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誰認識印度教的歷史
印度教大概是全世界所有主要宗教中最古老的,今天仍以其超過8億的信徒而充滿活力。世界所有主要文明中,印度的宗教色彩最為濃重。印度教很難定義,何況宗教成分又很難與更一般的文化習慣區分開來。種姓制度就是最好的說明,這是印度教實施的一種制度,但又為南亞穆斯林、基督教徒和(斯里蘭卡的)佛教徒印度所在的南亞通常稱為印度次大陸,它包括現代國家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孟加拉國和斯里蘭卡。在現代前時期,這一地區也常常徑直叫做「印度」。遵守,因此可以將它作為一種非宗教制度從印度教分離出來,並把
它看成對常處於分裂狀態的社會規定某種強制性秩序的手段。(作為一種社會組織制度的種姓將在第3章論述。)
種姓的職能單位過去是、現在仍然是「亞種姓」,或查特,其結合紐帶通常是職業、只能同本查特成員通婚的內婚制以及禁止與其他查特成員分享飲食的同一查特共食制。宗教信仰優先於種姓,這又一次強調了種姓的非宗教本質。薩圖,即印度教聖人,永遠高於種姓。同其他任何重要文明相比,印度教的聖人和其他神秘主義者長時間居於重要得多的地位。種姓曾經是維持族群一致性的根本和族群力量之源,但隨著印度日益工業化、城市化和世俗化而迅速衰落,盡管在占人口多數的鄉下人生活中仍然起著重要作用。
印度教的教義和經籍
這是一位現代的薩圖(或聖人),他已經退隱,靠乞討食物為生。他站在印度南部一座寺廟的雕帶前。(Stella Snead, New York)印度教常被說成是一種生活方式,此話不假,但無助於我們了解它。印度教沒有創立者,也無類似古蘭經、新約或佛學經籍那樣惟一的教義經書。印度教部分地由印度河文明諸宗教演變而來,其中包括了對現在仍為印度教主神濕婆的崇拜。雅利安人帶來了他們自己的部落之神,其中有戰神因陀羅和火神阿耆尼。幾個世紀後,到撰寫出最早經籍《吠陀經》之前,吠陀教已經是哈拉帕、雅利安和達羅毗荼(印度南部)等多種成分的混合。達羅印度教創世觀毗荼成分可能包含了主神毗濕奴的主要人形化身之一的黑天神;黑天代表溫順和同情,他出現時總是身塗藍色或甚至黑色,被人稱為「那個黑人」——因而猜想他出身於達羅毗荼達羅毗荼人,印度地理人種的一個亞群,主要由印度南部講達羅毗荼語的居民所組成,其顯著體征之一是皮膚色素比較濃重,因而猜想體色較黑的黑天神出身於達羅毗荼。——譯者。
《吠陀經》是世界最古老的宗教經籍,至今仍用於禮拜儀式中。它們是在約公元前1500年到前600年間次第編成的,起初口頭傳講,後編寫成一套用於獻祭的聖歌、咒語、儀式和神秘詩。《奧義書》是年代最晚的《吠陀經》,成書於公元前7世紀,主要探討宇宙的本質和人類在宇宙中的地位,其中包含了微妙的具有印度特徵、卻與古雅利安人格化的諸神相去甚遠的玄學成分。在《奧義書》中,禁慾主義和神秘主義被視為領悟賢哲和通向永恆真理的主要途徑。
《奧義書》還論述了善良與邪惡、法律、道德和人類的責任,常被當成經典印度教的核心。但印度教的主要倫理經籍則是晚得多的《薄伽梵歌》(公元2世紀),它講的是阿周那王子面對由他曾經愛戴和尊敬過的朋友、親屬和老師們領導的叛亂時的故事。阿周那的事業是正義的,但他不願意同那些與他關系如此親密的人戰斗並殺死他們。他站在戰車里,與充當他的馭手的黑天大神交談。黑天曉之以理,謂肉體之死不代表靈魂之死,因而無關緊要。任何個人的一生,重要的是責任和依責任採取行動,而不考慮個人得失。每個人有他或她自己的社會責任和角色,德行就在忠實履行這一規定的責任之中。
