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簡介 > 歷史上韓國叫什麼

歷史上韓國叫什麼

發布時間:2021-03-15 08:00:42

中國歷史上的韓國

那我不太知道 很垃圾 要不是有 張良五代為相 早被秦滅了 燕國都比韓國強 齊國最垃圾 詳情到我空間里 或和我聯系

⑵ 古代的韓國和中國是什麼關系

1、漢朝時期是漢朝的一個郡縣

漢武帝在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至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派兵佔領衛滿朝鮮後在中國東北和朝鮮半島中北部設置了四個郡。

分別為樂浪郡(朝鮮)、玄菟郡(高句麗、沃沮、夫余)、真番郡(真番)、臨屯郡(臨屯)。

景初年間(237~239),魏明帝秘密派遣帶方太守劉昕、樂浪太守鮮於嗣跨海平定二郡。部從事吳林認為樂浪本來管轄韓國,將辰韓劃分成八個國家歸屬樂浪,各地驛使傳達音迅難免有出入,臣智激怒韓國,於是攻帶方郡崎離營。

當時帶方郡太守弓遵、樂浪郡太守劉茂起兵討伐,弓遵戰死,二郡於是滅掉了韓國。

2、唐朝時期是唐朝的一個都督府

公元660年,唐朝聯合新羅滅亡百濟,次年進攻高句麗,久圍其國都不下而返。百濟滅亡後扶余豐曾聯合高句麗以及倭國復國,但失敗。

在朝鮮半島西南部設立了熊津、馬韓、東明、金漣、德安五都督府,後合並為熊津都督府(今公州)。

公元668年,唐高宗再次出兵高句麗,最終於當年9月攻克其國都(今平壤),分其境為九都督府、四十二州、一百縣,在其首都故地設立了安東都護府。

轄境東起東海/日本海(韓國稱其東海,日本稱其日本海),西至遼河,北到松花江流域,南到朝鮮半島的漢江流域。

3、宋遼金時期先後臣服於宋遼金

993年被契丹擊敗,被迫斷絕和宋朝的關系,向契丹稱臣。遼代,高麗已將領土北界由新羅時的大同江向北擴張至清川江中上游至鴨綠江下游一帶,疆域遠超新羅。1127年被迫臣服於金國。

4、元朝時期是元朝的一個行省

1231年蒙古軍進攻高麗,1258年崔氏政權垮台,國王投降,元朝建立後,高麗成為元朝的內屬國,後被改為元朝的一個行省,即征東行省。直到元末1356年,高麗恭愍王才重新掌握統治權。

5、明朝時期是明朝的附屬國

1392年,李成桂廢黜高麗國王,自立為王,並改國號為朝鮮,定都漢陽(今韓國首爾),史稱李氏朝鮮。後來的李氏朝鮮繼續長期是中國各王朝的附屬國。

李氏朝鮮實行推崇儒學、排斥佛教的政策。對中國採取事大主義。從1416年至1449年,朝鮮在鴨綠江東岸地區設置「西北四郡」,在圖們江南岸地區設置「東北六鎮」,將一部分建州女真驅趕到了中國境內(其中包括努爾哈赤的祖先猛哥帖木耳)。

6、清朝時期是清朝的附屬國

1618年,明朝和後金作戰,朝鮮派兵協助明朝。1636年,清朝發動「丙子胡亂」,朝鮮國王李倧投降,改向後金朝貢,成為清朝的附屬國。

1894年,朝鮮爆發東學黨起義,朝鮮朝廷無力鎮壓,於是請求中國軍隊入境鎮壓。6月6日清軍在牙山登陸,日本軍隊也以此為借口趁機在仁川登陸,並挑起了中日甲午戰爭。

1895年4月,中日甲午戰爭清朝戰敗,簽訂《馬關條約》,日本控制下的朝鮮政府宣布終止與清朝的宗藩關系。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韓國

