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歷史上一共出現過多少姓氏
古往今來,中國人一共使用過多少個姓氏?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袁義達副研究員經過多年的收集和研究,發現中國人古今姓氏已超過22000個。
這22000個姓氏包括少數民族的漢譯姓氏。比如蒙古族、滿族、藏族以及彝族等少數民族的古今姓氏,這4個民族的漢譯姓氏,總數至少在4000個以上。隨著時代的變遷,不少姓氏已經消失,
據袁義達先生介紹,消失的姓氏除了漢族中的復姓外,最主要的是少數民族的漢譯多字姓。比如滿洲八旗姓圖克坦氏,最初來自北宋時期金國女真人姓徒單氏,到清朝初期,這一族人幾乎都改姓杜姓,成為東北地區杜姓的重要組成部分,至於徒單氏和圖克坦氏則已經沒人使用了。
袁義達先生根據國家統計局第三次人口普查的抽樣資料,依據各地人口的比例等距離抽樣,嚴格按照統計學原理研究發現,全國最大的三個姓氏是李、王、張,分別占總人口的7.9%、7.4%和7.1%。三大姓氏的總人口達到2.7億,為世界上最大的三個同姓人群。
袁義達先生研究發現,當代中國人正在使用的漢姓約有3500個左右。在100個常見姓氏中,集中了全國人口的87%。其中,佔全國人口1%以上的姓氏有19個,分別為李、王、張、劉、陳、楊、趙、黃、周、吳、徐、孫、胡、朱、高、林、何、郭和馬。歷史上,中國大約有一半的人口一直集中在這19個同姓人群中。此外,中國的同姓人群在地區分布也是不均衡的。在北方地區,以王姓為第一大姓,約占人口的9.9%,其次為李、張、劉;在南方地區,則以陳姓為第一大姓,大約占人口的10.6%,其次為李、黃、林、張;在南北過渡型的長江流域地區,第一大姓為李,大約占人口的7%,其次為王、張、陳、劉。
袁義達先生發現,在我國每一個省區中,都有一些出現頻率比其他省區高得多的姓。如廣東的梁和羅姓,廣西的梁和陸姓,福建的鄭姓,台灣的蔡姓,安徽的汪姓,江蘇的徐和朱姓,浙江的毛和沈姓,江西的胡和廖姓,湖北的胡姓,湖南的譚姓,四川的何和鄧姓,貴州的吳姓,雲南的楊姓,河南的程姓,甘肅的高姓,寧夏的萬姓,陝西的薛姓,青海的鮑姓,新疆的馬姓,山東的孔姓,山西的董和郭姓,內蒙古的潘姓,東北三省的於姓。
袁義達先生說:『隨著科學的發展,姓氏已不僅僅是一種文化,目前人類群體遺傳學中已經形成了一個分支--姓氏群體遺傳學……中國人的姓氏和分布是中國一項特有的國情,它將涉及到中華民族的起源、祖先遺留下來的基因資源的分布、當今海內外的尋根和國家的統一、今後人口發展趨勢和國土利用等許多問題,因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2. 一個具有千年歷史的姓氏為什麼人數還不超過千人
中國不僅地域寬廣,人口更是位居世界第一,從宋朝開始,我們便有了《三字經》這樣記載姓氏的資料。在中國,起名字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學問,很多家長不惜花費重金也要為自己的孩子取得一個好名字,不過好的名字不僅要有良好的寓意,更要讀起來朗朗上口,這時候一個好聽的姓氏就很重要了。在中國山東地區,有一個復姓很特別,很多人一聽都以為是日本人。
