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請教山東省濰坊市昌邑市的歷史沿革
歷史文化悠久 昌邑秦時設縣,宋朝定名,有2200多年的建縣歷史,史稱鄑邑,北海,都昌。1994年7月撤縣設市。 古稱鄑邑、都昌。春秋時設城邑,本齊之都昌邑,漢因置都昌縣。唐朝時,稱北海。宋建隆三年(962年),稱昌邑,以邑在漢之都昌城,故名。1994年6月10日,撤銷昌邑縣,以原昌邑縣的行政區域設立縣級昌邑市。 1993年7月2日,撤銷昌邑縣龍池鄉,設立龍池鎮;撤銷青鄉鄉,設立青鄉鎮;撤銷卜庄鄉,設立卜庄鎮,撤銷倉街鄉,設立倉街鎮;撤銷丈嶺鄉,設立丈嶺鎮。 1995年,昌邑市轄13個鎮、9個鄉:都昌鎮、柳疃鎮、青鄉鎮、龍池鎮、卜庄鎮、倉街鎮、飲馬鎮、塔耳堡鎮、岞山鎮、石埠鎮、圍子鎮、下營鎮、丈嶺鎮、李家埠鄉、夏店鄉、東冢鄉、宋庄鄉、南逄鄉、流河鄉、雙台鄉、太保庄鄉、北孟鄉。 1996年12月27日,撤銷昌邑市北孟鄉、李家埠鄉,設立北孟鎮、李家埠鎮(魯政函民字[1996]62號)。 1997年7月4日,撤銷都昌鎮,分別設立奎聚、都昌兩個街道辦事處(註:以原都昌鎮北海路以東的行政區域設立奎聚街道辦事處,以原都昌鎮北海路以西的行政區域設立都昌街道辦事處),將雙台鄉的北褚、南褚、東褚、前埠、後埠5個行政村,南逄鄉的劉埠、王逄2個行政村,李家埠鎮的高家道照、長埠2個行政村劃歸都昌街道辦事處管轄(魯政函民字[1997]28號)。1997年7月9日,撤銷宋庄鄉,設立宋庄鎮(魯政函民字[1997]31號)。 2000年,昌邑市轄2個街道、15個鎮、6個鄉。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683182人,各鄉鎮人口: 奎聚街道 52339 都昌街道 37342 李家埠鎮 29325 柳疃鎮 30103 青鄉鎮 19711 龍池鎮 25526 下營鎮 7909 卜庄鎮 31930 圍子鎮 41922 倉街鎮 27408 宋庄鎮 30513 石埠鎮 30738 飲馬鎮 44560 北盂鎮 39933 昨山鎮 35531 丈嶺鎮 24907 塔耳堡鎮 32513 南逢鄉 22445 雙台鄉 31126 東冢鄉 18481 夏店鄉 20300 流河鄉 17850 太保庄鄉 30770 2001年,昌邑市進行行政區劃調整:李家埠鎮劃歸奎聚街道,青鄉鎮劃歸柳疃鎮,南逄鄉劃歸都昌街道,下營鎮和東冢鄉劃歸夏店鄉,倉街鎮劃歸圍子鎮,流河鄉劃歸石埠鎮,塔耳堡鎮劃歸丈嶺鎮。 截至2002年12月31日,全市總面積1812平方千米。轄2個街道、11個鎮、2個鄉,818個行政村(居委會)。年底全市總人口68.03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9.54萬人。 2003年,全市總面積1812平方千米。轄15個鄉(鎮、辦事處),818個行政村(居委會) 。年底全市總人口67.7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3萬人。 2006年,昌邑市轄2個街道、11個鎮、2個鄉:奎聚街道、都昌街道、柳疃鎮、龍池鎮、夏店鎮、卜庄鎮、圍子鎮、宋庄鎮、石埠鎮、飲馬鎮、北孟鎮、岞山鎮、丈嶺鎮、雙台鄉、太保庄鄉。 2007年,昌邑市將2個街道、11個鎮、2個鄉調整為2個街道、6個鎮、1個鄉:撤銷雙台鄉,並入都昌街道;撤銷夏店鎮,並入卜庄鎮;撤銷宋庄鎮,並入圍子鎮;撤銷石埠鎮、岞山鎮,並入飲馬鎮;撤銷丈嶺鎮,將原丈嶺鎮的40個村(即2001年行政區劃調整前原丈嶺鎮轄區)與太保庄鄉合並設立太保庄鎮,將原丈嶺鎮的45個村(即2001年行政區劃調整前原塔耳堡鎮轄區)並入北孟鎮。 2007年,將太保庄鎮、岞山鎮、丈嶺鎮(連同峽山及峽山水庫)劃歸濰坊市峽山生態經濟開發區(還包括飲馬的幾個村)。 2008年,將部分村莊的歸屬鄉鎮做了調整。比如原屬於北孟的小營村劃分給飲馬鎮。
