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簡介 > 歷史秦國出現過多少次

歷史秦國出現過多少次

發布時間:2021-03-13 01:00:21

① 秦國一共存在了多少年

共563年。

秦國的時間為前770年到前221年,秦朝的時間是前221年到前207年,共563年。

秦國是周朝時華夏族在中國西北地區建立的諸侯國,始祖秦非子是商紂王手下名將飛廉(蜚廉)之子惡來之後。

秦人先祖嬴姓部族早在殷商時期就是鎮守西戎的得力助手,頗受商朝重視,為商朝貴族並遂為諸侯。

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西戎所攻殺,秦襄公因率兵救周有功,而得到周平王的賞識。公元前770年,秦襄公派兵護送周平王東遷,被封為諸侯,又被賜封岐山以西之地。自此,秦國正式成為周朝的諸侯國。

公元前246年,秦王嬴政即位,於前230年至前221年十年間滅掉六國,完成一統,秦王政稱帝,史稱「秦始皇」。

秦王朝雖在歷史上擁有巨大影響,但濫用民力,統一僅十餘年。前209年,陳勝、吳廣斬木為兵,揭竿而起,天下響應,劉邦、項羽起兵江淮共抗秦。前207年,秦亡。

(1)歷史秦國出現過多少次擴展閱讀:

秦國歷史大事介紹:

1、秦穆公稱霸

秦穆公繼位後任用百里奚、蹇叔、由余為謀臣,擊敗晉國,俘晉惠公,滅梁國、芮國、滑國等。秦穆公曾協助晉文公回到晉國奪取君位,以實現秦晉之好。

晉文公死後,聯盟瓦解,秦晉對抗;秦穆公本欲東進,到中原完成霸業。後分別在前627年崤之戰和前625年彭衙之戰(今陝西白水東北)中兩次被晉軍擊敗,三將被俘,秦軍全軍覆沒,秦東進的路自此被晉牢牢地扼住。

秦穆公於是掉頭向西發展。他用計將從晉國投奔到戎人的由余招來作謀士。秦國根據由余的計劃,逐漸滅掉西方戎人所建立的國家12個。

秦穆公對戎人的勝利,周王特加祝賀,並賜金鼓,希望他擂鼓繼續向戎人進攻;秦穆公於周襄王時出兵攻打蜀國和其他位於函谷關以西的國家,開辟國土千餘里,因而周襄王任命他為西方諸侯之伯,遂稱霸西戎,為日後秦統一中國奠定了基石。

2、商鞅變法

戰國時期秦國的秦孝公即位以後,決心圖強改革,便下令招賢。商鞅自衛國入秦,並提出了廢井田、重農桑、獎軍功、實行統一度量和建立縣制等一整套變法求新的發展策略。

深得秦孝公的信任,任他為左庶長,在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先後兩次實行以「廢井田、開阡陌,實行郡縣制,獎勵耕織和戰斗,實行連坐之法」為主要內容的變法。

經過商鞅變法,秦國的經濟得到發展,軍隊戰鬥力不斷加強,發展成為戰國後期最富強的集權國家。

3、秦始皇掃平六國

秦王政掌權後,任用尉繚和李斯等人,積極推行統一戰略。

公元前236年,趙、燕兩國發生戰爭。趙國出兵攻燕,而秦國以救燕為名派王翦等將出兵分別夾攻趙國,先後攻取了趙的閼與、轑陽(南陽西北)、河間(河北省獻縣東南)、安陽(河北陽原縣東南)等邑,漳水流域已為秦所佔有。

公元前234年,秦又大舉向趙進攻,以所取的趙地建立雁門郡和雲中郡。

公元前231年,魏國被迫把部分土地獻秦,韓國亦被迫把南陽地獻給了秦。

公元前230年秦派內史騰攻韓,俘虜了韓王安,於韓地建置潁川郡,韓國滅亡。這時趙國發生大旱災。

秦將王翦率領土兵直下井陘(河北省井陘縣西),秦將楊端和率領河內兵進圍趙都邯鄲。趙派李牧、司馬尚帶領大軍抵禦。趙王寵臣郭開受了秦國賄賂,散布流言說李牧、司馬尚謀反。趙王因此改用趙蔥和顏聚替李牧、司馬尚,並且殺死李牧。

