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大王廟的歷史沿革
邗溝大王廟相傳始建於漢,供奉的是吳王夫差。清康熙年間曾重修。據成書於乾隆年間的《揚州畫舫錄》稱:「正位為吳王夫差像,副位為漢吳王濞像」,至於增加副位吳王劉濞的理由,《畫舫錄》又雲:「自茱萸灣通海陵,如皋、磻溪,此吳王濞所開之河,今運鹽道也。」由於他們功德在民,所以同被祀奉。嘉慶六年(1801),兩淮鹽運司使曾燠又予重建。咸豐三年(1853),該廟毀於戰火,後雖再予重建,但廟貌規模已遠不如前,只有前後兩進各3間,前進為5架梁山門殿,後進為9架梁大殿;兩進之間以廊房相連,加上配房,共有廟房11間。抗日戰爭勝利後,邗溝財神廟年久失修,破壞嚴重。廟內最後一任掌管道人為家住東圈門的曹姓道士。解放後,1951年春,廟被拆除,磚瓦、木料被用於修建梅嶺小學,廟門前的一對石獅底座至今仍被填埋在邗溝橋南岸西側的河田地底下。 據《畫舫錄》記載:「是廟靈異,殿前石爐無頂,以香投之,即成灰燼,爐下一水竅,天雨積水不竭,有沙漲起水中,色如銀,康熙間,居人輒借沙淘銀,許願,繳還乃獲銀,後借多還少,沙漸隱,今則有借元寶之風,以紙為鈔,借一還十,主庫道士守之。」最奇特的是大王廟不僅可以求財得財,相傳且可求子得子,因此邗溝大王廟香火鼎盛,尤以農歷初五「財神日」為甚。每年此日,廟內外熱鬧非凡,爆竹聲聲,鼓樂陣陣,邗溝兩岸,香客雲集,通宵達旦,絡繹於途,成為舊時揚州有名的「財神勝會」。
『貳』 臨縣的歷史沿革
臨縣夏屬冀州,周屬並州,春秋屬晉,戰國時屬趙國。
秦莊襄王二年(前248年),屬太原郡。
漢武帝元朔四年(前125年),置臨水縣,屬西河郡。
王莽時期,臨水縣曾改監水縣。
東漢,復名臨水縣。
東漢永和五年(公元140年)臨水縣並入離石縣,仍屬西河郡。東漢末,西河郡並入太原郡。
三國初,仍屬太原郡。
魏黃初二年(221年),設置西河郡,仍屬西河郡。
兩晉時轄於離石,為匈奴佔領。
十六國時期,屬離石鎮。
南北朝時期,北周時置烏突郡、烏突縣。
隋開皇元年(581年),廢郡,改烏突為太和。
大業三年(607年),改州為郡。臨縣屬離石郡。
唐武德三年(620年),改太和縣為臨泉縣,屬石州。
宋仍稱臨泉縣、定胡縣,隸屬石州,屬河東路。
元符二年(1099年),改屬晉寧軍。
金天會元年(1123年),復名為臨水縣,廢晉寧軍,屬石州。
蒙古中統二年(1261年),改臨水為臨泉,屬太原郡。
元至元三年(1337年),升為臨州。
明洪武二年(1369年),臨州降為縣,屬太原府。臨縣之稱由此而定,至今未變。
萬曆二十三年(1595),臨縣改屬汾州府。
清因明制,縣屬汾州府,冀寧道。
民國廢除府州,縣直屬山西省轄,境內實行區所制,劃為東、南、西、北、中5個區。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臨縣解放,成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民主政府,臨縣劃為10個區。同年10月,為抗日戰爭所需,將臨縣分為臨縣、臨南兩個縣,臨縣設7個區,臨南設5個區。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臨縣,臨南合並,仍稱臨縣。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屬興縣專署管轄。
1952年劃歸榆次專署(後改晉中專署)。
1971年組建呂梁地區,劃歸呂梁地區。
1984年4—7月,改鄉(鎮)村制。臨縣設10個鎮,28個鄉。
2002年撤鄉並鎮,全縣設13個鎮,10個鄉。
2004年7月,呂梁撤地設市,仍由呂梁市管轄至今。
『叄』 蒙山大佛距今已經有多少年的歷史了,怎麼被發現的
蒙山大佛,距今已有約1500年的歷史。1983年,王劍霓去太原調查地名的時候發現了蒙山大佛。大佛位於山西省太原市晉源區,高17.5米,寬25米,頸部直徑寬5米,是世界上最早的大型佛像,比樂山大佛還要早162年。
