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知識 > 歷史八下知識點總結人

歷史八下知識點總結人

發布時間:2021-03-10 14:16:21

Ⅰ 八年級下冊歷史知識點總結人教版

新人教版八年級下冊歷史知識點總結_網路文庫


鏈接里是你所需要的,希望有幫助,請採納(‾◡◝)

Ⅱ 人教版八年級下歷史、政治的重點知識總結

八下思想品德復習
第一課
1、國家性質:
我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
2、人民的含義:
在我國現階段,包括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和其他社會主義勞動者、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擁護祖國統一的愛國者在內的全體人民。
3、公民權利的含義:
在我國,作為國家主人的人民,享有憲法賦予的管理國家等權力。作為國家的公民,享有憲法和法律確認的公民權利。所謂公民權利,指的是憲法和法律確認並賦予公民享有的某種權益,這種權益受國家保護,有物質保障。由於憲法規定的公民權利,是公民最主要、最根本的權利,所以稱之為公民的基本權利。
4、我國公民權利保障機制:
以憲法為核心、以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為主要內容的權利保障機制,保障公民的權利。
5、人民與公民的區別和聯系:
人民是區別於敵人的政治概念,在不同的國家和同一國家的不同時期,有著不同的內容。公民是法律概念,是指具有某種國籍並依據該國憲法和法律規定,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的人。
6、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
立法保障,就是將公民的權利以法律的形式確認下來,運用國家強制力加以維護。司法保障,是指通過法律制裁各種侵權行為,保障公民的權利。
7、我國公民享有的基本權利:
①平等權;②政治權利和自由;③宗教信仰自由;④人身自由權利;⑤對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批評、建議、申訴、控告、檢舉權,取得賠償權;⑦教育、科學、文化權利和自由;⑧婦女的權利、婚姻、家庭、兒童和老人受國家保護;⑨華僑、歸僑和僑眷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
8、如何正確行使公民權:
公民在行使時要尊重他人權利;
公民在行使權利時,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
要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行使權利;
要以合法方式行使權利。
9、如何行使言論自由的權利:
第一,公民不得利用言論自由來侮辱、誹謗他人;第二,公民不得利用言論自由教唆、煽動他人實施危害國家安全、破壞民族團結、擾亂社會秩序的行為。誰公開發表了有損於他人、有損於公共利益的言論,誰就要對言論後果負責。
第二課
1、為什麼公民在享受權利的同時必須履行義務:
我們在社會生活國,不僅享有憲法規定的各項基本權利,還要對他人、對社會履行相應的義務。這些義務來自親情、道德、紀律、法律等各個方面。其中,法定義務是憲法和法律規定公民必須履行的。我們不能只獲得而不付出,不能只享受權利而不履行義務。對於法定義務,我們必須履行。
在我國,公民的權利和義務具有一致性。我們每個人既是享受權利的主體,又是履行義務的主體。因此,人們不僅要增強權利觀念,依法行使權利、維護權利,而且要增強義務觀念,依法履行義務。
2、我國憲法規定公民基本義務的內容:
維護國家統一和全國各民族團結,保守國家秘密;愛護公共財物,遵守勞動紀律,遵守公共秩序,遵守社會公德;維護祖國的安全、榮譽和利益;依法服兵役和參加民兵組織;依法納稅;等等,這些規定,是我國法律向公民提出的愛國的具體要求。
3、法定義務、道德義務的含義:
定義務是憲法和法律規定公民必須履行的。所謂道德義務,是指社會成員依據社會道德規范,自覺自願地承擔對他人、對社會的道德責任。
4、法定義務和道德義務的關系:
法定義務和道德義務密切聯系。諸如愛護公共財物、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會公德等道德義務被國家認可為法律規范,即成為法定義務。二者也有區別。法定義務是由國家法律規定的,道德義務是在社會生活中自發形成的;法定義務以國家強制力作後盾確保履行,道德義務靠輿論、習慣和社會成員自覺自願來履行。
5、如何忠實履行義務:
對法律所提倡的,我們要積極去做;
凡法律禁止的行為,都是社會主義道德所譴責的行為。
對於法律所要求的,我們必須按照法律的要求去做。
法律所禁止的堅決不做,是忠實履行公民義務的又一重要體現。
6、什麼是違法行為:
實施法律所禁止的行為,就是觸犯法律,會受到法律制裁。
