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歷史上把教會統治的時代成為什麼時代
中世紀 有的說法是「黑暗時代」,但爭議很大
中世紀(Middle Ages)(約公元專476年~公元1453年),是歐洲歷史上屬的一個時代(主要是西歐),自西羅馬帝國滅亡(公元476年)到文藝復興和大航海時代(13世紀末至14世紀中葉)的這段時期。
另有說法認為中世紀結束於文藝復興和大航海時代。"中世紀"一詞是15世紀後期的義大利人文主義者比昂多開始使用的。
這個時期的歐洲沒有一個強有力的政權來統治。封建割據帶來頻繁的戰爭,造成科技和生產力發展停滯,人民生活在毫無希望的痛苦中,所以中世紀或者中世紀早期在歐美普遍被稱作"黑暗時代",傳統上認為這是歐洲文明史上發展比較緩慢的時期。(關於其名稱,也叫做"Medieval Ages"或"Middle Times",也稱之為"Dark Ages")
Ⅱ 上古神話為什麼被歷史化
中國的神話歷史化,是史家、思想家們自覺或不自覺的行為。如《屍子》所記敘的「黃帝四面」,即傳說黃帝長有四張臉,但當子貢以此請問孔子的時候,被孔子巧妙地解釋做黃帝派遣四個人去分治四方,就成了歷史教科書而和神話的原意大相徑庭了。
上古神話是原始先民在社會實踐中創造出來的,它的內容涉及自然環境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既包括世界的起源,又包括人類的命運,努力向人們展示「自然與人類命運的富有教育意義的意象」。上古神話在後世仍然具有文學魅力,同時也啟發了後世的文學創作。
神話是在用隱喻的方式講述美麗的人生真理。民間故事和神話中「荒誕的、不合理的、非自然的」主題來源於夢和幻想,在夢的層面上,這些形象代表了個體夢境的全部心靈狀態。
經由詩人、預言家和富有遠見者的深化,這些形象開始象徵人類與微觀世界的精神規范。因此它們是來自意象語言的說法,表達了形而上學的、心理學的和社會學的真理。
(2)成為什麼的歷史擴展閱讀:
大凡了解中國古代神話的人,無不感嘆古老神話的散佚與消亡,而追本求源,多歸因於儒者的改造和史家的史化,便將孔子與司馬遷視為「操刀」人和中國神話的戳滅者,表象雖然如此,然此論實非公允。
孔子盡管不語「怪、力、亂、神」,司馬遷亦據神話傳說作成「五帝本紀」,然而將神話納歸中國的歷史系統,孔子非始作俑者,司馬遷也非「罪魁」。正本清源,其來久遠矣。
中國的上古原始神話遠沒有形成統一的神系,始祖神兼天神的綜合身份是古神話的一大特點,它包含著中國原始人類的「天人合一」、「人神合一」的古樸思維,也構成了中國神話歷史化的一大契機。
周人的天道觀念,與《尚書》《左傳》《國語》等典籍的歷史化的記錄,已慢慢地將神話、傳說與歷史融化為一體了。孔子、孟子、墨子諸人只不過是這場漫長的改塑運動中的推波者,而司馬遷也僅僅是一個總結人物而已。
中國古代神話的歷史化進程經歷了自西周到西漢前後一千餘年的漫長歷史,集中地反映了華夏民族意識的形成過程,對中國的傳統文化觀念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如:天神兼始祖神——原始血統觀念在遠自一百七十萬年前,或許更早時期,祖先們已作為「人」的身份生活在中國大地上,經過漫長的蒙昧時代、野蠻時代,而逐次開啟文明之光。
在那茫茫的洪荒時期,一支支原始先民生活、奮斗在各自的地域之中,本是互不相乾的,他們以口耳相傳的形式,代代傳誦著自己的故事和氏族或部落英雄先祖們的業績,雖然,在日後的部族征服、融合、移徙過程當中;
這些遠古的故事被改造、淡忘,或產生部族之間傳說的交融,但他們卻永遠不會忘記自己各自的先祖,並以獨特的方式排列著以一個祖先為中心的後裔圈。
先祖的事跡也濃縮著一個部族的故事,也就是那古老的神話傳說。正是依靠這些原始神話,依稀可辨各個不同氏族的來源與彼此的血緣關系。
Ⅲ 為什麼能成為世界歷史上為古老而有唯一沒有中斷的
主要還是因為我們民族的傳承,我簡單的匯總了以下幾個觀點;
1、中華文明是從三皇五帝的氏版族社會時期開始權的,從那時一直到夏商時期,中原中華文明勢力都是比較強大的,不管是從人口還是社會生產力方面,這都遠遠超過周邊的蠻夷民族,加之有較為完整的社會組織結構使得中原文明對周邊民族形成強大優勢,所以中華民族比較平穩的度過了她的初期脆弱期。
2、經過夏商周三朝的發展,中原逐漸形成了完整的漢民族,並形成了完善的社會結構和政治制度,比較嚴密的保持了漢民族文化發展。
3、經過春秋戰國的百家爭鳴,使得中華文明第一次得到了大發展,並形成了極其豐富的文化成果,並未今後數千年的文明發展定下基調和基礎。
4、戰國以後,中原大地是、迅速的擺脫奴隸制的束縛,率先進入封建社會,在政治制度和經濟制度上超越全球其他民族一個時代,使得漢民族擁有了強大的帝國作為後盾和保障,從而使得中華文明在獨立並且吸收周邊民族的先進文化下迅速發展。
