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知識 > 中考歷史知識點條約

中考歷史知識點條約

發布時間:2021-03-09 02:23:29

㈠ 初中歷史,各個不平等條約時間,及順序

1842年 南京條約
1858年 天津條約
1860年 北京條約
1895年 馬關條約
1901年 辛丑條約

㈡ 誰能幫忙整理一個中考歷史知識點提綱呀

第一單元 侵略與反抗
第1課 鴉片戰爭
1940——1942英國發動鴉片戰爭
1942簽訂中英《南京條約》 條約規定:1.割香港島給英國2.賠償2100萬元3.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4.英商進出口貨物繳納的稅款,中國需同英國商定
影響:鴉片戰爭後,我們開始從封建社會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第2課 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列強侵華罪行
1856——1860列強對中國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並與中國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其中俄國是侵佔我國領土最多的國家:1858《璦琿條約》,是割佔領土最多的條約 1860《北京條約》 1864《勘分西北界約記》 19世紀80年代(1881)《改訂條約》
影響:
太平天國(1851——1864)農民階級運動 領導人為洪秀全
第3課 收復新疆
1865 阿古柏入侵新疆。1876 左宗棠開始進入新疆。 1878 除伊犁外,新疆回到祖國懷抱
1884清政府在新疆設立行省。
第4課 甲午中日戰爭
1894——1895 日本發動甲午戰爭
1895年簽訂中日《馬關條約》 條約規定:1.清政府割遼東半島、台灣、澎湖列島給日本 2.賠償日本軍費二億兩 3.允許日本在中國開設工廠 4.增闢通商口岸等
影響:馬關條約的簽訂大大加深了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
第5課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1900——1901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1901 清政府被迫與11個國家簽訂《辛丑條約》 條約規定:1.清政府賠償白銀4.5億兩,以海關稅收做擔保2.清政府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反帝活動3.清政府拆毀大沽炮台,允許帝國主義國家派兵駐扎北京到山海關鐵路沿線要地3.劃定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界,允許帝國主義國家派兵保護,不準中國人居住
影響:1.《辛丑條約》給中國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的負擔2.嚴重損害了中國的主權3.清政府完全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4.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第二單元 近代化的探索
第6課 洋務運動
19世紀60~90年代,中央以奕欣,地方以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為代表,掀起了一場「師夷長技」的洋務運動
洋務運動——地主階級洋務派
前期以「自強」為口號,後期以「求富」為口號 曾成立竟是同文館,第一所新式學堂
養育運動評價:1.這是一次失敗的封建統治者的自救運動2.洋務派的主觀目的是維護封建統治,而不是把中國引向資本主義3.它沒有使中國富強起來,但引進了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使中國出現了第一批近代企業4.洋務運動為中國近代企業積累了生產經驗,培養了技術力量,在客觀上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為中國的近代化開辟了道路。
第7課 戊戌變法
1895 康有為、梁啟超「公車上書」光緒帝
公車上書失敗後,他們創辦了《萬國公報》,又在北京組織了強學會,後把《萬國公報》改名為《中外紀聞》
1898.6~9百日維新
光緒帝按照維新派意圖,頒布以下便法令:1.改革政府機構,裁撤冗官,任用維新人士2.鼓勵私人興辦工礦企業3.開辦新式學堂培養人才,翻譯戲仿書籍,傳播新思想,創辦報刊,開放言論4.訓練新式軍隊等
此次變法被成為「戊戌變法」——資產階級維新派
第8課 辛亥革命
孫中山在檀香山組織了革命團體興中會
後有建立統一革命組織中國同盟會 成立在日本
中國同盟會又成立機關刊物《民報》以三民主義為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
1911.10.10辛亥革命——資產階級革命派
在湖北武昌發動起義
勝利後,1912.1.1,孫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職,宣告中華民國正式成立
意義: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統治,結束了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但是,辛亥革命的果實被北洋軍閥首領袁世凱竊取了。袁世凱建立起北洋軍閥的統治。中國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第9課 新文化運動
1915年起,進步知識分子陳獨秀,李大釗,胡適,魯迅等,高舉「民主」和「科學」兩面大旗,建立《新青年》
內容:1.提倡民主,反對獨裁專制2.提倡科學,反對迷信盲從3.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4
.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
李大釗在《新青年》上發表了《庶民的勝利》和《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
為擴大宣傳馬克思主義,李大釗在北京創辦了《每周評論》
性質:1.新文化運動是我過歷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2.它啟發著人們追求民主和科學,探索救國救民的真理,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創造了條件3.但新文化運動中也有對東西方文化絕對否定或絕對肯定的偏向,這一直影響到後來。
第三單元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興起
第10課 五四愛國運動和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1919.5.4,北京大學等校三千多人發動五四運動
後工人罷工,商人罷市,支持學生斗爭。
意義:無私愛國運動,是一次徹底地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
1921.7中共一大在上海秘密召開,這標志著中國共產黨成立了。
內容:1.確定黨的奮斗目標是推翻資產階級政權,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實施共產主義2.確定黨的中心任務是領導工人運動3.大會選舉了黨的中央領導機構中央局,選陳獨秀為中央局書記。
意義:中國共產黨不僅代表著工人階級的利益,而且代表著整個中華民族的利益,她的誕生是中國歷史上開天闢地的大事,自從有了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了。
第11課 北伐戰爭
1924.5,國民黨在黃埔創辦了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
1926,開始北伐,目的要推翻北洋軍閥統治,統一全國。
後在北伐勝利進軍時,蔣介石、汪精衛等國民黨右派突然叛變革命,大肆屠殺共產黨人和國民黨左派。
國共第一次合作破裂了。
蔣介石叛變革命後,在南京成立「國民政府「,這代表大地主,大資產階級利益。
後來,南京政府統治了全國。
第12課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927.8.1南昌起義
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第一槍。
1927.9 秋收起義,工農革命軍損失嚴重,毛澤東決定向敵人力量薄弱的農村進軍。於是建立了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第——井岡山革命根據地。
後工農革命軍改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
意義:南昌起義、秋收起義等是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革命戰爭、創建人民軍隊、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的開始。
第13課 紅軍不怕遠征難
由於第五次反「圍剿」失敗 1934.10開始長征。
1935.1召開遵義會議,內容:1.集中權利解決博古等人在軍事上和組織上的錯誤,取消了博古在軍事上的指揮權2.肯定毛澤東的正確主張會後確定軍事上有毛澤東、周恩來等負責指揮3.遵義會議確立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
意義:這次會議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革命,是黨的歷史上重要的轉折點。
1935.10黨中央和紅一方面軍到達吳起鎮與陝北的紅軍勝利會師。
1936.10,紅二方面軍與紅四方面軍到達甘肅,與前幾軍會師,這宣告紅軍兩萬五千里長征勝利結束。
意義:紅軍長征的勝利,粉碎了國民黨反動派消滅紅軍的企圖,保存了黨和紅軍的基幹力量,使中國人民轉危為安。
第四單元 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
第14課 難忘九一八
1931.9.18九一八事變爆發
日軍侵佔東北三省,蔣介石下令不抵抗。但中國共產黨派楊靖宇等在東北組織游擊隊,中國人民的局部抗戰開始了。
1936.12.12,張學良、楊虎城扣押了蔣介石,實行「兵諫」,通電全國,要求停止內戰,聯共抗日,這就是西安事變,又稱「雙十二事變」。
十年內戰(1927~1937)基本結束,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
第15課 「寧為戰死鬼,不做亡國奴」
1937.7.7全國性抗日戰爭從此爆發,盧溝橋事變,有稱「七七事變」
在危急時刻,國共兩黨再次合作,正是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開始領導全民族抗戰,工農紅軍改變為「八路軍」「新四軍」,奔赴抗日戰場。
1937.12南京大屠殺
第16課 血肉築長城
1937.9平型關大捷。意義:這時抗戰以來第一次大捷
1938台兒庄戰役。意義:取得抗戰以來的重大勝利
1940.8百團大戰。意義:百團大戰是抗日戰爭中,中國軍隊主動出擊日軍的最大規模戰役。
1945.7中共七大
大會主要討論奪取抗戰勝利和勝利後中國將走什麼道路的重要問題。
制定了黨的政治路線:放手發動群眾,壯大人民力量,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打敗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國人民,建立一個新民主主義的中國
意義:大會為爭取抗日戰爭勝利和實現中國的光明前途准備了條件。
1945.8.15日本天皇被迫宣布無條件投降。
意義:中國人民終於取得了偉大勝利,台灣也回到祖國的懷抱。
第五單元 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
第17課 內戰烽火
1946.6——1949.3內戰
蔣介石給毛澤東打電報,邀請毛澤東到重慶商談國內和平問題的目的:1.進一步贏得准備內戰的時間2.為了欺騙人民
毛澤東1945.8到達重慶目的:1.盡一切可能爭取國內和平2.戳穿蔣介石假和平的陰謀
重慶談判結果:達成和平見國的「雙十協定」。
1946.6蔣介石隊中原解放區進行瘋狂進攻,全面內戰爆發
1947.3國民黨大舉進攻陝甘寧解放區,彭德懷、賀龍率領西北人民解放軍進行多次戰役,粉碎了敵人的進攻。
1947,劉伯承、鄧小平率領晉冀魯豫解放軍挺進大別山,其他各戰場的人民解放軍也轉入進攻。
第18課 戰略大轉移
1948.9~1949.1人民解放軍發動了舉世聞名的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
1948.9~11遼沈戰役 東北解放軍 意義:解放軍攻克沈陽,解放東北全境。
1848.11~1949.1淮海戰役 中原解放軍和華北解放軍 意義:淮海戰役的勝利,奠定了解放長江以南各省的基礎
1949平津戰役 東北解放軍和華北解放軍 意義:平津戰役的勝利,使華北全境基本解放。
意義:三大戰役中,人民解放軍工殲滅和改編國民黨軍隊一百五十多萬人,國民黨軍隊的主力基本被消滅,從而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戰爭在全國的勝利。
1949.4中國人民解放軍分三路渡江作戰。
1949.4.23 南京解放,統治中國22年的國民黨政權垮台了。
第六單元 經濟和社會生活
第19課 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
張謇主張「實業救國」,放棄高管回鄉創辦大生紗廠等一系列企業。
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曲折發展:1.洋務運動到清朝末年,出現了些民族工業萌芽,但這些民族工業往往受到封建制度的阻礙,難以生存和發展2.辛亥革命的成果,沖擊了封建制度,使民族資產階級一度受到鼓舞3.一戰期間,帝國主義國家忙於戰爭,暫時放鬆隊中國經濟的掠奪,中國民族工業得到了一個發展的機會,進入了「黃金時代」。4.一戰後,帝國主義經濟實力卷土重來,特別是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使民族工業再度受挫5.抗戰勝利後,由於國民黨發動的內戰和官僚資本主義的壓迫,民族工業沒能得到很好的回復。
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發展特徵:1.在「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夾縫中求生存,發展。2.比較落後3.集中在輕工業部門3.地區之間發展不平衡。
第20課 社會生活的變化
19世紀初輪船,火車傳入中國
19世紀70年代後,中國開始假設有線電報
西方發明的照相和電影也傳入我國。
1872年在上海創辦《申報》。1897在上海創辦商務印書館,是近代中國歷史最長,規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機構。
辛亥革命後,1.頒布了剪辮、易服和廢止纏足等法令2.廢除有損人格的跪拜禮,代之以文明簡單的鞠躬、握手禮3.取消「老爺」「大人」之類的稱謂,代之以「先生」「君」等平等的稱呼。
第七單元 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
第21課 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一)
1905——1909,詹天佑修建京張鐵路。意義:這時中國人自行設計和施工的第一條鐵路。
侯得榜製造純鹼
魏源,生活在鴉片戰爭時期,編《海國圖志》一書,接受了南洋、歐美各國的歷史地理,目的「師夷長技以制夷」
嚴復,戊戌變法時期啟蒙思想家,著《天演論》,書中「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等進步觀點,激勵人們自強。
第22課 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二)
戊戌變法時創京師大學堂。它的創辦表明近代中國教育改革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張之洞奏請停止科舉考試,清政府迫於形勢,擬定了《奏定學堂章程》,並於1095年廢除了沿用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舉制度。
魯迅,文學巨匠,《狂人日記》,《孔乙己》
美術大事徐悲鴻《愚公移山》
人民音樂家聶耳《義勇軍進行曲》,冼星海《黃河大合唱》
郭沫若創作了《屈原》歷史劇
解放區文藝工作者創作小說: 趙樹理《小二黑結婚》《李有才板話》 丁玲《太陽照在桑乾河上》。