這就是法的觀念,就是要無私地履行自己的世俗責任,包括對種姓制度的遵守。阿周那是統治者,因而要遵守統治者的法,包括為提高自己正當權力而戰斗的責任。其他社會角色各有其自己的法,包括較低種姓者服務於並服從於較高種姓者,以及適用於學生、妻子、父母等等的規則。業是人的行為的結果;忠誠於自己的法,就產生好的業。因此,德行帶來獎賞,惡行必遭惡報。這里包含了很多人類的普遍智慧,但它也明確地維護現狀,同時又在某些情況下寬容暴力。因此它受到甚至印度教領導人物的嚴厲批評,並在很多方面同印度教的其他教義不一致,尤其是不害,或非暴力和尊重一切生命。聖雄甘地認為《薄伽梵歌》與不害沒有沖突,並把阿周那的故事看成不過是對責任的強調而已。
印度教漸次吸收了各種不同的思想、經籍和習慣,將它們合並成某種過分強調賦予祭奠儀式以真正靈性的東西。但法和業的學說,就像默想和禁慾主義傳統那樣,一直是印度教的根本,曾經促進了印度教著名教義——寬容——的創立。一切信仰和一切禁慾戒律——一切宗教和一切對神界真理的追求——都有著同一目的,而神界真理是普遍適用的;通向它的道路當然多種多樣,就像各人的法各不相同。甘地在談到基督教傳教士時說過,他對他們的佈道並無異議,但他確實希望他們對於他們公開宣稱的法更加誠實些,即要成為真正的基督教徒。
可能起源於哈拉帕的轉世及靈魂不死之說,在吠陀時代晚期重新出現,並成為印度教更深一層的基本組成部分。凡人一生中產生的業,決定了他的靈魂下次轉世重生時,究竟是成為更高等或更低等的人,還是變成一頭獸,或甚至一隻昆蟲。特殊的虔誠、默想、禁慾和對永恆真理的理解,可避免轉世的生命輪回;這樣境界的靈魂避開了這種輪回而達到超脫,這並非有形的升入天國,而是精神上與神或天地萬物重聚的極樂。藉助凡人肉體的不死靈魂,凡人的生命可以包含一個具有神的不朽創造力的永生幽靈,而靈魂則能夠再生或轉世。
轉世的信念加強了印度教尊重一切生命的情感。一個人的親戚或祖先也許已經再生為一匹馬或一隻蜘蛛。從哈拉帕時代以來,牛得到特別的尊敬,這是由於它們的基本用途及母牛產奶造成的創造和母性象徵。公牛自然象徵著耐力和男子漢氣魄(與地中海文化一樣),母牛則以其有光彩的大眼睛而象徵溫柔。但對印度教來說,一切生命都是神聖的,任何生物都是顯示神的存在的偉大生命鏈條上的一環。因此,虔誠的印度教徒都是素食者,除最低等種姓外,所有人都特別要避免吃牛肉。牛奶、凝乳、酥油、酸奶等等,都只用於宗教獻祭儀式上。
進入吠陀時代晚期(約公元前600年)之前,印度教的萬神殿已由三位一體的毗濕奴、濕婆和梵天統治,他們都是至高神,都是造物主。隨著印度教繼續合並地區性及民間宗教神只和傳統,出現了五花八門、有各自的信仰和信徒的神只配偶、神只肉化身和小神只的令人為難的局面,包括:仁慈的象頭神,是濕婆和他妻子雪山神女之子,有象形頭;象徵忠心和力量的猴神哈奴曼;智慧和學識女神娑羅室伐底;黑天;毗濕奴之妻吉祥天女,兼財富及世俗功績女神;還有始祖女神迦梨(又叫時母)或杜爾迦(又叫難近母),都是濕婆配偶的形象或其較陰森外表的女性等同物,有時稱為死亡及疾病女神,但同濕婆一樣,人們,尤其是婦女,也祈求她的幫助。
