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重慶解放碑來歷
解放碑,原名抗戰勝利紀功碑,是全中國唯一的一座紀念中華民族抗日戰爭勝利的國家紀念碑,以紀念重慶對於國家的偉大貢獻。
解放碑位於重慶市渝中區,位於民權路、民族路和鄒容路交匯處,它是抗戰勝利和重慶解放的歷史見證。碑體絕大部分呈白色,有些地方是肉色,上端有幾架大鍾,朝著四面八方,每到整點時,便會響起聲音。塔是八角形的,最頂端有幾根天線。
歷史由來:
抗日戰爭勝利後,重慶市決定在原"精神保壘"的舊址上,建立"抗戰勝利紀功碑",以紀念抗戰勝利。"抗戰勝利紀功碑"1946年10月31日奠基,12月動工,1947年8月竣工。1949年11月30日,重慶解放,當時西南軍政委員會決定對"抗戰勝利紀功碑"進行改建,由西南軍政委員會主席劉伯承題字,將"抗戰勝利紀功碑"改名為"人民解放紀念碑"(簡稱解放碑)。
解放碑地區在重慶歷史上有著非常重要的位置。許多重大的歷史事件、有趣的掌故以及一些神話傳說都發生在那裡。如解放碑夫子池(現址上修建的是重慶世界貿易中心),原為重慶府文廟,是重慶最具代表性的文廟建築,是有籍可考的重慶規模最大的文廟,建於宋紹興年間。直至抗日戰爭時期,此地都是重慶文化活動的中心,後來形成了重慶夫子池美術展覽館。
修建時間:1947年
碑身高度:約26米
代表意義:
全國唯一一座紀念抗日戰爭勝利
開放時間:全天開放
門票價格:無需門票
地理位置:
重慶市渝中區民權路、民族路和鄒容路交匯處
Ⅱ 府文廟 故事
府文廟位於福建省鯉城區百源川池畔,又名府學,始建於唐,宋太平興國初(公元976-981年)移建今址,是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文廟建築格局宏偉,殿宇壯麗,為江南較大的文廟建築群,建築風格在全國現存孔廟中罕見。
泉州府文廟始建於唐開元末年,當時的宰相張九齡題匾「魯司寇廟」。北宋太平興國初年移建文廟於此,其後幾經修繕,左學右廟,規制逐步完整,規模不斷擴大,佔地面積近百畝,形成了以儒學為中心的中華傳統文化在東南沿海乃至東南亞地區廣為傳播的重要基地。是東南地區最大的文廟建築群。2001年文廟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目前福建省兩處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文廟之一。文廟內大成殿的重檐廡殿式結構是泉州目前惟一存在的這種建築結構,這種結構代表了當時最高建築規格。國家文物局羅哲文、單士元及黃景略等專家幾次考察文廟之後認為,大成殿基本保存了宋代結構,為福建省少見。
泉州府文廟建築規模宏大,是集宋、元、明、清四個朝代的建築形式的孔廟古建築群。主體建築大成殿為典型的宋代重檐廡殿式結構。殿身為斗拱抬梁式結構,整座大殿用48根白石柱乘托,有石雕盤龍檐柱八根,大成殿正中有孔子像,樑上懸掛有清康熙帝御書「萬世師表」。大成殿東為崇聖殿,名宦祠、明倫堂。廟內宋太守題詩的夫子泉井等諸多文物保存完好。這些建築物構成一個完整的文廟建築群。
Ⅲ 古市古街的歷史故事
「洛陽老城歷史文化古街都是開放式的,和朋友手拉手漫步其中,品味城市文化,這是人潮擁擠的景點所沒有的。
「若問古今興廢事,請君只看洛陽城」,洛陽是我國建都年代最早、朝代最多、時間最長的著名古都,輝煌燦爛的歷史文化積淀造就了洛陽的王都氣魄,洛陽老城的歷史文化街區是洛陽城傳統風貌唯一保存較為完整的地段,歷史文化街區的整體體現了它特有的歷史價值,展示了明清時期的典型風貌,逐步形成了洛陽別具一格的街區特色。
老城歷史文化街形成於金中京(公元1214年)是在隋唐東都(創建於隋大業元年,公元605年)的東城(位於黃城以東)的舊址上興建的。歷史文化街區內的文物資源較為豐富,地上的歷史文物保存得較為完整。
老城區歷史文化街區的控制范圍包括東大街、西大街、興華街、南大街、北大街、小區街、銀基街(均向兩側延伸200米),是洛陽市唯一具有較豐富歷史遺存的古城。這里保存了最具中原民居特色的明清古建築群,與麗景門、府文廟、文峰塔、鍾鼓樓等文物景點一起,形成了規模較大的旅遊景區。
歷史文化大街名蓋東西大街、南大街與
興華街共同形成了老城的「十」字街格局,它們是洛陽古城保存較為完整的街區,是洛陽歷史文化名城傳統風貌最具代表性的歷史街區。這里的街巷空間,居民院落,傳統店鋪,古樹古木,文物古跡、遺址、河道、橋梁均較好地得到了保存,建築以明清風格為主,是洛陽「老字型大小」店鋪和「風味」特色店鋪的集中地,有著較高的歷史、文化藝術、科學價值和情感價值、實用價值。歷史文化街區不僅使居民生活,生產經營的場所,也是國內外遊客在洛陽觀光購物的最佳去處。
