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漢習樓船,唐標鐵柱,宋揮玉斧,元跨革囊分別指哪四位歷史人物(順序顛倒為錯!)
漢習樓船:
據《史記·平淮書》載,公元前120年,漢武帝「大專修昆明池,治樓船……」以操習水軍,屬打通從滇池通往印度的路徑。」
唐標鐵柱:
《新唐書·吐蕃列傳上》,公元707年,吐蕃及姚州蠻寇邊,「九征毀絙夷城,建鐵柱於滇池以勒功」唐朝派遣唐九征為討擊使,擊毀吐蕃城堡,拆出了吐蕃在漾水、濞水上的鐵索橋,切斷了吐蕃與大理洱海地區的交通,斗爭取得了重大勝利,唐九征就立鐵柱記功
宋揮玉斧:
玉斧為文房古玩,作鎮紙用。《續資治通鑒·宋紀》:北宋初年,「王全斌既平蜀,欲乘勢取雲南,以圖獻。帝(趙匡胤)鑒唐天寶之禍,起於南詔,以玉斧畫大渡河以西曰:『此外非吾有也!』」
元跨革囊:
《元史·憲宗本紀》,公元1252年,「忽必烈征大理過大渡河,至金沙江,乘革囊及皮筏以渡。」
『貳』 大觀樓的對聯中「東驤神駿,---- -南翔縞素」「漢習樓船,-----元跨革囊」指的是什麼呀
自己去看吧 有現成的答案
『叄』 漢習樓船,唐標鐵柱,宋揮玉斧,元跨革囊。解釋下
1、漢習樓船
漢武帝初年張騫出使西域,回來後向漢武帝詳細報告了西域各國的情況。他報告說在大夏看見邛山出產的竹杖和蜀地出產的細布。當地的人說這些東西是商人從身毒販來的。他認為既然身毒可以買到蜀地的東西,那大夏一定離蜀地不遠,於是建議開通一條從蜀地通往西域的通道。
漢武帝就派張騫為使者,帶著禮物從蜀地出發,去結交身毒。張騫把人馬分為四隊,分頭去找天竺。四路人馬各走了兩千里地,都沒有找到。往南走的一隊人馬到了今天大理洱海附近,被當地的昆明族給擋住了。
因為西漢的士兵大多不習水性,無法征服洱海周圍善於水上作戰的昆明族,於是,征討一失敗告終。漢軍回長安以後,漢武帝在長安按照洱海的形狀開鑿了「昆明湖」,操練水軍,以期能打敗昆明族,征服洱海地區。這就是雲南歷史上有名的「漢習樓船」的歷史典故。
2、唐標鐵柱
公元680年,吐蕃攻佔了安戎後,控制了唐朝通往西南諸蠻的道路。隨後,吐蕃與唐朝在洱海地區展開了爭奪,他們之間的爭奪,其勝負關繫到唐朝政權的生死存亡。
因為吐蕃向東擴張,不僅西北邊陲不得安寧,連中央王朝也受到威脅;吐蕃入犯蜀西及西洱河地區又使唐朝西南邊疆的安全面臨危機。為避免被動挨打的局面,唐必須從洱海地區抗擊吐蕃,與西北相配合,形成對吐蕃的包圍。
因此,鞏固姚州都督府就成為保衛唐王朝全局戰略的重要措施。要鞏固姚州都督府,就必須依靠洱海諸蠻;洱海諸蠻的向背關系著姚州都督府的命運。為此,姚州都督府的首要任務就是隔斷吐蕃與洱海諸蠻的聯系,招撫諸蠻。
為保衛姚州和抗擊吐蕃,唐朝於公元707年派監察御史唐九征為姚雟道討擊使,進討深入到洱海地區的吐蕃。當時吐蕃在漾水和濞水間架設鐵橋,以通西洱河,並在西洱河兩岸構築城堡。唐九征首先摧毀了守橋的城堡,繼而焚毀了兩坐鐵索橋,截斷了吐蕃進入西洱河地區的通道。
戰役結束後,命書記閭邱均在劍川勒石建碑,立鐵柱於洱海北面,以紀念這次戰役的巨大勝利。這個鐵柱是唐對洱海地區實行有效統治的標志。
3、元跨革囊
1253年,蒙古大汗蒙哥派其弟忽必烈率軍進攻雲南,計劃先滅大理,對南宋形成包圍態勢,最後消滅南宋,統一全國。忽必烈率十萬大軍來到金沙江畔,可是面臨著洶涌的金沙江水,蒙古軍隊無法渡江。正在為難之間,當地少數民族獻策,用革囊做筏子渡江。
