界,促進了人類文明的傳播與交融;為人們遷徙提供了方便,促成了新的民族產生;促進了國際貿易的發展;促進了不同地區文明的交流。總之,世界開始走向整體。(荷蘭----海上馬車夫)
黑人是怎樣來到美洲的(負面影響) 掠奪土地和財富;毀滅印第安文明;販賣黑奴。總之,造成了亞、非、拉美長期的落後與貧窮。(英國—日不落帝國)
第四課
資產階級革命:新體制的創立 議會對王權的勝利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1640—1688年) 1、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原因---封建專制統治阻礙資本主義發展
2、議會軍資產階級領導人-----克倫威爾;處死國王查理一世
3、革命成果----《權利法案》君主立憲制
歷史上第一位總統產生(美國獨立戰爭資
產階級革命)
1775---1781年 1、美國獨立戰爭的原因-----英國對北美的殖民統治
2、來剋星頓槍聲---拉開獨立戰爭序幕 領導人----華盛頓
3、1776年7月4日《獨立宣言》宣告美國的誕生
4、1787年美國制定憲法(三權分立),確定共和政體
忘我獻身的法國公民
(法國資產階級革命)
1789年—1793年 1、法國資產階級革命原因----封建專制等級制度阻礙資本主義發展,階級矛盾尖銳
2、巴黎人民的三次起義使革命達到頂峰(三次起義的成果)
3、革命文件《人權宣言》 領導人—羅伯斯庇爾
4、法國革命的意義;法國政體—共和制
5、拿破崙1804年建立法蘭西帝國,頒布《法典》,鞏固了革命成果。
第五課
面臨挑戰的中國
最後的盛世 1、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1636年清建立,1644年清軍入關
2、江南地區手工工場興起棉紡織業發達,出現徽商晉商商幫
3、對外貿易出超,經濟實力世界第一,出口絲綢茶葉瓷器
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 1、明修長城清修廟-----兩朝民族政策的差異
2、清---管理西藏、土爾扈特部回歸、平定準葛爾和回族叛亂
3、中俄雅克薩之戰和《尼布楚條約》(康熙)
專制帝國
專制皇權高度加強 1、明太祖朱元璋廢除丞相,設廠衛 2、清雍正設立軍機處----皇權強化達到頂峰 3、文字獄、八股取士---黃宗羲
來自海上的挑戰 1、1405—1433鄭和下西洋規模和意義
2、傳教士來華---利馬竇 郎士寧
3、殖民者來華---葡萄牙侵佔澳門、荷蘭侵佔台灣(鄭成功)
4、清朝的對外政策------閉關自守,廣州一口通商
第六單元 席捲全球的工業文明浪潮
課目 每課子目錄 應該掌握的主要知識點
第一課
改變世界的工業革命
工業革命的興起 第一工業革命開始時間、主要發明、特點和對英國的影響
科學的世紀----19世紀 各國重視科學研究;大學成為科研重地;形成了科學研究的科學家群體。(達爾文《物種起源》;內燃機發展的理論基礎)
工業革命的新階段 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時間、特點、主要發明、應用產業和影響
人在工廠 1840年前後的英國機器生產的工廠取代了手工工場
工廠有嚴格的勞動紀律和管理制度;出現流水生產線(福特)
第二課
整體世界的最終形成
地球變小了 1、 整體世界形成的必要條件;整體世界形成的表現
2、整體世界最終形成的時間------20世紀初
文明與野蠻相交織 1、整體世界形成過程對西方國家的影響---瓜分世界,進行殖民掠奪,控制和奴役著世界上絕大部分土地和人口;對亞非拉國家影響----淪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民族危機嚴重;
2、文明----工業文明傳播到亞非拉地區,促進社會生活的變化
3、野蠻----西方國家對亞非拉地區進行野蠻的殖民侵略和掠奪
挑戰與回應 1、 反抗斗爭獲得獨立------海地(拉丁美洲第一個獨立國家)
2、 適應工業化改革--------日本(亞洲第一個走上工業化道路)
第三課
匯入工業文明大潮的中國
屈辱的歲月