⑶ 中國古代的韓國是現在的韓國嗎

據悉
中國歷史上稱為韓國的在不同時期有3個。
西周時的韓國內(晉武公所滅容)、戰國時的韓國、明代時的藩國。
1、西周武王之子成王繼位,封其兄弟為「韓侯」,這樣就有了歷史上第一個「韓國」;
2、春秋時期,晉武公滅韓,將其叔封在韓地,史稱「韓武子」,韓武子及其子孫世代在晉為官,後來聯合趙氏、魏氏一起滅掉了晉國並瓜分土地,就形成了新的「韓國」,在諸侯爭霸之中生存下來,成為「戰國七雄」之一;
(西周時的韓國與戰國時的韓國,因此應該看做兩個不同的政權,但是同出一脈,都是姬姓的後人)
3、朱元璋封其子為韓王,建立了一個「韓國」,為明朝藩國。
但是,現在的韓國和朝鮮在古代是中國的臣屬國,統稱高麗。
至於韓國和朝鮮(北韓),是在1953抗美援朝結束後劃分的。

⑷ 韓國的前身是什麼

韓國的前身是朝鮮半島。

1910年至1945年,朝鮮半島淪為日本殖民地。1945年8月日本投降,美蘇軍隊分別進駐半島南北部。1948年8月15日半島南半部建立大韓民國,李承晚出任首屆總統。1960年李承晚下台,同年8月尹潽善任總統。1961年朴正熙發動軍事政變,此後長期執政。

1979年朴正熙遇刺身亡,崔圭夏任總統,同年全斗煥發動政變,於1980年出任總統。1987年韓國修改憲法,實行總統直選,同年盧泰愚當選第13屆總統。此後金泳三、金大中、盧武鉉、李明博、朴槿惠和文在寅先後當選第14屆至19屆總統。

(4)歷史上韓國叫什麼擴展閱讀

韓國的民主發展:

朝韓分治後,韓國經歷民主與獨裁統治的反復交替:第一共和國處於李承晚的獨裁統治之下,直至1960年統治崩潰流亡夏威夷,民主的第二共和國建立並以尹潽善為總統,卻在不久後被朴正熙軍隊推翻。

之後從第三到第五共和國,韓國都處於朴正熙及全斗煥軍政府的威權統治之下。1987年之後,第六共和國開始逐漸建立起一個自由民主的政府。

⑸ 我們一直歷史上稱呼朝鮮,現在的南朝鮮為什麼稱呼韓國其名字的來由是什麼

搜下知道啊。照搬gxy017 :
我國史籍稱古朝鮮人為「東夷」,意即「東邊的弓箭手。他們散布於滿洲地區、中國東部沿海、長江以北和韓半島(朝鮮半島)。東夷人中有一個神話,說傳說的立國者檀君系天上下凡的父親和一位以熊為圖騰的部落(這樣的部落在古代我國南方有許多)的女子所生。據說他於公元前2233年開始統治,他的後代在朝鮮「黎明寧靜之國」、「朝日鮮明之國」執政達一千餘年。當周朝伐殷時,東夷人逐漸移向滿洲和韓半島(朝鮮半島),在中國的戰國時代,黃海西岸的東夷同周朝人發生沖突。這導致他們大部向滿洲南部和朝鮮半島遷移。