公元前229年王翦大破趙軍,殺了趙蔥,俘虜了趙王。 趙公子嘉率領其宗族數百人逃到趙的代郡,自立為代王。秦就在趙都邯鄲一帶建立邯鄲郡。

公元前227年,秦派王翦、辛勝攻燕。燕、代兩國發兵抵抗,被秦軍敗於易水以西。次年秦軍攻下燕都薊城。

燕王喜遷都到遼東。秦將李信帶兵追擊,燕王喜聽從代王嘉的計策,殺了太子丹,把太子丹的人頭獻給秦求和。

公元前226年,韓國都城發生叛亂,秦國出兵平定韓的叛亂,乘機處死了韓王安。

公元前225年,秦王政派將軍王賁攻魏,包圍了魏都大梁(開封市),引黃河水灌城,三個月大梁城壞,魏王出降,魏國滅亡。秦就在魏的東部地區建立碭郡。

公元前225年,秦派李信、蒙武帶20萬大軍攻楚。李信攻楚的平輿(平輿縣北),蒙武攻楚的寢(安徽臨泉縣),取得初步勝利。

秦楚兩軍在城父邑(今安徽省亳縣東南城父集)相遇,楚乘秦軍不備發起反攻,大敗秦軍。後秦王政派王翦帶60萬大軍出征,大破楚軍於蘄(今安徽宿縣東南),迫使楚將項燕自殺。

接著秦軍攻入楚都壽春,俘虜了楚王負芻。秦於楚地設九江郡(安徽壽縣)、長沙郡(湖南長沙市)。

公元前222年,王翦平定了楚的江南地,降服了越國之君,設置會稽郡,楚國滅亡。[38]秦在滅楚的同時,不斷地向東擴展,陸續設郡,並攻取齊地,設置薛郡(山東曲阜縣)。

公元前222年,秦王政派王賁攻燕的遼東,虜燕王喜,滅亡了燕國。接著又回師攻代,虜代王嘉,建立代郡(河北蔚縣西南)和遼東郡(遼寧省遼陽市老城區)。

公前221年,秦將王賁從燕國南下攻齊,俘虜齊王建,滅了齊國,在齊舊地建立了齊郡(山東淄博市東北)和琅邪郡(山東膠南縣西南夏河城)。

秦國從公元前230年起,到滅齊時止,耗時10年陸續兼並了六國,繼而於公元前219年開始"秦攻百越之戰"平定南方百越,從此完成統一大業,結束了貴族王侯專政的王國時代,進入了君主的帝國時代。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秦朝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秦國

② 關於秦國的歷史

秦國起源於一個給周天子養馬的部落,後來養得好被封子爵,據說叫非子。

西周末年戎狄攻入鎬京,秦襄公率軍打敗戎狄,護送周平王到洛陽。由此被封為伯爵,始建秦國。到第三代秦憲公時國都遷到平陽(今陝西岐山縣),第六代秦德公遷都至雍城(今陝西鳳翔)。第九代國君秦穆公即位後,秦國獲得了進一步發展。穆公任用百里奚,蹇叔,勵精圖治,經過和晉國的幾次戰爭後逐漸開始向中原發展。晉文公死後,中原霸主空缺,秦穆公想趁機稱霸中原,便進攻鄭國。鄭國久攻不克後,秦軍撤兵,在滑(河南緱氏鎮)的時候被晉軍打敗。自此秦國暫停了向中原進軍的步伐,轉而開始收服西面的戎狄部落,這也為日後秦國全力東向解除了後顧之憂。

至二十六代國君秦惠文王時,秦國正式稱王國。惠文王統治時期繼續沿用了商鞅變法的各種措施,並且重用張儀,樗里疾,司馬錯等人。秦國在軍事上重創六國軍隊,佔領了巴蜀,商洛地區,政治上實行以連橫破六國合縱之策,已經基本稱為六國之首。第二十八代國王秦昭襄王統治期間是秦國正式成為六國霸主的時期。昭襄王繼位初期是宣太後和丞相魏冉執政,後期親政後又任用了范雎,甘茂,白起等名臣猛將。政治上實行遠交近攻,軍事上主要成就有:郢都之戰佔領楚國首都,奪取現湖北襄陽,荊州一帶;長平之戰重創六國中實力最強的趙國,控制了上黨郡以及太行山區的大部。此外,秦軍於公元前256年進入洛邑,東周正式滅亡。

最後就到了第三十一代國君秦王嬴政,這里的故事大家應該都很清楚了。

③ 秦國到現在幾年歷史了

  1. 秦國到現在有2236年的歷史了。

  2. 秦國是周朝時華夏族(漢族古稱)在中國西北建立的一個諸侯國,秦人是華夏族西遷的一支。其先祖嬴姓部族早在殷商時期就是商朝鎮守西戎的得力助手,頗受商朝重視,為商朝貴族。後因嬴姓部族捲入了武庚挑唆的叛亂而遭到西周統治者的懲罰,被迫西遷,嬴姓部族因此淪為奴隸。

