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知識 > 延安革命歷史博物館介紹

延安革命歷史博物館介紹

發布時間:2021-03-09 04:27:19

Ⅰ 參觀延安革命紀念館 記敘文 400字

金秋十月,我們來到革命聖地延安。這座北國邊塞之城,是一方熱烈而又神秘的黃土地,一副壯麗的歷史畫卷,一部光照日月、啟迪後人的經典。延安因為與中國現代史的諸多大事結緣而名聲大噪,成為成為中國現代史上最具魅力和最為神奇的地方。寶塔山、棗園、楊家嶺,每一寸土地,每一處遺址,都勾起人們無限的追憶。

延安革命紀念館前是一大型廣場,平坦開闊,綠茵覆蓋,周圍繁花似錦。該館陳列面積4000餘平方米,展出照片及文物2000件,還有模型、油畫、雕塑及場景復原等輔助展品,並運用聲光電等現代科技手段,增強陳列的動態效果,使人身臨其境,讓我們進一步了解了中國革命走向偉大勝利的歷史進程。陳列空間裝置有電子屏幕,播放延安時期的歷史資料和一些重要團體、人物在延安參觀活動的錄像。

撫觸歷史,讓人唏噓。1935年10月19日,衣衫襤褸的紅軍跋山涉水歷經千辛萬苦到達陝北,黨中央和毛澤東同志入駐延安,從此荒無人煙的陝北高原成為中國革命的搖籃,成為億萬優秀青年魂牽夢縈的聖地。中國共產黨第一代領導集體從這里走出,毛澤東思想形成體系並日漸成熟,實現第一次國共和作,共同抗日……延安開始創造一個又一個的奇跡,創造中國革命的奇跡,譜寫中華民族全新的歷史!

在楊家嶺,一間間普通的窯洞,一張張斑駁的桌椅,再現了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曾在這里運籌帷幄,決勝千里。領導和指揮了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奠定了人民共和國的堅固基石,培育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譜寫了可歌可泣的偉大篇章。我們在這里重溫了黨的光榮歷史,心靈上受到了一次極好的教育。

棗園,這里曾是中共中央書記處所在地。在這里毛主席領導了抗日戰爭、全黨整風運動和南泥灣大生產運動。現在這里又修建了新的建築,種植了大量花草樹木,環境幽美,身處其中,就像漫步在山城園林。如今的棗園已經被建設的比較現代化,為當地人帶來了富裕的生活,參觀中我們見到了惜日的紡車,這讓我們不禁想到了大生產運動。

當時,為了戰勝解放區財政和經濟的嚴重困難,黨中央號召自力更生,開展大生產運動。有名的南泥灣等地,被大生產運動洗禮的良田富饒,糧食達到了自己有餘,為大生產運動樹立了榜樣,工業也在運動中發展迅速,能自己煉鐵、煉油、修造機器等,輕工業也取得長足發展。「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就是大生產運動的口號,這是一種實事求是、艱苦奮斗、自力更生的精神,大運動改變了當時解放區的面貌,克服了根據地極其重要的政治經濟困難,減輕了人民的負擔,改善了軍民的生活,為將來積累了經驗。

巍巍寶塔山,是延安聖地的標志和象徵,戰爭中由於敵機多次轟炸,要將寶塔炸掉,是毛主席的堅持,才將保塔保留了下來。現在保塔安裝了彩燈,夜晚的寶塔,更加輝煌壯麗,燦爛無比。既然不能近距離觀賞,大家便在遠處攝影留念,讓寶塔永在身邊。

延安這片土地上崛起了一代偉人,產生了無數革命志士,他們拋頭顱撒熱血,創造了一個今天的世界強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火種就是從這里開始的,它使人心裡充滿敬畏。感受著片孕育新中國的土地,感受著新中國開創者的艱辛和無畏,這次紅色之旅是一次對心靈的洗滌,對靈魂的凈化。

通過這次參觀,加深了我對延安的了解,感悟到了一種延安精神。這種精神包涵了艱苦奮斗、理論聯系實際、不斷開拓創新、實事求是,這是我們黨始終追求和堅持的。

無數革命青年沖破反動派層層封鎖奔向延安,將自己的青春和熱血匯入中國革命滾滾洪流的熱情。共產黨沒有那麼多先進的武器、外援和資金,卻依然很快成為中國抗日戰爭的主要力量並最終取得勝利。他們靠的是一種精神,一種對革命信念和共產主義事業的追求,這種追求艱苦奮斗、實事求是、為人民服務等一起構成了延安精神。延安精神既是歷史的,也是現在和未來的。它是我們黨的傳家寶,是我們民族十分寶貴的精神財富。