濕婆成了最廣受崇拜的大神。在人們心目中,他既是創造之神,又是毀滅之神、收獲之神、豐饒之神、宇宙舞神以及瑜伽信徒(瑜伽功及苦修的實行者)的主神。他還主宰人的生和死及天才的繁衍,被人們與其他宗教的類似神只並列,包括代表苦難(釘死在十字架上)和永恆生命的基督。在其他一些宗教中,用人做祭品作為祈求生命復活的手段;獻祭的遭難者將生命讓給他人,或獻出生命為他人祈福。印度教承認這一觀念,因為它把死亡看成生命的一個當然部分,並通過濕婆和迦梨女神的形象慶祝它。
與佛教和瑣羅亞斯德教瑣羅亞斯德教,伊斯蘭教出現之前古代伊朗的主要宗教,傳說為伊朗人先知瑣羅亞斯德所創,流行於古伊朗和中亞細亞一帶,現存於伊朗偏僻地區並盛行於印度境內帕西人中間。該教教義認為,宇宙間有善與惡、光明與黑暗兩種力量在斗爭,善和光明終將戰勝惡和黑暗,而火是善和光明的化身。其主要儀式是禮拜「聖火」,一切重大的祭奠祈禱都要燃起聖火。南北朝時傳入中國,稱襖教、火襖教或拜火教。——譯者一樣,印度教接受邪惡的存在,願意忍受比其他宗教更多的世俗痛苦,承認人——它們自己就是善與惡、愛與恨、悲與喜、低賤與高貴、自私與利他的混合——必須服從自己的本性和宇宙的本質。因而,印度教的主要男女神只同時代表著毀滅者和創造者兩個方面,既製造痛苦,又帶來福祉,是本來面目的宇宙的真正代表。因此,大多數虔誠的、尤其是有文化的印度教徒,基本上都是一神論者,強調宇宙萬物的統一性和超乎類人神靈之上的惟一創造本原的尊嚴。即使沒有宗教信仰,沒有通過信仰、默想和對永恆真理神秘理解的各種中間媒介,也可能找到通向創造力和宇宙真理之門。正如印度教箴言所說,「神雖惟一,名號繁多,惟智者知之。」印度教的改良主義流派耆那教和錫克教(分別在公元前6世紀和公元14世紀後期)都崇奉一神論,就像出身於印度教的佛陀從印度教導出的佛教教義的萬能真理未被賦予人格化身份一樣,也與純印度教的情形一致。與聖徒崇拜或其他崇拜的民間基督教不同的是,這一情形也適用於純基督教。
印度教從未規定過一成不變的與基督教或猶太教相當的統一禮拜儀式。虔誠的印度教徒天天在每個印度教家庭都備有的簡陋祭壇前背誦規定的祈禱文,他們可能頻頻到印度無處不在的由叫做祭司的人照管的某個寺廟中祈禱或捐贈食物和鮮花。但不存在固定的刻板的儀式,沒有固定的聖職委任或教士職務,也沒有專門的類似基督教的星期日、猶太教的安息日或穆斯林的禮拜五那樣的宗教節日供人禮拜。在宗教儀式中,擔任專職書記員,和主要由梵文寫成的吠陀經及敘事詩的朗誦員的人,都是最高等級婆羅門種姓成員,他們也是喪禮、婚禮、成年禮和代人向神祈禱的惟一執行者。這些無疑都是祭司的職能,然而並不要求執行人必為俗人與神靈之間的中間媒介。所有印度教婆羅門成員都不是祭司,雖然印度教祭司管理寺廟並接受供品,但他們遠非基督教或猶太教那樣正式任命的職務。