摘自網路網友,謝謝。
Ⅳ 解放碑的歷史是什麼
解放碑的歷史:
保壘為四方形炮樓式木結構建築,為防日機轟炸,外表塗成黑色。抗日戰爭勝利後,重慶市決定在原"精神保壘"的舊址上,建立"抗戰勝利紀功碑",以紀念抗戰勝利。"抗戰勝利紀功碑"1946年10月31日奠基,12月動工,1947年8月竣工。1949年11月30日,重慶解放,當時西南軍政委員會決定對"抗戰勝利紀功碑"進行改建,由西南軍政委員會主席劉伯承題字,將"抗戰勝利紀功碑"改名為"人民解放紀念碑"(簡稱解放碑)。
解放碑地區在重慶歷史上有著非常重要的位置。許多重大的歷史事件、有趣的掌故以及一些神話傳說都發生在那裡。如解放碑夫子池(現址上修建的是重慶世界貿易中心),原為重慶府文廟,是重慶最具代表性的文廟建築,是有籍可考的重慶規模最大的文廟,建於宋紹興年間。直至抗日戰爭時期,此地都是重慶文化活動的中心,後來形成了重慶夫子池美術展覽館。
20世紀80年代名為重慶美術館,由美術家朱宣咸任館長,這是重慶市最早的、唯一代表重慶的美術館。當時在這里藝術活動頻繁,幾乎所有重要的藝術類展覽都在此舉辦,成為了重慶文化美術活動的中心場所和對外文化交流的中心,影響和帶動了大量美術工作者和人民群眾。以至於在重慶民間生活中家喻戶曉、深入人心的形成了:「到夫子池,看展覽」,成為了那個時代重慶人與外地來重慶的人士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文化活動。
在解放碑傳說有一座橋一位打漁郎在橋上會見了八個乞丐,就是漢鍾離、張果老、韓湘子、鐵拐李、呂洞賓、曹國舅、藍采和、何仙姑八大神仙。於是,就有了解放碑會仙橋。上世紀初期,人們填了池塘,拆了橋,後來還修起重慶地標性建築會仙樓。
1937年國泰大戲院建成,同緊鄰的夫子池展覽館被稱為抗戰大後方的文化聖地,1937年2月8日,國泰大戲院揭幕。白天放電影,晚上演話劇。國泰的霓虹燈,曾吸引成百上千市民來看熱鬧。國泰電影院的老經理萬健成介紹,當時戲院有1500個鐵背靠椅,天花板上有6個磨砂大吊燈。兩邊高牆各安了4個排風扇,耗資14萬銀元。抗戰期間,中國話劇四大名旦舒綉文、白楊、張瑞芳、秦怡都成名於此。郭沫若、夏衍、曹禺、白楊等都為戲院簽過名。同年,從上海來的明星白楊、吳茵等人,在國泰大戲院上演《盧溝橋之戰》和《沈陽之夜》,購票的觀眾擠滿半條街。據老人們回憶,重慶大轟炸期間,警報一響,國泰大戲院演出立即閉幕。空襲一過,演員和觀眾又回到劇場,戰時演出從未長時間中斷。1954年,在國泰大戲院原址上重建了和平電影院;文革期間曾更名為東方紅電影院。1993年又更名為國泰電影院,直至2007年拆除。
1950年5月1日,在寶元通百貨公司重慶分支機構解放碑「寶元渝」的基礎上,成立了西南區百貨公司門市部,標志著重慶百貨大樓建店,重百成為我市第一家國營百貨商店,寶元通也因此成為我國第一家由私營轉向國營的民族資本商業企業。曾名三八商店,重慶百貨公司是重慶最大的百貨商店,那個年代外地來重慶的遊客到重慶必到解放碑,到解放碑必到重慶百貨商店。解放碑的重慶友誼商店是只服務外國人、外交官和政府官員的重慶最大的對外商店,那裡只接受外匯兌換券為貨幣。貨品包括生活用品甚至還有未被審查的西方報刊讀物,所以曾經守衛會阻止中國人進入商店。
解放軍劇院,曾經常獨家上映一些軍隊系統跑片交流的影片,許多還沒有正式上映的影片,它常常搶先上映,所以,該劇院在重慶票友眼中有不可替代的江湖地位。現早已被拆除。
那裡還有有國民黨"青年館"舊址。建國後,青年館更名為實驗劇場。在解放碑「心心咖啡廳」有宋美齡的乾女孔二小姐怒打警察局長徐中齊的掌故。有被稱為一條依仁巷 ,半部重慶近代史的解放碑依仁巷街。有重慶最大的糖酒類零售商店:紅旗糖果商店。有西南地區第一個可以完成彩色攝影沖印的彩色攝影沖印中心。有重慶最大的農貿市場:大陽溝菜市場。有重慶最大的書城:重慶新華書店。有讓人流連忘返的被稱為「好吃街」的八一路小吃街等等。解放碑重慶文化、商業活動的最中心。
Ⅳ 求蘭州市二中內的【府文廟】及【大成殿】的資料
嗯 我知道 我是二中的
大成殿現在除了有外來學生參觀 開學典禮
或者什麼教育局檢查啊~什麼的都不開放
殿里很空 有很多牌匾
大成殿外有一塊石碑
據我了解就這么多
因為自從我在二中上學就只去過一次而已...
