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簡介 > 胡姓在歷史上有什麼大人物

胡姓在歷史上有什麼大人物

發布時間:2021-03-13 11:04:14

㈠ 歷史上的胡姓名人

1、胡質

胡質,字文德,壽春人,三國時曹魏大臣,官至荊州刺史、征東將軍。胡質性情深沉,好深思,不以自己的標准去衡量他人,因此得到他人的愛戴。

嘉平二年去世。家裡沒有什麼財產,只有皇帝所賜衣物和書廚。軍師把這些情況報告給朝廷,追封他為陽陵亭侯,食邑百戶。謚號貞侯。由其子胡威繼承爵位。嘉平六年朝廷下詔追思並褒獎徐邈、胡質和田豫清正節儉的行為,賜三人家室二千斛谷和三十萬錢,並布告天下。

2、胡車兒

胡車兒,東漢末年武將,初從張綉,為其心腹猛將,勇冠三軍,與賈詡交情甚佳。宛城大戰後,張綉投降曹操,曹操愛胡車兒之驍勇,手以黃金與之。

後因曹操私納張綉亡叔張濟的遺孀鄒氏,張綉深感其辱,欲殺曹操,與賈詡商議後決心反曹。考慮到典韋的勇猛,便令胡車兒盜走典韋的雙戟。最終典韋、曹昂、曹安民皆死於此次戰斗。

3、胡遵

胡遵,安定臨涇人,三國時魏國大將,景初二年(238)公孫淵造反,胡遵在司馬懿的指示下擊破公孫淵將領卑衍、楊祚。

嘉平四年冬十一月,時任征東將軍的胡遵與征南大將軍王昶、鎮南將軍毌丘儉等征討東吳,同年十二月東興之戰被吳將諸葛恪擊敗。正元二年升任衛將軍,甘露元年薨,追贈車騎將軍。

4、胡威

胡威,字伯武,一名貔。淮南壽春人。曹魏至西晉時期名吏,曹魏徵東將軍胡質之子。胡威早年就自勉立志向上,與父親都以廉潔慎重而聞名於世。歷任侍御史、安豐太守等職。

後升為徐州刺史,在任上,勤於習政,使教化之風盛行一世。再遷右將軍、豫州刺史。入朝任尚書,加奉車都尉,曾向晉武帝建言,認為時政過於寬松。官至前將軍、監青州諸軍事、青州刺史,累封平春侯。

5、胡充華

胡充華, 北魏宣武帝皇後,《北史演義》稱胡仙真,幼年時受到良好教育,成年時入佛寺為尼。她在佛寺精研佛法,深通佛經義理。

宣武帝元恪即位初年,經他人舉薦,她被宣召入宮講道。其秀麗優美的姿容、清純伶俐的口才,深深打動了宣武帝,於是宣武帝破例下詔封其為世婦,隨侍左右。崇尚佛事,廣鑿石窟,為歷代第一。

㈡ 姓陳的歷史上可有什麼大人物

陳姓源於媯姓!是胡公滿的後人。胡公滿是周武王的女婿。 吳姓源於姬姓!是吳太伯 吳仲雍的後人。太伯是周太王長子 ,仲雍是太王次子。太王第三子叫季歷,是周武王的爺爺。

㈢ 歷史上的胡姓名人有哪些

胡姓始祖,雖然可以追溯到周代的滿文公,可謂淵源久遠。但是胡氏在早期能夠名垂史冊的,卻並不多見。能數得上的,只有春秋時期的名士胡衍。他以其大義化解蒲邑之危而名盛於世。除此之外,所知甚少。

然而到了秦漢,胡氏有極為出色的表現。太史令胡母敬,作《博學篇》七章,稱為"秦篆"(即後來所稱的小篆);經學家胡母生,著《春秋公羊傳》。胡安,是一位了不起的教育家,曾在白鹿山聚徒受經,司馬相如便是他的得意門生之一;胡烈,則是一位出名的好官,他在擔任襄陽太守時,築堤灌園,曾被老百姓歌頌為"譬春之陽,如冬之日。"

唐宋時期,是胡姓人氏才華橫益、人才輩出的興盛時期。唐代時有詩人胡曾,宋代教育家胡安定,經學家胡安國,學者胡直等。宋代教育家胡安定,開創宋代理學的先聲,曾提出"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學校"的主張,並且把講學分經義和治事兩齋,嚴立學規,以身示範。至於胡安國,熟悉歷史的人都知道,宋朝在王安石施行新法的時候,曾廢棄先秦時期最為精闢的智慧結晶"春秋三傳",將之摒諸學宮的大門之外。要不是胡安國的矢志"搶救",今天呈現在國人面前的傳統文化的內容,很可能就是兩樣了。胡安國對於整個中華文而言,可謂是功高五嶽,難怪他身後會被從祀於孔子廟,千秋萬世受人瞻仰。

