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雷州的名稱來歷,雷州以前管轄哪些地域相當於今天的什麼城市謝謝了,大神幫忙啊
雷州是我國大陸的最南端。在這一帶,雷暴天氣很多,即使在冬季,也經常能聽到連綿不斷的雷聲,「雷州」因此得名 歷史上所說的雷州,包括如今的雷州市、遂溪縣、徐聞縣、及湛江市區的(赤坎區、霞山區、麻章區、開發區、 東海島)等。清末民初,「雷州概念」已基本定型,這時雷州轄縣共3個:即海康縣、遂溪縣、徐聞縣及遂溪縣轄地-廣州灣租借界(今為湛江市區),雷州府城治所設在海康縣域內。 以前的雷州相當於現在的地級市。
Ⅱ 雷州什麼時候建的
雷州歷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時代,至今已有5000多年。到了春秋戰國時期的公元前355年,楚滅越之後「楚子熊揮受命鎮粵,至此開石城,建樓以表其界」,名雷城。隸屬楚國百越。據《廣東通志》記載,雷城是雷州半島最早的古城,至今已有2340多年歷史。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雷州歸屬象郡(郡,古代的行政區域,比現在的縣小。秦漢後比縣大)。秦代末年,雷州以至雷州半島為南越之地。西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伏波將軍路博德領兵平定南越,在雷城建合浦郡徐聞縣治(治,舊稱地方政府所在地),管轄雷州半島。東漢建武十九年(公元43年),伏波將軍馬援受命征討交址叛亂勝利,恢復移郡治合浦郡(廉州),縣治仍在海康(今雷城),雷州三國時屬吳國珠官郡(後改為珠崖郡)。
晉武帝太康二年(公元281年),珠崖郡並入合浦郡,合浦郡治在今雷城。齊武帝永明中,徐聞縣改齊康郡,郡治仍在今雷城。梁武帝晉通四年(公元523年)分廣州置合州,州治齊康縣,轄境約為當今的雷州半島。梁武帝太清元年(公元574年),改合州為南合州。
隋文帝開皇九年(公元589年)恢復原名合州(州治仍在今雷城),改齊康縣為海康縣。當時因海康境內東西洋面臨大海,夏秋兩季台風海潮泛濫成災,為祈求康寧,故取名海康,此為海康得名之始。唐高祖武德四年,再置南合州,唐太宗貞觀六年,更名為東合州。貞觀八年(公元634年),雷州刺史陳文玉奏請朝廷批准,把東合州改為雷州,雷州也由此而得名。雷州治在雷州城。唐玄宗天寶元年改雷州為海康郡。唐肅宗乾元元年又再次稱為雷州,屬嶺南道(道,行政區劃名。相當於現在的省),海康仍為雷州之治。五代後梁太祖開平四年(公元910年),又改雷州為海康郡,南漢沿用唐朝舊建制,改海康郡為古合州。
宋太祖開寶四年改雷州為雷州軍(軍,行政區劃名),五年,廢除雷州軍再設雷州。元至元十五年(公元1281年),改為雷州路(路,地方區劃名),置海北海南道治,初屬潮廣中書行省(省,行政區域),後屬廣西中書行省。明太祖洪武元年改雷州路為雷州府(府,行政區劃名),海康縣城為雷州府治。清代至民國2年(1913年)沿用雷州府建制,府治不變。
從秦、漢、梁、陳、隋至唐、宋、元、明、清,州名多次更改,或象郡,或合浦郡,或珠官郡,或珠崖郡,或合州,或南合,或東合,或雷州軍,或雷州路,或雷州府,而雷州城為郡治、州治、軍治、路治、府治則一直不變。民國初,撤府留縣,海康縣先後隸屬於高雷道、南路行政專員公署、南區綏靖公署、第八行政督察區、第十四行政督察區等。
1949年12月5日海康縣解放。1956年11月把遂溪縣的紀家、沈塘兩個區劃歸海康縣(今雷州市),東里區新寮島劃為徐聞縣。1958年秋至1961年春撤銷海康縣,原海康縣-分為二:南渡河以北即現今的雷城、附城、白沙、沈塘、客路、楊家、唐家、紀家、企水、海田等10個鄉鎮與遂溪、廉江合並,稱為雷北縣,1960年改為雷州縣;南渡河以南的南興、松竹、雷高、調風、東里、龍門、英利、北和、房參、覃斗、烏石等11個鄉鎮與徐聞合並,稱為雷南縣。1961年4月,按1958年前建制海康縣,同時將徐聞的青桐鄉(小鄉)劃歸英利公社。1982年將沈塘公社的吳村、平衡、乾塘、坑仔、高明、朝棟、文章、吳西等8個大隊劃歸遂溪縣。解放後,海康先後屬南路專區、高雷專區、粵西專區、湛江專區管轄,從1983年9月起屬湛江市。1994年4月26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海康縣設立雷州市,由廣東省直轄,委託湛江市代管。
Ⅲ 雷州歷史有多少年的歷史
2000多年的歷史