八下一部分:第一課 中國人民站起來了
1949年9月 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通過了共同綱領 選舉委員會、主席 決定國旗、國歌、首都、紀年 決定建立人民英雄紀念碑
意義:為開國大典做好了准備
1949年10月1日 開國大典
毛澤東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本政府為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的惟一合法政府
意義:國內意義:1.開辟了中國歷史新紀元2.結束了一百多年來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歷史,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3.人民成為國家的主人
國際意義:4.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的力量,鼓舞了被壓迫民族和被壓迫人民爭取解放的斗爭。
1951年 西藏和平解放
意義:祖國大陸獲得了統一,各族人民實現了大團結
第二課 最可愛的人
1950.6 朝鮮內戰爆發
目的:抗美援朝,保家衛國
中國人民志願軍開赴朝鮮的原因:1.美國出兵侵略朝鮮2.美國侵略軍嚴重威脅中國安全3.朝鮮政府請求中國出兵援助
意義:在國際上,它沉重打擊了美帝國注意的囂張氣焰,維護了亞洲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新中國的國際威望;在國內,它鞏固了人民民主政權,極大地增強了中華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為經濟建設贏得了一個相對穩定的和平環境。
第三課 土地改革
1950年 頒布《中國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
1952年 除部分少數民族外,全國大陸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意義:1.摧毀了我國存在兩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2.農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為土地的主人3.政權更加鞏固,也大大解放了農村生產力,農業生產獲得迅速恢復和發展,為國家的工業化建設准備了條件。
第四課 工業化的起步
第一個五年計劃(1953——1958)
五年計劃的基本計劃試:1.幾種主要力量發展重工業2.相應的發展交通運輸業、輕工業、農業和商業,相應的培養人才
成就:1.1953年底,鞍山鋼鐵公司大型軋鋼廠等三大工程建成投產2.到1956年,中國第一個生產載重汽車代工廠——長春第一汽車製造廠生產初第一輛汽車3.中國第一個飛機製造廠試製成功第一架噴氣式飛機4.中國第一個製造機床的工廠——沈陽第一機床廠建成投產5.1957年,武漢長江大橋建成,連接了長江南北的交通6.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
意義:1.以鞍山鋼鐵公司為中心的拱北工業基地形成了,沿海地區原有的工業基地得到加強,華北和西北也建立了一批新的工業基地2.我國開始改變了工業落後的面貌,向社會主義工業化邁進。
1954年9月 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
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憲法規定我國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社會主義道路,一切權利屬於人民。
意義:這是我過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也是我國有史以來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憲法。
第五課 三大改造
改造資本主義工商業、農業、手工業
對農業的改造,主要是把分散的個體農民組織起來,引導他們參加農業生產合作社。(1953——1956)
1956年,全國絕大多數農戶參加了農業生產合作社。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個體手工業者參加了手工業生產合作社。
公私合營(1954——1956)
1956年初,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出現了全行業公私合營的高潮。
實行贖買政策,即按全行業公私合營時資本家的資本給定息。
這種贖買政策,實現了和平過渡,時中國社會主義改造的壯舉。
意義:1.實現了把生產資料私有制轉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的任務。2.我國初步建立起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從此,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第六課 探索建設社會主義的道路
(1956——1966)
1956年 中共八大(成功)
內容:集中力量發展社會生產力,實現國家工業化,逐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需要
意義:這是探索建設社會主義道路的良好開端。
總路線(失誤一)
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失誤二)
第七課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1966——1976)
20世紀60年代中期,毛澤東錯誤認為,黨中央出了修正注意,黨和國家面臨這資本主義復辟的危險
1967年2月前後,老一輩革命家對文化大革命作出批評,被誣為「二月逆流」
1971.9.13 林彪等人在蒙古溫都爾汗機毀人亡。
周恩來、鄧小平出來整頓,四人幫仍不罷休。
1970.10畢國峰、葉劍英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團。結束了十年動亂

㈢ 初中歷史幾個條約的主要內容

你要的是近代的嗎?

1842年,中英《南京條約》簽訂。

一八四二年八月二十九日,道光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日,南京。
茲因大清皇帝,大英君主,欲以近來之不和之端解釋,止肇釁,為此議定設立永久和約。是以大清大皇帝特派欽差便宜行事大臣太子少保鎮守廣東廣州將軍宗室耆英,頭品頂戴花翎前閣督部堂乍浦副都統紅帶子伊裡布;大英伊耳蘭等國君主特派全權公使大臣英國所屬印度等處三等將軍世襲男爵朴鼎查;公同各將所奉之上諭便宜行事及敕賜全權之命互相較閱,俱屬善當,即便議擬各條,陳列於左:
一、嗣後大清大皇帝、大英國君主永存平和,所屬華英人民彼此友睦,各住他國者必受該國保佑身家全安。
一、自今以後,大皇帝恩准英國人民帶同所屬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等五處港口,貿易通商無礙;且大英國君主派設領事、管事等官住該五處城邑,專理商賈事宜,與各該地方官公文往來;令英人按照下條開敘之列,清楚交納貨稅、鈔餉等費。
一、因大英商船遠路涉洋,往往有損壞須修補者,自應給予沿海一處,以便修船及存守所用物料。今大皇帝准將香港一島給予大英國君主暨嗣後世襲主位者常遠據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
一、因大清欽差大憲等於道光十九年二月間經將大英國領事官及民人等強留粵省,嚇以死罪,索出鴉片以為贖命,今大皇帝准以洋銀六百萬員償補原價。
一、凡大英商民在粵貿易,向例全歸額設行商,亦稱公行者承辦,今大皇帝准以嗣後不必仍照向例,乃凡有英商等赴各該口貿易者,勿論與何商交易,均聽其便;且向例額設行商等內有累欠英商甚多無措清還者,今酌定洋銀三百萬員,作為商欠之數,准明由中國官為償還。
一、因大清欽命大臣等向大英官民人等不公強辦,致須撥發軍士討求伸理,今酌定水陸軍費洋銀一千二百萬員,大皇帝准為償補,惟自道光二十一年六月十五日以後,英國因贖各城收過銀兩之數,大英全權公使大臣為君主准可,按數扣除。
一、以上三條酌定銀數共二千一百萬員應如何分期交清開列於左:
此時交銀六百萬員;
癸卯年六月間交銀三百萬員,十二月間交銀三百萬員,共銀六百萬員;
甲辰年六月間交銀二百五十萬員,十二月間交銀二百五十萬員,共銀五百萬員;
乙巳年六月間交銀二百萬員,十二月間交銀二百萬員,共銀四百萬員;
自壬寅年起至乙巳年止,四年共交銀二千一百萬員。
倘有按期未能交足之數,則酌定每年每百員加息五員。
一、凡系大英國人,無論本國、屬國軍民等,今在中國所管轄各地方被禁者,大清大皇帝准即釋放。
一、凡系中國人,前在英人所據之邑居住者,或與英人有來往者,或有跟隨及候候英國官人者,均由大皇帝俯降御旨,譽錄天下,恩准全然免罪;且凡系中國人,為英國事被拿監禁受難者,亦加恩釋放。
一、前第二條內言明開關俾英國商民居住通商之廣州等五處,應納進口、出口貨稅、餉費,均宜秉公議定則例,由部頒發曉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納;今又議定,英國貨物自在某港按例納稅後,即准由中國商人遍運天下,而路所經過稅關不得加重稅例,只可按估價則例若干,每兩加稅不過分。
一、議定英國住中國之總管大員,與大清大臣無論京內、京外者,有文書來往,用照會字樣;英國屬員,用申陳字樣;大臣批覆用札行字樣;兩國屬員往來,必當平行照會。若兩國商賈上達官憲,不在議內,仍用稟明字樣為著。
一、俟奉大清大皇帝允准和約各條施行,並以此時准交之六百萬員交清,大英水陸軍士當即退出江寧、京口等處江面,並不再行攔阻中國各省商賈貿易。至鎮海之招寶山,亦將退讓。惟有定海縣之舟山海島、廈門廳之古浪嶼小島,仍歸英兵暫為駐守;迨及所議洋銀全數交清,而前議各海口均已開辟俾英人通商後,即將駐守二處軍士退出,不復占據。
一、以上各條均關議和要約,應候大臣等分別奏明大清大皇帝、大英君主各用?、親筆批准後,即速行相交,俾兩國分執一冊,以昭信守;惟兩國相離遙遠,不得一旦而到,是以另繕二冊,先由大清欽差便宜行事大臣等、大英欽奉全權公使大臣各為君上定事,蓋用關防印信,各執一冊為據,俾即日按照和約開載之條,施行妥辦無礙矣。要至和約者。
道光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日即英國記年之一千八百四十二年八月二十九日由江寧省會行大英君主汗華?船上鈴關防。

