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怎樣把歷史課堂上得生動有趣
您好,我是一個來歷史愛好者。也是一個源學生。我記得我上高中的時候,本來大家對於課本上的那些年代和生硬文字描述的歷史事件都提不起興趣。但是當歷史老師講完主課給我們講一些書本上並沒有的歷史事件的時候,教室里學生的熱情就一下子被調動起來了,總是覺得聽不厭,下課鈴響了還對這節歷史課依依不捨。我覺得其實那些課外的歷史事件多多少少是與課本主介紹的有一定關聯的,又能激起學生的興趣,很可取。這只是我個人對您的一點建議。
② 如何讓歷史課變得生動有趣
歷史中有很多小故事,在教授歷史課程時,適當的穿插些幽默故事,或是民間野史,可能會有好的效果。
③ 如何使歷史課堂成為生動有趣的「互動」課堂
由於中國近現代歷史的特殊原因,自從建國以來在我國的教育體系和人們的觀念當中「重理輕文」一直是一個較為普遍的現象。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重理輕文」的現象更為普遍,歷史學科總擺脫不了「二流學科」的尷尬境遇。人們習慣上把「過去的故事」當成歷史。由此造成一些人所謂的「歷史無用論」,即便是學習歷史的學生也往往認為歷史課沒有意思,感到無聊。應該承認這是中華民族的悲哀,當然更增加了史學工作者的難度。筆者認為讓歷史課堂變得生動有趣,提高中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是廣大歷史工作者尤其是歷史教師的一項重要任務。
一、注意文史結合的形式
歷史教育的先賢和前輩們總強調文史結合。現存的史料有相當的部分是由文字記載的,學習歷史必須有一定的文學功底。反過來說,在中華文明浩瀚如煙的文學中間也蘊含了許許多多的歷史知識。而我們的學生在經歷了從小學到初中學習過程,已經掌握了足夠的史料來加以運用。如在學習春秋五霸時,便可設計用《崤之戰》來導入新課。學生發現所講的內容是自己所了解的並且還有一部分是自己想知道但尚不了解的,就能立刻投入到課堂中。枯燥的講述變成了更為有趣的討論。再比如學生由於時代的變遷對於歷史人物缺乏應有的尊重,這是作為一個歷史老師往往比較慨嘆的事情。究其原因就在於學生缺乏對於偉人必要的了解。基於此在學習研究中國近現代歷史的時候,我就有意識的將魯迅等偉人的一些精闢論述列於課堂之上。學生由於語文課的關系對於這些論述都相當的熟悉,但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結合史實的分析,既讓他們學到了歷史知識又讓他們覺得歷史知識原來在其它學科上也是「有用」的,從而增強歷史學習的興趣。
在歷史教學過程中,成績是學生非常非常關注的一個問題,也是歷史教學不可迴避的一個問題。總結歷次考試的得失,我發現應用其語文課的有關內容來分析試題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歷史考試中的某些題和語文考試的閱讀題有許多的相通之處,可以彼此借鑒。只要稍加點撥,學生在思考對比之後,往往會有「豁然開朗」的感覺。
二、聯系歷史電影或小說的形式
歷史是過去的客觀存在,具有不可復制的特點。因此上很多的歷史事件單單靠一張嘴是很難讓學生明白其前因後果的。尤其是遇到時事激盪的時代,往往風雲際會,在相同的時間各個國家、各位英雄相互影響,彼此交錯。而這時候往往是學生最為感到困難的時候。由難而惑,惑而無趣,正是歷史課堂難以吸引學生的原因。藉助較為符合史實的電影和電視劇就可以把困難的事情變得簡單而有趣。
一部《愛國者》可以把《北美獨立戰爭》各個相關知識點諸如奴隸制度的存在、黑人在北美獨立中的作用、啟蒙思想與美國獨立、民兵與游擊戰等演繹明白,又立體感受到了英美法之間的彼此影響。一部《茜茜公主》把分散在教材各處的德國統一、義大利統一、兩次工業革命的史實融合在一個大的歷史背景中,溫故而知新。同時再利用多媒體等多種手段,分析尋找電影中所存在的與歷史教材和知識體系相矛盾的細節,更進一步的加深了歷史知識,在趣味中鞏固所學。
小說是學生中普及率非常高的一類書籍。學生不但喜歡看而且有些學生還有非常的研究,比如說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有些人喜歡把其與歷史學習對立起來,我倒覺得這大可不必。金庸先生本來就具有極高的史學造詣,其各部作品中在這些方面也表現的十分明顯,藉助學生的興趣,歷史課堂完全可以以此大做文章,在分析和討論中深化所學知識。
與之類似的還有評書等學生所喜聞樂見的形式。只要加以合理的運用,完全可以成為讓歷史課堂有趣起來的得力工具。