第三課
1、人格權是公民的基本權利。生命健康權在人格權中居於首要地位。
2、什麼是人格權,人格權的特點:(物質人格和精神人格)
人格權就是做人的權利,是公民的基本權利。包括生命健康權等物質性人格權和自由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隱私權等精神性人格權兩類。
3、非法搜身等行為侵犯了公民的人身自由權。(案例分析)
4、我國法律保護生命健康權的有關規定:
我國法律規定,公民享有的生命健康權,不容他人侵犯;
法律賦予我們廣泛的行動自由權,任何組織和個人都不得侵害公民的人身自由。
法律禁止虐待、遺棄未成年人,禁止溺嬰、棄嬰;禁止用工單位非法招用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禁止安排未成年工(已滿16周歲未滿18周歲)從事礦山井下、有害有毒、勞動強度大的勞動。
我國憲法、刑法、民法通則和治安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都對公民的生命健康權加以保護。
5、根據所給材料判斷該行為是否侵犯生命健康權,並能寫出有關的法律依據,懂得採用什麼方式來維權。
第四課
1、人格尊嚴權的地位、含義、內容。
我們每個人都有人格和尊嚴。任何人,無論其年長還是年幼、聰慧還是愚鈍、富有還是貧窮,也無論其是高官還是平民、是自由人還是在押犯,都享有作為「人」的最起碼的社會地位和受到他人與社會最起碼尊重的權利,這種權利就是人格尊嚴權。這一權利表現為自尊與他尊兩個方面,
人格尊嚴權是人格權中的核心權利,集中體現為名譽權、隱私權、肖像權、姓名權。其他人格權如生命健康權、自由權等均從不同方面維護、保證人的尊嚴。
2、什麼是名譽權,名譽權的表現。我國維護名譽權的有關法律規定。
所謂名譽權,中人們依法享有的對自己所獲得的客觀社會評價排除他人侵害的權利。
名譽權主要表現為名譽利益支配權和名譽維護權。
我國法律規定公民的名譽權不受侵害,任何組織和個人都不得侮辱或誹謗他人。
3、人格權和人格尊嚴權的關系與區別:
4、肖像權的內容,侵犯公民肖像權的行為:
法律確認公民的肖像權。公民依法享有對自己肖像的支配權,包括肖像製作權、使用權和獲酬權。公民有權決定是否允許他人給自己畫像、照像或錄像等;有權決定是否使用或如何使用自己的肖像,有權就使用自己的肖像獲取報酬。未成年人在使用自己肖像和獲取報酬方面須由監護人代理或同意。
侵犯公民肖像權的行為,例如,不準擅自將他人的肖像用作廣告或雜志封面、或印在掛歷上,否則構成侵權。除此之外,毀損、玷污、醜化公民的肖像,或利用公民肖像進行人身攻擊等,也屬於侵害肖像權的行為。
5、什麼是姓名權,侵犯姓名權的行為有哪些:
姓名權是公民依法享有決定、使用、變更姓名,並且排除他人侵害的權利。
盜用、冒用他人姓名,是侵害公民姓名權的兩種具體表現。
第五課
1、隱私的含義和內容:
人生在世,總有一些不願為人所知、侵擾的個人秘密;總有許多與公共利益、群體利益無關的純個人私事,這些都屬於隱私。具體包括:私人信息,如家庭住址、身體缺陷、婚戀情況、家庭關系、財產狀況等;個人私事,如日常生活、社會交往等;私人領域,如住宅、個人行李、書包等。
2、保護隱私的必要性:
當今世界,信息技術和傳播媒介越發達,個人隱私被披露的可能性就越大,人們對自身安寧和安全的需要也就越迫切。這是因為人人有隱私,如果個人隱私被非法公布於眾,就無異於生活在玻璃屋裡,只能在眾目睽睽之下惶惶不可終日。
3、隱私權的含義:
隱私權,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私人生活安寧和私人信息保密的權利。
4、法律保護隱私的意義:
法律保護公民的隱私權,能夠促進社會和諧,維護社會的安定。
5、隱私權的內容:
隱私權的真諦是私生活的自由與安寧,保護正常生活不受干擾,內心世界不被侵擾。公民的住宅屬於公民個人的生活領域,未經本人允許,任何人不得擅自侵入或非法監聽、監視,執法有員不得無視法定程序非法搜查。
公民有權對個人信息保密。如依法不公開自己的身體狀況、家庭關系、儲蓄密碼等,並禁止他人非法搜集、傳播和利用自己的私人信息。
公民有權對個人通信內容保密,對的信件、電話、傳真、電子郵件等禁止他人擅自查看、刺探或公開。公民有權自己決定利用自己的個人信息從事有益於社會的活動,如將自己特殊的生活經歷寫成自傳,公開自己的信件等。
6、侵犯隱私權的後果:
侵擾他人隱私的行為,既是違反社會道德的行為,也是違法行為。侵犯他人隱私權的行為,要受到法律的追究。
7、如何尊重他人隱私權:
尊重他人隱私,就要樹立隱私意識。明確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破除我國傳統文化中「父為子綱、夫為妻綱」這類宣揚人格依附的陳舊觀念;不幹涉他人私人空間,不搬弄是非、揭人短處、擾人安寧;不因好奇而熱衷於打聽別人私事、傳播別人的秘密。我們要矯正不尊重他人隱私的若干陋習。
8、尊重他人隱私權要強化責任與信譽意識。