「韓」與「朝鮮」
作為一個政權的稱號,傳說中周之前的檀君朝鮮、周時的箕氏(箕子所建,為殷商的後人)朝鮮和秦漢間的衛氏(漢移民衛滿所建)朝鮮其疆域都位於大同江之北,而大同江正是中國和韓半島的傳統疆界(直到朱元璋時才將這一界限撤退到鴨綠江),但在漢武帝出兵東北滅掉衛氏朝鮮之後,「朝鮮」一名便從歷史上消失,後來韓半島上出現的政權在李氏朝鮮之前再也沒有用「朝鮮」作過國號,朝鮮只是作為一個歷史上的地理名詞被偶爾提及,並且是用來表示位於中國之內的一個邊疆地區。我國明朝初年,高麗國的大將李成桂在篡權後為討好朱元璋而起用「朝鮮」這個國號,「朝鮮」本來與韓半島的關系並不大。
現在看看「韓」的由來,前面說過,東夷大約在我國戰國時期大部遷往滿洲南部和韓半島,東夷還有其他一些部落,即居住在滿洲地區的徙貊和居住在韓半島上的韓族人,他們都屬於通古斯族,語言上屬阿爾泰語系。根據我國史書《三國志》和《後漢書》的記載,當時半島上的韓主要分為馬、辰、弁三種,馬韓有54國10餘萬戶,辰韓、弁韓各有12國,共約四、五萬戶。馬韓的一部——百濟、弁韓的一部——新羅在韓族兼並戰爭脫穎而出,成為兩個大國,新羅後又聯合唐朝滅掉百濟、高句麗,第一次統一了韓半島;新羅衰微後,半島進入三國時代,其中的後高麗再次統一韓半島, 建立了王氏高麗,再後來,便是李成桂建立的李氏朝鮮,已如前述。從這一歷程可以看出,韓 國的「韓」出自半島的土著韓族,古代的「三韓」是其代表。在朝鮮分裂之前,朝鮮其實已經叫做韓(抗戰時在中國的流亡政府就稱為「大韓民國臨時政府」),這是朝鮮的最後一位君主李熙在被 日本吞並之前改的國號。而此前朝鮮歷史上從未以韓作過國號,那麼改國號的根據何在呢?

「韓國」的由來
如此看來,在東夷遷韓以前,韓這個名稱本來與韓半島的關系並不大;在周朝時,韓則是半島上的土著,現在的朝鮮(或稱韓)民族主要是以半島南部的韓人為 主體,融合了漢人、徙貊人、朝鮮人、夫餘人、高句麗人、女真人等形成的,此「韓族」只是借用了古代東夷一部的名字而已。
大家知道,春秋時有一個韓國,位列五爵第二等——侯爵,雖然是周室近親,但國家太小,不久韓國便被晉國滅掉,其統治者進入晉國繼續做貴族,《詩經·韓奕》中說:「溥彼韓城 ,燕師所完,以先祖受命,因時百蠻。王錫韓侯,其追其貊,奄受北國,因以其伯。」由此可以知道,周天子只是封了一個宗室到韓城,但其地的人民則大部是異族正與燕國、巴國等的情形類似。其中的追和貊即為前述的韓族人和徙貊人,而作為東夷之一的這個韓是在不斷遷移著的,被晉國吞並的那個韓只是其留在中原的一支。(後來三家分晉,韓國才得以復國,這是題外話。)金庠基在《韓徙貊移動考 》中,根據《詩經·韓奕》篇和王符的《潛夫論》等文獻的研究,詳細考察了古韓族人的移動,並將其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從岐周之西向陝西韓城遷移; 第二個階段從那裡移到河北固城一帶;第三個階段再從那裡朝韓半島一帶移動。 因此,半島的韓和中原的韓其實是同源的,都出自韓城。而韓城之 「韓」恰恰來自韓族人之「韓」,

可見,韓國國名取子韓族族名,而韓族是東夷的一個部落,所謂「夷」是我國古代華夏族對於邊民的統稱,所謂東夷、西狄、北戎、南蠻。朝鮮半島上的「韓族人」與我國歷史上的韓國人有密不可分的聯系。
照搬羽君花翎的:
韓國的韓字其實由來已久,在韓國1897年前改國號為大韓帝國之前,中國以及當時的朝鮮人自己也在一般性的文書中把朝鮮國家簡稱(即李朝)為韓。如韓王、韓民等等。這個韓來源於韓國古代史上的三韓。韓國在1897年對清朝上表,原准備改國號為大華帝國。後來在清朝的干預下,該大華為大韓,但是在「帝國」問題上,韓國一意孤行,仍稱帝國,意即與中國平起平坐。
1919年三一運動後,韓國獨立運動人士在漢城、海參崴、上海都建立了臨時政府,最後確定上海的大韓民國臨時政府為其繼承大韓帝國法統的政府(後來被寫入韓國憲法),所以在1945年韓國獨立建國後,它的國號就自然而然的定為大韓民國了。