雷州市位於廣東省西南部的雷州半島上。雷州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歷史文化底蘊積淀厚重,是廣東六大、粵西地區唯一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雷州文化作為獨特的廣東四大區域文化之一,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至民國二年(1913年),2000多年裡雷州城一直為縣、州、郡、道、軍、路、府治之所在地,成為雷州半島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素稱「天南重地」。
Ⅳ 雷州市的由來
雷祖的由來:雷祖,即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或稱九天應元雷聲普化真王。據《無上九霄玉清大梵紫微玄都雷霆玉經》稱,雷祖是浮黎元始天尊第九子玉清真王的化身。也有說是軒轅黃帝升仙以後成為雷精,主雷雨之神。雷祖為其封號。雷祖居於神霄玉府,在碧霄梵氣之中,去雷城有二千三百里。雷城是天庭行雷之所,高八十一丈,左有玉樞五雷使院,右有玉府五雷使院。天尊前有雷鼓三十六面,由三十六神司之。行雷之時,雷祖擊鼓一下,即時雷公雷師興發雷聲。雷部有神三十六名,皆當時輔相有功之臣。明代小說《封神演義》則稱聞仲為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其率領之雷部催雲助雨護法天君共有二十四名。其中有道觀內常有供奉的律令大神鄧元帥忠,銀牙耀目辛天君環,飛捷報應張使者節,左伐魔使苟元帥章,右伐魔使畢元帥環等天將,還有陶天君榮、龐天君洪、秦天君完、趙天君江、董天君全、袁天君角等等。 雷祖古廟位於粵西古郡雷州市附城榜山村(原遂溪縣第三都英靈村)。唐貞觀年間,鄉民立廟敬奉雷州之祖陳文玉,此乃祭祀雷祖之最早廟宇。1992年,雷州市(原海康縣)人民政府公布其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古廟為二進四合院,佔地面積160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900多平方米。 據雷州府志、廟志、廟碑載:陳朝,雷祖之父陳烘,捕獵為生,居英靈村。此地有一座土地堂,烘奉為「財神」。傳說有盜驅牛至此歇宿,翌晨,牛化為石,鄉民遂改稱其堂為「石牛廟」。 雷祖陳文玉生於陳朝太建二年(公元570年),及成年,貌相超常,武力絕倫,叱聲霆震,資質聰穎,勤學不輟,其性至孝,德才非凡。唐初年,辟茂才,陳文玉於唐貞觀五年(公元631年)首任本州刺史。其教養並行,民皆富庶,難以枚舉。貞觀八年(公元634年),其上疏改古合為雷州。雷祖精察吏治,穌民疾苦,瑤黎諸族皆漢化;又率官民建造郡城,鞭石鴆工,俱屬捐俸,無費民財,民皆安樂,其政績昭著,功高勝岳。雷祖刺茲郡,生有惠政,歿有靈異。之後,鄉民念其開雷之功,奉為神敬如祖。州官奏請朝廷,封號建廟敬祀。帝下詔誥封雷祖為雷震王,建廟立祀。自此,鄉民於石牛廟內奉祀雷祖,此即雷種故廟。及後,逢上元日,州縣文武官員進廟致祭,名曰「開雷」。鄉民燕享各官,官民同樂,祈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自唐後,歷朝對雷祖皆累封王爵、褒彰有加。或官或民重修廟宇,依例祭祀。僅據州志、廟碑載:明弘治 十五年,鎮守珠池太監傅倫、陳榮修葺,置田十三畝,以供祀事;天啟六年,知府於緯重修。清順治二年,前明海北南道加太僕寺少卿蔡秋,捐銀六十兩,合士民捐銀修葺;康熙四十三年,知府趙光貴拔田一石六斗 賢吳造良捐田七石四斗,入廟祀事;嘉慶十四年、同治五年、光緒二十八年,鄉民工賈皆捐銀重修。 古廟迄今凡一千三百餘年,經歷代重修重建,至今仍保存中國傳統建築風格。廟宇宏偉,氣勢磅礴,畫梁雕棟,雅靜清幽。廟內存有漢代瓷器、陳朝石牛,明、清名人學士楹聯匾額。1992年,全國政協委員、建設部專家鄭孝燮,國家文物局專家羅哲文視察古廟,聯名題辭——「基開晉代,功冠雷州」。 古廟自清光緒年間修葺以來,近一百年,飽受風雨,歷盡滄桑,雖古貌猶存,然已有傾倒之危。近年,為保護文物,光耀勝跡,鄉民自發籌資,合各界人士捐贈,於公元二○○一年春重修,仲秋告竣,廟堂重煥異彩。此舉,既使榜山千年古廟不失其勝,且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雷州再增其輝,善莫大焉!雷祖祠位於雷州城西南五里之英榜山,依山傍水,風景秀麗,稱「雷崗聳異」,為雷陽八景之一。始建於唐貞觀十六年(公元642年),是紀念唐代雷州首任刺史陳文玉(雷祖)的相堂。為國家重點文物的保護單位。 民間傳說陳文玉是一位半神半人式的充滿神奇色彩的英雄人物——陳太建年間,古台州城西南五里白院村有一村民,名日陳?p,以捕獵為生,家中養有一隻九耳異犬,每次出獵皆卜犬耳,所捕獵物與犬耳所動相應。一日九耳齊動,陳氏日:「今必大獲矣!」便邀其鄰居十餘人,同往州北之烏侖山。