尊重他人隱私權,需要強化責任與信譽意識。個人隱私權里無不包含著兩種最忠實的守護――責任和信譽。責任保證個人隱私的安全,信譽體現對他人的忠誠。親人、朋友、同學之間常常會分享一些個人秘密,這是基於彼此信任。此時,我們要承擔塌對這份隱私的責任和信譽,這不但能保護自己的隱私,也是對他人隱私的保護和尊重。
9、隱私權受侵犯時的做法:
當隱私權受到侵害時,我們應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採用自行與侵權人協商、請示司法保護等方式,要求侵權人停止侵權、賠禮道歉;若因此造成較大的精神痛苦,還有權要求精神賠償。
10、隱私權的其它保護方法:
11、維護隱私不等於自我封閉。
保護隱私不等於自我封閉、與世隔絕。當自己遇到麻煩、產生困惑、出現煩惱時,應學會與值得信任的人溝通和交流,以獲得成長所需的理解和幫助。
第六課
1、教育的含義:
教育,是以促進人的發展、社會的進步為目的,以傳授知識、經驗為手段,培養人的社會活動。教育是人類文化的一種傳承活動和催化活動,是連接過去和未來的中介。
2、教育對個人的作用:
對於一個人的成長,教育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教育是每個人生活的准備,它通過向個人傳遞文化,幫助人超越一已之見去掌握前人的經驗、分享人類世代積累的知識財富,獲得獨立生活的必要前提,另一方面,它又喚起人的潛能,不能提高和革新自己,從而開辟人類發展的道路,奠定走向未來的基礎。
3、教育對個人、國家的意義:
教育能為人們未來的生活奠基。要讓短暫的生命發光,有尊嚴有意義地渡過一生,必須接受教育。當代科學技術迅猛發展,人類知識迅速增加,社會變化日新月異,社會競爭空前激烈。在這種情況下,只有通過接受教育,喚醒潛力,發展才智,才能擺脫愚昧,增長才幹,豐富人生,享受現代文明,在職業活動和其它活動中獲得成功。教育對於個人一生的成敗至為關鍵,從這個意義上說,教育獲取知識,知識改變命運。對於民族、國家來說,教育成就未來。
4、受教育權的含義:
受教育是一項基本的人權依據法律的規定,我國公民享有受教育的權利。所謂受教育權,是指公民有從國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權利,以及獲得受教育的物質幫助的權利。
5、義務教育的含義:
所謂義務教育,是國家統一實施的所有適齡兒童和少年必須接受的教育,是國家必須予以保障的公益事業。
6、義務教育的特徵:
義務教育不同於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等其它教育,它具有自己的顯著特徵:具有強制性,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其推行和實施;具有公益性,不收學費雜費;具有統一性,在全國范圍內實行統一的義務教育。
7、如何維護自己的受教育權:
受教育是法律賦予我們的基本權利,是我們成長和發展的基礎。我國法律保護公民享有的受教育權。當我們的受教育權受到他人剝奪或侵犯時,我們可以採用非訴訟方式或訴訟方式予以維護。
8、珍惜受教育的機會:
9、如何履行受教育的義務:
作為正在接受九年義務教育的學生,履行教育的義務,最主要的有三項:其一,認真履行按時入學的義務;其二,認真履行接受規定年限的義務教育的義務,不得中途輟學;其三,認真履行遵守法律和學校紀律,尊敬師長,努力完成規定的學習任務的義務。
10、怎樣完成規定的學習任務:
在學習過程中,我們要積極開展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注意培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習能力。
11、現代社會應具備終身受教育的觀念。
第七課
1、財產所有權:
財產所有權是指所有人依法對自己的財產享有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它是財產歸誰所有在法律上的表現,是一種直接與經濟利益相聯系的民事權利。在我國,公民合法財產的所有權受法律保護。
2、財產所有的歸屬劃分:
社會上的財產十分豐富,按照歸屬劃分,有的屬於個人所有,有的屬於集體所有,有的屬於國家所有。
3、公民合法財產的范圍:
根據法律規定,公民的個人財產包括:公民的合法收入、房屋、儲蓄、生活用品、文物、圖書資料、林木、牲畜和法律允許公民所有的生產資料經及其它合法財產,
4、保護財產所有權的途徑:
民法、刑法、依法行政。
5、被繼承人、繼承人的含義、遺產含義及其三個條件:
法律上將遺留財產的死者稱為被繼承人,被繼承人遺留的合法財產稱為遺產。作為遺產必須具備三個條件:其一,必須是公民死亡時遺留的財產;其二,必須是公民個人所有的財產;其三,必須是合法的財產。法律上將依法繼承死者遺產的人,稱為繼承人。
7、繼承權:
所謂繼承權,指的是繼承人依法取得被繼承人遺產的權利。
8、法定繼承、法定繼承人范圍:
所謂法定繼承,是指既法律直接規定繼承人的范圍和繼承順序,又由法律直接規定遺產份額分配原則的繼承方式。
我國繼承法在第二章「法定繼承」中規定,被繼承人的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為法定繼承人,享有繼承權