⑹ 歷史上是叫朝鮮還是叫韓國

明朝朱元璋時期
正式定名為朝鮮
取朝日鮮明之意
韓國的名稱是日本在二十世紀侵朝之後才有的名稱

⑺ 韓國又叫什麼

[編輯]古朝鮮
朝鮮半島具有五千年歷史,最遠可以追遡至檀君建國。但其實早在數十萬年前,朝鮮半島之上已有人居住。朝鮮半島的舊石器時代始於公元前70萬年,公元前10世紀開始進入青銅器時代。到了公元前4世紀進入鐵器時代。朝鮮人原來是生活在亞洲北面大陸的阿爾泰語系各民族,逐漸遷移到朝鮮半島,從公元前4世紀,在中國遼寧省至半島南部形成幾個部落聯盟,有高句麗、沃沮、濊、馬韓、辰韓、弁韓。

[編輯]檀君朝鮮
相傳前2333年,檀君王儉於今日的平壤建立王儉城,創立古「朝鮮國」,意思就是「寧靜晨曦之國」。此傳說記載於《三國遺事》之內。

[編輯]箕子朝鮮
中國歷史上所記載的朝鮮最早是西周滅商之後,商朝遺臣箕子到朝鮮半島與當地土著建立了「箕氏侯國」。公元前3世紀末,朝鮮歷史上第一次有所記載。在中國漢代的歷史學家司馬遷的著作《史記》中記載,商代最後一個國王紂的兄弟箕子在周武王伐紂後,帶著商代的禮儀和制度到了朝鮮半島北部,被那裡的人民推舉為國君,並得到周朝的承認。史稱「箕子朝鮮」。

根據韓國人的歷史書《三國遺事》所載,檀君的後人在箕子來到朝鮮之後,帶著人民南遷,以免和箕子帶來的人做成沖突。這些人後來成為了三韓的始祖。

箕子朝鮮在朝鮮半島統治了近一千年。根據《太原鮮於氏世譜》,朝鮮的鮮於氏源自箕子朝鮮的後人。而他們從箕子開始,一共經歷了41代君主,直到公元前1世紀才被滅。

出於某些原因,目前有部分朝鮮韓國學者對此段歷史的存在有一定爭議,不承認箕子朝鮮的存在。

[編輯]衛氏朝鮮
燕國人衛滿率移民進入朝鮮,於公元前194年在平壤一帶建立衛氏政權,推翻了箕子朝鮮的政權。這是朝鮮歷史上第二個王朝,稱「衛氏朝鮮」。

[編輯]漢四郡與三韓時代
公元前108年漢武帝吞並衛氏朝鮮,在朝鮮半島中北部設立樂浪、玄菟、臨屯、真番四郡,史稱「漢四郡」。

南遷的古朝鮮人,包括了衛氏朝鮮的遺民及其他部族在朝鮮半島南部建立了以辰韓、馬韓和弁韓為中心的辰國,同時存在伽倻等小國。

[編輯]三國時代
請參見:三國時代

由於漢朝解體,無力北顧,公元4世紀,朝鮮形成高句麗、新羅、百濟三國鼎立時期。

在公元前後(《三國史記》記載在公元前一世紀中),朝鮮半島上出現了三大政權:新羅(前57年-935年)、高句麗(前37年-668年)、百濟(前18年-660年)。在半島南端還有伽倻等政權。各國互相攻伐,同時也出現了朝鮮歷史上的一個鼎盛時期。