印度教的節日也不少,其中大多數的文化色彩與宗教色彩一樣濃厚,比如秋季的排燈節排燈節,印度重大宗教節日之一,為期五天,相當於現在通用日歷的10月下旬。此節供奉財富女神吉祥天女,在孟加拉則供奉女神迦梨。——譯者和春季的好利節好利節,印度教的春節,即公歷2、3月間的望日。該節富於縱情狂歡的特徵,屆時人們不分種姓、性別、社會地位和年齡,力求盡歡。——譯者。還存在到著名寺廟和聖地朝覲的古老傳統。看一看現代印度節日和朝覲,就會對喬叟喬叟(Geoffrey Chaucer,約1342~1400),英國莎士比亞時代以前最傑出的作家和最偉大的詩人之一。他在晚年所寫的長詩《坎特伯雷故事集》中,敘述了朝聖者騎馬從倫敦前往坎特伯雷城朝拜殉教聖人的聖祠的情景。——譯者時代英國和中世紀歐洲的西方大多數人滿腦子宗教觀念的情形有所了解。2001年,在恆河中游阿拉哈巴德舉行的12年一次的無遮大會無遮大會,印度最盛大的河邊法會,每三年在四個地方輪流舉行,故同一地方每12年舉行一次。據說在大會期間,人們沐浴於河中,可以凈身、滌心、潔口。——譯者,就吸引了3000萬人參與。不過,文藝復興時期開始時遍及歐洲的還俗浪潮,已在受到城市化、工業化、技術革命和民族國家興起等沖擊的今日印度出現。對於數量日漸增加的城市職業印度人來說,宗教已經不如其他更世俗的機會重要。雖然這些人仍只佔總人口的少數,但他們多半就是那些拋棄了種姓或對種姓抱無所謂態度的群體。現代印度很多領導人已經採納了非宗教觀念,甚至甘地也曾聲言反對種姓歧視,並公開反對苛刻對待不可接觸者。
然而,印度教已經深深植根於印度傳統,它今天仍是超過8億人的基本指導准則,大概比任何其他宗教的追隨者更多,盡管此類數字難以統計。雖然印度教具有很強大的精神要素,它長期以來也承認物質生活的安寧(利)對人類生活的重要,承認個體的人對家庭的責任,承認人與人之間的愛和性(伽摩)的重要。這些內容都是人類本質的基本成分,因而被認為是善。印度教實際上不排斥神創造的任何東西,而是贊美一切生靈並將其深藏於內心,包括通過性的創造物,從而將聖與俗之間的差別減弱到比西方小得多;它認為任何東西都是神的
創造的一部分。
印度教對生命中存在善良和邪惡的承認,可能已經讓那些生活上遇到悲傷和痛苦但並無受罰或被欺之感的追隨者過上了更輕松或心理上更健康的生活,當然也更能享受生活中的祝福。總之,幸福和痛苦兩者都是每個存在的基本上無法避免的成分,與其力圖否認或掩飾壞的成分,如肉體的死亡和邪惡、悲傷、苦難及殘酷行為的存在,還不如承認它們。宗教對大多數印度人來說一直是生活的基本內涵,就像中世紀大多數歐洲人那樣,為他們帶來了安慰和自信,而這也正是宗教的目的。幾乎所有宗教都相信靈魂不死;印度教的轉世和解脫信念只不過把它又推進了一步而已。
⑵ 佛教和印度教分別起源於何時何地
印度教源於古印度韋陀教及婆羅門教,是世界主要宗教之一。它擁有10.5億信徒(1993年統計數),僅次於擁有15億信徒的基督教和11億信徒的伊斯蘭教。所謂「印度教」是存在於印度本土上的宗教、哲學、文化和社會習俗的綜合稱謂,它的信仰、哲學、倫理觀點等復雜多樣,甚至相互矛盾。印度的社會等級、集團和不同的文化階層有著各自相異的信仰和實踐。這種綜合性、多樣性使人們很難對印度教的信仰和特徵作出公認、明確的定義。
佛教(英Buddhism 梵 Buddha-s/āsana 或 Buddhānus/āsana,巴利名 Buddha-sāsana。註:/代表s上面一小撇。):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由據今天三千多年古印度的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王子所創,他的名字是悉達多 (S.Siddhārtha, P. Siddhattha),他的姓是喬達摩(S. Gautama, P. Gotama)。因為他屬於釋迦 (Sākya)族,人們又稱他為釋迦牟尼,意思是釋迦族的聖人。廣泛流傳於亞洲的許多國家。西漢末年經絲綢之路傳入我國。