『貳』 昌邑的歷史
昌邑古城:其治所位於山東省巨野縣城南27公里的大謝集鎮前昌邑村,是西漢山陽國、昌邑國的都城。
城址上現有前昌邑、後昌邑、侯花園、城角劉四個村莊,范圍內發現大量漢代遺物和少量的戰國遺物,有瓦,小鼻罐,淺盤細柄豆,壺,銅鏃,鐵柱,弩機,陶井圈等。還發現了石磨,石槽房屋基址,釀造窯址。另有部分唐、宋、金、元時期的遺物如:鐵釜、研究碗、盤等。大量的文化遺存,為我們研究古昌邑的歷史與興衰提供了可靠的實物資料。
1992年,被公布為山東省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昌邑,春秋戰國時期為邑,秦時設縣,西漢時期為郡治。
漢景帝中元六年(公元144年)分梁地,置山陽國,封梁孝王之子劉定為王,從此昌邑城就成為王國之都。
漢武帝建元五年(公元前136年),改山陽國為山陽郡。
天漢四年(公元前97年),改山陽郡為昌邑國,封期子劉髆[bó]為昌邑王。
劉髆在位十一年,死後其子劉賀繼位。
公元前74年,漢昭帝駕崩,因無子嗣,劉賀被征為帝,僅在位僅27天,因昏庸淫亂,被大將軍霍光所廢,霍光親自送劉賀回巨野繼續做昌邑王,其後劉賀被貶為海昏侯。
漢宣帝本始元年(公元前73年),改昌邑國為山陽郡,至東漢,改為兗州刺史部。
1980年、1982年,菏澤地區文物工作隊對該城址進行了兩次調查勘探,探清古在平面略呈方形,檔城牆長1215米,西城牆長1377米,北城牆長1585米,南城牆長1720米。城牆分段板築,土質為摻有石灰的粘性黑土,夯層9、10、11厘米不等。
《山東通志》載:此城「縱橫皆六里」,「外城周長三十餘里」。
昌邑自古便是兵家必爭之地,秦二世二年的"楚漢之戰".漢景帝三年的"七國之乩"平叛之戰等都曾發生在這里.昌邑又是走蛟卧虎之地,孕育出許多曠世梟雄.西漢初,梁王彭越從這里揭竿,東漢末,費亭候曹操任兗州牧於此.自戰國至魏晉是昌邑的鼎盛時期,這一帶是當時重要的交通要道和冶造貿易中心.西漢時,昌邑城內已有了自己的冶鐵業和專門管理冶鐵的鐵官,是當時全國49處從事鐵器生產的官辦工業之一.據<<漢書>>記載,當時昌邑從事冶鐵生產的工役就是280從繁榮昌盛逐漸走向衰落.迨至元末,黃河幾次決口,厚厚的泥沙把這座古城湮沒在黃土之下,僅留下城廓殘桓隱約可現。
據《巨野縣志》記載,明清時期,每當陰雨天,人們仍然隱隱約約看到城闕形,這就是著名的野古八景之一的"昌邑煙雨"。後人作憶秦娥"昌邑懷古"贊日:煙雨歇,漠漠故城雄關堞。雄關堞,殘陽晚照,漢家陵闕。楚漢交兵流碧血,酈商沖鋒泣壯烈。泣壯烈,彭王略地,千古英傑。[1]
昌邑古城處在一個盛產五穀的富庶地區的中心,因此就成了當時的經濟都會。北方的牛馬牲畜,南方的絲茶竹器,東方的魚鹽海產,西方的皮革紋族,都可以在昌邑買到,商業貿易發達,全國各地的特產都齊聚此地,形成了貿易特資集聚地。
從1977年出土的1056件文物的禹梁山漢墓隨葬物品中可以看出,當時昌邑不僅桑麻遍野,盛產五穀,而且有了比較先進的冶鐵工廠。據查證,古城內外,地上地下的丈物古跡極為豐富,除已在禹梁山發掘了漢昌邑王劉骨尊之墓外,還有梁王彭越墓、漢荊州刺史李剛墓、漢御史大夫卜式墓、西侯樓文化遺址、兗州刺史楊叔恭碑等。東漢時,城內建有一佛塔,名昌邑塔,為全國少有的古塔之一。由於以後幾次大的黃河決口,這座雄偉的古城便長眠於地下了,但每遇陰雨煙霧天,人們仍然隱隱約約可以看到這座古城的城門、城垛、垣牆、宮殿,這就是著名的巨野八景之一一「昌城煙雨」。
昌邑還是東漢名儒楊震辭金之所。清代之人在昌邑立了楊震辭金碑,碑陽刻「楊震卻金處」五個大字,碑陰刻有楊震的生平和政績。西漢、東漢、三國、兩晉、隋唐均在此建都設郡,一度成為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的交流中心。
『叄』 昌邑抗戰歷史600字作文
在,我們的生活十分美好。可你,是否想過,現在的幸福生活來的?這可是戰士用自己滾燙滾燙的鮮血換來的。這個代價太大了!今天,讓我們來顧過去的點點滴滴吧!