百濟是由馬韓部落發展起來的,新羅是辰韓中一個小部落形成的。百濟依靠中國南朝各代,從中國吸收文化並向日本傳播。

[編輯]關於伽倻/任那日本府
在日本方面,有學者認為位於朝鮮半島南端弁韓(今慶尚南道)地區的伽倻等政權是當時日本大和朝廷在朝鮮半島的殖民地「任那日本府」。半島三國中的百濟為抵禦高句麗和新羅的侵攻而接近日本,想藉由日本牽制兩國。日本則企圖利用此一形勢在朝鮮半島建立自己的勢力。由此導致了四世紀時大和朝廷出兵新羅,佔領弁韓,設置日本府進行統治。

512年,百濟遣使要求大和朝廷割讓任那四縣以補償被高句麗佔領的北部領土。當時的大和朝廷因無力繼續統治朝鮮南部地區,不得不答應百濟的要求。562年,任那日本府被新羅所滅。

而在朝鮮和韓國方面,很多學者否認當時在朝鮮半島存在日本殖民地任那。相反的,他們認為在日本列島上存在著許多被百濟,伽倻和新羅統治的小國,在半島各國相互爭雄之時也曾競相利用其在日本列島各屬國的力量。

日朝韓三國學者關於這個問題的爭論還沒有一個可以為各方接受的結論,某一年的微軟網路全書即因為此一問題而招致部分韓國學者的抗議。同樣的三國關於高句麗「好太王碑」碑文的解讀也存在很多爭論,甚至有朝鮮學者指好太王碑碑文是舊日本陸軍參謀本部偽造的。

[編輯]統一新羅時代
請參見:統一新羅時代

新羅則和新興的唐朝結盟,高宗在位時,於公元660年和唐朝聯合滅百濟,於668年和唐朝聯合滅高句麗,於676年驅逐唐軍最終統一朝鮮,定都慶州,採取唐朝的國家制度。

9世紀,各地農民起義,900年部隊將領甄萱稱王,建後百濟國,定都光州;903年起義僧侶金弓裔稱王,於新羅北及西北建泰封國(先號摩震國),定都鐵原,918年王建建立高麗王朝,此後定國號「高麗」;和原新羅並稱為後三國時期。

新羅935年亡於高麗,新羅時代結束。此時代被某些朝鮮學者稱為南北國時代。

[編輯]高麗王朝
918年弓裔部將王建推翻弓裔,自己稱王,遷都至自己的家鄉開城(松岳),改國號為「高麗」。935年滅新羅,936年滅後百濟,建立高麗王朝。993年被遼國擊敗,被迫斷絕和宋朝關系,向遼國稱臣,1127年被迫臣服金國。在抵禦契丹和女真期間,軍人勢力大增,1170年和1173年,以武將鄭仲夫為首,發生兩次政變,政變軍人廢立國王,大殺貴族文官,最終建立了武將崔忠獻挾持國王的「都房」政權。1231年蒙古軍進攻高麗,1258年崔氏政權跨台,國王投降蒙古。成為元朝屬國,達魯花赤駐開城監督國政。

[編輯]李氏朝鮮
請參見:李氏朝鮮

1368年明朝推翻元朝,1387年朱元璋要收復原東北元朝屬地,高麗國王仍然依附蒙古殘餘勢力,拒絕歸還,派都統使李成桂進攻遼東,李成桂反對出兵,發動政變,1392年廢黜國王自立,改國號為朝鮮,取「朝日鮮明」之意,定都漢城。此時代被日本稱為「李氏朝鮮」,這個名稱在多數的歷史界一直沿用至今。對此朝鮮和韓國的學者認為應該稱朝鮮時代,但此名稱很易混淆,少被人接受。