⑶ 印度教有多久的歷史了
印度教形成於2世紀左右 ,源於古代印度韋陀教及婆羅門教,是世界主要宗教之一。信仰多回神崇拜的主神論、區分嚴答格的階級、強調因果報應及生死輪回(影響後來的佛教)、祭祀萬能與崇尚苦行、承認吠陀的權威。其實印度教這個教派的名字是錯誤的,他是濕婆教等多個教派的融合,所有的經典當中都沒有印度二字。印度人把牛當做聖物的原因也是出自印度教。
⑷ 印度教距今多少年
印度教是隨著印度封建社會形成,種姓制度發生新變化而出現的。印度教不是某位教主創立的思想體系,而是在長期社會發展過程中形成的,它是廣泛吸收婆羅門教、佛教和耆那教教義以及民間信仰、風俗習慣、哲學思想等的綜合產物
⑸ 印度有多少年歷史
原始社會
在訥爾默達河谷地區發現的一些零散的早期人類化石(後定名專為訥爾默達人)表屬明至少在舊石器時代中期印度已有人類居住。訥爾默達人的系屬分類未定(直立人或智人);對於其生存年代從距今20萬年到50萬年不等。舊石器時代晚期大約開始於4萬年前,結束於1.5萬年前。
吠陀文化
(公元前3000年 到 前600年)
已知的最古老的印度文明是公元前第三千紀的印度河流域文明,通常以其代表遺址所在地哈拉帕(在西旁遮普)命名,稱為哈拉帕文化。哈拉帕文化是一個分布范圍非常廣大的文明,在時間上大致與古代兩河流域文化及古埃及文化同時。
⑹ 印度教歷史
印度教形成於8世紀,它是綜合各種宗教,主要是婆羅門教和佛教信仰產生出來的一個新教,得到了當時印度上層人物王孫貴族的支持。印度教繼承婆羅門教的教義,仍信仰梵,並對存在著造業、果報和輪回的觀點,贊成和積極發揮。但並不同於婆羅門教的教義、教規等。首先,婆羅門教原是一個多神教,而印度教是一個具有相當特殊性的神教。印度教也信仰多神,但在多神中應以梵天、毗濕拏、濕婆三神為主神。認為,梵天是主管創造世界之神;毗濕拏是主管維持世界之神;濕婆是主管破壞世界之神。在三個主神中,又往往把毗濕拏或濕婆立為一個主神,其他神都在其下,並都是這兩個神之一的化身,所以是具有特殊性的神教。其次,印度教吸收了佛教禁慾的主張,並把釋迦牟尼吸收為其主神的化身之一。再次,印度教也普遍建立起僧團和寺廟。
印度教
初無寺廟,公元一世紀左右才開始有點零星廟宇。印度教自建立起,它的祭祀活動在寺廟舉行,有些慶典祭祀還有專門的舞蹈者跳祭神舞,吸引了成千上萬的人,形成了盛大、熱烈的場面。因此,產生的影響也就越來越大。最後,在哲學上,是以一個更完整的客觀唯心主義體系為基礎。提出這一體系的是8世紀吠檀多哲學大師商羯羅。他創立了不二論,即一元論學說,認為除宇宙精神梵以外沒有任何真實的物,梵和個人精神是同一的、「不二」的。為人們指出了如何擺脫虛妄,達到真實的道路。在他看來,物質、個人靈魂、具有人性的神又都是存在的,但從總的真理的意義上來說,這一切都是幻覺,是梵以幻力進行了神秘而不可喻解的作用的結果。他認為,把幻象當成真有,是以人自身的無知無明為條件的。並強調指出:「只有智者可以透過它看到它背後除了唯一實在的梵以外無它物。」