同樣,延安精神在今天也具有極為深遠和現實的意義。現今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里,人心浮躁,享受主義、金錢主義、鋪張浪費等現象泛濫。此時需要我們進一步弘揚延安精神,始終堅持艱苦奮斗,開拓創新。

弘揚偉大的延安精神,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不忘為人民服務,牢記實事求是、艱苦奮斗精神,始終保持共產黨員的先進性,為偉大祖國的社會主義建設貢獻力量。我們要以延安精神教育和引導我們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為構建和諧社會打牢堅實的思想道德基礎。抓住提高人的素質這個核心,以豐富的道德實踐引領社會風尚,以良好的文明素養保證和諧穩定。

同學 看著節選吧 ````

Ⅱ 延安革命遺址及紀念館的簡介

位於延安城北1公里處的王家坪。佔地面積約7公頃,展出面積5500平方米。始建於1950年7月,是中國最早成立的革命紀念館之一。管理革命遺址100多處,收藏、保護中共中央在延安領導中國革命13年期間3萬余件(幅)珍貴歷史照片、文物和資料。1996年9月在延安革命紀念館展廳前動工建設毛澤東塑像廣場,面積2.7萬平方米,廣場中央塑毛澤東銅像,高8.15米,總投資1000多萬元。延安革命紀念館是向廣大群眾進行愛國主義、革命傳統和延安精神教育的重要基地。建館40多年來,累計接待中外觀眾1800多萬人次。
延安革命紀念館展出的大量珍貴革命文物、文獻和照片,主要介紹黨中央和毛澤東同志在延安和陝甘寧邊區領導中國人民英勇斗爭的光輝歷史,那一件件簡朴的甚至簡陋的珍貴歷史遺物,彷彿無聲的歷史,向人們傾訴著它們曾經經歷過的崢嶸歲月。吃的是小米,用的是步槍,昏黃的油燈下依稀可見他們伏案工作的辛勞場景。
楊家嶺,位於延安城西北方,中共中央辦公廳所在地,歷史性的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就是在楊家嶺的中央大禮堂召開的。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都曾在這里居住過,在毛主席舊居院外的小石桌旁,毛主席會見了美國記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提出了「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的著名論斷。
棗園,一處風景秀麗的果園。園內果樹密密匝匝,環境幽雅寧靜。毛澤東、朱德、周恩來、劉少奇、任弼時、張聞天、彭德懷曾分別居住在依山修建的上下兩排窯洞里。在棗園,有毛主席為悼念張思德同志而發表的「為人民服務」講話的講話台,有為大生產運動而興修的長15公里的「幸福渠」。

Ⅲ 延安革命紀念館新館的建築特點

走進延安革命紀念館,3.8萬多平方米的廣場,寬廣大氣。廣場兩側,樹木蒼翠、綠草如茵。展館東西兩翼18尊象徵工、農、商、學、兵及國際友人的雕塑神態各異、栩栩如生。
入口的三層台階,隱喻著中國共產黨在延安經歷了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三個歷史階段。進入序廳,一組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周恩來、任弼時五大書記與工人、農民及國際友人的群雕,迎面向我們走來。浮雕牆上,「1935年—1948年」字樣,在寶塔山的襯托下熠熠生輝。
延安革命紀念館新館的建成,標志著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一號工程」——延安基地工程竣工。
延安基地工程與韶山、井岡山基地工程一起被列為全國3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建設「一號工程」,主要包括兩部分內容:一是延安革命紀念館拆除重建工程,二是棗園、楊家嶺、鳳凰山等13處革命舊址維修保護和11處革命舊址基礎設施建設工程。
新館建設吸收了陝北民居的建築元素,借鑒了楊家嶺「七大」會址、邊區大禮堂等革命舊址的建築風格,融入了現代建築的理念,使延安特徵和現代感巧妙結合,成為融紀念性、標志性、時代性和地域性為一體的精品工程。

