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簡介 > 教會的歷史怎麼寫

教會的歷史怎麼寫

發布時間:2021-03-11 19:34:57

⑴ 教會歷史人物讀後感怎麼寫

讀了一本書或一篇文章後,有所感而寫成的文章就是讀後感。
寫讀後感從內容上內說,一是要讀懂容原文;二是要對原文的內容要有切實的感受和體會。從寫法上說,它也要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與一般短小的評論文問並無多大的區別。

⑵ 教會歷史

悖逆的歷史:釋疑「黑暗的中世紀」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1/1/381205.shtml
文/縛來賓

提起歐洲的中世紀,人們正逐漸改變著對中世紀及基督教的看法時刻,在中國流行的意識形態「訓世」寫法在中國仍然沒有消弭。很多人把黑暗的歐洲中世紀與基督教緊密聯系一起,認為沒有基督教就沒有歐洲「黑暗的中世紀」。這是無神論意識形態長期的刻意扭曲,使得許多人限於認知的能力而糾纏於問題表象出現的觀點。可悲的是很多人懵然失覺、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這段歷史,實際是人悖逆上帝、人性墮落的歷史。本文欲從多層面、多視角,力求公正、客觀地分析基督教與歐洲中世紀的這段歷史。

一、初代教會:信仰與逼迫

1900多年前,當基督耶穌被本丟•彼拉多釘死在十字架上時,對他的十二個門徒來說,這一切似乎都完了,看到了主的命運,他們不禁為自己的生命安全感到擔憂,除了約翰,其它人都四散逃逸。但第三日,當在十字架上承受了極其慘烈酷刑的主耶穌,從死里復活後的顯現,打消了門徒的恐懼和懷疑,而且使他們明白了,耶穌上十字架前所說的話:「復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雖然死了,也必復活著。凡活著信仰我的人,必永不死。」(約翰福音11;25,26)。

耶穌受難和復活的全部意義,使耶穌的十二個門的生命因此得到了根本性的改變,從此他們振作精神,毫無畏懼的把福音從耶路撒冷傳講給了世界各地。

這個時代,一般被人稱為使徒時代;使徒時代的教會是在公元30-100年間。在公元30—64年間,當時的統治者羅馬皇帝還沒有對基督徒進行大規模的迫害,使徒門還可以相對自由地向人們傳講福音。但是好景不長,公元64年羅馬的尼碌執政,從司提反殉道起,拉開了教會遭受大迫害的序幕。後來先知彼得和保羅也死在尼碌暴政之下。

當時統治猶太人的羅馬政權逼迫基督徒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1,羅馬人是一個信仰多神的民族,認為每一種信仰都有其價值,如果基督徒對羅馬人的諸神略表一點敬意,他們會很高興歡迎基督徒加入他們的神殿。然而,這意味著偶像崇拜,對基督徒是不可接受的,因此他們毫不妥協地持守上帝的命令:「除了我以外,不可有別神」(出埃及記20;3)

2、逼迫,除了基督徒對羅馬的諸神表示蔑視外,就是基督徒對羅馬統治者的不敬虔。實際只要信徒們略表中心,對羅馬皇上的塑像獻上酒和香,迫害就會停止,但這樣的忠心,他們無法奉行,他們雖然尊敬當政者,但只奉一人為主,那就是耶穌基督。

3、還有就是當時的基督徒因著對基督的信仰過著非常嚴謹的道德的生活,基督徒很清楚的表明他們是獨特的一群,他們不怕與眾人不同。亦因這緣故,他們信仰的內涵,生活的方式,便顯得非常鮮明,絕不混淆。他們排斥和譴責羅馬中希臘人的放盪縱欲、殺嬰、棄嬰、同性戀、戀童、父權專制等等墮落行為,而這些行為在當時的羅馬希臘人眼裡是正當的,也是道德的。鑒於此,基督徒與羅馬人的沖突,就不只是信仰上的的沖突,也是由信仰引申的道德上的沖突了。

經常的拒絕意味著坐牢、拷打、甚至死刑。到一世紀末,基督徒被列為非法分子,抄家、被捕、處死、又有各種酷刑和燒毀聖經等。從公元64-323年間,羅馬政權對基督徒進行了的10次大逼迫,這10次的逼迫,據史學家估計,計有數百萬基督徒為主殉道。

其中最著名的殉道者是公元155年被殺害的基督徒波利卡普.波利卡普是示每拿(現今土耳其伊茲米爾市)教會的主教,曾是使徒約翰的學生。當他聽說羅馬人來抓他的時候,不僅沒有恐懼和驚慌,反而吩咐他的家人好好招待來抓他的人。那些來抓他的人得到很好的款待之後,他被帶到了羅馬總督面前。他們叫他敬拜皇帝,他說:「我不能這樣作。」這時他們想把他丟到獅子坑中去,而一個士兵報告說:獅子已吃得太飽,不能再進食了。於是總督就命令將他燒死。這樣,波利卡普受火刑而殉道了。他高唱著贊美詩,在熊熊的烈火當中死去。

還有里昂的女僕人布蘭迪娜的受難經歷也足以感動很多人。對於布蘭迪娜,也屬於殉道行列的她的主人曾經很擔心瘦弱的她能否始終如一地承認自己是基督徒,但她的表現讓所有人都大為震撼。雖然已經遍體鱗傷了,在奄奄一息中,就像一個勇敢的鬥士,還念念不忘自己的信仰。每次毒打後只需重復:我是一個基督徒,從來不作惡。」所有手段用盡以後,在最後一天,布蘭迪娜被帶到了斗獸場。鞭打之後,火椅之後,人們將布蘭迪娜裝在一張網里扔到一頭公牛前,狂獸蹂躪之後,人們將她殺害了。

幾乎每天人們都能夠看到不妥協的基督徒在這個斗獸場所受到的酷刑。人們脅迫他們對偶像發誓,他們不僅不為所動,並對羅馬人的神靈表示蔑視,最後激起了群憤。

公元284年間,在小亞細亞一個城鎮曾經發生這樣一個場景,當身旁放著數個獅子籠的羅馬審判官逐個問「你信耶穌嗎」時,很多基督徒都毫無畏懼地說「我信我主耶穌」,往往是話音未落,便被扔進了飢餓許久的獅子龍里,瞬時間血肉被吞噬,只剩幾塊殘骨。

逼迫和迫害,並沒有阻止人們對耶穌信仰的追求,不知有多少人被那些殉道場面所感動,而信了耶穌,其中也包括那些參與迫害行動的人。例如,公元286年,羅馬軍隊的司令莫里斯被基督徒的氣節深深感動,皈依了基督,而拒絕執行殺害基督徒的命令,結果自己反被殺害。

他們能毫無畏懼慷慨為主殉難,因為他們的生命是被基督耶穌改變的人們,他們認為因著與基督同行堅險苦難的路是無比榮耀的。

在受迫害的三百年間,羅馬帝國境內幾乎所有的教堂都遭到了嚴重的破壞,聖經被焚毀,聖職者被逮捕,被嚴刑拷打。但是這些並沒有阻擋人們對基督耶穌的信仰,和對福音真理的追求。教堂沒有了,公開的聚會遭禁,於是人們聚集在家裡,聚集在曠野里,聚集在田間地頭,在那裡,基督徒們一樣讀聖經,唱贊美詩,禱告,敬拜,他們不僅沒有恐懼,沒有憂愁,反而充滿了喜樂。(安格說基督徒選擇在家庭聚會,有兩世紀之久。但這是逼迫的結果,而不是屬靈需要。)

二世紀的主教德爾圖良在他的《辯護辭》中說:「教會的種子是由殉難者的鮮血做成的。」這的確是事實。那些逼迫人喊萬歲的皇帝們都死了,而耶穌仍然活著,這個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的拿撒勒木匠,讓整個世界得到了更新。根據史學家斯塔克估計,基督徒在頭一個三百年間增長了百分之四十,基督徒的數量已經達到了七百萬至一千萬間,是當時羅馬帝國七千萬人口的百分之十五左右;地域甚至傳到了羅馬疆域以外的地方:往東向米所波大米、波斯、瑪代、巴特利亞、帕提亞、印度、和亞米尼亞;往東南向亞拉伯;又由埃及北部的亞力山大傳向埃及中、南部;向西傳到羅馬帝國北非各省;在歐洲傳到高盧,經多瑙河而至德國境內的羅馬各省。

終於在公元313年, 羅馬皇帝君士坦丁頒布《米蘭赦令》,規定在羅馬帝國內信仰可以自由,這個文件還規定立即無償歸還被沒收的教會建築和土地。雖然法令出台了,但對基督徒的迫害沒有停止,公元320年,有四十個羅馬士兵因拒絕放棄基督信仰而殉道。直到325年,對基督徒的迫害才真正停止,基督徒才從地下走出地面。

君士坦丁能頒布《米蘭赦令》,一個原因是他的母親海倫娜在主的蒙召下也成了一個虔誠的基督徒,母親的示範力量使君士坦丁在312年同篡位的大臣馬克森迪開戰前,向上帝而不是向羅馬神禱告,並使他大勝對手。

公元361年上台的朱利安,他原本對基督教沒有什麼好感,曾一度想禁止基督教,但是沒有成功,在他臨死前,無可奈何地對身旁已經皈依基督教的衛兵說「你們這些加利利人終於贏了」的時候,表明了他承認了福音對無數人的轉變以及對羅馬帝國的改變。

總結教會歷史,我們可以看見,基督徒們在三個世紀的殘酷迫害中,並沒有拿起刀劍去保衛自己,卻始終保持著政治上的被動,單單以苦難廝守真理、保持信仰,和以殉道來傳播基督的愛和饒恕。他們這樣做在很多人眼裡實在是很愚蠢,但是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正是這種愚蠢的行為使後來的世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他們行為有力地驗證了:「因為神的愚拙總比人智慧,神的軟弱總比人強壯。」(歌林多前書1:25)

因著對耶穌基督的信仰受逼迫的歷史的背後,有著很大的屬靈啟示在裡面。我們可以看到,在三百多年之久的漫長的逼迫中,初期教會聖徒們沒有放棄或模糊對上帝的信仰,相反,他們卻一直將救濟蒼生,播布光明,拯救罪惡的信仰氣節堅持到底,並持守信仰的生命力和純潔力,不畏血泊,堅持不懈地在苦難中宣揚福音。

迫害使信仰更堅韌,試煉使痛苦得以舒緩。早期的基督徒正是人在逼迫、試煉和痛苦中播灑著耶穌的種子。而這種子是文明種子,是社會的光和鹽。這一切正是上帝所喜悅的。

二、教會的墮落:中世紀黑暗史

392年羅馬宣布基督教為羅馬帝國的國教後。在世俗政權的支持下,基督教的傳教事業逐漸在歐洲大陸傳播開來然而,這一勝利卻導致了教會與世俗融合,信仰的力量被遺棄,教廷開始僭越上帝,即迎來了眾所周知的中世紀黑暗時期。表面看是幫了上帝的忙,但上帝並不喜悅,所以後來興起了宗教歸正運動。

313年前,羅馬人是對基督信仰者施以無情迫害;但當羅馬人把對基督的信仰變為國教後,對沒有信仰基督的歐洲人採取了同樣態度。公元476年起羅馬人在歐洲每征服一地,總是首先迫使被征服者改信基督教。基督教在歐洲紮下根,除了靠基督教徒的忍耐力量和所付出的鮮血的代價以外,還有一種方式,那就是用刀和劍迫使當地人皈依基督。

教會的墮落是逐步開始的,在326年至460年間,歐洲一些教會還是充滿了屬靈的光景的。《英網路全書教會史》中描繪了那時的景象:「各基督徒社團之間的互相往來是很活躍的。旅行的基督徒一定會收受到他們同教信徒的熱情歡迎和款待。各教會之間使者和書函自由往來。傳教士和佈道士來往各地絡繹不絕。各種各樣的文獻,包括福音書和使徒書信在內,流傳很廣。因此,統一的感覺在各方面得到了表現,基督教世界廣泛分隔的各部分的發展,多少接近於一個共同的形式。」

