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永靖縣縣志
(重修皋蘭縣志)則認為因山上長有一種叫「皋蘭」的蘭草而得名。也有人解釋...金城古渡就設在當年李息督修的金城旁邊,與靖遠縣的鴿陰渡口、索橋渡口和永靖縣...
Ⅱ 甘肅省永靖縣第一中學女寢室內發生一件怪事是什麼
是謠傳,我就在永靖,沒聽說啊
Ⅲ 甘肅省永靖縣劉家峽鎮姓魏的人有多少
甘肅省玉靖縣,劉家峽鎮姓魏的人,這個我查了一下,起碼有80多戶。
Ⅳ 甘肅除了敦煌,歷史上還有什麼文化記憶
歷史上還有文化廊道,很多傳統的建築等等都是珍貴的文化記憶。:敦煌文化藝術又稱莫高窟文化藝術,被稱為東方世界的藝術博物館。它保存了公元四世紀到十一世紀的洞窟735個,彩塑三千餘身,壁畫45000平方米,唐宋木構建築五座。
全市經濟主要以農業為主,旅遊服務業次之,沒有相對較強大的工業。這在全國縣市中是微不足道的。可是因為敦煌曾經的輝煌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而聞名於世。莫高窟1961年被國務院首批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保護項目,並於1991年授於「世界文化遺產」證書。
Ⅳ 永靖縣的歷史沿革
永靖古稱「西羌」之地。
漢代分屬金城郡允吾縣和金城縣。
東晉、十六國時屬河州晉興、金城郡。西秦末並入吐谷渾。魏時屬罕鎮、河州。北周時屬罕郡。
隋時屬蘭州總管府河州、枹罕郡。
唐代屬河州安鄉縣、安鄉郡鳳林縣,地入吐蕃。
五代時仍屬吐蕃。
北宋時分屬熙河路河州。
南宋時先期屬金,後屬熙秦路、臨洮府。
元、明時先後分屬河州路安鄉縣,陝西行省蘭州。
清代分屬河州、皋蘭縣。
民國初分屬導河縣、皋蘭縣。民國十七年(1928年),改導河縣為臨夏縣。民國十八年(1929年3月8日),與臨夏縣、皋蘭縣分出,在蓮花堡設置永靖縣。
1949年8月23日,永靖解放,9月1日,永靖縣人民政府隨即成立。
1958年10月20日,永靖縣並於臨夏市。
1961年12月15日,恢復永靖縣建制。
1962年12月25日,永靖縣縣城設於劉家峽小川。
1979年6月16日設劉家峽鎮。
1985年6月18日,設鹽鍋峽鎮。
Ⅵ 永靖漢族人自稱為「南京大柳樹巷」人,有歷史記載嗎
據金陵旅遊網(http://www.nanjing.gov.cn)訊:1983年秋天,雲南省彌勒縣給南京有關部門寫來一封信,說他們那裡有許多漢族同胞稱先祖是從南京柳樹灣遷去的,懇切要求幫助查找「柳樹灣」。南京的有關專家反復查閱了解放前後各種圖籍史料,並無「高石坎」的地名,只是現在城東南有一處叫「石門坎」。石門坎是否即高石坎呢?如果是的話,柳樹灣應在其附近地段內。專家們一方面繼續查閱史料,一方面到石門坎至明故宮一帶實地訪問踏勘。後在明故宮的遺址上看到有一塊明萬曆四十年九月初九立的大石碑,這塊碑的一段碑文幫專家解決了難題。碑文曰:
「看得疏通溝渠,乃王政要務。除十三門內大小渠陸續疏通外,惟洪武岡口(以)東,從口口關首下北東城兵馬司門首下北標營,柳樹灣、關王廟,太醫院等處過西下各溝,向來不得下流之處,所以雖經疏浚,水仍不。」
從這段碑文說明:柳樹灣的地名在明代確實存在,而且就在明宮城附近。於是,專家們又查對了《明宮城圖第十》,上面標有「東城兵馬司」、「太醫院」。將碑文與宮城圖一對照,說明柳樹灣的位置原在東城兵馬司與太醫院之間,正與現在的石門坎相去不遠(築城後由城牆隔開)。至此明白,「高石坎」應為今「石門坎",柳樹灣即在今天的城東南角。
金陵旅遊網還有一篇文章提到:在南京舉辦的一次學術座談會上,南京史學界的人說:明故宮遺址內有一塊明萬曆四十年(1612)立的石碑,碑文中有柳樹灣地名的記載,也就是說,在明代確有「柳樹灣」這個地名。從南京的水道資料及《明應天府城內坊廂圖》對照,柳樹灣應該在「標營」、「太醫院」、「大中橋」的區域內,具體位置在當年太醫院的上游,東城兵馬司的下方,即今天南京市的藍旗街、御道街一帶。雲南祖輩們流傳下來的「高石坎」實際上是一種口傳之誤,現在該處稱作「石門坎」。
在關於雲南現今居住著的漢族從何移居而來,有很多文章都這樣提到:
明太祖朱元璋曾經命令大將傅友德、藍玉、沐英等大將從南京率大軍30萬出征雲南。平定雲南後,朱元璋很賞識沐英,又念其功勞無比,便派沐英留在雲南鎮守疆土。為了鞏固疆域,促進雲南的發展,洪武十五年前後,沐英親自回到了南京,在南京廣招工匠,隨著自己遠赴雲南屯田墾荒,興修水利。在沐英所帶的明朝軍隊及帶來的工匠中,有部分官兵帶著家屬隨往,有些官兵則與雲南的當地人通婚,從此開荒墾地,生兒育女,世居雲南。