山中荊叢密繞,犬自早晨吠至太陽落山,無一獸出。獵人奇之,伐木而視,見獵犬從地里挖出一大卵,陳氏不知為何物,便抱回家中。次早,烏雲密布,雷電交加。陳氏大恐,便置卵於庭中,忽然卵為霹靂所開,跳出一男孩,兩掌有文,左日「雷」,右日「州」。陳氏將男孩稟明州官,官收卵殼寄庫,男孩交陳氏養育,取名陳文玉。文玉聰穎過人,勤學不輟。長大後,功力絕倫,武藝蓋世,文武兼備,屢受薦舉,文玉卻以雙親年老為辭,拒不當官,曾自謂日:「『侍君不能侍親』,願問寢視善,以樂父母余年。」陳氏夫婦享年百十有三,相繼歿於唐貞觀二年。文玉為之守墓三載。 唐貞觀年間,南合州境內居有黎、瑤、壯、察、侗、苗等少數民族。唐王朝為了穩定邊疆,便啟用土著陳文玉出任本州刺史。 陳文玉任職期間,精察吏治,巡訪境內,消民疾苦,政教並行,使人民安居樂業,民皆富庶,風俗大變。在施行德政之餘,文玉深感本州乃天南重地,四海有事,兵家必爭,為使黎庶安寧,便大修城池,公款不足則自捐薪俸,不費民財,並具疏把古合州改名雷州。雷州之名乃始於唐貞觀八年(公元634年)而沿用至今。 唐貞觀十二年正月十五日,正當城工告竣,文武僚屬歡欣巡城之際,文玉卻生兩翅,白日升天。百官見狀,伏地而拜,文玉終年68歲。為了紀念這一個德政昭彰的地方官,郡民於州城西南五里英榜山立祠以祀,即今之「雷祖祠」。 祠依山而築 ,北構南趨,山下是一望無垠的萬頃洋田,其勢極其雄偉壯觀。祠分三進,由山門、正殿、側殿、後殿、東西廡、鍾鼓樓、碑廊等建築組成,全部建築沿中軸線布局。順山門青石板台階拾級而上可直通後殿,佔地面積一萬多平方米,是嶺南地區最大的祠堂之一。山門依屋宇三間面寬洞開而三,為硬山頂,硬山檁式結構。山門門聯:「霹靂開天南一祖,聲名為海北同尊」,是對雷祖降世的美麗傳說及「受職父母邦,德政彰明」的贊譽。二進為祠的建築主體,分正殿及東、西側殿。正殿前設有拜亭,整個建築形制呈「凸」字形排列,依次供奉陳文玉(中)、李太尉(漢朝的李廣,居左)及英山石神(右),俗稱「雷詞三殿」。正殿面寬進深各三間,硬山頂,四柱抬梁式梁架結構,舉梁平緩,前檐廊出檐極寬,建築風格獨特,富有地方特色。沿著前檐廊可從東側殿直通西側殿,殿前屏風精雕細刻,玲瓏剔透,巧奪天工。 雷祖祠歷史悠久,詞內文物十分豐富,有千年石人、乾隆御踢匾額及歷代碑刻30餘通。歷代顯宦名流,騷人墨客,游覽之餘無不留下感人的詩篇。寇準有詩,東坡有賦,丁謂作記,李綱題碑,這些詩賦碑刻歷盡人世滄桑至今尚珍藏於祠內,堪稱祖國文物之瑰寶。 雷祖祠神話傳說紛經,其中千年石人就有一段美麗的傳說:五代後梁開平四年,寇賊符益喜等不輸稅糧,倡亂騷擾,還煽動民族糾紛,鬧得雷州無寧日。欽差都知司馬陳襄,帶領12隻船的兵力,圍剿征討。當時,符益喜等駐師廟中,因朝廷官兵不熟悉情況,屢戰不勝。後來,陳真虔禱雷祖,並於廟前張榜招兵。次日復戰,陳襄遠遠望見雷祖陳文玉與漢太尉李廣協同陰兵助戰,這場戰斗果獲大勝,但賊首末擒。至夜,陳襄夢見雷祖對其目:「賊來降我,我收在廟前,化為石人。」黎明起視,果見四石人跪子廟庭,其中一個被殺了頭。雷州從此得以太平,陳襄等拜謝雷祖,並具疏奏聞朝廷,於開平改元乾化二年,朝廷命郡它重建雷祖廟宇,並於雷祖廟西建李太尉廟,塑太尉像,與英山石神列而為三,稱「雷詞三殿」。 雷祖祠自唐貞觀十六年始建,迄今已1350多年了。方誌典籍多有記載,唐代劉恂的《嶺表錄異》、宋代《太平寰宇記》、《宋本方輿覽勝》、明末清初的《廣東新語》,《子不語}}以及當代出版的《華夏諸神》、《超凡世界》、《中國崇拜物》等書都均有記述。 古代聞名於世的「天下四絕」(雷州換鼓、錢塘江潮、廣德埋藏、登州海市)中的「雷州換鼓」就是發生在雷祖祠的民俗事象。「雷州換鼓」是古代雷州人在雷祖祠內舉行的一種隆重的「祭雷」儀式。《雷祖志》載:「至於-…。雷車雷鼓等物,各以板圖藏於廟內,令郡民當里役者依樣修造,逢上元日,齊候文武各官送太廟致祭,名日『開雷』。又辦酒席-…。官民同樂,始得風調雨順,不然則歲悍年凶,自是有禱則應,雷郡獲享國泰民安之福」。《廣東新語》雲:「六月二十四日,雷州人必供雷較以酬雷,禱而得雷公之墨,光瑩如漆,則以治邪扭驚?].」「雷公墨」即隕石,古代雷州人稱為「雷公石」或『「霹靂?U」、並當作一種驅邪避災之物,可見古代雷州人把雷公作為一種能造福或降禍於人的強大力量象徵而銘刻於心,所以』「祭雷」儀式的隆重也不言而喻了。現在,「雷州換鼓『」早已失傳,當代雷州人只能從典籍中窺見一二。————《海康縣志》
Ⅳ 雷州縣的歷史是什麼