    周孝王時,秦先祖秦非子因養馬有功被周王封為附庸。秦人此後世代為周王室養馬並在戌邊對抗西戎。周夷王以後,周王室越來越衰敗,不得不依靠秦人來穩定西部疆域的和平。

    公元前821年,秦庄公擊敗西戎,被周宣王封為西陲大夫,賜以原大駱之族所居的犬丘(甘肅天水市西南禮縣一帶)之地。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西戎所攻殺,秦襄公因率兵救周有功,而得到周平王的賞識。

    公元前770年,秦襄公派兵護送周平王東遷,被封為諸侯,又被賜封歧山以西之地。自此,秦國正式成為周朝的諸侯國。秦國最初由於地處偏僻,不被其他諸侯國重視。直到秦穆公時先後滅掉西方戎族所建立的12個國家,開辟國土千餘里並穩定大後方以後,才奠定了其作為春秋四大強國的基礎。

    秦國多位君王死於討伐西戎,秦人與戎人常年交戰造就了秦人能征善戰。戰國初魏國連年進攻秦國,奪取了河西之地,秦國被迫退守洛水以西。

    秦孝公時,任用商鞅進行變法,秦國因此與日俱強,逐漸成為戰國中後期最強大的國家。公元前325年秦惠文王稱王。

    前316年秦滅巴蜀,從此秦國正式成為戰國七雄中版圖最大的國家。前246年,秦王嬴政即位,於前230年至前221年十年間滅掉六國,建立秦朝。

④ 有關秦國的歷史,所有的.....

請參看抄《史記》,司馬遷著。
大致的說是:秦一開始是周朝的很小的諸侯國,很沒有地位,但經過幾次變法,改革,後秦始皇統一六國(李白詩曰: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原想萬世的傳下去,只傳了一代,秦歷時15年二世。

⑤ 戰國時期秦國的幾次敗仗

戰國時期秦國打的敗仗多了
商鞅變法前,秦國就是魚腩。尤其在吳起手下,那是敗的那叫一個慘啊,被吳起率領的魏國軍隊打的滿地找牙,基本上就沒勝過。
吳起曾經評價過各國軍隊,其中評價最低的就是秦軍,其中一條即秦軍散陣而斗。即秦軍作戰時不列陣而是如同暴民一般一擁而上。
商鞅變法後,秦軍組織水平大幅度提高,開始注重組織紀律陣列,變成了戰國七雄中的常勝軍。
但即使如此,秦軍也經常會碰到一些傑出的將領被打得大敗虧輸。
我印象中記得的有如下幾次
趙奢的成名之戰,趙軍在韓國大敗秦軍
邯鄲城下信陵君率領魏軍擊敗秦軍
函谷關前信陵君率領多國聯軍擊敗秦軍
龐援率領趙軍擊敗秦軍(記不清是一次還是兩次了)
李牧率領趙軍擊敗秦軍
項燕率領楚軍擊敗秦軍
.
歷史有記載但是不詳細的一次是
秦國白起攻克了楚國都城,楚國在陳地徵兵十餘萬反擊擊退了秦軍
.
上述戰役都是大戰役,都是一戰傷亡數萬甚至十幾萬的大戰。
至於小戰(單方面傷亡不超過一萬)的戰役,不可計數。
可以確定的是,每一年三晉都在和秦國打仗,秦國有優勢但是三晉並非毫無還手之力。
歷史上,廉頗似乎就擅長指揮這種小規模戰役,戰績頗佳;
而與廉頗同時期的趙奢則是擅長指揮大規模戰役。趙奢的歷史記載非常少,但是可以確信的是,趙奢一生未有敗仗,但趙奢每次打仗都動員規模極大,搞得趙國君臣對趙奢頗為不滿。
李牧、龐援也擅長指揮大規模戰役,龐援尤其擅長用奇兵,只可惜被挖掘出來時年齡太大了,不然趙國未必會亡。
戰國前期,魏國是秦國的主要對手,
戰國後期,趙國則頂的秦國很猛。
.
PS:
黃易評價戰國四大名將是 起頗翦牧,其實並不全面。
首先這是戰國末期的名將,戰國前期的吳起等人比這四人並不差。
其次,即使同時期也有幾個不遜於這幾人的名將,比如我在上面提到的趙奢、龐援。從勝率上來說,趙奢、龐援比廉頗更優秀。

