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求李商隱《馬嵬》[其二]典故
馬嵬二首(其二)1
作者:李商隱
海外徒聞更九州2,他生未卜此生休3。
空聞虎旅傳宵柝,無復雞人報曉籌4。
此日六軍同駐馬5,當時七夕笑牽牛6。
如何四季為天子7,不及盧家有莫愁8?
點擊此處查看/隱藏全部注釋
1.馬嵬:《通志》:"馬嵬坡,在西安府興平縣二十五里。"《舊唐書·楊貴妃傳》:"安祿山叛,潼關失守,從幸至馬嵬。禁軍大將陳玄禮密啟太子誅國忠父子,既而四軍不散,曰'賊本尚在'。指貴妃也。帝不獲已,與貴妃訣,遂縊死於佛室,時年三十八。"
2.海外句:此用白居易《長恨歌》"忽聞海外有仙山"意,指楊貴妃死後居住在海外仙山上,雖然聽到了唐王朝恢復九州的消息,但人神相隔,已經不能再與玄宗團聚了。此詩原註:鄒衍雲:"九州之外,復有九州。"《史記·鄒衍傳》:"中國者,於天下八十一分居其一分。中國名曰赤縣神州。中國外如赤縣神州者九,所謂九州也。於是有裨海環之,一區中為一州。如此者九,乃有大瀛海環其外。"
3.他生句:陳鴻《長恨歌傳》:唐玄宗與楊貴妃曾於七夕夜半,"密相誓心,願世世為夫婦,執手各嗚咽。"但來世如何尚不可知,而此生的夫妻已經完結了。
4.空聞兩句:追述玄宗逃蜀時的情景。虎旅:指跟隨玄宗入蜀的禁軍。宵柝:夜間報更的刁斗。雞人:皇宮中報時的衛士。漢代制度,宮中不得畜雞,衛士候於朱雀門外,傳雞唱。籌:計時的用具。
5.六軍同駐馬:參注1。白居易《長恨歌》:"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
6.當時句:當年李、楊在長生殿盟誓恩愛,朝朝暮暮,而天上的牛郎織女一年只能相會一個夜晚。
7.四紀:四十八年。古人以十二年為一紀。玄宗實在位四十五年。
8.盧家莫愁:相傳古代洛陽女子。南朝樂府歌辭《河東之水歌》:"莫愁十三能織綺,十四採桑南陌頭,十五嫁為盧家婦,十六生兒字阿侯。"此以平民女子莫愁婚嫁生活的幸福與帝、妃的愛情悲劇對比。
此詩乃詠史之作。劉、余《集解》約系為涇原王幕之作。李、楊舊事至此已歷八十載,人們談笑之,詠嘆之,而立意或因人而異。商隱之前,有白氏《長恨歌》,陳氏《長恨歌傳》等名篇。舊注多以此詩為"諷刺唐玄宗"之作。實乃皮相之論。商隱此詩,意在感慨人生無常,富貴難安。這是人類生存中的兩個重要命題,即便貴為天子,亦難避免。所謂無常,一是無常態,二是難預料,三是難抗拒。這是永遠困惑著人類的生命主題,因而也是文學的永恆話題。此詩第一首隻有四句:"冀馬燕犀動地來,自埋紅粉自成灰。君王若道能傾國,玉輦何由過馬嵬?"就是講命運之難以抗拒,面對不期然而然的命運,君王也常常無可奈何。至於為什麼會發生變故?那實在是歷史學家和政治家更應關注的事情。北宋人范溫《潛溪詩眼》稱此詩"深穩健麗",曰:"'海外……休',語既親切高雅,故不用愁怨墜淚等字,而聞者為之深悲。'空聞……曉籌',如親扈明皇,寫出當時物色意味也。'此日……牽牛',益奇。義山詩後人但稱其巧麗,至與溫庭筠齊名,蓋俗學只見其皮膚,其高情遠意皆不識也。"此詩每聯皆以對比手法出之,而全詩則總括於有情人與無情世事的對比之中,從而凸現人生無常之意。
B. 馬嵬坡歷史背景
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次年7月15日,唐玄宗逃至馬嵬驛(今陝西興平市西北二十三里)。隨行將士處死宰相楊國忠,並強迫楊玉環自盡,史稱「馬嵬驛兵變」。