中國人口眾多,姓氏也非常多,而且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影響深遠,就連日本人在古代也是一直學習中華文化的,所以在這樣的環境之下,難免會出現姓氏相同的情況,這些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3. 歷史上有哪些名人姓過
姓過的名人:
歷史名人
過 源:字道源,號浩齋,宋代江蘇省無錫人。少穎異,篤志聖賢之學。曾說「人終身只是一個窮理,元不分知行,行之至知之極也。」嘉佑間只為國直講,不赴卒,學者稱「浩齋先生」。
過 勗:過浩齋先生的後裔,字紹古,博覽能文,性至孝,有《至孝通神集》。除此外,浙江海鹽、嵊縣等地均有過姓人物。然最出名的還是無錫、蘇州一帶的過家。
過 龍:字雲從,明代蘇州人、名醫,與祝枝山、文徵明關系契合,他知識面廣,精醫道,著有《針灸要覽》、《十四經發揮》等。
過 鑄:字玉書,清代金匱(今江蘇省無錫)人。研習醫學多年,頗有心得,與外科名醫馬培之過往甚密,推崇明陳實功治外證之思想,不忌針刺。過鑄中舉後,曾在浙江做官較久,所到之處,都有政聲,兼有醫名。初為溫州司榷,升放潛(今屬臨安)知縣,調任德清縣宰,與同道常州孟河馬培之、青浦陳蓮舫時相過從。因其本人早年嘗患疔瘡而損一指,更發憤攻研外證,並治好另一指之疔瘡。著有《治疔匯要》(一名《治疔大全》)。另有《外科一得錄》、《喉痧至論》及《過氏醫案》,均有多種刊本行世。
過百齡:也作「伯齡」,名文年,江蘇省無錫人,是明末造詣最深、名聲最大的圍棋國手。《無錫縣志》中寫道:「開關延敵,莫敢仰視。因是數十年,天下之弈者以無錫過百齡為宗。」清人錢謙益作詩贊頌過百齡,詩中寫道:「八歲童牙上弈壇,白頭旗纛許誰干,年來復盡楸枰譜,局後方知審局難。烏榜青油載弈師,東山太傅許追隨,風流宰相清平世,誰識沿邊一著棋。」清代人秦松齡的《過文年傳》這樣寫:「百齡,名文年,為邑名家子,生而穎慧,好讀書,十一歲時,見人弈,則知虛實先後進退擊守之法,曰:是無難也。與人弈輒勝,於是閭黨間無不奇百齡者。」過百齡的作品有《官子譜》、《三子譜》和《四子譜》等棋書。其中尤以《官子譜》價值最高,對收官問題做了全面透徹的論述,是我國第一部收官著作,並受到日本棋界的重視。過百齡在棋壇馳騁一生,繼往開來,對明末至清乾隆時期圍棋的飛速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過元文:字穆君,清代蘇州人,是精通史籍的學者,有著述傳世。
過春山:字葆中,清代蘇州人,亦是精通史籍的學者,有著述傳世。過春山不僅博覽經史,他的詩,取法韋、柳,曾受沈德潛的青睞,可惜未滿30歲就去世了。
過探先:(1887年-1929年),教育家,農學家。中國現代農業教育先驅,中國現代農林科技的先驅。開創了中國近代大面積造林與植棉事業。 江蘇省無錫人。留美康乃爾大學農學碩士。1915年回國,任江蘇省立第一農業學校校長。1921年任南京國立東南大學(今南京大學)農科教授,曾兼農藝系主任、農科副主任、推廣系主任。1925年出任金陵大學(1952年合並於南京大學)農林科主任。其生平對開辟農業科學新領域,培養農業科技人才,實現科學種田理想,篳路藍縷,功不可沒。國民黨元老吳稚暉先生為過探先寫的墓誌銘中寫道:「先生姓過氏,名探先,出江蘇無錫縣北鄉望族……先生之學,窮高極遠,衣我粒我,早黽夜勉」。