革囊即羊皮囊(也有用牛皮做的)。可用單個革囊縛在身上作漂浮器材渡江,也可多個皮囊連綴為筏子。於是忽必烈大軍就用革囊以及皮筏渡過金沙江,滅了大理國,將雲南歸於元的統治之下。
4、宋揮玉斧
「宋揮玉斧」這一典故說的是:北宋太祖趙匡胤在平定四川之後,手持玉斧沿地圖的大渡河一劃,說:「此外非吾有也。」意思是宋朝再不要大渡河以外的地方了。
這並不是因為宋朝不想要大理國這塊土地,而是因為北宋不像漢唐那樣國力強盛、疆域遼闊,當時北宋國勢貧弱,已無力再進攻雲南;加之宋太祖錯誤地總結唐朝扶持南詔而南詔叛唐的教訓,因此將雲南劃在疆域之外。
(3)元跨革囊是歷史在什麼的典故擴展閱讀:
元王朝雖然在雲南建立行省,但為了限制行省的權力,又分封蒙古親王鎮守雲南,劃給他們管轄范圍和領地,不受行省約束。
大理國段氏則「世襲大理總管」,管轄大理、善闡、威楚、統矢、會川、建昌、騰越等城,並劃定滇西為其轄地。雲南形成了蒙古親王、行省及段氏總管三家統治的格局。段氏總管時期,洱海地區仍較多地保留著大理國時期的傳統。
「元跨革囊」,促進了忽必烈平大理國和元代的統一,結束了中國歷史從唐末以來的分裂局面。同時也促進了麗江納西族地區政治經濟的發展。表現為:一是麗江納西族結束了長期的各部落分立的局面,實現了全民族的統一;二是統一後的納西族首領得到了中央政權的任命,土司世襲制由此開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漢習樓船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唐標鐵柱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宋揮玉斧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元跨革囊
『肆』 元跨革囊的介紹
1206年(丙寅年),抄鐵木真統一了大漠南北,建立了軍事奴隸制的蒙古汗國。蒙古貴族採取先征服西南諸番,而後形成南北夾攻南宋的戰略。為此,他們先征服大理。 1253年,蒙古汗蒙哥派其弟忽必烈率領10萬大軍,分兵三路,直指雲南。中路由忽必列親自率領,南下過大渡河,西向金沙江,入麗江東部,再南攻大理。是年9月,忽必烈率軍到達金沙江西岸,命令將士殺死牛羊,塞其肛門,「令革囊以濟」,用做渡江之用(地點在現在的長江第一灣),渡江後入麗江,大敗大理守軍。這就是昆明大觀樓長聯里「元跨革囊」典故的出處。
『伍』 元跨革囊比紅軍長征更艱苦,為什麼不是人類歷史第一次
1、元朝是騎著馬,而長征是步行的。
2、長征是人類歷史的偉大奇跡,而不是第一次奇跡
3、另外,毛當年說的第一次,是指第一次在幾十萬大軍圍追堵截、在天上有幾十架飛機的基礎上,用1年的時間,走了2.5萬里。
『陸』 元跨革囊的經過
1244年,窩闊台繼承蒙古汗位,命征蜀蒙古軍抽調精兵,攻取大理。據說當時調集的軍隊達20萬之眾。大軍由川西過大渡河,越金沙江,直奔大理。大理國王段祥興命軍將高禾率部迎敵,在今麗江九禾一帶,與蒙古軍展開激戰。
迎戰蒙古軍隊的大理國將軍高禾,又名高和、高泰和、高逾城和,是當時大理國相國高祥之弟,為大理國重臣。這場戰爭的戰況,沒有資料記載,不過有兩件事情可以說明此次戰事的激烈與重要:其一是戰役結束後,大理國派專使段連柘赴南宋通報戰況,南宋朝廷派使團專程來大理,到九禾弔唁陣亡將士;其二是大理國在九禾建佛塔,為戰死沙場的將士超度。九禾塔現雖然已毀,但當年建塔用的磚,卻仍有保留,磚上模印有「追為高逾城和及殉國……」等文字,說明此塔是專門為「九禾之戰」的陣亡將士修築的「超生塔」。