歷史背景
天寶十四年(755年)十一月初九,安祿山借口討伐楊國忠發動叛亂,是為安史之亂。叛軍一路勢如破竹,直搗京師長安,天寶十五年(756年),叛軍攻破長安門戶潼關,長安無險可守,唐王朝統治集團驚慌失措。
過程
玄宗出逃
甲午(十二日),百官上朝的不到十分之一二。玄宗登臨勤政樓,下制書說要親自率兵征討安祿山,聽到的人都不相信。玄宗又任命京兆尹魏方進為御史大夫兼置頓使,京兆少尹靈昌人崔光遠為京兆尹,兼西京留守,讓將軍邊令誠掌管宮殿的鑰匙。玄宗假稱劍南節度大使穎王李將要赴鎮,命令劍南道准備所用物資。當天,玄宗移居大明宮。天黑以後,玄宗命令龍武大將軍陳玄禮集合禁軍六軍,重賞他們金錢布帛,又挑選了閑廄中的駿馬九百餘匹,所做的這些事情外人都不知曉。
玄宗倉皇逃亡
乙未(十三日),天剛發亮,玄宗只與楊貴妃姊妹、皇子、皇妃、公主、皇孫、楊國忠、韋見素、魏方進、陳玄禮及親信宦官、宮人從延秋門出發,在宮外的皇妃、公主及皇孫都棄而不顧,只管自己逃難。玄宗路過左藏庫,楊國忠請求放火焚燒,並說:「不要把這些錢財留給叛賊,」玄宗心情凄慘地說:「叛軍來了沒有錢財,一定會向百姓徵收,還不如留給他們,以減輕百姓們的苦難。」這一天,百官還有入朝的,到了宮門口,還能聽到漏壺滴水的聲音,儀仗隊的衛士們仍然整齊地站在那裡,待宮門打開後,則看見宮人亂哄哄地出逃,宮里宮外一片混亂,都不知道皇上在那裡。於是王公貴族、平民百姓四齣逃命,山野小民爭著進入皇宮及王公貴族的宅第,盜搶金銀財寶,有的還騎驢跑到殿里。還放火焚燒了左藏大盈庫。崔光遠與邊令誠帶人趕來救火,又召募人代理府、縣長官分別守護,殺了十多個人,局勢才穩定下來。崔光遠派他的兒子去見安祿山,邊令誠也把宮殿各門的鑰匙獻給安祿山。[1]
倉皇失措
玄宗一行經過便橋後,楊國忠派人放火燒橋,玄宗說:「官吏百姓都在避難求生,為何要斷絕他們的生路呢!」於是就把內侍監高力士留下,讓他把大火撲滅後再來。玄宗派宦官王洛卿先行,告訴郡縣官作好准備。到吃飯的時候,抵達咸陽縣望賢宮,而王洛卿與咸陽縣令都已逃跑。宦官去徵召,官吏與民眾都沒有人來。已到了中午,玄宗還沒有吃飯,楊國忠就親自用錢買來胡餅獻給玄宗。於是百姓爭獻粗飯,並參雜有麥豆,皇孫們爭著用手抓吃,不一會兒就吃光了,還沒有吃飽。玄宗都按價給了他們金錢,並慰勞他們。眾人都涕泣流淚,玄宗也禁不住哭泣。
這時有一位名叫郭從謹的老人進言說:「安祿山包藏禍心,陰謀反叛已經很久了,其間也有人到朝廷去告發他的陰謀,而陛下卻常常把這些人殺掉,使安祿山奸計得逞,以致陛下出逃。所以先代的帝王務求延訪忠良之士以廣視聽,就是為了這個道理。我還記得宋璟作宰相的時候,敢於犯顏直諫,所以天下得以平安無事。但從那時候以後,朝廷中的大臣都忌諱直言進諫,只是一味地阿諛奉承,取悅於陛下,所以對於宮門之外所發生的事陛下都不得而知。那些遠離朝廷的臣民早知道會有今日了,但由於宮禁森嚴,遠離陛下,區區效忠之心無法上達。如果不是安祿山反叛,事情到了這種地步,我怎麼能夠見到陛下而當面訴說呢!」玄宗說:「這都是我的過錯,但後悔已經來不及了。」然後安慰了一番郭從謹,讓他走了。不一會兒,管理皇上吃飯的官吏給玄宗送飯來了,玄宗命令先賞賜給隨從的官吏,然後自己才吃。玄宗命令士卒分散到各村落去尋找食品,約好未時集合繼續前進。快半夜時,到了金城縣,縣令和縣民都已逃走,但食物和器物都在,士卒才能夠吃飯。當時跟隨玄宗的官吏逃跑的也很多,宦吏內侍監袁思藝就借機逃走了。驛站中沒有燈火,人們互相枕藉而睡,也不管身份的貴賤。王思禮從潼關趕到後,玄宗才知道哥舒翰被俘,於是就任命王思禮為河西、隴右節度使,命令他立刻赴任,收羅散兵,准備向東進討叛軍。