4. 歷史上有哪些大人物姓全歷史上有哪些姓全的大人物
全柔,吳郡錢唐(今浙江杭州西)人,東漢靈帝時舉孝廉尚書郎右內丞。
全琮(198-容249),字子璜,全柔之子。三國時期吳國名將。
全祖望,字紹衣,號謝山,鄞縣人,清代浙東學派的重要代表,著名的史學家、文學家,博學才俊。
全大城,明代孝子,金溪人,字希孔。著有《校水經注》、《句余土音》、《鮚琦亭集》等。
5. 中國歷史上有多少個姓氏
古往今來,中國人一共使用過多少個姓氏?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袁義達副研究員經過多年的收集和研究,發現中國人古今姓氏已超過22000個。這22000個姓氏包括少數民族的漢譯姓氏。比如蒙古族、滿族、藏族以及彝族等少數民族的古今姓氏,這4個民族的漢譯姓氏,總數至少在4000個以上。隨著時代的變遷,不少姓氏已經消失,據袁義達先生介紹,消失的姓氏除了漢族中的復姓外,最主要的是少數民族的漢譯多字姓。比如滿洲八旗姓圖克坦氏,最初來自北宋時期金國女真人姓徒單氏,到清朝初期,這一族人幾乎都改姓杜姓,成為東北地區杜姓的重要組成部分,至於徒單氏和圖克坦氏則已經沒人使用了。袁義達先生根據國家統計局第三次人口普查的抽樣資料,依據各地人口的比例等距離抽樣,嚴格按照統計學原理研究發現,全國最大的三個姓氏是李、王、張,分別占總人口的7.9%、7.4%和7.1%。三大姓氏的總人口達到2.7億,為世界上最大的三個同姓人群。袁義達先生研究發現,當代中國人正在使用的漢姓約有3500個左右。在100個常見姓氏中,集中了全國人口的87%。其中,佔全國人口1%以上的姓氏有19個,分別為李、王、張、劉、陳、楊、趙、黃、周、吳、徐、孫、胡、朱、高、林、何、郭和馬。歷史上,中國大約有一半的人口一直集中在這19個同姓人群中。此外,中國的同姓人群在地區分布也是不均衡的。在北方地區,以王姓為第一大姓,約占人口的9.9%,其次為李、張、劉;在南方地區,則以陳姓為第一大姓,大約占人口的10.6%,其次為李、黃、林、張;在南北過渡型的長江流域地區,第一大姓為李,大約占人口的7%,其次為王、張、陳、劉。袁義達先生發現,在我國每一個省區中,都有一些出現頻率比其他省區高得多的姓。如廣東的梁和羅姓,廣西的梁和陸姓,福建的鄭姓,台灣的蔡姓,安徽的汪姓,江蘇的徐和朱姓,浙江的毛和沈姓,江西的胡和廖姓,湖北的胡姓,湖南的譚姓,四川的何和鄧姓,貴州的吳姓,雲南的楊姓,河南的程姓,甘肅的高姓,寧夏的萬姓,陝西的薛姓,青海的鮑姓,新疆的馬姓,山東的孔姓,山西的董和郭姓,內蒙古的潘姓,東北三省的於姓。袁義達先生說:『隨著科學的發展,姓氏已不僅僅是一種文化,目前人類群體遺傳學中已經形成了一個分支--姓氏群體遺傳學……中國人的姓氏和分布是中國一項特有的國情,它將涉及到中華民族的起源、祖先遺留下來的基因資源的分布、當今海內外的尋根和國家的統一、今後人口發展趨勢和國土利用等許多問題,因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6. 史姓在中國有多少人