三、注意歷史課與政治、地理等相關學科的聯系
歷史是時間與空間的結合。學生感覺歷史課無聊的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他往往覺得歷史事件是很空洞的,不知道這些歷史事件在何時何地發生。當然這種情況是由於學生的常識、當前的教育體制等等多種因素所造成的,並非歷史課一科在短時間內所能扭轉的。我覺得有重點的結合政治、地理等相關學科是必要的,同時這也可以讓自己的課堂有趣起來。
我在課堂中發現學生往往覺得自己的各科教師互不往來。如果歷史老師在課堂上引用了另外一科的相關知識,他們馬上就會興趣倍增並且刨根問底。遇到這種情況,我一般不會以「請另外咨詢××老師」作為搪塞,而是就勢引入相關領域並結合適合的歷史事件加以分析。比如在《馬克思主義的產生》這一課的學習當中,我就把哲學上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系、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聯系和發展的觀點用來解釋馬克思主義產生和發展的有關問題,事實證明收到較好的成效。利用多媒體手段結合地圖來學習歷史更是深受學生的歡迎。
在歷史課堂中也可適當運用其他學科的有關術語,降低學生理解歷史概念的難度。如租界、租借地、勢力范圍的關系就可引入數學中「子集」的含義。另外,我覺得政治中的價值規律、通貨膨脹,尤其是哲學常識和政治學常識更是歷史學習的必需材料。這樣既增加了學科之間的滲透,也能改變「歷史無用論」、「歷史與現實無聯系,與其他學科無聯系」的錯誤傾向。
四、採用各種方法來幫助學生准確記憶歷史史實
歷史課所以讓學生感到困難的另外一個原因就是歷史史實的記憶問題。從古至今,從國內到國際,太多的歷史史實需要記憶。有意識的採用多種方法來幫助學生記憶就成為活躍課堂的必要措施。
可以採用自編口訣的形式來幫助學生准確記憶。如《天津條約》開放的十處通商口岸,學生很難記住名稱和位置,教師可用「天約(《天津條約》)開放十口岸,南(京)鎮(江)漢口加九江,沿海營(口)煙(台)加上汕(頭),島上還有瓊(州)、台(灣)、淡(水)。」這樣就達到了兩全其美的效果。
聯想記憶法也可以幫助學生記憶。歷史教材中有些知識點彼此間缺乏必要的聯系,學生識記起來比較困難。比如教材中五四運動的歷史意義、巴黎公社革命的歷史意義等,我就建議找出其中的關鍵詞,並把這幾個關鍵詞聯想成一個短小精悍的故事或笑話,有效地加強了記憶。
總之,讓歷史課堂不再是枯燥的說教,不再是歷史教材的朗讀和簡單重復,不再是一部死記硬背的單調工作,是我們作為史學工作者的責任。要讓歷史課堂變得有趣起來,改變世人對歷史極其庸俗的偏見,使廣大中學生知史、懂史、樂史、學史,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
④ 怎樣讓歷史學習變得有趣
歷史知識一般由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幾個基本要素構成,教學方法無外乎串聯、並列、分析、比較、列舉等,相對而言,較為枯躁,容易引起學習疲勞。怎樣讓歷史學習變得有趣才是重中之重。
在課堂教學之中穿插學生喜聞樂見的游戲或活動,可提高學生對歷史知識的分析綜合能力,拓寬學生獲得歷史知識的信息渠道,活躍氣氛,增加興趣。
一、說說身邊歷史
每節課的開始,安排5分鍾的主題自由講話。「穿在身上的歷史」、「姓氏演變溯源」、「文字追根」等都是說的內容。例如「穿在身上的歷史」,學生可以談唐朝的裝束、清朝的服飾,也可以說說關於帽子的演變、鞋子的發展等。人類發展處處都留有歷史的影子,這樣的主題自由談論讓學生興趣盎然。根據教學進度每周設計一個談論主題,要求學生從網路、圖書中尋找相關內容,提前作準備,然後帶到課堂上交流。學生親自參與、親身體驗,縮短了與史實的距離,對比較枯躁的歷史學習能產生親近感。這個活動能為教學內容作很好的鋪墊,導入新知順理成章。
二、猜猜歷史謎語
學習結束或在學習過程中,依據教學內容做做適當的文字游戲,既能復習鞏固歷史知識,熟悉歷史人物事件,又讓學生感到輕松愉快。如猜謎語:湘雲筆錄(猜一中國古代史學名著)——《史記》;捷報(猜一農民起義領袖)——陳勝;遙望南嶽(猜一古代科學家)——張衡;點睛之後破壁飛(猜一歷史名圖)——龍圖騰;不願短兵相接(猜一歷史戰爭)——寧遠之戰;刀槍入庫、馬放南山(猜一歷史軍隊名)——太平軍;始終不含糊(猜一歷史時間名詞)——明末清初。
猜謎語可以教師出謎,學生競猜,也可由學生個人、小組制謎,師生互相競猜。學生有了興趣,還可發展成為課外活動,大面積開展。