1.始建前, 2.秦屬象郡地; 3.漢屬合浦縣地; 廉江市羅州大道 4.晉屬高涼郡高涼縣地; 5.南朝宋、齊,屬高涼郡羅州縣地。 6.南朝梁、陳,為羅州高興郡石龍縣地。 7.隋朝,仍屬高州高涼郡石龍縣地。 8.唐高祖武德五年(公元622年)析石龍縣建石城縣,屬羅州, (註:羅州城遺址在河唇鎮龍湖村東側,面積約6萬平方米。 此遺址布局有仿唐代長安城的明顯跡象。1962年,此城址被廣東省人民政府列為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其時,在縣境之西及西南同時建招義、零綠兩縣。唐天寶元年,招義縣改為干水縣),此縣名即為石城縣之始。 9.唐朝武德六年(公元623年),羅州徙治石城縣。 10.唐玄宗天寶元年,以濂江河取名,易名為濂江縣。 11.宋朝,太祖開寶五年(972年)廢羅州並廢濂江、干水縣,劃入吳川,屬辯州(今化州,太平興國五年即980年,改辯州為化州)。 12.南宋孝宗乾道三年(1176年),復析吳川西鄉置石城縣,屬化州。 13.元朝,屬化州路。 14.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屬化州府。 15.七年(1374年)屬化州。 16.九年(1376年)屬高州府。 17.清朝,屬高州府。 18.民國元年(1912年)至3年,屬高州道。 19.民國3年(1915年),改石城縣為廉江縣,屬高州道。 20.民國9年(1921年),廢除道制,仍屬高州善後處。 21.民國12年(1924年),屬高雷廉欽瓊崖羅陽八屬聯軍總指揮部。 22.民國15年(1927年),八屬聯軍全部覆滅後,屬廣東南路行政公署。 23.民國25年(1937年),屬廣東省第七行政區公署。 24.民國38年(1940年)至新中國成立前夕,屬廣東省第十四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25.1949年11月11日:廉江縣城解放,屬廣東南路專員公署。 26.1950年9月,屬高雷專區。 27.1952年11月,屬廣東粵西行政區。 28.1956年2月,屬廣東省湛江專區。 29.1959年1月,廉江、遂溪、海康(南渡河以北部分)三縣合並為雷北縣,屬廣東省湛江專區。 30.1960年11月,雷北縣易名為雷州縣,屆廣東湛江專區。 31.1961年3月,撤銷雷州縣,恢復廉江、遂溪、海康三縣。按原縣區域分治和歸屬。 32.1978年9月,屬廣東省湛江地區行政公署。 33.1983年9月,實行市領導縣體制,屬湛江市。 34.1993年12月,經國務批准,廉江撤縣設市(二類市)。歸廣東省直轄,並委託湛江市代管。
Ⅵ 湛江歷史文化多久
雷州「石狗」天下絕 湛江這個地方,一般人不一定很熟悉。但說到因多雷暴而得名的中國三大半島之一的雷州半島,則是海內外共知的,湛江市就位於雷州半島。這是一個特別的地理概念,因為這里是中國大陸陸地的最南端,堪稱「地之角」,歷史上一度被稱為「南蠻之地」,這樣的邊緣地帶,能有多深厚的文化?我有點懷疑。湛江的市容印象:一進湛江市區,四處都是美麗而修長的棕櫚科植物,那亞熱帶城市的優美風情處處呈現。我們住的海濱花園,到處都是鬱郁蔥蔥的奇花異樹,香氣撲鼻。而不遠處,就是優美的海港,空中彌漫的是海的氣息。走在林蔭小道上,花香鳥語夾雜著海浪的聲音,使整天工作在喧囂的北京、灰霧蒙罩著生活的我,心情是無比歡暢,愜意的很。湛江真好休閑!
不過幾天行走下來,我發現湛江不但是休閑的城市,更是人文歷史悠久的地方。雷州西湖「十賢」祠,雷州石狗,遂縣醒獅,海上絲綢之路——漢徐聞古港遺址,等湛江獨特的歷史人文與民間文化,一時漫溢在我的腦海,「文明之光輝耀千秋,偏遠之地鍾靈毓秀」,用這句話來概述我對湛江的感受,很恰當。
西湖「十賢」人文重
史載,「秦朝時期湛江轄地歸屬象郡。唐貞觀八年(公元634年),改名雷州,統管雷州半島三縣。」當時,居住在雷州半島的主要是百越族,文化生態還是原始的俚僚文化,故有「南蠻之地」稱謂。這種地方,人跡罕至,地處中原文化圈的人士是不願意來的,不過這邊遠之地常被朝廷用來流放不聽話的臣子。書上說,僅唐宋兩代,被貶謫到湛江或在湛江逗留的名人就不下20人。寇準、李綱、蘇軾、蘇轍、秦觀、湯顯祖等名臣賢相和大文豪們先後接踵而至。
在雷州的著名景點之一西湖,我們瞻仰到保存很好的這些先賢的遺跡。杭州有西湖,為何此處也叫西湖?正詫異間,聽當地文化局同志介紹,雷州西湖原名羅湖,始建於北宋,自從大文豪蘇軾兄弟在此醉游之後,羅湖更名為西湖。
當年蘇軾被貶謫期間,曾兩次在雷州逗留,一是被貶途中,一是赦歸途中。在被貶海南途經雷州時,與謫居當地的胞弟蘇轍邂逅。為消除謫居悲苦,他們常遊玩羅湖。後蒙赦歸,又特意在雷州逗留,常在羅湖吟詩會友。不長的時間內,他在此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詞篇章及寶貴的墨跡,而在與鄉人的接觸中,蘇公無意中又成了中原先進文化的傳播者,為當地的文明發展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於是後來的雷州人為了紀念蘇公,遂易羅湖名為「西湖」,並於明嘉靖年間在西湖公園內為蘇軾專門修建了蘇公亭,亭前有一蘇軾石像,昂首挺立,雙眸眺望北方,表現出他身在偏地,仍翹首中原的愛國情懷。