5、本民族內部的優秀人才前仆後繼為中華文明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Ⅳ 中國古代的歷史為什麼這么悠久
是地理位置關系中國在世界版圖上像一個相對封閉的小島觀察地圖可知,中國東南臨海,從西南順時針看去,有一圈的山脈把中國包圍住。古代海上交通不便,陸路有山脈。於是中國古代少有來自外來的威脅。最多是周邊少數民族與中原漢族發起戰爭,或者內部王朝更替發生戰爭。而與西方相比中國古代無疑戰爭要少許多。這就是文化得以發展。
一、我國境內的遠古居民
•1、我國境內已知的最早人類是雲南的元謀人,距今約170萬年。
•2、北京人生活的時間距今約70萬年至20萬年,最早使用天然火。
•3、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水稻和粟的國家,6000多年前,生活在長江流域的河姆渡人已栽培了水稻,5000多年前生活在黃河流域的半坡人已栽培了世界上最早的粟和蔬菜。
•二、夏、商、西周奴隸制王朝
•1、約公元前21世紀,禹建立了我國第一個奴隸制王朝夏朝。這表明王位世襲制代替了「禪讓制」(通過推舉選出部落聯盟首領的辦法叫禪讓制)。
•2、約公元前16世紀,湯滅夏建立了商朝。商朝時盤庚遷都至殷並使統治穩定下來。
•3、商朝製造的司母戊鼎是世界上已發現的最大青銅器。(記熟書P12的司母戊鼎圖)湖南寧鄉出土的四羊方尊是青銅器中的精品。
•4、約公元前11世紀,周武王發兵滅亡了商朝建立了西周。
•5、西周實行分封制,春秋時期,分封制開始瓦解。戰國時期,分封制逐漸被郡縣製取代。秦時實行中央集權制。唐三省六部制,唐朝以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為中央政府最高統治機構。元朝的中央和地方機構:中央實行一省制: 元朝廢除三省,設中書省,為最高行政機構,設樞密院,為最高軍事機構,同時設宣政院,統領宗教事務和管轄西藏地區;地方實行行省制:除河北、山西、山東由中書省直接管理外,地方設行中書省,簡稱行省。
三、春秋戰國
•春秋時期是奴隸社會的瓦解時期,戰國時期是封建社會的形成時期。
•1、東周分為春秋和戰國兩個時期,春秋時期從公元前770年開始到公元前476年結束。戰國時期從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
•2、春秋時期第一個稱霸的諸侯是齊國的齊桓公,他任用管仲為相,改革內政,使國家日益強大。最後一個霸主是越王勾踐。春秋五霸是指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
•3、戰國時期的主要諸侯國有齊、楚、秦、燕、趙、魏、韓,史稱「戰國七雄」(各主要諸侯國的位置——北燕南楚、西秦東齊、上中下是趙魏韓)。趙、魏、韓是由春秋時期的晉國分裂而來的。
•4、秦國成為戰國七雄中實力最強的國家,主要原因是實行商鞅變法,戰國時,地處最西邊的諸侯是秦國。
•5、我國最早的音樂教育制度形成於西周。最早出現鐵農具的時期是春秋時期
•6、戰國時,秦國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是著名的水利工程,它使成都平原變成「水汗從人,不知飢饉」,有「天府之國」美稱。
•7、漢字的演變(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漢字源於甲骨文,商周時期,鑄刻在青銅器上的文字叫金文,又稱鍾鼎文。雕塑藝術在商朝和西周時期已發展到很高水平。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開始於商朝。
•8、道家學派的創始人是老子(李耳),其樸素辯證法思想反映在《道德經》里;莊子是戰國時道家學派的繼承人物。
•9、儒家學派的創始人是孔子(孔丘),他整理了《詩經》,編訂了《春秋》,其言行記載在《論語》中;戰國時期的孟子是孔子學說的繼承人物,他們主張實行「仁政」,認為「民為貴,君為輕」,反對連年不斷的兼並戰爭。
•10、墨家學派的創始人是墨子,他主張「兼愛」、「非攻」、反對不義戰爭。
•11、法家代表人物是韓非,他主張權力集中到君主手中,按現實需要進行改革,以法治國。
•12、孫武是春秋晚期齊國傑出的軍事家,著有《孫子兵法》一書;戰國時傑出的軍事家孫臏著有《孫臏兵法》。
•13、戰國時期,許多思想家對社會變化提出不同的看法,著書立說,宣傳自己的主張,形成了「百家爭鳴」的局面。
四、秦漢時期