九禾戰役中大理國與蒙古軍都損失慘重,但蒙古軍北還,不完全是軍事因素,主要原因是窩闊台汗突然逝世,大軍只好撤回。
而大理國方面,與高禾同時戰死的高氏家族成員,還有高福善、高明勝、高明祥、高政運、高政志等,所以此次戰役,對大理國震動很大。段氏意識到,要抗擊蒙古軍隊,必須與南宋聯合起來,便遣使四川,想與南宋共議御敵之策,卻遭到拒絕。其結果是大理國在大渡河一帶沒有形成有效的防區,而只好把防線收縮到金沙江一帶。
但也有的學者認為,九禾戰役引起了南宋的高度重視,然而,大理國方面並未對來自北方的威脅產生警惕,軍事上沒有進行積極的布防,外交上也沒有與周邊,特別是沒有與大渡河以南的各部族進行聯絡,更沒有與南宋方面聯合抗擊蒙古軍隊的意圖與行動。但據《元史類編·兀良合台傳》說,「憲宗初立,大理方結好於宋,帝銳意圖宋,乃遣皇帝忽必烈先進兵討西南夷。」這就是說,大理國確曾有主動與南宋聯合的舉動,連蒙古憲宗皇帝都覺察到了。 宋淳祜七年(公元1247年),蒙古軍隊再度南下,意在偷襲大理國,但受到四川宋軍的阻擊,未能到達大理國境。如果南宋能聯合大理國,實現「聯滇保蜀」的戰略,則蒙古軍隊要滅大理,繼而攻南宋,是非常困難的。不幸的是,南詔與唐王朝之間的戰略結盟,並沒有在大理國與南宋之間再度出現。
蒙古憲宗二年(公元1252年)九月,忽必烈奉命率軍10萬,由蒙古高原起程遠征大理國。當年十二月,大軍乘冬季封凍之機,越過黃河,進入河湟之地。第二年春天,大軍經過鹽夏,四月出蕭關,六月進駐六盤山,八月抵達甘肅南部的臨洮。
大軍到達臨洮後,忽必烈做了兩件事,一是遣使赴涼州(今甘肅武威)召吐蕃薩迦派首領八思巴,為大軍過藏區作準備;二是派遣玉律術、王君侯、王鑒三人先行,招諭大理。前者應召而至,後者卻因道路阻塞,無功而返。這說明蒙古軍用兵,還是以謀略為上。在八思巴的協助下,蒙古大軍順利進入川西地區,九月,抵達忒剌,即今天四川西部松藩一帶。
大理國在金沙江以北設有建昌、會川二府,這里是南詔時期東蠻所居之地,這里的部族,雖在大理國建昌、會川二府管理之下,但同時常常依附於宋王朝的黎州,一如南詔時期的東蠻,既歸南詔,又傾向唐王朝的劍南西川節度。蒙古軍隊進至大渡河邊後,忽必烈將大軍分為三路:兀良合台率西路,抄合、也只烈率東路,忽必烈親率中路,分別進攻大琿國。
兀良合台所率西路軍,由晏當路(今四川理塘、稻城一帶)南下,經川西藏區,進至今雲南迪慶州香格里拉縣一帶,在巨甸渡過金沙江。西路軍在今麗江石鼓一帶,被「空和寨」所阻。空和寨是大理國在金沙江邊設置的軍事要隘,沿江依山而築,牢不可破。兀良合台親自率軍出戰,經過七天的激戰,才攻破寨門。
抄合、也只烈所率的東路軍,沿川西平原南下,進入大理國建昌、會川二府轄地。此路大軍的戰略意圖,是佔領建昌、會川二府,過金沙江,進逼姚州,轉而西進,與中路軍、西路軍會師,合圍大理國都城羊苴咩城。姚州即今雲南姚安,這是由四川進入雲南的傳統通道之一。南詔大理國時期,姚州為僅次於「首邑之地」洱海周邊地區的重要轄區。但東路軍進入大理國建昌、會川二府後,遭遇頑強抵抗,後來雖兵臨姚州城下,亦不能攻克城池,只好停下等待忽必烈中路大軍的支援。 忽必烈率領的中路軍,先到達滿陀城(今四川瀘定),由於行軍不便,蒙古軍丟下糧草輜重,輕裝渡過大渡河,在高山峽谷無人區之中,急行軍二千餘里,到達金沙江畔。據考證,忽必烈中路軍的行軍路線,是由大渡河而南,沿河谷南下,到達今麗江寧蒗縣永寧鎮金沙江北側。么些族(納西族)首領和字出降,為蒙古軍引路。
