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周寧原始地方名字叫什麼`誰會知道~!
周寧,即周寧縣位於福建省東北山區,東鄰福安,西接政和,北連壽寧,東南與寧德接壤,西南與屏南隔溪相望,土地總面積1046平方公里。小(古鎮)浦(城)公路橫貫縣境,是閩東通往閩北的咽喉。
周寧地處鷲峰山脈東麓,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境內峰巒起伏、山陡谷深、溪谷錯綜,最高峰龍岡頭海拔1506米,最低點街頭亭海拔65米,千米以上的高峰282座,縣城海拔880米,居全省之首。境內主要溪流18條,最大的龍亭溪境內流長56公里。地貌有中山、低山、丘陵三大類型,中山佔全縣土地面積的61%,是用材林和單季稻、牧、茶區;低山佔26.7%,是水源涵養林和糧、茶區;丘陵地佔12.3%,是雙季稻和主要經濟作物區。
境內資源豐富。溪流縱橫,水系發達,天然落差大,水電資源可開發利用37萬多千瓦。周寧歷史上曾有過銀、鐵采煉,現已探明礦藏有16種,其中明礬、高嶺土、稀土、珍珠岩等,儲量豐富,富有開采價值。周寧屬中亞熱帶季風山地氣候,冬長夏短,雨量充沛,無霜期207天,海拔高差大,立體氣候明顯。年平均氣溫14.6~19℃,年平均降雨量1693毫米。縣城夏無酷暑,盛夏日均氣溫僅24℃,氣候涼爽宜人,被譽為「天然空調城」。離縣城不遠風格迥異的旅遊景點有氣勢磅礴壯觀的九龍漈瀑布群,被列為福建省第一批十大風景名勝區之一,為「福建第一奇瀑」;人魚同樂的鯉魚溪,情趣獨特;名勝古跡滴水岩天然岩洞與洞前人工湖相映成趣。周寧原屬寧德縣。民國24年(1935)設周墩特種區,直隸福建省府。民國34年8月升設周寧縣。獅城為縣治所在,位於縣境中部東洋溪畔,距省會福州238公里,為全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1988年,全縣轄1鎮8鄉,140個行政村,總人口156498人,其中農業人口佔92.3%。境內漢族佔99%,少數民族主要是畲族。
周寧人民具有光榮的革命斗爭傳統。30年代以來,周寧人民先後參加中國共產黨閩東特委領導人葉飛、阮英平、範式人、左豐美、詹如柏等在周寧領導的革命斗爭,開辟閩東革命根據地。1933年春,在純池半村成立蘇維埃政府。1934年10月下旬,葉飛率領中國工農紅軍閩東獨立師攻克咸村後,閩東紅軍獨立師和閩東工農游擊第十一支隊在周墩城內千餘名革命群眾配合下,解放周墩城,成立周墩蘇維埃政府。1935年3月,在溪底建立境內第一個中共農村支部。4月,成立中共周墩縣委。8月,成立中共周墩中心縣委。從此,人民革命斗爭的風暴席捲周寧各地。抗日戰爭爆發後,全縣有地方武裝指戰員和部分革命團體成員151人隨軍北上抗日,隨後閩東特委遷至周寧橫坑,繼續領導閩東人民堅持革命斗爭。解放戰爭時期,周寧人民不畏強暴,堅持斗爭。1948年3月,在咸村成立中共閩浙贛省委城市工作部寧德工委。1949年2月,成立周寧工委。6月,閩浙贛游擊縱隊第五支隊與閩浙贛游擊縱隊第四支隊整編為閩東人民游擊隊,敦促縣長黃頤於6月28日率部起義,周寧縣和平解放。周寧人民贏得了「革命斗爭不息,紅旗始終不倒」的贊譽。
2. 福建周寧的鄉土文化
周寧在線消息 周寧,這是我母親的土地。為生命內在的急流與強烈的責任感所驅動,我試圖展示當今上海這一新興商業移民群體波瀾壯闊的創業全景。今天我重歸舊時地,是來探尋這股商業移民流的源頭,感受那來自草根的素樸卻堅韌不拔的力量及孕育其創業文化的土壤基因和精神特質,進而求索三農問題解決之道和中國社會變革的動力。
鄉土周寧
一個20萬人口5萬人家的小縣,平均每戶至少有1人常年在外經商務工。這6萬人中自己創辦或合夥聯辦企業的有1萬多人,這就意味著這個縣每五戶人家就出一個老闆。他們在全國各地創辦的近6千家各類企業,年總產值保守估計也有400多億元,這個數字幾乎是該縣國內生產總值的40倍多;其中資產200萬元以上的有700餘家,資產1000萬元以上的約80多家。僅在上海及周邊地區,就有大小企業4千多家,且大多集中在鋼材銷售行業,從業人員近5萬人――也就是說,在上海500萬流動人口中,有1%是來自這個偏遠的山區------福建省周寧縣。
春節風俗畫
周寧縣處在閩東北鷲峰山脈東麓,縣城海拔880米,高居全省縣城之冠,因城北有獅子崗得名獅城。每當秋冬之際,山地季風吹來,凜然有如雄獅低吼;既而春洪爆發,東去十幾里外,九龍祭瀑布群龍澎湃,奔騰赴海。
春節是周寧特殊的時刻,是瞭望周寧最好的窗口。這時候,沉寂了大半年的街道,忽然間擁擠不堪;生意清淡的農貿市場,頓時顯得水泄不通;而那些平日只有老人們看守的甚至空置的樓房,重新充滿親朋好友和家族的盛宴。都說東洋溪橋頭那兩只獅子平時都沉睡著,只有春節的鞭炮響了,它們才開始鬧騰起來。
春節前一天,周寧縣機關禮堂內,一場土地公開競標會正激烈進行。最後,靠城關河濱路幾幅土地,被在上海、江蘇等地做生意的周寧老闆高價標走。
十幾年來,這里的城鎮規劃建設也得益於在外經商創業的老闆們。周寧人對1992年關縣城首次公開拍賣土地使用權的火爆競標場面還記憶猶新。當時縣建設部門以縣城整體規劃為切入點,開發30米寬的中興商業街,將街北段61套、面積3804平米的店基向社會公開拍賣。其中一幅100多平方米的地塊,竟然拍出36萬多的高價,每平米地價創出當時全省最高。一條以在滬經商者為主的「上海老闆街」 就這樣形成了。周寧縣的富人們,第一次嚇了全省人民一跳:這個還頂著貧困帽子的小山縣,居然有這么多有錢人!這些在第一次創業中富起來的老闆們紛紛回鄉購地建房,讓家鄉人看到了他們的財富和成就,也刺激了更多人的創富慾望。
隨著在外老闆們事業的不斷發展,投入家鄉城鎮建設的資金越來越多,周寧縣城也越變越大,越來越美。
「賓士、寶馬鬧山城」,是這些年周寧最具特色的新景觀。每年春節前後,小小山城幾乎被四面八方開回來的小車擠滿了,而且豪華車比比皆是。賓館自然不必說了,學校操場,機關大院,民居前後,街道兩旁到處都是。據不完全統計,周寧縣目前在外企業家所擁有的小車已超過1000輛。有人說,上海恐怕就有這個數。目前在上海經商的老闆,光賓士就有30多輛,寶馬也有50-60輛。湖南人小肖去年春節來拜見未來丈母娘,此前在他的想像里,周寧大概是一個可能還比較窮的山區小縣;實地一看,這位香港中文大學的博士生十分驚訝:在這么小的空間里聚集了這么多好車,即使香港深圳也不多見!
