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歷史上有董小宛嗎
確有董小宛,董小宛(公元1624年—1651年),名白,字小宛,號青蓮,江蘇蘇州人,因家道中落生活貧困而淪落青樓,名隸南京教坊司樂籍,與柳如是、陳圓圓、李香君等同為「秦淮八艷」。1639年,董小宛結識復社名士冒辟疆,後嫁冒為妾。明亡後小宛隨冒家逃難,此後與冒辟疆同甘共苦直至去世。
作品;
畫作:《彩蝶圖》、《孤山感逝圖》、《玉肌冰清圖》
詩集:《綠窗偶成》、《楷書秋閨扇面詩拾壹首》、《一柄象牙彩蝶》
黃虞稷曾寫詩悼念董小宛曰:「珊瑚枕薄透嫣紅,桂冷霜清夜色空。自是愁人多不寐,不關天末有哀鴻。半床明月殘書伴,一室昏燈霧闔緘。最是夜清凄絕處,薄寒吹動茜紅衫。」
王士祿:「梅花亭子枕回波,滿酌黃滕細按歌。」
吳梅村在《題董白小像絕句八首》中寫道:「念家山破定風波,郎按新詞妾唱歌,恨殺南朝阮司馬,累儂夫婿病愁多。亂梳雲髻下高樓,盡室倉皇過渡頭,錮盒金釵渾拋卻,高家兵馬在揚州。」
顏光柞贊曰:「辛勤孤燈下,三復行役詩。」
陳允衡:「掃眉間閣筆,擊擊強裁詩。」
作品和名家評價都證明有這么一個奇女子
❷ 歷史上真有董小婉其人其事嗎
董小婉:著名才女,為秦淮河"八大名妓"之一。容貌俏麗,善書畫,通詩史,後來嫁給清代著名文學家冒襄為妾,兩人共度了九年甘苦交雜時光 .有必要說一下,順治的愛妃是董鄂妃 。很多人以為董小宛和順治帝的董鄂妃是同一人,而且野史更言之鑿鑿地這樣描繪道:董小宛是秦淮名妓,她的色藝雙絕,最後連順治皇帝都聽說了,於是把她搶入皇宮,稱為董鄂妃。但這時的董小宛已是才子冒辟疆的夫人了,於是寧死不從,並且以死抗爭。孝庄皇太後怕傷及皇帝兒子,而且由於祖訓「漢女不得入宮」,便將董小宛縊死,順治心灰意冷之下,便出家為僧。因此,順治的孝陵里是沒有棺槨的。
這種傳說廣泛流傳,許多小說、影視作品中都可見它的痕跡。看得多了,許多人也就認為董小宛就是董鄂妃,而順治皇帝正是為了她才不做皇帝的。
其實董小宛與董鄂妃,是不同的女子。
董小宛名董白,除了「小宛」,她還有一個號「青蓮」。她和陳圓圓、柳如是、李香君、顧眉、朱無瑕、趙令燕、馬湘蘭等等,都是明末舉世艷稱的名妓。她出生在明天啟四年(1624年),到崇楨十七年(1644年)明思宗朱由檢自盡時,作為早已艷名遠播的美女,她已經二十歲了;而此時的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也就是順治皇帝,他的年紀最多也超不過七歲(因為直到七、八年之後,十四歲的小皇帝才夠年齡冊立他的第一位皇後)。在那個早婚的年代,十六年即為一代人,尚不諳世事的七歲小皇帝怎麼可能愛上一個「阿姨輩」的女人呢?