公元538年,受奧古斯丁主張的「以一人為元首的大公教會是惟一的教會」(奧古斯丁(公元354-430)是新約時代以來最偉大的基督教教師。對於基督教思想,他無疑具有出眾的屬靈身量和知識的能力,貢獻相當大。然而,因著他的盛名,也促使他的一些錯誤也大為廣傳,他的教會觀後來就完全發揚在天主教系統之中。任何人如何不對「唯一的教會」效忠,就是異端。奧古斯丁對這種思想的推動是不容置疑的。) 東羅馬皇帝查士丁尼任命羅馬教會的領袖為世界所有教會的首領,並賜給他審判異端的權柄,從此開始了他的勢力肆虐1260年的漫長歲月。他獲得了支配宗教與國家的驚人的獨裁權勢。

從此,基督教首先作為一個信仰逐漸淪落為了信仰根基匱乏、以膜拜形式為核心的宗教,既羅馬大公,又稱為羅馬教,即後來的天主教(又稱舊基督教以與新教區別)。純粹宗教的構成應該是由教主、教規、教徒主成。羅馬天主教完全具備這些特質。羅馬教皇是教主,羅馬教皇頒布的各種法令是教規,信徒則成了教徒。

這個時期是基督教的真理與異教的教理大混合的妥協時期。正如聖經舊約中提到的巴力神和以色列的宗教相混合一樣,這個時期也是謬道披上基督教的外衣滲透到教會的大背道時期。例如靈魂不滅說、地獄火刑說、煉獄說、向神父告解、聖事制度、安息日的變更、憑行為和功勞得救的錯謬福音等,眾多謬道涌進了教會。

基督教反對拜上帝之外的一切偶像,但在羅馬時期,各種其它形式的崇拜,如馬利亞崇拜、聖使徒彼得、保羅等崇拜逐漸興盛起來。本來聖經是信徒行事為人的最高准則,但按羅馬教會的規章除去在教會中任職的領袖以外,普通的信徒是不準讀聖經的。借口是防止一般信徒誤解、濫用聖經,最後竟把聖經封鎖了起來。這樣,神職人員任意曲解聖經,以人意取代神旨,「教皇無誤論」,教皇的斷案就是神的斷案。

當11世紀由教皇格里高利七世所領導的宗教改革運動完成了政教分離之後,占據正統地位羅馬教廷達到了權力頂峰,它不僅壟斷了管理屬靈事務的權力,也經常甘於世俗事務的管理。這個時期,教會逐漸從神的領地,脫胎換骨搬邁向了屬世的領地;教會的世俗化,使得教會只關心世界上的事情,而忽略了人得救之事,世俗化代替了永世的追慕。教皇有鑒於神國至高的特質,以及神國包羅萬象的護理,幾乎自詡為上帝了。

《天主教網路辭典》對「教皇」作了如下的解釋和定義:

「因教皇實在至尊、至高,所以他不能說是人,而是像上帝一樣的存在,是上帝的代理者。」
「教皇在這個地球上是代替全能上帝的地位。」
「教皇以天之王,地之王,煉獄之王的身份,頭戴三層冠冕。」
「教皇不單是耶穌基督的代理人,他也是隱藏在肉體當中的耶穌基督本身。」
「饒恕並不是直接從上帝那裡臨到的,所以必須要常常到神父那裡去告白罪。」
「上帝行事也以神父們對罪的赦免與否的判斷為根據,上帝根據神父們的判斷進行表態。」

——這是多麼驚人的話語,是多麼褻瀆的話語。聖經有如下的宣布:「因為只有一位上帝,在上帝和人中間,只有一位中保,乃是降世為人的基督耶穌。」(提前2:5),僭妄的「教皇」自命替代了耶穌,成了又一個長著肉身的上帝。

「他是抵擋主,高抬自己,超過一切稱為神的和一切受人敬拜的,甚至坐在上帝的殿里自稱是上帝。」(帖後2:4)馬丁路德曾說過:這節經文正是適用在教皇權身上的預言。所以我們看到聖經對教皇權的預言是多麼確實啊。

教皇取代了上帝,使教會陷入一片黑暗:神職人員大膽篡改聖經中神的話語,使得神在教會中失去了該有的權威;神職人員也不再信守貧窮,而是搜刮民脂民膏,借機斂財,兜售贖罪券便是其常用的手段之一,大體上,整個教會不再屬靈,而是充滿了屬世的黑暗。教職人員逐漸背離了聖經,對於清心愛主的忠良,設立「異端裁判所」來加以迫害。教會至此已墮落到極點。

這個教訓告訴人們,當人們在信仰上出現問題時,那麼屬靈的光景註定死亡,道德就會出現問題,就會犯罪。

教皇違背基督信仰,演變為精神的壓迫者,於是,各種異端思想紛紛出現,在中世紀,最令教廷恐懼的反對力量,不是來自其他異教,而是來自基督教內部的「異端」。在中世紀羅馬教專橫統治的1260年中,有許多熱愛真理、對耶穌基督持守純真信仰基督徒,不肯服從羅馬教會的亂命,不肯接受羅馬教會傳講虛偽的道理來抵消聖經的見證,然而,他們的命運不是上絞架,就是投火籠。在中世紀當中,羅馬教會藉助政治權力逼迫並殺害了數萬純真基督徒。

其中一個例子就是著名堅守真理的波蘭瓦典西人。瓦典西人宣稱他們的信仰是可以追溯回到使徒時代,他們的特點篤信聖經的絕對權威性,對聖經有著一份特別的尊重。他們日常生活以及教會生活都是以聖經為根據,他們反對羅馬教皇禁止印刷聖經,壟斷閱讀及解釋聖經的權利,他們閱讀用通俗語文譯成的聖經,教導青年將整卷福音書與保羅書信背熟,扮成各種商人出外傳道,將手抄的經文分發各地,勸人悔改信真理。他們因此遭到了羅馬教的瘋狂迫害。

在波蘭的西南部和義大利的西北部有皮德蒙山谷,在那裡可以看到以前瓦典西人居住的地方。凡是聽到他們的故事的人,無不感到心酸。真正忠誠正直的人,為了按照聖經的教導而生活,逃到了那高山幽谷之中,他們常是在大的岩石洞里聚會禮拜。有一次,在他們聚會的時候,來了一群士兵,他們在洞口放火。當被濃煙熏嗆而難以忍耐的瓦典西人一個個從岩石洞中爬出來的時候,站在洞口前的士兵就掄起粗大的木棒,狠狠地向出來的人頭部砸去,他們的鮮血染紅了高山的白雪……

還有無數忠心的聖徒為了持守或傳揚聖經中的純正真道而殉道。羅馬的一個教會的一些信徒因為敬拜耶穌而不敬拜教皇,而受到了羅馬軍兵的逼迫,他們逃到山中做禮拜。這個時候羅馬士兵找到了他們。有三十個基督徒不幸被捕。那是寒冷的冬天,那些士兵們砸破冰面,將他們投入冰冷的水中,讓他們在那裡慢慢地活活凍死。然而這三十人肩並肩,開始在冰冷的水中轉圈,並且口中高唱著贊美詩,來面對寒冷和死亡。他們口中唱著說:「我們是忠誠於上帝的四十名精兵,我們是忠誠於上帝的三十名精兵……」此情此景感動了岸上的羅馬軍士百夫長,他回想起自己小時候曾有過的基督教信仰,便緩緩走近那三十個人。這時那三十人中有一位因不堪忍受折磨而從水中上來,表示願意妥協,放棄自己的信仰。水中的人繼續在高唱:「我們是忠誠於上帝的二十九名精兵……」這時候,那位深受感動的百夫長一邊喊「讓我來代替你的位置」,一邊跳進冰冷的河中,與那剩下的二十九人一同轉圈。於是他們又一起唱著:「我們是忠誠於上帝的三十名精兵,我們是忠誠於上帝的四十名精兵……」,直到最後一口氣。

……

具有諷刺的是,公元313年前,基督徒是受不信基督的羅馬人所迫害,而300年後,基督徒卻是受基督的羅馬教會所迫害。二者有聯系而又有不同。所謂聯系,就是迫害一方都與羅馬等世俗政權有關,但僅此而已。

不同是,早期的基督教會因著對上帝的忠誠,而對羅馬人的神靈和統治者缺乏敬虔而遭受的逼迫,而後來卻是由基督教墮落成的天主教會因著對聖經真理的背謬而去迫害。在這個謬道壓迫真理的時期,教會背離了聖經原始教義,把愛的救恩幾乎變成了恨的咒詛。由此,殉道先知的行跡和著名教父的教誨不再具有主宰作用,教皇制定的法則成了人們必須遵守的道德准則;教權與皇權的結合共同擔負著對內處置異端,對外發動戰爭的任務,所以才有中世紀的大規模異端迫害。

基督說:「我的國不屬這世界」(約翰福音18:36)。又說:「誰立我作你們斷事的官,給你們分家業呢?」(路加福音12:14)「教會的權柄自有領域,就是傳福音,施行聖禮。不得強行干預政治的權柄;不得移授國柄,不得廢除官府的法令;不得避免對官府應有的服從;不得妨礙民政上任何關於法令與契約的判斷;也不得為官府訂立關於團體的法律。」(馬丁路德《基督教的自由秩序》)

但中世紀的教廷僭越上帝,欲建立人間天國(與後來興起的共產主義運動一樣),卻是腥風血雨,墮入了黑暗。因為肉體的軟弱和邪情私慾,這個悲劇,更准確說,是「人的悲劇」。

三、聖經的啟示

對羅馬帝國和之後教皇權的預言很大一部分在聖經的《啟示錄》里。《啟示錄》由使徒約翰於公元90—96年間寫成,所預示的都是約翰身後幾十年至未來的事情。這卷書是耶穌基督的啟示,不是約翰造給後人的啟示,約翰只不過是將耶穌賜下來的啟示記錄下來而已。其中給亞細亞七個教會的書信揭示了未來教會在各個不同歷史時期的不同走向。這里只列出前面的四個教會的預表。

1、以弗所教會(啟2:1-7):預言公元34-100年間的教會。以弗所教會象徵初代教會,象徵耶穌復活升天之後產生的使徒教會。這個教會曾經是純潔而火熱的。

2、士每拿教會(啟2:8-11):預言公元100-313年間的教會。這個教會象徵使徒教會之後受到逼迫的教會,這期間充滿了逼迫和殉道,直到 羅馬 君士坦丁皇帝將基督教定為國教為止。本文舉的為主殉道的波利卡普既就是示每拿教會的主教。

3、別迦摩教會(啟2:12-17):,預言公元313-538年的教會,就是君士坦丁上台後,停止逼迫時期。迦摩時期的教會是將異教的哲學和教導帶進來,從而開始妥協的教會,是逐漸離開真理而背道的教會。

4.推雅推喇教會(啟2:18-29):預表天主教時期。推雅推喇教會象徵公元538年—16世紀初的教會,是指持續了上千年的中世紀黑暗時期的教會。在這一時期,聖經的真理被妥協,各樣的異教理論席捲教會。這一時期也是教皇權的勢力紮根的時期。漫長的上千年的黑暗時期,直到宗教改革的興起,這一黑暗時期就是推雅推喇教會時期。

對於羅馬天主教的興起,啟示錄中還有進一步的表述。「又賜給它說誇大褻瀆話的口,又有權柄賜給它,可以任意而行四十二個月。獸就開口向上帝說褻瀆的話,褻瀆上帝的名並他的帳幕,以及那些住在天上的。又任憑它與聖徒爭戰,並且得勝。也把權柄賜給它,制服各族、各民、各方、各國。(啟13:1-10)」

它又「誇大褻瀆話的口」,這是什麼意思呢?在聖經裡面「褻瀆」就是說僭妄的話,將自己當作上帝。」「可以任意而行四十二個月」。在聖經里的預言中,一日頂一年,四十二個月,就是3年半,也就是1260天。在聖經裡面有七次提到這1260年的預言。這句話表明羅馬天主教的興起與謬道要持續1260年。這是多麼驚人的吻合!