最熱鬧的要算西門街的土地廟。周寧民間稱土地公為福德正君,尊為財神膜拜。各大村莊都有塑像,百姓普遍崇祀。城關地區民眾則於每年正月初二據土地廟前點香放炮,祈求發財致富。尤其是那些常年在外的生意人,更要起早爭頭香。可是莫道君行早,更有早來人,這時廟前早就人聲鼎沸,萬炮齊鳴。有時為擠到土地公跟前,動手動刀也不希奇。近十來年,做生意的人越來越多,生意也越做越大。正月初二拜財神簡直成了財力大比拼,板車運、籮筐挑,一家放他幾千塊也不皺眉。於是鞭炮震天,大旺大發。西門街土地廟前的炮屑層層疊疊一年厚比一年,顯示周寧老闆的財富年年增長,這也是周寧春節的一大奇觀。
這一天,周寧縣委、縣政府也要「請財神」。五套班子舉行新春茶話會,和回鄉省親的在外企業家歡聚一堂,共話發展,親商之風和煦撲面。這一活動已持續有年,今春也不例外。
周寧人素有熱心公益的良風美德,縣境內道路、橋梁、路亭、水井等建設,歷來是民間集資或募款興建,或由個人捐建。如今,每到春節也是事業有成、樂善好施的企業家們回饋桑梓的時刻。他們發展在外,心繫故鄉,慷慨解囊興學建校、鋪路修橋、扶貧濟困、結對助學,一片戀祖愛鄉情懷。據不完全統計,在2003年之前的數年內,周寧在外企業家共對家鄉的各項建設捐資達500多萬元。在過去的一年裡,全縣所有行政村的水泥路硬化,都得到在滬企業家的支持,累計達180多萬。企業家對家鄉教育的支持最踴躍,前年春節,有30多位在外企業家被聘為縣里各中學、小學、幼兒園的名譽校長,他們為學校捐款捐物達40多萬,這也是那年過年周寧人津津樂道的一件新鮮事。有周氏兄弟父親做壽,把15萬元捐做教育基金,諸多善舉皆成美談。駐滬企業家還與家鄉400多名貧困學生結對,累計資助50多萬元。
他們樂意做的既有隻講奉獻、不圖回報的公益事業,也有在商言商、公私雙贏的商業行為和市場創新之舉:縣一中遷建要融資,每股20萬元,有35人投了36股,一下就集資720萬元,企業家們便成了新學校的校董;縣賓館改造缺資金,17個在外企業家按一股2萬投資38萬裝修,即擁有連續5年每年1個月的使用權。今年春節回鄉,他們就住進了自己投資的豪華套房。
這是一個歸人和遊子來來往往的邊遠城鎮,這里大半的年輕人有一大半時間生活在別處,但他們眼中沒有許多生於農村的年輕人的困惑與迷茫,也沒有城市小資對人生局限性的種種慨嘆,而是另一種面對明天的明朗和信心。一方面他們已經習慣於遠方大都市的生活,另一方面又不時眷顧兒時的家園。但只有到了春節或清明,才回到他的故土。他知道自己今天的幸運,是與他們的鄉土血緣密不可分。
正月初一到十五,城鄉都有舞獅舞龍,熱鬧異常。入夜,縣城裡還有人「搬鐵枝」的喧聲。只聽得一陣鑼鼓響,便有樂隊行來,少男少女裝扮的傳統戲劇人物,搖曳在高處的鐵架上沿街巡遊。而在鄉土小吃街,那些還鄉的人擠滿了每間小店。他們要到這里吃上一碗熱辣香濃的扁肉、泥鰍面或薯面。山高天寒口味重。要吃薯面,辣椒是要的,鹹菜、蝦米也是要的,還有老醬一定不能少,再撒點蔥花,這才是真正的鄉土風味。兩個年輕人,在這里不期而遇:
「嗨哥們,這兩年沒見去哪了?」
「在上海。」
「做鋼材吧,大發了!」
「呵呵,你呢?」
「唉,莫講了……」
只要少加留意,這樣的對話隨處都可以聽到。兩個中年婦女從農貿市場出來,一路絮絮叨叨,說的是上海逸仙路、磚橋鋼材市場。熙熙攘攘的大街上,開來開去的小車大都掛著「滬」牌,頭頂上的跨街橫幅,也是上海鋼材市場的廣告。拍下這張照片不加說明,你一定認為是上海市區外圍哪條街上的景象。而縣里電視台播出的賀年廣告,露臉的也大多是上海老闆。鄉人們都熟悉他們,以至發跡前的貧困經歷或逸聞趣事。
濃郁的鄉土色彩混合著鮮明的上海氣息,構成了周寧春節獨特的風情畫------這就是我的今日周寧印象。包括你所遇到的每一個人,只要和他說起上海,都會得到確切的回應。
李姓老闆在上海做鋼材貿易也有七八個年頭了,路上遇到說家有喜事非要請客吃飯。席間一對年輕男女起身敬酒,主人說這是兒子兒媳,明天就是雙喜吉日。那夏姓姑娘落落大方,聽口音辨氣質象阿拉上海人,一問果然家住楊浦。問是怎麼認識的,答曰是中學同學。
在朋友單位閑聊,進來一漢子,自我介紹是當地「小老闆」,不過年後也要到上海看看。我與他相約上海
采訪結束返滬,縣里派車送到福州長樂國際機場,與開車的周師傅一路海聊。得知他兒子去上海已有三年,是逸仙路鋼材市場的一個小老闆。還有他的許多親戚朋友也都在上海。問退休後作什麼,「去上海」,他平靜的說。
就是這樣一個山區小城,傳統與現代交集,有序與無序並存,盡管殘留的老屋還頑強的附著農耕文化的苔痕,而更多的鄉人則在人流的推涌下急不可耐地開始了決定命運的遷徙,並身不由己的捲入城市化喧囂的進程。
正月初三出行日,出門人又陸續登程。他們吃過親人煮的「太平蛋」,在噼里啪啦的鞭炮聲中,帶著土地財神的香火和「新年大發」的祝願,乘著大車小車浩浩盪盪奔向遠方,一路春潮滾滾。
在歷史的風中遷徙
這股突破重巒疊嶂的阻隔封鎖,摧枯拉朽不顧一切奔湧向前的急流,並非憑空突發於瞬間,它源自歷史深處的涓涓細流。
福建內部以縱橫南北的鷲峰山、戴雲山、博平嶺為中軸線,分為沿海與內陸兩個地理單元。這條高聳綿延的山脈對福建文化產生根本性的分異作用。宋代以來,所謂上四府和下四府就以此為界。地處鷲峰山東麓的周寧,是閩東與閩北的必經通道。
周寧原名周墩,明清屬寧德縣青田鄉東洋里,民國24年(公元1935年)設周墩特種區,直隸福建省府,人口五萬兩千餘,大小村落一百五十餘處,方圓百里。
周墩離省會福州410里,離福寧府220里,離寧德縣城190里。據《周墩區志》載,因地僻人稀,舟車不至,山嶺起伏,窒礙諸多,致使寧邑各項政事鞭長莫及、法律難以實施,道統文化氣息稀薄。天高皇帝遠的「化外之地」, 教弛民頑 ,形成桀驁不馴的叛逆性格,民不順道,難於治理;又因地處各縣交界,社會治安混亂,每遇口角糾紛,地痞流氓往往糾合外匪,斗毆劫擄,敲詐勒索,弱肉強食,民不聊生,若非立縣鎮治,社會難保安寧。
民國五年十二月,時共和再造,民權大張,省眾議院議員及省諮議、周墩商會創始會長鄭謨光(字慕蔡1872--1941)會同社會賢達24人連署請願書,陳述設縣利國富民之旨,請求省政府改區立縣。此後他一直為建縣奔走呼籲,直到民國34年(1945年8月)抗戰勝利,周寧方立縣治,而慕蔡先生已於4年前病逝。
周寧立縣時自周墩、寧德各取一首字為縣名;又以僻隅不靖,寓意周圍安寧。
周寧因此成為福建省建縣最遲的縣份之一,到今年恰好60年。
周寧建縣雖晚,其礦冶成就在宋明經濟中卻有一席之地。宋元佑年間(1086-1093)在芹溪村設有寶豐、寶瑞等銀場,建成全國最主要的銀礦產區,寶瑞場實際上已是宋代最大的銀礦場。從明代以至前清末葉,又屢經開掘,期間因礦山糾葛,幾度興廢。後礦脈漸絕,銀礦業式微。
然而,除了礦業在歷史上曾有過短暫的輝煌之外,地僻山荒、土薄田少的周寧物產著實有限。農業產出除茶葉、穀米外,其餘不過竹木、薯米而已。商貿不發達,手工業僅煉鐵、鑄鍋、茶葉、陶瓷等零星小作坊,又因山高水冷,作物一年僅收一季,所需人力不多, 故民風好賭,習以為常。