在抗日戰爭史文章中,我看到了炮火連天、濃煙滾滾的戰場。一個個滿身鮮血、汗流浹背、奮力拚搏的八路軍戰士們。萬山叢中,青紗帳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敵後抗日游擊健兒到處逞英豪;雁翎隊、敵後武工隊、鐵道游擊隊,地道戰、地雷戰、麻雀戰……使驕狂一時的日本侵略者陷入到敵後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我還看到了19路軍組織的「敢隊」出發前接受長官的指示。接著,「一、二八」的戰火首先在閘北燃燒。一個個19路軍沉著應戰。我還看到抗戰1月27日午後,日軍准備開火的消息使住在北四川路一帶的上海居民紛紛湧向租界避難。最後,蔡延鍇軍長臨前線指揮……
「淞滬會戰」中「八百壯士」的忠貞獎章,「血戰台兒庄」的殺敵大刀,「武漢會戰」中斃敵3000餘人的萬家嶺大捷中繳獲的戰利品……抗戰初期,國民黨數百萬軍隊對日軍進攻進行了正面作戰,給日軍以沉重打擊,粉碎了日本軍國主義者「速戰速決」的美夢。
「抗日則生,不抗日則,抗日救國,已成為每個同胞的神聖天職!」「平津危急!華北危急!中華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實行抗戰,才是我們的出路。」「堅持抗戰,堅持持久戰,堅持統一戰線,最後勝利必然是中國的。」
中國共產黨,率先吹響抗戰的號角。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在中國共產黨的積極努力和推動下,國共兩黨拋棄恩怨再次走到一起,中華民族全面神聖抗戰從此以燎原之勢燃燒起來。
這場在1945年9月3日贏得的戰爭勝利全然不同以往110年前的甲午戰爭。從1840年開始到抗日戰爭勝利的105年間,幾乎所有的大中小帝國主義國家都侵略過中國,而我們惟一贏得的,就是60年前的那場勝利。那是近100年來積貧積弱的中國第一次在一場生存亡的民族戰爭中取得勝利,這場勝利改變了中華民族的歷史命運,喚醒了沉睡了幾個世紀的中國。
歷史學家陳寅恪曾說:「國可亡,史不可滅」,因為修史「系吾民族精神上生一大事」。在2005年
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之際,我了解這段悲壯而可歌可泣的歷史,作為一名中國學生,無疑是責無旁貸,卻又是一件難以承載的任務。
同學們,戰士們就是這樣拋頭顱,灑熱血,用汗水和鮮血換來的新中國。讓我們勿忘國恥,好好學習,成為祖國的棟梁之才,將來振興中華!
革命戰士永垂不朽
『肆』 山東濰坊昌邑歷史名人
傅振邦,字維屏,號梅村,因出生於入梅之日而得此號,山東省萊州府平度州昌邑縣蟲埠村人。嘉慶十九年四月二十五日[1814.6.13]戌時生。道光十四年中武舉,道光十六年中進士,歷任湖南長沙協中軍都司、綏靖鎮右營都司、湖廣鎮筸鎮中軍游撀、湖南撫標中軍參將、貴州定廣協副將、管帶湖南官兵副將,江蘇徐州鎮總兵、總兵銜提督、河南巡撫、廣西記名提督、雲南提督、直隸提督、直隸總督[同治11年曾國藩病重間及李鴻章在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間,台灣故宮清史檔案有記載]、國朝多次委任三省、十一省軍欽差經略大臣(其權職高於總督,掌管軍、政等要務;關於其子鳳颺教案處理件,皇帝所述);任直隸提督後期,兼督京師九門軍政要務、晚年圖安靜,且一直從心理上對慈禧掌政有成見,於是請調湖北任提督。後被國朝敕封為建威將軍;逝後晉封榮祿大夫等
『伍』 昌邑區的歷史沿革
昌邑區以境內過去的昌邑屯得名。
清乾隆九年(1744年),山東省昌邑縣李家郜、西營庄、徐家官莊飢民逃荒來吉林城東五里許(今維昌街道境內)落戶,從而形成屯落,按原籍取名昌邑屯,昌邑屯屬奉天府永吉州所轄。
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永吉州改為吉林廳,昌邑屯隸屬吉林廳。
清光緒八年(1882年),設立吉林分巡道,吉林廳改為吉林府,昌邑屯歸屬吉林分巡道吉林府所轄。
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吉林將軍衙門該立行省,昌邑屯歸屬吉林省吉林府管轄。