而對羅馬天主教的興起與謬道,在聖經《但以理書》中也有預言。「我正觀看這些角,見其中又長起一個小角,先前的角中有三角在這角前,連根被它拔出來。這角有眼,像人的眼,有口說誇大的話。(但7:8-24)

「其中又長起一個小角」。這小角「形狀強橫,過於它的同類」,「與先前的不同」,這個小角看上去不同於其它的角,比其它的角更加強悍,象徵了它是一種帶著宗教和國家的特徵的勢力,這正是在預言教皇權的勢力。

使徒保羅也曾預見在「主降臨之前必有不法者顯露」。他說,在基督復臨之前,必有「離道反教的事;並有那大罪人,就是沉淪之子,顯露出來;他是抵擋主,高抬自己,超過一切稱為神的,和一切受人敬拜的;甚至坐在上帝的殿里,自稱是上帝。」(帖後2:3、4)。對應後來羅馬教皇勢力的建立,保羅的先見是多麼貼切。

自從一些思想家認識到信仰需要恢復以後,他們便重新開始研究聖經,形成了很大的亮光,他們開始理解了因信稱義的道理,同時他們開始理解了上帝的預言。研究這些預言以後,他們看到這個敵基督是誰呢?正是人們敬拜的教皇。所以16世紀宗教「改革『家們興起了信仰恢復運動,也因為他們在研究但以理書的時候,也理解了上帝給人們的預言警示。

教會從興起、興旺到墮落,到不冷不熱,聖經里是有很大的啟示,曾經給十九世紀四十年代的很多無神論者以很大的震撼。這不能不說是上帝的神奇和奧妙在裡面。

四、信仰恢復:「宗教改革」運動

在這節里,我將不以「宗教改革」來做探討軌跡,我認為「宗教改革」表達非常不確切。中國的學術界在轉述西方宗教信仰史時,包括一些嚴肅的中國學者同官方的教科書一樣,都做了這樣的誤導。為什麼要用「改革」這個字眼?「改革」傳遞的信息與真相恰恰相反。基督教本來不用「改革」,聖經是上帝的默示,聖經沒有改變,是羅馬天主教偏離了基督信仰,人們只不過要回到純粹的基督信仰裡面去,把基督教會恢復到對神虔敬使徒時代。「宗教改革」運動在歐洲學者中一般與信仰歸正相連;信仰歸正實質就是信仰的恢復運動。(但為照顧到習慣,本文有些地方還不得不用「改革」二字。)

我們看到,在聖經里,舊約的以色列百姓的歷史是教會歷史的一個縮影;在教會的歷史中,我們看到了很多的黑暗,我們也看到了在那黑暗中,上帝興起的一次又一次的復興。但是很可惜的是,很多神的兒女人竟也認為,復興是上帝永遠的旨意,而隨意見證。但舊約的歷史告訴我們,復興完了,還要墮落;其實,上帝真正要做的是信仰的恢復工作。

信仰的恢復工作從馬丁•路德開始。馬丁•路德讓人知道是因信稱義,靠神的恩典才能回到神的裡面去,而不是靠人們的工作如何。

馬丁•路德生於公元1483年的德國鄉村愛斯勒奔。成年後,路德沒有按著他父親的意願成為律師,而是進入在以弗特的奧古斯丁修道院。在那裡路德藉著執著開始閱讀聖經,當馬丁路德閱讀保羅寫的羅馬書的時候,他明白了因信而稱義的屬靈道理。

長久以來羅馬天主教藉著聖禮和居間的神職制度,在人和神之間建立起了一條鴻溝,攔阻了信徒之間的交流,攔阻了人神之間的交通。當時的基督徒,他們認為的所謂的得救,是靠著教皇、教父、或這些教會裡面的神父們,告解里給他們的赦免,他們的罪才得到赦免。或者他們要買贖罪劵,罪才得到赦免。

⑶ 基督教的發展歷史寫成文,有時間線索

教會二千年歷史速寫

每一頁的教會歷史都是救恩歷史的一部分,借著教會的宣講及生命的見證,把神的道在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境況活現出來,成為一種改造生命的動力。從另一個角度看,教會每一頁的歷史都是堅貞不移的信徒用血和汗寫成的。不少信徒為了忠於神所託付的使命,不辭艱苦地將福音帶到不同的地域與文化,並且在面對逼迫時,不惜將生命澆奠。他們的血便彷彿種籽一樣,在不同的地區萌芽生出教會來。然而,在過去一千九百多年中,教會也經歷了多次的挫敗,有時面對挑戰時畏縮妥協;有時被外在的勢力滲入,分化教會,使教會淪於敗壞光景;有時因人的軟弱,在高舉教義真理時卻忘記了愛心的實踐,因而造成教會分裂,使神的名受到莫大的虧損。正因為教會經歷過多次的挫敗,我們更可以從另一個角度看,就是教會的歷史是神的信實不斷展現的歷史。無論在什麼時代,當教會處於內憂外患的情況下,神便興起瓷的僕人,配合各種環境的因素,潔凈教會,復興教會,使她從頹敗中起來,拓展神的國度。

在我們比較深入去談論教會在不同時代的發展所遭遇的各種困難之前,我們不妨概略地將教會接近二千年歷史的一個輪廓勾劃出來,好讓大家先有一幅比較完整的圖畫。

為了方便起見,很多史學家都將教會的歷史分成三段。第一段是初期教會史,由基督及使徒建立教會開始,直到第六世紀末年。史學家以六世紀末作初期教會史的完結,乃因教會於六世紀末已進入一新的歷史形勢。自五世紀開始,羅馬政府對西羅馬帝國已失去控制,西羅馬帝國漸趨全面崩潰。然而與此同時,那裡的教會卻日益壯大,漸漸成為普世教會的領導。使西羅馬帝國的教會興盛的關鍵人物乃大貴格利(或作貴格利一世,Gregory the Great, 約540-604 A.D.),他被視為最後的教父,也是第一位教皇,是羅馬天主教傳統的開山祖師。因此大多數史學家都以貴格利一世登基作教皇的那年為羅馬天主教傳統興起的肇始。正因這緣故,第二段的教會歷史便是由主後五百九十年(即貴格利一世即位那年)開始,直至主後一五一七年馬丁路德發動改教運動為止。史學家稱這段歷史為中古教會史。第三便是現代教會史,由改教運動開始,一直到二十世紀的今天。

每一段教會史都有其特色,有它時代獨特的契機,也有其獨特的問題與危機,更有其獨特的成就。現在就讓我們看看這幾個不同階段的歷史獨特的地方。

初期教會的發展本身也可以分成幾個階段。當使徒們一個接一個離世以後,教會便進入一個新的里程。教會一方面要繼續使徒宣教的工作;但在另一方面,分散於不同地域的教會在失去使徒屬靈權威的領導下,如何保持純正信仰及合一的見證?這是教會當時的問題。在這時期,教會一方面盡量保留使徒在世時的言論與教導,在另一方面,新一代的屬靈領袖必須被堅立起來。我們通常稱這時期為"後使徒時期"。這時期大概從主後一百年開始至主後一百七十年左右。在這時期,教會權威的形式開始產生變化。起初使徒直接地從基督承受使命去見證、傳遞瓷的啟示,因此對於教會信徒,他們的言行,都帶有代表基督的權威。但他們去世後,教會便得依據另一種信仰、生活的指標,於是一些被教會普遍公認的文獻及信條開始出現,以作為信徒信仰、生活最可靠的參考。聖經的正典便是在這時期開始形成的;比較詳細的信經(如使徒信經)也紛紛在這時期出現。在這時期,信仰的表達都是非常單純,沒有深奧抽象的闡釋,並且非常著重信仰在生活上一些實際的問題。這時期也是教會經歷很大的逼迫,卻又擴展非常迅速的時期。教會主要的精力都花在傳福音的事工上;教會的組織還很簡單,異端的影響仍未太猖獗,因此信徒的人數不斷增加。這時的信徒絕大部分是基層的。這時期史學家稱之為"後使徒時代"(Post-Apostolic Age)。

接著便是"尼西亞前時期"(Ante-Nicene Age)的歷史,由主後一百七十五年開始至主後三百二十五年尼西亞會議為止。這段時期無論在內憂和外患上,教會都經歷很大的壓力。外患方面,就是教會接二連三的受到國家嚴重的逼迫,而異教徒的哲學家、文學家也多方面提出問難與攻擊。內憂方面,就是教會內極端的信仰表達以及異端也多起來。因此在這時期,教會不單要向政府申辯,更要對應敵基督思想的挑戰,同時也要為純正的信仰爭辯。因此,這時期最大的特色,便是基督教正統神學思想的發展及護教運動的興起。同時,教會在迅速的擴展中,開始有比較嚴密的組織,崇拜的內容也慢慢豐富起來。此時的教會不再是低下層所獨占的了,基督教已漸漸滲入中、上層,因此不同階層相處的種種問題便開始出現在教會中。

"前尼西亞時期"之後便是"尼西亞時代"了。這時的基督教,因著君士坦丁大帝的歸信,已漸漸成為羅馬帝國的國教。逼迫的憂慮沒有了,但內部的種種問題卻浮現出來。最嚴重的問題是教會開始趨於世俗化和結構化。為了避免受這種趨向的敗壞,不少信徒退到荒漠中,企圖透過在獨處中的安靜與嚴謹的操練,保持聖潔的生活。修道主義的興起便是這時代的特色。這時代另一個特色是神學爭論的普遍。為了要排解這些神學爭論,教會就得繼續不斷地召開大公會議。教會的分裂也因這些爭論和會議漸趨嚴重。

進入第二段的歷史,我們看到羅馬帝國不斷萎縮,蠻族經常入侵,羅馬軍竟無力抵禦。主後四百一十年,哥特人攻入羅馬城,使整個羅馬帝國舉國震驚。當時便有不少人認為這事件是羅馬亡國的先兆,是羅馬人背棄他們的天神所招致的懲罰。主後四百七十五年,蠻族再攻入羅馬城,四處搶掠,若不是羅馬的大主教苦苦央求他們不要焚城,恐怕羅馬城便付之一炬。在這里順便提一提,就是當時羅馬帝國的首都已不在羅馬,而在小亞細亞旁邊的君士坦丁堡。自從主後三百一十五年君士坦丁遷都以來,整個羅馬帝國的重心便從義大利向東遷移,這便造成義大利及義大利以西的國境空虛。小小的一隊蠻族往往可以攻城劫掠,來去自如。帝國因無暇西顧,竟任由羅馬帝國的西邊自生自滅。正因如此,羅馬的大主教便漸漸成為西邊的政治、經濟及宗教領袖,蠻族入侵後,協助及領導人民重建家園的,往往是羅馬的大主教。羅馬天主教也就是這樣漸漸壯大。在東邊,神學的爭論一直沒有停下來,一個神學問題的糾紛解決了,另一個又出現。信徒的信仰生活已漸漸失去其活潑的能力。就在此時,大約是在主後六百三十年,回教突然興起。回教徒在主後六百三十七年攻入耶路撒冷,不到兩年,整個敘利亞也陷入他們手中。在五十年內,東羅馬帝國的版圖大部分都落在回教徒手裡,而教會卻退縮到君士坦丁堡附近一帶的小小角落,教會可算損失慘重。

當時的形勢的確非常不利,西羅馬帝國經常受蠻族的侵擾,人民不能安定生活;而東羅馬帝國則落在回教徒手中。這真是令人覺得黯淡的時候,因此很多史學家稱這時期為"黑暗時代"。我們要弄清楚,"黑暗時代"並不是指教會內部黑暗,而是指整個羅馬帝國的文明趨於崩潰,在多方面文化的發展停滯不前,不少文化的遺產也漸漸失落。反過來,教會是保留那些文化遺產的使者;例如在很多地區,在蠻族入侵時,農民往往遷逃,以致不少農地荒廢,甚至連耕作的技術也都失傳了。教會很多修士便負起耕作的任務,並且保留了耕作技術。其實這時期也有它光明的一面。這時期是教會向歐洲西邊及北邊擴展神速的時期。以羅馬為基地,教會差遣傳教士帶領蠻族歸主。從主後六百年到七百五十年間,英格蘭、蘇格蘭、愛爾蘭,以及盤踞於現今德國、法國地區的蠻族,全部歸信基督。再過不多時候,北歐也歸入了基督教的版圖內。

由於東邊的教會大大的萎縮,羅馬的大主教便漸漸成為大公教會最有影響力的人,而羅馬教會因其宣教的成就,也成為歐洲所有教會的母會,受她的牧養與管轄。於是羅馬天主教便日益壯大,而一度極具影響力的東方教會在歷史上竟扮演微不足道的角色,以後教會歷史的焦點,幾乎完全在西方教會的發展。