•1、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始皇帝)滅亡六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封建王朝——秦,結束了春秋戰國時期割據局面。(書P44秦始皇像)。
•2、秦朝規定全國規范的文字是小篆,全國統一使用的貨幣是圓形方孔錢。秦萬里長城西起臨洮,東到遼寧。
•3、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領導的秦末農民起義在大澤鄉爆發,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農民起義。公元前206年,秦朝滅亡。
•4、公元前202年,劉邦(漢高祖)建立西漢,定都長安。
•5、西漢初年漢高祖實行休養生息政策。文帝與景帝兩代,繼續推行休養生息政策,重視發展農業,輕徭薄賦,減輕刑罰,提倡節儉,社會比較安定,經濟發展迅速,出現文景之治的局面。休養生息的政策實行,促進了西漢經濟的恢復和發展,為西漢的強盛奠定了基礎。
•6、漢武帝的推行的一系列政治經濟措施,促成大一統局面的出現。
•7、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著名學者是西漢時期的董仲舒。
•8、公元25年,劉秀(光武帝)建立東漢,定都於洛陽。劉秀在位時,政局漸趨穩定,經濟狀況明顯好轉,國力日益強盛,史稱為「光武中興」。
•9、西漢時的播種工具是耬車;東漢時出現了新型灌溉工具是翻車;杜詩發明水排,利用水力鼓內冶鐵,比歐洲早1000多年。
•10、秦朝末年,匈奴首領冒頓單於在蒙古草原建立統一的奴隸制軍事政權,第一次實現了對中國北方游牧民族的大統一。
•11、公元前119年,西漢時期漢武帝派衛青、霍去病北擊匈奴。
•12、西漢時期漢元帝把王嬙(王昭君)出塞嫁給匈奴首領呼韓邪單於,從而密切了漢匈關系。
•13、西漢武帝時期兩次派張騫出使西域;公元前60年,西漢政府在西域設置西域都護標志,成為當今新疆地區正式歸屬中央政權的開始。公元73年,東漢政府派班超出使西域,班超在西域經營了30年,幫助西域各族擺脫了匈奴的奴役,恢復和加強了西域與內地的聯系。
•14、歷史上著名的絲綢之路是從長安出發往西,經甘肅的河西走廊及當今的新疆地區,遠達中亞,南亞,西亞,以至地中海東岸各國和南歐、北非等地。開辟絲綢之路功勞最大是西域的使者張騫。
•15、成書於西漢的《周髀算經》和東漢的《九章算術》是著名的數學著作,對世界古代數學的發展產生了相當大的影響。
•16、東漢時期著名的醫學家有張仲景和華佗,張仲景寫的醫學名著《傷寒雜病論》被後代奉為醫學經典,張仲景被尊稱為「醫聖」。華佗創制麻醉劑「麻沸散」,他是世界上最早用全身麻醉方法做手術的醫生,被後世尊稱為外科鼻祖,他還編成鍛煉身體的「五禽戲」。
•17、東漢時期,蔡倫改進了造紙術對人類文化的傳播和發展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張衡發明了能測量地震的地動儀。
•18、佛教起源於古印度,西漢末年傳入我國中原地區;道教是東漢時期興起於我國本土的宗教。
•19、西漢傑出的史學家司馬遷所寫的《史記》是一部不朽的史學名著,敘述了從黃帝到漢武帝時期的3000多年歷史,《史記》是我國的第一部紀傳體通史。
•20、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畫,是我國古代藝術珍品。秦始皇陵兵馬俑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大藝術寶庫,是秦漢時期雕塑藝術的傑出代表。
五、三國、兩晉、南北朝
•1、曹操以少勝多為其統一北方奠定基礎的戰役是官渡之戰。208年,曹操率大軍南下,同孫權、劉備的聯軍在赤壁決戰,大敗而歸,史稱赤壁之戰,而此戰為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2、220年,曹丕建立魏國,定都在洛陽;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建國,史稱蜀漢;222年,孫權稱王,國號吳,定都建業。三國鼎立局面形成。(熟記三國鼎立形勢圖中魏、蜀、吳三國的位置和都城)
•3、三國時,蜀國丞相諸葛亮是著名的政治家。
•5、230年,孫權派衛溫率萬人船隊到達夷洲,加強了夷洲和大陸的聯系。
•6、265年,司馬炎建立西晉,定都洛陽;280年,西晉統一全國,結束了東漢末年以來的分裂局面;316年,匈奴首領劉淵率兵攻入洛陽,西晉滅亡。
•7、公元317年,司馬睿建立東晉,定都建康;383年,前秦苻堅率大軍南下進攻東晉,在淝水之戰中,東晉軍隊以少勝多,擊敗前秦軍隊。
•8、南朝的四個政權依次是宋、齊、梁、陳,都城均在建康。
