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關於牡丹江名字的由來!
牡丹江系滿語牡丹烏拉的轉譯音,意思是彎曲的江。牡丹江市是一個年輕的城市,這里原來是一片人煙稀少的黃花甸子,一九零三年修築中東鐵路時,沙俄在這里設立了車站,因位於牡丹江畔,而取名牡丹江。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建市,當時是日偽東滿總省省會。一九四五年八月十四日,牡丹江市獲得解放。解放後,在黨的領導下,牡丹江市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很快,現在是黑龍江省的一個重要工業城市。
牡丹江流域的歷史比較悠久,從商周到隋朝的二千三百多的間,這里是滿族的祖先肅慎、挹婁、勿吉等部族的居住地,均與中原保持密切的聯系。唐代,公元六七一年至九二六年間,粟末靺鞨(原靺鞨的一部)在牡丹江流域興起,建立了渤海國,首府上京龍泉府設在現寧安縣渤海鎮境內,國王被唐王朝封為渤海郡王。宋代,女貞族(黑水靺鞨後裔)在阿城縣建立了金國,這里是金的一個路——努爾哈路。元代,這里設置了軍民萬戶府。明代,永樂年間在黑龍江下游設立了努爾干都指揮使司,轄一百七十九衛,牡丹江流域大部分是其下轄的毛憐衛所屬地。後來女貞族後裔努爾哈赤從牡丹江流域一代興起,統一了東北,進關建立了清帝國。清代,這里先後是寧古塔將軍和吉林將軍的管轄地。當時,牡丹江沿岸「漢旗雜,已無曠土」,但由於清王朝以「祖宗發祥之聖地」實行禁墾政策,沿岸以外的大部分地方還沒有開發。----近代牡丹江歷史是各族人民反帝反封建斗爭的歷史。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變後,牡丹江市各族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英勇地抗擊了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東北抗日聯軍在牡丹江區域內的鏡泊湖畔、牡丹江沿岸以及廣大的深山老林,同日寇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斗爭,涌現出許多可歌可泣的革命業績。牡丹江市是全國最早解放的城市之一。解放後,牡丹江市的行政區劃和隸屬關系曾發生多次變化。一九四六年成立了綏寧省,後改牡丹江省,省會設在牡丹江市。一九四八年十月並入松江省。一九五四年松江省和黑龍江省合並,歸黑龍江省,並於一九五六年二月設立了牡丹江專員公署。一九六八年在「文革」中地市合並,成立了牡丹江地區「革命委員會」。一九七三年地市分設。一九八三年十月根據國務院決定,地市再次合並,撤銷地區行政公署,實行市帶縣的領導體制。
② 關於黑龍江省的歷史
一、哈爾濱(東經125°42′―130°10′、北緯44°04′―46°40′),黑龍江省省會,中國東北北部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全市總面積約為5.384萬平方公里,轄9個市轄區、7個縣,代管2個縣級市,其中市轄區面積10198平方公里。2014年戶籍總人口994萬人。
哈爾濱地處東北亞中心地帶,被譽為歐亞大陸橋的明珠,是第一條歐亞大陸橋和空中走廊的重要樞紐,也是中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熱點旅遊城市和國際冰雪文化名城。是國家戰略定位的「沿邊開發開放中心城市」、「東北亞區域中心城市」 及「對俄合作中心城市」 。有「冰城」、「天鵝項下的珍珠」、」丁香城「以及「東方莫斯科」、「東方小巴黎」之美稱,還有「文化之都」、「音樂之都」、「冰城夏都」的美譽。
二、哈爾濱歷史:
1、哈爾濱的歷史源遠流長,是一座從來沒有過城牆的城市。早在22000年前,舊石器時代晚期,這里就已經有人類活動。大約5000年前,哈爾濱地區進入新石器時代。大約3000年前,殷商晚期,哈爾濱進入青銅時代,屬於黑龍江地區最早的古代文明國家——白金寶文化的分布區域。
2、哈爾濱是金、清兩代王朝的發祥地。公元1115年,金代在上京(哈爾濱阿城區)建都。19世紀末,哈爾濱已出現村屯數十個,居民約3萬人,交通、貿易、人口等經濟因素開始膨脹,為城市的形成與發展奠定了基礎。
3、1896年至1903年,隨著中東鐵路建設,工商業及人口開始在哈爾濱一帶聚集。中東鐵路建成時,哈爾濱已經形成近代城市的雛形。20世紀初,哈爾濱就已成為國際性商埠,先後有33個國家的16萬余僑民聚集這里,19個國家在此設領事館。 與此同時,中國民族資本也有了較大發展,建立起哈爾濱在當時的北滿經濟中心和國際都市地位。
4、哈爾濱是中國馬克思主義思想傳播較早、工人和學生運動比較活躍的城市。1923年,哈爾濱成立東北地區第一個黨組織。1927年,在哈爾濱召開了東北地區第一次黨代會,並成立滿洲臨時省委。哈爾濱成為黨領導東北人民進行革命斗爭和後來抗日斗爭的指揮中心。
5、1932年,哈爾濱淪為日偽統治。哈爾濱人民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斗爭,先後涌現出趙尚志、楊靖宇、李兆麟、趙一曼等名垂千古的民族英雄和革命烈士。1945年,哈爾濱從日偽統治下解放,人口70餘萬。1946年4月28日,哈爾濱正式建立人民政權,成為全國解放最早的大城市。
6、新中國成立後,哈爾濱發展國民經濟,在「一五」時期,哈爾濱是國家重點建設城市之一,前蘇聯援建的156項重點建設工程,有13項設在哈爾濱,成為國家重要工業基地,並迅速由一個消費城市轉變為新興工業城市。1958年至1965年,哈爾濱經歷了「大躍進」和經濟調整的曲折發展過程。「文化大革命」期間,哈爾濱的國民經濟遭到嚴重挫折,社會秩序受到嚴重破壞。
7、1996年,國務院批准松花江地區與哈爾濱市合並組成新的哈爾濱市。哈爾濱市轄七區十二縣(市),行政區劃面積5.3萬平方公里。
③ 牡丹江歷史上出現的英雄
1.渤海國王:大欽茂
渤海國王大欽茂是歷史上有文字記載的牡丹江市第一位名人。公元737年(渤海仁安十九年)大欽茂繼位,改元大興,為渤海國文王。唐廷冊封其為渤海郡王、左驍衛大將軍、忽汗州都督。
大欽茂在渤海國的15代國王中可謂政績突出者。大欽茂時期,渤海國大大加速了封建化進程,全面推行「憲象」唐代中原地區的政策,使渤海國封建經濟、政治、文化迅速發展,成為唐代中國封建制度的一個組成部分。大欽茂作出的一個重大決策是於755年將渤海國都城由中京昌德府(今吉林省和龍市之西古城)遷到上京龍泉府,將渤海國統治中心北移。762年,唐廷詔以渤海為國,晉封大欽茂為渤海國王,加授檢校太尉。
大欽茂卒於793年。他在位五十七年,這半個多世紀是渤海國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時期。渤海國作為唐朝的「國中之國」、「國中之州」,除同唐及五代後梁、後唐中央政權、中原地區保持良好關系外,還積極發展同日本國的經濟文化交流。
2.抗俄愛國將軍薩布素
薩布素 薩布素是清代滿洲鑲黃旗人,1629年生於寧古塔南馬場(今寧安市卧龍鄉英山村)。初,清廷任薩布素為寧古塔副都統。1674年,薩布素任黑龍江省將軍。1701年,薩布素卒於黑龍江將軍衙門(今齊齊哈爾市),享年73歲。薩布素是清代著名的抗俄愛國將軍。1685年,薩布素率領清軍取得了雅克薩戰役的勝利,迫使俄羅斯侵略軍投降。1689年,薩布素作為清政府談判代表之一,參與簽訂了《中俄尼布楚條約》。
薩布素在寧古塔任職期間,曾親自去盛京(今沈陽市)請來鐵匠、醫生、畫師、造紙和釀酒五大戶,為寧古塔經濟和社會發展作出重大貢獻。薩布素逝世後,寧古塔流人吳兆騫曾賦詩一首哀悼。至今,被沙俄於1904年入侵寧古塔時破壞的薩布素將軍墓(衣冠冢)遺址還存在。