教皇的勢力日益壯大,教會的地位日高,權力的斗爭及各式各樣的腐敗也開始出現。義大利的貴族經常控制教皇的推選及其他的政策,因此,一些德性敗壞的人竟也當起教皇來。從主後九百年開始,教皇的威望一落千丈,幾經改革也無法扭轉。在上的如此,在下的也如此,很多主教主管數個教區而從來不負牧養的責任。不單如此,他們竟將一些有利可圖的聖職售賣,很多聖職人員的道德生活敗壞非常。因此缺乏牧養和真理的教導,民間的各種迷信滲入平信徒的信仰生活中;有時聖職人員更利用這些迷信魚肉信徒,如頒布、售賣贖罪券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在神學方面,經院學派興起,神學的反省幾乎完全被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的系統俘虜。理性的論證往往取代了對神話語的聆聽與闡釋,神的道被化成一套一套抽象玄奧的系統,與信徒的信心經歷及生活相去不知千里。

在這情況下,上至教皇,下至信徒,都覺得教會急需改革,但他們不知從何著手。偶爾有幾聲曠野的呼喊,但都起不了什麼作用。到了十六世紀初,政治、經濟、社會結構及文化意識的蛻變已由漸變而轉速,急劇變革已如箭在弦。當一切條件就緒,馬丁路德於一五一七年發動的改教運動便展開,對羅馬天主教的信仰作出全面的檢討、批判與改革。馬丁路德的改革運動如星火燎原一樣地迅速蔓延,最初在德國,後來在瑞士、法國展開。不久,英國因亨利八世未能取得教皇批准他與皇後離婚,因而與教廷決裂,另一形式的改教運動也在英國展開。在德國的改教運動產生了信義宗的教會;在瑞士,因慈運理(Zwingli Ulrich Huldrych, 1484-1531 A.D.)及加爾文(John Calvin, 1509-1564 A.D.)領導的改教運動產生了改革宗的教會;在英國就產生了聖公會。信義宗與改革宗在歐洲不同的地區產生重要的影響。丹麥、瑞典、挪威受信義宗的影響極深,而蘇格蘭、荷蘭、比利時則受改革宗的影響較深。在英國,一些不願接受聖公會體制的信徒在十七世紀遠渡重洋到北美洲尋求教會自由,這是美國立國的先祖,他們大都受改革宗的影響極深。然而在法國、義大利、西班牙及波蘭這些地區,改革運動因著各種因素而節節失利。所以改革運動以後,天主教的傳統依然很牢固地堅立在這些地區。如此一來,教會便呈現分裂之勢;天主教與改革派三百多年來一直彼此敵視。而在改革派中,不同的宗派因著信仰表達的重點不同及體制上的差異,也形成了一種老死不相往來的情勢。

在十七、十八世紀,天主教方面將精力傾注於傳教的事工上,他們在拉丁美洲、亞洲,甚至在歐洲本身都有相當的成就。而此時,改革派卻糾纏於宗派間或宗派內的神學爭論中,將不少精力虛耗,在傳教方面幾乎交了白卷。

十七世紀開始,整個歐洲的精神文明正發生很大的變化。理性主義漸漸抬頭,科學也相應快速地發展。到了十八世紀,歐洲出現了所謂啟蒙運動。知識分子開始接受一種機械的宇宙觀,認為宇宙就好像一個機械的系統,裡面一切的現象都可以用機械的科學原理解釋。於是,信徒的信心受到嚴重的考驗;基督教的信仰受到多方面的質疑,為了應付這些挑戰,一些神學家竟削足適履地將傳統的信仰妥協,因而產生所謂自由派神學。在另一方面,科技的發展刺激了工業的發展,西方在十八世紀至二十世紀之間,在物質文明方面的發展可以說是空前未有的。這卻帶來西方精神生活的空虛,而教會也因此感受物質主義很大的壓力。教會面臨世俗化的危機。

然而在另一方面,十八、十九,以至二十世紀初期卻是教會復興更新的時期。自十八世紀末,復興的火焰由英國燃燒至美國,再由美國蔓延到其他地區。這股復興的火與教會傳教的熱忱相輔相成。因此,在這二百年來,改革派教會的增長也是空前未有的。

到二十世紀,教會面對著各種不同的挑戰,就如共產主義,物質主義,民族主義等。因此在很多人的心目中,二十世紀是基督教節節敗退的時期。共產主義在六十多年內席捲了全世界三分之一的人口,而歐洲的教會似乎不斷萎縮。然而,教會的生命力真是驚人的,在種種狂潮的沖擊下,教會卻不單沒有退縮,反而有擴展之勢。在主後一九八二年牛津大學出版的一份研究中,發現基督教仍佔全世界人口的百分之四十左右,而教會也在不斷地增長中。

二十世紀是西方傳教士撤退時期,也是本土教會興起的時期。許多第三世界的教會在負起自治、自養、自傳的責任後,發展極其迅速。而教會史也從以西方教會歷史為主導的闡述轉向多元的歷史闡述,而從多元的歷史發展中尋求普世的意義。

二十世紀也是合一運動開展的時期,但可惜合一運動稍為開展,在仍未能將不同宗派的距離拉近前,便大談世界宗教的對話與合一,因而在推動天主教,東正教及基督教對談、合作與合一方面,沒有產生突破性的果效。而不久,合一運動的焦點也漸漸轉移,從比較著重合一的討論與活動,轉移到政治及經濟的解放,因而在第三世界的神學及教會生活,引起頗大的變化,也同時迫使普世教會正視信仰與處境的關連。我們可以說,二十世紀教會的宣講是從過往回應理性思辯的時代潮流,轉向回應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形勢。

有人認為二十世紀教會最大的發展會在非洲和亞洲;在非洲,教會的宣教工作已經有相當的成就,而在亞洲,我們仍在起步的階段。面對這么廣大的禾田,亞洲基督徒的責任真是重大。
《復制來的》

⑷ 基督教歷史及中國基督教的歷史

基督教屬於是信仰。基督教歷史及中國基督教的歷史:

基督教產生於公元一世紀前後的巴勒斯坦地區。公元一○五四年,基督教東、西部教會發生分裂,形成西部的天主教(羅馬天主教)、東部的正教(東正教)。

16世紀20年代,馬丁•路德在德國發起的宗教改革運動,迅即在整個德國形成燎原之勢,在瑞士,茨溫利和加爾文等的改革活動,進一步擴大和加深了新教的影響。英王亨利八世出於政治的原因,由上而下推行宗教改革,組成具有獨特形式的新教會,以擺脫教皇的管轄。

到16世紀中葉,新教的三大主要宗派,即馬丁•路德創立的路德宗、加爾文創立的歸正宗和作為英國國教的安立甘宗,都已在歐洲出現,井同羅馬天主教相抗衡。

新教於19世紀初傳入中國, 1807年英國倫敦會傳教士馬禮遜來華,是基督教新教(以下稱基督教)傳入中國大陸的開始。1840年鴉片戰爭後,西方基督教憑借不平等條約獲得特權,開始大規模傳入中國,從東南地區少數口岸向我內地、邊境發展,在華活動的外國差會有130多個。

1950年7月,中國基督教界吳耀宗等40位領袖聯名發表「三自宣言」,發起了三自愛國運動,號召教會自治、自養、自傳,中國教會從此走上了獨立自主自辦的道路。

1954年7月,中國基督教第一屆全國會議召開,正式成立了中國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吳耀宗當選為第一任主席。會議提出在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的領導下,團結全國基督徒,熱愛祖國,遵守國家法令,堅持自治、自養、自傳,獨立自主自辦教會的方針。

(4)教會的歷史怎麼寫擴展閱讀:

基督教在改革開放後的文化洪流中發展壯大原因:

1、基督教教義中的某些精神在反對腐敗、提倡廉潔自律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這種道德標准相對於現代中國所到處充斥的追求金錢、追求物慾、無道德、無理想的現象來講,是一個清流的思想。

2、中國有很多農村的基督教取代當地政府扮演了提供公共服務的角色,引起了社會組織結構的轉變,導致了大量的中國農村的農民轉信基督教;可能他一開始不信主,但他說我需要這個公共服務,於是最終向基督徒轉變,這種宗教信仰是帶有一定的功利性和實用性的。

3、民間信仰對宗教傳播路徑的影響。眾所周知,基督教在中國傳播初期,主要是在沿海地區以及長江流域和華中地區的大城市和城鎮發展,廣大的農村並沒有成為基督教的主要陣地。正如梁家麟博士明確指出的:基督教傳入中國很長時間後仍未能在民間立足的原因,是民間宗教的存在,以及民間宗教所塑造與反映的民眾宗教心理。

參考資料:

基督教歷史及中國基督教的歷史-中國中冶人民政府官網

⑸ 關於基督教的歷史論文怎麼寫啊(高一的)

建議樓主可以看一本小書:「你一定愛讀的極簡歐洲史」,是澳洲歷史學家 約翰赫斯特寫的,簡單扼要。

⑹ 基督教的歷史

國際上的基督教是基督舊教(在中國的天主教),基督新教(在中國的基督教),東正教的統稱.
國際上稱的基督舊教是在中國的天主教.
國際上稱的基督新教是在中國的基督教.