真正的董小宛在崇禎末年便從良了,當時她十九歲。她的丈夫冒辟疆,與方以智、陳貞慧、侯方域一起,被共稱為明末的「江南四公子」。是江蘇如皋人氏,名襄,號巢民。明朝滅亡之後,他便隱居鄉里,終生不仕。才色雙絕的名妓,嫁給頗具民族氣節的名流公子,這段姻緣還是十分般配的。
而直到董小宛去世後,董鄂妃才開始登上歷史舞台。
事實上,可以稱之為「董鄂妃」的女子共有三位,年長的一位是皇子福全的生母寧愨妃、還有一位是本文主人公的堂妹,她被稱為「小董鄂」,封號是貞妃。從後來的事情發展來看,貞妃與端敬董鄂氏的關系要更為親密。
❸ 董小宛是哪個朝代的人
明朝人。
董小宛(公元1624年—1651年),名白,字小宛,號青蓮,江蘇蘇州人,因家道中落生活貧困而淪落青樓,名隸南京教坊司樂籍,與柳如是、陳圓圓、李香君等同為「秦淮八艷」。1639年,董小宛結識復社名士冒辟疆,後嫁冒為妾。明亡後小宛隨冒家逃難,此後與冒辟疆同甘共苦直至去世。
❹ 歷史上秦淮八艷之一的董小宛是怎樣的人
董小宛原名董白,字小宛,號青蓮。與柳如是陳圓圓等並稱秦淮八艷。她本出生在一個還算富裕的家庭,蘇州綉庄。優越的家庭環境,培養了董小宛,四書五經皆通,琴棋書畫皆懂的美好氣質。董小宛生的嬌柔美麗,透著一股東方女子的溫婉。可是上天總愛與這樣美好的人開了一段悲傷的玩笑。董小婉父親去世,母親有厭倦商場。於是把綉庄交給伙計管理,自己買了一塊南京地宅隱居了起來。明末時期,動亂紛爭不休董小宛母親就決定,變賣綉庄,安安心心的過自己的隱居生活。
現在有名的《玉肌冰清圖》,就是董小宛的傳世名作,畫作上還有自己的丈夫冒辟疆題字。
❺ 歷史中順治的愛妃中董小宛是怎麼死的,多大死的
病死的,死時二十二歲。
董鄂氏原本體弱多病,皇四子又百日而殤,這種打擊使得她一病不起,順治十七年(1660)八月十九日,一代佳人董鄂氏香消玉殞,病逝於東六宮之一的承乾宮。
(5)歷史中董小宛長什麼樣擴展閱讀:
董鄂氏,1639年—1660年9月23日,滿洲正白旗人,內大臣鄂碩之女,大將軍費揚古之姐,順治十三年(1656年),董鄂氏入宮,深受順治帝寵愛。同年八月二十五日,封為賢妃。僅一月有餘,順治以「敏慧端良、未有出董鄂氏之上者」為理由,晉封她為皇貴妃,升遷速度之快清代少見。
其父亦進三等伯,順治十七年八月十九日去世後追封為皇後,謚號:孝獻庄和至德宣仁溫惠端敬皇後(不附帝謚,是中國最後一位獨立謚號的皇後),史稱孝獻端敬皇後。清代唯一一位董鄂氏皇後(追封)。
❻ 歷史上的董小宛是個怎樣的人她的一生經歷了什麼
我們所知道的古代女子,大多是才女、烈女或名妓,間或也有偉大的母親,卻很少以妻子的身份出現的,因為男人的筆墨若不用來歌頌懷念母親,就大多用以風花雪月,把文字送予麗質的紅顏,或者無關妻子的旖旎相思。
珍珠無價玉無瑕,小字貪看間妾家。
尋到白堤呼出見,月明殘雪映梅花。
連吳偉業都要如此贊她。她就像明月殘雪映照下的一樹出塵梅花,可以賞,高潔而貞雅,暗香輕盈袖,是精神上的愛侶與良友;又是可以製成花露做飴糖的梅花,如此的入人間的煙火,以清香淡遠的滋味,豐美一段紅塵俗世。
真正的智慧,便是如此的可俗可雅,是既可以風花雪月,又可以柴米油鹽。人生能得此紅顏妻子,真是大幸。
可惜,愛情並不是理智的,而是感性,不是因為對方好所以愛,而是因為愛,所以對方好。