1840—1901年 1、1839年林則徐虎門硝煙及評價;英國發動戰爭的真正目的
2、1840-1842年鴉片戰爭、《南京條約》內容及影響
3、1894-1895年甲戊中日戰爭、《馬關條約》內容及影響
3、 19世紀末列強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劃分勢力范圍
4、 1900-1901年八國聯軍侵華戰爭、《辛丑條約》內容及危害
悲壯的抗爭 1、 元里人民抗英(鴉片戰爭);關天培(鴉片戰爭),鄧世昌(甲戊海戰),徐驤(台灣軍民抗日)
2、 太平天國運動原因、領導人、性質、意義、失敗原因
師夷長技以制夷
1、 鴉片戰爭後地主階級代表對待西方的態度發生變化及原因
2、林則徐—中國西學第一人;魏源--師夷長技以制《海國圖志》
3、學習西方---洋務運動(時間、代表人、學習內容、結果)
從維新到革命 1、1895年公車上書拉開戊戌變法序幕(康有為、梁啟超)
2、維新派觀點與洋務派觀點的不同( P7I頁)
3、維新變法失敗的原因及教訓
3、 孫中山(革命派)1905年建立同盟會,1911年發動武昌起義,史稱辛亥革命。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
4、 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和歷史局限分析。
第四課
工業時代的社會變遷 工業化和城市化 三大產業的出現,什麼是工業化和城市化,什麼是「城市病」
現代文明生活的源頭 工業化奠定現代文明生活基礎的表現:物質生活水平提高,追求合理飲食;醫學進步人均壽命延長;生活質量提高(洗衣機);婦女地位提高(三八婦女節);義務教育普及;大眾傳媒發展,;服裝休閑大眾化;交通方式革新;居房建築鋼筋水泥化等
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1、工業革命後西方社會的兩大主要階級----資產階級、無產階級
2、工人爭取權利的斗爭—法國里昂工人起義、英國憲章運動
3、空想社會主義:法國聖西門、傅立葉和英國歐文(和諧公社)
4、科學社會主義:1848年《共產黨宣言》馬克思和恩格斯
第七單元 走向現代世界
課目 每課子目錄 應該掌握的主要知識點
第一課
全球性的震盪
規模空前的戰爭浩劫 1、一戰二戰的時間、原因、交戰雙方、性質、轉折戰役及危害
2、科技的使用;怎樣看待戰爭的危害;《安妮日記》、聯合國
令人談虎色變的經濟危機 1、1929-1933年經濟危機的爆發、影響、本質。(1825年英國)
2、為了應付危機,德意日建立了法西斯政權,走上了對外擴張道路,成為二戰的策源地;美國則通過羅斯福新政,使傳統的資本主義得到改造,開辟了資本主義發展的新道路。
第二課
開辟新的發展道路
理想變現實的
十月革命 1、19世紀中期俄國改革推進工業化,但落後於歐美國家;
2、1917年3月彼得格勒工人起義,推翻沙皇專制統治(二月革命);1917年11月十月革命,成立蘇維埃政府,退出一戰,頒布《土地法令》;1922年,蘇聯建立。(十月革命意義)
「西亞病夫」的崛起 「西亞病夫」由來;凱末爾革命和改革的內容、意義
改革弊端的
羅斯福新政 1、新政的背景、內容1234,評價 2、改革弊端是指改變不幹預的自由經濟模式,進行經濟的國家干預。(田納西工程)
第三課
民族復興的新道路
中華民族的覺醒 1、新文化運動的背景、開始標志、代表人物、主張、意義
2、五四運動的導火線、先鋒和主力、成果、意義
歷史性的轉折 1、十月革命的勝利,使中國人開始研究俄國。(李大釗)
2、李大釗陳獨秀宣傳馬克思主義、建立黨的組織。(1920上海)
3、1921年7月中共一大(內容、地點)--成立中國共產黨
4、1922年7月中共二大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的民主革命綱領
從北閥戰爭到紅色根據地的建立 1、1923年中共三大確定了同孫中山國民黨合作的方針
2、1924年國共兩黨實現第一次合作,領導國民革命運動,創辦黃埔軍校,1926年領導北伐戰爭(葉挺-鐵軍-賀勝橋戰役)
3、1927年蔣介石發動4。12反革命政變,背叛國民革命