三、寫寫歷史對聯
教學中穿插一些有趣的聯話,學生既能獲得知識,又能親身感受人文情懷,體驗漢語言文字的無窮情趣。如:抗戰勝利後,在成都流傳著一副對聯,上聯由三個國家名組成,下聯由三個城市名組成。即「中國日本;南京成都」。此聯巧妙別致,反映了抗日戰爭勝利後中華大地歡喜若狂的氣氛。要求同學們把該對聯補寫完整(中國捷克日本,南京重慶成都)。學生有了胃口,課堂一下子熱鬧起來。
除了陳述錦聯妙對、讓學生補充對聯、求征下聯等活動形式外,也可根據學習內容指導學生嘗試有感而發,寫出有自己獨到見解的歷史對聯,使歷史教學真正達到「史學」「文學」兩不誤,雙管齊下、一箭雙雕。
⑤ 如何把歷史課講得更幽默
同胞抄呀!我也是歷襲史可代表哦!我很有經驗!
要把可將的幽默,嘿嘿....
1.時不時的在課堂情緒低沉時,開一些玩笑,調動課堂氣氛!使同學學習的更認真!
2.至於講練習冊嘛....嘿嘿....就可以時不時的在同學聽煩時講一些關於當課歷史課題的一些歷史小趣事!嘿嘿,這招很好用哦!^_^ !
殺手鐧:把棵講的生動有趣,既然是復習,如果有上復習的那課上有趣事,你可以抽出來講(注意:要有趣的,不傷某同學自尊的!)前提是保證同學不分心哦!
說到這里............好!......感謝政府.......感謝TV.......感謝.....好!
⑥ 怎樣把歷史課講得生動有趣
多講故事,可以涉及課外有趣的事情,語言要生動,幽默
⑦ 如何讓歷史課堂更有趣
我是一個歷史愛好者。也是一個學生。我記得我上高中的時候,本來大家對於課本上的那些年代和生硬文字描述的歷史事件都提不起興趣。但是當歷史老師講完主課給我們講一些書本上並沒有的歷史事件的時候,教室里學生的熱情就一下子被調動起來
⑧ 如何使歷史課堂變得生動有趣
遼寧省朝陽市建平高中 韓丹
國家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准指出:歷史課程改革應有利於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提倡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教學過程,改變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學習方式;應有利於教師教學方式的轉變,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觀念,鼓勵教師創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學途徑,為學生學習營造一個興趣盎然的良好環境,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使歷史課堂呈現「動」與「活」的情景,實現課堂教學的「優化」。如何讓學生們「動起來」,讓歷史課「活起來」呢?我認為應該有以下幾點:
一、情境導入,激發學生興趣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要提高歷史課教學質量,老師首先應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順利地進入學習情境。教師設計的導語要簡潔明快、有趣味性、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慾。例如:在學習《英國的制度創新》時,我給學生們講述了關於香港回歸鄧小平和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的多輪談判的故事後,問了一個問題「為什麼鄧小平不和英國的女王進行談判呢?」。這樣情境的設計,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和探究心理,有利於教學任務的有效實施。
二、合作探究,引導學生構建
歷史本身看不見,摸不著。因此,我把教學過程變成師生以及生生合作探究的過程,著力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的多方面能力。例如在講解《北美大陸的新體制》一課時,教材對華盛頓的介紹很少,我在課堂中進行了知識的拓展。講解後,我出了一道探究性的作業,寫一篇《你眼中的華盛頓》的小論文。各組學生通過不斷地查找資料,從多角度地作了分析。我看了每組學生的作業後,很受感動。學生們在合作探究學習的過程中,學會了辯證地看待歷史的方法。