蒙古軍隊雖來自大漠,不習水性,但出師之前,他們對大理國的山川地勢有詳細的了解,知道這里有大渡河、金沙江、洱海等河流湖泊,為渡河作好了准備。來到金沙江邊,面對洶涌的江水,蒙古軍士不用船隻,使用北方人渡河慣用的「革囊」渡過了金沙江天險。
「革」者,「皮」也,「革囊」,顧名思義就是皮子做的氣囊。中國北方,特別是黃河兩岸,普通百姓過河,都是乘革囊而過。革囊一般用羊皮做成,製作的方法,大概是將羊宰殺之後,用細管向羊皮中吹氣,使皮肉之間產生氣流,再用力捶打羊皮,羊皮就會與羊肉分離。這時,割下羊頭與四肢,然後將羊皮從頭部向下撕拉,羊皮就會完整地剝落下來,然後只要將頭部、四肢及尾部的孔洞扎緊,就天衣無縫了。船工向皮囊中吹氣,羊皮就膨脹為鼓鼓囊囊的革囊。這種革囊,人們可以藉之隻身渡河,也可以用它承載木筏,同時讓許多人飄浮過河。大致說來,大凡水流湍急,不易舟楫的河流,都採用這種「革囊渡江」的方式。
渡過金沙江之後,忽必烈率領的中路軍,由永寧南行,從今天的寧蒗縣境內直驅麗江,到達大匱(今麗江大巨),進而攻擊三賧(今麗江),么些族首領麥良出降。蒙古軍由三賧至謀統(今鶴慶),高氏出降,鄰近的善巨(今永勝)高氏也投降了蒙古軍隊。至此,忽必烈所率的中路軍沿途招降納叛,把大渡河以南直到雲南西北部的大理國轄地,都收歸到自己的帳下。大理國西北的軍事防禦體系,大渡河、金沙江兩道天險,以及無數的「蠻夷」部族所形成的緩沖區域,霎時間被「天兵」所破。段氏、高氏萬萬沒有想到,蒙古軍有如天降,一下子就出現在蒼山洱海之間。
緊接著,忽必烈率領的中路軍,首先攻下鄧川。這時,兀良合台所率的西路軍,也抵達龍首關外,兩路大軍合兵一處,乘勢攻破龍首關,大理國「首邑之地」的北大門洞開。蒙古大軍佔領大嫠後,沿蒼山山麓小道,很快直抵羊苴咩城下。 經南詔大理國近500年經營的羊苴咩城,可以說是固若金湯。從戰略上說,蒙古軍並無十分把握攻佔此城。回想唐朝天寶年間,唐軍就曾攻至城下,最後卻落得全軍覆沒的下場。所以,蒙古軍雖有兵臨城下之優勢,但忽必烈並不急於攻城,他認為如果能兵不血刃,訂立城下之盟,那才是上善之策。於是忽必烈再次派遣玉律術、王君侯、王鑒三位特使入城,招諭大理國段氏出降。但大理國段氏、高氏君臣卻頗為自信,他們殺了蒙古使臣,絲毫不理會忽必烈的招降。國王段興智、相國高泰祥引兵出戰,與蒙古軍大戰於羊苴咩城下。
面對堅固的城池和高昂的士氣,蒙古軍一時攻城難克,忽必烈決定再遣使臣招諭大理國君臣,勸其出降。「三返弗聽」,大理國斷然拒絕投降。
忽必烈命令蒙古勇士組成一支特別隊伍,繞道蒼山西坡,由西向東翻越蒼山。這支登山部隊,十之八九死在蒼山之上,但最終完成使命,存活下來的軍士,在蒼山上組成一支奇兵,軍旗招展,鼓號齊鳴,由山頂直沖而下,突入城中。大理國君臣被這種「太陽從西邊出來」的氣勢所逼,棄城而逃,退守姚州、善闡。此次軍事行動,是自南詔統一洱海地區以來,外部軍事力量第一次攻入羊苴咩城,南詔大理國城防體系被蒙古鐵騎踏破。
此後,蒙古軍隊乘勝追至姚州,與在那裡久戰不勝的東路軍會合,攻克姚州城,俘獲大理國相國高泰祥。再後蒙古軍在兀良合台率領下,進軍滇中,圍攻善闡,攻城雖費時日,終究攻破城垣。大理國末代國王段興智出奔至昆澤(陽宗海)被擒,後降蒙古,被封為世襲大理總管,段氏大理國至此滅亡。
『柒』 漢習樓船,唐標鐵柱,宋揮玉斧,元跨革囊分別指哪四位歷史人物(順序顛倒為錯!)