一 天主教與基督新教(中國稱之為基督教)的誕生
天主教是從猶太教脫胎而來的
在公元前1003年,達味領導以色列12支派在耶路撒冷建立了統一的北以-南猶聯邦王國。統一的聯邦王國只經歷了短暫的輝煌後,很快就分裂和沒落了。公元前722年,北以被亞述王撒爾貢所消滅。在公元前598年和公元前587年,南猶大分別有3023名高階層的猶大人、800多中階層的猶大人被放逐於巴比倫。公元前587年南猶大被巴比倫王拿步高二世所消滅。以色列人世代居住的巴勒斯坦地區淪為先後興起的波斯帝國,埃及帝國,希臘帝國,羅馬帝國的殖民地。羅馬帝國在耶穌逝世後的宗徒時代,即是公元70年-72年的猶太戰爭,消滅了以色列。從此,以色列人被分散到世界各地,直到公元1948年才建立以色列國。
猶太人歷經長時期的帝國的殖民生活,日日夜夜地期待天主向他們所許諾的拯救者「默西亞」來救他們脫離壓迫者的手。大約在公元前八年至二年間,默西亞揀選了猶太少女--瑪利亞做自己的母親,誕生在猶太-巴勒斯坦的土地上:耶路撒冷南端的伯利恆(白冷)。他的媽媽用襁褓裹著他,把他放在馬廄(也稱馬槽)里,有天使在歡唱:「天主受享光榮於高天,主愛的人在世享平安(路二1-20)。」他在接受賢士們(是外邦人)朝拜以後,他的母親帶著他逃往埃及,並住在那裡,直到迫害他的黑落德王死後,才從埃及回來(瑪二7-22)。他的名字叫耶穌。在他十二歲的時候,曾在當時的政治、經濟、宗教、文化中心的聖城耶路撒冷聖殿聆聽經師講經,並向他們詢問(路二39-46)。他在加里肋亞省的納匝肋小鎮中隱居長大,直到30歲左右(路三23)才離開此地,前往加里肋亞宣講天國的喜訊(谷一14-15)。因此,他被稱為加里肋亞人與納匝肋人(瑪二23)。這個納匝肋人耶穌在約旦河裡,接受若翰的洗禮(谷一5)之後,開始他的福音傳揚:「時期已滿,天國臨近了,你們悔改,信從福音吧(谷一14-15)。」他本是元始和終末(默二十二13),過去和現在,時間和歷史,光榮和權能屬於他;但他來到人間,屬於自己的領域,自己的子民卻沒有接納他;他受盡世人的奇恥大辱與痛苦之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其時,大約三十三歲。他死後第三天,應驗了自己所說的話:第三天必要從死者中復活起來(谷十六1-20)。這些見證,他所召喚的門徒都一一記在心中,一代一代地傳下來,已有二千年了。
耶穌三十歲離開隱居的納匝肋來到約旦河,公開宣講天主的國與他的福音,眾多人開始接受他的宣講,並跟隨他,度福音生活。他從中揀選了十二人作宗徒。他從死者中復活之後,便祝聖(按立)伯多祿為教會的磐石:「約納的兒子西滿,你要叫伯多祿——磐石,在這磐石上我要建立我的教會,陰間的勢力決不能勝過他(瑪十六13-19)」,明確宣布建立教會。以伯多祿為元首的宗徒在共融牧養下,跟隨主的人漸漸形成了一個可見的小團體。這個小團體就是日後發展成為普世教會的至一、至聖、至公、從宗徒傳下來的羅馬天主教會。這是一個永遠不可、也沒有人能否認的歷史事實。
教會本著耶穌基督的訓導福傳天下,把天主的愛通傳給世人,努力聖化人靈,福利社會,保全基督全部的寶訓。教會從來沒有改變、加添或刪減天主親自頒布的十誡和親定的七件聖事。
基督新教(中國所稱的基督教)是在1517年從羅馬天主教分離出去的教會
16世紀初葉,歐州的大小國家多達四百多個,其政治異常復雜,宗教生活也相當低落。 當時,羅馬的聖伯多祿大殿興建之中,費用浩大,一時不能籌措。教宗良十世派人到各處募捐,對踴躍捐贈者,頒賜若干大赦。頒賜大赦並非不合法,但擔任勸募的人,或有過分重視金錢之嫌,因而招致許多人的反感。在1511年,德國天主教奧斯定修會的馬丁路德神父前往羅馬,目睹教廷的生活奢侈,遂萌生改革教會的決心,不過,他並沒有「另起爐灶」的企圖。實因後來的大赦事件,造成了他改革教會的導火線。公元1517年10月31日,他在德國威丁堡教堂張貼95條,發表了自己的信仰主張,展開了轟轟烈烈的宗教改革浪潮。不幸的是,這種浪潮愈演愈烈,進而涉及教會的基本信條。教宗無法說服他,就在1520年6月15曰頒布詔諭,限他在60天內撤消爭議,否則,將其開除教籍。路德當眾將詔諭焚毀,以表示憤慨。在1521年1月3曰,教宗剝奪了他的教籍。從此,新誕生的基督新教從天主教分裂出去,直到現在仍沒有達到共融合一。
二 關於成義
天主教主張人的成義得救,不但靠信德,而且也要行實這信德,即是信德要結出善工。基督新教各教派除聖公會(在1534年正式脫離羅馬)、信義宗外,其他各派都主張人只靠信德就可成義得救,並不需要善工;可喜的是,在1999年10月31日,天主教與信義宗在德國奧斯堡正式簽署《成義教理聯合聲明》。
天主教的成義觀---信仰是無償貺贈,因信成義。
公元前1250年,上主雅威把若瑟家族從為奴之地——埃及領出來,在西乃山脈的曷肋布山與天主訂立盟約——西乃盟約(思高版《聖經》P81-108)。此盟約是神人之間互立的權利與義務的盟約——雙方性,是天主自我起始率先的行動(德國方濟會士傅和德神父著《舊約的背景》P325厄羅興典有條件的信仰盟約),要求以民作出回應——服從天主的法律和舉行宗教崇拜。從曠野時期(申、主前1250-1200年)經過定居聖地時期(蘇、民)到南北的合分與流亡巴比倫的充軍期(撒上下、列上下)共700多年(到561年止),此其間凡遵守法律的,則蒙祝福;棄守法律的,則受懲罰(列下二十五27-30,《舊約的背景》P6)。此時期,以民卻誤解了此有條件的信仰真諦,其錯誤觀念中認為獲取天主的愛就是成就所換掙。更遺憾的是在宗教改革時代,強人路德最終還是爬到另一個無可救挽的極端——只「信」足夠了,而拒絕一切功行的價值。若有人說自己有信德,而沒有行為有什麼益處呢?難道這信德能救他嗎(雅二14)?
確實,天主國的救恩不是論功行賞的,而是與天主建立位際關系。打破論功行賞觀念在福音中是屢見不鮮的。主,你若願意就能潔凈我,耶穌伸手撫摸他說——我願意,你潔凈吧(瑪八1-3);百夫長的僕人的康復,基督對百夫長說——在以色列我從來未遇見過一個人有過這樣大的信心(瑪八5-13);你看見吧,你的信德救了你,這是耶里哥盲者復明恩典(路十八:35-43)。特別在僱工比喻中,耶穌對那個「紅眼病」說——難道不許拿我所有的財物行我所願意的嗎(瑪二十1-6);在盪子比喻中(路十五11-32)和拉亞祿復活中(若十一17-44)——主耶穌打破自己民族因守法而得賞報的固有觀念,進一步加強了與主建立位際關系。顯然,僱工與主人之間的權利與名份絕對不能套在天人之間位際關繫上。從上面小小片斷可知,不論功行抑或無功行賞,都與恩寵性不相違背,一切都是天主的恩惠,我們那一樣不是領受來的(格前四7)。天主在我們內工作,使我們願意,使我們力行,為成就他的旨意(斐二13)。我們該明白,無償恩寵與賞報不是件東西——物質性,而是天主整個自我的給予,如此報酬決非憑任何名份可要求的賞報,反而是天主恩賜,永恆無償的。
馬丁•路德對物化恩寵的反彈推出唯獨靠信成義,唯獨恩寵,唯獨聖經的三大至上原則。他的神學信念與聖經相悖。以致在德文羅馬書三28中「成義」之後加上alene唯獨一詞,可知他沒有遵從聖經,不尊重聖經權威。他宣稱義人只靠信本身便能成義,《雅各伯書》是「無價值的書信」。但是,雅各伯書二24明確表示人的成義是由於行為,不僅是由於信德。強人馬丁•路德主張成義只靠信德,不靠聖事和個人努力。他在教堂竟然鼓吹只靠信心,更甚在講道台上宣稱——我可在一天內犯罪姦淫100次而不影響我在上帝前的成義(史考特與金柏莉夫婦著《甜蜜的家——羅馬》P7)。確實,天主教與新教都同意救贖是來自恩寵(弗二8-10),但聖經沒有否定行為的價值(羅二6,瑪二十五40)。路德教義——成義唯信,否定了聖事的事效性,拒絕承認聖事的事效性。
基督新教的成義觀---新教強調因信稱義。
因信稱義是新教救法論的核心,主張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根據基督教教義,人因有原罪和本罪,不能自救,在上帝面前不能稱義。唯一的救法是借上帝之子基督將救恩賜給世人。因此,拯救的根源來自上帝的恩典。這是基督教各派共同的信仰。至於如何使罪人獲得這種恩典,收到得救的效果,在新教看來,這是把聖事作為上帝和人之間的一種「交易」。在基督新教看來,天主教規定信徒必須按教會的要求履行某些功課或善行,如做彌撒、奉獻、悔過、補贖等,表示自責或補償,才能得到上帝的恩典。教會神職人員(神父、主教和教皇)成為壟斷救恩的代理人。新教認為這不僅違背《聖經》的教訓,而且帶來許多弊端,根據《新約》的《羅馬人書》和《加拉太書》的教訓,認為遵守律法和誡命不能使人稱義。得救的真諦在於相信和接受耶穌基督為主,憑借信心,通過聖靈的工作,使信徒和基督成為一體。由於這種神秘的結合,基督的救贖就在信徒身上生效,使信者「還是作為罪人的時候,在上帝面前得及被稱為義」。新教認為行善是應該的,但這是重生得救的表現,而不是一種功德,其本身沒有使人得救的效能。
三 關於天主觀
天主教的天主觀
天主教是信仰以色列所期待的默西亞、唯一的救主耶穌基督,以朝拜他是主基督為信仰核心。通過這信仰的認識,在基督內,接受聖神的洗禮,朝拜天主聖父,成為父的子女。這就是三位一體的天主觀。
信仰,首先不是對某些特定教義的認識,而是天主聖父的自我展示、個人與天主的相遇和對他的皈依。信仰不是知識的雛形的、部分式的、或者模糊的形態,而是純正的知識。信仰不是接受一套關於天主的理念或教義,而是一種道德反應,絕對信靠他的諾言、堅守他的言語、期望他的幫助、相信降生成人的真命天子——耶穌基督身上的天主大能。
信仰是對天主皈依的呼召,而最徹底的皈依就是完全地轉向上主和他的國。此信仰就是接受天國降臨的福音,由耶穌本人宣認的。它仍然不是要對某些教義認同的教條式信仰,而是對天主聖言——耶穌的完全信靠,接受他的召喚,作一個終生不悔的追隨他的抉擇,接受洗禮,進入生命的門,和基督同死、同生,獲享他救恩的許諾,並在人間踐行天國,把基督的愛活出來。
基督新教的天主觀
基督新教也是信仰以色列所期待的默西亞、唯一的救主耶穌基督,以朝拜他是主基督為信仰核心。除了唯一神派、耶和華見證人派、普救派、一位論派、完全不信一個天主有三位,即是聖父、聖子、聖靈,只相信有一個天主外,其他基督新教的各教派基本與羅馬天主教會一致,絕對堅信一個天主有三位,即是聖父、聖子和聖神(靈),只相信有一個天主。
四 關於聖事
天主教的聖事觀
天主教尊重聖經,忠實履行與保全耶穌基督的寶訓,從來沒有改變、加添或刪減耶穌親自建立的七件聖事。
聖事是從耶穌十字架的苦難,那無窮的功勞而得到它的價值。它是由耶穌基督所建立,又經教會確定了的七個神聖標記,由教會用作救贖我們的途徑。耶穌願意用這種外在的動作來表示不可見的恩寵的通傳,這種通傳就是聖事。聖事共有七件,稱為七件聖事(Sacraments):聖洗、堅振、感恩(聖體)、懺悔(告解)、病人傅油,聖秩、婚姻。
基督新教的聖事觀
基督新教一般只承認兩種聖事,即聖餐禮和聖洗禮,認為是聖經明確記載由基督親自設立的禮儀。
除聖公會外,基督新教其他教派僅僅保留耶穌親自建立的七件聖事中的聖洗聖事。對於耶穌建立的聖體聖事,基督新教僅稱之為聖餐,只是紀念耶穌在晚餐廳成聖體聖血時所舉行的禮儀,但並不相信餅酒在被祝聖後立即變成耶穌基督的真實血肉。對於堅振、告解、病人傅油(終傅)、聖秩、婚配五件聖事都刪除了。在婚姻方面,天主教世世代代謹守不渝:有效婚姻不可拆散(離婚);基督新教各教派允准離婚。
新教強調信徒人人都可為祭司。認為既然只憑信心即可得救,那麼信徒人人均可為祭司,無須神職人員作為神人之間的中介。此外,信徒還可以互相代禱,每個信徒都有在宗教生活中彼此照顧相助的權利和義務,都有傳播福音的天責。這就沖淡甚至取消了神職人員與一般信徒之間的差別。雖然新教的多數宗派仍然保留教務專職人員(牧師等)的職稱和封立儀式,但這主要是職務上的標志,不意味著具有頒賜恩典的特權。
五 關於聖經與聖傳觀
天主教的聖經與聖傳
1 天主教強調來自聖經和聖傳,並稱之為信德寶庫,世世代代忠誠地保管