民國二年(1913年),吉林府改吉林縣。昌邑屯為吉林省吉林縣所屬。
民國四年(1915年)3月,吉林省城警察廳改為省會警察廳,昌邑屯劃歸省會警察廳第三警察區所屬。
民國十八年(1929年),吉林市政籌備處成立,警察區改為行政區,昌邑屯又為吉林市第三行政區所轄。
東北淪陷後,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4月1日,偽市公署成立。以昌邑屯為中心,將全市劃為5個行政區。區以昌邑屯命名,設昌邑區事物所。團山子屯、八家子屯、東大灘、向陽屯為吉林市屬昌邑區。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廢保、甲制,設東旭、同昌、護昌、東局子、東大灘、維昌町會。管界,西起吉林火車站場東牆外和市制材廠鐵路專用線,東至嫩江接街和農安街,北起鐵路三角線,南至松花江沿,面積2.65平方千米。
民國三十年(1941年)8月,日偽當局為強化統治,將全市劃為10個區,廢町公所(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1月改町會為町公所),成立分區。昌邑區事務所下屬向陽、同昌、維昌、護昌、康祥、永安、瑞昌、靖安八個分區。管界,北延至巴虎屯,東、南兩側均延至江沿,面積增加到11.24平方千米。
抗戰勝利後,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2月16日建立昌邑區民主政府。同年5月28日,國民黨政府占據吉林市期間設立昌邑區,置區公所,下設向陽等21個保,轄786甲,甲下5戶為一組。在區、保之間設有聯保,昌邑區設向陽等8個聯保。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3月9日,吉林市解放。同年4月29日將全市劃為城內五區,城外五區,廢區公所建制,置區人民政府。昌邑區為城內五區之一,設振昌等八個閭,下為鄰。8月13日,廢閭、鄰制,建立維昌等8個街政府,下為居民組。
1949年1月12日,按市人民政府決定,昌邑區增設錢家屯、江灣路、振昌三個街政府。同年7月16日,昌邑區政府改制為昌邑區公所,作為市政府派出機構。
1951年8月23日,恢復區政權,昌邑區改稱第一區人民政府。
1953年4月25日,撤銷第二區(朝陽區)人民政府,將其所轄的怡春里、文廟街公所全部及民主路、車站街公所大部劃歸本區、增建怡春里、文廟、民主路、車站4個街公所。共計領屬九個街公所。管界,東、南兩面至松花江,西面則以重慶街、陽春、東寧胡同、民主路(吉林大街北段)分界,與第二區(原三區,即通天區)接壤,北止吉沈鐵路線與第八區(哈達灣區)毗鄰。面積由11.24平方千米增至15.91平方千米。
1954年1月12日,第一區領屬的維昌等10個街公所分別易制街道居民委員會。
1955年4月19日,第一區改稱昌邑區。同時,東大灘等九個街道居民委員會分別改為街道辦事處。
1956年5月30日,昌邑區人民政府改稱昌邑區人民委員會。
1959年1月12日,昌邑區劃分為昌邑、鐵路兩個人民公社。昌邑人民公社管轄巴虎屯等10個管理區,面積9.09平方千米。撤銷通天區所屬五個管理區,劃歸昌邑人民公社。共轄15個管理區,總面積11.86平方千米。
1960年8月1日,原15個管理區合並為東市場(怡春里、車站、桃原路3個管理區),文廟、大東門、巴虎屯、東局子、民主路、南馬路分社。
1962年3月28日,撤銷城市人民公社建制,恢復昌邑區人民委員會。昌邑、鐵路兩個人民公社所屬的分社並歸昌邑區,並調整為東市場(怡春里)等12個街道辦事處。管轄區,東起松花江岸,西止琿春街,南起江灣路,北止蓮花泡山麓,計15.32平方千米。
1968年3月21日,昌邑區人民委員會易制為昌邑區革命委員會。
『陸』 昌邑柳疃東陳事件(生活幫)
那個男的是昌邑的敗類,我們都要鄙視他
『柒』 公元前119年發生了哪些歷史事件
公元前年,又稱為元狩四年。這一年發生的大事有:西漢發行皮幣;霍去病出代郡塞擊敗匈奴;西漢名將李廣逝世;衛青出擊匈奴等等。
