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醫已有多少年的歷史
指中國傳統醫學,又稱漢醫、漢方,東瀛人稱之為「皇漢醫學」。中醫葯是我國古代版燦爛文化的重權要組成部,慢慢開始 被大多數當代中國人民所接受,同時在國際上也有著越來越重大的影響,漸漸開始深受世界人民的熱愛和歡迎。中醫的最高境界是「中和」,「中和」是世界萬物存在的理想狀態。通過各種方法達到這一理想狀態就是致中和。天地就各得其所,萬物便生長發育。可以說中醫學所闡明的「陰陽和合」「陰平陽秘」生理機制正是儒家致中和思想的最佳體現。在這個終級目標下,中醫是用精氣學說、陰陽學說和五行學說,這三大來自中國古典哲學的理論,來具體解釋生命的秘密。中醫診察疾病的手段主要為望、聞、問、切「四診」;中醫透析疾病主要以八綱來辨證,就是指從陰、陽、表、里、寒、熱、虛、實八個方面來歸納和概括病變的部位、性質以及印證彼此力量消長等情況。
2000多年了!
Ⅱ 野生靈芝最早發現是哪個國家至今有多少年歷史
野生靈芝(王力靈芝,靈芝)最早發現是中國,早在5000多年前的堯時代,古人對野生靈芝就有所認識和利用。 更多關於野生靈芝文化請在各大搜索引擎中搜索「王力靈芝網」即可找到,這是國內權威機構!
Ⅲ 中醫的歷史有多少千年了
中醫學,亦稱「漢醫」,是一種起源於中國漢族,由漢族創造的傳統醫學,以古代中國醫學實踐為主體的傳統醫學,至今已有數千年的歷史
中醫誕生於原始社會,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中醫理論已基本形成,之後歷代均有總結發展。除此之外對漢字文化圈國家影響深遠,如日本漢方醫學,韓國韓醫學,朝鮮高麗醫學、越南東醫學等都是以中醫為基礎發展起來的。
中醫理論來源於對醫療經驗的總結及中國古代的陰陽五行思想。其內容包括精氣學說、陰陽五行學說、氣血津液、藏象、經絡、體質、病因、發病、病機、治則、養生等。
早在兩千多年前,中醫專著《黃帝內經》問世,奠定了中醫學的基礎。時至今日,中國傳統醫學相關的理論、診斷法、治療方法等,均可在此書中找到根源。主導中醫幾千年,現代專業中醫院校都是教和學古典中醫理論,千年不變,功力深厚,定力無邊。
(3)靈芝的中醫葯歷史有多久擴展閱讀:
中醫學目前是否為最早的傳統醫學還無法確定。中國的中醫學自稱其起源於三皇五帝時期,相傳伏羲發明了針灸並嘗試草葯,神農炎帝更是嘗盡百草,並且用茶來解毒。
相傳在公元前3000多年,中國的軒轅黃帝寫下了人類第一部醫學著作——《黃帝祝由科》。
在中國, 後世人在《黃帝祝由科》的基礎上不斷增補刪改,逐漸形成了後世的《黃帝內經》和《黃帝外經》,並從祝由科里將純粹的醫葯分離了出來,形成了後來的中醫學。而其中的《黃帝內經》則在世界上第一個提出了「不治已病治未病」這一防病養生保健康的預防醫學觀點。
在周代(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中國就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醫院和醫療制度,周代的醫療機構設有醫師、上士、下士、府(管葯庫)、史(管記錄)、徒若幹人。下面又分食醫(管飲食衛庫)、疾醫(內科)、瘍醫(外科)、獸醫四種。
在春秋戰國(公元前770年-前221年)時期名醫輩出,秦國有名醫醫緩與醫和,齊國有長桑和他的徒弟扁鵲。
扁鵲發明了中醫獨特的辨證論治,並總結為「四診」方法,即「望、聞、問、切」。扁鵲看病行醫有「六不治」原則。
一是依仗權勢,驕橫跋扈的人不治;二是貪圖錢財,不顧性命者不治;三是暴飲暴食,飲食無常者不治;四是病深不早求醫者不治;五是身體虛弱不能服葯者不治;六是相信巫術不相信醫道者不治。