9、遺產繼承要按繼承順序繼承:
我國繼承法規定,遺產要按照繼承順序繼承。第一順序繼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順序繼承人包括: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繼承開始後,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人不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或第一順序繼承人放棄繼承權的,由第二順序人繼承。
10、遺囑繼承:
它是指繼承人按照被繼承人所立遺囑,繼承被繼承人遺產的方式。遺囑繼承的最大優點在於被繼承人能夠充分按照自己的意願處分財產。
11、遺贈:
公民將自己的喪身財產待死後不留給親屬,而贈給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這是法律所允許的。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獲得遺囑中指定的財產,為屬於遺囑繼承,而屬於受遺贈人依據所遺贈人(立遺囑人)的遺贈取得財產。受遺贈人獲得的遺贈的財產,受我國法律保護。
12、理解繼承法第45條規定:
繼承法第45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繼承案件,應當依法保護未成年人的繼承權。
13、智力成果及智力成果權的含義:
所謂智力成果,主要指依靠人類腦力勞動所創造的勞動成果,表現為科學技術成就、發明創造以及文學藝術作品等。
智力成果權,也稱知識產權,通常包括著作權、專利權和商標權、以及反不正當競爭中的商業秘密等。
14、智力成果權的作用:
給予創新以智力成果權保護,是對創新精神的最有效的鼓勵。
智力成果權,也稱知識產權,通常包括著作權。專利權和商標權、以及反不正當競爭中的商業秘密等。
15、樹立尊重他人智力成果的意識。
保護智力成果權,有賴於公眾的維權意識。作為一個公民,當自己的智力成果受到侵害時,要運用法律武器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我們還要積極參與社會對智力成果的保護,尊重他人的腦力勞動,不做侵害他人智力成果的事情。
16、懂得用法律保護智力權。
第八課
1、消費、消費者:
我們的生活離不開消費,為既包括吃飯、穿衣、住房以及合作日用品等物質方面的消費,也包括滿足精神文明需要的消費,如看電影、唱卡拉OK、旅遊等。
當我們購買商品或享受服務時,我們便成了消費者。
2、經營者與消費者的關系:
對於經營者來說,顧客就是「上帝」,消費者決定著商品及其經營者能否被認可。
在經營者與消費者的關系中,經營者處於有利地位。在現代社會,商品生產規模擴大,花色品種繁多,構造日益復雜,這便利消費者難以從直觀上了解商品的性能和質量,從而在選購上處於被動地位,相對於有組織和強大實力的經營者來說,消費者往往勢單力孤,容易發生「店大欺客」的現象,這些都使消費者處於不利的地位。
3、經營者侵害消費者利益的行為種類及現象:
假冒偽劣產品欺騙消費者;
欺行霸市,強買強賣;
視消費者的人身權利和人格尊嚴;
在服務領域,經營者侵害消費者權益的情況日趨嚴重。
4、保護消費者權益的意義:
保護消費者權益,有利於促進生產的發展,保證社會再生產的順利進行,維護社會的正常秩序,讓人產過上更美好的生活。
5、消費者的九項權益: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明確規定我國消費者享有安全權、知情權、自主選擇權、公平交易權、依法求償權、結社權、獲得教育權、人格尊嚴與民族習慣獲得尊重權、監督權等9項權利。
6、消費者也要履行相應的義務:
法律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我們作為消費者也要履行自己的義務,維護市場秩序,做有修養、守秩序、道德高尚的「上帝」。
第九課
1、對公平的不同理解:
①在不同的時代,面對不同的問題,對公平有著不同的理解。
②公平體現著人們對自由的追求、對權利的尊重、對自身力量的肯定。
2、人們心目中的公平:公平是比較中產生的,人們心目中的公平意味著處理事情要合情合理,參與社會合作的每一個人承擔他應分擔的責任、得到他相應的利益。
3、失去公平的危害性:
如果受到不公平對待,產生不公平的感覺就會感到冤枉、氣憤,甚至導致報復行為。這種心理和行為使人與人之間信任感降低,導致彼此關系惡化,合作難以為繼,會對經濟發展產生不利影響,甚至會由此帶來一系列社會問題,影響社會的長治久安。
4、公平對社會穩定、個人發展的重要性:
社會的發展離不開人的發展。有了公平,社會才能為人的發展提供平等的權利和機會,每個社會成員的生存和發展才有保障;有了公平,我們才可能通過誠實勞動,得到自己應得的東西,滿足自己的合理期望,從而調動自身的積極性。這樣,整個社會才能人人各司其職,各盡所能,各得其所,共同失去社會持續發展。