•9、南朝時,揚州、荊州是江南生產絲織品最多的地方,涌現了建康、江陵等重要商業城市,番禺(今廣州)成為海外貿易中心,
•10、東漢、魏、晉時期,北方少數民族大量南遷,促進了江南經濟的發展。吳國境內絕大多數山越人從山區遷到平原,和漢族人民一道開發江南。農業有所發展,但仍然比不上北方。主要的少數民族有匈奴、鮮卑、羯、氐、羌(5個)
•11、北朝的五個政權是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
•12、東漢、曹魏、西晉、北魏等王朝均建都於洛陽。
•13、南朝時期,我國古代傑出的數學家祖沖之是世界上最先把圓周率的數值精確到小數點後七位數的科學家,比歐洲早1100年。他的著作是《綴術》
•14、南北朝時期,我國古代著名的農學家賈思勰,他著有的《齊民要術》是我國現存最早的,內容最完整的農書。
•15、北魏時期,我國古代傑出的地理學家的酈道元,他的綜合性地理著作是《水經注》。
•16、漢字書法從東漢起逐漸成為一種專門藝術:曹魏時鍾繇創立了楷書;東晉的王羲之,被尊為「書聖」,他的代表作是《蘭亭序》,此書有「天下第一行書」的美譽。
•17、東晉畫家顧愷之的名人有《女史箴圖》和《洛神賦圖》。
•18、石窟藝術是雕塑藝術的傑出代表。南北朝時期石窟藝術中成就最高的是雲崗石窟和龍門石窟。
•問答
•1、商鞅變法的時間、內容和意義?答:公元前356年,秦孝公利用商鞅,開始變法。內容:a廢除井田制,承認土地私有,允許自由買賣;b獎勵軍功;c獎勵耕織;d建立縣制。意義:商鞅變法是一場比較徹底的地主階級改革,秦國通過變法,廢除了舊制度,發展了封建經濟。增強了國力,為後來秦滅六國,統一中國奠定了基礎。
•2、簡述孔子在教育方面的貢獻?答:興辦私學,廣收學生,主張因材施教,要求學生學習與思考相結合;教育學生學習態度要老實,重視道德教育,希望學生成為品行高尚的人。
•3、秦始皇為鞏固統一採取了哪些措施?答:a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權的政治體制:自稱「始皇帝」,在中央設立「三公」,在地方推行郡縣制,中央和郡縣的主要官員都由皇帝任免,必須絕對服從皇帝的命令;b經濟上,統一貨幣,度量衡、文字;大修馳道,統一車軌;c文化上,統一文字,焚書坑儒,加強思想控制,給我國古代思想文化造成巨大損害;d軍事上,派蒙恬北擊匈奴,修萬里長城,鞏固邊防,加強對越族地區的開發。
•4、簡述漢武帝鞏固大統一的措施?答:a頒布「推恩令」,削弱王國權力,加強中央對王國的控制。奪去王侯爵位和封地,解除王國對中央的威脅。推行一套新的選用官吏制度,注意選拔人才。b把鹽鐵經營權和鑄幣權收歸中央,加強中央對經濟的控制。c接受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把儒家學說作為思想統治工具。在長安設立太學,主要培養官吏。d派衛青、霍去病北擊匈奴,安定北部邊境。
•5、簡述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時間、內容和意義?答:386年,鮮卑拓跋部首領拓跋圭,建立北魏。439年,北魏統一黃河流域,為革除落後習俗吸取漢族先進文化,鞏固北魏的統治,孝文帝拓跋進行了改革。內容:a實行官吏傣祿制,嚴懲貪污;b頒布均田令;c遷都洛陽;d革除鮮卑舊俗,接受漢族先進文化。意義:北魏孝文帝改革,有利於北方經濟的恢復和發展,促進了北方各族的封建化,推動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進程。
一、隋唐
•1、581年,楊堅(隋文帝)建立隋朝,定都長安;589年,隋滅陳,統一全國結束了長期的分裂割據局面。隋文帝實行了改革在中央設三省六部制。
•2、隋朝開鑿的大運河分為三點四段即以洛陽為中心,北通涿郡,南到餘杭,分為永濟渠、通濟渠、邗溝、江南河。(熟記P2,隋運河圖)。隋、元兩朝大運河的南北起點都相同,南起今杭州,北到今北京,都以洛陽為中心,元朝南糧北運比隋朝更有優勢的理由:新開了兩段運河,運河從杭州直達北京(大都),還開辟了暢通的海道。
•3、618年,李淵(唐高祖)稱帝,建立唐朝,定都長安;隋朝時李春主持修趙州橋,它是我國最古老的石拱橋。
•4、武則天是我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5、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統治時出現「貞觀之治」(23年);唐朝中期唐玄宗(李隆基)統治時,經濟空前繁榮,唐朝進入全盛時期,史稱「開元盛世」(29年)。