歷史教材注重以客觀、平實的語言,敘述重大歷史事件,介紹歷史人物,盡量不帶感情色彩,對高中學生而言,由於沒有親身體驗,時空差距過大,就顯得枯燥無味。所以教師在以「教材式」的語言,板著面孔教學,課堂效果可想而知了。要想使課堂生動起來,教師的教學語言要先生動起來:1、變「教材式」的語言為講故事式的語言,教師可以適當渲染氣氛,合理展開聯想,使歷史人物鮮活起來。歷史事件讓學生歷歷在目。2、適當拓展,補充細節,積極開展教師自身資源。在歷史教材的簡潔的語言表象下,蘊涵著多少明爭暗鬥,多少血雨腥風,多少感人肺腑的事跡……要激發學習興趣,教師可以適當補充細節,積極開發自身資源,把全面、詳實的史實繪聲繪色的展示給學生。
用優美、生動、形象、鮮明准確的語言講述歷史人物和現象,能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加強學生對歷史理解和記憶。如學習《文成公主入藏》時,我讓學生朗讀了一個美麗動人的傳說:青海有一座日月山,唐朝時是唐與吐蕃的分界地。文成公主離開長安時,唐太宗特地為她鑄造了兩面黃金寶鏡——日月鏡。寶鏡能照見中原河山,讓她思鄉時使用。文成公主途徑這里,舉目四望,草原空曠、杳無人跡;拿出寶鏡東望,長安城繁花似錦,不禁潸然淚下。可一想到大唐、吐蕃世代友好的大局,她毅然踏入吐蕃地界,扔掉日月鏡。這一劇情既尊重了歷史,又融入了豐富合理的想像,讓一位留念故土,卻又能識大體顧大局,以國家利益為重的文成公主形象栩栩如生。
四、開展歷史活動
要想課堂生動起來,關鍵還在於學生的參與程度。教師講,學生聽;或教師問,學生答。這樣的形式,學生參與程度低,學習興趣很難提高。可以提倡開展表演歷史短劇,講歷史小故事活動,讓學生參與起來——參與教學設計,參與歷史情景的再現,可以收到一舉多的功效。
五、把三維目標的落實,變得趣味化
在歷史教學中,如果把三維目標做到量化和細化的同時,注重趣味化,使學生興趣盎然的學好、學會知識,培養了能力,提高了思想水平。比如:在教授世界史下冊:關於蘇聯成立的知識,最早加入蘇聯的四個加盟共和國——俄羅斯聯邦、白俄羅斯、烏克蘭、外高加索聯邦,可以引導學生編成諧音順口溜:白鵝(俄)的外面有黑(烏克蘭)鵝。又如:講到南昌起義一節,指揮南昌起義的領導人有:周恩來、朱德、賀龍等人,可以編為煮(朱德)粥(周恩來)喝(賀龍)。通過這樣的趣味化,會收到顯著的效果,使課堂生動起來。
總之,使歷史課堂生動起來的方法很多。台上十分鍾,台下十年功。關鍵是教師提高自身素質,才能舉重若輕,使課堂充滿笑聲。
⑨ 如何使歷史課堂變得更有趣
國家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准指出:歷史課程改革應有利於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提倡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教學過程,改變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學習方式;應有利於教師教學方式的轉變,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觀念,鼓勵教師創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學途徑,為學生學習營造一個興趣盎然的良好環境,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使歷史課堂呈現「動」與「活」的情景,實現課堂教學的「優化」.如何讓學生們「動起來」,讓歷史課「活起來」呢?我認為應該有以下幾點:
一、情境導入,激發學生興趣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要提高歷史課教學質量,老師首先應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順利地進入學習情境.教師設計的導語要簡潔明快、有趣味性、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慾.例如:在學習《英國的制度創新》時,我給學生們講述了關於香港回歸鄧小平和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的多輪談判的故事後,問了一個問題「為什麼鄧小平不和英國的女王進行談判呢?」.這樣情境的設計,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和探究心理,有利於教學任務的有效實施.