5、理智面對社會生活中的不公平
(1)沒有絕對的公平:
公平總是會受到一定社會條件的制約,任何社會都會存在一些不公平的現象。公平總是相對的,無論我們如何努力,都不可能達到絕對公平。盡管如此,我們仍然要為創造一個更加公平的社會作出不懈努力。
(2)正確對待不公平現象的做法:
我們應該增加維權意識,關於尋找解決途徑,用合法的手段去尋求幫助,解決問題,以謀求最大限度的公平。
我們不妨高速自己的行為思維方式,更改地反思自己的價值觀念,或許我們會更客觀地對待生活中的「不公平」現象。
崇尚公平、主持公道,要求我們同破壞公平的行為作斗爭,對受害者伸出援助之手。
6、公平合作的意義:
社會需要合作,合作是社會生活正常進行的必要條件,以公平為基礎的合作才是良好的合作。在這種合作中,人們各處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才能得到應有的發揮,個人的利益得到應有的保障,同時也避免了不必要的內耗,推動社會高效和諧地運轉。
7、在合作中要承擔自己的責任:
為了更好地合作,我們需要承擔自己應該做的,決不能只享受利益而不付出,否則對其它人不公平。只有做了我們該做的,才可能獲取自己該得的。當我們付出的時候,同時也在收獲著別人的付出。公平的合作,必然是互惠的合作。樹立公平合作的意識,有助於我們順利地融入社會,為社會作出貢獻。
第十課
1、什麼是正義:
①正義是存在於現實生活中,期盼正義、維護正義,是所有善良人的共同心聲,實施正義行為,不做非正義的事,是做人的基本要求。②正義要求我們尊重人的基本權利,公正地對待他人和自己。
2、正義的行為和非正義的行為:
在社會進程中,凡促進人類社會的進步與發展,維護公共利益和他人正當利益的行為,都是正義的行為;凡阻礙人類社會的進步與發展、損害公共利益和他人政治權益的行為,都是非正義的行這。
3、正義制度的作用:
公平的對待,必須有正義的制度來保證。制度是以公開宣布的程序和規則組成的系統。制度的正義性在於,它的程序與規則不是為少數人制定的,而是為社會所有成員的利益制定的。每個人都能從制度規則的正常運行中受益,也都受正義制度的約束。如果沒有正義規則的支持,就難以實現社會公平。
4、制度的正義性的表現:
制度的正義,有的表現為懲罰違法行為,對非正義進行矯正,即矯正的正義;有的表現為對資源和利益的恰當分配,保證社會公平,即分配的正義;有的則通過制定嚴格的程序,主大家都來遵守,以保證正義的實現,即程序的正義。
5、正義和正義制度的作用:
我國相關制度的規定體現了正義,正義因制度而有保證。有了正義和正義制度,即使處在社會最底層的群體,也可以得到基本的生存保障,即使是處於社會最不利地位的群體,也能得到社會的關愛,而不會成為被遺忘的角落。正義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使人民得以生存和發展,推動社會的進步。
6、我國現有條件下的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保障制度、法律援助制度。
7、正義與公平的關系:
當我們參與社會合作競爭的時候,正義的制度給予人們公平合作的支持和保障;當我們遇到不公平的事情時,公平的獲得也需要正義的制度作為支撐。從這個角度來說,沒有正義的制度就沒有真正的公平。
8、正義對社會制度和人際關系的重要價值。
公平為人們提供了發展的權利和機會,而正義則可以通過制度的制約來避免嚴重的社會分化,便利我們的社會健康、持續地發展,最終造福每一個社會成員。
可以說,如果缺少正義的支撐,那麼社會必須土崩瓦解。正義使得人與人之間的紐帶更為緊密,使得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更為和諧。
9、為什麼要維護社會規則和秩序
正義和正義制度是面向全體社會成員的,它要求每一個人都必須遵守制度,沒有人可以例外。規則和程序反對歧視,不允許特權。作為社會成員,我們要遵守社會規則和程序,就是在維護正義。
10、以實際行動維護正義:
11、正義感的具體內容:
一個有正義感的人,會對正義行為表現出贊賞和崇敬之情,對正義充滿嚮往和追求,會樂於把對正義的崇尚之情付諸行動。而面對非正義的行為,則會產生不安、不滿、憤怒等情緒,乃至採取行動來維護正義。
12、社會發展需要有正義感的人:
13、正義感對個人品格的重要性:
14、如何做有正義感的人:
有正義感的人,應該做到:如果非正義的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自己能夠採取方式,奮起抗爭;如果看到非正義的事情發生在他人身上,能夠見義勇為、匡扶正義,及時對受害者給予聲援和救助。當然,我們是未成年人,既要有見義勇為的精神,又要做到見義巧為,要盡量在不傷害自己的前提下,維護正義。
總之,做有正義感的人,不僅要求我們明辨什麼是正義行為,什麼是非正義行為,更重要的是去感悟,以升華道德境界;去踐行,以伸張正義。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僅會為自身、為他人的正義去努力,更會為集體的正義去奔走,為國家的正義而奮斗。