3.清代流放地中的名人
寧安舊稱「寧古塔」,是滿族發祥地之一,清統一東北、入主中原的根據地。清初是統轄盛京以北的重鎮。寧古塔還是清代流放犯人之地,1644年(清順治元年)清政府為了加強東北各大驛站的管理,在寧古塔舊城(海林舊街古城)設置寧古台(康熙五年遷新城,亦稱台街,即今寧安三中舊址)。
年(順治十年)揚州名士,《絕域紀略》作者方拱乾因科場獄案流放寧古塔,首先帶進了漢族文化。
1655年(順治十二年)彭長庚、許爾安集團妄稱睿王無功,流放寧古塔。
1657年(順治十四年)南明隆武朝平國公鄭芝龍,因其子鄭成功堅持抗清,屢不受降,芝龍於其弟芝豹、子世忠、世默等一並流放寧古塔。
1658年(順治十五年)因丁酉科場案牽累,江南名士方章鉞、張明薦、伍成禮、姚其章、吳蘭友、庄元堡、錢威、吳兆騫等八人攜父母妻子流放寧古塔。同時還遣戍的還有方拱乾二次流放和錢德維等人。
1659年(順治十六年)江西巡按劉宗韓,因違例責40板,籍沒家產,流放寧古塔。
1660年(順治十七年)崇禎朝兵部尚書張縉彥因「刻有《無聲戲》二集一書,詭稱為「不死英雄,以煽惑人心」,被革職,籍沒家產,流放寧古塔。
1661年(順治十八年)濟南同知楊桂吳受山東巡撫耿焞一案牽累,流放寧古塔。
1790年(乾隆五十五年)吉林將軍衙門將120名罪犯遣寧古塔為奴。
1881年(光緒七年)清政府撤銷對寧古塔地區的封禁,大批漢民流入墾落戶。
4.張縉彥 吳兆騫 方拱乾
張縉彥 張縉彥於1599年生於河南省新鄉縣小送佛村。明崇禎四年(公元1631年)進士。崇禎末年任兵部尚書。張縉彥於1646年(清順治三年)降清後,從順治十年至十七年任官;1661年(清順治十八年),被終身流放到寧古塔。張縉彥在寧古塔所寫《寧古塔山水記》是一部十分重要的山水專志,其中,《東京》一文寫渤海國上京龍泉府遺址情況;《潑雪泉》一文寫寧古塔名泉:《雜記》一文最長,記述了寧古塔的特產和風俗民情。張縉彥在寧古塔還寫了大量詩文。其散文集《域外集》最為著名。1672年(清康熙十一年),張縉彥逝世於寧古塔。
吳兆騫 吳兆騫於1631年(明崇禎四年)生於江蘇省吳江縣松陵鎮一個官宦之家,因受1657年(清順治十四年)江南科場案株連,於1659年(清順治十六年)被流放寧古塔達二十三年之久。
吳兆騫在寧古塔期間,開館授徒,傳播知識,培養人才,並創造了100篇邊塞詩、抗俄愛國詩及以寧古塔名勝古跡為題材的作品及詠嘆詩。吳兆騫的《秋茄集》收錄了其部分邊塞詩作品,《北渚望月》是目前發現的最早描寫鏡泊湖的詩,《上京》則是我國最早描寫渤海國上京龍朱府遺址的一首詩。吳兆騫在寧古塔期間對中朝兩國之間的文化交流作出了貢獻,促進了兩國人民之間的友誼。1681年,吳兆騫贖還關內,1684年病逝於北京。
方拱乾 (1596——1667)系列安徽省桐城縣人,因受江南科場案株連於1659年被流放寧古塔的明代進士,1661年赦歸故里,1667年客死揚州,時年72歲。方拱乾著《絕域紀略》(又名《寧古塔》)一書,很有史料價值。
5.黑龍江省第一任省長——李范五
李范五1912年5月3日生於穆棱縣。1929年,李范五在哈爾濱第一中學讀書時,參加了反對日本帝國主義在我國東北修築鐵路的學生運動。
1932年,李范五參加了中共黨的外圍組織反帝大同盟,任河北省委總交通。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3年至1936年,先後任中共穆棱、寧安縣委書記,吉東特委組織部長、書記。
1936年,李范五被派赴蘇聯莫斯科,在共產國際東方殖民地問題研究院(東方大學八分校)學習,並兼任學生臨時支部書記。
1938年回到延安。在延安期間,李范五先後任中央組織部地方黨和科科員,中央情報部研究員,抗日軍政大學東北幹部訓練隊指導員,中共東北工作委員會委員兼秘書長,中央機關總務處長。1945年當選為黨的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