冒辟疆就是如此吧,他或許愛董小宛,但,不夠愛。所以,當甲申之變清軍南下的大難來臨,冒辟疆一家輾轉逃亡的時候,他「一手扶老母,一手曳荊人」,而讓小宛緊跟其後。
危難時候的小小細節,就能顯示愛的程度,或許那時的小宛,心裡是明白的,但她過於克制,依然賢良淑德,以夫為尊,認為冒的此舉是對的。
甚至,當冒辟疆提出把小宛寄在朋友家裡,說「此後如復相見,當結平生歡,否則聽子自裁,勿以我為念」的時候,她依然覺得大難臨頭先顧及別人也情有可原,她若身死,也了無遺憾了。
她或許那時已經心先死了,九年的恩愛,到頭仍是大難臨頭各自飛,倒不如就此了斷,留一個最美的記憶。
幸而,冒父還是有良心的,他做主帶著小宛一起逃難,才使得小宛不至於再次陷於如當年那樣可能被搶奪的危險。
那邊大難臨頭各自飛,這廂卻是患難見真情。途中,冒辟疆患病,小宛不眠不休地照顧。
長長的一百五十日,她僅卷一破席,橫陳榻旁,「寒則擁抱,熱則披拂,痛則撫摸,或枕其身,或衛其足,或欠身起伏,為之左右翼」,甚至冒辟疆心情不好無故打罵小宛,她仍「跪立我前,溫慰曲說,以求我之破顏」,真真是把自己低到塵埃里,拼力用自己的愛與柔情,為他開出一朵花來。
此時,冒辟疆終於真切地感到小宛的好,並生出了愧疚與虧欠之心,可惜,此時的小宛已經體弱不支,因此殞命了。
留一腔遺恨,給這個終於開竅了的人。
董小宛的結局,歷史上有眾多的版本,冒辟疆含糊地一筆帶過,說她過度透支身體,患上肺病,香消玉殞,葬身於影梅庵畔;也有說她於逃難途中被清軍擄走,不知所終;民間更稱她被送入宮中,成為順治帝深愛的董鄂妃,與順治帝有一段浪漫轟烈的戀愛,並在其死後使順治帝心碎而出家。
最後一個結局是最不可靠的,然而民間相信,我也更願意相信,她真的就是順治帝深愛的那個董鄂妃,這樣,她可以獲得她一輩子可能沒有得到過的愛情,哪怕她不愛,但被愛,深深愛,而不是如她在冒家的當年,只是愛,飛蛾撲火般義無反顧的愛。
但,在無法彼此深愛的時候,究竟哪一種是更幸福的,誰也不知道。
董小宛能詩能文能畫,但所傳的詩文畫作並不多,可以確定的,有一幅《孤山感逝圖》,是她當年在冒家水繪園與冒辟疆妹妹畹蘭學畫時戲拈梅瓣貼扇所做,上有她的自題詩:
孤山回首已無家,不做人間解語花。
處士美人同一哭,悔將冰雪誤生涯。
或者,這可算是她一生的題照吧。想這一生,她被賢良淑德的道德感所誤,處處太過克制,生生把自己壓到了塵埃里去,雖為妻,卻如婢,硬是把自己的喜怒壓抑。
如果,她不是那樣的欲求高潔,欲做一個人人稱道的賢妻賢媳,把自己活成一樹內心孤高的梅花,知書達理、謙恭勤儉、解語溫良,而是像尋常的女子一樣,與丈夫巧笑歡顏,該愛則愛,該怒則怒,做一個可以撒嬌可以委屈的小女子,那麼她會幸福得多吧,起碼,無需那麼累。
也或許,那時候的冒辟疆,可以像她愛他那樣深深地愛她,斷不至雖然心裡愧疚遺憾,寫了《影梅庵憶語》來懷念她後,68歲高齡之時,仍然說:「慧心紈質,澹秀天然,平生所覯,則獨有圓圓耳。」
他一輩子念念不忘的,依然是陳圓圓。陳圓圓,是他心裡求而不得的白月光。小宛,不過只是虧欠,有愛,但不夠愛。
冰絲新颺藕羅裳,一曲開筵一舉觴。
曾唱陽關灑熱淚,蘇州寂寞好還鄉。
這是冒辟疆最後的絕唱,說的是當年小宛在水繪園中為冒辟疆彈唱陽關曲時潸然淚下的情景。
回首一生的情事,他想到了小宛,終於知道自己其實愛她,但不夠珍惜,若可以重來,他願意深深愛。