Ⅳ 延安革命紅色基地有哪些

1、鳳凰山革命舊址

是中共中央駐地舊址,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延安市寶塔區鳳凰山腳下。他是第一代領導人挽救革命成果,進行抗戰的革命根據地之一,是了解當時抗戰歷史的主要歷史遺址之一。

中共中央1937年1月13日至1938年11月20日的所在地, 在此期間,中共中央實現了土地革命戰爭向抗日民族戰爭的戰略轉變,度過了抗日戰爭的戰略防禦階段。

2、楊家嶺革命舊址

位於延安城西北2公里處,為國家AAAAA級景區。 1938年11月至1947年3月,毛澤東等中央領導和中共中央機關在此居住。這期間,中共中央繼續指揮抗日戰爭敵後戰場並領導了解放戰爭,領導了大生產運動和整風運動,召開了黨的「七大」和延安文藝座談會。

於1942年在此建成中央大禮堂,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在中央大禮堂隆重召開了黨的第七次代表大會。

3、陝甘寧邊區政府舊址

1939年2月至1949年6月,除轉戰陝北一年外,陝甘寧邊區政府一直駐守這里。起先邊區政府在山上土窯洞里辦公,後來遷至現址。正面有5孔窯洞,中間窯洞是邊區政府會議室,上書"辦公廳"3個大字。左右兩邊各有13孔石窯洞,臨街一側有20間小青瓦房。山坡上有林伯渠的舊居。

4、王家坪革命舊址

位於延安城北,隔延河與城相望,是中央軍委和八路軍總部1937年1月至1947年3月的所在地;1937年到1947年期間,毛澤東、朱德、彭德懷等黨和國家領導人也曾在這兒居住;舊址分為南北兩院,南院是政治部,北院是司令部;

北院分為前院和後院,前院有軍委會議室和彭德懷舊居,後院有朱德、葉劍英舊居及軍委參謀部和後勤部舊址,南院有毛澤東、周恩來、王稼祥等中央領導的舊居,院子中央是中央軍委禮堂,禮堂修建於1943年。

5、八路軍總司令部舊址

位於山西省長治市武鄉縣,經多次維修、復原,在王家峪村建有八路軍總司令部舊址紀念館。磚壁村現還存有總部防衛工事、地堡、哨洞、炮兵陣地等遺跡。

Ⅳ 延安革命紀念館三個展廳六個專題是什麼

延安陳列館實際來由6個面積相自等的展廳組成。其中,「延安革命史」基本陳列館按照歷史編年與專題相輔相成的方式,將老一輩革命家在延安十三年的光輝歷程分為六個主題展示:第一單元是紅軍長征的落腳點;第二單元:抗戰的政治指導中心;第三單元:新民主主義的模範試驗區;第四單元是延安精神的發祥地;第五單元是偉大思想指導地位的確立;第六單元是奪取全國勝利的出發點。