6. 八女投江
1938年7月至9月,東北抗日聯軍四、五軍主力由依蘭向五常一帶征戰。當部隊返回刁翎附近時,五軍婦女團只剩下指導員冷雲,班長胡秀芝、楊貴珍,戰士郭桂琴、黃桂清、王惠民、李鳳善(朝鮮族)和四軍被服廠廠長安順福(朝鮮族)等八位姐妹其中最大的23歲,最小的僅13歲。10月上旬隊伍遇到敵人突然襲擊,冷雲等八名女姐妹被隔斷在河邊,同大部隊失去聯系。她們頑強戰斗,寧死不屈,最後子彈打光,共同跳入烏斯渾河,為祖國的解放事業獻出了寶貴生命。
7. 首任牡丹江市市長--李荊璞
李荊璞1908年生於寧安縣沙蘭鎮。九一八事變後,他組織反日自衛隊,自己報號「平南洋」。隊伍擴大後,於1932年10月成立「平南洋」反日游擊隊,並收編在王德林部下。1933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34年2月,「平南洋」在寧安縣城東南天橋嶺的「平日坡」戰斗中殲滅日軍500多人,保衛了「平日坡」抗日密營。1935年2月,李荊璞任東北反日聯合軍第五軍(軍長是周保中)第一師師長。
抗日戰爭勝利後,1945年9月中旬李荊璞任東北國民軍牡丹江地區司令員。10月,東北國民軍改稱東北人民軍自由軍。同月,李荊璞任牡丹江市市長。
1946年4月綏寧省成立後,李荊璞任省軍區司令員。1947年8月牡丹江省成立後任牡丹江省軍區司令員。新中國成立後,李荊璞調中央工作。他曾幾次回牡丹江,受到家鄉人民的熱情歡
④ 牡丹江省的歷史
1937年7月1日,滿州國調整行政區劃,將濱江省東南部的寧安、穆棱、東寧、密山、虎林5縣和新設置的牡丹江市劃為牡丹江省,共轄1市、5縣,省會牡丹江市。1939年6月,增設綏陽縣;將密山、虎林2縣劃歸新設之東安省。是時,全省共1市、4縣。據1940年10月統計,全省總面積32948平方公里,人口68.8萬人。1943年10月1日,將牡丹江省並入東滿總省。1945年5月28日,撤銷東滿總省,分設東滿省和間島省,將原牡丹江省和東安省合並為東滿省。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東北光復,從1946年4月起,先後設置綏寧省等區劃。1947年8月20日,東北行政委員會再次設置牡丹江省。1949年後劃歸黑龍江省管轄。
⑤ 牡丹江以前是怎樣的
牡丹:滿語稱「穆丹烏拉」,「穆丹」漢譯為「曲曲彎彎」之意。 「烏拉」為「江」之意。即彎彎曲曲的江。此江在唐代時期稱「敖羅河」;以後又稱「忽漢河」;金代稱「胡里改江」;元代稱「窩多里江」,又稱「忽爾哈江」; 清代稱「庫爾堪江」、「忽爾哈河」,後稱牡丹江。上述所涉及的「敖羅」、「忽汗」、「庫爾堪」、「忽爾哈」等滿語的含義均是「圍網」的意思。
牡丹江流域的古代先民在漫長的歷史變革中,由於各個朝代的更替,其稱呼也不盡相同。在夏、商、周時期,被稱為肅慎、息慎和稷慎。在兩漢、三國、魏晉時期,肅慎人改稱為「挹婁」。南北朝時期,挹婁人又轉稱勿吉。隋唐時期,勿吉又轉稱靺鞨,靺鞨族當時分為七個部落,其中佛涅部居張廣才嶺東牡丹江和寧安境內,呈寶部居綏芬河流域。五代時靺鞨族改稱女真,居住在牡丹江流域的舊日渤海國邊民被稱為生女真。到了清朝皇太極即位後,便將族名定為「滿洲」,簡稱滿族,由此牡丹江流域的土著居民又稱為滿族。
公元698年,栗末靺鞨族首領大祚榮在牡丹江上游敦化敖東城建立了「震國」,史稱「舊國」。公元705年,大祚榮受招唐朝改國號為「渤海」,正式成為唐朝管轄下的地方自治政權。公元755年,大祚榮之孫,渤海三世王大欽茂將國都遷到今天寧安市渤海鎮,定首都名為上京龍泉府。渤海強盛時期設五京十五府六十二洲,疆域包括今吉林省、黑龍江省的大部,遼寧省少部以及俄羅斯濱海地區和朝鮮咸鏡北道、兩江道、慈江道及平安北道的一部分,幅員五千餘里,有戶十餘萬,常備兵數萬,號稱「海東盛國」。公元十世紀初,渤海國開始衰落。公元926年,契丹攻佔上京龍泉府。渤海末王大湮撰率眾出城投降,渤海國滅亡。公元928年,契丹將渤海國王族及城內居民財特遷到契丹腹地今遼南地區,為使渤海人忘其國土,臨行前放火將渤海故都化為灰燼。渤海國眾698年建國到926年滅亡,共傳十五世,歷時229年。