貧困始終與歲月相隨。棕衣當被倒,火籠當棉襖,番薯米當糧草,稱作周寧「三件寶」。民謠嘆道:「年年犁耙播,畝產一百五;無食餓腹肚,不如走上府。」在飢寒交相催迫下,低聲下氣四處乞討者有之;鋌而走險賭一把,落草為寇者有之;腦袋掖在褲腰上搏一凶,上山打游擊鬧革命者有之;更普遍的是到閩北一帶賣苦力和從事手工副業,當地謂之「走上府」。一如人們所熟知的「闖關東」、「走西口」,在歷史凜冽的寒風中,周寧人為謀生而離家的遷徙由此開始,這些外出的人就叫「出門人」。
由縣城出西門,去城10公里,翻越麻嶺古道,就是下路(閩東沿海)經周寧至閩北各地的咽喉要隘,舊時官府設巡檢司把守,並有張氏鄉民捐建的卷石亭,石拱橫跨古道,供過路人途中休憩,躲風避雨。
長亭外,古道邊,荒草碧連天。如今,古道早已了無人跡,古堡、石亭也只留下斷垣殘壁,讓人徒發思古幽情。只有那些出門人的故事,還被老輩人記起。
據老人們說,有明以來,周寧人的祖先就開始沿著這條古道,翻越麻嶺頭,到上府一帶從事燒炭、伐木、扛木筒等苦力勞動。清雍正年間,有楊氏先祖由清流遷居虎岡、洋庄,引入鑄鍋技術,所產「東洋鍋」暢銷閩東北。隨著境內鑄鍋業興起,帶藝外出鑄鍋人數漸增。至民國年間,勞動力外出從事鑄鍋、土木建築及扛木筒、燒木炭、經銷參茸等達4千餘人。
解放後,在黨和政府領導下,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周寧一向以農業為主,農業生產的進步幾乎為人口增長所抵消。1949年全縣人口55448人,1988年156498人;49年人均耕地2.23畝,1988年減少到0.94畝,水田旱澇保收面積僅占總面積44.2%;糧食單產1949年82公斤,1988年提高到301公斤,總產雖比1949年增長3.7倍,而人均糧食佔有量增加有限。此時全縣農業人口仍佔92.3%,農業結構單一,農業商品率水平低,工業基礎薄弱,經濟效益低。貧困縣的帽子依然沉重地壓在頭上。
為了改善經濟狀況,在大辦農業生產高級社和「文化大革命」期間,部分農村能人和富餘勞動力不顧當時政策限制,帶著傳統鑄造工藝,偷偷跑到閩北等地創辦鑄造廠、務工。上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為外出勞務提供了良好、寬松的環境,越來越多的周寧人紛紛走出山門,在全國各地安營紮寨。這些先行者在大中城市建基立業後,親帶親、鄰帶鄰、村帶村,吸收大批農村富餘勞動力外出,隊伍雪球似的越滾越大。他們從傳統的鑄造行業起家,拓展到活性炭、建材、房地產、茶葉等幾十個領域。到1988年,全縣外出勞動力1.2萬多人,分布全國15個省、市、自治區,辦企業、經商1040多家,年收入3700多萬元,成為農民增收的重要門路。
被稱為「創業者樂園」的上海以其強大的磁力,吸引著全國各地和異國他鄉的大量移民紛至沓來。浦東大開放大開發和鄧小平南巡後,城市化現代化國際化的強力推進帶來巨大商機,周寧人把握住了這一歷史大機遇,挺進大上海。
新的移民潮激盪浦江兩岸。上海經濟飛速發展,具備遠比閩東山區優越的創業環境,這些推力和拉力使周寧人向上海遷移形成一種模式和集體行為,上海成為周寧人群體遷移、實現發財致富夢想的特定目的地。
十幾年來,一批又一批的周寧人走出大山奔赴上海,迅速發展壯大。農民進城,在人們印象里,就是從事各種體力勞動的農民工,經常被欠薪無法回家過年;而周寧人在上海主要是從事商業活動,涉足鋼材、木材、活性炭、石板材、五金、房地產、飲食等行業。尤其是他們瞄準鋼材熱銷這一市場,在短短的幾年中創建了上海浦東楊高路周寧建材一條街。從1996年11月誕生的第一家周寧人的市場開始,至今已創辦成功的各類鋼材現貨市場已達40多個,並向崑山、蘇州、無錫、江陰等地拓展。
窮則思變。周寧人沒有困守山門,而是向外突破,挺進大上海,形成創業氛圍,打造規模經濟。他們不但站穩了腳跟,還藉助上海這個國際經濟、金融、商貿、航運大市場求得大發展。不少企業從當初農民加板車的夫妻店、兄弟鋪、父子檔的家庭經營模式,發展成上規模、有實力、管理先進的現代企業。在鞏固原有鋼材貿易等產業基礎上,開始嘗試進入房地產、航運、期貨等行業,同時造就了一個懂經營、會管理的周寧企業家群體----一個原來以農民為主體形成,現已逐步發展為由農民、工人、公務員、知識分子相結合的新生的商業群體,一股在上海灘具有重要行業影響的商業勢力。
探源鯉魚溪
要了解周寧鄉土文化,縣城西去5公里的浦源鯉魚溪是不能不去的。
我們前文所敘的鄭慕蔡先生就是浦源村人。他倡植樹造林,辦山區商業,捐資辦學,救濟災戶,多才多德,樂善公益,望重梓里。
鯉魚溪已有700多年的歷史。小橋流水的古村,老年婦女依然身著清代服飾;宗祠、古柏、文昌閣、林公宮,還有鯉魚溪下游觀音橋上供奉的土地公、送子觀音、齊天大聖,構成宗族文化完整的的遺存。
悠悠鯉魚溪,述說著一個宗族源遠流長的故事。南宋嘉定二年,河南開封的朝奉大夫鄭尚公因官場失意,舉家遷至鯉魚溪下游,率子孫開荒種田,並在溪中放養鯉魚以去污澄清。為保護鯉魚,先人制定村規民約,村民嚴加恪守,概不捕食。若有魚死,則將其安葬於古柏樹下魚冢之中,焚香祭拜。下暴雨的時候,有些鯉魚被沖到下游田間,村民們便會出動將它們送回溪中;鯉魚本身也要千方百計,逆流而上游回「家裡」。幾百年來,浦源村民和溪中鯉魚共命運,一起度過了兵災匪患,瘟疫飢荒。文革中紅衛兵「破四舊」,村人利用貧農的特殊身份保護了鯉魚。人魚相親,魚旺人興。良好的自然環境和淳樸的愛魚村風,使溪中鯉魚得以安然繁衍生息。鯉魚溪的故事已被編入北京市小學語文課本,成為生態文化、民族文化教育的好教材。
如果說神奇的鯉魚溪宣揚的是人與自然的共生共榮,那麼鄭氏宗祠弘揚的就是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相處。
「問我祖家在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這是喜歡尋根溯源的中國人都熟悉的一句民謠。位於鯉魚溪左側的鄭氏宗祠也有一株千年柳杉,樹高十丈,干粗六圍,樹腹中空卻枝條茂盛,村民奉以為神,美名之「靈檣」。而整個祠堂的外觀則形同古船,別具一格。祠堂於明洪武十八年(1385)建成,清代幾經修建,祠中諸多匾額楹聯,書法精湛,流金溢彩。正廳懸掛明代狀元、禮部尚書翁正春題匾「國戚名裔」;清代嘉年間國史館總纂魏敬中和民國時期海軍上將、福建省長薩鎮冰等人題有匾額。祠中還陳列著百餘個工藝精巧的龍頭祖牌。這些龍頭牌珍品工藝精巧、歷史悠久。紅衛兵 「破四舊」的時候,神祖牌列在被破之列。人們想盡一切辦法保護,有的藏在家中隔牆里,有的藏到山上洞穴中,使它們能得以保存至今。
