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旅順大連的歷史........
日本侵略擴張的狼子野心從1868年天皇政府成立伊始便開始醞釀(當時沒機會也沒實力)版。
光緒二十年(權1894年)朝鮮爆發內亂(東學黨起義)(嘻嘻-機會來了!)。
趁此之機日本一面慫恿清政府出兵(蓄謀尋釁),一面搶先派重兵進駐朝鮮(朝鮮政府盛情邀請在先!)。
起義被鎮壓,朝鮮政局趨於穩定。中國提出雙方撤兵,日本不但反對,還提出了干涉朝鮮內政的改革方案,雙方矛盾由此開始,之後(此處省去500字)。1894年8月1日中日雙方正式宣戰(撕破臉皮,正式開打)。
1894年9月17日中日黃海大戰,清海軍提督丁汝昌率領的北洋艦隊被日本海軍中將伊東佑亨率領的聯合艦隊擊敗,退守威海衛。其後,日本佔領朝鮮全境,控制整個黃海(遼東半島暴露在日本人的血口之下)。
1894年10月24日,日本第二軍在花園口登陸,11月21日日軍攻破旅順口,屠殺旅順居民2萬多人。
1895年4月17日,中日簽訂《馬關條約》,割遼東,台灣,賠2億,停戰。
1895年11月,俄,德,法三國「干涉還遼」,日軍撤出。
1898年3月,沙俄強租旅大.
補充到此,謝謝!
❷ 旅順港的歷史沿革
光緒九年(1883年),清政府開始派員動工修建港口、船塢,到光緒十六年(1890年)已全部竣工使用。整個港口分為東西兩港。港內以石砌岸壁為碼頭,系自山東長島運來的花崗岩條石砌築而成。
在1894年甲午戰爭中,為日寇侵佔,後又為沙俄聯合德、法等列強佯作干涉,日寇被迫退還。繼而被沙俄強行「租借」達七年之久。1904年日俄戰爭沙俄敗北,日寇再次侵佔旅順達四十年。1937年日本侵華的「七·七事變」前後,日軍以大批艦船由旅順運兵數萬,致使後來華北廣大地區淪陷,也使旅順港蒙受奇恥大辱。直到1945年8月22日,旅順港才由蘇聯紅軍解放。
根據1945年,中華民國與蘇聯簽定的 中蘇友好同盟條約,旅順港為蘇聯使用。新中國成立後,與蘇聯重新簽訂兩國條約。其中對於旅順港協商,簽訂了《關於中國長春鐵路、旅順口及大連的協定》。協定規定,不遲於1952年末,蘇聯政府將共同管理中長路的一切權利以及屬於該路的全部財產無償地移交中國政府。在同一期限內,蘇軍從共同使用的旅順口海軍基地撤退,並將該地區的設備移交中國政府,由中國政府償付蘇聯自1945年起對上述設備的恢復與建設的費用;蘇軍撤退前的時期,該地區的民事行政,應由中國政府管轄。大連的行政,也完全由中國政府管轄。後考慮到朝鮮戰爭等新情況,1952年9月,雙方又協商延長共同使用旅順口海軍基地的期限。直至1955年5月31日,蘇軍全部撤離回國後,該港才歸我人民海軍管轄至今。
❸ 旅順大連的歷史
大連的歷史至少已有六干余年,據史記載,大連地區在戰國時期由燕國的遼東郡所轄;秦朝統一中國 之後,大連地區仍屬遼東郡;漢初,在遼東郡所設的18個縣中,沓縣即今大連市的金州區及其以南的大連市 區,波縣即今金州區以北的大連市的普蘭店市和瓦房店市。唐初,稱大連為「三山浦」,得名於今大連港外的 三山島;唐代中葉,易名「青泥浦」,因其中心為青泥窪漁村。明、清時,又稱「青泥窪口」。從唐至明、 清,州縣行署均設於今天的金州城和復州城。而「大連」之名則得於「大連灣」。大連灣由許多小海灣綴連 而成,它包括現在的青泥窪橋、香爐礁、甘井子、大孤山、鯰魚灣這一大半圓形的海灣。「大連灣」最早見 之於文獻,是1880年(清光緒六年)北洋大臣李鴻章關於大連灣軍港建設方案的奏摺中。最初,「旅大」系 旅順和大連灣的合稱。後來的「旅大市」系旅順和大連的合稱。
