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昔馬鎮從有人到現在有多少年的歷史了
昔馬鎮地處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盈江縣西部,是祖國邊境線上的一個高寒山版區鎮,權位於東經97°44′55″——97°63′55″,北緯24°51′25″——25°16′23″之間。東南面與太平鄉,南面與銅壁關鄉、西面與那邦鎮接壤,西北面與勐弄鄉及緬甸毗鄰,國境線長18.3公里。鎮政府距縣城55公里,距州府206公里,自古為南方「絲綢之路」的最後出境通道,是盈江縣的主要邊境口岸之一。
全鎮轄3個村委會,23個自然村,37個村民小組。土地面積為337498.5畝,其中:耕地20768畝,人均2.5畝;林地178758畝,森林覆蓋率高達62.5%。2004年末全鎮總人口9317人(1900戶),其中農業人口8306人(1683戶),以漢、傈僳、景頗三種民族為主體。
旅居日本、美國、泰國、裴濟及港、澳、台地區14000多人,1990年11月9日被德宏州人民政府命名為「華僑之鄉」。
❷ 行唐縣有多少鎮
截止2009年底,行唐縣下轄4個鎮、11個鄉。
1、4個鎮:龍州鎮、南橋鎮、上碑鎮、口頭鎮。
2、11個鄉:獨羊崗鄉、安香鄉、只里鄉、市同鄉、翟營鄉、城寨鄉、上方鄉、玉亭鄉、北河鄉、上閻庄鄉、九口子鄉。
行唐縣隸屬於石家莊市,位於河北省西南部,太行山東麓淺山丘陵區與華北平原的交接地帶。
(2)行唐縣北龍崗有多少年歷史了擴展閱讀:
1912年民國政府成立後,簡化地方建制設置,原來的府、州、廳一律改稱為縣,在省與縣之間設置了「道」一級行政機構,河北境域共設置了4個道,行唐劃為直隸省范陽道轄縣。1914年,范陽道改稱保定道,行唐為保定道轄縣。
1928年,直隸省改稱「河北省」,同時,撤銷了省與縣之間的「道」一級編制,河北各縣直屬省政府管理,行唐遂為省直轄縣。
1937年「七七事變」之後,行唐很快淪陷。日寇尚未到來,國民黨政府即攜帶財物望風南逃,全縣一時陷入無政府狀態。
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隨即挺進太行山,廣泛發動群眾,建立抗日政權。1937年10月,具有行政職能的全縣「抗日救國總動員會」成立。
次年2月,成立了由晉察冀邊區臨時政府領導的行唐縣抗日聯合政府,先後劃歸冀西第二專區、第三專區、第五專區及北嶽區第五專區、第四專區、冀晉區第四專區等晉察冀邊區下屬專區領導。
抗日戰爭勝利後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行唐又先後隸屬北嶽區第四專區、察哈爾省建屏專區、河北省定縣專區領導。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原「行唐縣民主政府」改稱「行唐縣人民政府」,仍歸定縣專區領導。1954年定縣專區撤銷,行唐改歸石家莊專區領導。
1958年,在「一大二公」「左傾」思潮影響下,將行唐與新樂縣合並,統稱新樂縣,縣治從兩縣原址遷出,另在新樂縣東長壽鎮建立了新縣城。
1962年,兩縣分治,重新恢復行唐縣,縣治遷回原址。此間,均屬石家莊地區行署轄縣。
1993年6月,撤銷石家莊地區,地、市合並為石家莊市,行唐為石家莊市轄縣。
❸ 龍有多少年歷史
龍起源於圖騰,最初是人抄們對圖騰的稱謂;在龍的概念之下,是許許多多不同的動物形象,它們是不同集團的圖騰物;龍是一種人文動物形象,隨著社會的發展與人們需求的變化,龍的內涵也在不斷地發生著變化.關於龍圖騰起源的傳說也特別多 ,比如: 王從仁《龍崇拜淵源論析》:「龍源於馬。」 《周禮·夏官》:「馬八尺以上為龍。」
唐蘭《古文字學導論》:「龍象蜥蜴戴角的形狀。」
王大有《龍鳳文化源流》:龍,被古人公認為最原始的祖型,可能還是恐龍。古人以具有四足、細頸、長尾、類蛇、牛、虎頭的爬行動物為龍,這可能是古人當時見到並描繪下來的某種恐龍形象。」
何新《龍:神話與真相》:「古中國大陸和海洋上,確曾存在過一種令人恐怖的巨型爬行動物。這種巨型爬行動物,以及與其形狀相近的其他幾種爬行動物,其實就是上古傳說中所謂『龍』的生物學原型。換句話說,『龍』在古代是確實存在的,它就是現代生物分類學中稱為Crocodilus Porosus的一種巨型鱷——蛟鱷。」
所以龍出現的時間不能准確的確定。
❹ 行唐縣北龍崗村任永娟
網路直接搜行唐吧
❺ 河北省行唐縣南橋鎮北龍崗村2016年種植核桃樹,至今坡上一顆都沒有,國家放款幾十萬,
❻ 行唐縣北龍崗村村委會的電話
我是貝村的
❼ 龍崗區坪山有多少年歷史
1993年1月1日正式建立的深圳市龍崗區,位於深圳市東北部,東臨大亞灣、大鵬灣,南接深圳經濟特區,西連寶安區,北靠惠州市、東莞市,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全區總面積940.9平方公里,總人口171.48萬人(2001年5月29日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其中本區戶籍人口20.08萬人,229281家庭戶,轄平湖、布吉、橫崗、龍崗、坪山、坪地、坑梓、葵涌、大鵬、南澳10鎮。除平湖鎮是客家人與廣府人雜居的地區外,其餘9個鎮都是客家人聚居的地方。