Ⅲ 八年級下冊歷史知識點總結

我保證你從網路網上找到的比網路知道里問的多

Ⅳ 八年級下冊歷史重點歸納

第一單元 侵略與反抗
一、西方列強發動的侵略戰爭
一 鴉片戰爭(1840.6—1842.8)
⑴英國發動鴉片戰爭的根本原因:為了打開中國市場,推銷工業品,掠奪廉價的工業原料。
⑵英國發動鴉片戰爭的借口(直接原因、導火線):林則徐虎門銷煙。
⑶鴉片戰爭爆發標志:1840年6月,英國艦隊開到廣東海面,進行挑釁,鴉片戰爭爆發。
⑷1841年初,英軍佔領香港島。
⑸1842年8月,中國簽訂近代第一個不平等的條約──中英《南京條約》。
內容:割香港島給英國(使中國喪失領土主權);賠款2 100萬元(增加了人民的負擔);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有利於外國資本主義的商品輸出);英商進出口貨物繳納的稅款,中國須同英國商定(有利於外國資本主義的商品輸出,同時也使中國喪失關稅主權)。
⑹影響(危害):鴉片戰爭以後,中國開始從封建社會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⑺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主要是因為中國的社會性質開始發生根本變化。
⑻「落後就要挨打」是鴉片戰爭失敗的深刻歷史教訓。
⑼中國在鴉片戰爭中失敗的原因:
主觀上:①清政府政治腐敗;②中國封建經濟落後;
③中國軍事技術和裝備落後;④清朝統治集團軍事指揮失當。
客觀上:英國處於資本主義上升時期,資本主義經濟發達,力量雄厚,科技先進。
根本原因:腐朽沒落的封建主義不能對抗新興的資本主義。
二 第二次鴉片戰爭(1856.10—1860.10)
⑴發動者:英法聯軍為主凶,美俄兩國為幫凶。
⑵火燒圓明園:1860年,英法聯軍攻入北京,闖進圓明園。他們爭先恐後,掠奪珍寶。為掩人耳目,又放火焚燒。
⑶1858年中俄《璦琿條約》,割佔中國東北外興安嶺以南、黑龍江以北60多萬平方公里的領土。
⑷1860年中俄《北京條約》,割佔中國烏蘇里江以東、包括庫頁島在內約40萬平方公里的領土。
⑸1860年中俄《北京條約》、1864年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共割佔中國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44萬多平方公里的領土。
⑹19世紀80年代中俄《改訂條約》以及以後五個勘界議定書,共割佔中國西北部7萬多平方公里。
⑺影響(危害):第二次鴉片戰爭進一步加深了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化程度。中國喪失了更多的領土和主權,帝國主義勢力從沿海深入到我國長江流域。
三 左宗堂收復新疆
⑴19世紀60至70年代,英國和俄國虎視眈眈地想爭奪新疆。1865年,阿古柏率軍侵入新疆。1871年,俄國還直接出兵侵佔了新疆的伊犁地區。
⑵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為欽差大臣,督辦新疆軍務。1876年,左宗棠率軍分三路進入新疆。他採取「先北後南,緩進急戰」的策略,於1878年收復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地區。後來,中俄兩國簽訂條約,中國收回伊犁。
⑶為加強西北邊疆的管理和防務,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設立行省。在新疆設立行省,有利於新疆的開發和建設,有利於西北邊防的鞏固。
(四)甲午中日戰爭 (1894.7—1895.4)
⑴日本發動戰爭目的(原因):為實現征服朝鮮、侵略中國、稱霸世界的夢想。
⑵黃海大戰:1894年9月,北洋艦隊在黃海大東溝遭到日本艦隊襲擊。
⑶威海衛戰役中北洋艦隊全軍覆沒。
⑷1895年4月,李鴻章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簽訂了喪權辱國的中日《馬關條約》。
主要內容:清政府割遼東半島、台灣、澎湖列島給日本(進一步破壞了中國主權的完整);賠償日本軍費白銀二億兩(進一步增加了人民的負擔和清政府的財政危機);允許日本在中國開設工廠(進一步掠奪了中國的原料和廉價的勞動力,嚴重阻礙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增闢通商口岸(蘇州、杭州、沙市、重慶,使帝國主義勢力深入到中國內地)等。
影響:中日《馬關條約》的簽訂大大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⑸《馬關條約》中「允許日本在中國開設工廠」更有利於日本對中國的經濟侵略,反映了列強侵略中國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⑹甲午中日戰爭中國失敗的根本原因:清政府政治腐敗,經濟落後,軍備不足,裝備落後。
(五)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1900—1901)
⑴八國聯軍侵佔北京:
1900年6月,為鎮壓義和團反帝愛國運動,英﹑美﹑俄﹑日﹑法﹑德﹑意﹑奧(指奧匈帝國)八國聯軍在英國海軍司令西摩爾的率領下,從大沽經天津向北京進犯。1900年8月中旬,八國聯軍侵佔北京,到處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充分暴露了帝國主義列強的凶惡本質。
⑵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英、美、俄、日、法、德、意、奧等國簽訂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
主要內容:①清政府賠償白銀4.5億兩,以海關等稅收作擔保;
②清政府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反帝活動;
③清政府拆毀大沽炮台,允許帝國主義國家派兵駐扎北京到山海關鐵路沿線要地;
④劃定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界,允許各國駐兵保護,不準中國人居住。
影響(嚴重危害):《辛丑條約》給中國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的負擔,嚴重損害了中國的主權。從此,清政府完全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⑶《辛丑條約》是賠款最多的條約。
⑷清政府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反帝活動,說明清政府成為帝國主義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清廷已成「洋廷」)。
從中國一步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得到啟示:
落後就要挨打,只有國家強盛才能維護領土的完整和主權的獨立;清政府腐敗無能;帝國主義本質是侵略;中國近代是一部屈辱史、斗爭史。
二、中國人民反抗外來侵略