西湖北側有宋園,內有十賢祠,是雷州人為紀念宋代丞相寇準、學士蘇軾、侍郎蘇轍、正字秦觀、樞密王岩叟、正言任伯雨、丞相李綱、趙鼎以及參政李光、編修胡詮等十位先賢修建的。這「十賢」可謂是「賢」中的代表人物,其人品高尚,正氣凜然,學識淵博,政績卓越,而不是阿諛奉承,為五斗米而折腰之輩。把他們列為「十賢」是反映雷州民眾的意願。入祠內,右側一方大型石刻《雷州十賢堂記》首先映入眼裡,這是奉祀過宋代「十賢」的故址,它始建於宋咸淳十年(1274年)。祠中,還有一方較小的《十賢堂記》石碑,是屢經刀兵浩劫倖存的珍貴文物,碑文由南宋名相文天祥揮淚撰寫。據說原稿收藏在「十賢」之一秦觀後裔處,直到500多年後的清嘉慶九年(18O4年)才由廣東學使、狀元姚文田書寫刻石,人們喻此碑銘為《正氣歌》的姐妹篇。
宋園內還有寇公祠,據載,一代名相寇準終老雷州,他一生的最後18個月都在雷州度過。寇準是北宋著名政治家,一度任北宋真宗時宰相,自宋乾興元年(1022年)貶雷州當個小小司戶,不到兩年,就於天聖元年與世長辭了。雷州,成為他在人生的道路上最後的歸宿點。寇準在雷州的職位雖然不高,但勤政愛民,積極傳播中原文化。後來他的遺體運回西京安葬,而雷州人深感他的忠義,為了緬懷他,於是在他寄居過的寓所「西館」立祠奉祀。宋紹興五年(1135年)宋高宗又賜「族忠祠」匾額,至今猶在。「寇公祠」內幾幅圖畫也記載了他在雷州的業績:修建真武堂,教書傳藝,使鄉民的子孫也能讀書;講授天文地理,破除歪理邪說;傳授先進生產技術,促進經濟發展;傳播中原文化,向當地人傳授中州音,促進了當地人與中原的交流。
可以說,古代官吏的流放史,其實也是一部先進的中原文明在中國四處傳播的文明進化史。先賢們個人命運的悲劇,卻成為湛江的福音。他們的努力使這片洪荒之地,成了鍾靈毓秀的沃土。「十賢」雖早已作古,西湖公園內的古跡也歷經千百年滄桑,時興時衰,但先賢的文化遺留卻一直潤養著後人,成為今日雷州半島最精粹的文化之重要成份。今日的雷州,已經是中國首批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廣州西部唯一的一座。
雷州「石狗」天下絕
湛江不僅擁有如此深厚的歷史人文,當地的各種民間文化也是源遠流長,博大精深。雷州石狗就堪稱「天下一絕」。在雷州,所到之處,無論是博物館、村口、古道、巷口、門口、水口或古墓祠前,都能看到一尊尊或坐、或蹲、或伏的石狗雕像,可以說,只要有建築、有門的地方就有石狗雕像。我們知道,忠實的狗雖常被用來看家護院,但守護神以石獅最為常見,以石狗取代的少見,然而在雷州,清一色的石狗駐守門戶,實在罕見。
據說雷州石狗的起源,約在殷周年代,從黃河中下游南遷的俚、僚、瑤、僮等少數民族是聚居在雷州較早的先民,由於文明程度與生產力的落後,雷州先民需要依託某物種作為圖騰祈求庇護,而當時的瑤族信奉「狗」當始祖,「石狗」成為圖騰標志,直至後來瑤漢同化,也一直沿襲下來,雷州石狗於是成為當地獨特的民俗文化。
在雷州石狗陳列館,我們看到了從民間徵集到的200多隻不同年代的石狗,造型千姿百態,風格各異。由於長久受風雨剝蝕,它們或是灰暗色,或呈青黛色,但依然栩栩如生。據館長介紹,目前發現最早的石狗是先秦時期的。自秦漢始,各個朝代的石狗都有出土。
據說,雷州境內現存有1.5萬至2.5萬只古石狗,被稱為散布民間的「雷州兵馬俑」。雷州石狗不僅數量多,而且類別多,有地域型,時代型與時代的地域型;有原始類,抽象類,具象類,人格化類;有文象武象之分。不同時代的石狗各具特色,特徵鮮明,從簡單到粗獷、古樸典雅到雍容華貴,造型的演變與發展,反映了一個時代雷州的社會文明與人們對德福的崇尚。譬如秦時石狗,輪廓粗獷,方方圓圓,反映出當時人們認同天圓地方說。漢朝石狗,及其簡約,十分抽象,表明人們對自然的敬畏。
雷州石狗是古代雕刻藝術的瑰寶。對於這一份厚重的民間文化遺產,雷州市委、市政府以及各級文化部門都高度重視,積極做好各項保護工作,不僅廣為徵集遺落民間的石狗,還組織專家研究整理相關文獻,使石狗文化在雷州大放異彩。2004年,雷州石狗被列入第一批中國民族民間保護工程18個試點項目中。目前,一座大型的石狗園林展示館正在修建之中。屆時,世界各地的遊客來到湛江,就可以觀賞到完整的雷州石狗文化。
遂溪「醒獅」驚世界
看完雷州石狗後,我們驅車前往湛江市徐聞縣——祖國大陸的真正最南端,前去一睹佐證了「海上絲綢之路」始發港之一的漢徐聞古港遺址。途徑遂溪縣,有幸觀賞到名揚海內外的「遂溪醒獅」表演。
說起遂溪縣民間醒獅表演活動,那可真是歷史悠久。早從明、清開始,就形成了習俗,後在民間廣為傳承,不斷被創新繁榮,加上近年來,政府大力發展民間醒獅文化,醒獅藝術於是成為當地獨具特色的民間藝術品牌。2003年12月,遂溪被中國民間文藝協會命名為「中國醒獅之鄉」。