大鵬所城:「鵬城」的叫法就源於此
大鵬所城位於龍崗區大鵬鎮鵬城村,雄踞於大鵬灣北岸。當記者一行走進大鵬所城的時候,呈現在眼前的是一座充滿明清風格的古建築群——深圳又名「鵬城」,就是源於這座歷經600多年風雨的所城。
「所城」是明代最基層的軍事單位。當時在深圳建有兩個所城,一個是南頭的「東莞守御千戶所」,一個就是現在的大鵬所城,叫「大鵬守御千戶所」。
大鵬所城是深圳保存較好的一座古城,佔地11萬平方米,東、西、南3個城門保存較好。城內主要街道有南門街、東門街、正街等,還保存有參將府、守備署、火葯局、左堂署、城隍廟等遺址和將軍第、司馬第、趙公祠、侯王廟、天後宮等古建築。記者沿著青石板路穿行於古街窄巷之中,兩旁明清風格的民居錯落有致,或小門小窗小院,青瓦蓋頂,或大門大廳大堂,雕梁畫棟,向世人展示著當日這座軍事要塞的繁榮。
在明清兩代,這里是嶺南重要的海防軍事要塞之一,在抗擊倭寇和英葡殖民主義者的統治中起過重要作用。這里也是將軍輩出的地方。清代著名的廣東水師提督賴恩爵和福建水師提督劉起龍就曾經生活在這里。他們的「將軍第」依然完好地保留在古城之內。
❽ 行唐的歷史沿革
據《正定府志》、《行唐新志》記載:初,帝堯封於唐。今定州北唐城村即其地。後,諸 侯來歸,治平陽即帝位,南行經歷,行唐邑之名由此始也。
秦置南行唐縣,北魏去「南」字為行唐縣,後曾易名章武縣、永昌縣、恆陽縣等。明復稱行唐縣。
歷史上的行唐:
行唐縣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歷史上有夫城,滋陽,玉亭,張武,永昌等稱謂,據南王莊、南賈素出土文物考證,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在這里聚居,勞動生息。
堯自唐(今定州北唐城村)赴平陽即帝位(前2357年),南行歷此地,因名南行唐。夏、商、周分屬並州、冀州。
春秋時,屬鮮虞國。戰國初屬中山國,趙滅中山(前296年)後,屬趙國。趙惠文王八年(前291年)建南行唐城邑。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分天下為三十六郡,割真定地置南行唐縣,治所在今故郡村,屬鉅鹿郡。二世元年(前209年)武臣立為趙王,屬趙。
西漢初,屬趙國恆山郡。文帝時改恆山為常山郡,屬常山。景帝三年(前154年),夏改常山郡為中山國,屬中山。東漢因之。
三國時魏改南行唐屬常山國。
晉及後趙、前燕、前秦、後燕,均屬常山郡。
北魏去「南」字為行唐縣,屬恆山郡。太和十四年(490年)行唐改置唐郡,縣治移至夫人城(今曲陽縣石城一帶)。二十一年(497年)郡廢,縣治復歸。熙平中(約517年 )移治犢乾城,即今龍州鎮。隋屬恆山郡。
唐因之。長壽二年(693年)周改為章武縣。神龍元年(705年)復名行唐縣。大歷三年(768年)於行唐置詆州,轄靈壽、曲陽、行唐。九年(774年)州廢,縣屬恆州。
五代後梁開平初(907年),又改行唐為章武縣。後唐元年(923年)復名行唐縣。後晉天福元年(936年)改行唐為永昌縣。後漢乾祐元年(948年)復名行唐縣。
宋屬真定府。
元改行唐為恆陽縣,屬保定路。
明仍為行唐縣,洪武二年屬定州,正統十三年十月直隸真定府。
清清康熙年間曾兼並阜平縣.屬定州。
民國3年(1941年)屬保定道,17年(1928年)廢道,屬河北省統轄。27年(1938年)晉察冀邊區建立,屬冀西區,同年秋,劃歸冀西區三專區,29年(1940年)改屬冀西五專區,32年(1945年)晉察冀區第四專區,35年(1946年)改屬冀晉區第三專區,翌年又改屬四專區。1949 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屬河北省定縣專區,1954年撤銷定縣專區,改屬石家莊專區。1958年並入新樂縣,1962年復置行唐縣。1970年石家莊專區改為石家莊地區,行唐隸之。
1949年秋季屬察哈爾省建屏專區,秋後改河北省建制,又劃歸定縣專區。1954年屬石家莊專區。1958年,行唐與新樂兩縣合並為新樂縣。1961 年12月新、行兩縣分開。1962年復置行唐縣。1970年石家莊專區改稱石家莊地區,行唐隸之。1993年,撤銷石家莊地區,行唐縣屬石家莊市。
1961年12月恢復行唐縣,並調整公社規模,分別建立墳台、齊村、獨羊崗、賈庄、南橋、北龍崗公社,其餘一個自然鎮、六個自然村為城關公社。 1984年全縣取消人民公社,改社為鄉(鎮),轄區不變;大隊改為村委會。1996年鄉並鎮工作,將原有28個鄉(鎮)調整為15個鄉(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