一 民族英雄林則徐──「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福禍避趨之。」
⑴林則徐禁煙原因:鴉片的輸入,給中華民族帶來深重的災難。
⑵鴉片輸入的危害:①白銀外流;②銀價上漲;③腐蝕封建統治機構;④毒害中國人民身心健康。
⑶青少年對毒品應持態度:珍愛生命,拒絕毒品,遠離毒品,進行力所能及的宣傳活動;依法律己,決不吸食、注射毒品;積極同各類毒品犯罪行為作斗爭。
⑷林則徐的主要活動:上書道光帝,要求嚴禁鴉片;派人暗訪密查,緝拿煙販;強迫外商交出鴉片;虎門銷煙;加強海防,積極防禦。
⑸虎門銷煙史實及意義:
1839年6月3日,林則徐下令將繳獲的全部鴉片,在虎門海灘當眾銷毀。6月25日才銷毀完畢。
虎門銷煙是中國人民禁煙斗爭的偉大勝利,顯示了中華民族反對外來侵略的堅強意志。
⑹評價林則徐:林則徐是當之無愧的民族英雄。
二 太平軍抗擊洋槍隊
⑴1851年,農民革命領袖洪秀全在廣西桂平金田村發動起義,建號太平天國,起義軍稱太平軍。
⑵1853年,太平軍佔領南京,把南京改名為天京,定為都城,建立起與清朝對峙的政權。
⑶為推翻清朝統治,太平天國派軍隊北伐和西征。
⑷1860年,中外反動勢力勾結起來,成立了「洋槍隊」,由美國人華爾統領。
⑸1862年9月,在慈溪的戰斗中,太平軍擊斃洋槍隊頭目華爾,嚴懲了洋槍隊。
⑹1864年,由於中外反動勢力的聯合絞殺,天京陷落,轟轟烈烈的太平天國運動被鎮壓下去。
四 民族英雄鄧世昌
⑴鄧世昌在黃海大戰中沖鋒向前,壯烈殉國。
⑵「此日漫揮天下淚,有公足壯海軍威。」這副輓聯是為了悼念民族英雄鄧世昌。
五 義和團運動
⑴從1898年起,活躍在山東的民間組織義和團,掀起了反帝愛國運動。1900年春,義和團運動發展到京津地區。斗爭矛頭直指帝國主義侵略勢力。
⑵八國聯軍侵華,義和團奮勇抵抗,在廊坊一帶把侵略軍圍困。經過激烈戰斗,侵略軍死傷多人,狼狽逃回天津。
第二單元 近代化的探索
概述:中國近代史是一部民族探索史,是中國人民爭取民族獨立、救亡圖存不斷探索的歷史。地主階級、農民階級和資產階級由於自身的階級局限性,都不能提出科學的革命綱領,始終沒有找到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救國道路,都沒有使中國走上近代化道路,當然也沒能改變中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這也說明地主階級、資產階級不能改變中國的命運,也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
對四次近代化探索聯系和區別的理解
1.聯系:都是先進的中國人探索中國近代化的努力。
洋務運動為中國近代化開辟了道路;戊戌變法有利於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而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促進資本主義發展,推動了中國近代化進程;而新文化運動在學習西方先進技術和政治制度以後又一個層次的學習,即學習西方思想文化。
2.區別:洋務運動根本目的是維護封建統治;戊戌變法和辛亥革命都反對封建主義,主張發展資本主義,但戊戌變法採用的是改良的方式要建立君主立憲制的資產階級統治,辛亥革命是採用暴力革命方式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
3.探索的經歷:從學習西方軍事技術到學習西方政治制度,再到學習西方的思想文化。
第六課 洋務運動
1.運動時間: 19世紀60-90年代
2.階級派別:地主階級洋務派
3.代表人物:①中央——奕欣;②地方——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
4.運動背景:第二次鴉片戰爭後,清政府內外交困。
5.運動目的:利用西方先進生產技術,強兵富國,擺脫困境,維護清朝統治。
6.運動口號:「自強」(前期) 「求富」(後期) 主張:師夷長技
7.內容:⑴前期:創辦近代軍事工業。如:安慶內軍械所(1861年曾國藩創辦,洋務派創辦的第一個工業,中國近代第一個兵工廠),江南製造總局(1865年曾國藩、李鴻章創辦,洋務派開辦的最大的近代軍事工業),福州船政局(1866年左宗棠創辦,當時遠東第一大船廠)。
⑵後期:創辦近代民用工業。如:輪船招商局(1872年李鴻章創辦),漢陽鐵廠(1890年張之洞創辦,中國近代第一個鋼鐵企業),湖北織布局(1889年張之洞創辦)。
⑶籌劃海防,創辦海軍: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海軍。時間:19世紀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
⑷創辦新式學堂,培養新式人才:京師同文館(1862年奕創辦)——洋務派創辦的第一所新式學堂,中國近代第一所新式學堂。
目的:為適應中外交涉,開展洋務運動的需要。
8.失敗根本原因:只學習西方先進技術而沒有觸動封建制度,布新而沒有除舊。
9.失敗標志:甲午中日戰爭中,北洋軍隊全軍覆沒,洋務運動隨之破產。
10.運動性質:一次失敗的封建統治者的自救運動。
11.評價:洋務運動發生在中國近代社會新舊交替的特殊歷史階段中,是一次失敗的封建統治者的自救運動。洋務派的主觀目的是為了維護封建統治,而不是把中國引向資本主義。它沒有使中國富強起來,但引進了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使中國出現了第一批近代企業。洋務運動為中國近代化積累了生產經驗,培養了技術力量,在客觀上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為中國近代化開辟了道路。洋務運動是中國近代化探索的開端。
第七課 戊戌變法
1.運動時間:1895年~1898年(維新變法)
2.領導階級:資產階級維新派
3.領導人物:康有為和梁啟超等人。
4.政治主張:興民權,發展資本主義;建立君主立憲制的資產階級政權;救亡圖存。
5.活動:⑴拉開序幕:1895年公車上書。
⑵創辦刊物:《萬國公報》後改為《中外紀聞》。
⑶政治團體:強學會。 形成標志:把《萬國公報》改為《中外紀聞》,作為強學會機關報發行。
⑷實施變法。
6. 百日維新(又稱「戊戌變法」,1898年6月-9月)──維新變法高潮
內容:政治上:改革政府機構,裁撤冗官,任用維新人士。
經濟上:鼓勵私人興辦工礦企業。
思想文化上:開辦新式學堂培養人才,翻譯西方書籍,傳播新思想,創辦報刊,開放言論。
軍事上:訓練新式軍隊。
7.性質:資產階級改良運動。
8.結果:被慈禧太後為首的頑固派鎮壓而失敗。
9.失敗原因:由於民族資產階級自身的軟弱性,妥協性。缺乏反帝反封建的勇氣,脫離人民群眾,只依靠一個沒有實權的皇帝。變法觸動了頑固派的利益,遭到了頑固派的破壞。
10.意義:有利於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有利於西方科學技術的傳播,有利於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參與政權,在社會上起了思想啟蒙的作用,為資產階級思想的傳播奠定了基礎。
11.教訓:資產階級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行不通。