禁軍兵變
丙申(十四日),玄宗一行到了馬嵬驛,隨從的將士因為飢餓疲勞,心中怨恨憤怒。龍武大將軍陳玄禮認為天下大亂都是楊國忠一手造成的,想殺掉他,於是就讓東宮宦官李輔國轉告太子李亨,李亨猶豫不決。這時有吐蕃使節二十餘人攔住楊國忠的馬,向他訴說沒有吃的,楊國忠還沒有來得及回答,士卒們就喊道:「楊國忠與胡人謀反!」有人用箭射擊,射中了楊國忠坐騎的馬鞍。楊國忠急忙逃命,逃至馬嵬驛西門內,被士兵追上殺死,並肢解了他的屍體,把頭顱掛在矛上插於西門外示眾,然後殺了他的兒子戶部侍郎楊暄與韓國夫人、秦國夫人。御史大夫魏方進說:「你們膽大妄為,竟敢謀害宰相!」士兵們又把他殺了。韋見素聽見
C. 馬嵬講了哪些歷史人物,分別是什麼事件
馬嵬事變發生於唐玄宗天寶十四年(755年)安 史之亂爆發之後。李商隱生活在晚唐那種國勢頹危的氛圍下,這不能不使他對歷史抱有更多的批判意識,對政治懷有更多的拯救情緒,對荒淫誤國者含有更多的痛恨心理,因此寫下這組詩以達諷喻之意。
D. 讀李商隱的馬嵬中交代了哪些歷史事件,從哪看出,解釋
馬嵬
[唐] 李商隱
海外徒聞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聞虎旅傳宵柝,無復雞人報曉籌。
此日六軍同駐馬,當時七夕笑牽牛。
如何四紀為天子,不及盧家有莫愁。
【注釋】
馬嵬:原詩共有兩首,都是諷刺唐玄宗的,本篇是第二首。馬嵬(wéi),地名,楊貴妃縊死的地方。《通志》:「馬嵬坡,在西安府興平縣二十五里。」《舊唐書·楊貴妃傳》:「安祿山叛,潼關失守,從幸至馬嵬。禁軍大將陳玄禮密啟太子誅國忠父子,既而四軍不散,曰『賊本尚在』。指貴妃也。帝不獲已,與貴妃訣,遂縊死於佛室,時年三十八。」
海外徒聞更九州:此用白居易《長恨歌》「忽聞海外有仙山」意,指楊貴妃死後居住在海外仙山上,雖然聽到了唐王朝恢復九州的消息,但人神相隔,已經不能再與玄宗團聚了。「徒聞」,空聞,沒有根據的聽說。「更」,再,還有。「九州」,此詩原註:「鄒衍雲:九州之外,復有九州。」戰國時齊人鄒衍創「九大州」 之說,說中國名赤縣神州,中國之外如赤縣神州這樣大的地方還有九個。這句詩以「海外九州」指想像中的仙境。楊貴妃死後,有方士說在海外仙山找到她。【李商隱《馬嵬》閱讀答案附翻譯賞析】李商隱《馬嵬》閱讀答案附翻譯賞析。見白居易《長恨歌》和陳鴻《長恨歌傳》。但神仙傳說畢竟渺茫,不能給唐玄宗什麼安慰,所以說「徒聞」。
他生未卜此生休:陳鴻《長恨歌傳》:唐玄宗與楊貴妃曾於七夕夜半,「密相誓心,願世世為夫婦,執手各嗚咽。」但來世如何尚不可知,而此生的夫妻已經完結了。
空聞虎旅傳宵柝,無復雞人報曉籌:追述玄宗逃蜀時的情景。「虎旅」,指跟隨玄宗入蜀的禁軍。「宵柝」,又名金柝,夜間報更的刁斗。「雞人」,皇宮中報時的衛士。漢代制度,宮中不得畜雞,衛士候於朱雀門外,傳雞唱。「籌」,計時的用具。
此日六軍同駐馬:是敘述馬嵬坡事變。白居易《長恨歌》:「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
當時七夕笑牽牛:意思是說當年七月七日李、楊在長生殿夜半私語的時候,還以為天上的牛郎、織女一年只能會面一次,不及他們天天在一起。