公元十二世紀初,女真完顏部崛起。據《金史·本記第一》記載:「始祖居完顏部仆干水之涯」,仆干水就是今天的牡丹江,女真完顏部最早就是居住在這里。公元1115年,完顏阿骨打建立金國,今寧安、海林、穆棱及牡丹江市區均屬金代胡里改路管轄。
公元1234年,蒙古滅金。牡丹江流域女真族歸於元朝政府統治之下。公元1368年,元朝滅亡,明朝建立,建洲女真分布在牡丹江、綏芬河、長白山一帶。明永樂八年(1410年),建洲女真斡朵里部酋長努爾哈赤六世祖猛哥帖木耳率部從牡丹江西岸南行至寧古塔(今海林市舊街鄉)定居下來,這一支女真在歷史上被專稱為建洲女真。十年以後,他們東進至今俄羅斯雙城子對面克拉斯諾雅爾山城定居下來,再後來又經過多次遷移,最後定都於新賓的赫圖阿拉。明朝後期,建洲女真日益強大,努爾哈赤相繼統一了建洲諸部和海西女真四部。1608年,努爾哈赤派兵進駐寧古塔舊城,並以此為基地征服了今興凱湖、三岔口、烏蘇里斯克、穆棱、寧安、密山、琿春等地的女真部落。1666年,寧古塔將軍巴海率部在今寧安市寧安鎮修建新城,同年12月駐地遷往新城,原來的舊址便被稱為「舊城」或「舊街」,寧古塔舊城作為清朝各級章京駐地和治所,自1636年至1666年前後共存30年。
清王朝入主中原後,長期對東北實行封禁政策。後來,為了穩定政權,繼續擴張中原地區的疆域,清王朝從順治到康熙年間不斷往寧古塔一帶撥民和安置有戰功的八旗官兵及其家屬,滿族人逐漸增多。寧古塔遷往新城後,寧古塔作為清朝政府的流放地,先後有大批被朝遷罷職、刻黜的官員和一些有學識的文士被「謫戍」或「遺戍」到這里。他們的到來,對傳播中原文化,加速民族融合、開發建設邊疆都做出了積極貢獻。
1860年,清政府開始對東北地區局部解禁。1881年,清政府開放了寧古塔管轄下的鐵嶺河,1904年,牡丹江流域全部開禁,大批漢族人進入了這一地區。
到了二十世紀初,今天的牡丹江市還是一片人煙稀少、土地荒蕪的地區,當時的地圖記載這一帶叫「黃花甸子」,因有大片黃花點綴於草地上而得名,僅有四、五戶人家分散居住,屬於寧安第五區管轄。1903年,沙俄修築的中東鐵路在牡丹江沿岸修建了一座車站,因車站南臨牡丹江,便為車站命名為牡丹江車站,這便是今日牡丹江的雛形。從此,人口不斷增加,牡丹江站開始迅速發展。
1907年,清政府將東三省將軍制改為行省制,牡丹江境域屬吉林省寧安府管轄。民國初年,牡丹江地域沿襲清制,仍歸吉林管轄。
1932年5月,日本侵略軍佔領牡丹江站等地,1937年1月,成立偽牡丹江省公署,轄寧安、穆棱、東寧、密山、虎林五縣。同年12月1日,正式成立偽牡丹江市公署,當時的牡丹江省共轄5縣1市,省會設在牡丹江。
1945年8月14日,蘇聯紅軍進駐牡丹江。日本侵略者敗退,偽東滿省公署和牡丹江市公署同時解體。8月18日,在蘇聯紅軍的幫助下,成立了牡丹江市地方治安維持會。受東北黨委員會派抗聯幹部20餘人進入牡丹江市,建立了牡丹江衛戍司令部,維持剛解放的地方治安。1945年10月14日,在中共領導下的民主政府成立,軍區司令員李荊璞擔任市長。隨後延安幹部團團長張聞天等高級幹部陸續到達牡丹江市,張聞天同志以中共中央東北及駐牡丹江地區代表的身份,指揮和領導了這里的工作。
⑥ 牡丹江地名的由來
牡丹江,其實是一句滿語演變而來的,「穆丹烏拉」就是她原來的名字。穆丹,在滿語中的意思是彎曲,穆丹烏拉就是彎曲的江,30年代初,鐵路在這里設站,可能是為漢族稱呼的方便,就改為了牡丹江站,1938年又設立了牡丹江市,從此牡丹江就代替了穆丹烏拉,滿語的色彩也隨即消失。
傳說:
據說,在很多很多年以前,有一條大長蟲居住在長白山的上邊,這傢伙身長有十幾丈,像盛水的大缸那麼粗,仗著它身子大、有力氣、凈做傷害人的事,走路故意捲起狂風,把樹木颳倒,莊稼刮平,人和牲畜拋上天空,然後掉下摔死。更恨人的是,它把長白山附近的水都喝乾,天池裡的水喝不幹,就用身子把水口堵起來,一滴水也不讓往下流,留著水獨自享用。山上堵住了泉水,山下的河河溝溝全乾涸了。沒有了水,花草、樹木枯黃了,莊稼瞎了,雀鳥飛走了,牲畜渴死了。從此,年年鬧旱災,真是萬里一片焦土,人們過著沒吃沒喝的艱難日子。人們日夜盼望,天池裡的水能流下來,好灌溉山下的萬畝良田,可是那條萬惡的、兇狠的長蟲總守在天池邊,多少好漢去跟它搏鬥爭水,都被它吞進肚裡邊。從那以後,山下更加乾旱。
在長白山腳下,有個柳樹屯,屯裡有個姑娘名叫水仙,她聰明伶俐、沉著勇敢。從小就經受了乾旱年頭的苦難,那個害人的長蟲,也聽老人們講了無數遍。小水仙暗暗下了決心,一定要練一身本事,長大了好去殺長蟲,把天池裡的水放下來,讓山下的人免遭乾旱。
小水仙練本事吃得苦,捨得力氣,不論是炎熱的夏天,還是寒風刺骨的冬天,她每天都要頂著星星起來,在石壁上練拳術,迎著風練射箭。老阿媽為了鼓勵她繼續苦練,把水仙的名字改為「牡丹」。「牡丹」兩個字,在當地民族的語言中是「曲折」的意思,告誡水仙要經住曲折的考驗。姑娘發誓不辜負阿媽的期望,一定要練出真本事,為鄉親們除害報仇。
大雁飛走了十次又飛回來十次,姑娘從沒有間斷過一天,達子香花開了十次又謝了十次,姑娘的武藝練得十分神奇,揮拳能擊碎石壁,放箭能射斷空中的細線,雙腳一跺能躥出九十九丈遠,可是她不滿足,還繼續練……。
就在牡丹十七歲那年,長白山下更加乾旱,天池不往下流水,老天也不把雨露降到人間,毒辣辣的太陽烤得大地冒煙,乾燥的熱風吹得莊稼、樹木沾火就燃。牡丹下決心要上山去斗惡魔,把天池裡的水引到山下,好解救乾旱。人們聽說牡丹要去戰凶惡的長蟲,都為她獻酒祭天,都祝願她早日凱旋。阿媽給她做了雙千層底鞋,一百九十九歲的老爺爺,給了她一把祖傳的斬妖寶劍。鄉親們囑咐的話兒說了一遍又一遍,送來的禮物一件又一件。牡丹含淚告別了鄉親,把父老的話都牢記在心間,暗暗發下誓言,不消滅長蟲奪下來天池裡的水,就永不回還。
牡丹身背寶劍,一直向長白山頂上走去。長白山高入雲端,長白山樹密不見天。長白山路程遠,要走七七四十九天。牡丹走的腳起了泡,牡丹走的腿疼腰兒酸,可是她不懈勁,鄉親們囑咐的話,一直響在耳邊。長白山的霧濃,看不見路,牡丹眼前有明燈一盞,為鄉親們造福,是她的堅強信念。長白山上的雨多,衣服總也不得干,牡丹心中有團烈火,為引天池裡的水,她不懼火海刀山。長白山上的毒蟲猛獸多,經常出來把路攔,牡丹渾身是膽,因為她身上背著老人給的斬妖寶劍!走了一天又一天,牡丹終於到了長白山頂,一眼就望見長蟲卧在天池邊。它飲著清涼的水,尾巴也泡在水裡邊,那樣子實在清閑。它身旁是堆堆白骨,到處扔著生銹的戈矛、刀劍。見到仇敵,怒火沖天,都是你這惡魔,霸佔著天池裡的水,製造了一個又一個乾旱年,荒蕪多少土地,餓死多少老人孩子,我為了除你,風風雨雨苦練了多少年。今天見到了你,不把你除掉,我決不回還!
牡丹姑娘躲在岩石後面,從身上取下弓箭,瞄準長蟲的左眼,長蟲突然一聲怪叫,張開大口,齜到外面的大牙像鋼叉一般,那嗓子眼猶如一口井,從裡面噴出毒涎,原來它嗅到了有人來在身邊。牡丹心沒驚,身沒顫,心中充滿了仇恨,一心要除掉這個惡魔。她牙一咬,心一橫,嗖地射出了一箭。這一箭不偏不歪,正好射穿了毒蛇的左眼。長蟲疼得在地上打滾,真如倒下來一架小山,周圍的樹木,全被滾倒,岩石也四處飛濺。那長蟲忽然縱身躍起,兇猛地撲向牡丹姑娘。牡丹姑娘雙腳一跺,跳到了對面的山頭上。長蟲吼叫著飛過來,張開大嘴,要把牡丹姑娘吞進肚裡。姑娘靈巧地閃到一邊,就勢向上一跳,跳到長蟲的腦袋上,拔出老人送給的斬妖寶劍,揮劍猛砍。長蟲又蹦又跳,又擺頭又甩尾,要把牡丹姑娘從頭上摔下來,牡丹姑娘牢牢地站在長蟲頭上,拚著力氣,寶劍猛砍。一劍接著一劍,鮮血涌如噴泉。就這樣從山上殺到山下,從這山殺到那山,只殺得天昏地暗,樹倒山顫,虎狼都跑了,雀鳥飛得遠遠。殺了七天七夜,牡丹姑娘沒喝一口水,沒吃一粒飯,可是她想起山下人受的苦難,勇氣倍增,繼續奮戰。後來她想出了一個絕招兒。當長蟲張著大嘴向她撲來時,她手握寶劍,嗖地一下,鑽進長蟲嘴裡面。長蟲高興的發瘋,心想:這回我又勝了,霎時讓你在肚裡變成糞便。