•6、曲轅犁和筒車的出現,表明唐朝農業生產工具有了很大改進。史書記載:「水激輪轉,眾筒兜水,次第下傾於岸上」「以灌稻田,日夜不息,絕勝人力」這種提水灌溉工具最早出現於唐朝。
•7、唐朝疆域,東到大海,西達鹹海,東北至外興安嶺以北和庫頁島,南及南海。
•8、唐太宗實行較開明的民族政策,受到北方民族的擁護被北方各族稱為「天可汗」。
•9、回紇是維吾爾族的祖先,六詔人是彝、白族的祖先,吐蕃是藏族的祖先。
•10、唐太宗派大臣護送文成公主入藏與吐蕃贊普松贊干布成親。他們為促進漢藏兩族的友好關系做出了重大貢獻,在拉薩大昭寺有她的塑像。唐中宗時,把金城公主嫁給尺帶珠丹,進一步密切了唐蕃的友好關系。
•11、中日交往歷史悠久,早在漢朝時就有往來。唐朝時,中日往來頻繁,日本先後13次派遣唐使。日本到唐朝的留學生中最有名的是阿倍仲麻呂;唐朝時期東渡日本的使者和僧人中,最有影響的是鑒真和尚(他6次東渡日本,最後一次才成功)。
•12、唐朝初年著名僧人玄奘西遊天竺取經,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13、755年,唐朝節度使安祿山發動叛亂,後來,其部將史思明繼續進行叛亂,直到763年,唐朝才平定叛亂,安史之亂是唐朝由盛轉衰的轉折點;危害:使北方生產遭到嚴重破壞。
•14、隋唐時期,最傑出的醫葯學家是孫思邈,其名著《千金方》對我國的醫葯學發展影響巨大。後人尊稱孫思邈為「葯王」。
•15、唐朝最著名的詩人有李白、杜甫、白居易。李白被稱為「詩仙」,他的不朽名作有《蜀道難》和《望廬山瀑布》等;杜甫被後人稱為「詩聖」,他的名作有《三吏》、《三別》等作品;白居易的著名作品有《長恨歌》和《琵琶行》。
•16、隋唐時期,著名的書法家有柳公權、顏真卿;著名的畫家有隋朝的展子虔和唐朝的閻立本、吳道子,其中的吳道子被後人尊為「畫聖」,代表作為《天王送子圖》
•17、世界上現存最早的標有確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金剛經》;在隋唐時期開鑿的敦煌莫高窟,是石窟藝術的典型代表。
•二、五代、遼、宋、夏、金等政權
•1、唐朝滅亡後的50多年裡,中原地區先後出現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五個朝代,總稱五代。
•2、960年,後周大將趙匡胤(宋太祖)發動陳橋兵變建立北宋,定都開封。
•3、916年,契丹國首領耶律阿保機統一各部,在上京稱帝,建立契丹國後,契丹改國號為遼;1038年,元昊建立西夏(我國西北地區由黨項族建立並定都興慶的政權);
•4、1115,女真族首領完顏阿骨打建立金國,定都會寧。1127年,金滅亡北宋;1127年,趙構建立南宋,定都臨安。
•5、訂立「澶淵之盟」的雙方是遼與宋
•6、南宋的抗金名將有岳飛和韓世忠等,岳飛於1140年在郾城之戰中大敗金兵。
•7、北宋時發明了插秧農具「秧馬」;還出現了牛轉翻車;政府把從越南引進的占城稻由福建推廣到北方一些地方。南宋時,農業生產技術進步,太湖流域一帶的水稻產量很高,當時流傳著「蘇湖熟,天下足」的諺語。
•8、北宋的開封和南宋的臨安都有夜市、曉市,還出現了娛樂場所「瓦肆(瓦子)」;北宋前期,在四川地區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
•三、元期
•1、1206年,蒙古貴族推舉鐵木真為大汗,尊稱成吉思汗,統一蒙古政權。1271年,忽必烈(元世祖)建立元朝,定都大都(為政治中心、聞名世界的商業中心);
•2、我國古代史上,由少數民族建立的第一個全國統一的封建王朝是元朝,第二個是清朝。
•3、為了加強對全國的統治,元朝建立了行省制度;元朝在中央設宣政院管轄吐蕃(西藏地區),使西藏正式成為我國中央政府直接管轄的行政區域。(圖)
•4、元朝還設置澎湖巡檢司,管轄澎湖和琉球,這是最早將台灣納入其行政管轄范圍,表明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5、元朝時義大利人馬可·波羅在中國生活了十多年,並經常巡視各省或出使外國,元朝對外貿易的最大港口是泉州。
•6、火葯用於製造武器,始於唐朝末年;司南製成於戰國時期,指南針製成於唐朝,開始用於航海事業。
•7、宋代著名史學家司馬光主持編寫了我國古代的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
•8、詞是一種新的詩歌形式,興起了晚唐。宋朝時,詞的創作達到高峰,出現了許多著名詞人和詞作。北宋著名詞人蘇軾的名作有《念奴嬌·赤壁懷古》,宋朝著名的女詞人是李清照,南宋詞人辛棄疾,他的代表作是《破陣子·醉里挑燈看劍》。
•9、北宋著名畫家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是我國美術史上的傑作;元朝著名的書畫家是趙孟頫,其名畫有《秋郊飲馬圖》等。