附註
本條約見《海關中外條約》,卷1,頁351―356;又是《道光條約》,卷1,頁34―37。英文本見《海關中外條約》,與漢文本載在同頁上。
本條約原無名稱,通常稱為《江寧條約》或《南京條約》;據《道光條約》,又稱為《白門條約》。
本條約於一八四三年六月二十六日在香港交換批准。

——————————————————————————-——————

1858年,中俄《璦琿條約》
一八五八年五月二十八日,咸豐八年四月十六日,俄歷一八五八年五月十六日,璦琿。
咸豐八年四月十六日,黑龍江將軍奕山,會同俄國東悉
畢爾將軍岳福,在愛琿城議定和約三條:
一、黑龍江、松花江左岸,由額爾古訥河至松花江海口,作為俄羅斯國所屬之地;右岸順江流至烏蘇里河,作為大清國所屬之地;由烏蘇里河往彼至海所有之地,此地如同接連兩國交界明定之間地方,作為兩國共管之地。由黑龍江、松花江、烏蘇里河,此後只准中國、俄國行船,各別外國般只不準由此江河行走。黑龍江左岸,由精奇里河以南至豁爾莫勒津屯,原住之滿洲人等,照舊准其各在所住屯中永遠居住,仍著滿洲國大臣官員管理,俄羅斯人等和好,不得侵犯。
二、兩國所屬之人互相取和,烏蘇里、黑龍江、松花江居住兩國所屬之人,令其一同交易,官員等在兩岸彼此照看兩國貿易之人。
三、 俄國結聶喇勒固畢爾那托爾木喇福岳福,中國鎮守黑龍江等處將軍奕山,會同議定之條,永遠遵行勿替等因;俄國結聶喇勒固畢爾那托爾木喇福岳福繕寫俄羅斯字、滿洲字,親自畫押,交與中國將軍宗室奕山,並中國將軍奕山繕寫滿洲字、蒙古字,親自畫押,交與俄羅斯國結聶喇勒固畢爾那托爾木喇福岳福,照依此文繕寫,曉諭兩國交界上人等。
附註
本和約見《咸豐條約》,卷2,頁13―14,俄文本及法文譯本見《俄外部:俄華條約集》,頁83―84;兩種滿文本及蒙文本均見同書,頁113―121。
本和約又稱《璦琿城和約》,簽訂時有滿、蒙、俄文本,原無漢文本;漢文本是譯本。俄國於一八五八年七月二十日批准。未查明交換批準的日期。

1860年,中俄《北京條約》

1864年,中俄《堪分西北界條約》

19世紀80年代,中俄《改訂條約》以及以後五個勘界協定書。

1895年,中日《馬關條約》簽訂。
一八九五年四月十七日,光緒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明治二十八年四月十七日,馬關。
大清帝國大皇帝陛下及大日本帝國大皇帝陛下為訂定和約,俾兩國及其臣民重修平和,共享幸福,且杜絕將來紛紜之端。大清帝國大皇帝陛下特簡大清帝國欽差頭等全權大臣太子太傅文華殿大學士北洋通商大臣直隸總督一等肅毅伯爵李鴻章,大清帝國欽差全權大臣二品頂戴前出使大臣李經方;
大日本帝國大皇帝陛下特簡大日本帝國全權辦理大臣內閣總理大臣從二位勛一等伯爵伊藤博文,大日本帝國全權辦理大臣外務大臣從二位勛一等子爵陸奧宗光;
為全權大臣,彼此較閱所奉諭旨,認明均屬妥善無闕,會同議定各條款,開列於左:
第一款 中國認明朝鮮國確為完全無缺之獨立自主,故凡有虧損獨立自主體制,即如該國向中國所修貢獻典禮,嗣後全行廢絕。
第二款 中國將管理下開地方之權並將該地方所有堡壘、軍器工廠及一切屬公物件,永遠讓與日本:
一、下開劃界以內之奉天省南邊地方:從鴨綠江口溯該江以抵安平河口,又從該河口劃至鳳凰城、海城及營口而止,畫成拆線以南地方。所有前開各城市邑皆包括在劃界線內。該線抵營口之遼河口,即順流至海口止,彼此以河中心為分界。
遼東灣東岸及黃海北岸在奉天省所屬諸島嶼,亦一並在所讓境內。
二、台灣全島及所有附屬各島嶼。
三、澎湖列島,即英國格林尼次東經百十九度起至百二十度止,及北緯二十三度起至二十四度之間諸島嶼。
第三款 前款所載及粘附本約之地圖所劃疆界,俟本約批准互換之後,兩國應各選派官員二名以上,為公同劃定疆界委員,就地踏勘,確定劃界。若遇本約所訂疆界,於地形或治理所關有礙難不便等情,各該委員等當妥為參酌更定。
各該委員等當從速辦理界務,以期奉委之後,限一年竣事。但遇各該委員等有所更定劃界,兩國政府未經認准以前,應據本約所定劃界為正。
第四款 中國約將庫平銀貳萬萬兩交與日本,作為賠償軍費;該款分作八次交完。第一次伍千萬兩,應在本約批准互換後六個月內交清,第二次伍千萬兩,應在本約批准互換後十二個月內交清。餘款平分六次遞年交納,其法列下:第一次平分遞年之款,於兩年內交清,第二次於三年內交清,第三次於四年內交清,第四次於五年內交清,第五次於六年內交清,第六次於七年內交清,其年分均以本約批准互換之後起算。又第一次賠款交清後,未經交完之款應按年加每百抽五之息。但無論何時,將應賠之款或全數、或幾分,先期交清,均聽中國之便。如從條約批准互換之日起,三年之內,能全數清還,除將已付利息或兩年半、或不及兩年半,於應付本銀扣還外,余仍全數免息。
第五款 本約批准互換之後,限二年之內,日本准中國讓與地方人民願遷居讓與地方之外者,任便變賣所有產業,退去界外。但限滿之後尚未遷徒者,酌宜視為日本臣民。
又台灣一省,應於本約批准互換後,兩國立即各派大員至台灣,限於本約批准互換後兩個月內,交接清楚。
第六款 中、日兩國所有約章,因此次失和,自屬廢絕。中國約俟本約批准互換之後,速派全權大臣與日本所派全權大臣會同訂立通商行船條約及陸路通商章程。其兩國新訂約章,應以中國與泰西各國現行約章為本。又本約批准互換之日起,新訂約章未經實行之前,所有日本政府官吏、臣民及商業工藝、行船船隻、陸路通商等,與中國最為優待之國,禮遇護視,一律無異。中國約將下開讓與各款,從兩國全權大臣畫押蓋印日起,六個月後,方可照辦:
第一,現今中國已開通商口岸之外,應准添設下開各處,立為通商口岸,以便日本臣民往來僑寓,從事商業、工藝、製作。所有添設口岸均照向開通商海口或向開內地鎮市章程一體辦理,應得優例及利益等亦當一律享受:
一、湖北省荊州府沙市。
二、四川省重慶府。
三、江蘇省蘇州府。
四、浙江省杭州府。
日本政府得派遣領事官於前開各口駐扎。
第二,日本輪船得駛入下開各口,附搭行客,裝運貨購:
一、從湖北省宜昌溯長江以至四川省重慶府。
二、從上海駛進吳淞江及運河以至蘇州府,杭州府。
中日兩國未經商定行船章程以前,上開各口行船,務依外國船隻駛入中國內地水路現行章程照行。
第三,日本臣民在中國內地購買經工貨件,若自生之物,或將進口商貨運往內地之時,欲暫行存棧,除勿庸輸納稅鈔派征一切諸費外,得暫租棧房存貨。
第四,日本臣民得在中國通商口岸城邑,任便從事各項工藝製造,又得將各項機器任便裝運進口,只交所訂進口稅。
日本臣民在中國製造一切貨物,其於內地運送稅、內地稅、鈔課、雜派,以及在中國內地沾及寄存棧房之益,即照日本臣民運入中國之貨物一體辦理,至應享優例豁除,亦莫不相同。
嗣後如有因以上加讓之事應增章程、規條,即載入本款所稱之行船通商條約內。
第七款 日本軍隊現駐中國境內者,應於本約批准互換之後三個月內撤回,但須照次款所定辦理。
第八款 中國為保明認真實行約內所訂條款,聽允日本軍隊暫行占守山東省威海衛。又於中國將本約所訂第一、第二兩次賠款交清,通商行船約章亦經批准互換之後,中國政府與日本政府確定周全妥善辦法,將通商口岸關稅作為剩款並息之抵押、日本可允撤回軍隊。倘中國政府不即確定抵押辦法,則未經交清末次賠款之前,日本應不允撤回軍隊。但通商行船約章未經批准互換以前,雖交清賠款,日本仍不撤回軍隊。
第九款 本約批准互換之後,兩國應將是時所有俘虜盡數交還,中國約將由日本所還俘虜,並不加以虐待,若或置於罪戾。 中國約將認為軍事間諜或被嫌逮系之日本臣民,即行釋放。並約此次交仗之間,所有關涉日本軍隊之中國臣民概予寬貸,並飭有司不得擅為逮系。
第十款 本約批准互換日起應按兵息戰。
第十一款 本約奉大清帝國大皇帝陛下及大日本帝國大皇帝陛下批准之後,定於光緒二十一年四月十四日,即明治二十八年五月初八日,在煙台互換。
為此兩國全權大臣署名蓋印,以昭信守。大清帝國欽差頭等全權大臣太子太傅文華殿大學士北洋通商大臣直隸總督一等肅毅伯爵李鴻章,大清帝國欽差全權大臣二品頂戴前出使大臣李經方大日本帝國全權辦理大臣內閣總理大臣從二位勛一等伯爵伊藤博文,大日本帝國全權辦理大臣外務大臣從二位勛一等子爵陸奧宗光。
光緒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
明治二十八年四月十七日
訂於下之關,繕寫兩分。