旅順口 港口名。位於遼東半島南端。屬黃海水域。港口群山環抱,只有一條水道與大海相通。一道沖積型半島——老虎尾半島,構成港口天然防波長堤,形成不凍良港。該港漢代時即與山東半島通航,時稱將軍山(指港口西部的老鐵山),晉代稱馬石津(馬為烏之誤),隋、唐二朝稱都里鎮,遼、金、元三朝稱獅子口。明洪武四年(1371)七月,朱元璋派遣馬雲、葉旺二將率師開赴遼東,消滅元朝殘余勢力並在遼東建立衛所。馬、葉督軍一帆風順到達獅子口,經暫短休整後揮師北上大敗元軍。為紀念這次出師順利和對前朝的否定,遂將獅子口改名旅順口。該港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光緒七年(1881)清政府為了抵禦外侵,開始在這里修建軍港和船塢。1904年2月,沙俄與日本為爭霸中國東北,又在這里打響了震驚世界的日俄戰爭,從而使旅順口聞名於世。隨著時代推移,旅順口之名又演繹為港區陸地及行政建置名稱。今大連市旅順口區之名即源於此。
❹ 旅順大連歷史
旅順口地處遼東半島最南端,三面環海,一面與大連市區相連,隔海與山東半島相望。全區土地面積506平方公里,其中城區規劃面積37平方公里,海岸線總長169公里。是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家森林公園和歷史文化名城。
旅順口區距大連市中心45公里,有三條高級公路通往大連市區。旅順是「南滿鐵路」的終端,旅順火車站是1902年修建,現在仍然在使用,客貨運輸十分方便;旅順
新港建於1986年,原址「羊頭窪港」是個千年漁港,從旅順新港到山東蓬萊僅66海里,是遼東半島與山東半島的最近點,被稱為「黃金水道」,旅順港有通往蓬萊、龍口、 秦皇島的班輪和滾裝船,大連至煙台火車輪渡選址旅順新港為起點;旅順距大連周水子國際機場僅30公里。
旅順口歷史悠久,最早的名稱叫「將軍山」,將軍山是老鐵山的一部分。早在四五千年前,老鐵山下就有人類的活動,現今鐵山街道郭家村北大嶺新石器時期遺址就證實了這一點。鐵山街道於家頭坨出土的銅器則告訴我們商朝時期人類在這里活動的情況。戰國時這里屬燕國的「遼東郡」。漢朝時,在今天的鐵山街道於家村東邊的山坡上修建了「牧羊城」(又稱「木羊城」),是旅順成為軍事重鎮的開端,牧羊城出土的「河陽令印」、「武庫中丞」封泥充分證實了旅順與中原地區的密切關系。在它附近出土的記事磚是迄今旅順發現的最早的記事文字。到了魏時,旅順被稱為「沓渚」或「沓津」。「渚」在古代是「水中的小塊陸地」的意思。晉名「馬石津」,唐謂「都里鎮」,元稱「獅子口」,到了明朝洪武四年(1371年),太祖皇帝朱元璋派馬雲、葉旺兩將軍率部從山東乘船跨海鎮守遼東,因海上旅途一帆風順,特將獅子口改名旅順口。
1880年,清政府在此興辦北洋水師,建軍港、修炮台、築船塢、扎營盤,旅順口成為軍事要塞。1894 年的中日甲午戰爭和1904年的日俄戰爭,都在旅順口歷史上留下了滄桑一頁。使旅順成為中國乃至世界近代史上的露天博物館。
旅順口氣候宜人,夏無酷署,冬無嚴寒。每年自三月開始,迎春、 看桃、玉蘭、櫻花、海棠、丁香、映山紅、榆葉梅……可謂百花爭艷。旅順口有「水果之鄉」的美譽;海產品是真正的「生猛海鮮」,暢銷海內外;植被茂密,主要有黑松林、赤松林等;礦產資源豐富,主要有石灰石、硅石、沙石等。
站在白玉山上,一覽旅順軍港的雄姿,蛇島、鳥島、黃渤海分界線蔚為壯觀,那雄踞於港口東西兩側的黃金山和西雞冠山以及橫在港內形如老虎尾巴的沙嘴,從新石器時期至近代的眾多遺跡,展示著歷史的久遠
❺ 大連旅順有哪些名勝古跡
主要以戰爭遺跡為主 接受愛國主義教育 汽車站的萬忠墓紀念館 然後去直接去白玉山 如果不知道的話 可以問問 居民 旅順人很好的 都會告訴你的 然後下白玉山 去海港公園 在之後 去太陽溝那得 蛇館 鱷魚園(裡面有人妖表演) 旅順博物館 還有個老汽車 展什麼的 可以看看 勝利塔 友誼塔 都在太陽溝內快 之後 你還可以去 203高地 旅順區內 的日俄監獄 現在去醫院內快的 關東法院舊址 東雞冠山堡壘 還有 黃金山炮台 我現在能想到的就這些了