其次,又因柳樹灣緊靠明朝皇宮的東南部,屬於皇城禁地。因此,在這一片駐扎的軍隊以及居住著的居民,成為朱元璋的心頭之患。還有一些讓朝庭很不放心的官員、商賈以及那些犯了罪或被強行加上罪名的人,統統都被發配充軍到了雲南這塊不毛這地。就這樣,居住在柳樹灣一帶的居民就自然成了移民的主要對象了。
其實,何止是彌勒人,走遍雲南38萬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只要詢問雲南的漢族人來自哪裡,大多數人都會根異口同聲地說,來自「南京應天府柳樹灣高石坎」。對於雲南的漢族人是來自「南京柳樹灣高石坎」的傳說,雖然歷史學家們沒有一個具體的說法和定義,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從祖籍關系講,現今居住在雲南省內的漢族人,大多數都是來自於古代吳越地區,即今天的江浙一帶。因為從雲南漢族人與南京人風俗習慣上的很多相同之處,就可以證明這一點,就連彌勒縣的漢族灶台灼力樣和裝飾花紋,都和今天的南京郊區農民的鍋灶相似。
南京柳樹灣高石坎,是雲南人說不完的話題,是雲南人心裡的牽掛,是雲南人尋根的情結。
如今,柳樹灣高石坎(即今石門坎)已經是處於南京城繁華的鬧市區了,聽說,每一年都有不少雲南人去南京尋根呢。而很多雲南人從小就對「南京」這兩個字很耳熟,見到南京人也自然地有一種親切感。
Ⅶ 永靖一中的歷任校長
這個你可以查看學校的歷史資料
估計會有
或者問問學校的有關工作人員
Ⅷ 劉家峽有哪些紅色歷史
劉家峽在甘肅省永靖縣內,距離蘭州市80公里的路程,位於臨夏永靖縣城西南1公里處,是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我國自己設計、自己施工、自己建造的大型水電工程,竣工於1974年,為黃河上游開發規劃中的第7個梯階電站,兼有發電、防洪、灌溉、養殖、航運、旅遊等多種功能。在從前的這個黃河谷地中,只是坐落著近百戶人家的小村落。
劉家峽新區位於太極鎮,此地地勢平坦,臨近黃河,風景如畫,是永靖縣曾經的肥沃農田,2006年以後縣政府大面積開發,把此地作為新區所在地,開發的項目有:永靖縣縣政府辦公樓,永靖縣環保局大廈,國土局大廈,惠安大廈,欣瑞花園,公安大廈,信合大廈,在水一方小區,金融之家,水鄉中學,福門地產,金河灣,麗景潤園,假日花城,令牌花園,等新型建築。房價均價在2000多元每平,有部分樓盤已躍進3000元每平,由於配套設施不完善,空置房很多,入住率很低有待提高。
Ⅸ 永靖縣屬於哪個市是蘭州的嗎
永靖縣隸屬於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不屬於蘭州市。
永靖縣位於甘肅中部西南,臨夏回族自治州北部,東北與蘭州市接壤,南瀕劉家峽水庫(今名炳靈湖),西北與青海省民和縣為鄰。地理位置東經102°53′至103°39′,北緯35°47′至36°12′。東西長66公里,南北寬52公里,黃河流經縣域107公里,呈獨特的S形穿境而過。
截至2019年6月,永靖縣轄17個鄉鎮,分別是:劉家峽鎮、太極鎮、鹽鍋峽鎮、西河鎮、三塬鎮、峴塬鎮、陳井鎮、王台鎮、紅泉鎮、川城鎮、三條峴鄉、徐頂鄉、關山鄉、楊塔鄉、小嶺鄉、新寺鄉、坪溝鄉,共137個村(居)。全縣總面積1863.6平方公里,有兩個國家級地質公園(恐龍足印、炳靈丹霞)。
永靖縣旅遊資源大縣,黃河三峽4A級旅遊景區內有世界文化遺產——炳靈寺石窟,有炳靈石林、恐龍足印2個國家地質公園,有劉家峽水電站,有因建設劉、鹽、八三大水電站形成的三座高峽平湖,有恐龍之鄉、彩陶之鄉、儺舞之鄉、花兒之鄉、工匠之鄉、水電之鄉等美譽。
(9)歷史上永靖縣叫什麼擴展閱讀
歷史沿革
永靖古稱"西羌"之地。漢代分屬金城郡允吾縣和金城縣。東晉、十六國時屬河州晉興、金城郡。西秦末並入吐谷渾。魏時屬罕鎮、河州。北周時屬罕郡。
隋時屬蘭州總管府河州、枹罕郡。唐代屬河州安鄉縣、安鄉郡鳳林縣,地入吐蕃。五代時仍屬吐蕃。北宋時分屬熙河路河州。南宋時先期屬金,後屬熙秦路、臨洮府。元、明時先後分屬河州路安鄉縣,陝西行省蘭州。清代分屬河州、皋蘭縣。
民國初分屬導河縣、皋蘭縣。民國十七年(1928年),改導河縣為臨夏縣。民國十八年(1929年3月8日),與臨夏縣、皋蘭縣分出,在蓮花堡設置永靖縣。
1949年8月23日,永靖解放,9月1日,永靖縣人民政府隨即成立。1958年10月20日,永靖縣並於臨夏市。1961年12月15日,恢復永靖縣建制。1962年12月25日,永靖縣縣城設於劉家峽小川。1979年6月16日設劉家峽鎮。1985年6月18日,設鹽鍋峽鎮。
Ⅹ 甘肅省臨夏縣和永靖縣如何
永靖縣的縣城在劉家峽,是個相當適合居住的城市。在臨夏州來說,劉家峽算是最好的地方了,你可以實地考察一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