另約
第一款 遵和約第八款所訂暫為駐守威海衛之日本國軍隊,應不越一旅團之多,所有暫行駐守需費,中國自本約批准互換之日起,每一周年屆滿,貼交四分之一,庫平銀五十萬兩。
第二款 在威海衛應將劉公島及威海衛口灣沿岸,照日本國里法五里以內地方,約合中國四十里以內,為日本國軍隊駐守之區。在距上開劃界,照日本國里法五里以內地方,無論其為何處,中國軍隊不宜逼近或扎駐,以杜生釁之端。
第三款 日本國軍隊所駐地方治理之務,仍歸中國官員管理,但遇有日本國軍隊司令官為軍隊衛養、安寧、軍紀及分布、管理等事必須施行之處,一經出示頒行,則於中國官員亦當責守。
在日本國軍隊駐守之地,凡有犯關涉軍務之罪,均歸日本國軍務官審斷辦理。
此另約所訂條款,與載入和約其效悉為相同。為此兩國全權大臣署名蓋印,以昭信守。
光緒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二日
明治二十八年四月十七日
訂於下之關,繕寫兩分。
議定專條
大清帝國大皇帝陛下政府及大日本帝國大皇帝陛下政府為預防本日署名蓋印之和約日後互有誤會,以生疑意,兩國所派全權大臣會同議訂下開各款:
第一,彼此約明,本日署名蓋印之和約添備英文,與該約漢正文,日本正文較對無訛。
第二,彼此約明,日後設有兩國各執漢正文或日本正文有所辯論,即以上開英文約本為憑,以免舛錯,而昭公允。
第三,彼此約明,將該議訂專條與本日署名蓋印之和約一齊送交各本國政府,而本日署名蓋印之和約,請御筆批准,此議訂各款無須另請御筆批准,亦認為兩國政府所允准,各無異論。為此兩帝國全權大臣欲立文憑,各行署名著印,以昭確實。
光緒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
明治二十八年四月十七日
訂於下之關,繕寫兩分。

附註
本新約、另約及另議專條均見《光緒條約》,卷38,頁6―12。本新約及另約由英文本見《海關中外條約》,卷2,頁590―598;日文本見《海關中外條約》,卷2,頁707―715。本新約及另議專條日本文見《日支條約》,頁8一16。
本新約日文本稱為《媾和條約》;一般稱為《馬關條約》。
本新約等於一八九五年五月八日在煙台交換批准。
————————————————————

1901年,《辛丑條約》簽訂。

這個太長了,就不貼了。你可以在網路上搜索一下O(∩_∩)O~

1945年10月,共產黨國民黨《雙十協定》

(~ o ~)~zZ累死了。這些都是初中課本上有的條約。部分我貼上了內容。希望可以對你有所幫助。如果想知道更詳細的可以去這個網址看看http://bbs.tiexue.net/post_2596974_1.html
希望對你有幫助!

㈣ 中考歷史的重點是什麼

從近幾年的中考歷史試題來看,基礎題所佔比例較大,突出考查學科的基礎知識,而大部分基礎知識來源於課本。因此,復習的第一步要以課本為主,打牢基礎,決不能舍本求末。那麼,在復習中怎樣掌握基礎知識呢?

1.熟悉課本,善於讀書。讀書也要講究技巧,而不是走馬觀花似的瞧。具體方法是先讀目錄,分清教材有哪幾個單元,每個單元的中心內容是什麼,每個單元有哪幾篇課文,這些課文之間有什麼聯系?其次要注意課文中有哪些歷史圖片、地圖和文字資料,這些圖片和資料中包含了哪些信息,課後的思考題應如何回答?做到知道哪些問題在第幾冊、第幾章、第幾節。例如:中國歷史第三冊第十二課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共包括南昌起義、秋收起義、井岡山會師三個子目錄,這三個子目錄概括了這一課的主要內容,掌握了這三個子目錄,這一課的內容就大體掌握了,考查到相關的知識點時,就會迅速快捷地定位於此。

2.重視課堂45分鍾。做到認真聽課,關注老師多次強調的內容,因為這些內容往往是被反復考查的重點,有些內容是老師根據教學大綱和考試綱要精心揣摩出來的,決不能放過。此外,同學們應抽時間理解記憶基本知識點,這樣可以減少翻書的時間,提高答題速度。

構建知識體系

開卷考試更加註重對能力的考查。2007年中考歷史材料解析題和問答題共佔了25分(滿分40分),如果心中的知識是一盤散沙,想在中考中具有應變能力,那是天方夜譚。因此,為了把知識學活,用活,第二步的任務主要是結合課本,比較對照,重新組合教材,「縱橫」串聯地歸類知識,形成知識網路。

(一)理清線索。如:世界近代史中重要的資產階級革命可歸類:1640-1688年英國資產階級革命;1775-1783年美國獨立戰爭;1789-1794年法國資產階級革命;1861-1865年美國內戰;1917年俄國二月革命,這就是「橫」的聯系。再如:中國近代史中,資本主義對中國的侵略和中華民族的抗爭就可以「縱」向串聯歷史知識,如下:

1.外國資本主義的侵略:(1)鴉片戰爭《南京條約》;(2)第二次鴉片戰爭;(3)甲午中日戰爭《馬關條約》;(4)八國聯軍侵華戰爭《辛丑條約》。

2.中國人民的反抗斗爭:(1)太平天國運動;(2)義和團運動;(3)戊戌變法;(4)辛亥革命。

(二)善於比較。如:比較19世紀60年代俄國、日本的改革;將19世紀末出現的日本明治維新與中國的戊戌變法進行聯系,從改革的背景、性質、內容、作用、局限性等方面比較,明白為什麼一個成功、一個失敗。

此外,還有以時間為基點的知識串聯,如:《辛丑條約》、辛亥革命、共產黨的成立、「九一八」事變的年代分別是:1901年、1911年、1921年、1931年。總之,歷史事件之間是互相聯系和前後相承的,縱橫串聯十分重要,既可以鞏固基礎知識,又可以加深對知識實質的理解。

解題訓練

近年的教育改革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歷史教材和中考試題都十分注重對學生研究能力的考核,從這幾年的試題內容看,已從單純的記憶型向研究型、開放型轉變。在2007年的中考歷史評卷中發現,有些同學不會閱讀,不會審題,不會識圖,語言表達能力差,失分較多。因此,必須進行針對性的強化訓練。要做典型試題,如近年的中考題,熟悉一下題型。解題時,必須要讀懂題意,抓住「題干」和題中的關鍵字,理清題目考查的是哪一階段的知識點。如選擇題可運用直選法、排除法、分析法進行選擇極為有效。問答題是一種多功能的題型,中考歷史問答題在朝開放性方向發展,難度略有偏高。解題時,要仔細審題,理清考查的知識點,審出「題眼」,即原因、標志及意義之類的關鍵詞語;答題要緊扣題目,簡明扼要,避免重復啰唆。只有掌握了方法,才能在解題時多角度地理解題意,拓寬解決問題的思路,才能在考試中充分發揮自己的潛力。

㈤ 初中歷史中的所有條約名稱

中英《南京條約》
又稱《江寧條約》。1842年8月29日簽訂。條約規定:1、中國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處港口;2、割讓中國領土香港;3、中國賠償二千一百萬。
1843年7月22日和10月8日,又簽訂了兩個補充條約:《五口通商章程》《虎門條約》。進一步規定了英國帝國主義在華的特權:1、壓低中國關稅,規定進口稅率5%;2、允許外國兵船停泊在中國通商港口;3、准許英國在「五口」租界。