⑥ 秦國距今已有多少年的歷史

秦國公元前221年建立政權公元前207年滅亡,以建國起始至今2236年的歷史了。

秦國是周朝時華夏族(漢族古稱)在中國西北建立的一個諸侯國,秦人是華夏族西遷的一支。其先祖嬴姓部族早在殷商時期就是商朝鎮守西戎的得力助手,頗受商朝重視,為商朝貴族。後因嬴姓部族捲入了武庚挑唆的叛亂而遭到西周統治者的懲罰,被迫西遷,嬴姓部族因此淪為奴隸。

周孝王時,秦先祖秦非子因養馬有功被周王封為附庸。秦人此後世代為周王室養馬並在戌邊對抗西戎。周夷王以後,周王室越來越衰敗,不得不依靠秦人來穩定西部疆域的和平。

公元前821年,秦庄公擊敗西戎,被周宣王封為西陲大夫,賜以原大駱之族所居的犬丘(甘肅天水市西南禮縣一帶)之地。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西戎所攻殺,秦襄公因率兵救周有功,而得到周平王的賞識。

公元前770年,秦襄公派兵護送周平王東遷,被封為諸侯,又被賜封歧山以西之地。自此,秦國正式成為周朝的諸侯國。

秦國最初由於地處偏僻,不被其他諸侯國重視。直到秦穆公時先後滅掉西方戎族所建立的12個國家,開辟國土千餘里並穩定大後方以後,才奠定了其作為春秋四大強國的基礎。秦國多位君王死於討伐西戎,秦人與戎人常年交戰造就了秦人能征善戰。

戰國初魏國連年進攻秦國,奪取了河西之地,秦國被迫退守洛水以西。秦孝公時,任用商鞅進行變法,秦國因此與日俱強,逐漸成為戰國中後期最強大的國家。

公元前325年秦惠文王稱王。前316年秦滅蜀國,從此秦國正式成為戰國七雄中版圖最大的國家。

前246年,秦王嬴政即位,於前230年至前221年十年間滅掉六國,建立秦朝。

⑦ 古代歷史有幾個秦國

秦朝第一次實現了我國的大統一,在政治上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鞏固了中央集權制,建立了一套封建專制集權制度。經濟上統一貨幣、統一度(尺寸)、量(容器)、衡(重量單位),促進了各地經濟的交流,鞏固國家統一。文化方面統一文字(小篆),促進了各地文化交流。思想方面強化了思想控制,實行焚書坑儒,鉗制了思想,摧殘了文化。軍事方面派兵收回河套地區,修築長城,征服越族,設桂林、海南、象郡等郡,開鑿靈渠,連接長江珠江水系,解決運輸困難,保持了中原農業的發展,促進了越族地區的經濟發展。
1)完成統一,建立起統一多民族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自公元前230—211年,秦先後滅六國;統一西南、東南和南方越族地區,擊退匈奴後取得河套地區。結束了春秋戰國以來封建諸侯割據稱雄的局面,實現了國家的統一。
(2)開創的一系列鞏固中央集權的制度和措施,為後世封建統治者所繼承和改進。如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縣制度、秦律對後世律令的制訂;統一度量衡、文字、貨幣、車軌、馳道、郵驛等。
(3)秦朝因暴政而亡國的教訓,為漢初統治者所吸取,促成西漢初年興盛局面的出現。秦朝徭役繁重,刑罰嚴酷,賦稅沉重,結果引發農民起義而速亡。漢初統治者以秦亡為訓,實現休養生息政策,導致「文景之治」盛世局面的出現。
(4)秦朝修築的萬里長城是中國古代最雄偉的建築之一。
①完成統一,建立起統一多民族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②開創一系列鞏固中央集權的制度和措施,為後世封建統治者繼承和發展。③秦因暴政而亡曰的教訓,為漢初統治者吸取,促成兩漢初年興盛局面的出現。④修築的萬里長城是中國古代最雄偉的建築之一。

⑧ 秦國在打六國時共發生過哪幾次有名的戰爭詳細經過如何

百越之戰
在大秦帝國軍消滅了東方六國後,雄才大略的秦始皇把統一的目光放到了南邊的百越之地,發動了對百越的戰爭,百越之地一般意義上也叫嶺南,就是現在的廣東和廣西。在秦與百越的戰爭中,總共發生了三次,第一次是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命令屠睢率領五十萬大軍南下攻擊百越;第二次是公元前214年秦軍在任囂和趙佗的率領下攻擊百越之戰,該戰平定了百越之地,統一嶺南,設置了南海、桂林、象郡三郡;第三次是公元前210年,秦將趙佗攻甌駱之戰,歷史學家一般稱這次是第二戰爭的延續而已。總之這三次統稱為「秦始皇三征嶺南」。這三次發生的秦軍和兩廣土著軍的戰爭,本文重點介紹其中最重要和最慘烈的第一次戰爭。