元代之後,史學家胡三省,明時文學家胡應麟、胡震亨,清時經學家、地理學家胡渭,軍事家胡林翼等,也是胡氏中名垂千秋的人物。

明代在文化領域較有成就的胡姓人物有學者胡居仁、胡直,伊斯蘭教學者和經師胡登洲。明末有胡正言,擅治印、繪畫,與刻工汪楷等合作,改進了彩色套版印刷術。

近現代的胡姓名人主要有:國民黨右派首領胡漢民,著名學者胡適,病理學家、醫學教育家胡正詳,小說家胡也頻,中國共產黨總書記胡耀邦。

廣東潮陽縣著名人士胡萬洲,任國民政府海陸大元帥,孫中山總統咨政。

㈣ 胡姓有歷史名人

關於胡氏的姓氏來源說法為下:
根據《元和姓篡》等史籍記載,胡氏的姓源可以追溯到上古聖君虞舜的媯姓後裔。這樣說來,其胡姓始祖,應當是三千多年前被周武王封為陳地的胡公滿了。胡公滿是虞舜的第三十三代孫,周武王的東床快婿,被封為陳侯。由此可見,中國胡氏的先祖是正統的虞舜後裔,黃帝子孫,並非後來入侵中原的"五胡"後代。
胡氏還有兩支源於古代的國名。周代有兩個鬍子國。一個在今河南,是西周初分封的周朝同姓諸侯國。它曾參與以楚國為首的聯軍去攻打吳國,後來又跟隨楚國與吳國作戰,楚國回師途中順便吞並了鬍子國。另一個胡國是歸姓,在魯定公時被楚國滅掉。這兩個鬍子國亡國之後,王族子孫都以原國名為姓,又形成兩支胡氏。
在胡氏中,曾經出現過復姓胡母氏。胡母氏這一復姓,得姓於齊宣王之時,距今有兩千四百八十多年的歷史。胡氏復姓,開始也很盛行。秦時,有太史令胡母敬,漢時有胡母生和胡母班。晉代以後,胡母復姓漸漸被"胡"這一單字姓氏所代替。由於其後世子孫大多改姓為胡,使得胡母復姓所傳日漸減少。這大概是這一胡母復姓傳之不多,至今仍然為數稀少的原因之一吧。
胡姓中,除了源自黃帝後裔的這一支外,外族改姓胡的也為數不少。漢代以後,特別是五胡亂華之時,進入中原的外族,紛紛"改姓胡氏",為漢族胡氏沖添了新的成分,使得後來胡姓的繁衍,又多了一支世系。

聚集地( 遷徙分布)

至於胡氏的源地,當然是周初的封地陳國了。即今天的河南省淮陽縣。從此之後,胡氏以此為源地,其後世子孫逐漸向四處延伸。經過數代的繁衍,先後南達新蔡,北到山西,並成為當時的胡姓望族。再以後,又由新蔡和山西兩地的胡姓向其他各地遷居、繁衍,致使遍及了全中國。
胡氏南遷,始於西晉末年。胡氏的後代,從中原渡江南下,先遷到安徽,然後又從安徽再遷至福建。最後由福建遷居入台灣。台灣的胡姓,至今已遍及全省。不過,居住較為集中並且人數最多的,則是台南、台北、彰化和新竹等地。

堂號
胡氏堂號主要是"澹安堂"。得名是由於宋朝胡詮所著的《譚安集》。

㈤ 胡姓歷史名人

還有清代紅頂商人胡光墉,字雪岩。
前多有古人,
後更有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
胡氏將發揚光大。

重慶胡光琰

中國歷史上姓胡的名人都有誰

漢朝時胡廣、唐復代有詩人胡曾制、北宋有學者、教育家胡瑗、南宋有經學家胡安國、宋、元之間有史學家胡三省、明代在文化領域較有成就的是學者胡居仁、胡直。

㈦ 中國歷史上姓胡的名人都有誰

姓胡的歷史名人有:胡廣、胡曾、胡宏、胡得生、胡三省、胡渭、胡天游等版等。

1、胡三省權

胡三省(1230年5月15日—1302年2月21日),字身之,寧海(今浙江寧海)人,宋元之際史學家。南宋理宗寶佑年間進士,歷任縣令、府學教授等職。應賈似道召,從軍至蕪湖,屢有建言,然賈似道專橫不用。後隱居不仕。