公元前119年(漢武帝元狩四年),衛青出擊匈奴,至窴顏山的趙信城(約在今蒙古國杭愛山西南),獲得匈奴儲存的大量粟米。證明在與中原的長期交往中,匈奴已逐步掌握了農業生產技術,從事於農業生產。 公元前119年(漢武帝元狩四年),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當時,漢朝業已控制了河西走廊、積極進行武帝時對匈奴最大規模的一次戰役,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目的是與西域各族加強友好往來。 公元前119年(漢武帝元狩四年),霍去病出代郡塞擊敗匈奴,封狼居胥山(為今蒙古人民共和國境內肯特山),霍去病挫敗了匈奴的勢力--左賢王部。保衛了邊陲的安全,減輕了中原人民的痛苦。 公元前119年(漢武帝元狩四年),西漢宣布實施鹽鐵專賣政策。西漢鹽鐵專賣實行的效果很好,不僅西漢州縣財政富饒,西漢國家府庫也大為充盈。甲車之費,克獲之賞,以億萬計,全由大司農保障供給。 公元前119年(漢武帝元狩四年),鹽城建縣。鹽城,東臨黃海,面積1.5萬平方公里。以「東方濕地、水綠鹽城」而聞名。 鹽城還是中國重要的革命老區之一,曾有「西有延安,東有鹽城」之說。鹽城擁有中國規模最大、資料最全、最具代表性的新四軍紀念設施。 公元前119年,馬略,G.當選保民官,後又任大法官。馬略,G.古羅馬統帥、政治家。馬略,G.參加努曼提亞(西班牙)戰爭,作戰勇敢。在長期軍事生涯中,馬略,G.接近士兵,享有聲望,亦深知羅馬軍事上的利弊。在對日耳曼人作戰期間,領導並完成了一次有名的軍事改革。 公元前119年(漢武帝元狩四年),寶坻大蒜傳入中國。寶坻大蒜百合科,蔥屬,原為野生,根莖小而瓣少。味濃甚辣。初在長安種植,唐朝以後傳至中國北方各省。 寶坻大蒜是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帶來中原。
公元前119年發行白金三品大額貨幣
公元前119年(漢武帝元狩四年),漢武帝發行兩種大額貨幣。一種是在一塊一尺方的白鹿皮的四周綉上彩色絲邊,稱皮幣,皮幣值四十萬,用宮苑中的白鹿皮製成。每張一方尺,飾以彩畫。典出《史記‧平準書》描述皮幣:「乃以白鹿皮方尺,緣以藻繢,為皮幣,直四十萬。」一種是用銀錫合金制幣,稱白金三品。白金三品是指:圓形龍幣,又名白選、白饌,圓形而有龍紋,重八兩,值三千;方形馬幣,方形而有馬紋,重六兩,值五百;橢形龜幣,肉圓好方,幣形像龜,以龜甲為幣文,重四兩,值三百。 公元前119年(漢武帝元狩四年),漢武帝頒布加重工、商稅收的法令措施。這項法令措施當時稱算緡(音民,以絲繩由錢孔以貫錢,一貫一千錢),告緡(即對工商業者徵收重稅和違反稅收法令要加懲罰)。這項法令措施建議最初曾由御史大夫張湯提出。由桑弘羊主持執行。算緡是命令工商業者(不論有無市籍)必須如實登記資產,經商者每緡二千錢每年征稅一算(一百二十文錢,約合整個資產的6%);手工業者每緡四千錢每年征稅一算(約合整個資產的3%)。還規定除官吏、三老及北邊騎士外,凡有軺車(單馬小車)一乘征稅一算,商人軺車一乘征稅二算。船長五丈以上者征稅一算。對隱瞞 不報或所報不實,罰戍邊一年並沒收其全部財物。告緡是獎勵告密,告密者可得所被罰者一半所罰。這種規定對商賈尤其故意隱瞞者、大工商業者打擊很大,另還進一步採取放縱告緡辦法。施行的結果,使朝廷得到工商業者的財物以億計,私屬奴婢千萬數,田地大縣數百頃、小縣百餘頃。
公元前119年(漢武帝元狩四年),李廣逝世。李廣是西漢名將,隴西成紀人。其先祖李信為秦國名將,曾率秦軍追逐燕太子丹直到遼東。匈奴大舉入侵邊關,李廣少年從軍,抗擊匈奴。他作戰英勇,殺敵頗眾,使漢文帝大為贊賞。吳王、楚王叛亂時,李廣以驍騎都尉官職跟隨太尉周亞夫出征平叛,在昌邑城下奪得叛軍軍旗,立下顯赫戰功。李廣因為抗擊匈奴的入侵,李廣在匈奴軍中贏得了「漢之飛將軍」稱號。一次,李廣外出打獵,看見草中大石,以為是虎而一箭射去。待他近看時,方知射中的是大石,而那枝箭卻深深地射入了石中。他張弓對石再射,卻始終不能再將箭射入石中了。公元前119年,漢朝與匈奴在漠北展開大戰,李廣因為迷路,沒能及時與衛青大軍會合,衛青大怒並命長史追究,李廣憤而自殺。
『捌』 昌邑的名勝古跡
文物古跡