•四、明朝和清朝
•1、1368年,朱元璋(明太祖)建立明朝,定都應天府;1421年,明成祖把都城從應天府遷到北京。
•2、明朝建立後,明太祖變更統治機構,加強君權,設立了最具特色的廠衛特務機構:錦衣衛、東廠和西廠。另外,明朝科舉考試內容限於四書五經,文體嚴格限於八股文。
•4、隨著農業和手工業的發展,明朝中後期的商品經濟有較大的發展。明朝後期,白銀成為流通的貨幣。
•6、1405—1433年,鄭和率船隊先後7次下西洋,到過亞非30多個國家和地區,最遠到達非洲東海岸和紅海沿岸。意義:鄭和下西洋,促進了我國與亞非各國的經濟文化交流和友好往來,比歐洲航海家哥倫布遠航美洲、達·伽馬遠航印度早半個多世紀,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壯舉。
•7、16世紀中期,倭寇入侵我國東南沿海地區,明朝的戚繼光抗倭功勛卓著;1662年,鄭成功從荷蘭殖民者手中收復台灣,他們都是我國古代傑出的民族英雄。
Ⅳ 為什麼要學習歷史
1、歷史是一個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礎
學習歷史能使我們更好了解中華民族從哪裡來、將往哪裡去。馬克思說過,我們只知道一門惟一的科學——歷史學。
中國是世界上惟一有幾千年不間斷歷史記錄的國家。浩如煙海的歷史典籍記錄了中華民族在創造歷史中積累的各種知識、經驗和智慧。歷史是現實的根源,任何一個國家的今天都來自昨天;只有了解了她的昨天,才能知道她從哪裡來、將往哪裡去。認識當今中國,要從了解她的歷史開始。
2、學習歷史可以為治國理政提供有益啟示。
歷史是前人的實踐和智慧之書。中國歷史是中國人民、中華民族堅持不懈的創業史和發展史,蘊涵著十分豐富的治國理政經驗,包含著許多對國家、社會、民族及個人成與敗、興與衰、安與危、正與邪、榮與辱、義與利、廉與貪等的思考。
今天的中國是從昨天發展而來的,今天遇到的許多事情都可以在歷史中找到影子。只有認真學習總結中國歷史,才能充分運用中華民族5000多年積累的偉大智慧來化解前進道路上遇到的問題與挑戰。
3、學習歷史能夠增強做中國人的骨氣和底氣。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中國人有骨氣、有底氣。作為世界上惟一歷史記載不曾間斷的文明古國,5000多年文明史是中國人骨氣和底氣的精神源泉。
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和光榮歷史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傳的內生力量。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需要通過學習了解我們民族和國家的歷史、傳承祖先的成就與光榮,增強做中國人的骨氣和底氣,使我們的優秀文化和光榮歷史更好地服務於民族復興偉大事業。
4、對歷史多一份尊重多一份思考。
尊重和珍惜自己的歷史,保護好自己的歷史文化遺產。歷史不能任意選擇,也無法改變。如何對待歷史,是一個關乎民族過去、現在和未來的嚴肅問題。
中華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史,中國人民近代以來170多年的斗爭史,中國共產黨90多年的奮斗史,中華人民共和國60多年的發展史,改革開放30多年的探索史,這些歷史一脈相承、不可割裂。對歷史應該多一份尊重、多一份思考,要像愛惜自己的生命一樣保護好歷史文化遺產,不斷從歷史中汲取有益養分。
5、堅持馬克思主義歷史觀和方法論,警惕和抵制歷史虛無主義。
歷史虛無主義打著「還原歷史」「反思歷史」的旗號,否定中國歷史上特別是近現代史上的進步事物和正面人物,否定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抹黑民族英雄和革命領袖,用歪曲的歷史觀消解人們對歷史的正確認識。怎樣對待本國歷史,是任何國家在實現現代化過程中都必須解決好的問題。
對近代以來中國人民用鮮血和生命寫下的反抗帝國主義侵略的歷史要堅定不移捍衛,以事實批駁歪曲歷史、否認和美化侵略戰爭的錯誤言論;對民族英雄要銘記和崇尚;對革命領袖的評價不能陷入虛無主義的泥潭,而應該全面、歷史、辯證地看待和分析。
6、從歷史中汲取經驗和智慧。
學習中國5000多年文明史,加深對中華民族優良傳統和精神品格的認識。5000多年的中華文明史是一座無比豐富的寶庫,從中我們可以汲取豐富營養、獲得強大精神動力。體現在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和精神品格中。中華民族在發展進程中形成了許多優良傳統。