2、胡曾

胡曾(音層)(約840—?),唐邵州邵陽人,號秋田。懿宗咸通中舉進士不第 。關心民生疾苦、針砭暴政權臣而著稱。《唐才子傳》稱贊他「天分高爽,意度不凡」。著作有《詠史詩》。

3、胡得生

胡得生(863~937)法名齊己,晚年自號衡岳沙門,湖南長沙寧鄉縣塔祖鄉人,唐朝晚期著名詩僧。著有《白蓮集》十卷、詩論《風騷指格》一卷傳於後世。

4、胡瑗

胡瑗(993~1059)字翼之。中國北宋學者。理學先驅、思想家和教育家。 因世居陝西路安定堡,世稱安定先生。慶歷二年至嘉祐元年歷任太子中舍、光祿寺丞、天章閣侍講等。

5、胡廣

胡廣(1370年-1418年6月11日),一名靖,字光大,號晃庵,江西吉水人,南宋名臣胡銓之後。明朝文學家,學者,官員。建文二年(1400年)庚辰科狀元。官至文淵閣大學士。

㈧ 姓胡的歷史名人

姓胡的歷史名人有:胡廣、胡曾、胡宏、胡得生、胡三省、胡渭、胡天游回等等。

1、胡答三省

胡三省(1230年5月15日—1302年2月21日),字身之,寧海(今浙江寧海)人,宋元之際史學家。南宋理宗寶佑年間進士,歷任縣令、府學教授等職。應賈似道召,從軍至蕪湖,屢有建言,然賈似道專橫不用。後隱居不仕。

2、胡曾

胡曾(音層)(約840—?),唐邵州邵陽人,號秋田。懿宗咸通中舉進士不第 。關心民生疾苦、針砭暴政權臣而著稱。《唐才子傳》稱贊他「天分高爽,意度不凡」。著作有《詠史詩》。

3、胡得生

胡得生(863~937)法名齊己,晚年自號衡岳沙門,湖南長沙寧鄉縣塔祖鄉人,唐朝晚期著名詩僧。著有《白蓮集》十卷、詩論《風騷指格》一卷傳於後世。

4、胡瑗

胡瑗(993~1059)字翼之。中國北宋學者。理學先驅、思想家和教育家。 因世居陝西路安定堡,世稱安定先生。慶歷二年至嘉祐元年歷任太子中舍、光祿寺丞、天章閣侍講等。

5、胡廣

胡廣(1370年-1418年6月11日),一名靖,字光大,號晃庵,江西吉水人,南宋名臣胡銓之後。明朝文學家,學者,官員。建文二年(1400年)庚辰科狀元。官至文淵閣大學士。

㈨ 歷史上的胡姓人物

胡公滿:根據《元和姓纂》等史籍記載,胡氏的姓源可以追溯到上古聖君虞舜的後裔媯滿。媯滿是虞舜的第

胡公滿
三十三代孫。媯滿死後謚號胡公,後人以謚為姓為胡姓。
胡衍:戰國時期名士。
胡毋敬:秦朝太史令,書法家。(胡母雖為復姓,起於胡姓。)
胡母生:西漢臨淄人,名生,字子都,西漢時經學家。
胡安:西漢教育家,曾在白鹿山聚徒受經,司馬相如便是他的得意門生之一。
胡質:三國魏國荊州刺史。
胡淵:西晉將軍。
胡遵:三國時魏國大將。
胡威:西晉奉車都尉。
胡奮:西晉大將。
胡烈:西晉涼州刺史。
胡芳:晉武帝貴嬪。
胡國珍:北魏司徒。
胡充華:北魏宣武帝皇後。
胡焱:東晉散騎常侍。

胡質
胡廣:東漢重臣。古華容(今湖北監利)德高望重的學者。
胡曾:唐代詩人。
胡令能:唐代詩人。
胡則:北宋兵部侍郎。
胡松年:北宋抗金衛國英雄。
胡舜陟:北宋廬州知府。
胡仔:北宋文林郎。
胡瑗:北宋理學家、思想家及教育家。
胡銓:南宋政治家、文學家,樞密院編修官。曾撰文斬秦檜。
胡安國:南宋經學家。
胡宏:南宋理學名家,為胡安國之子。人稱「五峰先生」