漢習樓船指漢武來帝派源遣人出使西域,南方的一支隊伍來到了雲南洱海,與當地人發生沖突,雙方開打,由於漢軍不識水性,打敗了,回去之後上奏給漢武帝,漢武帝於是派人仿洱海修建了昆明湖,練習水軍。
唐標鐵柱是指唐朝打敗吐蕃,奪回洱海,立下一根鐵柱記載這件事。
宋揮玉斧是說當時趙匡胤滅掉後蜀後,手下問他是否趁機打到雲南那邊去,趙匡胤拿起一把玉斧在地圖上的大渡河敲了敲,說此地以西非吾所有,所以兩宋時期雲南是獨立的。
元跨革囊是指忽必烈滅大理時,渡不過金沙江,當地人告訴他,讓他把牛羊皮做成筏子渡過金沙江。
『捌』 元跨革囊什麼意思
206年(抄丙寅年),鐵木真統一了大漠南北,建立了軍事奴隸制的蒙古汗國。蒙古貴族採取先征服西南諸番,而後形成南北夾攻南宋的戰略。為此,他們先征服大理。 1253年,蒙古汗蒙哥派其弟忽必烈率領10萬大軍,分兵三路,直指雲南。中路由忽必列親自率領,南下過大渡河,西向金沙江,入麗江東部,再南攻大理。是年9月,忽必烈率軍到達金沙江西岸,命令將士殺死牛羊,塞其肛門,「令革囊以濟」,用做渡江之用(地點在現在的長江第一灣),渡江後入麗江,大敗大理守軍。這就是昆明大觀樓長聯里「元跨革囊」典故的出處。
『玖』 元跨革囊的意義
元王朝雖然在雲南建立行省,但為了限制行省的權力,又分封蒙古親王鎮守雲南,回劃給他們管轄范圍和領答地,不受行省約束。大理國段氏則「世襲大理總管」,管轄大理、善闡、威楚、統矢、會川、建昌、騰越等城,並劃定滇西為其轄地。雲南形成了蒙古親王、行省及段氏總管三家統治的格局。段氏總管時期,洱海地區仍較多地保留著大理國時期的傳統。
「元跨革囊」,促進了忽必烈平大理國和元代的統一,結束了中國歷史從唐末以來的分裂局面。同時也促進了麗江納西族地區政治經濟的發展。表現為:一是麗江納西族結束了長期的各部落分立的局面,實現了全民族的統一;二是統一後的納西族首領得到了中央政權的任命,土司世襲制由此開始。
『拾』 「漢習樓船,唐標鐵柱,宋揮玉斧,元跨革囊」誰能解釋下它與大理的關系,特別是經濟方面
「漢習樓船」講得是西漢武帝時的事,而唐標鐵柱是唐朝時的事,宋揮玉斧是宋太祖時北宋與大理間的事情,北宋沒有能力拿下大理,故與大理以金沙江為界。便有了此傳說。元跨革囊是指當年元朝攻下大理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