二、合作探究,引導學生構建
歷史本身看不見,摸不著.因此,我把教學過程變成師生以及生生合作探究的過程,著力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的多方面能力.例如在講解《北美大陸的新體制》一課時,教材對華盛頓的介紹很少,我在課堂中進行了知識的拓展.講解後,我出了一道探究性的作業,寫一篇《你眼中的華盛頓》的小論文.各組學生通過不斷地查找資料,從多角度地作了分析.我看了每組學生的作業後,很受感動.學生們在合作探究學習的過程中,學會了辯證地看待歷史的方法.
歷史教材注重以客觀、平實的語言,敘述重大歷史事件,介紹歷史人物,盡量不帶感情色彩,對高中學生而言,由於沒有親身體驗,時空差距過大,就顯得枯燥無味.所以教師在以「教材式」的語言,板著面孔教學,課堂效果可想而知了.要想使課堂生動起來,教師的教學語言要先生動起來:1、變「教材式」的語言為講故事式的語言,教師可以適當渲染氣氛,合理展開聯想,使歷史人物鮮活起來.歷史事件讓學生歷歷在目.2、適當拓展,補充細節,積極開展教師自身資源.在歷史教材的簡潔的語言表象下,蘊涵著多少明爭暗鬥,多少血雨腥風,多少感人肺腑的事跡……要激發學習興趣,教師可以適當補充細節,積極開發自身資源,把全面、詳實的史實繪聲繪色的展示給學生.
用優美、生動、形象、鮮明准確的語言講述歷史人物和現象,能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加強學生對歷史理解和記憶.如學習《文成公主入藏》時,我讓學生朗讀了一個美麗動人的傳說:青海有一座日月山,唐朝時是唐與吐蕃的分界地.文成公主離開長安時,唐太宗特地為她鑄造了兩面黃金寶鏡——日月鏡.寶鏡能照見中原河山,讓她思鄉時使用.文成公主途徑這里,舉目四望,草原空曠、杳無人跡;拿出寶鏡東望,長安城繁花似錦,不禁潸然淚下.可一想到大唐、吐蕃世代友好的大局,她毅然踏入吐蕃地界,扔掉日月鏡.這一劇情既尊重了歷史,又融入了豐富合理的想像,讓一位留念故土,卻又能識大體顧大局,以國家利益為重的文成公主形象栩栩如生.
四、開展歷史活動
要想課堂生動起來,關鍵還在於學生的參與程度.教師講,學生聽;或教師問,學生答.這樣的形式,學生參與程度低,學習興趣很難提高.可以提倡開展表演歷史短劇,講歷史小故事活動,讓學生參與起來——參與教學設計,參與歷史情景的再現,可以收到一舉多的功效.
五、把三維目標的落實,變得趣味化
在歷史教學中,如果把三維目標做到量化和細化的同時,注重趣味化,使學生興趣盎然的學好、學會知識,培養了能力,提高了思想水平.比如:在教授世界史下冊:關於蘇聯成立的知識,最早加入蘇聯的四個加盟共和國——俄羅斯聯邦、白俄羅斯、烏克蘭、外高加索聯邦,可以引導學生編成諧音順口溜:白鵝(俄)的外面有黑(烏克蘭)鵝.又如:講到南昌起義一節,指揮南昌起義的領導人有:周恩來、朱德、賀龍等人,可以編為煮(朱德)粥(周恩來)喝(賀龍).通過這樣的趣味化,會收到顯著的效果,使課堂生動起來.
總之,使歷史課堂生動起來的方法很多.台上十分鍾,台下十年功.關鍵是教師提高自身素質,才能舉重若輕,使課堂充滿笑聲.
⑩ 怎樣把歷史課堂上得生動有趣
我記得我上高中的時候,本來大家對於課本上的那些年代和生硬文字描述的歷史內事件都提容不起興趣。但是當歷史老師講完主課給我們講一些書本上並沒有的歷史事件的時候,教室里學生的熱情就一下子被調動起來了,總是覺得聽不厭,下課鈴響了還對這節歷史課依依不捨。我覺得其實那些課外的歷史事件多多少少是與課本主介紹的有一定關聯的,又能激起學生的興趣,很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