小宛,終於化成了他胸口的硃砂痣,如影隨形。只是,彼時、此時,人世已無董小宛。
❼ 董小宛的人物生平
董小宛出生於蘇州城內「董家綉庄」,「董家綉庄」是蘇州小有名氣的一家蘇綉綉庄,因活計做得精細,所以生意一直興隆。董家是蘇綉世家,到這一代已有兩百多年的歷史了,別看刺綉屬於工藝製造行業,可十分接近於繪畫藝術,所以董家還頗有幾分書香氣息。
女主人白氏是一個老秀才的獨生女兒,老秀才平生不得志,只好把滿腹經綸傳給了女兒。白氏為董家生了個千金,為寄夫妻融洽之情,取名白,號青蓮,小閨女不但模樣兒俊秀,腦子還十分靈慧,父母視如至寶,悉心教她詩文書畫、針線女紅,一心想調教出一個才德具全的姑娘。 這本是個美滿幸福的家庭,不料天有不測風雲,董白十三歲那年,父親在暑天患上了暴痢,葯不湊效,不久便撒手人寰。這突如其來的變故,將董白母女打擊得心神憔悴,料理完丈夫的後事,白氏不願在城中的舊宅中繼續住下去,睹物思人,倍感悲傷;於是花了一筆錢,在半塘河濱築下了幽室,帶著女兒隱居其中,過一種與世相隔的恬淡生活,綉庄的事則全委託伙計去掌管。
兩年時光在不知不覺中淡淡流走了,此時已是明朝末年。朝廷腐敗,梟雄四起,天下陷入戰亂之中。到了崇禎九年,亂象已迫近蘇州,人們不由得惶惶不安,白氏也打算關閉綉庄的生意,收回資金以備隨時逃難。誰知綉庄伙計一算帳,不但沒有銀兩剩餘,反而在外面欠下了上千兩銀子的帳。分明是伙計從中搗鬼,白氏又無法把握,又氣又急,終於病倒在床。母親倒下,綉庄破產,債務壓頭,生活的重擔猛地壓到了十五歲的董白身上,她彷彿從雲端跌入了冰窖,一時間無法睜開眼睛。
龐大的債務能拖則拖,母親的醫葯費用卻迫在眉睫。從小隨母親隱居世外的董白已養成一副孤高自傲的性格,那裡肯低三下四地向人借貸。一急之下使出下策,答應了別人的引薦,來到南京秦淮河畔的畫舫中賣藝,改名小宛。 董小宛秀麗的容貌,超塵脫俗的氣質使她很快就在秦淮河出了名。為生活所迫,她不得不屈意賣笑,但她那清高的脾氣有時不免露了出來,得罪了一些庸俗的客人,然而卻贏得了一些高潔之士的欣賞。董小宛孤芳自賞,自憐自愛,決不肯任憑客人擺布,如此一來,影響了鴇母的進賬,鴇母自然對她冷嘲熱諷,董小宛郁怒之下,一跺腳離開南京,回到了蘇州。可家中母親依然躺在病床上,離不開請醫吃葯,一些債主聽說董小宛回了家,也紛紛上門催債,董小宛無力應付,只好重操舊業,索性將自己賣到半塘的妓院,賣笑、陪酒、陪客人出遊。
在半塘,董小宛依然抱定不賣身的初衷,而為了生存,她不得不壓抑住自己的那份清高,把一份毫無實際內容的媚笑賣給客人。倒是有一種客人,既有閑情、閑暇,又有足夠的財力,便能帶上個中意的青樓女游山逛水,享受自然風情。對陪客出遊,董小宛是最有興趣的,雖說那些能有此雅舉的多是上了年紀的人,可那時董小宛醉心於山水之間,並不覺得白發雅士有可憎之處。在旖旎風光的襯托下,她也容易涌動柔情,而真心真意地給客人以嬌媚嬌笑。因此,她三番五次地受客人之邀,游太湖、登黃山、泛舟西湖,一去就是十天半月。 冒辟疆最早從方以智那裡聽說秦淮佳麗之中有位才色雙絕的董小宛。吳應箕、侯方域也都向辟疆嘖嘖稱道小宛。而小宛時時在名流宴集間,聽人講說冒辟疆,知道復社中有這樣一位負氣節而又風流自喜的高名才子。