1443年,世宗大王創立朝鮮語字母「訓民正音」。

朝鮮實行推崇儒學、排斥佛教的政策。

1591年日本幕府將軍豐臣秀吉率兵侵入朝鮮,一度佔領平壤。中國明朝派軍援朝,1598年日軍被中朝聯軍擊潰。此段歷史史稱「壬辰倭亂」。

1618年明朝和清兵作戰,朝鮮出兵援助,1637年清兵佔領朝鮮,國王投降,成為清朝的屬國。

1863年國王哲宗死後無嗣,由王族李昰應之子即位為高宗,李昰應為「大院君」攝政,實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加強中央集權,抑制地方封建勢力,對外閉關鎖國,放火燒毀進入朝鮮搶劫的美國軍艦,並多次擊退美國軍艦的進攻,擊毀三艘美國軍艦。

1873年 高宗成年親政,大院君停止攝政,閔妃外戚集團掌權,日本軍艦進入漢江口,迫使朝鮮簽定不平等江華條約,1882年由於閔妃外戚剋扣軍餉,因而發生壬午兵變。兵變中起義士兵殺死日本公使館官員,攻入王宮。閔妃化裝宮女逃走,大院君重新掌政。在閔妃請求下,清朝派吳長慶率三千兵入朝鮮鎮壓兵變,囚禁大院君,閔妃外戚集團重新掌權。從此日本和清朝均在朝鮮駐軍。

朝鮮貴族分化成要求改革的「開化派」和以閔妃為首的「守舊派」,1884年12月4日開化派和日本公使一起策劃,依靠日本軍隊發動政變,殺死守舊派官員,宣布和清政府斷絕關系。是為「甲申政變」,袁世凱統率的清軍應守舊派要求,於6日開進王宮,擊敗日軍,殺死開化派首領,部分開化派首領逃往日本,守舊派重新掌權。

1894年朝鮮爆發大規模農民起義,6月6日清軍在牙山登陸,日本軍隊立即於7月6日在仁川登陸,並發動壬午事變,佔領漢城,強迫朝鮮簽定不平等的《濟物浦條約》(濟物浦即今天的仁川)。並且組織親日派政府,鎮壓了農民起義。

1894年日本和駐朝鮮的清軍展開甲午戰爭。

1895年4月,清軍失敗,簽定《中日馬關條約》,結束中朝宗藩關系,承認朝鮮獨立。至此,朝鮮成為日本的「保護國」,在日本的統治之下。1895年日本暗殺有反日傾向的閔妃。

1897年在俄羅斯的支持下,高宗宣布獨立,成立大韓帝國,自稱皇帝,追封閔妃為明成皇後,從此朝鮮改為韓國。日俄戰爭後,俄國戰敗。日本在朝鮮設立日本派出的「統監」政權,強迫高宗退位由皇太子繼位,日本第一任統監伊藤博文在哈爾濱被朝鮮愛國志士安重根刺死。

[編輯]日本統治時期
[編輯]日韓合並
日本於1910年8月迫使韓國政府同之簽定《日韓合並條約》,正式吞並朝鮮半島,將皇室封為日本貴族,暗殺高宗,強迫朝鮮人改用日語,企圖消滅朝鮮民族文化。

[編輯]3·1獨立活動
1919年3月1日,朝鮮半島因日本禁止在學校內使用朝鮮民族語言,展開大規模反抗活動。柳順寬等青年學子在今日漢城鍾路區的塔洞公園發表「3·1獨立宣言」,但被日本警察暴力鎮壓,柳順寬等學子被殺。史稱「3·1獨立活動」。同年朝鮮獨立運動領導人在上海成立臨時政府,上海淪陷後遷往重慶,成立獨立戰斗隊對日宣戰。