據介紹,目前當地民間醒獅團已發展到255個,參加表演的超過1萬人。其中尤以文車、許屋、龍灣、等醒獅團的水平最高。我們觀賞的正是文車醒獅團的高樁獅表演。
文車醒獅屬南獅,其造型身披麟甲,色彩五彩繽紛。表演時突出喜、怒、疑、驚、睡、醒等感情變化。鑼鼓聲中,驕陽下,只見一頭懶洋洋的獅子,始是伏地打盹,繼而隨著鼓點做出各種姿態。不久獅子醒來,開始出洞,窺測方向,突然間,鼓聲急促起來,面對10多米高的梅花樁,「醒獅」一躍而起、探樁、上樁、飛樁、采青、回樁……,實在是驚險刺激、扣人心弦;那獅子在高樁上,還隨著鼓點的輕、重、緩、急,做出千姿百態的動作與喜、怒、哀、樂的表情,把醒獅的神態表現的淋漓盡致、栩栩如生。舞獅能到如此境地,黃飛鴻再世也不過如此!
我在旁看的是眼花繚亂,膽戰心驚,這個高樁表演,無論從藝術、套路及難度上,都可用「新、高、難、險」四個字來描繪。中山大學教授黃偉宗曾用「民族之魂在醒獅,醒獅之鄉在遂溪」來評價遂溪醒獅藝術,雖說有點爭議,但「遂溪醒獅」實在堪稱一絕!2008年奧運會開幕式上,應該有「遂溪醒獅」表演項目,讓世界都驚喜一把。
海上絲綢源徐聞
接下來的一路,一直沉浸在「遂溪醒獅」的驚險里,我不斷觀看著自己拍攝下來的表演場面,直到徐聞。徐聞的點燈樓角,是中國大陸的最南端。這里還有馳名中外的漢代海上絲綢之路始發港徐聞古港。於是好奇心重新轉移。
不過,在徐聞感受最深的,是這里的乾旱。我們到徐聞的時候,正感上徐聞遭遇百年未見的大旱,已經整整245天沒下過雨,地上早就龜裂的可以掉進一頭大象。當地有句俗語:「徐聞十年九旱」,水是這里最稀缺的資源,連我們住在縣政府的招待所里都不能供應水。如此炎熱的夏天,一路風塵僕僕,本想安頓後能先沖個涼,結果滴水沒有,感受可想而知。最後大家跑到外面的賓館開房,輪流沖涼,成為湛江之行中難忘的一幕插曲。
當時我們還不知道這里的旱情,難免有點怨言,第二天,了解到情況後,頓時釋然,不由轉而為徐聞的旱情憂心。回來後,看報道說,徐聞終於下了透雨,旱情得到緩解,心裡還暗暗高興。
我們參觀了海上絲綢之路的始發港之一——漢徐聞古港遺址。據《漢書·地理志》記載,中國出口船舶「自日南障塞,徐聞合浦開航」,這是「海上絲綢之路」最早的記載。而史料上的「徐聞」,據考證就是今天的徐聞。在漢徐聞古港遺址一帶,挖掘出大量漢代遺址,包括漢磚、瓦片、萬歲瓦當、漢代私印等,專家通過考古、考察遺址和文物及多學科的論證,一致認為徐聞是漢代海上「絲綢之路」最早始發港之一。據說,在那裡,現在還隨處可以挖掘到漢磚漢瓦。因為已沒有多少考古價值,當地政府准備將此作為一個旅遊項目來開發,外地遊客自己去挖掘漢磚漢瓦,挖到都可以帶走,讓人怦然心動。
由於時間的原因,沒有能踏上祖國大陸最南端的點燈樓角,也沒有能一睹那中國大陸架面積最大、保護最完整的珊瑚礁群,這是很遺憾的事。也許,這是美麗的湛江要給我們留點白,喚起我們終生的牽掛。有機會,一定要再去徐聞,感觸那大陸最南端的歷史文化。
Ⅶ 雷州歷史文化展何時結束
關於雷州的概念有兩個,一是民繫上的雷州,二是現有行政區域的雷州,即雷州市。民系的雷州是指歷史上的雷州府所屬各縣(徐聞、海康、遂溪);即現在大家所認同的「雷州民系」;雷州市位於廣東省西南部的雷州半島上。雷州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歷史文化底蘊積淀厚重,是廣東六大、粵西地區唯一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雷州文化作為獨特的廣東四大區域文化之一,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至民國二年(1913年),2000多年裡雷州城一直為縣、州、郡、道、軍、路、府治之所在地,成為雷州半島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素稱「天南重地」。
中文名稱: 雷州市
外文名稱: 英語:Leizhou/Luichiu
別名: 簡稱「雷」
行政區類別: 縣級市
所屬地區: 中國廣東省
下轄地區: 雷城街道辦、新城街道辦等
政府駐地: 雷城街道辦
電話區號: 0759
郵政區碼: 524200
地理位置: 中國大陸最南端——雷州半島
面積: 3532平方公里
人口: 170萬(2010)
方言: 雷州話
氣候條件: 亞熱帶海洋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 雷祖祠、雷州市博物館、雷州西湖、雷州三元塔、雷州天寧寺等
火車站: 雷州火車站
車牌代碼: 粵G
政府領導: 市委書記:許順 市長:劉耀輝;
時區: 北京時間;UTC+8
目錄
歷史淵源
關於「雷州」的概念
雷州方言
城市介紹
雷州民系
城市名片