中美《望廈條約》
1844年7月3日簽訂。又稱《五口通商章程》。條約使美國取得了英國《南京條約》同樣的特權,並又規定:擴大領事裁判權,允許美國兵船自由出入中國通商港口。

中法《黃浦條約》
1844年10月24日簽訂。即《五口貿易章程》,使法國除取得了英、美在中國的同樣特權外,還增加:1、允許和保護在通商港口建造天主教堂和墳地;2、取消清政府對天主教的禁令,發還教堂。

中英《天津條約》
1858年6月26日簽訂。主要內容是:
1、英國公使得駐北京,並在通商港口設領事館。
2、增開南京、台南、漢口、九江等九個通商口岸。
3、英國人可以往內地游歷、通商。
4、英國商船可以在長江各口往來。
5、中國給英國賠償白銀四百萬兩等。

中法《天津條約》
1858年6月27日簽訂。使法國除取得英國上述特權外,又規定:
1、允許天主教入內地自由傳教。
2、法國兵船可以在通商口岸停泊。
3、中國給法國賠款白銀二百萬兩。

中俄《璦琿條約》

1858年5月簽訂。主要是:
1、中國將外興安嶺以南、黑龍江以北的大片領土割讓給俄國。
2、烏蘇里江以東至海的中國土地改由中俄共管。
中俄《天津條約》

1858後6月13日簽訂。主要是:
1、允許俄國在上海、寧波、福州、廈門、廣州、台南、瓊州七口通商。
2、准許在中國設領事,並派兵船在通商口岸停泊。
3、准許俄國教士入內地自由傳教。
4、日後中國若給其它國家以通商等特權,俄國得一律享受。
中美《天津條約》
1858年6月18日簽訂。主要是:
1、美國公使駐北京。
2、增開潮州(汕頭)、台南通商。
3、擴大最惠國待遇等。
中英《北京條約》
1860年10月24日簽訂。又增加:
1、開天津為商埠。
2、准許英國招募華工出國。
3、割佔九龍司地方一區。
4、增加賠款為八百萬兩。
中法《北京條約》
1860年11月2日簽訂。又增加:
1、開天津為商埠。
2、准許法國招募華工出國。
3、任法國傳教士在各省租買土地,建造自便。
4、增加賠款為八百萬兩。
中俄《北京條約》
1860年11月2日簽訂。增加:
1、中俄共管的烏蘇里江東至海的大片中國領土劃給俄國;
2、規定蒙、新西北邊界,割占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的大片中國領土;
3、開放喀什噶爾為商埠等。
=

中俄《伊犁條約》

甲午中日戰爭(1894-1895)時訂立的
中日《馬關條約》
1895年4月17日簽訂。主要是
1、中國承認朝鮮由日本控制;
2、日本強佔台灣、澎湖列島和遼東半島;
3、賠償日本軍費二億兩;
4、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商埠;
5、允許日本人在各通商口岸任便設領事館和工廠;
6、日軍佔領威海衛,俟賠款付清後才撤退。
中日《交收遼南條約》
1895年11月8日簽訂。竟要清政府以三千萬兩「贖回」遼東半島。

八國聯軍戰爭(1900-1901)時訂立的:

八國聯軍戰爭(1900-1901)時訂立的:
《辛丑條約》
1901年9月7日,清政府與英、美、俄、德、日、法、意、西班牙、奧地利、荷蘭、比利時十一國簽訂。主要是:
1、中國賠款四億五千萬兩,分三十九年還清,年息四厘,本息合計達九億八千多萬兩;
2、將北京東交民巷劃為外國使館區,中國人不準居住;
3、拆毀大沽炮台及京師至海通道之各炮台,外國軍隊駐扎北京和從北京到山海關沿線的十二個重要地區;
4、永遠禁止中國人民成立或參加「與諸國仇敵」的各種組織,違者處死。
5、各地官員如發生「傷害諸國人民」事件,必須立即鎮壓,否則立即撤職,永不任用;
6、清政府承認附和義和團的錯誤,向帝國主義「道歉」。

㈥ 中考歷史知識點

2010年中考歷史復習資料

[1]
閉關鎖國與對外開放比較表




放 時間 表現 歷史作用
漢朝 絲綢之路 成為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的橋梁
造紙術的外傳 造紙術傳播到世界各地,促進了文化的交流和教育的普及,深刻地影響了世界文明的進程。
唐朝 遣唐使 對日本的生產、生活與社會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鑒真東渡 對中日經濟文化交流做出了傑出貢獻。
玄奘西行 第一個系統地將天竺的佛教、歷史、地理、風土人情等記錄下來並介紹到了中國,促進了中外經濟文化交流。
宋朝 指南針傳入歐洲 為環球航行和新大陸的發現提供了重要條件
明朝 鄭和下西洋 加強了中國與亞非各國人民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和友好來往,推動了華僑移居南洋,促進了南洋地區社會經濟發展。
改革開放後 1980年,我國在深圳、珠海、汕頭、廈門設立經濟特區,作為對外開放的窗口。 有力推動了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進程。
任何一個民族、一個國家,都需要學習別的民族、別的國家的長處,學習人家先進科學技術。-----鄧小平




清朝

嚴格限制對外貿易 雖有防禦西方殖民勢力的一面,但同時給中國社會帶來了嚴重的惡果。它限制了我國對外貿易和航海事業的發展,阻礙了中外文化的交流。閉關自守最終不能扭轉中外力量的對比,不能從根本上抵擋殖民勢力的侵略,反而進一步導致閉塞、停滯、倒退,使中國更加遠離世界發展的潮流。

[2]
中國近代化的探索歷程
三個階段 名 稱 領導者 歷史作用
學習西方軍事器物
洋務運動 洋務派(恭親王
奕欣、曾國藩、
李鴻章、左宗棠) 洋務運動沒有使中國富強起來,但它引進了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使中國出現了第一批近代工業企業,在客觀上促進了中國資本主義發展,推動了中國近代化的進程。

學習西方政治制度 戊戌變法 康有為、梁啟超 戊戌維新在社會上起了思想啟蒙作用

辛亥革命
孫中山 清朝的統治在辛亥革命的浪潮中崩潰,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終於結束。民主共和國的觀念日益深入人心。
學習西方思想文化
新文化運動
陳獨秀、胡適 新文化運動激發了廣大青年追求新思想的熱情,促使人們沖破封建思想的羅網,探索救國救民的新出路,在近代中國掀起了一場思想解放的風暴。

[3]
西藏與中央政府關系簡史
歷史時期 主要事件及影響
唐朝 文成公主入藏與松贊干布聯姻,奠定了漢藏密切交往的基礎。
清朝 1727年,清朝開始設立駐藏大臣,作為中央政府的代表長駐西藏,同達賴、班禪共同管理西藏。
新中國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解決西藏問題的基本方針是:實行民族區域自治。

[4]
新疆與中央政府關系簡史
歷史時期 主要事件及影響
漢 公元前60年,西漢王朝在西域設置西域都護府,這是今新疆地區正式歸屬中央統轄的開始。
清朝 清朝平定大小和卓叛亂,重新統一新疆,促進了維吾爾族同中原地區的交流,對鞏固西北邊疆起到了重大作用。設伊犁將軍,加強中央對邊疆和少數民族地區的管轄。
1876年,左宗棠收復新疆。根據左宗棠的建議,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設立行省。
新中國 解決新疆問題的基本方針是:實行民族區域自治。

[5]
台灣與中央政府關系簡史
歷史時期 主要事件及影響
明末清初 鄭成功從荷蘭殖民者手中收復了台灣。
清朝 中日《馬關條約》中規定:清政府割遼東半島、台灣、澎湖列島給日本。
新中國
(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後) 鄧小平從維護祖國和中華民族根本利益出發,創造性地提出了「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一國兩制」,是指在一個中國的前提下,我們國家的主體部分堅持社會主義制度,台灣、香港和澳門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作為特別行政區仍然保持資本主義制度。「一國兩制」,為實現祖國統一大業指明了前景。

[6]
中國近代屈辱史
戰爭 簽訂的條約 條約的主要內容 影 響

片中
戰英
爭 中英《南京條約》(中國近代第一個不平等條約) 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
海為通商口岸;中國賠款2100萬
銀元;割讓香港島給英國;英國商
人進出口貨物繳納的稅款,中國須
同英國商定。 中國的國家主權
和領土完整遭到
破壞,開始淪為
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會。

午中
戰日
爭 《馬關條約》(《南京條約》以來最嚴重的不平等條約) 清政府割遼東半島、台灣、澎湖列
島給日本;賠償日本軍費白銀2億
兩;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
為通商口岸;允許日本在通商口岸
開設工廠等。
大大加深了中國的
民族危機及半殖民
化程度。

侵八
華國
戰聯
爭軍

《辛丑條約》 清政府向各國賠償白銀4.5億兩,
以海關等稅收作擔保,分39年還
清,本息共計9.8億兩;劃定北京
東交民巷為使館界,允許各國駐兵
保護,不準中國人在界內居住;清
政府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反帝活動;
清政府拆毀天津大沽到北京沿線設防的炮台,允許列強各國派兵駐扎北京到山海關鐵路沿線要地。
清政府完全成為西
方列強統治中國的
工具,變成了「洋
人的朝廷」,中國完
全淪為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會。

[7]
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的三次重要會議
會議名稱 時間地點 內容 歷史作用
中共一大 1921年上海 宣告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中國革命的面
目煥然一新。

遵義會議
1935年遵義 確立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 是黨的歷史上
一個生死攸關
的轉折點。