祠堂是宗族文化的象徵。中國傳統宗族文化是講求人和的文化。家庭是宗族的基礎,「家和萬事興」。由家和擴展到鄰里和、族群和,進而擴大到整個社會的和諧,就是我們所要倡導的精神文明。我們傳統政治文化也講「政通人和」,政府執政為民,就是達致政治文明的一種親和力。同樣,在我們的傳統商業文化中,也有「和氣生財」的告誡,這應是今天我們創造物質文明的基本要求之一。
在中國農村,往往以家庭為單位,以血緣為紐帶,聚族為村,人們比鄰而居,和諧相處,由此形成注重鄉誼,同鄉扶助,親鄰相幫,團結一致的傳統,也織成了一張龐大、牢固而且是可流動延伸的社會關系網路。我們現在倡導地球村意識,需要的就是這種人類比鄰而居村落文化,和天下一家的關愛與親情。
移民的家園意識相當濃厚,「家鄉」深植在中國人的意識中。「鄉誼情感」是個人隻身跨入激烈競爭環境的前提,出於生存的本能,初來乍到的移民首先會利用周圍的社會資源包括親戚朋友、同鄉組織等各種社會關系。以地緣為基礎的移民群體,都善於汲取傳統血緣地緣等有利因素助其創業。周寧的私營企業之所以能遍布全國各地,且都從事幾種相同的行業,就是靠合群團結的團拼搏精神取得的。數以萬計的周寧人正是憑借這一精神,象成群結伙的鯉魚紛紛走出山門,以血緣地緣為基礎紐帶結為牢靠的業緣,形成了一個獨特的創業群體,並產生了滾動傳帶效應:一人富,帶一家,一家富,帶一族,一族富,帶一村,千家萬戶奔小康,百姓走上富裕路。
在這個高山小平原,周寧三源之浦源鄭氏、端源葉氏、萌源肖氏都是大姓,也出了不少大小老闆。在上海的浦源籍企業家「飲水思源」,成功後的他們不忘家鄉的建設,捐資助學,出資新建「鯉魚溪公園」,修葺了鄭氏宗祠等基礎設施。源鎮進登村全村只有200多戶、1300多人,卻有500多人在上海等地經商打工,共辦有企業100多家,其中資產達百萬元以上的企業有21家,去年春節時,該村就有30多部「寶馬」、「賓士」等名車開回山村,目前該村農民人均年收入在萬元以上。
一個人或一群人從一種社會地位或社會階級向另一種社會地位或社會階級的變化被稱為社會流動。周寧人在實現空間流動的商業移民過程中完成了向上的社會流動,就好比鯉魚溪里的魚群集體跳龍門――那群龍騰飛的跳躍,是多麼精彩壯觀!
3. 福建省寧德歷史有多久
莆田學院在福建省省內二本高校中屬於中游院校,在地區幾所高校中算是資歷比較...寧德師范(10)、武夷(07)、江夏(10)等二本院校早。學校地緣沒有多大...
4. 周寧縣都有哪些鄉村
獅城鎮 350925100
龍潭、安後、洋尾、坂頭、虎崗、前坪、陳鳳、洋庄、橋南、長安、中興、城西、東園、興福
咸村鎮 350925101 洋中、川中、上坂、咸洋、雲門、占家洋、棗嶺、富瀨、王宿、樟源、碧岩、南門樓、梅山、坪坑、樟崗、梅台、下坂、高際頭、梧桐、車盤、芹村、茶廣、光廈、咸村
浦源鎮 350925102
浦源、西坑、五源坑、龍亭、紫雲、端源、官司、江源、萌源、溪坪、東升、萌底、半嶺、龍住院、進登、上洋、吳山底
七步鎮 350925103 七步、登科地、龍溪、桐岔、象運、八浦、嶺頭、後洋、柿洋、郭洋、官洋、溪頭、宅頭、洋頭、坑源底、徐家山、黃家山、竹下、蘇家山、梧柏洋
李墩鎮 350925104
李墩、東山、黃埔、陳厝、際會、際頭、阮洋中、阮家洞、樓坪、芹溪
純池鎮 350925105
純池、溪尾、祖龍、禾溪、桃坑、桃園、前溪、林源、後溪、蓮地、底源、西山、 三門橋、庭洋中、儒源、福山、豪陽、向陽
泗橋鄉 350925200
泗橋、赤岩、周墩、紅陽、坂坑、洋尾弄、常洋、楊厝邊、垓窯、下西坑、溪口、下樓
禮門鄉 350925201
禮門、仕本、貢川、大碑、芹源、常源、 秋樓、玉山、大林、溪山、梅渡、油灣、 後壠、陳峭、山頭、首洞、梨坪
瑪坑鄉 350925202
瑪坑、升陽、東坑、下坑、赤洋、長峰、 杉洋、寶嶺、紫竹、溪邊、沈洋、首章、靈鳳山、芹太丘、孝遞
5. 周寧縣都有什麼村
鄉∕鎮行政代碼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社區名稱獅城鎮350925100
龍潭、安後、洋尾、坂頭、虎崗、前坪、陳鳳、洋庄、橋南、長安、中興、城西、東園、興福
咸村鎮350925101洋中、川中、上坂、咸洋、雲門、占家洋、棗嶺、富瀨、王宿、樟源、碧岩、南門樓、梅山、坪坑、樟崗、梅台、下坂、高際頭、梧桐、車盤、芹村、茶廣、光廈、咸村浦源鎮350925102
浦源、西坑、五源坑、龍亭、紫雲、端源、官司、江源、萌源、溪坪、東升、萌底、半嶺、龍住院、進登、上洋、吳山底
七步鎮350925103七步、登科地、龍溪、桐岔、象運、八浦、嶺頭、後洋、柿洋、郭洋、官洋、溪頭、宅頭、洋頭、坑源底、徐家山、黃家山、竹下、蘇家山、梧柏洋李墩鎮350925104
李墩、東山、黃埔、陳厝、際會、際頭、阮洋中、阮家洞、樓坪、芹溪
純池鎮350925105
純池、溪尾、祖龍、禾溪、桃坑、桃園、前溪、林源、後溪、蓮地、底源、西山、 三門橋、庭洋中、儒源、福山、豪陽、向陽
泗橋鄉350925200
泗橋、赤岩、周墩、紅陽、坂坑、洋尾弄、常洋、楊厝邊、垓窯、下西坑、溪口、下樓
禮門鄉350925201
禮門、仕本、貢川、大碑、芹源、常源、 秋樓、玉山、大林、溪山、梅渡、油灣、 後壠、陳峭、山頭、首洞、梨坪
瑪坑鄉350925202
瑪坑、升陽、東坑、下坑、赤洋、長峰、 杉洋、寶嶺、紫竹、溪邊、沈洋、首章、靈鳳山、芹太丘、孝遞
6. 周寧政府規劃地皮出售
2008年廣東高考歷史試題及參考答案本試卷共6頁,滿分150分。考試用時120分鍾。一、選擇題:滿分75分。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3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 1、右圖是明清古建築中的一幅牌匾,與它有關聯的中國古代政治制度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三省六部制 D、內閣制2、符合右圖所示農業生產分布狀況的朝代是 A、西周 B、西漢 C、晉 D、宋3、某思想家說:「我之出而仕也,為天下……為萬民,非為一姓也。」他所反對的是 A、民主共和制度 B、中央集權制度 C、專制主義制度 D、君主立憲制度 4、齊國管仲說:「凡為國之急者,必先禁宋作文巧。未作文巧禁,則民無所游食,無民所游食則必事農,民事農則田墾,田墾則粟多,粟多則國富,國富者兵強,兵強者戰勝,戰勝者地廣。」某研究者據此得出「中國精耕農業的產生與專制國家農業政策密切相關」的結論。該推斷 A、材料充分、理解准確一緒論合理 B、材料充分、理解不準確,結論不合理 C、材料不充分、理解准確,結論合理 D、材料不充分、理解不準確、結論不合理 5、清風吹動旗幡,一人說是風動,一人說是幡動。禪宗六祖慧能說,不是風動,不是幡動,而是兩位心動。