春秋戰國時流行的主要醫學著作有《黃帝內經》、《黃帝外經》、《扁鵲內經》、《扁鵲外經》、《白氏內經》、《白氏外經》和《旁篇》這七本,合成「七經」。
在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專門法醫——"令史"。秦律規定,死因不明的案件原則上都要進行屍體檢驗,司法官如果違法不進行檢驗,將受到處罰。
到了西漢時期(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中醫的陰陽五行理論已經非常完備,名醫則有太倉公淳於意和公乘陽慶。東漢出現了著名醫學家張仲景和華佗。
張仲景完善了中醫的辨證理論,他還是世界上第一個臨床醫學大師,被尊稱為醫聖。他著有《傷寒論》、《療婦人方》、《黃素方》、《口齒論》、《平病方》等等醫書,最終流傳下來的醫書被後人編纂為《傷寒雜病論》和《金匱要略》。
南北朝時期(420年-589年)問世了世界上最早的兩本兒科專著,即王末鈔的《小兒用葯本草》和徐叔響的《療少小百病雜方》。南朝宋元嘉二十年(公元443年),太醫令秦承祖創建了世界上第一個醫學院。
到了公元6世紀,隋朝完善了這一醫學教育機構,並命名為「太醫署」,署內分醫、葯兩部,太醫令是最高官職,丞為之助理,下有主葯、醫師、葯園師、醫博士、助教、按摩博士、祝禁博士,在校師生最多時達580人之多。
北宋年間,隨著中國與阿拉伯之間貿易的高度發展,阿拉伯香葯也開始大量輸進中國,一次輸入的阿拉伯乳香竟以萬斤計,伊斯蘭醫葯學也隨之對中國產生明顯影響。
傳統中醫自古不分科,但在北宋年間,太醫院在培訓醫生時也如古希臘和阿拉伯醫學那樣,分成了內、外、婦、兒、口腔等十三科,這可能是受到阿拉伯-伊斯蘭醫學的橫向影響。
傳統中醫以湯葯為主,但北宋的《太平聖惠方》、《聖濟總錄》卻大量增加了丸、散、膏、酊的處方,如《乳香圓》、《阿魏圓》等。
在明朝(1368年-1644年),著名醫學家李時珍的醫學巨著《本草綱目》成書,這本書不僅是葯物學專著,還包括植物學、動物學、礦物學、化學等方面的知識。《本草綱目》刊行後很快傳入日本、朝鮮及越南等亞洲地區,在公元17、18世紀先後被翻譯成多種歐洲語言。
清初至鼎盛時期,醫葯學進步所表現在很多方面,基本上是明朝醫葯盛況的延續。如對經典著作的研究、本草學、方劑學、診斷治療學、醫案整理等,均較明朝更成熟。
各家學派的紛爭也逐漸緩和,大多醫家能采各家之長折衷於臨床。但也不乏固守《內經》、《難經》、《傷寒論》,而批評金元以後一切新說的醫學,這與當時考據學盛行不無關系。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醫
Ⅳ 靈芝生長周期是多長
不同種類的野生靈芝生長周期不同。野生赤靈芝實體的生長周期約9—10個月左右,平蓋靈芝的生長期更長,原始森林中常有幾十年、上百年的靈芝出現。
野生靈芝的葯用價值(不建議私自使用,應尊醫囑):
《神農本草經》把靈芝列為上品,謂紫芝「主耳聾,利關節,保神益精,堅筋骨,好顏色,久服輕身不老延年。」謂赤芝「主胸中結,益心氣,補中增智慧不忘,久食輕身不老,延年成仙。」然而,人們對靈芝草的研究如雨後春筍,臨床報道頗多,具有治失眠,白細胞減少,保肝護肝,解蕈毒,促進和調整免疫功能。
(1)治急性病毒性肝炎,比傳統的「護肝」葯物療效好。此外,還用於治療萎縮性胃炎,惡性腫瘤等。
(2)治慢性支氣管炎:服用靈芝片,日3次,每次1片(含量相當於生葯0.5克),或用靈芝酊(20%濃度),日3次,每次10毫升(每日量相當於生葯6克),一般15~30天開始見效。
(3)治支氣管哮喘:小兒患者每日肌肉注射1~2毫升(每毫升含0.5~1克生葯),連續注射1個月左右。
(4)治白細胞減少症。曾治療因化學、物理、葯物及慢性病等各種因素引起的白細胞減少症52例,而有效率為84.6%,白細胞總數平均提高至1028/立方毫米。10~20天為一個療程。