雷州歷史文化
名勝古跡雷祖祠
三元塔公園
西湖公園
高山寺
天寧寺
公益組織雷州蒲公英青年志願者拓展服務隊
雷州大學生志願者聯合會
蒲公英助學社
歷史知名人物
當代知名人士科學界
文藝界
娛樂界
政治界
教育界
醫學界
體育界
其他
民俗文化
特產
氣候
自然資源
交通郵電
港口
科教文體
醫療衛生歷史淵源
關於「雷州」的概念
雷州方言
城市介紹
雷州民系
城市名片
雷州歷史文化
名勝古跡 雷祖祠
三元塔公園
西湖公園
高山寺
天寧寺
公益組織
雷州蒲公英青年志願者拓展服務隊 雷州大學生志願者聯合會 蒲公英助學社歷史知名人物當代知名人士
科學界 文藝界 娛樂界 政治界 教育界 醫學界 體育界 其他民俗文化特產氣候自然資源交通郵電港口科教文體醫療衛生展開 編輯本段歷史淵源
雷州半島文化,簡稱雷州文化,又稱雷文化,亦稱雷州文明。是嶺南地區最古老、持續時間最長的文明之一。雷州思想指的是傳統上雷州半島內部對雷州半島傳統文化的認同與繼承的思想模式,或可稱之為擁護雷州文化的意識形態。 「雷州文化」作為區域文化,名列為廣東「四大文化」之一。與「潮汕文化、客家文化、廣府文化」被確定為廣東的「四大文化」。雷州電子地圖
本數據來源於網路地圖,最終結果以網路地圖數據為准。
Ⅷ 關於雷州歷史的故事40字左右
雷州市,建市前稱海康縣,是廣東省湛江市轄縣級市,位於雷州半島中版部。屬熱帶季風氣權候。雷州市東瀕雷州灣、南隔瓊州海峽與國際旅遊島海南相望、西瀕北部灣、北接湛江城區。雷州市境內交通有粵海鐵路、國道207、湛徐高速公路貫通全境。
雷州半島、海南島和北部灣的城鎮群經濟圈,自然條件優越,適宜發展。具有南亞熱帶特色的農、林、牧、副、漁生產。雷城(古雷州府治)是廣東七大、粵西地區唯一且廣東省唯一一個縣級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雷州文化是獨特的廣東四大區域文化之一。
Ⅸ 雷州的歷史沿革
雷州遠在四五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時代便有人類繁衍生息。先秦時期,這里先後為越楚的勢力范圍。據史載,公元前355年,楚滅越之後「楚子熊揮受命鎮粵,至此開石城,建樓以表其界」。漢元鼎六年(前111年)至民國二年(1913年),2000多年裡雷州城一直為縣、州、郡、軍、道、路、府治之所在地,成為雷州半島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素稱「 天南重地」。
西晉時,今廣東省腹地屬當時的廣州,粵北屬荊州,雷州半島和海南島屬交州 。
唐貞觀八年(634年)改東合州為雷州。轄境相當今中國三大半島之一的雷州半島全境等地區。北宋太祖開寶四年(971年)改雷州為雷州軍(軍,古時行政區劃)。 元至元十七年(1280年)為雷州路治。明洪武元年(1368年)為雷州府治。清承襲明代的體制,仍為雷州府。民國二年(1913年)實行省直管縣,廢府治(即雷州不作為行政區劃名),存雷州首縣海康。
雷州市直接繼承原海康縣建制。據《今縣釋名》:「縣南、西皆瀕海,本漢徐聞,隋改徐聞為隋康,析隋康地置縣,因名海康。西漢設徐聞縣(縣治在今雷州城),隋開皇九年(589)改置海康縣,
元朝地方行政制度分省、路、府(州、軍)、縣四級,另有道,是省以下、路府之上的承轉機構。今廣東省境分為廣東道和海北海南道。廣東道道治在廣州,海北海南道道治在今雷州市 。
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改廣東道為廣東等處行中書省,並將海北海南道改隸廣東,廣東成為明朝的十三行省之一。而且,過去長期與廣西同屬一個大區的雷州半島、海南島劃撥廣東統轄 。
後幾經變遷,1961年恢復海康縣建制。1994年4月26日撤銷海康縣,設立雷州市。
Ⅹ 知道雷州歷史的朋友請進
雷州市
雷州市位於祖國大陸最南端的雷州半島中部。地跨東經109°44′-110°23′。北緯20°26′-21°11′。東瀕南海,西靠北部灣,北與湛江市郊、遂溪縣接壤,南與徐聞縣毗鄰。南北長83公里,東西寬67公里,總面積3532平方公里。地理位置為東經109°44′-110°23′,北緯20°26′-21°11′。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年平均溫度23度C。全市總人口141萬,轄20個鎮,鏡內有11個國營農林鹽場,雷州城為市人民政府所在地,面積4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0萬。全市耕地面積152萬畝,海岸線長達406公里,自然條件優越,適宜發展。具有南亞熱帶特色的農、林、牧、副、漁生產,享有「魚米之鄉」的美譽。