在世界本原問題上,與慧能的觀點有相似之處的思想家是 A、孔子 B、程顥 C、朱熹 D、王陽明 6、某思想家在1925年提到世人對他的評價:「自戊戌以來,舊則攻吾大新;新則再吾太舊。」該思想家是 A、康有為 B、梁啟超 C、嚴復 D、胡適 7、《民報》創刊號刊登黃帝像的主要目的是 A、提倡民主自由 B、宣傳排滿革命 C、倡導個人崇拜 D、反對帝國主義 8、下列關於五四運動的總體評價,代表中國共產黨觀點的是 A、五四運動是中國的「文藝復興」 B、五四運動破壞了中國傳統文化 C、五四運動是中國從傳統走向現代的轉折點 D、五四運動是中國新舊民主主義革命的分水嶺 9、有學者認為,外國商品輸入造成中國自然經濟逐步瓦解。可以作為該觀點直接證據的是 A、19世紀末鎮江海關報告稱:「從前如江北內地各州縣,均用洋布,近則用上布者漸多。」 B、20世紀初有人指出:「商市展拓所及,耕夫織婦棄其本業而趨工場,必然之勢也。」 C、1853年的《順德縣志》載:自外洋火水運機成布,舶至賤售,女工幾停其半。 D、1850年,美國駐廈門領事說:「這里對棉織品的需要,和在廣州、上海一樣,長期受到限制。」 10、「盡管他衣著簡要,不事張揚,但蔣仍表現出一個征服者統領一切的氣勢,而不是和布爾什維克過於親密的同志。他謹慎運用各種方式(包括布爾什維克主義)來實現其目標,只要它適合於『中國是中國人的』口號。」美國《時代周刊》的這段報道,把蔣介石描述成 A、民族主義者 B、專制主義者 C、自由主義者 D、布爾什維克主義者 11、「人間處處倡民主,天上誰人奉玉皇。一朵紅雲旗五色,驚傳飛艇上天空。」這一情景最早可能出現於: A、戊戌維新時期 B、辛亥革命時期 C、新文化運動時期 D、抗日戰爭時期 12、與《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不同,1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A、確立了政治協商制度 B、標志著社會主義改造的勝利完成 C、提出了民族區域自治 D、為社會主義建設提供了法律保證 13、建國後各時期的教育方針具有不同的時代特點,屬於「文化大革命」時期的教育方針是 A、「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 B、「緊密結合階級斗爭和路線斗爭的實際組織教學」 C、「以培養工業建設人才和師資為重點,發展專門學院」 D、「肅清封建的、買辦的、法西斯主義的思想,發展為人民服務的思想」 14、1974年,毛澤東提出了著名的三個世界理論:蘇、美兩個超級大國屬於第一世界,美國以外的西方國家屬於第二世界,亞非拉廣大發展中國家屬於第三世界。這表明當時的中國 A、開始重視亞非拉國家的作用 B、無意與第一、第二世界國家改善關系 C、已經放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D、強調國際政治的主題是反對霸權主義 15、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A、克服了分配中的平均主義 B、成為農業生產責任制的唯一形式 C、實現了農村土地的私有化 D、取代了人民公社的政權組織形式 16、直接民主是古希臘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色之一。與這一特色形成有關的 A、雅典是小國寡民的城市 B、雅典人擅長會議辯論 C、斯巴達的民主傳統 D、蘇格拉底的民主思想 17、15世紀,義大利人是始用各種地方性通俗語言文字番譯拉丁文《聖經》,這一現象說明 A、天主教會已經放鬆思想 B、宗教改革在義大利已經有了較大影響 C、人文主義思想在義大利興起 D、通俗語言文字取代拉丁文成為官方文字 18、18世紀,西方人所謂「烏木」買賣成為英國工業革命重要的資本積累方式。「烏木」是 A、在亞洲掠奪的檀香木 B、對非洲黑人的蔑稱 C、在殖民地掠奪的煤炭 D、對美洲棉花的反稱 19、從路易十六召開一級會議的目標看,一級會議在當時擁有的權力是 A、審判重大案件 B、行政管理 C、批准徵收新稅 D、制訂法律 20、馬克思、恩格斯說:「由於階級對立的發展是同工業的發展步調一致的,所以這些發明家也不可能看到無產階級解放的物質條件,於是他們就去探求某種社會科學、社會規律,以便創造這些條件。」「發明家」是指 A、科學社會主義者 B、空想社會主義者 C、巴黎公社領導人 D、第一國際領導人 21、19世紀,西方人宗教信仰的虔誠度降低。與這一趨勢形成無關的科學家是 A、牛頓 B、達爾文 C、愛因斯坦 D、伽利略 22、地名變更往往同當時的政治背景相關,蘇聯歷史上曾經發生下列地名變更:①彼得格勒→列寧格勒 ②沙皇村→兒童村 ③勃列日拉夫→切爾內 ④斯大林格勒→伏爾加格勒。以上地名變更的先後順序是 A、②①④③ B、②③④① C、①④②③ D、①②③④ 23、1960年,法國總統戴高樂聽到法國首次成功試驗原子彈的消息後高呼:「法國萬歲!從今天早上起,她更加強大了、更加驕傲了。」能夠和這一情境聯系起來的是 A、世界政治的多極格局最終形成 B、西歐國家的復興和兩極格局的削弱 C、歐共體形成和經濟全球化加強 D、西歐國家的衰落和美國霸權的穩固 24、關於布雷頓森林體系建立的背景,表述正確的是 A、貿易保護主義的前端已被革除 B、各資本主義國家經濟出現繁榮局面 C、美國的經濟實力受到嚴重消弱 D、英美蘇中等大國間的合作仍在維持 25、畢加索曾這樣形容自己的藝術風格:「讓優美絕滅吧!」這種藝術風格是 A、古典主義 B、現實主義 C、現代主義 D、浪漫主義二、非選擇題:滿分75分。本大題共7小題,其中第31、32是選做題。考生只能選做其中的一題。 26、(15分)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資料來源:《漢書·食貨志》;《(居延漢簡甲乙編)釋文》 註:秦漢史料中典型的農民家庭是五口之家 問題: (1)計算材料中西漢農民家庭年收入(糧食)與支出額。(2分) (2)據《漢書·食貨志》記載,冬天農閑時,農婦常聚在一起夜織。結合問題(1)的計算結果,簡要分析材料中的西漢農民為什麼會採用這種耕織結合的經濟形成。(3分) (3)西漢在耕織經濟體系下出現了引人注目的商業繁榮現象。根據材料和問題(2)中的信息,簡要分析西漢賦役政策和耕織經濟形式如何促進商業繁榮。(3分) (4)有人認為,西漢商業繁榮說明當時已經出現資本主義萌芽。根據問題(3)中的信息和所學知識,判斷這一觀點是否成立,並說明理由。(5分) 27、(16分)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材料一〕 在啟蒙時代,中國形象變為了啟蒙思想家手中的一個武器,啟蒙思想家普遍認為,用道德治理國家是中國的一大特徵。