史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八十位的大姓,人口較多,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二五。 尋根溯源1、據《路史》所載,倉頡為黃帝時史官,其後人便以官為氏。 2、據《通志
7. 歷史上姓氏的有哪些名人
氏儀
(生卒年待考),字子羽,本姓𠂩氏,字訛為氏氏,後改名是儀;北海營陵人(今山東濰坊昌樂)。著名三國時期孫吳國大臣,是氏鼻祖之一。氏儀初為一個小縣吏,後在北海郡為吏。當年北海太守孔融曾經對氏儀開玩笑,說:「氏字是『民』字『無上』,可改為『是』」。於是,氏儀因此就真的就改稱「是」氏,遂稱「是儀」。氏儀曾一度依附於漢高祖劉邦之孫齊孝王劉將閭的直系親族、揚州刺史劉繇,避亂於江東。後來氏儀遷徙到會稽(今浙江紹興)。當時孫權正好承攝大業,欣賞氏儀的文章才華,特徵其為官。從此,氏儀成為孫權的親信,與胡綜、徐詳三人專典軍國密事,拜騎都尉。三國初期,孫權屬下大將呂蒙為了奪回被劉備霸佔的荊州,准備襲擊荊州守將關羽,孫權因此有些遲疑,便向氏儀徵求意見。氏儀則認為呂蒙的主意不錯,勸孫權從之。後氏儀跟從呂蒙成功地擊敗關羽,奪得荊州,因功拜忠義校尉。當時氏儀陳謝,孫權則豪爽地說:「孤雖非趙簡子,卿安得不自屈為周舍邪?」 孫吳政權既定荊州,立都武昌,拜氏儀為裨將軍,後封都亭侯,守侍中。孫權一直要將兵權授予氏儀,但氏儀其人極有自知之明,認為自己非帥材,固辭不受。孫吳黃武中期(公元226年左右),孫權派遣氏儀到皖地(今安徽)引誘曹魏政權的陳留太守劉邵,發動了北伐戰役,由誘引劉邵曹操屬下大將曹休。曹休果率兵馬前來,氏儀揮軍大破之,功遷偏將軍,入闕省尚書事,外總平諸官,兼領辭訟。後來,孫權又令氏儀督導諸大臣勤於書學。後孫權大駕東遷建業(今江蘇南京),太子孫登留鎮武昌,孫權特意留下氏儀輔佐太子。太子一直對氏儀非常尊敬,每事皆先向氏儀咨詢,然後施行。後進封都鄉侯。再後隨從太子回到建業,復拜侍中、中執法,平諸官事、領辭訟如舊。不久,孫權的一個心腹、專門從事秘密督察的典校郎呂壹誣污衊江夏太守刁嘉出言不遜、誹謗國政,孫權因此大怒,將刁嘉下了大獄,並追查同黨,一時之間鬧得人心惶惶。由於大臣們皆畏懼呂壹,因此紛紛都附和著說的確聽到了刁嘉誹謗國政的話,而在當時,只有氏儀獨自回答從無所聞。孫權生氣,很嚴厲地詢問氏儀,周圍大臣們都為之屏息。氏儀坦然地回答:「今刀鋸已在臣頸,臣何敢為嘉隱諱,自取夷滅,為不忠之鬼!顧以聞知當有本末。」據實答問,辭不傾移。孫權聽後大為感嘆,遂舍之,不但不怪罪氏儀,而且連刁嘉也因此得免無罪。在蜀漢政權丞相諸葛亮病逝的消息傳來後,孫權垂心西州,派遣氏儀出使蜀漢,申固盟好。氏儀圓滿完成了使命,後拜尚書僕射。在南、魯二宮初立之時,氏儀以尚書職領魯王太傅。後來氏儀嫌二宮相近切,乃上疏曰:「臣竊以魯王天挺懿德,兼資文武,當今之宜,宜鎮四方,為國藩輔。宣揚德美,廣耀威靈,乃國家之良規,海內所瞻望。但臣言辭鄙野,不能究盡其意。愚以二宮宜有降殺,正上下之序,明教化之本。」書三四上。因此世人贊嘆其「氏儀為太傅盡忠,動輒規諫;事上勤,與人恭。」 氏儀一生勤儉,不治產業,不受施惠,為屋舍財足自容。當時,氏儀的鄰居中有起建大宅者,孫權外出望見,就問那起建豪華大室者是誰?左右回答:「好象是氏儀家。」孫權當即搖頭說:「氏儀歷來勤儉,肯定不是他。」旁人不信,下去一打聽,果然是別人家蓋的新房大宅。