❻ 旅順大連的資料有哪些
大連港口歷史悠久,距今約5000年前與山東半島海上航路產生,具有了通航港口性質。三國時沓渚,東晉馬石津,唐代都里鎮、青泥浦,明代旅順口皆為古代著名港口。近代光緒年間,清政府在旅順和大連灣進行大規模人工建港。1899年大連港開港,與各國通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特別是近20年來,大連地區港口發展迅速,形成發達的水上客貨運輸網路和功能齊全的港口群。
旅順口 港口名。位於遼東半島南端。屬黃海水域。港口群山環抱,只有一條水道與大海相通。一道沖積型半島——老虎尾半島,構成港口天然防波長堤,形成不凍良港。該港漢代時即與山東半島通航,時稱將軍山(指港口西部的老鐵山),晉代稱馬石津(馬為烏之誤),隋、唐二朝稱都里鎮,遼、金、元三朝稱獅子口。明洪武四年(1371)七月,朱元璋派遣馬雲、葉旺二將率師開赴遼東,消滅元朝殘余勢力並在遼東建立衛所。馬、葉督軍一帆風順到達獅子口,經暫短休整後揮師北上大敗元軍。為紀念這次出師順利和對前朝的否定,遂將獅子口改名旅順口。該港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光緒七年(1881)清政府為了抵禦外侵,開始在這里修建軍港和船塢。1904年2月,沙俄與日本為爭霸中國東北,又在這里打響了震驚世界的日俄戰爭,從而使旅順口聞名於世。隨著時代推移,旅順口之名又演繹為港區陸地及行政建置名稱。今大連市旅順口區之名即源於此。
(一)旅順歷史文化資源概況
大連旅順位於中國遼東半島最南端,是大連市最大的風景名勝區。旅順瀕臨黃、渤二海,隔海與山東半島遙遙相望,是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家森林公園和歷史文化名城。旅順口風光秀麗,氣候宜人,在169公裏海岸線上,山、海、灣、灘、島緊密相連,蛇島、鳥島、黃、渤海天然分界線蔚為奇觀。除了這些令人神往的奇特風光,旅順口獨特的歷史文化資源,特別是代表近代戰爭史的人文景觀和歷史遺跡,為其增添了更為凝重和悲壯的戰爭文化色彩。
? 旅順扼渤海咽喉,守京津門戶,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從明朱元璋部將自山東跨海登陸收復遼東,,經歷了兩次鴉片戰爭、中日甲午戰爭、日俄戰爭及日本殖民統治40年。幾百年來,特別是鴉片戰爭以來,旅順口幾經戰爭蹂躪,千瘡百孔,沙皇俄國和日本侵略者留下了無數的戰爭遺跡和苦難的記錄。這些戰爭的斑斑遺跡,都在向人們展示中國的「半部近代史」,因此旅順被稱為「展現中國半部近代史的露天博物館」。
❼ 旅順有什麼革命歷史遺跡請知道的網友快點回答,謝謝了
旅順沒有革命歷史遺跡,只有被佔領遺跡。1985年開始先後是日本,沙俄,日本,蘇聯。
❽ 旅順歷史
旅順口地處遼東半島最南端,三面環海,一面與大連市區相連,隔海與山東半島相望。全區土地面積506平方公里,其中城區規劃面積37平方公里,海岸線總長169公里。是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家森林公園和歷史文化名城。
旅順口區距大連市中心45公里,有三條高級公路通往大連市區。旅順是「南滿鐵路」的終端,旅順火車站是1902年修建,現在仍然在使用,客貨運輸十分方便;旅順
新港建於1986年,原址「羊頭窪港」是個千年漁港,從旅順新港到山東蓬萊僅66海里,是遼東半島與山東半島的最近點,被稱為「黃金水道」,旅順港有通往蓬萊、龍口、 秦皇島的班輪和滾裝船,大連至煙台火車輪渡選址旅順新港為起點;旅順距大連周水子國際機場僅30公里。