雷州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歷史文化積淀厚重,名列國務院頒布的99個全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雷州遠在四五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時代便有人類繁衍生息。先秦時期,這里先後為越楚的勢力范圍。據史載,公元前355年,楚滅越之後「楚子熊揮受命鎮粵,至此開石城,建樓以表其界」。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至清未,雷州城大都為縣、州、郡、道、府治,成為雷州半島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素稱「天南重地」。
雷州由於歷史的淵源地緣關系,成為歷史上楚越文化、土著文化、閩南移民文化、海洋文化和中原文化的交匯地,進而逐漸形成獨特的雷州文化。在雷州鍾靈毓秀的紅土地,人文薈萃,保留下來的文物古跡遍布城鄉,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頒布的文物保護單位有57處,其中雷祖祠為國家級,三元塔為省級,真武堂、韶山古戲台、東嶺莫宅祠堂、唐代墓葬等4處為地市級。市博物館收藏文物數量之多,檔次之高,均居全省縣級博物館之首。該館是全國文物系統優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這些文物古跡是雷州數千年文明史的見證,是雷州先輩勤勞、勇敢、智慧的結晶。各級政府和廣大群眾十分重視文物收集、保護和利用工作。改革開放以來,政府撥巨資,群眾積極籌善款修葺、恢復文物面貌,搶救了大批文化瑰寶。以文物為依託,結合自然景觀,在雷城修建了西湖公園、三元塔公園和雷祖祠旅遊區,形成城內、城外和近郊三點一線的參觀旅遊網路。當遊人漫步雷州,徜徉於旖旎的湖光山色之中,流連於名勝古跡之間,面對詩情畫意,其樂融融。
雷州地靈人傑,人才輩出。如留下「九耳呈祥」動人故事的唐代俊傑陳文玉先後任東合州、雷州刺史,功勛卓著,曾被太宗降詔褒獎:「養晦數十年惡事非君,受職父母邦,德政彰明。」他被後人尊為雷祖,立祠紀念,又如歷官福建古田、台灣知縣、福建巡撫兼署閩浙總督的陳瑸,為官清廉,愛民如子,被譽為明、清嶺南三大清官之一,迄今,台灣仍流傳膾炙人口的「陳瑸放犯」故事,再如乾隆年間進士、翰林編修、大家者陳昌齊(字觀樓),他書示村民的「有千年祿切,無百年觀樓」的哲言至今仍振聾發聵。明、清之秀,僅雷州府轄下的海康縣就孕育出22名進士。
雷州廣袤的紅土地留下歷朝賢臣名將的足跡。西漢、東漢伏波將軍路博德、馬援銜命維護祖國版圖的統一,先後揮師南下,屯兵雷州,庇護民眾,雷人築「伏波祠」以紀其功;唐代名宦李邕、宋代名臣寇準、李綱、胡銓、秦觀、蘇軾、蘇轍、趙鼎、李光、任伯雨、王岩叟等先後被貶到雷州或途次雷州,帶來了先進的中原文化,被文天祥稱譽「敬賢如師」的雷州人民為之建十賢祠、蘇公亭、寇公亭、真武堂紀念。後人躡賢蹤,懷先哲,無不勵志修身立品,愛國愛民。
雷州景色美不勝收,既有西湖翠擁、雁塔題名、一龍煙繞、萬頃連雲等舊雷陽八景,也有天成台、高山寺、寶林禪寺等新景點。登臨三元古塔,極目東眺,萬頃良田,莽莽蒼蒼,南海波濤,天水一色。眼前景物,令人目不暇接,遊人到此,莫不塊壘盡消,驚嘆天地造化之奇,鬼斧神工之妙。
雷州的民俗文化活動豐富多彩,妙趣橫生。元宵佳節,城鄉各地的飄色遊行勢恢宏;陽春三月,松竹、南興、覃斗等地的儺舞(走成倀)及流行各處的散花舞引人入勝,這兩個古老的舞蹈被選入<<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古樸的雷州歌,有三百年歷史的雷劇更為人們所喜聞樂見。
雷州自然條件得天獨厚,物產豐饒。肥沃的大地慷慨地為勤勞的人們奉上香甜的優質大米,鮮美的魚蝦,晶瑩的白糖,圓渾的南珠,壯碩的牛羊,爭奇斗艷的花卉,甜美的嶺南佳果。還有那風味獨特的雷州小吃----葉搭餅、嘉嶺白餅、烏石甜糟、英利燒豬肉、客路白切狗等令人大塊朵頤,回味悠久。雷州是一顆熠熠生輝的南國明珠,是蘊藉歷史文化的「大觀園」。
雷州半島居民的祖先原來屬於黎族,唐宋以後,又有瑤族、苗族和壯族等少數民族遷入,相傳大多來自福建,途經粵東而至,在雷州定居,雷州至今倖存的大量石狗與遷居的少數民族圖騰崇拜有關,例如瑤族歷來就有敬重狗的風俗。但後來隨著大量漢族人口的遷入,伴隨著佛教的傳播,打破了石狗一神獨尊的局面,在不以狗為圖騰崇拜的人群中,引入了吃狗的習俗,所以由於民族交融和觀念的沖突,今天在雷州出現了尊狗和吃狗相背的兩種民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