Ⅳ 跪求深圳八下歷史知識點總結!!! 越多越好,越快越好!!!

呵,我建議你去 網路文庫 搜索一下!看好是不是深圳的書,不然抄錯就慘! 哎,抱歉,我還沒上八年級,所以不能借你了。 不過,我建議你去新華書店裡面,找那個,教材1+1 你一頁一頁的翻,就會看到,每次哪裡都會有幾單元幾單元的綜合知識點,那個地方抄的少,有好! 如果你要七年級的,我就給你,不過,很少機會了,因為,我沒空。你知道的,看電影很忙啊啊。 你以後還是趁暑假前就做完吧,現在著急了吧!

Ⅵ 八年級下冊歷史知識點第一課

第一課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1、時間:1949年9月 2、地點:北平
3、主要內容:會議通過了《版中國人權民政治協商共同綱領》(起了臨時憲法的作用)。選舉毛澤東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大會決定以五星紅旗為國旗;以《義勇軍進行曲》為代國歌;以北平為首都並改名北京,採用公元紀年;大會決定在天安門廣場建立人民英雄紀念碑。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開辟歷史新紀元。
1、 時間:1949年10月1日,舉行開國大典,宣告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是新中國成立的標志。
2、 意義: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新紀元。從此,中國結束了一百多年來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歷史,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成為國家的主人。
新中國的成立,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壓迫民族和被壓迫人民爭取解放的斗爭。
西藏和平解放
1、 時間:1951年5月,西藏和平解放。
2、 意義:至此,祖國大陸獲得了統一,各民族實現了大團結。

Ⅶ 八下歷史知識點

http://wenku..com/view/bb0a781755270722192ef715.html
這個或許對你有用,好好看看專吧屬!

Ⅷ 八年級歷史知識點

中國近代史、中國現代史、世界歷史

閱讀全文

與歷史八下知識點總結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