11屆三中
全會
1978年北京 確立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指導思想;做出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的和實行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形成了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集體 。 是我國社會主
義現代會建設
史上的偉大轉
折。

[8]
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的重要戰役
戰役名稱 發生時期 歷史意義
南昌起義 新民主主義革命興起時期 打響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
飛奪瀘定橋 新民主主義革命興起時期(長征途中)
百團大戰 抗日戰爭期間 抗戰期間中國軍隊主動出擊日軍的一次最大規模的戰役
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 解放戰爭期間 揭開了人民解放軍全國性戰略進攻的序幕
三大戰役(遼沈、淮海、平津)
解放戰爭期間 三大戰役是人民解放戰爭中最激動人心的戰略大決戰。
渡江戰役 解放戰爭期間 宣告了延續22年的國民黨政權的覆滅

[9]
英、法、美資產階級革命比較表
歷史事件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美國獨立戰爭 法國資產階級革命
革命目的 剝奪王權,保留王位 為民族獨立而戰 為爭取「民主」「共和」而戰
重要文件(內容
提要) 《權利法案》(限制國王的權利,保護國會的權利) 《獨立宣言》(人人生而平等+宣告北美13個殖民地脫離英國獨立) 《人權宣言》(人人生而自由平等+財產權是人神聖不可侵犯的權利)
制定機構 國會 大陸會議 制憲會議

歷史作用 確立了君主立憲制,使英國走上了迅速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並率先開始了工業革命。同時,迅速波及其他歐州國家,推動了歐洲資產階級革命的發展,被譽為「歐洲范圍的革命」。 擺脫了英國的殖民統治,贏得了國家的獨立,推動了本國資本主義的發展。 徹底摧毀了法國封建專制制度,使民主共和思想廣為傳播,對人類社會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10]
三次科技革命比較表
名稱 開始時間 發明者 主要發明(成果) 標志(意義)

第一次
科技革命
18世紀
60年代 哈格里夫斯 珍妮紡紗機(真正近代意義上的機器)
人類進入
蒸汽時代
瓦特 改進了蒸汽機
史蒂芬孫 火車機車(以「蒸汽機」為動力機)
第二次
科技革命 19世紀
70年代 愛迪生 電燈、留聲機、蠟紙、油印機等2000多項發明 人類進入
電氣化時代
卡爾?本茨 汽車(以「內燃機」為動力機)
萊特兄弟 飛機(以「內燃機」為動力機)
第三次
科技革命 20世紀
四五十年代 電子計算機應用、生物工程、航空航天技術 人類進入信
息化時代
[11]
美國歷史上的三位著名總統
總統 歷史背景 主要貢獻

華盛頓
獨立戰爭 在美國獨立戰爭中,擔任大陸軍總司令,領導美國人民取得了民族獨立;1789年,當選美國第一任總統,連任兩屆總統後,放棄了繼續擔任總統的權利,開創了民主政治的先河。

林肯

美國內戰(南北戰爭) 1860年,當選為美國總統,同情黑人的悲慘處境,反對並希望逐漸廢除野蠻的奴隸制度。南北戰爭期間( 1862年),先後頒布了《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隸宣言》兩個重要法令,大大調動了人民群眾和黑人奴隸的積極性,扭轉了戰局,使南方軍隊徹底陷入了絕境。
羅斯福 1929---1933世界經濟大危機;第二次世界大戰 1933年就任美國總統後開始實行以《全國工業復興法》為核心和基礎的新政。「新政」是美國資本主義的一次自我調節,開創了資產階級政府大規模干預經濟生活的先河,進一步提高了美國國家資本主義的壟斷程度,是資本主義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新政」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使美國度過了危機。

[12]
世界發展趨勢回顧與展望
時間 世界各地區文明交往的特點 代表性事件
古代
世界 世界各個地區相互隔絕,孤立發展,世界各民族各地區的交往方式有暴力沖撞、也有和平交流。 亞歷山大東征(暴力沖撞)
馬可?波羅來華(和平交流)
近代
世界 歐洲許多冒險家,通過海外探險,開辟新航路,將世界各個地區連成一體。 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
麥哲倫首次環球航行
當今
世界 隨著高科技的迅速發展,尤其是交通與交往手段的發展,世界走向全球化,人類進入「地球村」時代。 經濟全球化,世界各國相互依存,相互競爭;全球性經濟組織、跨國公司進一步發展。
[13]
如何評價歷史人物
評價歷史人物的方法 評價歷史人物的評卷標准

關鍵在於:史論結合,有理有據。同時應當注意:應將歷史人物置於當時的歷史背景下進行評價;應抓住歷史人物歷史活動的主要方面進行評價;應把評價的重點放在歷史人物對歷史進程的影響上。 (滿分10分):第一層次,沒有答題或完全離題,得0分;第二層次,有史無論,簡單羅列史實,但未用自己的語言進行評述,得1—4分;有論無史,只談自己的觀點,沒有用史實加以證明,得1---4分;第三層次,有史有論,且史論基本准確合理,但在知識和認識上有少量錯謬,或條理不夠清晰,邏輯上不夠嚴密,語言上不夠優美,得4--- 7分;第四層次,史論結合,史實准確,論述合理,條理清晰,邏輯嚴密,文辭優美,有自己的觀點,並與具體史實相結合,得7---10分。如學生語言富有個性魅力,觀點有獨到創新之處,可酌情加1---2分,但總分不超過10分。




皇 [正面][史:如何統一中國]秦始皇是我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帝,他順應歷史潮流,滅六國,統一中國,[論:統一中國的意義]結束了諸侯長期格局混戰的局面,符合人民的願望;[史:如何鞏固統一]他建立了君主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政治制度;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等,[論:鞏固統一的意義]鞏固了統一,促進了各地區各民族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通過統一戰爭,擴大了疆域,使秦朝成為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國家。[論:肯定]秦始皇對我國歷史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產生了巨大影響。//[反面][論:否定]但他又是個殘暴的皇帝,[史:秦始皇的暴行]他廣建宮殿陵墓,浪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影響了人民正常的生產和生活;他還制定殘酷的刑法,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他焚書坑儒,鉗制了思想,摧殘了文化。




帝 漢武帝統治期間,採取了一系列措施推進大一統格局。思想上:「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政治上:採納大臣主父偃的建議,頒布「推恩令」,削弱封國勢力;加強監察制度。在中央設司隸校尉,在地方在13個州部設刺史。軍事上:出擊匈奴,解除匈奴的威脅。在與少數民族地區的交往方面:派張騫兩次出使西域。在對外交往方面:開拓了絲綢之路。總之,漢武帝統治期間,中央集權空前加強,大一統帝國得到了進一步鞏固和發展。





唐太宗統治期間,知人善任,虛心納諫,唯才是舉,同時認真吸取隋朝興亡的經驗教訓,在政治、經濟、法律等方面推行了一系列革新措施。政治上,唐朝沿襲和完善隋代的「三省六部制」。三省中,中書省替皇帝起草政令,門下省負責審核,最後交由尚書省執行。尚書省下設有六部,分管具體政務。經濟上,在賦役制度方面,唐朝減少百姓服勞役天數,並規定可用交納實物的方式代替賦役,使人身束縛逐漸鬆弛。法律上,唐朝在《隋律》的基礎上,多次修訂法令。《唐律疏議》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完備的法典,在歷史上對亞洲各國產生了重大影響。在對待國內民族關系方面,實行開明的民族政策,西北各部尊稱唐太宗為他們共同的君主「天可汗」。綜上所述,唐太宗統治期間,政治比較清明,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國力增強,被譽為「貞觀之治」。




頓 華盛頓在美國獨立戰爭中當選大陸軍總司令,領導美國人民,贏得獨立戰爭的勝利。1789年,他當選為美國歷史上第一任總統,四年後再度當選美國總統。華盛頓是美國歷史上一位偉大的政治家、軍事家,在美國獨立戰爭和建立共和國的過程中,發揮了極其重要的領導作用,他的內政和外交原則對美國歷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將國家利益、民族利益置於個人幸福之上,堅持民主,不貪戀個人權利,他的高尚人格是後人學習的榜樣,無愧於「國父」的稱號。




侖 拿破崙通過霧月政變建立了執政府,在他當政期間,頒布了《拿破崙法典》,進行一系列對外戰爭。《拿破崙法典》是資產階級國家的第一部民法典,它的立法精神和原則為後來許多歐洲國家借鑒和效仿。拿破崙統治時期,正是歐洲社會從中世紀向近代過渡的重要階段,他用刺刀加速了這一過程,使法國大革命的成果通過暴力被推廣到他所征服的歐洲國家。拿破崙戰爭也威脅了歐洲所有國家的主權,侵犯了別國人民的利益,遭到各國聯合抵抗。
[14]
古今中外重大歷史事件及其意義(標志)一覽表
歷史事件 意義(標志著什麼)
《辛丑條約》的簽訂 清政府完成成為西方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變成了「洋人的朝廷」
公車上書 戊戌變法運動拉開了序幕
1912年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 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結束了
「五四」運動 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 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已經取得偉大勝利
南昌起義 中國共產黨開始創建人民軍隊,獨立領導武裝斗爭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開辟 中國共產黨開始探索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這一正確革命道路
紅軍三大主力在甘肅會寧會師 二萬五千里長征勝利結束
九一八事變 中國開始局部抗戰
七七事變(盧溝橋事變) 中國開始全民族抗戰
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 國共兩黨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
渡江戰役 延續22年的國民黨政權的覆滅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頒布 土地改革運動在農村開始了
1956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社會主義制度建立,我國開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11屆三中全會的召開 我國從此走上了改革開放、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正確道路
1776年《獨立宣言》的發表 美國誕生
1781年約克鎮戰役英軍投降 美國獨立戰爭勝利結束
1789年巴黎人民攻佔巴士底獄 法國大革命的開始
蒸汽機的發明和應用 人類進入了「蒸汽時代」
電力得到廣泛應用並取代蒸汽機成為工業生產和社會生活的主要能源
人類社會從「蒸汽時代」跨進了「電氣時代」
電氣化和鋼鐵時代的到來 現代工業的崛起
《共產黨宣言》的發表 馬克思主義(科學社會主義)的誕生
蘇維埃政府---人民委員會成立 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誕生了
《慕尼黑協定》 綏靖政策達到頂峰
德國閃擊波蘭 二戰爆發
英法對德宣戰 二戰全面爆發
德國進攻蘇聯 二戰進一步擴大
日本偷襲珍珠港 二戰達到最大規模
《聯合國家宣言》的發表 國際反法西斯統一戰線最終形成,正義力量攜手聯盟
諾曼底登陸 歐洲第二戰場的開辟
1945年5月8日德國投降 歐洲戰事以反法西斯聯盟的勝利而宣告結束
歐盟成立 歐洲正朝著經濟政治一體化目標邁進
「杜魯門主義」 美蘇冷戰正式展開
北約和華約的建立 以美蘇為首的兩大軍事政治集團對峙局面的形成
蘇東(蘇聯及部分東歐國家)巨變 兩極格局的結束