[編輯]現代
[編輯]朝鮮戰爭
1945年日本投降,以北緯38度線為界,分別由蘇聯和美國軍隊接收。在美蘇支持下於1948年8月成立大韓民國,1948年9月成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1950年6月25日雙方爆發朝鮮戰爭,中國和美國分別介入,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願軍跨過鴨綠江,進行抗美援朝。1953年7月27日以臨時分界線為界,中朝聯軍同聯合國軍簽定停戰協定,並由聯合國指派永久中立國瑞士及瑞典駐軍於共同警備區域,以監察兩國在邊境的軍事行動。1958年10月26日,中國人民志願軍全部撤離朝鮮半島,目前美國仍有部分軍隊駐扎在韓國。

⑻ 歷史上的「大韓帝國」是什麼樣的

“大韓帝國”是韓國為了擺脫儒家文化的影響以及民族獨立由韓國歷史學家編纂出來的,歷史上的“大韓帝國”始終是中國的附屬國,深受中華文化影響。

⑼ 韓國古代是什麼國

箕子朝鮮(約前1122 至前194 ) 、衛滿朝鮮(公元前194年)、高句麗、新羅、百濟並存時期為朝鮮「三國時代」。(公元前57年至公元前37年)、新羅(670至676年)。

高麗王朝(新羅於935年被高麗所滅,新羅時代結束)、朝鮮(1392年,廢黜高麗國王,自立為王,並改國號為朝鮮)、韓國(1948年8月和9月,朝鮮半島南北地區先後成立韓國政府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大韓民國(韓語:대한민국,英語:Republic of Korea),簡稱「韓國」(South Korea)。位於東亞朝鮮半島南部,總面積約10萬平方公里(占朝鮮半島面積的45%),主體民族為朝鮮族,通用韓語,總人口約5145萬。首都為首爾。

(9)歷史上韓國叫什麼擴展閱讀:

周朝:

公元前1122年周武王戰勝商紂,後封箕子於朝鮮,肅慎、燕、亳,都是周朝的北部領土,這里的亳指代的就是貊,歸周武王之子的韓國統治。後韓國被晉國所滅,其所統治的貊受獫狁所逼逃到中國東北以及朝鮮半島。

燕昭王時,秦開為其攻取真番(首爾)、朝鮮(平壤),讓它們歸屬燕國,並為它們設置官吏,在邊塞修築防禦城堡。公元前222年秦國滅燕國,朝鮮就成了遼東郡以外的邊界國家。

朝鮮:

漢初,燕國人衛滿(衛國宗室後裔)率千餘人進入朝鮮,並成為箕子朝鮮的博士。衛滿於公元前194年在平壤一帶建立政權,推翻了箕子朝鮮,史稱「衛氏朝鮮」,建都王險城,高句麗(貊)、真番、臨屯(穢)、沃沮、夫餘五國也都歸屬衛氏朝鮮,方圓數千里。

被衛滿驅逐的箕准渡海南逃馬韓自立為韓王,跟著他來的子女和親戚冒充韓姓,在他之後滅絕,馬韓人又自立為辰王。西晉時韓國人還祭祀箕准等人。

漢朝:

漢武帝在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至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派兵佔領衛滿朝鮮後在中國東北和朝鮮半島中北部設置了四個郡,分別為樂浪郡(朝鮮)、玄菟郡(高句麗、沃沮、夫余)、真番郡(真番)、臨屯郡(臨屯),以高句麗為縣。

公元前107年,衛氏朝鮮滅亡。其中,玄菟郡設於公元前107年,其他三郡設於公元前108年。公元前82年,真番郡、臨屯郡以及玄菟郡的東部被並入樂浪郡,分別設東部都尉和南部都尉,玄菟郡治所西遷至高句麗縣,後又移居高麗西北。

漢代時韓國歸屬樂浪郡,每年四個季節都要朝拜。建安中(196~220),割據遼東的公孫康分屯有縣以南荒地為帶方郡,派遣公孫模、張敞等人收集各地流民,起兵討伐韓、穢,原先的居民才稍稍離開一些,其後倭、韓歸屬帶方郡。

閱讀全文

與歷史上韓國叫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