(一)古文化遺址 1、千戈庄龍山文化遺址 位於現北孟鎮千戈庄西南50米處,南北長20餘米,東西寬100餘米,內涵不太豐富,暴露較少,曾出土素麵加沙黑陶器殘片。 2、石埠西村商周遺址 位於現石埠鎮西村西50米牛頭埠南坡,東西長200餘米,南北寬100餘米,文化層厚1.5米。內涵豐富,有大量的陶片和獸骨,上周時代的繩紋器物殘片多有出土。1981年確立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博陸山周代遺址 位於飲馬鎮山陽村北(西距濰河約1000米),整個遺址坐落在博陸山西南坡上,西北東南向,長300餘米,寬200餘米,陶片暴露較多,出土有豆把,罐口沿,鬲足等標本,現藏市圖書館。 (二)古城遺址 1、故城遺址 位於龍池鄉利漁村東南方約2000米處,南北寬200餘米,東西長300餘米,古城址比周圍地面高出1餘米,被利漁村民拓為耕地。遺址有許多被鹽鹼腐蝕的陶片,紋飾難辨。1979年確立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密鄉故城遺址 位於圍子鎮古城村。故城遺址東西南北各500米。解放後群眾用土將四周原有城牆殘基取平,但遺跡尚存。西牆北端,開挖了1條寬20餘米、深2米的南北大溝,暴露出許多磚瓦陶片和一口古代水井,井壁有陶圈壘成,現已淤平。遺址出土文物有:卷雲紋瓦當、"齊化法"刀幣、銅戈、銅鏃等。 3、都昌故城遺址 位於今昌邑市第一中學、昌邑師范、市人民醫院、市檢察院駐地,北城牆在現檢察院北側,南城牆在市人民醫院南端,東與西關相鄰,西與劉家辛戈毗連,東西300餘米,南北400餘米,昌邑一中基建時出土許多漢代陶器,現藏市圖書館。昌邑師范南側曾掘出一口陶圈砌成的水井,早已淤平。1978年文化館基建,挖出漢代陶片及卷雲紋瓦當若干。 4、膠陽故城遺址 西漢時為膠陽候國,位於塔耳堡鎮高陽村。遺址南北長450餘米,東西寬300餘米,高陽村坐落其上。城址破壞嚴重,面貌全非,在該城內只能發現漢代的磚瓦殘片。 (三)古墓葬 1、埠頭戰國墓 位於現石埠鎮埠頭村北100米的土埠頂上,封土高3.5米,封土底徑約22米。墓室為土穴,內有積石,穴長寬各約3米。1977年,從封土底部挖出器物若干,其中有銅敦一件,玉璧殘部一件,水晶扳指一件,水晶環兩個,瑪瑙環、玉環各一件,銅帶勾一件,骨器兩件。這是戰國時期卿、大夫的墓葬。 2、高陽候墓 位於塔耳堡鎮高陽村西南約1000米處,堡陔埠的南端,原有封土高約10米,"文革"期間將封土取平,現可辨墓道口痕跡。此冢即高陽候孫並之墓。1979年確立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固王冢墓群 位於雙台湘南興福、北興福村西,虞河東岸。原有墓葬九座,稱為"九頂蓮花冢",並各有其名--斗冢子、升冢子、簸箕冢子、蓋墊冢子、半邊冢、東高廟、西高廟、焦冢子、仙姑冢,到底那座是固王冢尚難斷定。"文化大革命"中,有四座被挖,五座尚存。在被挖的仙姑冢與升冢子中出土了一批陶器與銅器。陶器主要有盉盉、耳環、雞形器、鳥形器等,全為泥制灰陶,造型生動;銅器有印章、洗、帶勾、勺、駑機等,非常精緻,其中銅印為方形長、寬、高均為2.3厘米,上有四個篆字"劉小字印",頂有橋式鈕。根據出土文物鑒定為東漢墓葬。1979年確立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4、大埠漢墓 位於都昌大埠村西端,1982年文物普查時發現畫像石2塊,長1.1米,寬1.5米,厚0.18米,正面刻有人像。這是一座東漢墓葬。 5、林家埠漢墓 位於石埠鎮林家埠村南150米處,墓葬封土高約3米,底徑約7米。1975年在墓南側開挖排水溝時,發現銅壺1件,重15公斤,還有瓷壺2件,現已不存。根據出土文物鑒定為漢代墓葬。 6、黃福墓 位於都昌鎮黃家辛戈村西北,昌邑縣印刷廠東,墓室為石頭結構。原有封土高約10米,四周圍有磚牆,院門向東,並有台階數級可攀。院內植松柏,墓前有明代楊士奇所撰墓碑兩塊,墓道兩旁有白理石石人,石馬,為明代御葬,抗日戰爭期間,墓室被盜,"文化大革命"期間,圍牆被拆,石人、石馬被砸。1979年確立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7、黃元御墓 位於都昌鎮黃家辛戈村南300米處,風土高1.5米,底徑2.5米,墓前有石碑一座。1985年確立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昌邑姜氏祠堂