Ⅵ 延安紅色旅遊的導游詞

從紅軍長征的角度看,延安
已經超越一個地名的意義。在吳起鎮,歷經二萬五千里
長征的紅軍,終於找到了「家」……
在陝北開辟了延安時代,歷經抗日戰爭洗禮和解放戰爭的風雲,紅星照耀中國。七十年後站在延安土地上,人是無法不思潮洶涌的。有研究者稱,紅軍落定陝北前,長征的將士們歷經6
次行軍方向的選擇,也有研究者認為前後經歷9次抉擇,對於長征的將士們而言,這一抉擇的道路為鮮血所凝築,紅軍付出了慘重代價,創造了人類史上的一個奇跡。曾幾何時,長征戰士
屢遭重圍,湘江一戰血流成河,沿岸百姓三年不食湘江魚!曾幾何時,陰雲密布的局勢在婁山關大捷後,依然「馬蹄聲碎,喇叭聲咽」,紅軍眼前仍然是不知路途的如海蒼山、如血殘
陽!但過六盤山,紅一方面軍和陝北紅軍會師之日在即,將領們「快馬加鞭未下鞍」,毛澤東在擺脫重圍後驚回首,「屈指行程兩萬」。幾個月後,紅軍在陝北紮根,毛.澤.東環視多嬌的
江山,品評秦皇漢武和一代雄鷹成吉思汗,發出「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的鏗鏘之聲。14年後,他指揮「百萬雄師過大江」,並且要求將士們「宜將剩勇追窮寇」,再幾個月後,華
夏大地上,建立了新中國。這一過程中,長征的落腳點陝北成了又一個時代的新起點,經歷了延安時代後,雄雞一唱天下白。 延安古稱延州,歷來是陝北地區政治、經濟、文化和軍事
中心。城區處於寶塔山、清涼山、鳳凰山三山鼎峙,延河、汾川河二水交匯之處的位置,成為兵家必爭之地,有「塞上咽喉」、「軍事重鎮」之稱,被譽為「三秦鎖鑰,五路襟喉」。
延安之名,始出於隋。1937年,中共中央進駐,同年設延安市,為陝甘寧邊區政府所在地。1949年,改稱縣,1972年,再設市至今,為國務院首批公布的全國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
延安市地域遼闊,自然資源豐富。天然次生林163萬畝,木材蓄積量308萬立方米;以甘草、五加皮、槲寄生、牛蒡子、柴胡為主的中葯材近200種;有豹、狼、石雞、杜鵑等獸類、鳥類100
余種;而且土地肥沃,光照充足,適生作物品種多,具有發展種植業、畜牧業、林果業的良好條件。除小麥、玉米、穀子、蕎麥、黃豆、綠豆、紅豆等糧食作物外,還盛產烤煙、蔬菜、
花生、瓜類、薯類等經濟作物。地處黃河中游的延安,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相傳人類始祖黃帝曾居住在這一帶,「三黃一聖」(黃帝陵廟、黃河壺口瀑布、黃土風情文化、革命聖地)
享譽中外,為擴大對外開放和交流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全市有歷史文物保護景點848處,有保存完好的宋代石刻群洞18個,石窟寺14處,有建於唐代的寶塔等12處古建築,有革命舊址6處。目前可供游覽的國家級、省級文物保護單位47處,年接待中外遊客70萬人次。近年來,大力開發旅遊業,恢復了摘星樓、烽火台、摩崖石刻等50多處景點,「天然公園」萬花山新增200畝牡丹,寶塔山、清涼山、鳳凰山、萬花山「四山」森林覆蓋率達55.4%,被國家林業部批准建設國家級森林公園。延安位於陝西省北部黃土高原中部,
是中國革命的聖地。延安東臨黃河,與山西相臨,西面與甘肅接壤。延安有非常豐富的旅遊資源,在歷史古跡方面有國務院公布的全國重點保護單位--軒轅黃帝陵
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子長鍾山石窟等;在自然景觀方面有延安黃河壺口瀑布、全國最大的野生牡丹群和花木蘭故里萬花山等。延安還是革命聖地,在中國現代史上佔有極為重要的特殊位置。

Ⅶ 延安革命聖地介紹

延安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是中國人民解放斗爭的總後方。十三年間,這里經歷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整風運動、大生產運動、中共七大等一系列影響和改變中國歷史進程的重大事件。1935年10月和1936年10月,第一方面軍和第二、四方面軍粉碎了國民黨的圍追堵截。

先後到達陝北,勝利完成長征。延安之所以稱其為延安,不僅僅是窯洞、白頭巾、黃饃饃等人文符號,其核心也是其區別於其他城市的獨一無二的特徵就是延安精神。中央紅軍進駐延安後,延安商業在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延安精神的引導下,發生了質的變化。

美國記者斯諾說:「人類能在這樣惡劣的環境生存,簡直是一種奇跡。」的確,正是延安的貧瘠和落後,才孕育出延安人吃苦耐勞的人文品格,涌現出一批又一批優秀人物。延安精神與滋養延安人心靈的延安人文一樣,是經過不斷實踐、結合自身發展而自然形成的。

不是任何外力強加給延安的。千百年來貧困生活的磨煉,使延安人「尚節約、少奢侈」,「重修造、善積儲」。培育了延安人善於忍耐極端貧困、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可貴精神。延安精神與中華民族精神、中國傳統文化一脈相承,延安精神在延安文化載體上,靈魂還鄉,精神找到家園。

延安精神不再是飄盪在陝北黃土高原上的「幽靈」,而是當代中國人追尋的精神家園。以延安紅色文化為魂靈作旗幟,以炎黃文化為根脈作產床,以周秦漢唐文化為土壤作良田,讓延安精神放射出新時代光芒。

延安具有豐厚的旅遊資源,舉世聞名的棗園、楊家嶺、王家坪等一大批革命舊址,吸引了大批遊客。雄奇壯美的壺口瀑布,象徵著中華民族自強不息、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延安全市土地總面積5556萬畝,土層深厚,適生作物眾多,發展林果業前景廣闊。