這年秋天,二十九歲的冒辟疆來南京參加鄉試,特意前往造訪,不料董小宛卻已賭氣離開了秦淮河。後來鄉試發榜,冒辟疆又一如既往地名落孫山,他沒有失望。只是暗嘆自己生不逢時,收拾了行裝,便轉往蘇州閑游去也。在蘇州,冒辟疆一邊訪勝探幽,一邊打聽董小宛的下落,得知她已在半塘待客,便又興致勃勃地專程拜訪。偏不湊巧,董小宛已受人之邀游太湖去了。之後又接連去了好幾次,都無緣見到董小宛,直到准備離開蘇州的前夕,沒抱多大希望地來到半塘,卻終於得以與她相晤。
這是一個深秋的寒夜,董小宛剛剛參加酒宴歸來,正微帶醉意斜倚在床頭。見來了客人,她想掙扎著起身,無奈酒力未散,坐起來都有些搖晃。冒辟疆見狀忙勸她不必多禮,讓傳婢在小宛床頭擺了個坐凳,便在她身邊坐了下來。冒辟疆自我介紹後,董小宛稱贊說:「早聞『四公子』大名,心中傾佩已久!」臉上果然露出欣喜的神色。冒辟疆沒想到一個風塵女子竟然對他們這劻扶正義的行為大感興趣,不由得對她肅然起敬,細打量董小宛,素衣淡妝,眉清目爽,果然與一般歡場女子大相徑庭,此時雖醉意朦朧,嬌弱不堪,卻依然思路清晰,談吐不俗,縱談時局,頗有見地。憐惜伊人酒後神倦,冒辟疆坐了不到半個時辰就匆匆離去,就是這半個時辰的交談,已使他對董小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崇禎十五年春,小宛從黃山歸來,母親去世,自己又受田弘遇搶奪佳麗的驚嚇,患了重病,閉門不出。辟疆到時小宛已奄奄一息。冒辟疆滿懷同情地將她寬慰一番,並且說了自己幾次尋訪都吃了閉們羹的經過,董小宛露出一絲歉意和欣慰。見她病體虛弱,冒辟疆幾次提出早早歸去,董小宛卻殷勤挽留,兩人直談到深夜才分手。
翌日,冒辟疆忍不住又雇舟來到小宛家,兩人並沒有約定,小宛卻笑盈盈地站在門外相迎,一夜之間病竟好了大半,也似乎料定冒辟疆今天會來。小宛將冒辟疆迎進了屋,奉上茶,牽著他的手說:「此番公子前來,妾身的病竟然不葯而愈,看來與公子定有宿緣,萬望公子不棄!」她吩咐家人具辦酒菜,與辟疆在床前對飲。冒辟疆此行還需到南京參加鄉試後再回家鄉,他與董小宛約好,一等鄉試結束,就 馬上返回蘇州為她贖身,再相伴回到如皋。
小宛母親去世後,與冒辟疆的戀愛嫁娶中,董小宛處處主動,煥發出嚮往自由、尋覓真情的個性光彩;而冒辟疆事事舉步躊躇,顯露出一個大家公子以自我為中心的人格弱點。 小宛嫁入冒氏之門後,與冒家上下相處極其和諧。馬恭人(辟疆母)和蘇元芳(辟疆妻)特別喜歡小宛,而小宛也很恭敬順從。閑暇時,小宛與辟疆常坐在畫苑書房中,潑墨揮毫,賞花品茗,評論山水,鑒別金石。
小宛初進冒家,見董其昌仿鍾繇筆意為辟疆書寫的《月賦》,非常喜愛,著意臨摹。接著到處找鍾繇的字帖。後來覺得鍾繇的字體稍稍偏瘦,又看到他的《戎輅表》將她推崇的關羽稱為賊將,便廢鍾帖而改學曹娥碑,每天幾千字,從不錯漏。
小宛曾替辟疆給親戚朋友書寫小楷扇面,也為蘇元芳登記柴米油鹽的用項及銀錢出入。小宛畫的小叢寒樹,筆墨楚楚動人。15歲時作品《彩蝶圖》現收藏在無錫市博物館,上有她的題詞,到如皋後,她保持著對繪畫的特殊愛好,時時展玩新得長卷小軸或家中舊藏。後來逃難途中,仍把書畫藏品捆載起來,隨身帶走。