第一次秦與百越的戰爭,在歷史上也叫「秦甌戰爭」,但是在史書上記載比較少,只有《淮南子》等少數書籍中有少量相關記載,這主要的原因我想主要是秦將趙佗在公元前214年攻佔百越後不久就與秦朝廷貌合神離,在秦末又拒絕派自己手下的秦軍部隊北上與反秦起義軍作戰,封鎖了兩廣與中原的聯系,並在秦滅亡後建立起了南越國,按照現在的說法南越國屬於地方割據政權,現今歷史學家對地方政權的歷史了解歷來都不是很多,所以也就是這個原因,我們對這次戰爭的了解僅僅局限在少量史書的記載上。但是我們就從這不多的史料上也可以看出,這同樣是一場非常殘酷的戰爭,也可以從一個側面看出秦軍統一中國所付出的代價是相當驚人的。

歷史上之所以也叫此次戰爭為「秦甌戰爭」,主要由於百越土著部隊的最初首領是西甌國首領譯吁宋(西甌國的位置在現在的廣西),其實參戰的百越軍不僅僅是西甌國軍隊,其他百越地區的越人其他土著武裝也參加了戰爭,但是總指揮是西甌國首領譯吁宋、而主力是西甌軍而已,「譯吁宋」這個名字很多歷史學者都認為是百越土著軍首領的名字,但是也有不同看法,說「譯吁宋」這三個字很可能是百越軍總指揮官在戰場上喊的口令,因為「譯吁宋」這個三個字和現在兩廣的壯語和粵語的「一二三」都很相似,秦軍是外來人,這次戰爭秦軍並沒有深入兩廣腹地,對西甌軍的底細應該也了解不多,所以有可能把百越土著軍的指揮官在戰場上喊的口號當作該指揮官的名字了。但是可以確定該戰爭的百越軍首領確實為西甌國首領,至於該首領是不是叫譯吁宋?如果不是的話,那戰爭中西甌國首領的名字叫什麼?為什麼西甌軍在戰場上喊「一二三」?這些都已經無法考證。

在歷史上一般都把秦軍的對手稱為西甌軍,但下文為了顧及到當時廣東和廣西境內的其他越族士兵,所以以下把秦軍的對手統稱為「百越軍」,其實主要是西甌國軍隊。(如果按照現在的地理位置來看,則主要是廣西的軍隊與秦軍作戰。)

秦軍在這次戰爭中的參戰兵力以及組成,在幾乎所有的史書中都說到秦軍調動50萬大軍在屠睢的率領下進攻百越,在《淮南子·人間訓》中記載:「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使尉屠睢發卒五十萬為五軍,一軍塞鐔城之領,一軍守九疑之塞,一軍處番禺之都,一軍守南野之界,一軍結余干之水」,但是這里也有疑問,五路秦軍是同時進攻的嗎?在廣東和廣西的地方誌中記載,秦軍在開始時期是屠睢一路和趙佗一路這兩路一共20萬人馬最先發動進攻。但是那剩下的30萬人是什麼時候才開始加入戰爭的呢?從史書上看,剩下的30萬人應該在前線部隊陷入戰爭泥潭,也就是在屠睢寫部隊缺糧的戰報給秦始皇以前就出動了,因為在屠睢寫的信中說到了自己的「五十萬大軍已經傷亡甚重」,而且根據考證,其中一路秦軍開始攻擊的是東甌閩越地區(主要在現在福建),這路秦軍也是五路中最晚才加入兩廣戰場的一路。秦軍這50萬大軍到底是那裡的兵為主呢?根據我們湖南等地的地方誌記載,秦軍這次戰爭所動用的部隊還是以以前滅楚國的部隊為主力,但是為了適應南方作戰,秦軍這50萬大軍中也有不少於10萬人的原楚國部隊。

百越軍在這次戰爭中的參戰兵力則幾乎沒有任何史書有比較確切的記載,只能從部分考古資料中看出百越軍的人數要遠遠少於秦軍,而且當時的嶺南百越基本上為蠻荒之地,交通不便,原始森林密布,自然環境惡劣,所以當時的兩廣總人口數根據考古學家的估計都不會超過50萬,當時能戰的適齡青壯年大致在5萬人上下,這在不少野史中也有類似「百越土著軍人數僅及秦軍十分之一」的說法。但是不管怎麼樣,秦軍的兵力是占絕對優勢的,秦軍為了這次戰爭的勝利是不惜代價的。