胡瑗
胡三省:元代史學家。
胡惟庸:明代開國功臣、丞相,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丞相。
胡大海:明朝開國功臣。
胡直:明朝福建按察使。
胡富:明朝戶部尚書。
胡瓚 明朝工部尚書
胡海:明朝開國將軍。
胡松:明朝工部尚書。
胡璉:明朝戶部侍郎。
胡效才:明朝監察御史。
胡宗憲:明朝政治家、軍事家,抗倭名將。

胡雪岩
胡懈:明朝副都御史。
胡居仁:明朝理學家。
胡正言:明朝書畫家。
胡應麟:明朝文學家。
胡震亨:明朝文學家。
胡登洲:明朝伊斯蘭教經師。
胡渭:清朝經學家、地理學家。
胡簡敬:清朝吏部侍郎。
胡長齡:清朝禮部尚書。
胡公壽:清朝書畫家。
胡璋:清朝畫家。
胡定:清朝御史。

胡逸民
胡嶧陽:清朝文學家。
胡開文:清朝徽墨行家。
胡雪岩:清末紅頂商人。
胡林翼:晚清中興名臣之一,晚清湘軍將領。
胡藻斌:民初嶺南畫家。
胡萬洲:國民政府海陸大元帥。
胡漢民:國民黨右派首領。
胡逸民:原國民黨南京中央軍人監獄監獄長。
胡適:近代學者。曾任中央研究院院長,北京大學校長
胡也頻:近代文學家。

胡適
胡宗南:中華民國陸軍一級上將。
胡璉:中華民國陸軍一級上將。

㈩ 文姓的,歷史上有沒有什麼大人物

文 種:楚國郢(今湖北省江陵西北)人,春秋時代與范蠡同助越王勾踐復國爭霸,後被勾踐賜死,時有「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形容文種之死。
文 翁:廬江舒縣(今安徽省廬江西)人,西漢蜀郡太守。其人重視教育,創辦了文翁學校,為中國歷史上創辦國立學校之第一人。
文 同:梓州永泰(今四川省鹽亭東)人,北宋著名詩書畫家,長於墨竹、山水繪畫,主張「胸有成竹」之繪竹法,被人稱為「湖州竹派」。曾任陵州、洋州等知州,著有《丹淵集》。
文 彭:文徵明長子,明代傑出的篆刻家、書畫家,善書畫,尤精篆刻,與何震並稱「文何」。
文 嘉:畫家,文徵名次子,工小楷書,善畫山水,筆墨秀潤,兼能花卉。
文 祥:盛京(今遼寧省沈陽市)正紅旗人,清代洋務派首領之一,歷任工部、吏部右侍郎,武英殿大學士、軍機大臣等。文廷式:江西萍鄉人,清光緒進士,曾任翰林院侍讀學士,善作詩詞,有《雲起軒詞鈔》、《聞塵偶記》等著作。
文 康:滿洲鑲紅旗人,清代小說家,曾任徽州知府。著有《兒女英雄傳》等。
文 慶:滿洲人,清代大學士、軍機大臣,其主張重用漢人之策為八旗王所敬信。
文彥博:汾州介休(今屬山西省)人,北宋宰相,前後任事約五十年之久,名聞四夷,後被封為潞國公,著有《潞公集》。
文天祥:吉州廬陵(今江西省吉安)人,南宋大臣,民族英雄。在抗元斗爭中,始終威武不屈,終以身殉志。其所作《過零丁洋》及《正氣歌》為世人所傳誦。
文徵明:長洲(今江蘇省蘇州)人,明代書畫家,詩文書畫皆工,尤精於畫。其為「明四家」之一,同時亦是「吳門派」之領袖。傳世真跡有《山雨圖》、《古木蒼煙圖》等。傳世書跡有《醉翁亭記》等,著有《甫田集》。
文震孟:文徵明曾孫,明代天啟中殿試第一,官至禮部左侍郎兼東閣大學士。
文安之:湖廣夷陵(今湖北省宜昌)人,南明大臣,歷官南京國子祭酒、東閣大學士等。
文廷式:江西萍鄉人,光緒進士,曾任翰林院侍讀學士。他贊成光緒親政,支持康有為發起強學會,因而受到慈禧太後的嫉視,被參革職。戊戌變法發生後,東渡日本。他能詩詞,也有慨嘆時事之作,著有《雲起軒詩抄》、《聞塵偶記》等。
文年生:中共早期黨員,曾任黨和軍隊重要領導職務多項。解放後被授予中將軍銜。

閱讀全文

與胡姓在歷史上有什麼大人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