牡丹姑娘從長蟲嘴裡,又到了肚裡,感到又悶又熱,把手中寶劍猛的往下一插,寶劍插透長蟲肚皮,劍尖兒鑽進地里,長蟲疼的猛向前一躥,鋒利的寶劍把長蟲的肚子全都剖開了。長蟲哀叫幾聲,死去了。牡丹姑娘從長蟲肚裡爬到了外面,見到長蟲死了,她高興地真想放聲歡唱,可是眼前一黑,昏倒在山坡上了。她又累又乏,渾身上下血跡斑斑,再也站不起來了,長眠在天池旁邊。百鳥飛來為她歌唱,山風吹來為她把血跡擦乾。百花為她盛開了,天池裡的水,歡蹦亂跳地流下了山。流進池塘里,魚兒飛躍,流進田野里,禾苗迎風招展。流進花叢中,花兒更鮮艷。
山下的鄉親們,見天池裡的水流下來了,流成了一條美麗的江,人們把這條美麗的江叫做牡丹江。
⑦ 東北的歷史
自有文字時起,東北作為一個地區就已載入典籍。《尚書·禹貢》最早把東北載入典籍,把遠古中國劃分「九州」,其中「冀州」,已涵蓋今遼寧省西部地區;
其中分冀州東北是幽州,即遼寧北鎮以西地區簡稱遼西;分青州東北為營州,即今北鎮以東地區稱遼東。
東胡為東北重要的古民族,自商代初年到西漢,東胡存在了大約1300年。最早見於《山海經》東胡在大澤(呼倫湖)東,夷人在東胡東;
東胡以戎族為主體發展起來,發展為山戎、東胡、鮮卑、烏洛侯、室韋、契丹、蒙古各族。
元末元順帝(元惠宗)回到東北祖先之地:東北的嶺北行省東部和遼陽行省是元朝大本營;
他的後代達延汗1470年又重新在東北察哈爾建立北元中心,元朝設立遼陽行省和嶺北行省東部,統轄東北全境。
晚清邊疆危機日甚,清朝被迫開放邊禁,採取「移民實邊」的政策。1861年至1880年代陸續開放了吉林圍場、阿勒楚喀圍場、大凌河牧場等官地和旗地。
1882年(光緒八年)首先在吉林招墾,設立琿春招墾總局,此後又開放了黑龍江地區的土地開墾。並且在1907年,清廷裁撤盛京、吉林、黑龍江三將軍,改置奉天、吉林、黑龍江三省,設巡撫,並設東三省總督。
(7)牡丹江的歷史事件擴展閱讀:
東北古代為女真族,近代為清朝,對於漢人來說東三省歷史相對較短。但在近代也出現很多名人,左右著中國歷史。尤其清朝的康熙盛世時期,中國四方一片繁榮。
代表人物:努爾哈赤,清太宗皇太極,多爾袞,康熙,乾隆,雍正,劉墉,和紳,張作霖,張學良, 曹雪芹,高鄂,馮仲雲,趙尚志,吳克仁等等。
納蘭明珠
納蘭明珠(1635年—1708年),字端范,滿洲正黃旗人,康熙朝重臣,歷任內務府總管、刑部尚書、兵部尚書、都察院左都御史、武英殿大學士、太子太傅等要職。納蘭明珠對康熙議撤三藩、統一台灣以及抗禦外敵等重大事件中起到積極作用。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因朋黨之罪被罷黜,後雖官復原職但不再受到重用。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病故。
⑧ 牡丹江的歷史沿革
牡丹江流域的古代先民在漫長的歷史變革中,由於各個朝代的更替,其稱呼也不盡相同。在夏、商、周時期,被稱為肅慎、息慎和稷慎。在兩漢、魏晉時期,肅慎人改稱為「挹婁」。南北朝時期,挹婁人又轉稱勿吉。隋唐時期,勿吉又轉稱靺鞨,靺鞨族當時分為七個部落,其中佛涅部居張廣才嶺東牡丹江和寧安境內,呈寶部居綏芬河流域。五代時靺鞨族改稱女真,居住在牡丹江流域的舊日渤海國邊民被稱為生女真。到了清朝皇太極即位後,便將族名定為「滿洲」,稱為滿洲族,簡稱滿族,由此牡丹江流域的土著居民又稱為滿族。
公元698年,粟末靺鞨族首領大祚榮在牡丹江上游敦化敖東城建立了「震國」,史稱「舊國」。
公元705年,大祚榮受招唐朝改國號為「渤海」,正式成為唐朝管轄下的地方自治政權。