小宛最令人心折的,是把瑣碎的日常生活過得浪漫美麗,饒有情致。小宛天性淡泊,不嗜好肥美甘甜的食物。用一小壺芥茶溫淘米飯,再佐以一兩碟水菜香豉,就是她的一餐。辟疆卻喜歡甜食、海味和臘制熏制的食品。小宛為他製作的美食鮮潔可口,花樣繁多。她不僅在中間加上適量的食鹽和酸梅調味,還采漬初放的有色有香的花蕊,將花汁滲融到香露中。這樣制出的花露入口噴鼻,世上少有。其中最鮮美的是秋海棠露。海棠本無香味,而小宛做的秋海棠露獨獨是露凝香發。酒後,用白瓷杯盛出幾十種花露,不要說用口品嘗,單那五色浮動,奇香四溢,就足以消渴解酲。 寧靜和協的家庭生活剛剛過了一年,李自成攻佔北京,清兵人關南下,清軍肆虐無忌,冒家險遭塗毒,家產丟得一干二凈。小宛隨夫一路南逃。
戰亂過後,冒家輾轉回到劫後的家園,缺米少柴,日子變得十分艱難,多虧董小宛精打細算,才勉強維持著全家的生活。就在這節骨眼上,冒辟疆卻病倒了,下痢兼虐疾,把他折磨得不成人形。瘧疾發作寒熱交作,再加上下痢腹痛,冒辟疆幾乎沒有一刻能得安寧。為照顧他,董小宛把一張破草席攤在床榻邊作為自己的卧床,只要丈夫一有響動,馬上起身察看,惡寒發顫時,她把丈夫緊緊抱在懷里;發熱煩躁時,她又為他揭被擦澡;腹痛則為他揉摩;下痢就為他端盆解帶,從沒有厭倦神色。經過五個多月的折騰,冒辟疆的病情終於好轉,而董小宛已是骨瘦如柴,彷彿也曾大病了一場。
日子剛剛安穩不久,冒辟疆又病了兩次:一次是胃病下血,水米不進,董小宛在酷暑中熬葯煎湯,緊伴枕邊伺候了六十個晝夜;第二次是背上生疽,疼痛難忍,不能仰卧,董小宛就夜夜抱著丈夫,讓他靠在自己身上安寢,自己則坐著睡了整整一百天。 艱難的生活中,飲食難飽,董小宛的身體本已虛弱,又加上接連三次照料丈夫的病痛,冒辟疆病癒後,她卻病倒了。由於體質已極度虧虛,冒家多方請來名醫診治,終難湊效。順治八年正月,在冒家做了九年賢妾良婦的董小宛終於閉上了疲憊的眼睛,在冒家的一片哀哭聲中,她走得是那樣安詳。
❽ 董鄂妃董小宛是同一個人嗎 董小宛歷史人物介紹
不是。董小宛(公元1624年-1651年),名白,字小宛,號青蓮,江蘇蘇州人,因家道中落生活貧困而淪落青樓,名隸南京教坊司樂籍,與柳如是、陳圓圓、李香君等同為"秦淮八艷"。1639年,董小宛結識復社名士冒辟疆,後嫁冒為妾。明亡後小宛隨冒家逃難,此後與冒辟疆同甘共苦直至去世。
❾ 董小婉的歷史資料
董小宛(公元1624年~1651年),名白,號青蓮,金陵人(今江蘇南京),歌妓,「秦淮八艷」之一,名隸南京教坊司樂籍。1639年結識復社名士冒辟疆。明亡後小宛隨冒家逃難,此後與冒辟疆同甘共苦直至去世。另有認為董小宛與順治皇帝的寵妃董鄂妃實為一人,並導致了順治出家,不過,此系誤傳,順治皇帝生於1638年,董小宛長他14歲,董小宛去世時順治皇帝僅13歲,況且董小宛從未去過北方。
❿ 歷史中順治的愛妃中董小宛是怎麼死的,多大死的
董鄂妃入宮後住在承乾宮,順治十四年十月初七日(1657年11月12日)生下皇四子版,不料未及百日即次年正權月二十四日(1658年1月25日)便夭折。順治追封這位尚未取名的皇子(甚至打算立他為皇太子注四)為和碩榮親王。董鄂妃在皇宮內雖極受福臨寵愛但為免遭妒,時時謹小慎微使其精神極度緊張加上喪子的打擊以及產後因孝庄太後生病而不得不勉力伺候,很快病倒(亦可能在十四年八月便已患病)。順治十七年八月十九日(1660年9月23日)病逝於承乾宮,年僅22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