[15]
古今中外「八字方針」一覽表
漢武帝推行大一統措施,在思想上採納董仲舒的建議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五四運動中提出的口號之一是 外爭國權,內懲國賊
長征精神是中華民族什麼精神的集中體現 百折不撓,自強不息
西安事變中,張學良、楊虎城提出的主張是 停止內戰,一致抗日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結果是 剝奪王權,保留王位
世界各民族各地區文明交往的方式是 和平交流,暴力沖撞
杜魯門主義具體指的是 遏制蘇聯,稱霸世界
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經濟發展的特點是 相互依存,相互競爭

㈦ 2010中考歷史知識點

2010年中考歷史復習資料

[1]
閉關鎖國與對外開放比較表




放 時間 表現 歷史作用
漢朝 絲綢之路 成為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的橋梁
造紙術的外傳 造紙術傳播到世界各地,促進了文化的交流和教育的普及,深刻地影響了世界文明的進程。
唐朝 遣唐使 對日本的生產、生活與社會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鑒真東渡 對中日經濟文化交流做出了傑出貢獻。
玄奘西行 第一個系統地將天竺的佛教、歷史、地理、風土人情等記錄下來並介紹到了中國,促進了中外經濟文化交流。
宋朝 指南針傳入歐洲 為環球航行和新大陸的發現提供了重要條件
明朝 鄭和下西洋 加強了中國與亞非各國人民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和友好來往,推動了華僑移居南洋,促進了南洋地區社會經濟發展。
改革開放後 1980年,我國在深圳、珠海、汕頭、廈門設立經濟特區,作為對外開放的窗口。 有力推動了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進程。
任何一個民族、一個國家,都需要學習別的民族、別的國家的長處,學習人家先進科學技術。-----鄧小平




清朝

嚴格限制對外貿易 雖有防禦西方殖民勢力的一面,但同時給中國社會帶來了嚴重的惡果。它限制了我國對外貿易和航海事業的發展,阻礙了中外文化的交流。閉關自守最終不能扭轉中外力量的對比,不能從根本上抵擋殖民勢力的侵略,反而進一步導致閉塞、停滯、倒退,使中國更加遠離世界發展的潮流。

[2]
中國近代化的探索歷程
三個階段 名 稱 領導者 歷史作用
學習西方軍事器物
洋務運動 洋務派(恭親王
奕欣、曾國藩、
李鴻章、左宗棠) 洋務運動沒有使中國富強起來,但它引進了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使中國出現了第一批近代工業企業,在客觀上促進了中國資本主義發展,推動了中國近代化的進程。

學習西方政治制度 戊戌變法 康有為、梁啟超 戊戌維新在社會上起了思想啟蒙作用

辛亥革命
孫中山 清朝的統治在辛亥革命的浪潮中崩潰,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終於結束。民主共和國的觀念日益深入人心。
學習西方思想文化
新文化運動
陳獨秀、胡適 新文化運動激發了廣大青年追求新思想的熱情,促使人們沖破封建思想的羅網,探索救國救民的新出路,在近代中國掀起了一場思想解放的風暴。

[3]
西藏與中央政府關系簡史
歷史時期 主要事件及影響
唐朝 文成公主入藏與松贊干布聯姻,奠定了漢藏密切交往的基礎。
清朝 1727年,清朝開始設立駐藏大臣,作為中央政府的代表長駐西藏,同達賴、班禪共同管理西藏。
新中國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解決西藏問題的基本方針是:實行民族區域自治。

[4]
新疆與中央政府關系簡史
歷史時期 主要事件及影響
漢 公元前60年,西漢王朝在西域設置西域都護府,這是今新疆地區正式歸屬中央統轄的開始。
清朝 清朝平定大小和卓叛亂,重新統一新疆,促進了維吾爾族同中原地區的交流,對鞏固西北邊疆起到了重大作用。設伊犁將軍,加強中央對邊疆和少數民族地區的管轄。
1876年,左宗棠收復新疆。根據左宗棠的建議,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設立行省。
新中國 解決新疆問題的基本方針是:實行民族區域自治。

[5]
台灣與中央政府關系簡史
歷史時期 主要事件及影響
明末清初 鄭成功從荷蘭殖民者手中收復了台灣。
清朝 中日《馬關條約》中規定:清政府割遼東半島、台灣、澎湖列島給日本。
新中國
(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後) 鄧小平從維護祖國和中華民族根本利益出發,創造性地提出了「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一國兩制」,是指在一個中國的前提下,我們國家的主體部分堅持社會主義制度,台灣、香港和澳門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作為特別行政區仍然保持資本主義制度。「一國兩制」,為實現祖國統一大業指明了前景。

[6]
中國近代屈辱史
戰爭 簽訂的條約 條約的主要內容 影 響

片中
戰英
爭 中英《南京條約》(中國近代第一個不平等條約) 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
海為通商口岸;中國賠款2100萬
銀元;割讓香港島給英國;英國商
人進出口貨物繳納的稅款,中國須
同英國商定。 中國的國家主權
和領土完整遭到
破壞,開始淪為
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會。

午中
戰日
爭 《馬關條約》(《南京條約》以來最嚴重的不平等條約) 清政府割遼東半島、台灣、澎湖列
島給日本;賠償日本軍費白銀2億
兩;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
為通商口岸;允許日本在通商口岸
開設工廠等。
大大加深了中國的
民族危機及半殖民
化程度。

侵八
華國
戰聯
爭軍

《辛丑條約》 清政府向各國賠償白銀4.5億兩,
以海關等稅收作擔保,分39年還
清,本息共計9.8億兩;劃定北京
東交民巷為使館界,允許各國駐兵
保護,不準中國人在界內居住;清
政府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反帝活動;
清政府拆毀天津大沽到北京沿線設防的炮台,允許列強各國派兵駐扎北京到山海關鐵路沿線要地。
清政府完全成為西
方列強統治中國的
工具,變成了「洋
人的朝廷」,中國完
全淪為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會。

[7]
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的三次重要會議
會議名稱 時間地點 內容 歷史作用
中共一大 1921年上海 宣告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中國革命的面
目煥然一新。

遵義會議
1935年遵義 確立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 是黨的歷史上
一個生死攸關
的轉折點。

11屆三中
全會
1978年北京 確立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指導思想;做出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的和實行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形成了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集體 。 是我國社會主
義現代會建設
史上的偉大轉
折。

[8]
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的重要戰役
戰役名稱 發生時期 歷史意義
南昌起義 新民主主義革命興起時期 打響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
飛奪瀘定橋 新民主主義革命興起時期(長征途中)
百團大戰 抗日戰爭期間 抗戰期間中國軍隊主動出擊日軍的一次最大規模的戰役
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 解放戰爭期間 揭開了人民解放軍全國性戰略進攻的序幕
三大戰役(遼沈、淮海、平津)
解放戰爭期間 三大戰役是人民解放戰爭中最激動人心的戰略大決戰。
渡江戰役 解放戰爭期間 宣告了延續22年的國民黨政權的覆滅

[9]
英、法、美資產階級革命比較表
歷史事件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美國獨立戰爭 法國資產階級革命
革命目的 剝奪王權,保留王位 為民族獨立而戰 為爭取「民主」「共和」而戰
重要文件(內容
提要) 《權利法案》(限制國王的權利,保護國會的權利) 《獨立宣言》(人人生而平等+宣告北美13個殖民地脫離英國獨立) 《人權宣言》(人人生而自由平等+財產權是人神聖不可侵犯的權利)
制定機構 國會 大陸會議 制憲會議

歷史作用 確立了君主立憲制,使英國走上了迅速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並率先開始了工業革命。同時,迅速波及其他歐州國家,推動了歐洲資產階級革命的發展,被譽為「歐洲范圍的革命」。 擺脫了英國的殖民統治,贏得了國家的獨立,推動了本國資本主義的發展。 徹底摧毀了法國封建專制制度,使民主共和思想廣為傳播,對人類社會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10]
三次科技革命比較表
名稱 開始時間 發明者 主要發明(成果) 標志(意義)