(5)治療心律失常:在用靈芝治療冠心病的過程中,發現在冠心病改善的同時,伴隨的心律失常也隨著好轉和消失,於是採用靈芝注射液治療各種心律失常,取得一定的效果。
(6)治療冠心病:對心絞痛、心前區脹悶,或緊壓感的緩解率約為72%,對心悸、氣促等症狀的好轉率約為65%,半數以上患者服葯期間反映:食慾、睡眠、精神好轉,降低血甘油三酯有較好療效。
Ⅳ 中醫有多少年的歷史
中醫有多少年的歷史中醫中葯在中國古老的大地上已經運用了幾千年的歷史,中醫產生於原始社會,春秋戰國中醫理論已經基本形成
Ⅵ 中醫已有多少年的歷史
中國傳統醫學,來又稱漢醫、漢方,源東瀛人稱之為「皇漢醫學」。中醫葯是我國古代燦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慢慢開始
被大多數當代中國人民所接受,同時在國際上也有著越來越重大的影響,漸漸開始深受世界人民的熱愛和歡迎。中醫的最高境界是「中和」,「中和」是世界萬物存在的理想狀態。通過各種方法達到這一理想狀態就是致中和。天地就各得其所,萬物便生長發育。可以說中醫學所闡明的「陰陽和合」「陰平陽秘」生理機制正是儒家致中和思想的最佳體現。在這個終級目標下,中醫是用精氣學說、陰陽學說和五行學說,這三大來自中國古典哲學的理論,來具體解釋生命的秘密。中醫診察疾病的手段主要為望、聞、問、切「四診」;中醫透析疾病主要以八綱來辨證,就是指從陰、陽、表、里、寒、熱、虛、實八個方面來歸納和概括病變的部位、性質以及印證彼此力量消長等情況。
2000多年了!
希望你能滿意喲!
Ⅶ 靈芝在中醫裡面能有什麼作用
在臨床上中抄葯靈芝它的具體功效襲,主要包括中葯靈芝味甘苦、性平,歸心肝腎脾經,具有養心安神,益氣養肺,理氣化痰以及滋肝健脾的功效,而對於中葯靈芝它的作用還有很多個方面,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
1.能夠治療神經衰弱以及血脂異常症或者臨床上比較常見的冠心病,不穩定性心絞痛,心律失常以及其他一些相關的心腦血管系統疾病。
2.中葯靈芝,還能夠緩解克山病,高原反應,慢性肝炎,出血熱以及氣管炎或者是上呼吸道其他的炎症反應,而對於體質較為虛弱,神疲乏力,心悸,失眠這樣的患者也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3.中葯靈芝還能夠治療食慾不振,反應遲鈍以及頭暈目眩或者是呼吸短促以及呼吸不暢,並且對於體質虛弱,尤其是久病之後或者產後出現虛弱的症狀,都有較好的緩解作用。
以上方案僅供參考,具體葯品使用請結合自身情況在專業醫生指導下用葯。
Ⅷ 仙牌靈芝茶歷史很久了,有多久誰知道
在現代靈芝保健品行業里算是最久的了。1991年由許義忠教授研發成功的仙牌靈芝茶填補了國內保健品市場的空白,迄今已經23年,可謂家喻戶曉,成就斐然。
Ⅸ 中西醫各有多少年歷史
中醫有多少年的歷抄史
中醫中葯在中國古老的大地上已經運用了幾千年的歷史,中醫產生於原始社會,春秋戰國中醫理論已經基本形成,出現了解剖和醫學分科,已經採用「四診」,治療法有砭石、針刺、湯葯、艾灸、導引、布氣、祝由等。
經過歷代醫家繼承前人知識,闡發其理論,使原有基礎得到充實和發揮,再結合各自的文化修養和醫學經驗,不斷補充、創新,證實了中國的中醫中葯無論是在治病上、在防病上,還是在養生上,都是確鑿有效可行的。
中醫學以陰陽五行作為理論基礎,將人體看成是氣、形、神的統一體,通過「望聞問切」四診合參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機及人體內五臟六腑、經絡關節、氣血津液的變化、判斷邪正消長,進而得出病名,歸納出證型,以辨證論治原則,制定「汗、吐、下、和、溫、清、補、消」等治法,使用中葯、針灸、推拿、按摩、拔罐、氣功、食療等多種治療手段,使人體達到陰陽調和而康復。