在廣袤黃土的深處,還蘊藏著豐富的礦產資源——已探明石油儲量4.3億噸,天然氣儲量33億立方米,煤炭儲量71億噸。數千年歷史文化積淀,孕育了韻味淳厚的黃土風情文化。粗獷豪放的延安腰鼓,高亢激越的陝北民歌,古樸精美的民間剪紙,熱烈歡快的大秧歌。

寄託著延安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希冀。黨中央西部大開發的戰略決策,為延安在新世紀更大發展提供了新的歷史機遇。延安人民將繼承和發揚延安精神,堅定不移地實施「面向市場、發揮優勢、調整結構、突顯特色」的發展戰略。

加快特色經濟開發步伐,努力提高人民群眾物質文化生活水平,建設一個富裕、民主、文明、開放的新延安。

(7)延安革命歷史博物館介紹擴展閱讀:

延安是中華民族重要的發祥地,人類始祖黃帝曾居住在這一帶,「三黃一聖」(黃帝陵、黃河壺口瀑布、黃土風情文化、革命聖地)享譽中外。延安更是中國革命聖地,毛主席等老一輩革命家在這里生活戰鬥了十三個春秋,領導了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培育了延安精神。

是全國愛國主義、革命傳統和延安精神三大教育基地。延安是「雙擁運動」發祥地,被民政部、軍委總政治部命名為全國「雙擁」模範城市。延安有著「中國革命博物館城」的美譽。

截至2016年,安塞腰鼓、洛川蹩鼓、陝北說書、安塞剪紙、陝北秧歌5個項目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有21個民間藝術品種被列入省級民間文化保護項目。

Ⅷ 都說延安是革命勝地,可是具體歷史不太清楚,誰可以介紹一下

延安是中國革命聖地,毛主席等老一輩革命家在這里生活戰鬥了十三個春秋,領導了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培育了延安精神,是全國愛國主義、革命傳統和延安精神三大教育基地。

延安是「雙擁運動」發祥地,被民政部、軍委總政治部命名為全國「雙擁」模範城市。延安有著「中國革命博物館城」的美譽。

(8)延安革命歷史博物館介紹擴展閱讀:

革命遺跡

1、棗園革命舊址

中共中央書記處所在地。位於延安城西北8千米處的棗園村。民國三十三年至民國三十六年3月,中共中央書記處由楊家嶺遷駐此地。中共中央書記處在此居住期間,籌備了中國共產黨「七大」,領導中國軍民取得了抗日戰爭的最後勝利,為粉碎國民黨反動派的全面內戰做了充分准備。

2、延安革命紀念館

國家一級博物館。建於1950年1月,原館址在南關交際處,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最早建立的革命紀念館之一。1954年遷往楊家嶺原中共中央機關舊址定名為「延安博物館」。1955年遷至城內鳳凰山麓革命舊址院內,改名為「延安革命紀念館」,1973年6月遷往王家坪。

Ⅸ 游延安革命紀念館作文30o字

延安革命紀念館是中國最早建立的革命紀念館之一。在陝西省延安市王家坪。1950年7月成立。初稱延安革命博物館,館址在南關原陝甘寧邊區交際處院內,1951年2月,文物陳列室正式對外展出。1952年紀念館遷到城內鳳凰山麓,並改為現名。
該館館藏文物有3.5萬多件,歷史照片5500多張,圖書資料1.2萬余冊。其中,一、二級文物有1700餘件,延安時期出版發行的報刊雜志100餘種。還有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任弼時、林伯渠的藏書、手跡石刻及辦公和生活用品。毛澤東長征時用過的手槍,轉戰陝北時騎的馬(已製成標本)為該館的獨藏。懷安詩社的詩畫原稿,也是珍貴的藏品。
該館展出面積3200平方米,展線長 400米,展出革命文物1300多件,歷史照片200餘幅,還有圖表、油畫、雕塑、模型等輔助陳列展品,介紹了陝北革命根據地的創建和發展以及黨中央在陝北13年的革命歷史。該館舉辦過「延安革命文物展覽」、「延安精神展覽」,並赴外地展出。
該館出版有《毛主席的故事》、《革命聖地延安》、《延安大生產運動》等書。

閱讀全文

與延安革命歷史博物館介紹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