比如,從屢經戰亂、分裂但終歸走向統一的中國歷史中,我們可以學習中華民族崇尚民族團結、維護國家統一的優良傳統。中華文明在發展進程中形成了高尚的精神品格。屈原被逐賦《離騷》、司馬遷忍辱作《史記》,體現的就是中華民族剛強堅毅、自強不息的崇高精神品格。
中華民族世代傳承的「艱難困苦、玉汝於成」「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等優良傳統和高尚精神,對於我們今天形成優良品格、培養浩然正氣依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7、學習中國近現代史,加深對近現代中國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
中國近現代史是一部從苦難、抗爭走向勝利的歷史。學習中國近現代史,就要深入了解中國所經歷的苦難,深刻汲取落後就要挨打、就要受欺負的教訓。近代以來,中國人民先後嘗試通過封建統治階級的改良主義、舊式農民戰爭和資產階級革命等途徑來實現民族復興,但都失敗了。
最後,是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徹底改變了中國的命運。現在,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學習中國近現代史,就要深刻認識歷史和人民選擇中國共產黨、選擇社會主義道路的歷史必然性,從而不斷增強「四個自信」。
8、學習世界歷史知識,加深對外部世界的了解。
中國歷史是世界歷史的重要組成部分。當今世界是一個開放的世界,中國同世界的聯系更加緊密,更需要我們通過學習世界歷史知識,用寬闊的歷史眼光更好地了解外部世界,從不同文明中積極吸納有益成分,服務於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Ⅵ 為什麼要成為歷史,歷史的原因,為什麼
過去的是回憶,復只有人人都制應該知道的才是歷史!就像你今天去買了一本書,這樣在以後你想起但是買書的事情時,你是在回憶,這不能算是歷史!歷史是要銘記的,歷史是給了我們啟發,給了我們教訓的事情!值得我們深思的,就像9.18 !!!!!!!!!有時候歷史又和回憶相輔相成,有些記錄歷史的紀錄片又會摻著一些人的回憶,這些回憶也是歷史長河中的寶貴資料! 回憶是自己的,而歷史是大眾的!!
Ⅶ 成吉思汗為什麼寫在中國的歷史上
成吉思汗統一了既宋金對峙以來分裂的山河
促進了中國的民族融合
初步奠定了中國的疆域
為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建立和中華民族的形成做出了巨大貢獻
Ⅷ 中國歷史為什麼變成了韓國歷史
我們擁有一個文化源泉,韓國人有追溯歷史的權利,黃河文明造就著亞洲人。這些歷史回本身就屬於大家的答。一個簡單的道理,如果你和你兒子在討論你爺爺的時候,顯然,你不可否認你爺爺是他們的祖先。他們來追溯,換個角度說,他承認就是我們的兒子。當然,當他們反過來認證的時候,只是犯了低級的邏輯先後順序而已,不必理會。
Ⅸ 為什麼一切都成歷史
歷史,就是曾經發生過的事件(包括時間、地點和人物)。因為時間的不可逆轉性,所以「歷史」就是「曾經、過去」。直白地說,上午發生的事,下午就是「歷史」了;話一旦說完、事一旦做了,瞬間就變作歷史了。所以,古代聖人教導人們「謹言慎行」,其原因就在於路是自己走的,個人的歷史是自己寫的。而且,任何歷史都沒法改寫,世上也沒有「後悔葯」唷!
Ⅹ 歷史上的三國鼎立為什麼形成的
而各路軍閥,由於對待人才的態度和方法不同,導致其成就和結局也各不相同,如董卓、呂布、袁紹、袁術等人都因不注意招攬人才或不能量才用人而難免敗亡;曹操、劉備、孫權則都因知人善任、馭才有術而成就霸業。以袁曹為例,應該說統一北方的主動權本來是在袁紹手裡,因為與曹操相比他有許多優勢:河北袁氏「四世三公」的門第;擁有河北四州之地;北方豪傑之士紛紛歸附等等,袁紹也曾以此誇耀:「吾南據河,北阻燕代,兼戎狄之眾,南向以爭天下,庶可以濟乎。」而曹操在物質條件各方面都不如袁紹,諸葛亮曾分析過:「曹操比於袁紹,則名微而眾寡」,但是「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仰亦人謀也。」曹操最終還是戰勝了袁紹。這里諸葛亮說出了曹勝袁敗的根本原因,即曹操在「人謀」方面戰勝了袁紹,最後取得勝利。這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袁紹一意孤行,不採納謀士的良策,坐失戰機;曹操博採群策,抓住時機,一戰成功。二、袁紹外寬內忌,不善用人,手下將士紛紛棄之而去;曹操唯才是舉,善於用人。