關於戰爭的經過,秦軍五十萬大軍雖然在兵力上占絕對優勢,在裝備上更是要遠遠超過百越部落軍隊,但是戰爭的過程卻令秦軍感到了戰前從未想到的艱苦和壓力,在戰前,秦軍考慮到了糧草可能會出現問題,也考慮到了南方炎熱的氣候對於大部分出生在北方的秦軍士兵的不適應;但是秦軍到了兩廣後才發現,戰場環境的惡劣以及敵軍的超乎尋常的兇悍頑強都是以前始料未及的,在史書上記載了以西甌軍為主力的百越軍隊的頑強抵抗,百越軍在首領「譯吁宋」的率領下與秦軍進行了慘烈的激戰,秦朝大軍步步艱難,節節受挫,損兵折將,遲遲不能進入越人的世居領地,在戰爭中,百越軍在首領「譯吁宋」戰死後又馬上另選了新的首領,並全線退入山地叢林中與秦軍繼續作戰,百越軍甚至不惜與野獸為伍,至死不投降秦軍,並且不斷對秦軍部隊進行偷襲,切斷秦軍糧道,迫使秦將屠睢寫信給秦始皇上報說秦軍糧草已經不足,秦始皇被迫命令征調大量民工開鑿靈渠,溝通了湘江和灕江水系,確保了秦軍的糧草運輸。另外秦軍還有一個最大的敵人---------炎熱的氣候,秦軍士兵多為北方人,大部分都為現在陝西、山西、河南等地人,不適應南方炎熱的氣候,士兵中瘟疫橫行,直接影響了秦軍的戰鬥力。以西甌軍為主力的百越軍這時在新首領桀駿的率領下大致在公元前218年左右的時期對秦軍發起了反擊,秦軍大敗,根據《淮南子》記載,秦兵「伏屍流血數十萬」,而秦軍總指揮官屠睢也在現在的廣西桂林一帶被一支百越軍夜襲部隊擊斃,迫使秦軍「宿兵無用之地,進而不得退」,惶恐不可終日,以致「三年不解甲弛弩,使監祿無以轉餉」,雙方一直處於相持對抗的局面。而根據學術界討論,秦軍的陣亡在30萬人上下,剩下的20萬人全部退到兩廣的北部邊界一帶,但是百越軍的傷亡同樣十分慘重,也沒有力量繼續發動進攻,雙方形成了對峙局面,而且一對峙就是3、4年時間。
一直到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在靈渠糧道全面開通且糧草充足之後,徵集「諸嘗逋亡人、贅婿、賈人為兵」(大概是商人和囚犯等人)近10萬加上原先剩下的20萬秦軍部隊,秦軍再次集中了30萬大軍向百越軍發動了最後的總攻,這時的百越軍,根據不少野史記載,僅僅只有數千人而已,從這里也可以看出在此前的反攻作戰和3、4年的武裝對峙中,百越那區區幾萬人馬早就被耗盡了,最後秦軍幾乎未遇到大的抵抗就佔領了全部嶺南,並設置了南海、桂林、象郡等三郡,這已經算是第二次秦攻嶺南的戰爭了。

秦甌戰爭狹義上說是秦王朝與盤踞在廣西的西甌國的戰爭,但是實際上應該說是秦王朝與整個南方百越民族的戰爭,這次戰爭完善了中華的基本版圖,從此以後,廣西和廣東成為了中華版圖的省份,期間雖然在秦末漢初時期曾經由秦將趙佗建立了南越國而獨立出去,南越軍在漢初高祖和呂後當政時期也曾經數次擊敗漢軍的進攻,但是南越軍同樣消耗很大,在漢文帝時期,南越國撤帝號,與漢朝修好,在漢武帝時期,10萬漢軍南下進攻南越國,南越國經過此前的對漢戰爭,傷亡已經很大,無力抵抗強大的漢軍,最後南越王率領南越全國在籍的40多萬老百姓投降漢朝,此後兩廣之地再也沒有和中華大地分開。