姜氏祠堂坐落於昌邑城裡南隅十字街南巷一號,解放路中段路西。現有正廳五間,東西廂房各三間,南大門一間及東西耳房各兩間。西院北屋五間,南屋五間連大門一間。佔地面積約九百平方米。祠堂建築全部為磚木結構,青瓦覆頂,脊飾吻獸。正廳前出廊檐,明柱六支,每柱頭梁端篆刻自東向西分別為「福、營、邱、分、派、壽」六字。大門十柱落地,門枕為精雕石鼓。一九八六年確立為昌邑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一九八九年政府撥款,將其修繕一新,署文物管理所。一九九七年博物館成立後歸屬其管轄至今。二零零七年成為省重點保護單位,目前正在申請成為國家重點。 據史書記載,「姜氏受姓於姜水,著於營丘,大於齊之桓景,而後繁衍於濱海諸郡」。昌邑一派則於宋末靖康年間(1127年-1128年)由寧海彤嶺(金朝寧海州彤嶺,現山東省乳山市徐家鎮峒嶺村)遷來,始祖為喜公,傳六世後無考。一世祖為文慶公,於元代自黃縣遷來。經六百餘年繁衍,現已成為昌邑望族。姜氏名人輩出,遠者史書有載,此不再贅,近者於明正統年間(1436年-1449年)五世祖瑄公、嘉靖年間(1522年-1566年)八世祖民望公均為御醫。六世祖鏜公官為南直隸鳳陽府通判。自清康熙始,我族更顯赫一朝,十一世士禎公,後入旗籍改李姓,官至江西、廣東巡撫,為清初肱股大臣、封疆大吏。其子煦公任蘇州織造三十二年,長期兼視兩淮鹽漕御史,後進階戶部右侍郎、大理寺卿。其侄焯公累升徐州知州,另一侄煌公在刑部為官,曾出資興築濰河堤防,至今受益。 尊宗敬祖,必建祠堂,此前昌邑姜氏各村各自修祠,規模卑小,不便祭奠。清嘉慶二十二年(1817年),昌邑姜姓闔族議定,在城裡購地一段,建先祠一處。由衷四、雲衢二公率先捐資,共集錢五百二十緡。先建正廳五間,東西廂各三間,並於廳西新營北屋五間,南偏九間,大門一間及四周牆垣。道光八年,可法公又出私田數畝,用每年所收田租之息作為祠堂修葺管理及祭祀之費。民國八年至十一年(1919年-1921年),續濤公率縣內二十六村並族人六十三人,共集資一萬余千錢(每千錢當銀元一元),對祠堂進行重修。姜泊庄其璐公一人捐資五千元,佔全部捐資的一半,至今為人稱頌。新中國成立後,將祠堂收歸國有,不再祭祀。
『玖』 昌邑歷史
一、歷史沿革
昌邑市歷史悠久,據北孟千戈庄出土的黑陶片鑒定,屬龍山文化,距今4000多年。據載夏禹分天下為九州始,此地即屬青州,春秋設城邑。屬紀國,齊師滅紀,改稱都昌,宋建隆三年(公元962年),析北海安鄉置昌邑。金代昌邑屬山東東路益都府濰州。明洪武九年,改屬萊州府,洪武十年並入濰縣。1941年,昌邑縣人民政府在瓦城成立,1945年日軍投降,分置昌邑、昌南兩縣屬膠東區西海專區,1950年改屬昌濰專區,1983年屬濰坊市。
二、文物古跡
(一)古文化遺址
1、千戈庄龍山文化遺址 位於現北孟鄉千戈庄西南50米處,南北長20餘米,東西寬100餘米,內涵不太豐富,暴露較少,曾出土素麵加沙黑陶器殘片。
2、石埠西村商周遺址 位於現石埠鎮西村西50米牛頭埠南坡,東西長200餘米,南北寬100餘米,文化層厚1.5米。內涵豐富,有大量的陶片和獸骨,上周時代的繩紋器物殘片多有出土。1981年確立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呂山周代遺址 位於飲馬鎮山陽村北(西距濰河約1000米),整個遺址坐落在呂山西南坡上,西北東南向,長300餘米,寬200餘米,陶片暴露較多,出土有豆把,罐口沿,鬲足等標本,現藏市圖書館。
(二)古城遺址
1、故城遺址 位於龍池鄉利漁村東南方約2000米處,南北寬200餘米,東西長300餘米,古城址比周圍地面高出1餘米,被利漁村民拓為耕地。遺址有許多被鹽鹼腐蝕的陶片,紋飾難辨。1979年確立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密鄉故城遺址 位於圍子鎮古城村。故城遺址東西南北各500米。解放後群眾用土將四周原有城牆殘基取平,但遺跡尚存。西牆北端,開挖了1條寬20餘米、深2米的南北大溝,暴露出許多磚瓦陶片和一口古代水井,井壁有陶圈壘成,現已淤平。遺址出土文物有:卷雲紋瓦當、"齊化法"刀幣、銅戈、銅鏃等。