旅順口歷史悠久,最早的名稱叫「將軍山」,將軍山是老鐵山的一部分。早在四五千年前,老鐵山下就有人類的活動,現今鐵山街道郭家村北大嶺新石器時期遺址就證實了這一點。鐵山街道於家頭坨出土的銅器則告訴我們商朝時期人類在這里活動的情況。戰國時這里屬燕國的「遼東郡」。漢朝時,在今天的鐵山街道於家村東邊的山坡上修建了「牧羊城」(又稱「木羊城」),是旅順成為軍事重鎮的開端,牧羊城出土的「河陽令印」、「武庫中丞」封泥充分證實了旅順與中原地區的密切關系。在它附近出土的記事磚是迄今旅順發現的最早的記事文字。到了魏時,旅順被稱為「沓渚」或「沓津」。「渚」在古代是「水中的小塊陸地」的意思。晉名「馬石津」,唐謂「都里鎮」,元稱「獅子口」,到了明朝洪武四年(1371年),太祖皇帝朱元璋派馬雲、葉旺兩將軍率部從山東乘船跨海鎮守遼東,因海上旅途一帆風順,特將獅子口改名旅順口。
1880年,清政府在此興辦北洋水師,建軍港、修炮台、築船塢、扎營盤,旅順口成為軍事要塞。1894 年的中日甲午戰爭和1904年的日俄戰爭,都在旅順口歷史上留下了滄桑一頁。使旅順成為中國乃至世界近代史上的露天博物館。
旅順口氣候宜人,夏無酷署,冬無嚴寒。每年自三月開始,迎春、 看桃、玉蘭、櫻花、海棠、丁香、映山紅、榆葉梅……可謂百花爭艷。旅順口有「水果之鄉」的美譽;海產品是真正的「生猛海鮮」,暢銷海內外;植被茂密,主要有黑松林、赤松林等;礦產資源豐富,主要有石灰石、硅石、沙石等。
站在白玉山上,一覽旅順軍港的雄姿,蛇島、鳥島、黃渤海分界線蔚為壯觀,那雄踞於港口東西兩側的黃金山和西雞冠山以及橫在港內形如老虎尾巴的沙嘴,從新石器時期至近代的眾多遺跡,展示著歷史的久遠。
❾ 我想知道關於旅順大連的歷史
大連港口歷史悠久,距今約5000年前與山東半島海上航路產生,具有了通航港口性質。三國時沓渚,東晉馬石津,唐代都里鎮、青泥浦,明代旅順口皆為古代著名港口。近代光緒年間,清政府在旅順和大連灣進行大規模人工建港。1899年大連港開港,與各國通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特別是近20年來,大連地區港口發展迅速,形成發達的水上客貨運輸網路和功能齊全的港口群。
旅順口 港口名。位於遼東半島南端。屬黃海水域。港口群山環抱,只有一條水道與大海相通。一道沖積型半島——老虎尾半島,構成港口天然防波長堤,形成不凍良港。該港漢代時即與山東半島通航,時稱將軍山(指港口西部的老鐵山),晉代稱馬石津(馬為烏之誤),隋、唐二朝稱都里鎮,遼、金、元三朝稱獅子口。明洪武四年(1371)七月,朱元璋派遣馬雲、葉旺二將率師開赴遼東,消滅元朝殘余勢力並在遼東建立衛所。馬、葉督軍一帆風順到達獅子口,經暫短休整後揮師北上大敗元軍。為紀念這次出師順利和對前朝的否定,遂將獅子口改名旅順口。該港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光緒七年(1881)清政府為了抵禦外侵,開始在這里修建軍港和船塢。1904年2月,沙俄與日本為爭霸中國東北,又在這里打響了震驚世界的日俄戰爭,從而使旅順口聞名於世。隨著時代推移,旅順口之名又演繹為港區陸地及行政建置名稱。今大連市旅順口區之名即源於此。
(一)旅順歷史文化資源概況
大連旅順位於中國遼東半島最南端,是大連市最大的風景名勝區。旅順瀕臨黃、渤二海,隔海與山東半島遙遙相望,是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家森林公園和歷史文化名城。旅順口風光秀麗,氣候宜人,在169公裏海岸線上,山、海、灣、灘、島緊密相連,蛇島、鳥島、黃、渤海天然分界線蔚為奇觀。除了這些令人神往的奇特風光,旅順口獨特的歷史文化資源,特別是代表近代戰爭史的人文景觀和歷史遺跡,為其增添了更為凝重和悲壯的戰爭文化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