第一次
科技革命
18世紀
60年代 哈格里夫斯 珍妮紡紗機(真正近代意義上的機器)
人類進入
蒸汽時代
瓦特 改進了蒸汽機
史蒂芬孫 火車機車(以「蒸汽機」為動力機)
第二次
科技革命 19世紀
70年代 愛迪生 電燈、留聲機、蠟紙、油印機等2000多項發明 人類進入
電氣化時代
卡爾•本茨 汽車(以「內燃機」為動力機)
萊特兄弟 飛機(以「內燃機」為動力機)
第三次
科技革命 20世紀
四五十年代 電子計算機應用、生物工程、航空航天技術 人類進入信
息化時代
[11]
美國歷史上的三位著名總統
總統 歷史背景 主要貢獻

華盛頓
獨立戰爭 在美國獨立戰爭中,擔任大陸軍總司令,領導美國人民取得了民族獨立;1789年,當選美國第一任總統,連任兩屆總統後,放棄了繼續擔任總統的權利,開創了民主政治的先河。

林肯

美國內戰(南北戰爭) 1860年,當選為美國總統,同情黑人的悲慘處境,反對並希望逐漸廢除野蠻的奴隸制度。南北戰爭期間( 1862年),先後頒布了《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隸宣言》兩個重要法令,大大調動了人民群眾和黑人奴隸的積極性,扭轉了戰局,使南方軍隊徹底陷入了絕境。
羅斯福 1929---1933世界經濟大危機;第二次世界大戰 1933年就任美國總統後開始實行以《全國工業復興法》為核心和基礎的新政。「新政」是美國資本主義的一次自我調節,開創了資產階級政府大規模干預經濟生活的先河,進一步提高了美國國家資本主義的壟斷程度,是資本主義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新政」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使美國度過了危機。

[12]
世界發展趨勢回顧與展望
時間 世界各地區文明交往的特點 代表性事件
古代
世界 世界各個地區相互隔絕,孤立發展,世界各民族各地區的交往方式有暴力沖撞、也有和平交流。 亞歷山大東征(暴力沖撞)
馬可•波羅來華(和平交流)
近代
世界 歐洲許多冒險家,通過海外探險,開辟新航路,將世界各個地區連成一體。 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
麥哲倫首次環球航行
當今
世界 隨著高科技的迅速發展,尤其是交通與交往手段的發展,世界走向全球化,人類進入「地球村」時代。 經濟全球化,世界各國相互依存,相互競爭;全球性經濟組織、跨國公司進一步發展。
[13]
如何評價歷史人物
評價歷史人物的方法 評價歷史人物的評卷標准

關鍵在於:史論結合,有理有據。同時應當注意:應將歷史人物置於當時的歷史背景下進行評價;應抓住歷史人物歷史活動的主要方面進行評價;應把評價的重點放在歷史人物對歷史進程的影響上。 (滿分10分):第一層次,沒有答題或完全離題,得0分;第二層次,有史無論,簡單羅列史實,但未用自己的語言進行評述,得1—4分;有論無史,只談自己的觀點,沒有用史實加以證明,得1---4分;第三層次,有史有論,且史論基本准確合理,但在知識和認識上有少量錯謬,或條理不夠清晰,邏輯上不夠嚴密,語言上不夠優美,得4--- 7分;第四層次,史論結合,史實准確,論述合理,條理清晰,邏輯嚴密,文辭優美,有自己的觀點,並與具體史實相結合,得7---10分。如學生語言富有個性魅力,觀點有獨到創新之處,可酌情加1---2分,但總分不超過10分。




皇 [正面][史:如何統一中國]秦始皇是我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帝,他順應歷史潮流,滅六國,統一中國,[論:統一中國的意義]結束了諸侯長期格局混戰的局面,符合人民的願望;[史:如何鞏固統一]他建立了君主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政治制度;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等,[論:鞏固統一的意義]鞏固了統一,促進了各地區各民族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通過統一戰爭,擴大了疆域,使秦朝成為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國家。[論:肯定]秦始皇對我國歷史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產生了巨大影響。//[反面][論:否定]但他又是個殘暴的皇帝,[史:秦始皇的暴行]他廣建宮殿陵墓,浪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影響了人民正常的生產和生活;他還制定殘酷的刑法,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他焚書坑儒,鉗制了思想,摧殘了文化。




帝 漢武帝統治期間,採取了一系列措施推進大一統格局。思想上:「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政治上:採納大臣主父偃的建議,頒布「推恩令」,削弱封國勢力;加強監察制度。在中央設司隸校尉,在地方在13個州部設刺史。軍事上:出擊匈奴,解除匈奴的威脅。在與少數民族地區的交往方面:派張騫兩次出使西域。在對外交往方面:開拓了絲綢之路。總之,漢武帝統治期間,中央集權空前加強,大一統帝國得到了進一步鞏固和發展。





唐太宗統治期間,知人善任,虛心納諫,唯才是舉,同時認真吸取隋朝興亡的經驗教訓,在政治、經濟、法律等方面推行了一系列革新措施。政治上,唐朝沿襲和完善隋代的「三省六部制」。三省中,中書省替皇帝起草政令,門下省負責審核,最後交由尚書省執行。尚書省下設有六部,分管具體政務。經濟上,在賦役制度方面,唐朝減少百姓服勞役天數,並規定可用交納實物的方式代替賦役,使人身束縛逐漸鬆弛。法律上,唐朝在《隋律》的基礎上,多次修訂法令。《唐律疏議》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完備的法典,在歷史上對亞洲各國產生了重大影響。在對待國內民族關系方面,實行開明的民族政策,西北各部尊稱唐太宗為他們共同的君主「天可汗」。綜上所述,唐太宗統治期間,政治比較清明,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國力增強,被譽為「貞觀之治」。




頓 華盛頓在美國獨立戰爭中當選大陸軍總司令,領導美國人民,贏得獨立戰爭的勝利。1789年,他當選為美國歷史上第一任總統,四年後再度當選美國總統。華盛頓是美國歷史上一位偉大的政治家、軍事家,在美國獨立戰爭和建立共和國的過程中,發揮了極其重要的領導作用,他的內政和外交原則對美國歷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將國家利益、民族利益置於個人幸福之上,堅持民主,不貪戀個人權利,他的高尚人格是後人學習的榜樣,無愧於「國父」的稱號。




侖 拿破崙通過霧月政變建立了執政府,在他當政期間,頒布了《拿破崙法典》,進行一系列對外戰爭。《拿破崙法典》是資產階級國家的第一部民法典,它的立法精神和原則為後來許多歐洲國家借鑒和效仿。拿破崙統治時期,正是歐洲社會從中世紀向近代過渡的重要階段,他用刺刀加速了這一過程,使法國大革命的成果通過暴力被推廣到他所征服的歐洲國家。拿破崙戰爭也威脅了歐洲所有國家的主權,侵犯了別國人民的利益,遭到各國聯合抵抗。
[14]
古今中外重大歷史事件及其意義(標志)一覽表
歷史事件 意義(標志著什麼)
《辛丑條約》的簽訂 清政府完成成為西方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變成了「洋人的朝廷」
公車上書 戊戌變法運動拉開了序幕
1912年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 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結束了
「五四」運動 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 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已經取得偉大勝利
南昌起義 中國共產黨開始創建人民軍隊,獨立領導武裝斗爭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開辟 中國共產黨開始探索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這一正確革命道路
紅軍三大主力在甘肅會寧會師 二萬五千里長征勝利結束
九一八事變 中國開始局部抗戰
七七事變(盧溝橋事變) 中國開始全民族抗戰
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 國共兩黨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
渡江戰役 延續22年的國民黨政權的覆滅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頒布 土地改革運動在農村開始了
1956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社會主義制度建立,我國開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11屆三中全會的召開 我國從此走上了改革開放、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正確道路
1776年《獨立宣言》的發表 美國誕生
1781年約克鎮戰役英軍投降 美國獨立戰爭勝利結束
1789年巴黎人民攻佔巴士底獄 法國大革命的開始
蒸汽機的發明和應用 人類進入了「蒸汽時代」
電力得到廣泛應用並取代蒸汽機成為工業生產和社會生活的主要能源
人類社會從「蒸汽時代」跨進了「電氣時代」
電氣化和鋼鐵時代的到來 現代工業的崛起
《共產黨宣言》的發表 馬克思主義(科學社會主義)的誕生
蘇維埃政府---人民委員會成立 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誕生了
《慕尼黑協定》 綏靖政策達到頂峰
德國閃擊波蘭 二戰爆發
英法對德宣戰 二戰全面爆發
德國進攻蘇聯 二戰進一步擴大
日本偷襲珍珠港 二戰達到最大規模
《聯合國家宣言》的發表 國際反法西斯統一戰線最終形成,正義力量攜手聯盟
諾曼底登陸 歐洲第二戰場的開辟
1945年5月8日德國投降 歐洲戰事以反法西斯聯盟的勝利而宣告結束
歐盟成立 歐洲正朝著經濟政治一體化目標邁進
「杜魯門主義」 美蘇冷戰正式展開
北約和華約的建立 以美蘇為首的兩大軍事政治集團對峙局面的形成
蘇東(蘇聯及部分東歐國家)巨變 兩極格局的結束

[15]
古今中外「八字方針」一覽表
漢武帝推行大一統措施,在思想上採納董仲舒的建議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五四運動中提出的口號之一是 外爭國權,內懲國賊
長征精神是中華民族什麼精神的集中體現 百折不撓,自強不息
西安事變中,張學良、楊虎城提出的主張是 停止內戰,一致抗日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結果是 剝奪王權,保留王位
世界各民族各地區文明交往的方式是 和平交流,暴力沖撞
杜魯門主義具體指的是 遏制蘇聯,稱霸世界
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經濟發展的特點是 相互依存,相互競爭

㈧ 中考歷史中的各個條約及其作用和帶來的後果!幫我搜一下

同情下。。。

閱讀全文

與中考歷史知識點條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