總括來說,中醫學的發展是以典籍注釋為主導;利用前人奠定的基礎為依據,將內容不斷注釋而逐步完善起來的。
Ⅹ 本草綱目關於靈芝的記載有哪些
明代</A>李時珍所著的《本草綱目》記載了一千八百多種葯物,方劑一萬多個,全面地總結了16世紀以前的中國醫葯學,被稱為「東方醫葯巨典」它對所收芝類做了總結,記載了青芝、赤芝、黃芝、白芝、黑芝、紫芝等六種靈芝,每種均按釋名、集解、正誤、修治、氣味、主治、附方等項詳加註解。在《本草綱目》中對按「五色」「五行」區分靈芝氣味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認為「五色之芝,配以五行之味」,蓋亦據理而已,未必其味便配五色也」。更對於古人對靈芝的迷信、盲目崇拜提出了批評,指出「芝乃腐朽余氣所生,正如人生瘤贅。而如今皆為仙草,又雲服食可仙,誠為迂謬」》,《本草綱目》記載靈芝「苦、平、無毒、益心氣、入心充血、助心充脈、安神、益肺氣。補中、增智慧、好顏色、利關節、堅筋骨、祛痰、健骨、行血」。我國2000年版《葯典》中記載了靈芝子實體,並給予靈芝以法定的定義,可以做健康產品並入葯。
《本草綱目》原文------------------- 詮釋靈芝------------------------------------靈芝,主要指赤靈芝(靈芝正品)性哇苦--------------------------- -----口感苦平-------------------------------- ------性中,不燥不寒無毒------------------------------------經長期使用和臨床試驗,經急性毒性試驗和慢性毒性試驗證明,靈芝無任何毒性反應益心氣,入心充血,助心充脈------------主要指靈芝對心血管疾病的療效,增強心血管功能,疏通血管,增加血液流量,對冠心病、心臟衰竭、高血壓有良好療效。安神----------------------------------指對神經系統功效,使人神情安定,治療失眠、神經衰弱、坐骨神經痛等疾病;益肺氣------------------------- -----指對肺部的功效,主要清除肺部污氣,輔肋治療肺炎、肺結核、肺癌等病症補中----------------------------------指對人體的滋補作用和提高抵抗力作用,使人中氣充厚,通過提高抵抗力和抗病力,調節陰陽平衡,改善亞健康狀況增智慧-------------------------------靈芝可提高人的記憶力和智慧,主要在於改善腦部供血,對心智、神經中樞系統的改善等;好顏色-------------------------------靈芝可通過內部調理排毒,調節內分泌,祛除雀斑和褐色素,起到美容養顏的功效;利關節-------------------------------靈芝對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有良好療效;活血---------------------------------加速血液流動,增加血液供應;堅筋骨------------------------------增加骨胳營養供應,提高骨胳強度和韌性,使骨胳更為強健;祛痰-------------------------- -----主要是對呼吸系統的作用,改善呼吸系統的 功效,治療慢性咽喉炎,慢性支氣管炎、哮喘等疾病;健胃--------------------------- ----- --主要是對消化系統的作用,靈芝對胃炎、胃出血、胃 絞痛、胃潰瘍、腸炎、消化不良等有良好療效,增強 腸胃功能,提高腸胃消化吸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