弟茂德後書第三章第16-17節:凡受天主默感所寫的聖經為教訓、督責、為矯正,教導人學正義都是有益的,好使天主的人成全,適於行各種善工。
得撒洛尼人後書第二章15節:你們要站穩,堅持你們或由我們的言論,或由我們的書信所學得的傳授。
瑪竇福音第十五章:耶穌譴責的不是所有的傳統而是腐敗的傳統。從上面聖經可知——根本沒有如同馬丁•路德所主張唯獨聖經,在弟後三16-17明確指出「凡聖經」而不是「唯獨」聖經使有益的。在得後二15明確指出我們堅持相信聖經的教導,卻沒有教導我們唯一的權威是聖經。在此聖經告訴我們還有「傳統」「訓導」。所以唯獨聖經主要是宗教改革者的歷史性告白,其用以對照教會的聲明——除聖經外、還有傳承和教會訓導。弟前二15保祿告訴我們:教會是真理的柱石和基礎。在此可以斷定聖經所支持的是教會原則——唯靠聖言而非新教唯獨聖經。聖經沒有告訴我們——天主聖言僅僅存在於聖經中,其實可在教會許多地方找到天主至高無上的聖言(得後二15,三6——教會傳承;伯前一25,伯後一20-21,瑪十八17——教會的宣講與訓導。)
2 《聖經》是一本不會錯誤的書
天主不能犯任何錯誤,而受天主默感的作者所想要表達的內容,也是沒有錯誤。人在天主的啟迪下,把天主所啟示的一切寫下來。
確實,人和天主是聖經的作者。因為作者被天主所揀選,得到天主默感而撰寫聖經,並通過他們的心靈與腦海,按當時的歷史環境(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地點、不同的環境)和文化背景、宗教習俗,寫下有關得救的真理。
伯多祿後書一20-21:「你們應知道經上的一切預言,決不應隨私人的解釋因為預言從來不是由人的意願而發的,而是由天主所派遣的聖人,在聖神推動之下說出來的。」
弟茂德後書三14-16:「你要堅持你所學和所信的事…….凡受天主默感所寫的聖經為教訓,為督責……教導人……都是有益的。」
對於《聖經》的默感性,並不是所有的宗教都堅持其默感性是真實的。三個信仰惟一神的宗教:基督宗教中的基督新教和猶太教僅僅堅持三十九本TaNaCH書才是受神的默感,卻不承認另外七本用希臘文字寫的《舊約》得到神的默感;基督宗教中的天主教和東正教都承認《舊約》四十六本書受神的啟示默感;對於《新約》二十七本書,無論是基督新教、天主教、東正教都一致承認它受神的默啟;回教徒卻堅持《可蘭經》是阿拉真主所默感的。
3 《聖經》分為《舊約》和《新約》兩大部分,共73卷:《舊約》有46卷(妥拉、先知書、聖卷),《新約》有27卷
《舊約》中有39卷是用西閃族的希伯來文和與希伯來文有關的西閃族語言阿拉美文寫的,另有7卷是用希臘文寫的。這7卷(巴,多,友,加上,加下,德,智)是:公元前約200年寫成的《巴路克書》,公元前三世紀寫成的《多俾亞傳》,公元前二世紀末寫成的《友弟德傳》,公元前約100年寫成的《瑪加伯書上》,公元前124年寫成的《瑪加伯書下》,公元前120年寫成的《德訓篇》,公元前50年寫成的《智慧篇》。
《新約》中除了馬爾谷五41:「塔里塔,古木!」格林多人前書十六22:「吾主,來罷!」默示錄二十二20:「主耶穌,你來罷!」是阿拉美語之外,其他的新約部分都是用以後通行的希臘文寫的。
4 教會訓導下解經
聖經是天主的聖言。天主教在解釋聖經上非常謹慎,總認為個人不能主觀地自由解釋。正因為聖經有其客觀的正確真意,就應有遵守的客觀標准,以防聖經原意變質。
基督新教的聖經與聖傳觀
1 《聖經》是一本不會錯誤的書
人在天主的啟迪下,把天主所啟示的一切寫下來。
2 唯獨聖經
基督新教各派強調惟一根源就是來自聖經,對天主教所強調的聖傳拒絕不納。
唯相信聖經,只憑據聖經論據,只有記載在聖經里,才有效力。一切不符合聖經的理由,都拒絕承認聖事的事效性,這就是唯獨聖經。
3 認同天主教聖經觀,但不承認舊約中屬於七卷希臘原文的巴路克書、多俾亞書、友弟德書、智慧書、德訓書、瑪加伯書上及瑪加伯書下為天主所默啟的聖經
4 《聖經》分為《舊約》和《新約》兩大部分,共66卷:《舊約》有39卷,《新約》有27卷
5 自由解經
基督新教各派對聖經的解釋和用法不盡一致。如基要派強調聖經的每句每字都出自上帝的靈感,絕無訛誤,其他一些派別的神學家卻認為聖經是上帝啟示的記錄,它反映了聖經各卷的作者在不同時代對上帝啟示的感受和理解。可以應用文字考據和歷史考證的方法研究和解釋聖經,以發現其中蘊藏的真理。總之,各教派主張每個信徒都可自由解釋聖經,按著自己的解釋去了解聖經。因為每個信徒都可以借聖靈的引導直接從聖經領悟上帝的啟示和真理。因此,致使基督新教內部分裂成許多不同的教派,各行其事。
六 關於崇拜祈禱
天主教的崇拜:禮儀生活的中心是彌撒聖祭
天主教注重禮儀生活,閱讀、默想、分享、見證生活聖經,常年施行聖事,天天為天主子民奉獻聖祭,拯救人靈,領受主的體,恭敬耶穌聖心和聖母無玷聖心,追悼先人……
基督新教的崇拜:解釋聖經,宣傳教義、唱贊美詩
新教很重視崇拜儀式的改革。首先是將彌撒改為使用民族語言的聖餐禮文,並逐漸以較為靈活的形式,引用《詩篇》、經課、禱文等,由信徒參加誦唱。有些宗派還編成專書,供公開崇拜之用,如聖公會的《公禱書》,歸正宗的《禱告式》等。新教在崇拜中很重視講道的作用,其內容為解釋聖經,宣傳教義,以堅定聽眾的信仰和誘發宗教熱忱;有時還從教義出發對社會道德政治問題作出評論。由參加禮拜的全體信徒同唱贊美詩也是新教在崇拜儀式上的特點之一。
七 關於敬禮聖像
天主教敬禮聖像
1 天主教許可在教堂或教友家中供奉任何聖像,猶如供奉先人的遺照一樣。
上主天主是一切受造物之美的源由(智十三3)。他是萬有,超越他的一切化工(德四十三27-28)。但是,從舊約開始,天主曾命令/准許雕刻一些宗教塑像,以象徵的方式導向降生成人的聖言所給的救恩。諸如銅蛇(戶二十一4-9,智十六5-7,若三14-15),保存有約版的約櫃即是結約之櫃、用金造的革魯賓(出二十五10-22,列上六23-28)。藉助天主聖言的降生成人,對敬禮聖像開啟了新的秩序/里程碑。耶穌是不可見的天主的肖像,是一切受造物的首生者(哥一15)。所以,基督徒對聖像的敬禮並不違反第一誡所禁止的崇拜偶像。對聖像的尊敬是一個尊重的敬意,旨在敬禮形象所描繪的人物,並不是一種崇拜。崇拜,只有天主才配稱。公元787年,教會召開第七屆大公會議即是尼西亞大公會議,以聖言降生成人的奧跡為基礎,針對反對敬禮聖像者而採取的行動,再次肯定了聖像的地位與作用,斷定恭敬聖像為正確。
為基督徒而言,無論是自然的或人手雕塑的像,應該是導向基督,藉助基督贊美父。 聖母和所有聖人的像,都很具體地講出救贖的工程。因為聖母和所有聖人獲救的恩寵都來自基督,所以,當基督徒見到聖像時,很自然地贊美這個像的雕塑者——聖父。
宗教的敬禮並不指向形象自身,視之為實體,而是在形象所表達的角度下,引導我們,並不停留在形象那裡,而是通過形象,走向形象所表達的實體,歸向那降生成人的天主(《神學大全》多瑪斯著)。
2 天主教不是拜聖母,而是對聖母敬禮
自從公元1517年,天主教奧斯定會的馬丁路德神父「另立門戶」,由羅馬天主教分離出去以後,經過多個世紀,天主教一直被冠以「拜聖母的教會」 、「瑪利亞教會」。這一切不僅與某些個別地方教會本身對聖母的敬禮錯誤的強調、宣傳有關,還與分裂出去的基督新教的仇恨攻擊有關。其實,天主教並不是、也從來都不是拜聖母的教會。
在今日的教會里,確有為數不少的天主教的基督徒,仍我行我數,忽視聖經與教會的訓導,往往把信仰的核心轉移了,或者或多或少讓社會人或教會人感覺到信仰已不是信仰了,而是拜聖母瑪利亞、拜自己。這是教會的一個嚴重現象,是對福傳的沉重打擊、對被釘在十字架上的主的極大羞辱。這種讓人感覺「信仰出錯」的緣故不外有五:第一、以前傳教士的引導失誤;第二、今日傳教士沒有糾正「信仰出錯」之風;第三、把傳教士的聲音視為耳邊風;第四、沒有真正認識信仰到底是什麼? 第五、從天主教分離出去的某些個別教會的誤導。
天主教對聖母、聖人的敬禮,遠不及對天主的崇敬。天主教敬禮聖母,但從來沒有將聖母當作天主那樣敬拜,也很清楚只有三位一體的天主才是神,聖母只是人而已!天主教每天所舉行的彌撒,是向天主表示欽崇和敬拜的大禮。天主教徒若果沒正當緣故而故意不參與主日彌撒,與天主十誡的訓示相違背。對聖母的敬禮只屬「熱心神工」,即使沒正當理由而不參與,也不是罪。
梵二的《教會憲章》第66條宣稱「瑪利亞,因為是天主的母親,參與了基督的奧跡,由於天主聖寵的舉拔,她只在聖子以下,高出一切天神世人以上,所以理當受到教會特別的崇敬;天主子民對瑪利亞的敬禮,在敬愛、呼求、效法方面,有了驚人的發展,恰如她所言:從今以後萬世萬代的人都要稱我有福(路一48)。這項在教會內經常存在的敬禮,雖具有絕無僅有的特徵,但對降生的聖言、聖父及聖神的欽崇禮,仍然有本質上的區別。」
《教會憲章》第53條表示有軟弱的瑪利亞是亞當的後裔,且需被基督救贖:因靠著天主的救恩和助佑,竟可達致聖人的地步,天主的大能、光榮、宏恩、聖道就更愈發彰顯出來,所以,教會批准對聖母的敬禮。
梵二《教會憲章》第66條宣稱「其目的是要教人在敬禮聖母之際,也認識、愛慕、光榮基督,並遵行其誡命,因為一切都是為他而存在(哥一15-16)」。
梵二的《教會憲章》第67條宣稱「宣講和敬禮聖母的意義」:除使人「體認天主之母的卓越尊位」外,並激勵人「以孝心敬愛我們的母親,效法她的德表。」天主教在聖母像前致敬不是拜偶像的行為,聖母不是偶像。天主教從來,以後也不會將聖母取代天主。
當人透過任何一個可見的形象(聖人、天使、聖母)以「尊重的敬意」進行敬禮時,旨在敬禮形象所描繪的人物,並不是一種崇拜(《天主教教理》第2131-2132#)。當我們朝拜(天主)耶穌像時,不是崇拜那個製品,而是向這個像所代表的本質:天主致以無限崇拜。教會對聖母不是(朝)崇拜,而是以子女的心情敬愛她。教會從來不拜聖母,沒有把聖母當成救恩的本身。她只堪接受最崇高的敬禮,只有天主才配得崇拜。所以,教會不是拜聖母的教會。相反,這種敬禮行為可激活旅途中天主子民的信德,感謝主的救贖恩典,並充滿得救的希望:如此卑微的人若果不是主耶穌十字架的救贖功勞,又怎可以獲救呢?
3 天主教拜祭祖先
拜祭祖先實為紀念祖先,並非把祖先當作天主敬拜。拜祭遵照中國傳統禮俗,舉行祭祖典禮。祭祖乃為提倡孝道,與天主十誡第四誡相符合,行實梵二精神。
基督新教反對敬禮聖像
1 基督新教不敬禮聖像
新教反對崇拜聖像和聖物,認為是崇拜偶像,相反天主的十誡, 並一致拒絕天主教的彌撒,認為其規定用拉丁文舉行的禮文(第二次梵蒂岡公會議以前),不易為信徒理解,且由神職人員包辦,一般信徒處於被動地位,不符合人人都可直接與上帝相通的原則。
2 基督新教不恭敬、反對敬禮聖母
各教派不恭敬聖母瑪利亞,認為聖母瑪利亞是一般婦女。有些教派還反對天主教恭敬聖母。
3 基督新教不拜祭祖先
各教派反對舉行祭祖典禮,認為在祖先碑位前舉行祭拜,是崇拜偶像之惡罪行為。
八 關於天主的名稱
天主教
稱三位一體的第三位為「聖神」。在明朝末年曾用「天」或「上帝」來稱呼神,以後就以「天主」「雅威」來稱呼神。
基督新教
稱三位一體的第三位為「聖靈」;基督新教以「上帝」「耶和華」稱呼神。
九 關於教會的派別
天主教
1 教宗是耶穌親自欽點為普世教會的首牧
天主教是一個至一、至聖、聖公、從宗徒傳下來的多元化、大公、普世教會。
全世界只有一個天主教,奉行同一教義,謹守同一誡命,領受同一聖事,舉行同一彌撒慶典,在同一基督元首在世代表——羅馬教宗的領導下,向普世萬民宣揚福音,引導他們皈依天主,獲得基督的救贖大恩。
天主教一個嚴密的組織,其組織有一個最高元首,是由耶穌親自欽點的。由他來牧養天主的教會,他就是羅馬教宗。全世界所有的主教必須共融在教宗的心裡,才是羅馬天主教的主教,才是合法且有效的牧養天主子民的主教。
主耶穌在瑪竇十六18:「你是伯多祿(希臘文-petros,陽性),在這盤石(希臘文-petra,陰性)上,我要建立我的教會。」在希臘文,陽性和陰性的「石」字固然有不同的寫法,但思高聖經譯本瑪竇福音是希臘文譯本,其原著是阿拉美文。阿拉美文的「石」字無論是陽性或陰性都是KEPHA:你是若望的兒子西滿,你要叫「KEPHA、刻