但是戰爭畢竟是殘酷的,且不說秦軍在三次戰爭中前後了損失了30多萬人馬,兩廣地區的老百姓也遭到慘重的損失,在歷史資料中記載秦軍在第二次戰爭後的部隊全部留在兩廣,這些秦人與當地人融合,成為了現在的兩廣老百姓祖先的一支。這留下的近30萬秦軍士兵為兩廣的開發做出了不可磨滅的印象。但是根據歷史學家考證,在秦末農民戰爭、楚漢戰爭期間,兩廣並不是戰場,此時的兩廣幾乎已經算是獨立出秦王朝,但是在《中國各朝人口》一書中卻記載著在秦末戰爭剛結束的時候,兩廣人口只有40多萬人,這里如果扣除那些留下的近30萬秦軍士兵,也就是說這時兩廣的原百越民族從秦甌戰爭前的50萬銳減到10萬人這樣,而這期間兩廣並沒有什麼瘟疫流行的文獻資料,當然也不排除秦人在戰爭結束後還是不適應南方的氣候從而造成水土不服而人口下降,但我認為戰爭造成人口減少的原因應該是最主要的,在戰爭中,起碼有近40萬百越人或死或逃亡到東南亞。一直到漢武帝時期,已經在兩廣建立的南越國雖然說在建國初期有號稱「百萬帶甲」,但是根據歷史學家分析,南越國總人口最多的時候(大致是漢高祖以後的呂後當政時期)也不會超過80萬人,士兵最多也就在10萬人左右,「百萬帶甲」系為誇張而顯示國威的說法,在最後投降漢朝的時候,南越人口在冊投降的只有40多萬人,如果算上那些不在冊記錄內的人口估計也不會超過60萬人。

不管怎麼樣,這次戰爭也促進了中華民族的融合,雖然民族的融合往往都要經過殘酷的戰爭,但秦軍帶來了先進的生產技術,為兩廣的開發和建設奠定了基礎。

⑨ 秦國有多少年的歷史

685年,望採納,下述是歷史情況。
前891年西周孝王封嬴非子於秦邑(今甘肅省天水縣東北)始建秦國。
秦非子 前891年~前858年 在位34年
秦 侯 前857年-前848年 在位10年
秦公伯 前847年~前845年 在位3年
秦 仲 前844年~前822年 在位23年
秦庄公 前821年~前778年 在位44年
秦襄公 前777年~前766年 在位12年
秦文公 前765年~前716年 在位50年
秦靜公 (又作竫公,是中國春秋時代秦國人,為秦文公之長子,立為秦公爵位繼承人,他在文公四十八年時去逝,賜謚號為竫公,並改立竫公之長子贏立(秦憲公)為秦公爵位繼承人)
秦憲公 前715年~前704年 在位12年
秦出子 前703年~前698年 在位6年
秦武公 前697年~前678年 在位20年
秦德公 前677年~前676年 在位2年
秦宣公 前675年~前664年 在位12年
秦成公 前663年~前660年 在位4年
秦穆公 前659年~前621年 在位39年
秦康公 前620年~前609年 在位12年
秦共公 前608年~前604年 在位5年
秦桓公 前603年~前577年 在位27年
秦景公 前576年~前537年 在位40年
秦哀公 前536年~前501年 在位36年
秦夷公 (是中國春秋時代秦國人,秦哀公之子,被立為秦公爵位繼承人。《史記》稱夷公「早死,不得立,立夷公子,是為惠公。」,亦即他未曾成為秦國的正式君主。)
秦惠公 前500年-前491年 在位10年
秦悼公 前490年-前477年 在位14年
秦厲共公 前476年-前443年 在位34年
秦躁公 前442年-前429年 在位14年
秦懷公 前428年-前425年 在位4年
秦靈公 前424年-前415年 在位10年
秦簡公 前414年-前400年 在位15年
秦惠公 前399年-前387年 在位13年
秦出公 前386年-前385年 在位2年
秦獻公 前384年-前362年 在位23年
秦孝公 前361年-前338年 在位24年
秦惠文王 前337年-前311年 在位27年
秦武王 前310年-前307年 在位4年
秦昭襄王 前306年-前251年 在位56年
秦孝文王 前250年-前250年 在位1年
秦莊襄王 前249年-前247年 在位3年
秦始皇 前246年-前210年 在位37年( 前221年嬴政統一全國,國號仍用秦,自稱始皇帝。 )
秦二世(前230年~前207年,在位時間前209年~前207年)。在位3年
秦子嬰 前?年-前206年,在位47天。
存在了685年

⑩ 春秋戰國時的秦國遷了幾次國都

秦國是周朝時華夏族在中國西北建立的一個諸侯國,秦人是華夏族西遷的一支。其先祖嬴姓部族早在殷商時期就是商朝鎮守西戎的得力助手,頗受商朝重視,為商朝貴族。後因嬴姓部族捲入了武庚挑唆的叛亂而遭到西周統治者的懲罰,被迫西遷,嬴姓部族因此淪為奴隸。