蒙山大佛在被發現後,由於當時的科技和經濟基礎差,設備不完善。大佛的腹、手、基座等都被淹沒在大佛胸下的山坡泥石里。遺憾的是大佛頭像已經遺失,尋找多年依舊不見佛頭的蹤跡。直至2007年,太原市出於對蒙山大佛進行旅遊方面的開發與保護,專家開始對佛像進行修復。此後蒙山大佛開始重見天日並且聞名於世界。
蒙山大佛的是歷史的見證到了元朝末年,可能是由於朝代的更替,戰亂的動盪,管理的不善,名噪一時的大佛逐漸泯然於世,佛像的身子破爛不堪,佛頭亦不知所蹤。只剩下巨大的身軀藏身於雜草泥泠之中。
時間的洪流代走了大佛曾經的輝煌,也渡上了歷史的滄桑。1983年王劍霓的探索之旅,讓蒙山大佛重見天光,今天我們又何其有幸能再睹其風采,見證歷史的成長與時光的奇跡。
『肆』 皇覺寺有多少年歷史
皇覺寺建於南朝宋元嘉三年(426年),北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改名為「皇覺寺」。已有1500多年歷史。
『伍』 城頭山有多少年歷史了
城頭山
,有著6000多年歷史的古老城址,有著6500年前養育華夏先民最古老的稻田,有著6000多年前人類最早最完整的祭壇……太多的中國及世界之「最」,令足下那方土地神聖而凝重。
『陸』 大明寺有多少年歷史從什麼時候開始
中國大明寺有四處:一 揚州大明寺位於江蘇省揚州市蜀岡中峰。唐天寶元年(742年),名僧鑒真東渡日本前,即在此傳經授戒,該寺因以名聞天下。二 浙江三門大明寺為台州古剎之一,始建於唐代。三 河南濟源大明寺,原名通慧禪寺,始建於宋代,元代改為大明寺。四 河北邯鄲大明寺,始於年代無考,坐落於永年縣,現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柒』 肇源縣有多少年歷史
肇源縣原名後郭爾羅斯,位於黑龍江省西南部、松嫩兩江左岸,長春、哈爾濱回、大慶「金三角」的中心,答隸屬於大慶市。是金太祖「肇基王績」之地,有著6000多年的文明,幅員面積4198平方公里,截止2013年47.58萬人口,肇源縣一個多民族縣份,21個民族,轄16個鄉鎮,6個農林牧漁場。
肇源縣轄8個鎮、8個鄉,福興鄉、三站鎮、薄荷台鄉、二站鎮、和平鄉、肇源鎮、頭台鎮、大興鄉、浩德蒙古族鄉、義順蒙古族鄉、古龍鎮、新站鎮、民意鄉、茂興鎮、超等蒙古族鄉、古恰鎮。以及立陡山良種場、新立良種場、經作場、種畜場、茂興湖水產養殖場。共有11個社區居委會、138個村委會。(截止2014年)
『捌』 祖廟有多少年歷史了
佛山祖廟坐落在佛抄山市祖廟路襲的鬧市中。它是供奉道教崇信的北方玄天大帝的神廟,始建於北宋元豐年間(公元1078--1085年),元明北帝廟,明代改稱靈應祠;因為宋元以後這里一直是佛山各宗祠公眾議事的地方,成為聯結各姓的紐帶,所以佛山人習稱它為祖廟。
『玖』 古城三廟距今有多少年的歷史
1984年4月建館伊始,館址設在文廟內。從2002年開始,將文廟、東營廟、城隍廟三個古建群一氣貫通,從而使博物館南北縱深達600餘米,佔地8萬余平方米,囊括以元代建築為主,涵蓋宋、元、明、清各代古建風格的單體建築100餘座,形成一個精美的露天建築陳列,在規模上居全國縣市級博物館之最。在完整保留古建築風貌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建築內部條件加以改造,舉辦各類文物陳列,從而使建築陳列與文物陳列渾然一體,建築藝術和人文藝術交相輝映。
『拾』 夕照寺有多少年歷史了﹖
夕照寺創建年代不詳,據說始建於明時(正統、景泰年間,1450年左右),為西山內浙僧分院。寺名「夕照」取容自燕京八景里的金台夕照。據趙吉士育嬰堂碑記雲:夕照寺清代順治初已毀,僅存屋一楹,雍正年間文覺禪師元信退居於此,將殿宇整修一新。
夕照寺在乾隆年間曾進行修繕,清嘉慶三年蓄款重修,廟佔地約20餘畝,殿房共108間。夕照寺坐北朝南,由山門殿、大雄寶殿、大悲殿、東西配殿、方丈院、後院、磚塔、停靈房等組成。其山門殿上有石額上題「古跡夕照寺」。
希望能夠幫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