⑺ 《教會史》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在《教會史》中,尤西比烏斯充分地展示了他的理念,繼續著他的勸人向善的版說權教。他堅持認為:人類得到耶穌基督的拯救是歷史的重要內容,跟從上帝的選們歷史的主角,其中忠實於上帝意旨的皇帝是神在人世的代表。受到以上信仰的左右,尤西比烏斯在寫作中特別重視政治和思想歷史的記述。

⑻ 基督教的發展歷史是什麼 詳細點

教會二千年歷史速寫

每一頁的教會歷史都是救恩歷史的一部分,借著教會的宣講及生命的見證,把神的道在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境況活現出來,成為一種改造生命的動力。從另一個角度看,教會每一頁的歷史都是堅貞不移的信徒用血和汗寫成的。不少信徒為了忠於神所託付的使命,不辭艱苦地將福音帶到不同的地域與文化,並且在面對逼迫時,不惜將生命澆奠。他們的血便彷彿種籽一樣,在不同的地區萌芽生出教會來。然而,在過去一千九百多年中,教會也經歷了多次的挫敗,有時面對挑戰時畏縮妥協;有時被外在的勢力滲入,分化教會,使教會淪於敗壞光景;有時因人的軟弱,在高舉教義真理時卻忘記了愛心的實踐,因而造成教會分裂,使神的名受到莫大的虧損。正因為教會經歷過多次的挫敗,我們更可以從另一個角度看,就是教會的歷史是神的信實不斷展現的歷史。無論在什麼時代,當教會處於內憂外患的情況下,神便興起瓷的僕人,配合各種環境的因素,潔凈教會,復興教會,使她從頹敗中起來,拓展神的國度。

在我們比較深入去談論教會在不同時代的發展所遭遇的各種困難之前,我們不妨概略地將教會接近二千年歷史的一個輪廓勾劃出來,好讓大家先有一幅比較完整的圖畫。

為了方便起見,很多史學家都將教會的歷史分成三段。第一段是初期教會史,由基督及使徒建立教會開始,直到第六世紀末年。史學家以六世紀末作初期教會史的完結,乃因教會於六世紀末已進入一新的歷史形勢。自五世紀開始,羅馬政府對西羅馬帝國已失去控制,西羅馬帝國漸趨全面崩潰。然而與此同時,那裡的教會卻日益壯大,漸漸成為普世教會的領導。使西羅馬帝國的教會興盛的關鍵人物乃大貴格利(或作貴格利一世,Gregory the Great, 約540-604 A.D.),他被視為最後的教父,也是第一位教皇,是羅馬天主教傳統的開山祖師。因此大多數史學家都以貴格利一世登基作教皇的那年為羅馬天主教傳統興起的肇始。正因這緣故,第二段的教會歷史便是由主後五百九十年(即貴格利一世即位那年)開始,直至主後一五一七年馬丁路德發動改教運動為止。史學家稱這段歷史為中古教會史。第三便是現代教會史,由改教運動開始,一直到二十世紀的今天。

每一段教會史都有其特色,有它時代獨特的契機,也有其獨特的問題與危機,更有其獨特的成就。現在就讓我們看看這幾個不同階段的歷史獨特的地方。

初期教會的發展本身也可以分成幾個階段。當使徒們一個接一個離世以後,教會便進入一個新的里程。教會一方面要繼續使徒宣教的工作;但在另一方面,分散於不同地域的教會在失去使徒屬靈權威的領導下,如何保持純正信仰及合一的見證?這是教會當時的問題。在這時期,教會一方面盡量保留使徒在世時的言論與教導,在另一方面,新一代的屬靈領袖必須被堅立起來。我們通常稱這時期為"後使徒時期"。這時期大概從主後一百年開始至主後一百七十年左右。在這時期,教會權威的形式開始產生變化。起初使徒直接地從基督承受使命去見證、傳遞瓷的啟示,因此對於教會信徒,他們的言行,都帶有代表基督的權威。但他們去世後,教會便得依據另一種信仰、生活的指標,於是一些被教會普遍公認的文獻及信條開始出現,以作為信徒信仰、生活最可靠的參考。聖經的正典便是在這時期開始形成的;比較詳細的信經(如使徒信經)也紛紛在這時期出現。在這時期,信仰的表達都是非常單純,沒有深奧抽象的闡釋,並且非常著重信仰在生活上一些實際的問題。這時期也是教會經歷很大的逼迫,卻又擴展非常迅速的時期。教會主要的精力都花在傳福音的事工上;教會的組織還很簡單,異端的影響仍未太猖獗,因此信徒的人數不斷增加。這時的信徒絕大部分是基層的。這時期史學家稱之為"後使徒時代"(Post-Apostolic Age)。

接著便是"尼西亞前時期"(Ante-Nicene Age)的歷史,由主後一百七十五年開始至主後三百二十五年尼西亞會議為止。這段時期無論在內憂和外患上,教會都經歷很大的壓力。外患方面,就是教會接二連三的受到國家嚴重的逼迫,而異教徒的哲學家、文學家也多方面提出問難與攻擊。內憂方面,就是教會內極端的信仰表達以及異端也多起來。因此在這時期,教會不單要向政府申辯,更要對應敵基督思想的挑戰,同時也要為純正的信仰爭辯。因此,這時期最大的特色,便是基督教正統神學思想的發展及護教運動的興起。同時,教會在迅速的擴展中,開始有比較嚴密的組織,崇拜的內容也慢慢豐富起來。此時的教會不再是低下層所獨占的了,基督教已漸漸滲入中、上層,因此不同階層相處的種種問題便開始出現在教會中。

"前尼西亞時期"之後便是"尼西亞時代"了。這時的基督教,因著君士坦丁大帝的歸信,已漸漸成為羅馬帝國的國教。逼迫的憂慮沒有了,但內部的種種問題卻浮現出來。最嚴重的問題是教會開始趨於世俗化和結構化。為了避免受這種趨向的敗壞,不少信徒退到荒漠中,企圖透過在獨處中的安靜與嚴謹的操練,保持聖潔的生活。修道主義的興起便是這時代的特色。這時代另一個特色是神學爭論的普遍。為了要排解這些神學爭論,教會就得繼續不斷地召開大公會議。教會的分裂也因這些爭論和會議漸趨嚴重。

進入第二段的歷史,我們看到羅馬帝國不斷萎縮,蠻族經常入侵,羅馬軍竟無力抵禦。主後四百一十年,哥特人攻入羅馬城,使整個羅馬帝國舉國震驚。當時便有不少人認為這事件是羅馬亡國的先兆,是羅馬人背棄他們的天神所招致的懲罰。主後四百七十五年,蠻族再攻入羅馬城,四處搶掠,若不是羅馬的大主教苦苦央求他們不要焚城,恐怕羅馬城便付之一炬。在這里順便提一提,就是當時羅馬帝國的首都已不在羅馬,而在小亞細亞旁邊的君士坦丁堡。自從主後三百一十五年君士坦丁遷都以來,整個羅馬帝國的重心便從義大利向東遷移,這便造成義大利及義大利以西的國境空虛。小小的一隊蠻族往往可以攻城劫掠,來去自如。帝國因無暇西顧,竟任由羅馬帝國的西邊自生自滅。正因如此,羅馬的大主教便漸漸成為西邊的政治、經濟及宗教領袖,蠻族入侵後,協助及領導人民重建家園的,往往是羅馬的大主教。羅馬天主教也就是這樣漸漸壯大。在東邊,神學的爭論一直沒有停下來,一個神學問題的糾紛解決了,另一個又出現。信徒的信仰生活已漸漸失去其活潑的能力。就在此時,大約是在主後六百三十年,回教突然興起。回教徒在主後六百三十七年攻入耶路撒冷,不到兩年,整個敘利亞也陷入他們手中。在五十年內,東羅馬帝國的版圖大部分都落在回教徒手裡,而教會卻退縮到君士坦丁堡附近一帶的小小角落,教會可算損失慘重。

當時的形勢的確非常不利,西羅馬帝國經常受蠻族的侵擾,人民不能安定生活;而東羅馬帝國則落在回教徒手中。這真是令人覺得黯淡的時候,因此很多史學家稱這時期為"黑暗時代"。我們要弄清楚,"黑暗時代"並不是指教會內部黑暗,而是指整個羅馬帝國的文明趨於崩潰,在多方面文化的發展停滯不前,不少文化的遺產也漸漸失落。反過來,教會是保留那些文化遺產的使者;例如在很多地區,在蠻族入侵時,農民往往遷逃,以致不少農地荒廢,甚至連耕作的技術也都失傳了。教會很多修士便負起耕作的任務,並且保留了耕作技術。其實這時期也有它光明的一面。這時期是教會向歐洲西邊及北邊擴展神速的時期。以羅馬為基地,教會差遣傳教士帶領蠻族歸主。從主後六百年到七百五十年間,英格蘭、蘇格蘭、愛爾蘭,以及盤踞於現今德國、法國地區的蠻族,全部歸信基督。再過不多時候,北歐也歸入了基督教的版圖內。

由於東邊的教會大大的萎縮,羅馬的大主教便漸漸成為大公教會最有影響力的人,而羅馬教會因其宣教的成就,也成為歐洲所有教會的母會,受她的牧養與管轄。於是羅馬天主教便日益壯大,而一度極具影響力的東方教會在歷史上竟扮演微不足道的角色,以後教會歷史的焦點,幾乎完全在西方教會的發展。

教皇的勢力日益壯大,教會的地位日高,權力的斗爭及各式各樣的腐敗也開始出現。義大利的貴族經常控制教皇的推選及其他的政策,因此,一些德性敗壞的人竟也當起教皇來。從主後九百年開始,教皇的威望一落千丈,幾經改革也無法扭轉。在上的如此,在下的也如此,很多主教主管數個教區而從來不負牧養的責任。不單如此,他們竟將一些有利可圖的聖職售賣,很多聖職人員的道德生活敗壞非常。因此缺乏牧養和真理的教導,民間的各種迷信滲入平信徒的信仰生活中;有時聖職人員更利用這些迷信魚肉信徒,如頒布、售賣贖罪券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在神學方面,經院學派興起,神學的反省幾乎完全被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的系統俘虜。理性的論證往往取代了對神話語的聆聽與闡釋,神的道被化成一套一套抽象玄奧的系統,與信徒的信心經歷及生活相去不知千里。

在這情況下,上至教皇,下至信徒,都覺得教會急需改革,但他們不知從何著手。偶爾有幾聲曠野的呼喊,但都起不了什麼作用。到了十六世紀初,政治、經濟、社會結構及文化意識的蛻變已由漸變而轉速,急劇變革已如箭在弦。當一切條件就緒,馬丁路德於一五一七年發動的改教運動便展開,對羅馬天主教的信仰作出全面的檢討、批判與改革。馬丁路德的改革運動如星火燎原一樣地迅速蔓延,最初在德國,後來在瑞士、法國展開。不久,英國因亨利八世未能取得教皇批准他與皇後離婚,因而與教廷決裂,另一形式的改教運動也在英國展開。在德國的改教運動產生了信義宗的教會;在瑞士,因慈運理(Zwingli Ulrich Huldrych, 1484-1531 A.D.)及加爾文(John Calvin, 1509-1564 A.D.)領導的改教運動產生了改革宗的教會;在英國就產生了聖公會。信義宗與改革宗在歐洲不同的地區產生重要的影響。丹麥、瑞典、挪威受信義宗的影響極深,而蘇格蘭、荷蘭、比利時則受改革宗的影響較深。在英國,一些不願接受聖公會體制的信徒在十七世紀遠渡重洋到北美洲尋求教會自由,這是美國立國的先祖,他們大都受改革宗的影響極深。然而在法國、義大利、西班牙及波蘭這些地區,改革運動因著各種因素而節節失利。所以改革運動以後,天主教的傳統依然很牢固地堅立在這些地區。如此一來,教會便呈現分裂之勢;天主教與改革派三百多年來一直彼此敵視。而在改革派中,不同的宗派因著信仰表達的重點不同及體制上的差異,也形成了一種老死不相往來的情勢。