道德與宗教、法律、禮儀、民俗為合一體,成為上至皇帝,下至小民自覺遵守的行為准則,國家因而長必久安。 ——據當韋克呂耶斯《論十七、十八世紀法國文學中對中國現實的取捨》和許明龍《18世紀法國思想家論中國的德治》 〔材料二〕幾乎每一位西方作者寫到中國社會狀況時,毫無例外地都要描述一番中國人吸食鴉片的方式及其對道德與身體的危害。於是,在一般印象中,中國就是抽鴉片的國家。 ——Western Concepts of China and the Chinese,1840-1876,轉引自周寧《鴉片帝國》 〔材料三〕1958年美國人伊羅生出版的《浮光掠影——美國關於中國與印度的形象》一書,將美國對中國的總體看法分為六個階段;①尊敬時期(18世紀),②輕視時期(1840-1905),③樂善好施時期(1905-1937),④贊賞時期(1937-1994),⑤清醒時期(1944-1949),⑥敵對時期(1949-)。 ——袁明:《略論中國在美國的形象》 問題:(1)材料一中的「中國形象」是什麼?結合法國當時的情況,說明啟蒙思想家將「中國形象」作為武器的目的。(4分) (2)材料二中的「中國形象」是什麼?形成這種形象的原因是什麼?(5分) (3)簡要分析材料三中的第④和和⑥兩個階段「中國形象」形成的政治背景。(4分) (4)從「中國形象」的變化中,你獲得了哪些啟示?(3分) 28、(13分)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材料〕1958年5月,毛澤東發表講話說:「我們……是先生救出來的學生,應當高明些,後來者居上嘛!我看我們的共產主義,可能比蘇聯提前到來。」 ———轉引自沈志華等《戰後中蘇關系若干問題研究》 問題: (1)在向「先生」學習的過程中,中國共產黨探索了一條怎樣的中國式革命道路?1958年前,新中國取得了哪些建設成就?(5分) (2)為了「後來者居上」,毛澤東發動了哪些運動?這些運動出現嚴重失誤的主要原因是什麼?(4分) (3)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提出,對我國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有何歷史意義?(4分) 29、(12分)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材料一〕1773年,北美殖民地人民說:他們只和英王之間締結了契約。富蘭克林認為,根據人民的普遍心理,1776年發表的《獨立宣言》則歷數了英王的25條大罪,待其稱為「專制君主」。 ——據雷芳《英王在殖民地形象的改變與北美獨立意識的形成》 〔材料二〕到1807年,在運到英國的綿花中,有60%來自美國。此後,美國始終是英國綿花的主要供應地。棉花也成為美國在1815年後最重要的經濟發展動力,直到1860年,綿花出口佔美國國內出口總值的一半還多。 ——據沃爾夫《歐洲與沒有歷史的人民》 問題: (1)1773年,北美殖民地人民為什麼只承認與「英王之間締結了契約」?從當時英國政治體制的角度加以分析。(4分) (2)分析英王形象在北美殖民地人民心中從「主權權威者」變為「專制君主」的原因。(4分) (3)美國獨立後,英美兩國的經濟聯系並未切斷。根據材料二,分析19世紀中前期英美兩國在經濟上的相互影響。(4分)30、(12分)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材料一〕芝加哥學派的經濟學家強調自由市場的重要性,認為政府對經濟干預越少越好。到1980年代,他們的主張被英美等國用以改造二戰後的資本主義。英美等國政府通過私有化不斷從經濟領域撤出,但政府在經濟領域中的作用依然重要,其首要責任從財富分配和偽 造平等變為激勵個人的獨創精神及財富創造,同時又採取措施以彌補新政策的缺陷。 ——據耶金等《制高點》 〔材料二〕1999年的最後一天,葉利 (1991-1999年任俄羅斯總統)在辭職講話中說:「我已經完成了一生的主要任務。俄羅斯將永遠不會回到過去,俄羅斯將永遠向前邁進。」 ——陸南泉:《蘇聯經濟體制改革史論》 問題: (1)根據材料一,指出1980年代資本主義發生了怎樣的變化。(4分) (2)斯大林時期的經濟體制是什麼?二戰後蘇聯進行了哪幾次經濟體制改革?這些改革共同的局限性是什麼?(5分) (3)你認為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在「向前邁進」的過程中應當如何處理政府與市場之間的關系?簡要說明理由。(3分) 31題和32題是選做題,考生只能選做其中的一題。 31、(9分)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 北魏建國後明顯保留了鮮卑的歷史傳統,繼續沿用村社土地分配原則。永興五年(413),「徙二萬余家於大寧,計口受田。」 ——據《魏書》卷三和唐長孺《魏晉南北朝隋唐史三論》 〔材料二〕太和九年(485),「下詔均給天下民田: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畝,婦人二十畝……」 ——《魏書》卷一百一十 問題: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土地分配方式有何共同之處?(2分) (2)材料二中的土地制度經北魏孝文帝推行,一直被沿用到唐代中期。除此之外,北魏孝文帝還推行了哪些改革措施?(5分) (3)概括說明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的淵源,以及這一改革對後世的影響。(4分) 32、(9分)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材料〕 兔 〔釋名〕…… 〔集解〕……(時珍曰)……或謂兔無雄,而中秋望月中顧兔以孕者,不經之說也。…… 肉 〔氣味〕辛,平,無毒。……(弘景曰)兔肉為羹,益人。妊娠不可食,令子缺唇……(藏器曰)兔……,子從口出,故妊婦忌之,非獨為缺唇也。…… 〔主治〕補中益氣。 〔發明〕……其性寒而解熱……,故又能治消渴。……虛寒者,宜戒之。…… 〔附方〕…… 血 〔氣味〕…… ——李時珍《本草綱目》第五十一卷,「獸部」 問題: (1)《本草綱目》一般分哪幾個門類介紹一種葯物?在〔集解〕中糾正了前人關於兔子功用的什麼錯誤做法?(4分) (2)從材料看,《本草綱目》有何不足之處?(2分) (3)總結《本草綱目》在中國傳統醫學史上的主要貢獻。(3分)不好意思 ~~ 選擇題的圖 沒弄上去~~~