3、都昌故城遺址 位於今昌邑市第一中學、昌邑師范、市人民醫院、市檢察院駐地,北城牆在現檢察院北側,南城牆在市人民醫院南端,東與西關相鄰,西與劉家辛戈毗連,東西300餘米,南北400餘米,昌邑一中基建時出土許多漢代陶器,現藏市圖書館。昌邑師范南側曾掘出一口陶圈砌成的水井,早已淤平。1978年文化館基建,挖出漢代陶片及卷雲紋瓦當若干。 4、膠陽故城遺址 西漢時為膠陽候國,位於塔爾堡鎮高陽村。遺址南北長450餘米,東西寬300餘米,高陽村座落其上。城址破壞嚴重,面貌全非,在該城內只能發現漢代的磚瓦殘片。
(三)古墓葬
1、埠頭戰國墓 位於現石埠鎮埠頭村北100米的土埠頂上,封土高3.5米,封土底徑約22米。墓室為土穴,內有積石,穴長寬各約3米。1977年,從封土底部挖出器物若干,其中有銅敦一件,玉璧殘部一件,水晶扳指一件,水晶環兩個,瑪瑙環、玉環各一件,銅帶勾一件,骨器兩件。這是戰國時期卿、大夫的墓葬。
2、高陽候墓 位於塔爾堡鎮高陽村西南約1000米處,堡陔埠的南端,原有封土高約10米,"文革"期間將封土取平,現可辨墓道口痕跡。此冢即高陽候孫並之墓。1979年確立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固王冢墓群 位於雙台湘南興福、北興福村西,虞河東岸。原有墓葬九座,稱為"九頂蓮花冢",並各有其名--斗冢子、升冢子、簸箕冢子、蓋墊冢子、半邊冢、東高廟、西高廟、焦冢子、仙姑冢,到底那座是固王冢尚難斷定。"文化大革命"中,有四座被挖,五座尚存。在被挖的仙姑冢與升冢子中出土了一批陶器與銅器。陶器主要有盉盉、耳環、雞形器、鳥形器等,全為泥制灰陶,造型生動;銅器有印章、洗、帶勾、勺、駑機等,非常精緻,其中銅印為方形長、寬、高均為2.3厘米,上有四個篆字"劉小字印",頂有橋式鈕。根據出土文物鑒定為東漢墓葬。1979年確立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4、大埠漢墓 位於都昌大埠村西端,1982年文物普查時發現畫像石2塊,長1.1米,寬1.5米,厚0.18米,正面刻有人像。這是一座東漢墓葬。
5、林家埠漢墓 位於石埠鎮林家埠村南150米處,墓葬封土高約3米,底徑約7米。1975年在墓南側開挖排水溝時,發現銅壺1件,重15公斤,還有瓷壺2件,現已不存。根據出土文物鑒定為漢代墓葬。
6、黃福墓 位於都昌鎮黃家辛戈村西北,昌邑縣印刷廠東,墓室為石頭結構。原有封土高約10米,四周圍有磚牆,院門向東,並有台階數級可攀。院內植松柏,墓前有明代楊士奇所撰墓碑兩塊,墓道兩旁有白理石石人,石馬,為明代御葬,抗日戰爭期間,墓室被盜,"文化大革命"期間,圍牆被拆,石人、石馬被砸。1979年確立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7、黃元御墓 位於都昌鎮黃家辛戈村南300米處,風土高1.5米,底徑2.5米,墓前有石碑一座。1985年確立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四)文物
銅器有:"五銖"錢范,膠西候印,"O"幣,刀幣,"銅仿壺"與"半兩銅錢"等。工藝美術有:玉璧,木雕水牛牧童,"思我良朋"畫卷。
『拾』 昌邑市唐家央的由來
根據《昌邑文化博覽》記載,昌邑市唐家央的由來是:
唐王李世民率千軍萬馬從萊州灣渡海征討高麗時,大軍屯於昌邑城北唐家央一帶。唐王令軍隊中的能工巧匠建窯,利用粘土製成巨型陶缸。然後將缸一個一個排列整齊,蹲於泥沼之中,上面復以木板,連接加固成為一體,戰馬行其上,其聲若登舟咚咚作響。唐王以此法訓騎,有效地防止了戰馬驚恐,大軍得以順利渡海。
當年唐王留下的制陶技術代代流傳至今,使昌北人民受益匪淺。大窯村及其附近的集東、李家泊子等村,已成為昌邑的制陶中心,全市大部分陶制煙囪、花盆、陶缸陶盆出於此處,大窯村也由此得名。距今已有1300年的歷史。大窯的土陶燒制技藝,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不斷發展,明清兩代,最為興盛。所生產的陶器不僅在山東省廣泛銷售,還流向周邊各省,並且出口到韓國、日本、美國等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