其見知信如此。氏儀在生活上服不精細,食不重膳,由於經常拯贍貧困,因此家無儲畜,清茶淡飯而已。孫權聞知後,突然親自跑到氏儀家求見其蔬飯,並親口嘗之後大為嘆息,即增俸賜,益田宅。但氏儀累次辭讓,辭不掉就以恩為戚。孫權為帝之後,身邊臣子們時時有所進達,使未嘗盲人之短。然而孫權也常責備氏儀以不言事,無是所非。氏儀巧妙地回答道:「聖主在上,臣下守職,懼於不稱,實不敢以愚管之畜,上干天聽。」 氏儀一生從事國政長達數十年,未嘗有過。那位典校郎呂壹歷來好誣告其他將相大臣,還擅長連坐牽罪數人,卻唯獨無法污衊氏儀。孫權因此感慨道:「使人盡如氏儀,當安用科法為?」 氏儀後來年老寢疾,臨終前遺囑要「素棺、斂以時服、務從省約」。終年八十一歲。
氏叔琮
(公元?~904年待考),本為氐叔琮,訛稱氏叔琮;河南尉氏人。著名唐朝末期將領、後梁政權開國大將,氐叔氏、氐氏、氏叔氏、氏氏鼻祖之一。
氏姓_網路
8. 歷史上姓常的有幾位明人
常 惠
,西漢太原人,武帝時隨蘇武出使匈奴,被拘留10餘年始放還,後代替蘇武為典屬國,通曉西域情事,昭帝拜為光祿大夫,封長羅侯,官至右將軍。常惠之後又有數人封侯,太原常氏由此顯赫。班固所作的《漢書》也曾特別為他列傳。他為漢朝與西域的文化交流作出了很 大貢獻。
常 璩
:東晉時史學家,曾在成漢任散騎常待等職,入晉後居建康(今江蘇省南京),所著《華陽國志》記述了遠古至東晉穆帝永和三年(347年)期間的巴蜀史事。
常 播
:江原(今四川省崇慶縣東)人,漢末三國時名士,以孝著稱。常騫:漢末三國時江原人,學識淵博,為人清尚,名噪一時。
常 林
三國時魏國溫(今河南省溫縣)人,官至大司農,封高陽鄉侯,其後累世官宦。其後代歷魏晉南北朝,有多人入朝為官。
常 璩
蜀郡江原人,東晉史學家。曾任成漢散騎常侍等職,入晉後居建康(今江蘇省南京)。著有《華陽國志》、《漢之書》等。
常 善
北周高陽(今屬河北省)人,累有戰功,封永陽郡公,歷任刺史,政績卓然。
常 景
北魏河內溫(今河南省溫縣)人,封濮陽縣子,官終儀同三司。有才思,雅好文章,曾撰門下詔書凡四十卷,著述凡數百篇。
常 爽
字仕明,北魏河內溫(今河南省溫縣)人,不受禮命,後為宣威將軍,徙避涼州。少已深研五經百家,曾授門徒七百餘人。著有《六經略注》等。
常 何
長安(今陝西省西安)人,是隋末唐初的一個重要人物。唐代貞觀時任中郎將,曾將賢臣馬周推薦於太宗。
常 建
長安(今陝西省西安)人,唐代詩人,開元中進士第。大雨中,為盱眙尉。詩似初發通莊,卻尋野徑,百里之外,方歸大道。其旨遠,其興僻。佳句輒來,唯論意表。淪於一尉,士論悲之。作品多五言,題材多山林、寺觀。後人輯其作為《常建集》。
常 粲
唐代畫家。與常重胤父子二人均為長安人,道釋人物為二人擅長所在,善為上古衣冠。咸通中路岩鎮蜀,頗加禮遇。有《孔子問禮》、《山陽七賢》等圖,並立釋迦、女媧、伏羲、神農、燧人等像傳於世。
常 倫
字明卿(1492-1525),號樓居子,其先曲沃人,後徙居山西省沁水,明代散曲家。官至大理寺評事。作品有《常評事集》、《寫情集》等。
常得志
京兆(今陝西省西安)人。博學善屬文,官至秦王記室。及王薨,過故宮,為五言詩,辭理悲壯,甚為時人所重。復為《兄弟論》,義理可稱。
常重胤