4、1927/8/1南昌起義,9月秋收起義,創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
5、1934年反圍剿失敗開始長征,1936年在陝北建立新根據地
6、遵義會議,長征精神
第四課
悄然轉變的社會生活 生活中的變化 新型交通工具和通訊工具出現(、輪船、火車、郵政、電話)
頭腦中的變化 科學思想、自由平等的民主觀點(婚姻自由)、婦女地位提高
第五課
萬眾一心的
抗日戰爭
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 1、日本為了擺脫經濟危機發動了對外侵略戰爭,矛頭指向中國
2、1931年九一八事變(沈陽柳條湖鐵路)----日軍侵佔東北
3、1937年盧溝橋事變(宛平)----全面侵華戰爭的開始
4、日軍所犯罪行—南京大屠殺、731部隊、轟炸封鎖、掃盪
5、正確認識日本右翼反華勢力和教科書問題。
全民族的抗戰 1、蔣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導致東北淪陷、全國人民的憤怒和國民黨內部愛國軍官的兵諫
2、北平愛國學生的一二九運動和東北抗日義勇軍
3、1936年12月西安事變和平解決的意義。(張學良楊虎城)
4、1937年8月國共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形成
5、 台兒庄保衛戰;白求恩;抗日游擊戰
6、抗日戰爭勝利時間、意義、原因
第六課
新中國的誕生
兩種命運的決戰 1、抗戰勝利後國共兩黨的不同主張代表兩種前途命運
2、黑暗的國統區(獨裁腐朽)和光明的根據地(民主、大生產)
3、大生產運動----防線能手、南泥灣、艱苦奮斗的延安精神
4、1945年蔣介石重慶談判的目的及談判成果、內戰爆發
中國人民站起來了 三大戰役、渡江戰役解放南京、新政治協商會議、開國大典
回顧百年歷程 百年歷程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百年歷程得出的啟示。
『玖』 適合小學六年級孩子讀的歷史書
《四大家族恩怨史》《萬曆十五年》《中國近代史》《民國歷史》《唐史並不如煙》《如果這是宋史》……
『拾』 了解學習中國歷史應該看什麼書
一、《上下五千年》
上至三皇五帝,下至辛亥革命,是一本集中國發展史、重大歷史事件及名人簡介為一身的優秀歷史讀物。作者選擇重要和著名的人物和事件,根據史籍材料,加以組織和剪裁,用現代語言寫出來,通俗易懂。
二、《史記》
《史記》全書包括十二本紀(記歷代帝王政績)、三十世家(記諸侯國和漢代諸侯、勛貴興亡)、七十列傳(記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跡,主要敘人臣,其中最後一篇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書(記各種典章制度記禮、樂、音律、歷法、天文、封禪、水利、財用),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萬六千五百餘字。
三、《資治通鑒》
由北宋司馬光主編的一部多卷本編年體史書,共294卷,歷時19年完成。主要以時間為綱,事件為目,從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寫起,到五代後周世宗顯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筆,涵蓋16朝1362年的歷史,是中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
四、《中國通史》
我國歷史上第一部用白話文寫成的中國通史,初版於1923年9月,出版後數十年內不斷重印再版,僅1933年至1935年間就重版了4次,是民國時期發行量最大的一部中國通史。《中國通史》上起遠古時代,下至作者寫作之年(1922年),是一本名副其實的中國通史。在20世紀的史學界,憑個人力量獨立完成,囊括了古代、近代和現代三大時段的中國全通史,迄今為此,本書也是其中最權威和最完整的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