公元755年,大祚榮之孫,渤海三世王大欽茂將國都遷到今天寧安市渤海鎮,定首都名為上京龍泉府。渤海強盛時期設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疆域包括今吉林省、黑龍江省的大部,遼寧省少部以及俄羅斯濱海地區和朝鮮咸鏡北道、兩江道、慈江道及平安北道的一部分,幅員五千餘里,有戶十餘萬,常備兵數萬,號稱「海東盛國」。公元十世紀初,渤海國開始衰落。
公元926年,契丹攻佔上京龍泉府。渤海末王大湮撰率眾出城投降,渤海國滅亡。
公元928年,契丹將渤海國王族及城內居民遷到契丹腹地今遼南地區,為使渤海人忘其國土,臨行前放火將渤海故都化為灰燼。渤海國從698年建國到926年滅亡,共傳十五世,歷時229年。
公元十二世紀初,女真完顏部崛起。據《金史·本記第一》記載:「始祖居完顏部仆干水之涯」,仆干水就是今天的牡丹江,女真完顏部最早就是居住在這里。
公元1115年,完顏阿骨打建立金國,今寧安、海林、穆棱及牡丹江市區均屬金代胡里改路管轄。
公元1234年,蒙古帝國滅金。牡丹江流域女真族歸於元朝政府統治之下。
公元1368年,元朝滅亡,明朝建立,建洲女真分布在牡丹江、綏芬河、長白山一帶。
明永樂八年(1410年),建州女真斡朵里部酋長努爾哈赤六世祖愛新覺羅·孟特穆率部從牡丹江西岸南行至寧古塔(今海林市舊街鄉)定居下來,這一支女真在歷史上被專稱為建州女真。十年以後,他們東進至今俄羅斯雙城子對面克拉斯諾雅爾山城定居下來,再後來又經過多次遷移,最後定都於新賓的赫圖阿拉。明朝後期,建州女真日益強大,努爾哈赤相繼統一了建洲諸部和海西女真四部。
1608年,努爾哈赤派兵進駐寧古塔舊城,並以此為基地征服了今興凱湖、三岔口、烏蘇里斯克、穆棱、寧安、密山、琿春等地的女真部落。
1666年,寧古塔將軍巴海率部在今寧安市寧安鎮修建新城,同年12月駐地遷往新城,原來的舊址便被稱為「舊城」或「舊街」,寧古塔舊城作為清朝各級章京駐地和治所,自1636年至1666年前後共存30年。
清王朝入主中原後,長期對東北實行封禁政策。後來,為了穩定政權,繼續擴張中原地區的疆域,清王朝從順治到康熙年間不斷往寧古塔一帶撥民和安置有戰功的八旗官兵及其家屬,漢族人逐漸增多。寧古塔遷往新城後,寧古塔作為清朝政府的流放地,先後有大批被朝遷罷職、刻黜的官員和一些有學識的文士被「謫戍」或「遺戍」到這里。他們的到來,對傳播中原文化,加速民族融合、開發建設邊疆都做出了積極貢獻。 1860年,清政府開始對東北地區局部解禁。1881年,清政府開放了寧古塔管轄下的鐵嶺河,1904年,牡丹江流域全部開禁,大批漢族人進入了這一地區。
到了二十世紀初,今天的牡丹江市還是一片人煙稀少、土地荒蕪的地區,當時的地圖記載這一帶叫「黃花甸子」,因有大片黃花點綴於草地上而得名,僅有四、五戶人家分散居住,屬於寧安第五區管轄。1903年,沙俄修築的中東鐵路在牡丹江沿岸修建了一座車站,因車站南臨牡丹江,便為車站命名為牡丹江車站,這便是今日牡丹江的雛形。從此,人口不斷增加,牡丹江站開始迅速發展。
1907年,清政府將東三省將軍制改為行省制,牡丹江境域屬吉林省寧安府管轄。民國初年,牡丹江地域沿襲清制,仍歸吉林管轄。
1932年5月,日本侵略軍佔領牡丹江站等地,1937年1月,成立偽牡丹江省公署,轄寧安、穆棱、東寧、密山、虎林五縣。同年12月1日,正式成立偽牡丹江市公署,當時的牡丹江省共轄5縣1市,省會設在牡丹江。
1945年8月14日,蘇聯紅軍進駐牡丹江。日本侵略者敗退,偽東滿省公署和牡丹江市公署同時解體。同年8月18日,在蘇聯紅軍的幫助下,成立了牡丹江市地方治安維持會。受東北黨委員會派抗聯幹部20餘人進入牡丹江市,建立了牡丹江衛戍司令部,維持剛解放的地方治安。1945年10月14日,在中共領導下的民主政府成立,軍區司令員李荊璞擔任市長。隨後延安幹部團團長張聞天等高級幹部陸續到達牡丹江市,張聞天同志以中共中央東北及駐牡丹江地區代表的身份,指揮和領導了這里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