唐僖宗朝為翰林供奉。其父常粲,善畫人物、故實畫。重胤師范其父,亦善寫貌,其人物畫尤得其父傳神之法。唐末政治失軌,亂事四起,常重胤亦避難入蜀。當僖宗皇帝幸蜀,回鑾之日,蜀民奏請重胤留寫御容於成都大聖慈寺。內外官屬,咸謂其為南朝道釋人物畫之聖手張僧繇之後身。常重胤亦嘗寫文武臣僚真像於壁,毫發不失,極得神采。又於寶歷寺畫請塔天王像,亦極為佳妙。貫休贊之曰:「貧道觀畫多矣,如吾子所畫,前無來人,後無繼者。」益州名畫錄列為妙品。唐張彥遠於宣宗朝所著之歷代名畫記,於論畫六法一篇中,申論謝赫人物畫之六法論,並標示人物畫須神氣與形似並重,形似為表現神氣之要素,須形神兼顧方能逼肖。其論說對唐代人物畫之影響頗鉅。常重胤之人物畫,今雖不存,僅見於著錄,然由著錄之記載,亦可想見其畫形似、神采兼備之貌。
常遇春
字伯仁,安徽懷遠人,漢族,明代名將。臂長善射,勇力絕人。元末從劉聚起事,至正十五年(1355年)投朱元璋,歷官總管府先鋒、都督、統軍大元帥、中翼大元帥。攻寧國,中流矢,裹創再戰。升行省都督馬步水軍大元帥。二十三年大敗陳友諒於康郎山,轉戰三日,縱火焚漢舟,湖水皆赤。次年進平章政事,率軍包圍武昌,逼降陳理。從攻張士誠,以奇兵出其後。論功封鄂國公。吳元年(1367年)與徐達興師北伐,為副將,兼太子少保。相繼取山東、河南、河北諸郡縣。洪武元年(1368年)攻克元大都(今北京),轉攻太原。二年與李文忠率師北征,攻克開平。師還病卒,追封開平王,謚忠武。一生為將未曾敗北。自言能將十萬軍橫行天下,軍中有「常十萬」之稱,人每稱他為「天下奇男子」。
常大淳
湖南衡陽人,清代道光進士。曾與徐繼畲一同籌辦防務,阻止英軍進犯浙江海口,任浙江巡撫時,整頓鹽務,奏免折漕、撥款賑災。後太平軍攻陷武昌時,投井自盡。
常志美
清代山東伊斯蘭教學者。其教義發展為中國伊斯蘭教寺院經堂教育中的山東學派。因其在伊斯蘭教傳播中所作的貢獻。
常連安
相聲演員。原名常安(1899-1966),北京人,滿族。常連安說相聲活路較寬,捧逗皆能,尤其擅長說單口相聲和唱太平歌詞。他與二蘑菇合說的相聲及他唱的太平歌詞,曾長時間在北京的電台播放,家喻戶曉。他和長子常寶堃、次子常寶霖、三子常寶霆、四子常寶華、五子常寶慶、六子常寶豐及其孫常貴田(常寶堃之子)等都說相聲,代有傳人,人稱「常氏相聲世家」。新中國成立後,1951年常連安任天津市曲藝工作團團長,繼續致力於相聲的創作和表演。
常香玉
豫劇女演員,工青衣、花旦。原名張妙玲,河南省鞏縣人。她在藝術上勤奮好學,勇於革新,曾廣泛吸收京劇、評劇、秦腔、河南曲劇以及墜子、大鼓等藝術之長,以豐富自己的唱腔和表演,同時把風格不同的各種豫劇唱腔——豫東調、祥符調、沙河調等,融會於豫西調中,獨創新腔,成為豫劇中的一支主要流派。她的演唱熱情奔放,有剛有柔,揮灑自如;做功剛健清新,優美大方。代表劇目有《拷紅》、《白蛇傳》、《花木蘭》、《戰洪州》、《大祭樁》和現代戲《人歡馬叫》、《紅燈記》等,戲路寬廣。曾出席維也納世界人民和平大會。同年,參加第一屆全國戲曲觀摩演出大會,獲榮譽獎。1956年,河南豫劇院成立,任院長。195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79年,當選為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曾任河南省戲曲學校校長。
常仁貴
作家,波陽縣人,擅長寫有關地域風情的文章,<<饒河風>>的作者之一.