Ⅵ 解放公園紀念碑的來歷
解放碑,原名抗戰勝利紀功碑,是全中國唯一的一座紀念中華民族抗日戰爭勝利的國家紀念碑,以紀念重慶對於國家的偉大貢獻。
解放碑位於重慶市渝中區,位於民權路、民族路和鄒容路交匯處,它是抗戰勝利和重慶解放的歷史見證。
歷史由來:
抗日戰爭勝利後,重慶市決定在原"精神保壘"的舊址上,建立"抗戰勝利紀功碑",以紀念抗戰勝利。"抗戰勝利紀功碑"1946年10月31日奠基,12月動工,1947年8月竣工。1949年11月30日,重慶解放,當時西南軍政委員會決定對"抗戰勝利紀功碑"進行改建,由西南軍政委員會主席劉伯承題字,將"抗戰勝利紀功碑"改名為"人民解放紀念碑"(簡稱解放碑)。
解放碑地區在重慶歷史上有著非常重要的位置。許多重大的歷史事件、有趣的掌故以及一些神話傳說都發生在那裡。如解放碑夫子池(現址上修建的是重慶世界貿易中心),原為重慶府文廟,是重慶最具代表性的文廟建築,是有籍可考的重慶規模最大的文廟,建於宋紹興年間。直至抗日戰爭時期,此地都是重慶文化活動的中心,後來形成了重慶夫子池美術展覽館。
Ⅶ 大同府文廟的建築情況
文廟又稱孔子廟,簡稱孔廟。在封建社會里,它是文人墨士「祭祀參拜」「大成至聖先師」的場所。大同文廟這一規模宏大的建築群體原先的布局分為三個組群:一是供祭祀的場所孔廟,雲路坊、大成坊、欞星門、泮池、戟門、大成殿和尊經閣,從前到後依次排列在中軸線上。東西兩側分別建有義路坊、禮門坊、齋明廳、潔清廳、東廡、西廡、神庫、神廚,另外還有鄉賢祠。二是講學場所。在中軸線上的有大門、儀門,明倫堂和東西齋房。三是府治的教育機構,即教授署和訓導署。後來,這些建築大部均已改建,明倫堂和教育機構的建築多已塌毀而廢弛。至今僅存戟門、大成殿、神庫和神廚。大成殿是文廟的主要建築物,為明代所建。清順治、乾隆時期多次進行修葺。整個建築置於月台上,座北朝南,呈「凸」字形,面闊五間(30.5米),進深三間(18.5米)。單檐歇山頂,斗拱六鋪作,每間兩朵。橫拱正面下部均砍成斜面,為明、清常見做法。轉角斗拱繁縟復雜,其結構意在承托翼角。柱網排列屬減柱做法,從而大大增加了殿內前部的活動空間。大殿前的月台四周有石欄圍繞,欄桿中間嵌有宣武岩石刻。整個建築在月台的烘托之下更加氣勢雄渾,庄嚴肅穆。欄桿中的石刻,以明快的線條,簡練的構圖,雕刻著我國古代的一些神話傳說和歷史典故。此中,有反映意識形態方面的畫像,有社會生產勞動和音樂舞蹈的場面,還有花草禽獸等,包羅萬象,內容豐富,可以說是一幅歷史的畫卷和石刻藝術的佳作。欄桿上的柱頭圓雕石獅,千姿百態,意趣橫生,更是引人入勝。1983 年國家撥款對大殿進行了整修。如今,這一建築更顯得金碧輝煌,光彩奪目,供人游覽。
Ⅷ 泉州名勝古跡簡介
塗門街:位於泉州市區中心地帶,東起溫陵路,西至中山路,全長1005米,是集商貿、旅遊、文化等為一體的繁榮地段,沿街有清凈寺、孔子文廟、通淮關岳廟、東觀西台、祖閭蘇、世家大厝、棋盤園等古代文化遺存。
(8)府文廟的歷史事件30擴展閱讀
塗門街的建築風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泉州宋元時期的繁榮景象,只要願意,健談的老泉州們就會告訴遊客這條街的建築風格的寓意。