如何四紀為天子,不及盧家有莫愁:這兩句嘲諷唐玄宗雖多年做帝,並不能長保他的妃子,不及普通人家能始終相守。「如何」,為什麼。「四紀」,四十八年。古人以十二年為一紀,此指玄宗實在位四十五年,將近四紀。「盧家莫愁」,蕭衍《河中之水歌》:「河中之水向東流,洛陽女兒名莫愁,十五嫁作盧家婦,十六生兒字阿侯。盧家蘭室桂為梁,中有鬱金蘇合香。」這里是以平民女子莫愁婚嫁生活的幸福與楊貴妃的愛情悲劇對照。
從藝術上看:主要運用了對比、反襯的手法。頷聯中用「雞人報曉籌」反襯馬嵬的「虎旅鳴宵柝」,昔樂今苦、昔危今安的不同處境和心情已躍然紙上。用「雞人報曉籌」的安適生活同「虎旅鳴宵柝」的逃難生活作對比,也暗示了主人公渴望重變昔日的安樂。用「空聞」和「無復」相呼應,表現那希望已經破滅。
頸聯中「當時」與「此日」對照、補充,不僅其意自明,而且筆致跳脫,蘊含豐富。「當時」指七夕玄宗與楊貴妃「密相誓心」,譏笑牽牛織女一年只能相見一次,他們兩人則要「世世為夫婦」,永遠不分離,可在遇上「六軍」不發的時候,結果又如何?兩相映襯,楊妃「賜死」的結局就不難於言外得之,而玄宗迷戀女色、荒廢政事的典型概括用來對照「六軍同駐馬」,沒有「當時」的荒淫,哪有「此日」的離散?
尾聯中也包含強烈的對比。為什麼當了四十多年皇帝的唐玄宗還不如普通百姓,沒能保住自己的妻子呢?
總而言之,此詩無論從思想內容還是藝術手法上,都有自己比較獨到的特點。
李商隱《馬嵬》一詩主題上有何新意?
該詩把批判的矛頭直接指向唐明皇,指斥他的荒淫誤國,虛偽自私。
E. 關於李商隱的《馬嵬》
詠嘆對唐玄宗的鄙視,做情人上,背恩忘義。做君主上,貪色荒蕪。一篇運用對比,諷刺,到敘的手法。雞人:報曉人,唐怕吵到了他。
F. 王安憶《長恨歌》提到過哪些歷史事件
一、來歷史事件:
人宮專自寵 、 馬嵬驚變。
二、作品簡介:
《長恨歌》,當代中國著名女作家王安憶的長篇代表作之一,1995年發表於《鍾山》雜志,獲第五屆茅盾文學獎,並且入選20世紀中文小說100強。本書中,一個女人四十年的情與愛,被一支細膩而絢爛的筆寫得哀婉動人,其中還交織著上海這所大都市從四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滄海桑田的變遷。生活在上海弄堂里的女人沉壘了無數理想、幻滅、躁動和怨望,她們對情與愛的追求,她們的成敗,在我們眼前依次展開。王安憶看似平淡卻幽默冷峻的筆調,在對細小瑣碎的生活細節的津津樂道中,展現時代變遷中的人和城市,被譽為「現代上海史詩」。
三、作者簡介:
王安憶,1954年3月生於江蘇南京,原籍福建省同安縣,當代作家、文學家。
1972年,考入徐州文工團工作。1976年發表散文處女作《向前進》。1981年初與李章結婚。1987年調上海作家協會創作室從事專業創作。1996年發表個人代表作《長恨歌》,獲得第五屆茅盾文學獎。2004年《發廊情話》獲第三屆魯迅文學優秀短篇小說獎。2013年獲法蘭西文學藝術騎士勛章。
現為中國作協副主席、上海市作家協會主席,復旦大學教授。
G. 《馬嵬》創作時間
《馬嵬》創作時間:這首詩作於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作者赴陝西任職途中,同時創作下了另外三首同名作品。唐代天寶十四載(765年)發生安史之亂,唐玄宗自京都長安逃往四川經過馬嵬坡時,禁軍嘩變,殺死宰相楊國忠,並迫使唐玄宗命楊貴妃自縊。歷代詩人對這一歷史事件多有題味。其中最著名者為白居易的長篇敘事詩《長恨歌》。詩人緬懷歷史,自然想到《長恨歌》,創作此詩,抒發感慨。