常 弘 1953年6月生,浙江臨海人。副教授。碩士生導師。1985年東北林業大學 野生動物資源學院動物生態學和鳥類學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英語讀、聽、寫熟練。主講動 物生態學和實驗、鳥類學和實驗等課程。主攻研究動物生態學、鳥類學和生物地球化學。已 培養碩士生4名。發表論文20多篇,代表作有《黃毛鼠種群生態學》(專輯)、《珠江三角洲 稻田區黃毛鼠種群存活率的研究》、《鳥類學》、《生物地球化學》等。1991年獲省科技進 步三等獎;1992年獲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三等獎;1994年獲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二等獎。
常 洪 男,1939年5月生,四川成都人。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共黨員。1962年 畢業於北京農業大學畜牧系。現任揚州大學教授兼南京農業大學動物遺傳育種與繁殖專業博 士生導師。以統計遺傳學方法在國內首先揭示山羊間性的遺傳基礎,以概率矩陣和果蠅模擬 試驗證明了家畜孟德性狀「多元測交」選種體制育種進度的兩項定律;提出地方畜禽品種遺 傳檢測的抽樣理論,在該領域首次從理論和實踐的角度定量地解決了總體頻率抽樣估計值的 可靠性、精確度與樣本結構、規模之間關系的問題;首次系統分析了《五牛圖》的畜牧學價 值,為中國黃牛的群體演化確認了新的文物學實證。其成果曾獲農業部「科技進步一等獎」 、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等,個人獲「全國農業引進國外智力先進工作者」、「陝西省有 突出貢獻的留學回國人員」等榮譽稱號。專著《黃牛育種》(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1988)、 《家畜遺傳資源學綱要》(中國農業出版社,1995)、《中國家畜遺傳資源研究》(陝西人民 教育出版社,1998)。
常 青 男,1939年8月生,江蘇省東台人。中共黨員。1961年東台衛校畢業,副 主任醫師,曾任江蘇省國營新曹農場醫院外科主任、副院長、支部書記、院長等職。1981 年至1985年主持的臨床科研「套式封閉治療毒蛇咬傷」獲江蘇省國營新曹農場科技成果二 等獎。1990—1994年主持的臨床科研「Roux—y消化道重建術」獲江蘇省農墾總公司科 技成果三等獎。1992—1998年主持的臨床科研「中西醫結合治療燒傷」科研內容基本完 成,科研論文已發表在《中華臨床醫學大典》上,並獲第一屆「華佗杯」論文大獎賽一等獎 ,1998年底申報評獎。出版專著與發表論文:擔任《中國華佗醫學》主編、《中華臨床醫 學新進展》〈3卷〉副主編、《現代脾臟外科》、《中國工礦醫學論文匯編》(6冊)、《誤 診誤治研究》等編委。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論文30多篇,與他人合作發表論文30多篇。從事 外科臨床工作30多年,擅長外科,熟悉骨科、五官科、婦產和等疾病診治,尤其對胃腸外科 、中西醫結合治療燒傷、毒蛇咬傷等積累了多年的臨床經驗,取得了滿意的效果。30多年施 行各類手術數萬例,取得非常滿意的效果,受到群眾的一致好評。被國家計生委、衛生部授 予先進個人,多次被農場評為先進工作者、優秀黨員,獲全國優秀論文10餘篇。兼任中國華 佗醫葯研究會會員、常務理事、高級研究員;中國誤診誤治研究會會員、特邀編輯等。
常蔭槐?
常蔭槐(1876—1929.1.10)常蔭槐,字瀚勃,祖籍山東壽光,生於吉林梨樹。1901年奉天(今沈陽)法政學堂第二期畢業。歷任黑龍江陸軍第一師軍法處長,代理督軍署軍法課長兼省長公署參議,奉軍赴陝剿匪總司令部軍事參議。易幟當日,與楊宇霆公開拒絕參加張學良等東北軍政長官與南京政府代表的合影,在公館拒不懸掛青天白日旗。1929年1月與楊宇霆同被張學良槍決。
9. 歷史上姓和的人有哪些