在商羯羅的眼裡,人的本我,也即他的不死的靈魂,他的精神,在本性上是與最高實在梵完全相同,人生的目的,就是摒虛幻不實的物質世界,使人的本我與梵合一。至此便可以擺脫痛苦的世世輪回,進入神妙而又銷魂的純粹極樂狀態。鼓吹解脫之道是在心智上進行多方面的修養,逐步做到能區分永恆的東西和無常的東西,控制自己的感官,放棄對於世間物質的執著,熱心嚮往與梵的結合,通過冥想梵我如一的真理獲得堅定的信仰。商羯羅就是以這一客觀唯心論的哲學理論,引導人們崇尚印度教。他還親自組織了一些重要的宗教活動。並在印度建立了四個聖地和仿照佛教僧團成立了「十名教團」印度教組織。這在最終擊敗佛教起了很大作用。
⑺ 印度有多久的歷史
一、基本情況 「印度」得名於印度河,河名出自梵文「信度」,意為「河」。1950年版1月26日宣布成立印度共和權國,但仍為英聯邦成員國。英語和印地語同為官方語言。 印度共和國位於南亞次大陸,東北部和西北部與我國新疆和西藏接壤。北鄰尼泊爾和不丹,西北部是巴基斯坦,東北部和東部是緬甸和孟加拉國,南瀕印度洋,西部和東部分別瀕臨阿拉伯海和孟加拉灣。國土面積297萬平方千米,是我國的31%。總人口約11億,有10個大民族和許多小民族,印度斯坦族佔46.3%,泰魯固族佔8.6%,孟加拉族佔7.7%,泰米爾族佔7.4%。83%的居民信奉印度教,其次為伊斯蘭教,基督教,錫克教,佛教和耆(音:旗)那教等。
⑻ 印度的歷史有多少年了
史前印度 (公元前600年以前) 史前印度最重要的文
化為印度河流內域文化(又稱哈拉帕文化)和恆河文化。容
印度河流域文化是青銅時代的文化,存在於公元前2350~前1750年
間。成熟於公元前2200~前2000年,
恆河文化昌盛於公元前1800~前600年間 ,為印度著名
的吠陀時代。
孔雀王朝時期(前322~前185) 摩揭陀王國孔雀王朝
的奠基人是與佛陀同時的頻毗娑羅。
在阿育王統治期間,印度古代奴隸制君主專制的集權統治達
到頂峰。孔雀王朝滅亡
以後,西北印度不斷有外族入侵。
當時文化燦爛,
兩大史詩(《 羅摩衍那 》和《 摩訶婆羅多 》),
印度教早在4~5世紀(笈多
王朝時)就以新婆羅門教的形式從各地政權出發向部落地區
發展,對部落居民進行同化 。
穆斯林的早期入侵 712年 ,穆罕默德
⑼ 佛教與印度教,誰歷史更長久
總體上,印度教歷史更長。
佛教產生於公元前五、六世紀的南亞次大陸。創始人為古印度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的王子喬達摩·悉達多,佛教徒對其尊稱為「釋迦牟尼」。喬達摩出身於剎帝利種姓,釋迦族人,因不滿於當時的婆羅門教,20歲時離家悟道,創立佛教並廣泛傳播。
印度教結合了印度境內的文化背景、社會結構、宗教理念等,各自形成了數百個宗派,宗派間沒有統一的信條,只有兩個教義相同,即多神教的泛神論和輪回說。16世紀面對西方殖民入侵,印度教中也出現一些近代社會改良團體和民族主義運動。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印度教成為印度資產階級民族主義運動的有力武器。可以說相較於佛教,在印度本土印度教有著更強大的生命力,長期在印度占據統治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