馬嵬
作者:袁枚
莫唱當年長恨歌,人間亦自有銀河。
石壕村裡夫妻別,淚比長生殿上多。
譯文
用不到去歌唱當年皇帝妃子的悲歡離合;在人間也有銀河,使得千千萬萬人家夫妻離散。像石壕村那樣的夫妻訣別數也數不清,老百姓的淚水比長生殿上灑的那點淚水多得多了。
作品簡介:
《馬嵬》是清代詩人袁枚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首詩將唐玄宗、楊貴妃的愛情悲劇放在民間百姓悲慘遭遇的背景下加以審視,強調廣大民眾的苦難遠非帝妃可比。前兩句表現了詩人對下層百姓疾苦的深切同情;後兩句揭露了社會上的種種不幸迫使諸多夫妻不能團圓的現實。
作者簡介
袁枚(1718-1798年),字子才,號簡齋,晚年自號隨園老人,浙江錢塘(今杭州)人。乾隆四年(1739年)進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後出知江浦、沐陽、江寧等縣。四十歲辭官定居江寧(今屬南京),築室小倉山之隨園,專事詩文著述。是乾、嘉間重要的詩人之一。論詩主張抒寫性情,創性靈說。對儒家「詩教」表示不滿。部分詩篇對漢儒和程朱理學進行抨擊,並宣稱「《六經》盡糟粕」(《偶然作》);多數作品則抒發其閑清逸致。工文章,鈴辭賦驕文。著有《小倉山房詩文集》、《隨園詩話》。
H. 馬嵬坡什麼故事
馬嵬坡下魂斷紅顏的的故事
唐玄宗天寶十四年(755年)十一月,安祿山以誅奸相內楊國忠容為借口,突然在范陽起兵。次年六月,叛軍攻佔潼關,長安危在旦夕。唐玄宗攜愛妃楊玉環,倉皇西逃入蜀。途經馬嵬坡時,六軍不發。禁軍將領陳玄禮等對楊氏兄妹專權不滿,殺死楊國忠父子之後,認為「賊本尚在」,遂請求處死楊貴妃,以免後患。唐玄宗無奈,被迫賜楊貴妃自縊,史稱「馬嵬之變」。
I. 袁牧 馬嵬中的歷史典故
馬嵬
——袁枚
莫唱當年長恨歌,人間亦自有銀河。
石壕村裡夫妻別,淚比長生殿上多。
譯文:
用不到去歌唱當年皇帝妃子的悲歡離合;在人間也有銀河,使得千千萬萬人家夫妻離散。象石壕村那樣的夫妻決別數也數不清,老百姓的淚水比長生殿上灑的那點淚水多得多了
袁枚(1716-1797),清代詩人、詩論家。字子才,號簡齋,晚年自號蒼山居士,錢塘(今浙江杭州)人。袁枚是乾隆、嘉慶時期代表詩人之一,與趙翼、蔣士銓合稱為「乾隆三大家」。乾隆四年(1739年)進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乾隆七年外調做官,曾任江寧、上元等地知縣,政聲好,很得當是總督尹繼善的賞識。三十三歲父親亡故,辭官養母,在江寧(南京)購置隋氏廢園,改名「隨園」,築室定居,世稱隨園先生。自此,他就在這里過了近50年的閑適生活,從事詩文著述,編詩話發現人才,獎掖後進,為當時詩壇所宗。袁枚24歲參加朝廷的科考,試題是《賦得因風想玉珂》,詩中有「聲疑來禁院,人似隔天河」 的妙句,然而總裁們以為「語涉不庄,將置之孫山」,幸得當時總督尹繼善挺身而出,才免於落榜。
著作有《小倉山房集》;《隨園詩話》16卷及《補遺》10卷;《子不語》24卷及《續子不語》10卷;隨園食單1卷;散文 ,尺牘,隨園食單說部等30餘種。散文代表作《祭妹文》,哀婉真摯,流傳久遠,古文論者將其與唐代韓愈的《祭十二郎文》並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