和仲、和叔:上古人物。傳說堯有四大諸侯,分別主管東南西北四方,史書稱為四版岳。東岳名叫羲仲;權南嶽名叫羲叔;西嶽名叫和仲;北嶽名叫和叔。四岳各自分管四方,又是堯的最重要的臣僚。凡是有重大決策,堯都要與四岳一起商量。
和嶠:字長輿,晉朝西平人。少年時就有盛名。晉武帝時為黃門侍郎,遷中書令。
和峴:字晦仁,北宋浚義(今河南省開封市)人。後唐長興四年(公元933年),出生於官宦世家。他自幼博覽群書,喜音樂,好依聲填詞,是宋初著名詞人,16歲登朝為著作郎。曾任太常博士、東京轉運史、主客郎中、大常丞。他的詞作被收錄在《全宋詞》中的有《開寶元年南郊鼓吹歌曲》三首。其主題是歌頌開國皇帝宋太祖「道高堯舜垂衣治,日月並文明」的功德和「九士樂生平」的盛世。
和洽:字陽士。三國時魏官吏,為官清貧廉潔有操守,最後以售田宅自給,封西陵鄉侯。
和凝:字成績,鄆州須昌(今山東省東平)人。少好學,年19,登進士第。初仕後唐,繼為後晉宰相。凝生平為文章,長於短歌艷曲,有「曲子相公」之稱。有集百卷。其長短名句《紅葉稿》,又名《香奩集》。
10. 歷史上姓初的人有誰人口有多少啊
初大告
(1898-1987)(四十五世),原名初銘音、初誥,字達杲,《初氏譜書》(山東萊陽,初尚齡等編,1937年重修七冊)中記載名字:芷南,字湘帆。山東萊陽高格庄外鎮胡城村人,少年曾讀私塾,並常習作詩詞,1914年8月,考入山東省立第一師范。1918年8月考入北平高等師范英語系。1919年參加偉大的「五四」愛國運動,為防止迫害,有老師為其改名為初大告,1923年北京師范大英語系畢業,1925年畢業於師大英語研究科。於1924年秋創辦了北平志成中學(即北京市35中),自任董事長兼第一任校長。一九三四年去英國劍橋大學留學,對英國文學、戲劇和英語語音有較深的研究,精通世界語,並為中國推行世界語的先行者之一。著作有(《中華雋詞》,1937),譯文為自由體。他是40年代九三學社最早的發起人之一。1938年回國後至1949年,歷任河南大學英文教授、重慶復旦大學英文教授兼教務長、中央大學英文教授。
1945年9月與許德珩,潘菽等愛國人士一起籌建九三學社。1946年春,參加郭沫若等人發起的《對時局進言》的簽名活動.其間與中央大學教授梁希,潘菽等一起到重慶上清寺拜見了毛澤東主席。1947年春與張還語等在上海發起成立」山東民主協會」。一九四九年九月,經周恩來同志、王炳南同志介紹到北京外國語學院擔任英語教授,從解放初期直至50年代,初大告一直擔任九三學社中央理事及中央委員。1959年任北京外國語學院圖書館館長。
1959年倫敦出版的初大告《道德經》譯本在西方有一定的影響。發起並參加了中國第一部《漢英詞典》編輯工作,1987年6月3日於北京逝世。
初彭齡
(1749-1825),字紹祖,一字頤園,原籍萊陽北黃村。其祖父初元方於清乾隆四年中進士後,即遷居即墨海堤村(今屬南阡鄉)。乾隆四十五年進士。歷官編修、御史、雲南巡撫、刑部侍郎、內閣學士,道光擢兵部尚書。有正直廉明之聲,為官數十年,後人評語:「夫古今國事之壞,壞於官邪上下相諱,不忍一家而一路哭矣,此君子作為嘆息痛恨者也。然彭齡非遇明主,亦且不免於禍哉。」善於文詞,工書法。研練各種書體,察讀古今名作,然長期忙於國事,作品傳世較少。《順天府志》記載:嘉慶十五年任順天府尹,官至尚書;道光元年、二年兼任順天府尹。編訂《明滇南詩略》。《清史稿》列傳一百四十二記載。
初杲
(1460-1540),字啟昭,號內濱,正德八(15134)年舉人,正德辛巳(1521年)進士(北京國子監街孔廟067號進士題名碑有其名),授御史。二品官。世宗繼統,會議大禮,引經抗疏。同百官赴文華門,哭聲徹內廷,世宗震怒,廷杖幾斃。後手疏劾督御史席書不當,驟轉禮部尚書,朝紳震懾,姦邪側目,嘉靖乙酉(1525年)冬任欽差巡視山西、河東、山東、四川等處監察御史。監察鹽法,浚河渠,築堤堰,商民便之,立祠以祀焉。尋轉河南僉事,分巡睢陳,擒滅流賊王長子、洪輔等數千人,升雲南按察司副使,撫綏懷寧,民戴其德。轉雲南參政,上疏乞休歸田。
現在根據網上數據調查,在大陸姓氏排行榜上位居五百位以後的姓占總人口的比例為百分之零點零零幾(0.00?%),也就是幾萬人的該人口數,該姓人口數的真實情況尚不清楚,題主可靜待專家研究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