三、袁紹的個人素質遜於曹操,他所看重的是兵力、地利;而曹操「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無所不可」,他看重的是人才和謀略,也正因如此,後來王夫之才會評袁紹「非能屈天下之英雄,不足建非常之業」。所以,官渡之戰曹勝袁敗並非偶然。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起決定作用不是經濟因素而是人的因素。 三國鼎立局勢的出現,更是突出體現了這一特點。在漢末軍閥混戰的過程中,存在著統一的客觀條件,尤其對於曹操而言,這些條件在赤壁之戰前已趨成熟:曹操自統一北方後,在人力、物力、財力上取得了對南方孫權的優勢,劉備則更不在話下。曹方此時如能審時度勢,正確決斷,則能一舉成功。然而,曹操此時卻反了與袁紹相似的毛病,一意孤行,不納謀士的良策,視己軍之缺點若無睹,這樣一來,焉能不敗。及至戰敗,退回北方,已是元氣大傷,無力再南下,只能據守北方了。 反過來,曹方決策的失敗,則證明了孫劉決策的成功。在當時統一形勢發展的時候,孫劉方面的謀略家也不失時機地結合客觀形勢與自身的情況,不謀而合地提出了相似的統一方略,即魯肅的東吳對策和諸葛亮的隆中對。公元200年,魯肅向孫權建議:「肅竊料之,漢室不可復興,曹操不可卒除。為將軍計,惟有鼎足江東,以觀天下之釁,規模如此,亦無他嫌,何者?北方誠多務也,因其多務,剿除黃祖,進伐劉表,竟長江之所極,據而有之,然後建帝王號以圖天下,此高帝之業也。」從中可以看出,魯肅的這個對策可分三步:一、立足江東,見機而作;二、乘北方亂,佔領荊州;三、建帝王號,逐鹿中原。這樣,就為孫權提出了一條務實的政治路線,故江東日後的活動,也基本上按此進行。 無獨有偶,在劉備方面,諸葛亮也提出了類似主張:公元207年,諸葛亮向劉備提出了「隆中對」,指出曹操占「天時」,地廣物博,對南方已形成壓倒性優勢。孫權踞江東,得「地利」,「可以為援而不可圖」。所以,劉備所能做的只有:一、避曹操鋒芒,奪取荊、益,以為立足點;二、借「人和」,待天下變,北伐中原,以成一統。在這里可以看出,諸葛亮把人的因素放到了首位,他所講的「人和」包括三方面:(一)、招攬英雄,「賢能為之用」;(二)、和撫夷越,「國險而民附」;(三)、東和孫權,北拒曹操,待時機成熟,北伐中原。如此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由上可見,這也是一條符合客觀實際的路線,後來成為了劉備方面政治活動的主要依據。 這里值得一提的是,孫劉兩家的謀略有一共同點,即先謀分,再謀合,突出「人謀」的因素,因此這成為了孫劉聯合的基礎,導致孫劉聯盟抗曹局面的出現,改變了當時政治格局的力量對比,造成了南北的均勢,使歷史的進程朝著三分的軌道發展。於是,在赤壁之戰中,「操軍破」,「如此則荊吳之勢強,鼎足之勢成矣」。曹操被迫退回北方,從此再無力南下。而在這之後,孫權著手奪取荊州,劉備則進入了四川,雙方既斗爭,又聯合,從而在形勢上真正形成了三分均勢,最後導致三國鼎立局面出現。 這里需要指出的是,諸葛亮、魯肅雖然都謀劃三分,但這並非其謀略之本意,他們的最終目的還是一統天下,並且兩人都為之嘔心瀝血,死而後已。然而,三分的局面還是不可避免地出現了。這說明,三分雖是由人謀劃的,但一旦等三分的均勢,包括政治、經濟、人才、地理等因素在內的客觀形勢形成,其發展趨勢則是任何人的主觀意志都無法控制的,只能由各種錯綜復雜的因素來決定,但無疑,在其中起關鍵作用的還是人的因素。 當然,這其中政治、經濟、地理等因素的也是不容忽視的:孫劉結盟共拒曹魏,形成了南北三方的政治均勢;南方幾個對立競爭的經濟區興起,使南方統治者可以此為基礎,長期與北方抗衡,從而形成了三分的經濟均勢;孫劉雙方分別據長江、秦川蜀道,與曹魏相拒數十年之久,所以在這里又形成了三分的地理均勢。這些因素,也在客觀上不約而同地把局勢推向三分。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知道三國鼎立局勢形成的歷史原因是極其復雜的,然就其主要原因來說,東漢末年的軍閥混戰引起的各地人才分流,最終導致人才和人謀的均勢形成,這對三國的出現起了主導作用。而這里所講「人謀」也並非某個或某些人的主觀意志,而是三方的人才依據客觀形勢所作出的正確的和錯誤的決策反作用於現實而體現出來的一種平衡運動。無論是直接規劃三分的諸葛亮、魯肅,還是破壞其謀的呂蒙、關羽,以及三方決策者運籌謀略的得失,都在客觀上合力把歷史推向三分,這就是三國鼎立局面出現的必然之勢。再加上政治、經濟、地理、軍事等因素的作用,從而最終織就了一幅絢麗多彩的歷史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