7. 周寧特產有哪些
周寧:官洋雪梨、官司綠茶、黃花菜、木珠手袋、木珠簾、腰帶(周寧縣產。均採用然木料,製作精細、小巧玲瓏,別具風格,暢銷海外22個國家和地區。)魔芋(周寧縣特產。加工儲存方便,不僅是群眾喜愛的食品,而且還是能預防治療腫瘤病的中葯材,已風行日本、歐美及東南亞各國。)
福安:坦洋工夫(原產於白雲山下清虹溪畔的坦洋村。條型肥壯緊秀,香高味濃,鮮爽甘醇,葉底紅艷。該茶於清咸豐、同治年間(1851-1874)由福安坦洋村民胡福四試製成功。)、蜜沉沉酒(福安市特產。用優質糯米,經多道工序釀制而成,香甜醇厚,榮獲國家銀質獎)、福安茉莉花茶
壽寧:壽寧山蒼籽、壽寧中華獼猴桃
柘榮:柘榮桐油、福建太子參、草編涼席
蕉城:天山清水綠(為閩東天山綠茶中的上品,以其泡水清澈碧綠而得名。產於西鄉天山崗下、章後鄉的中天山、鐵坪坑及際頭鄉的梨坪村。成品香氣芬芳,近似珠蘭花的鮮爽氣味;滋味濃厚,回甘猶如新鮮橄欖;湯色碧綠,清澈鮮亮,與勻嫩鮮翠的葉底相輝映;葉肉肥厚,持久耐泡,沖泡三四次,餘味猶存。寧德產茶,已有700餘年歷史。1781年前後天山所產「芽茶」已列為貢品)、馬記竹枕、寧德香蕉
8. 普蘭店清泉寺有多少年歷史
普蘭店【清泉禪寺又名吳姑城】 一、名稱:清泉禪寺 (又名:吳姑城)
二、地址:大連普蘭店市星台鎮葡萄溝村
三、起源:據史料記載,清泉寺始建於貞觀二十一年(648一649年)。
貞觀二十一年 (647年)三月,唐太宗李市民定下再次正東路線,命李勛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率營州(朝陽地區)都督兵,沿「太宗親征」路線,回啥遼南。又名左武衛大將軍牛進達維青丘道行軍大總管,率師自萊州(山東掖縣)渡海,直取遼南。
且說牛進達率師自萊州渡海,於獅子口(旅順口)登岸,大站黑風關(南關嶺),拼殺榆林(金州)要隘經孛蘭店(普蘭店),迤邐悲傷。主力軍經過大營子(庄河境內),直撲龍原(鳳城縣),七月,兵抵石城(鳳城縣東北),斬敵數千,乃班師還。
七月,遼南氣色宜人,大總管牛進達為什麼班師回朝呢?一個重要的原因是遼南持續下雨,有時竟下「雨土」(下泥沙),不宜戀戰。其實,牛進達師出榆林(當時普蘭店、皮口等地均位榆林管轄)已是 「水缺,人軟馬款」。他不得不派「游騎」沿途先行「尋水」。一「游騎」回報說,在「環山皆」(四面被山牆包圍的山)的古營壘發現清泉。牛進達飛馬前來察看,果然「翳於奧草,有泉焉」(泉水隱藏在深草里),而且「泌之洋洋,可以樂飢」(泉水自然流淌出來,又甜又解渴),牛進達下馬跪拜,「謝況於天」。牛進達在這里安營紮寨,並在清泉旁「埋蝶以祭」(壘起土石檯子燒香祭天)。再根據牛進達的行軍路線和當時的時間推算,這個「環山皆套」的山城就是現在的巍霸山城。牛進達647年泛海征東,唐太宗李世民649年五月「駕崩」,所
四、現狀:清泉寺坐落於普蘭店市星台鎮葡萄溝的巍霸山中,它順山勢逐層高起,氣勢恢宏。東西長279米,南北長129米。清泉寺又叫吳姑城廟,吳姑城一錐把式丁字形花崗岩石塊所築,現存牆高2—9米。此城雖經千年,但保存基本完好。碑文所載為「東漢光武中興」時建造。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歷史。他共有四個部分:第一部分為山門樓、漢白玉詩屏;第二部分為佛殿、二聖殿、葯王、龍王諸殿、鍾樓、鼓樓、石碑;第三部分為玉皇閣、老君殿;第四部分金母殿。古地面積4500平方米,建築面積9800平方米。清泉禪寺建築風格古雅別致,硬山式與歇山式相銜,雖為佛寺,卻儒、釋、道三教薈萃為一體,被譽為「遼南第一寺」。
以說碑誌「唐王建剎」就是唐太宗貞觀年間所建。
太宗征東,大將牛進達在這里建寺,經五代、南北朝、遼和金,到明萬曆三十五年無姑重修(648一1067),閱時近千年,尚無史料和碑誌可考。從現在的幾尊碑誌和健在的釋修真師太的記述中做以推考,從648年建寺至今大僧、師太已歷三十二代。
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乾隆5年(1740年),住持大僧祟勸,道號廣明(本姓於,山東海陽人),他在這里苦心復修三十餘年,終年七十歲(1671年—1740年)
廣明「圓寂」後,他的長徒現法於乾隆二十四年 (1759年)在佛殿後「特劈其山」曾建西王金母殿。
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同治三年(1864年)後,主持大僧少禎,增建葯王殿和禪房五間。
後,道教居士宮向南(普蘭店市唐家房鎮興隆堡人)和鄒言誦 (普蘭店市皮口鎮八家子人)於民國十六年(1927年)開始,歷時十餘年,又增設玉皇閣、老君閻、山門群牆、鍾鼓、金鼎玉屏、天橋旗桿、保安火池等。
後,由經理主持大僧照儒、師太思恩赫、大僧思志。
釋修真師太(本姓趙,普蘭店市贊子河趙家村人)十二歲篤信佛教,二十三歲離家來清泉寺。
五、1985年,清泉寺被大連市批准為宗教活動場所
1988年,清泉寺被遼寧省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六、宗教活動場所負責人、宗教教職人員及管理組織人員履歷表。
清泉寺現有教職人員45人,住持為釋修真法師。管理組織人員7人。(履歷表另復)
七、清泉禪寺的電子版數碼照片(另復)
八、又名《吳姑城廟》的由來
民間把巍霸山城清泉寺又叫吳姑城廟,是自1607年四月二十一日後開始的。據明萬曆三十五年的碑誌記載,這天,吳姑建立重修清泉寺舉行佛身開光大典,前來參加的除眾多僧尼居士和善男信女外,還有欽差提督均無征虜前將軍,鎮守遼東地方兼備倭總管太傅,太子太傅寧遠伯(東北軍區司令)李成梁和戎政尚書(國務院副總理)李化龍,在金(州)、復(州)、海(州)、蓋(州)地區指揮官師大道等僚佐陪同下,自遼陽長途跋涉,也特地趕來參加慶典。這兩位大人物還親自為活著的吳姑樹碑,頌揚吳姑為「萬古不磨之模範也」。
《募緣碑記》和《重修碑銘》明確記載:吳姑姓林,丈夫吳均道,俗名吳林氏,「從夫訪古」自遼陽來清泉寺。她流連忘返,樂不思俗,在施主邢雲林的攢留下,再次長期留住。丈夫死,她削發為尼,當了清泉寺住持師太,法名祖升道號仙翁。她募捐化緣,重修殿宇,於萬曆三十瓦年(1607年)四月二十一日舉行了佛身開光大典。
據查,吳姑家居「京師安陵」(河北吳橋),孿生姊妹倆。貌相十分酷似,父母難辨。搜其身,終於在大女右耳垂下發現一黑痣,便給姊妹倆起名「大痣」「二痣」(「二痣」無痣)母親叫她倆識文習字,父親教她倆武術。母親謝世後,父親領姊妹倆走街賣藝。因吳橋災荒,傅慶嶺子沒來流落東北。當時,東北正值土蠻、速巴亥等四大女真酋長聯合南侵,抓漢人和鮮人去做努力,父女三人被兵火沖散。
明朝《古今逸史》有這樣一段記載:
萬曆十四年(1586年)二月,土蠻糾集三萬人馬共馳遼陽。李成梁縱兵大勝,回營「計耳述功」。這時,衛士將一名土蠻軍官推進來,說他是在山林草澤被捉到的,並非戰場,是否可以割掉他的左耳,用以記功。成梁覺得奇怪,這位土蠻軍官的盔甲又肥又大,怎麼這么不合體呢?趨前細看,這仗身著土蠻軍官軍服的,原來是以危害家少女。「容色珠顏,精彩秀發」。成梁問,才知道他浪跡江湖賣芝為生,家住吳橋,明二痣,姓林。因尋找生父和姐姐,誤入土蠻軍營。土蠻居官要壞她,她乘軍官酒醉奪刀殺之,更衣夜遁,蔽匿山澤。成梁大喜,因他殺土蠻軍官「乃祿功」(表獎),二痣又會「武二花」(武術和雜耍),常令成梁娛樂,於是「容身軍府」。
這件事,當時在遼南是一個爆炸性新聞,可以說「聲震遐邇」驚的人
們目瞪口呆,人們只知道吳姑化緣吃齋念佛,沒想到他佛法通天,連東北司令員和國務院總理也親臨清泉寺為他保駕護航。吳姑身價霎時提高百倍。這件事成了人們談論的中心。自此,人門就把清泉寺叫吳姑城廟了。
《清泉寺堪稱小佛山》
清泉寺為佛、道、儒三教為一體的綜合性寺廟,國內為數有限。就其「年所」(距現在年代),清泉寺不必我國四大佛山遜色。
五台山主要寺廟、殿宇和塔閣二十九座,其中塔院寺和萬佛閣等十七座均晚於清泉寺所建年代,有的晚於清泉寺近千年。其餘大多數是清泉寺的「姊妹寺」。九華山共有寺四座,其中「化城寺」是清泉寺的「妹子寺」,其餘三座均晚於清泉寺千年。峨眉山主要有四院六座,其中除「萬年寺」、「伏虎寺」外,其餘四座均晚於清泉寺千年。普陀山有寺三座,除「普濟寺」晚於清泉寺五百年外,其餘兩座均晚於清泉寺近千年。一九六一年冬,中國戲劇家休會主席田漢來皮口搜集甲午戰爭史料,他游覽吳姑城廟後說,「這是個小佛山,中國的三大教這里都有。」一九八二年夏,我國著名作家劉白羽和一位考古學家來此覽勝,考古學家說吳姑城「價值連城,文化大革命盟保護下來很不容易。」這里,珠林霞護,故鄉流芳,使人心田明凈、前塵不染,不愧為小佛山之說。
《吳姑的傳說》
有關吳姑史料,尤欠完備,不敢奢談,只披露一二以禎視聽。
這是,李化龍剛升任右襝御史(比縣官大一級),便奉命走馬遼東,巡查防務。一路「馳煙驛道」經清細河畔時,她見一少女「資顏姝麗,絕異於眾」,「他感慨不已:都說天下美女出蘇杭,原來「邊荒」少女勝蘇杭!可惜她「短褐穿結」(衣服粗舊),坐在河邊「食以草具,掬飲」。假如把她頤養起來豈不更美?他下馬試問,少女卻「落荒以遁」,他很惋借。
化龍官位不大,但是中央都察院派來的,是帛帝的耳目。所以,成梁出城遠迎,當晚排宴為之接風。酒過三巡,成梁明二痣前來助興。但見二痣穿戴整齊,虧不像前,給李化龍行軍中跪拜大禮。說聲「小人獻丑」,便飛到滾動,一會「靖蜒點水」,一會「鳳凰展翅」。化龍「試皮揚眉以望」,大吃一驚:啊呀,這不就是我在清細河邊見過的「小驚鴻」嗎?我本想在此暗查私訪把她弄到手,將來「以獻幸」(把她獻給皇帝)!原來她是廟上的豬頭早有主。剛才她還假惺惺地前來與我「識荊」(小人初次見大人的禮節)為什麼?他頓覺胸悶腹脹,醉歸驛館。
第二天,化龍翻然覺悟:原來這個小驚鴻是成梁軍府的一個女「軍候」(偵察兵),喬裝打扮到情細河畔密探我的行徑,為何?對成梁頓生惡感。就此,化龍給皇帝寫了一份奏摺。皇帝閱後說:「色者人所重,吠!」(可以斷定這個小驚鴻是大痣,不是二痣,「是非容貌之患也」,當時李化龍不知其原委。)
吳姑的丈夫吳均道。是遼陽吳員外的兒子,曾在京都中書省戶部人上書郎,三年後本應升為上書侍郎,但他幹了十多年,官位仍無升遷,一氣之下棄官回家,廣結文友,不問政事。他「嬖小妻林氏」。小妾祖居「京師安陵,姿色端麗,遇遷遼州」(老家河北吳橋,浪跡到遼陽)。當初,是吳均道在幾個潑賴手中把她解救出來的,「遂結為伉儷」。(可以斷定,吳姑不是二痣就是大痣。其中奧秘和玄機難以揣度。有關資料仍在搜索稽查)
《五角星的來歷》
在清泉寺通往玉皇閣和老君閣的迴廊中有一顆用水泥製作的碩大的紅色五角星赫然映襯在石壁上,寺院中怎麼會有此物?在世俗人的心中不免覺得蹊蹺。
相傳,在解放戰爭時期。有一隊解放軍傷員被國民黨軍隊追趕到巍霸山城。當時的住持僧是本寺的思志老和尚,他為掩護這隊解放軍戰士不得已使用神通——撒下漫天的迷霧,把國民黨追兵阻隔在山城之外,使其擅自不敢進犯。
當時的解放軍戰士們又累又餓,老和尚便端一碗粥請戰士們吃,「幾十名戰士吃一碗粥?」不免讓大家為難了,誰也不肯吃。老和尚看出戰士們的心事,笑著說:「你們盡管吃好了,保證你們都能吃飽~」。大家面面相覷,也不好說什麼,就開始分粥,誰知這粥無論怎麼往外盛,老和尚碗里的粥都依然如初,直到所有的戰士都吃飽了碗里的粥也沒有了。太家這才明白老和尚是得道的高僧,不免心生敬畏。為了感謝老和尚的搭救之恩,當時的部隊首領留下一枚五角星帽徽作為紀念。
解放後,這隊解放軍戰十的首長同寺探望老和尚。可是老和尚已經圓寂而去了,為了紀念這段歷史,首長請人在石璧上刻畫了這枚碩大的五角星用以世代昭示世人。
《石龜護寺的故事》
在清泉寺老殿,有一塊黑色巨石卧在大雄寶殿的房基下。讓所有路過的人都覺得新奇。原來這塊巨石也是有來歷的:當時在修建大雄寶殿開闢地基時,這塊大石頭有些礙事。工人就決定把它搬走——可是無論工人採用何種手段,巨石都巍然不動。在無可奈何之下,就用火葯爆破想炸碎巨石。誰知一聲轟響之後,此巨石至炸壞幾塊邊角。而且石身開始呼呼向外冒血,並且開始說話:「多年痴石大如龜,在地形成不可推。數日次見留不住,翻身跳出鎮邊陲」。嚇得施工人員伏地而拜,不敢再有所造次。後來,大家商議只有把大殿的山牆建在石龜之上,讓它永保本寺平安、護持這一方道場。
有些不諳世事之人,聽此傳說心生懷疑,故意在石龜前放肆,均遭到小小的懲戒而後再不敢妄為了。因此「萬物有靈」,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心懷慈悲、彼此謙和共處,才能使人間化為凈土.
我的家鄉啊!
告訴你怎麼去!
第一從市內去北港橋(大連的長途客運站)那裡有很多到星台鎮的車,你就跟售票員說去普蘭店吳姑城(別說清泉寺,一般人不知道還有叫這個名字)這樣你就可以坐汽車到那附近,下車後那附近還有計程車你打車就可以過去了!這種是最省錢的!
第二你去大連火車站坐火車,到普蘭店站下車,下車後出站台斜對面就是汽車站,從那坐車,告訴他們到吳姑城就可以了,下車後那附近還有計程車你打車就可以過去了!
第三你如果有車的話,在開發區上黃海大道高速(丹大高速)開發區那站叫「港窯」但是你在皮口那站下道(別從城子坦下道,那下走圈了)從皮口下你往星台或蓮山方向走都可以,建議你往蓮山方向,因為路標提示去蓮山方向容易看到,到蓮山後你看路標往城子坦方向走,其實星台就在蓮山到城子坦之間。只要你延著這條路走肯定會看到吳姑城的牌子的!你就在那拐一下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