周孝王時,秦先祖秦非子因養馬有功被周王封為附庸。秦人此後世代為周王室養馬並在戍邊對抗西戎。周夷王以後,周王室越來越衰敗,不得不依靠秦人來穩定西部疆域的和平。
公元前821年,秦庄公擊敗西戎,被周宣王封為西陲大夫,再次賜以秦(天水),連同原大駱之族所居的犬丘(咸陽)之地。公元前772年,周幽王被西戎所攻殺,秦襄公因率兵救周有功,而得到周平王的賞識。公元前768年,秦襄公派兵護送周平王東遷,被封為諸侯,又被賜封歧山以西之地。自此,秦國正式成為周朝的諸侯國。

秦國最初由於地處偏僻,不被其他諸侯國重視。直到秦穆公時先後滅掉西方戎族所建立的12個國家,開辟國土千餘里並穩定大後方以後,才奠定了其作為春秋四大強國的基礎。
秦國多位君王死於討伐西戎,秦人與戎人常年交戰造就了秦人能征善戰。戰國初魏國連年進攻秦國,奪取了河西之地,秦國被迫退守洛水以西。秦孝公時,任用商鞅進行變法,秦國因此與日俱強,逐漸成為戰國中後期最強大的國家。

公元前325年秦惠文王稱王。前316年秦滅蜀國,從此秦國正式成為戰國七雄中版圖最大的國家。前246年,秦王嬴政即位,於前230年至前221年十年間滅掉六國,建立秦朝。

從殷周時立國定都西垂(今甘肅省東南部一帶)開始,秦朝共經歷了8次遷都,最終定都咸陽(今陝西咸陽市東)。

秦朝歷代都城如下:
1、西垂(殷周時對西方邊地的泛稱,相當於今甘肅省東南部一帶)
2、秦邑(甘肅天水市故秦城)
3、汧邑(陝西寶雞隴縣南)
4、汧渭之會(陝西寶雞眉縣東北)
5、平陽(陝西寶雞眉縣西)
6、雍城(陝西寶雞鳳翔縣治)
7、涇陽(陝西涇陽北)
8、櫟陽(陝西臨潼縣北)
9、咸陽(陝西咸陽市東)

實際上,秦國每次遷都的原因各有不同,主要分三種情況。

第一種,為了擺脫舊貴族勢力的羈絆和向東擴張,如遷都涇陽(今陝西涇陽西北)。

公元前419年,秦國從雍遷都涇陽,都城的東移使得秦國對東部地區的威懾力大大提升,也遠離了世仇西戎,可以避免擴張的時候被西戎抄了後路的情況發生,從而放心地攻略東部地區。

第二種,反擊來犯國家的需要,如遷都櫟陽(今陝西富平東南)。

公園前383年,因為櫟陽北卻戎狄、東通三晉(春秋時期魏、趙、韓三國),可直接對付魏國,而當時恰好魏文侯以李悝為相,變法圖強,魏氏迅速強盛,拜吳起為將,侵吞秦之西河,窺視關中。秦簡公、秦惠公屢屢攻魏,意欲奪回西河之地,皆被吳起所敗,吳起乘勝攻入關中,勢如破竹,秦不能敵。

直到趙魏反目,三晉聯盟瓦解。魏國結怨於諸侯,秦國的壓力大減,秦獻公仿魏制而用於秦,軍力復振。並將過度從涇陽遷至櫟陽,開始大敗魏國,秦國局勢得以穩定。

第三種,政治中心轉移利於秦王居中指揮,比如遷都咸陽。

前361年,秦獻公壽終正寢,秦孝公即位,任用商鞅改革法治,徹底廢除舊的世卿世祿制、建立新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推行郡縣制以加強中央集權,重視農產,即歷史上有名的「商鞅變法」,使得秦國出現了「家給人足」的繁榮景象,全國百姓以私下斗毆為恥,以為國家立下戰功為榮,國家戰鬥力不斷增強,屢敗魏軍。富國強兵的秦國,成為戰國後期最強大的國家,傲視於西方。

於是攜變法之威勢,秦國於公元前350年從櫟陽遷都咸陽,城扼渭水之渡,地勢平坦,極大地方便了秦王居中指揮,而後直至秦滅,都不曾改換國度,秦能一統天下,咸陽的地理位置同樣功不可沒。

其他幾次遷都情況基本上都離不開上述三種情況,一般來說,遷都要麼是被逼無奈(比如被敵國攻略,不得不換國度暫避鋒芒),要麼是政治需求,為了攻略他國或者更好地統治,而秦國的遷都大都屬於後者,這也是秦國在戰國春秋時代始終位列強國之列的一種體現。

閱讀全文

與歷史秦國出現過多少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