在十七、十八世紀,天主教方面將精力傾注於傳教的事工上,他們在拉丁美洲、亞洲,甚至在歐洲本身都有相當的成就。而此時,改革派卻糾纏於宗派間或宗派內的神學爭論中,將不少精力虛耗,在傳教方面幾乎交了白卷。

十七世紀開始,整個歐洲的精神文明正發生很大的變化。理性主義漸漸抬頭,科學也相應快速地發展。到了十八世紀,歐洲出現了所謂啟蒙運動。知識分子開始接受一種機械的宇宙觀,認為宇宙就好像一個機械的系統,裡面一切的現象都可以用機械的科學原理解釋。於是,信徒的信心受到嚴重的考驗;基督教的信仰受到多方面的質疑,為了應付這些挑戰,一些神學家竟削足適履地將傳統的信仰妥協,因而產生所謂自由派神學。在另一方面,科技的發展刺激了工業的發展,西方在十八世紀至二十世紀之間,在物質文明方面的發展可以說是空前未有的。這卻帶來西方精神生活的空虛,而教會也因此感受物質主義很大的壓力。教會面臨世俗化的危機。

然而在另一方面,十八、十九,以至二十世紀初期卻是教會復興更新的時期。自十八世紀末,復興的火焰由英國燃燒至美國,再由美國蔓延到其他地區。這股復興的火與教會傳教的熱忱相輔相成。因此,在這二百年來,改革派教會的增長也是空前未有的。

到二十世紀,教會面對著各種不同的挑戰,就如共產主義,物質主義,民族主義等。因此在很多人的心目中,二十世紀是基督教節節敗退的時期。共產主義在六十多年內席捲了全世界三分之一的人口,而歐洲的教會似乎不斷萎縮。然而,教會的生命力真是驚人的,在種種狂潮的沖擊下,教會卻不單沒有退縮,反而有擴展之勢。在主後一九八二年牛津大學出版的一份研究中,發現基督教仍佔全世界人口的百分之四十左右,而教會也在不斷地增長中。

二十世紀是西方傳教士撤退時期,也是本土教會興起的時期。許多第三世界的教會在負起自治、自養、自傳的責任後,發展極其迅速。而教會史也從以西方教會歷史為主導的闡述轉向多元的歷史闡述,而從多元的歷史發展中尋求普世的意義。

二十世紀也是合一運動開展的時期,但可惜合一運動稍為開展,在仍未能將不同宗派的距離拉近前,便大談世界宗教的對話與合一,因而在推動天主教,東正教及基督教對談、合作與合一方面,沒有產生突破性的果效。而不久,合一運動的焦點也漸漸轉移,從比較著重合一的討論與活動,轉移到政治及經濟的解放,因而在第三世界的神學及教會生活,引起頗大的變化,也同時迫使普世教會正視信仰與處境的關連。我們可以說,二十世紀教會的宣講是從過往回應理性思辯的時代潮流,轉向回應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形勢。

有人認為二十世紀教會最大的發展會在非洲和亞洲;在非洲,教會的宣教工作已經有相當的成就,而在亞洲,我們仍在起步的階段。面對這么廣大的禾田,亞洲基督徒的責任真是重大。

⑼ 基督教歷史

基督教(希臘語:Χριστιανισμός、拉丁語:Christianismus)是以信仰耶穌基督為救世主的宗教。天主教(拉丁語:Ecclesiam catholicam)、新教(德語:Protestantismus、法語:Protestantisme、英語:Protestantism)、東正教(希臘語:Ορθόδοξη Εκκλησία、教會斯拉夫語:Правосла́виѥ)、基督教馬龍派等統稱基督教——中文中「基督教」往往特指新教(又俗稱「耶穌教」),三大教派(天主教、東正教和新教)和基督教馬龍派的統稱一般用「基督宗教」這個詞。但在本詞條中,「基督教」指「基督宗教」,即總稱,而不是新教。
目前基督教在全世界有約21.4億信徒,為擁有信徒最多的宗教,以亞洲、非洲的信徒的發展最快。
從476年羅馬帝國分裂至1453年東羅馬帝國滅亡。基督教分裂為羅馬天主教和東正教(1054年)馬丁·路德1517年 加爾文
一. 耶穌基督教起源(origin)
基督教發源於公元1世紀巴勒斯坦(舊稱:迦南地)的耶路撒冷地區猶太人社會,並繼承希伯來聖經為基督教聖經舊約全書(希臘語:∏αλαιά Διαθήκη、拉丁語:Vetus Testamentum)。
基督教的創始人耶穌(希伯萊語:ישוע、希臘語:Ιησοῦς,拉丁語:Iesus)。出生在猶太的伯利恆,母親名叫瑪利亞,父親叫約瑟。基督教發端於1世紀巴勒斯坦地區猶太人的生活和信仰環境。1至5世紀基督教創立並從以色列傳向希臘羅馬文化區域313年,君士坦丁大帝(Constantinus I Magnus)頒布米蘭詔書(Edictum Mediolanensium),基督教成為羅馬帝國所允許的宗教。391年,羅馬皇帝狄奧多西一世(Theodosius I)宣布它為國教。按照基督教經典的說法,基督教的創始人是耶穌,他30歲左右(公元一世紀30年代)開始在巴勒斯坦地區傳教。 耶穌聲稱,他的來臨不是要取代猶太人過去記載在舊約聖經的律法,而是要成全它。耶穌思想的中心,在於「盡心盡意盡力愛上帝」及「愛人如己」兩點。 耶穌出來傳道,宣講天國的福音,勸人悔改,轉離惡行。他的教訓和所行的神跡,在民眾中得到極大的回應。這使得羅馬帝政下的猶太教的祭司團大受影響,深深感到自己地位不保,所以要把他除之而後快。後來由於門徒猶大告密,羅馬帝國駐猶太的總督彼拉多(Pontius Pilatus)將耶穌逮捕。耶穌受盡打罵侮辱,最後被釘在十字架上而死。但耶穌的心意卻是為了要贖世人的罪,甘願地流出自己的血。 依據他門徒們的見證,耶穌死後第三天從石窟墳墓中復活了。他的墳墓空了,他又多次向滿心疑惑的門徒們顯現。他們漸漸確信耶穌真的復活了,是勝過死亡的救主。在耶穌升天超離這世界的時空後,他的門徒們起來熱心宣揚耶穌的教訓,並且宣告他是復活得勝死亡的主。信徒們組成彼此相愛、奉基督之名敬拜上帝的團體,就是基督教會。 耶穌復活的這一天成為後世的復活節(希臘語:∏άσχα、拉丁語:Pascha)(每年春分以後、又逢月圓的第一個星期日)。羅馬教皇當時以太陽神的生日制定了12月25日為耶穌的生日即聖誕節(拉丁語:Christi Natalis、希臘語:Χριστούγεννα)(耶穌出生的確實日子已不可考)。耶穌出生的那一年被後世定為公元紀年的元年(但因計算錯誤,耶穌實際出生的年份應為公元前六年或四年)。
部分非基督宗教教徒的史學家認為,耶穌傳達的教義更加接近猶太教,而保祿(又譯保羅,希臘語:Απόστολος ∏αύλος、拉丁語:Sanctus Paulus)對基督教教義做了較大貢獻,使得基督教不再局限於猶太人范圍。在蠻族之間傳播基督教,具有開化功能並能確保羅馬法的精髓和拉丁語於法國、義大利和西班牙地區流行。只有英國視羅馬基督教為異教信仰。在克洛維的統治之下,法蘭克人成為基督教徒,爾後並渡過萊茵河把基督教傳播給日耳曼人。拜占庭人則在保加利亞人和斯拉夫人之間傳播東正教。在公元第五世紀初期,聖巴特瑞克把基督教帶到愛爾蘭,然後傳播到蘇格蘭,再從北方返回英格蘭。在第六世紀後期,教皇格列哥里(偉大者)派傳教士由南部進入英格蘭。在同一個世紀,英格蘭人再一次皈依基督教。《聖經》中記載耶穌生平事跡寥寥無幾,童年的事幾乎未提到,只在《路加福音》第2章講到他12歲時跟父母去耶路撒冷,在聖殿里坐在教師中間聽講發問的情景。然後就是第3章第23節說:"耶穌開頭傳道,年紀約有30歲。"此外,福音書記載的都是他傳道以後的言行。所以黑格爾也覺得不無遺憾地說:"關於耶穌[思想]發展的成熟過程這一有趣的問題,我們沒有得到任何消息。他最初出現時已經是在成年時期,那時他已經從猶太人傳統舊俗念意識中解放出來了。"
"基督"一詞在希臘文作"Χριστός",意為"受膏者",即希伯來文"彌賽亞"的對應詞。在《新約》聖經中,常同耶穌連用或換用。但近代研究者常將耶穌同基督分開。有的還將"歷史的耶穌"和"信仰的基督"加以區分。
信者得救的典故
《路加福音》23:39-43 在眾人不信耶穌的情況下,和耶穌同釘十字架的一名犯人,悔過並信了耶穌,他的罪被赦免,並得救。

基督教發展

早期基督教

早期的基督教是作為群眾運動產生的。相對於傳統猶太教強調遵循律法,基督教則強調耶穌救贖的恩典,並認為只要信奉耶穌基督就是舊約聖經里眾先知所默示的救世主,願意接受他為主,並決意以上帝的心意為生活的准則,讓耶穌基督為自己承擔所犯的過錯,就被認為是已悔改,可以借著洗禮被接納成為教會的一分子。
在基督教早期階段,基督教會曾實行財產共有,外界視其為一種秘密性的宗教組織。猶太人視教會為離經叛道的異端,常常向羅馬當局控告他們。羅馬政府認為基督教只是猶太教的一支,起初並不如何逼迫教會。直到尼祿皇帝(公元54年-68年)在位時,教會的人數已增長到不可忽視的程度,從公元60年代中期羅馬政府的迫害就開始了。當時教徒普遍不分種族及社會階層,就連當時的奴隸在信主以後亦可即時被接納為弟兄。
隨著基督教的傳播,社會各階層愈來愈多人加入教會。教會雖在第二、三世紀遭遇多次可怕的大逼迫,許多主教和信徒被燒死,在競技場中被野獸吃掉,但教會依然繼續茁壯,直到313年頒布的米蘭敕令,羅馬帝國終於承認了基督教的合法地位。隨著基督教的發展,教會開始將耶穌復活的一天定為復活節,又定12月25日為耶穌的生日,即聖誕節(耶穌出生的確實日子已不可考)。

中世紀的基督教

自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被日耳曼人所滅之後,不少日耳曼人的部族,例如法蘭克人,亦開始皈依基督宗教。由於日耳曼人的文化水平比羅馬人低,甚至連自己的文字也沒有,於是教會便成了中世紀時期西歐的唯一學術權威;因為當時幾乎只有教士和修士才能讀書識字,所有的學者都是教會人士。正因如此[來源請求],西歐便開始完全陷入一片黑暗的迷信時代。
1054年,基督教分化為公教(在中國稱天主教)和正教(在中國稱東正教)。天主教以羅馬教廷為中心,權力集中於教宗身上;東正教以君士坦丁堡為中心,教會最高權力屬於東羅馬帝國的皇帝。1096年-1291年,天主教以維護基督教為名,展開了8次宗教戰爭(十字軍東征)。16世紀,德國、瑞士、荷蘭、北歐和英國等地發生了宗教改革運動,它產生出脫離天主教會的基督教新教教會。領導人物是馬丁·路德、加爾文等人,他們建立了新教和聖公會,脫離了羅馬天主教。中國所稱的「基督教」,基本上都是這個時候產生的新教。

現今的基督教

基督教主要包括天主教、東正教、新教三大派別,還包括宣稱跟其他教會有著不同歷史淵源和信念的基督教派。2004年止,基督教信徒有20億人。當中基督教信徒包括天主教會的11億人、東正教會的2億1600萬人、邊緣教會約3170萬人、屬基督新教各教派約3億6700萬人和英國國教會的8400萬人。至於獨立教會(不隸屬於任何主要的宗派)的4億1400萬人,實際上主要是指在非洲的科普特派。
目前基督宗教乃世界上最大的宗教,但整體上和世界人口成長率比較卻是正在萎縮。當世界人口以大約每年1.25%的成長率增加,基督教卻是每年僅成長1.12%。相較之下,伊斯蘭教是以每年1.76%成長。不過基督教在特定區域(如非洲、亞洲)和特定的教會族群(如福音派、靈恩派和「獨立」教派)卻是快速成長。

閱讀全文

與教會的歷史怎麼寫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