塗門街的棋盤園是老人家津津樂道的地方。明朝一外族人招安受封,被封為藩王,負責管理閩南行政,棋盤園是藩王府邸里的行宮。閑暇時,藩王坐在司棋閣上與人對弈,命三十二個美人站在棋盤型的花園里,穿著紅、黑二色衣裙,每人頭上頂著簸箕,分別寫著「將士相車馬炮卒」字樣,以充當「棋子」。
Ⅸ 府文廟的府文廟簡介
泉州府文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集宋、元、明、清四朝代的建築形式的孔廟建築群,其歷史悠久,規模宏大,布局勻稱,建築優美,造型獨特,規制完整,文化內涵豐厚,是宋代中原文化和閩南古建築藝術的有機結合,為東南地區名聞遐邇的最大的文廟建築群。
府文廟位於市區繁華的商業區中心地段,鯉城區中山中路泮宮內。始建於唐開元末年,北宋太平興國初年移建孔廟於此,七年(982)建為州學,後又遷他處,大觀三年(1109)遷回,南宋紹興七年(1137)重建。 主體建築大成殿為典型的宋代重檐廡殿式結構。面闊7間35.3米,進深5間22.7米,斗拱抬梁式木結構,以48根白石柱承托,正面有浮雕盤龍檐柱8根,風格古樸,在全國現存文廟中甚屬罕見。殿前砌露台,台明嵌有仰蓮、復蓮、扶桑、山茶、牡丹、芙蓉等輝綠岩石浮雕。台下通道、拜庭,兩旁古榕垂蔭,庭外為半月形泮池。上有元代建的泮橋,梁式石構,中部拱起,兩邊有石構護欄。大成殿前東西兩側築有東廡和西廡,全長112米,寬10米。兩廡前正中為大成門三開間,二進深,左為金聲,右為玉振,三門聯成一體,寬60米,深10米。門外為露埕寬66米,深60米,可容數千人,左右為禮門、義路。西面臨中山街建有泮宮門。廟東有明倫堂七開間,寬36.8米,五進深21.4米,前有寬深36米的露庭,東西兩書齋,庭前有方池寬29米,長43.8米,中有4米寬的石橋,圍以石護欄。外為育英門,再往東原存有尊經閣和名宦、鄉賢祠等建築。
文廟內設有「泉州府文廟文物陳列館」、「泉州歷史名人紀念館」、「泉州古代教育展覽館」。
「泉州府文廟文物陳列館」設在大成殿內,正中有孔子塑像,兩旁有四配十二哲畫像。主要文物有傳世祭孔樂器、舞器、禮器等。其中六件青銅豆鑄有「乾隆十一年台灣知府蔣元樞捐造,貢生蔣鴻皋監制」和鑄有「同治六年五月鑄,州同御即造,訓導鄭秉經郊行李樹監鑄」及「台灣北路淡水同知嚴金清謹制」的銘文編鍾。是研究泉州文廟與台灣文廟的歷史淵源關系的實物資料。
「泉州歷史名人紀念館」設在文廟西廡,陳列有唐、五代、宋、元、明、清等朝代文化名人三十八位。這些人物從各個歷史時期反映出泉州人文薈萃、人傑地靈,在政治、文化、經濟、軍事以及海外交通、國家統一等領域為社會以至世界作出重大貢獻。展品使用現代彩色臘像工藝製作,配以精製各時代服飾,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泉州古代教育展覽館」設在文廟東廡,陳列自晉代中原士人徙泉後,帶來中原文化,家塾興起,宋代泉州除府學外,各縣均建有縣學,書院林立,如雨後春筍,時有「十室之間,必有書舍」,稱譽為「海濱鄒魯」。該館陳列展出圖文並茂,以大量翔實照片反映教育歷史的遺跡和遺存,還有碑刻、課本、科舉試卷、牌匾、楹聯等實物資料,展現當時社會教育的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