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天文學歷史
天文學發展簡史
起源
天文學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類文化的萌芽時代。遠古時候,人們為了指示方向,確定時間和季節,就自然會觀察太陽、月亮和星星在天空中的位置,找出它的隨時間變化的規律,並在此基礎上編制歷法,用於生活和農牧業生產活動。從這一點上來說,天文學是最古老的自然科學學科之一。早期天文學的內容就其本質來說就是天體測量學。
全新的階段
從十六世紀中哥白尼提出日心體系學說開始,天文學的發展進入了全新的階段。在這之前,包括天文學在內的自然科學,受到宗教神學的嚴重束縛。哥白尼的學說使天文學擺脫宗教的束縛,並在嗣後的一個半世紀中從主要純描述天體位置、運動的經典天體測量學,向著尋求造成這種運動力學機制的天體力學發展。十八、十九世紀,經典天體力學達到了鼎盛時期。同時,由於分光學、光度學和照相術的廣泛應用,天文學開始朝著深入研究天體的物理結構和物理過程發展,誕生了天體物理學。二十世紀現代物理學和技術高度發展,並在天文學觀測研究中找到了廣闊的用武之地,使天體物理學成為天文學中的主流學科,同時促使經典的天體力學和天體測量學也有了新的發展,人們對宇宙及宇宙中各類天體和天文現象的認識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廣度。
本質
天文學就本質上說是一門觀測科學。天文學上的一切發現和研究成果,離不開天文觀測工具——望遠鏡和望遠鏡後端的接收設備。在十七世紀之前,人們盡管已製作了不少天文觀測儀器,如在中國有渾儀、簡儀等,但觀測工作只能靠人的肉眼。1608年,荷蘭人李波爾賽發明望遠鏡,1609年伽里略製成第一架天文望遠鏡,並很快作出許多重要發現,從此天文學跨入了用望遠鏡觀測、研究天象的新時代。在此後的近400年中,人們對望遠鏡的性能不斷加以改進,並且越做越大,以期觀測到更暗的天體和取得更高的解析度。目前世界上最大光學望遠鏡的口徑已達到10米。
射電天文學
1932年美國人央斯基用他的旋轉天線陣觀測到了來自天體的射電波,開創了射電天文學。1937年誕生第一台拋物反射面射電望遠鏡。之後,隨著射電望遠鏡在口徑和接收波長、靈敏度等性能上的不斷擴展、提高,射電天文觀測技術為天文學的發展作出了重要的貢獻。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全可動射電望遠鏡直徑為100米,最大固定式射電望遠鏡直徑達300米。
研究工作的深入
二十世紀後50年中,隨著探測器和空間技術的發展以及研究工作的深入,天文觀測進一步從可見光、射電波段擴展到包括紅外、紫外、X射線和γ射線在內的電磁波各個波段,形成了多波段天文學,並為探索各類天體和天文現象的物理本質提供了強有力的觀測手段,天文學發展到了一個全新的階段。 在望遠鏡後端的接收設備方面,十九世紀中葉,照相、分光和光度技術廣泛應用於天文觀測,對於探索天體的運動、結構、化學組成和物理狀態起了極大的推動作用,可以說天體物理學正是在這些技術得以應用後才逐步發展成為天文學的主流學科。二十世紀中,偏振觀測、干涉測量、斑點干涉、CCD探測器以及多光纖等技術在天文觀測中發揮了越來越大的作用。毫無疑問,天文研究中取得的重要成果與後端探測設備的發展和改進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
B. 中國現代天文學發展史
http://tieba..com/f?kz=7972321
看看這么吧,很詳細專的屬.
C. 天文學與歷史學有關聯嗎
應該沒多大關系吧,天文與物理比較有關系。
D. 為什麼天文學在人類的歷史中非常重要
天文學的研究對於我們的生活有很大的實際意義,對於人類的自然觀有很大的影響。古代的天文學家通過觀測太陽、月球和其他一些天體及天象,確定了時間、方向和歷法。這也是天體測量學的開端。如果從人類觀測天體,記錄天象算起,天文學的歷史至少已經有五六千年了。天文學在人類早期的文明史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埃及的金字塔、歐洲的巨石陣都是很著名的史前天文遺址。——常識天文篇。
E. 天文學的起源
天文學是研究天體、宇宙的結構和發展的科學,內容包括天體的構造、性質和運行規律等。
人類生在天地之間,從很早的年代就在探索宇宙的奧秘,因此天文學是一門最古老的科學,它一開始就同人類的勞動和生存密切相關。它同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地學同為六大基礎學科。
天文學的研究對於我們的生活有很大的實際意義,如授時、編制歷法、測定方位等。天文學的發展對於人類的自然觀有很大的影響。哥白尼的日心說曾經使自然科學從神學中解放出來;康德和拉普拉斯關於太陽系起源的星雲說,在十八世紀形而上學的自然觀上打開了第一個缺口。
天文學的一個重大課題是各類天體的起源和演化。天文學的主要研究方法是觀測,不斷的創造和改良觀測手段,也就成了天文學家們不懈努力的一個課題。天文學和其他學科一樣,都隨時同許多鄰近科學互相借鑒,互相滲透。天文觀測手段的每一次發展,又都給應用科學帶來了有益的東西。
天文學循著觀測-理論-觀測的發展途徑,不斷把人的視野伸展到宇宙的新的深處。
F. 《天文篇》對研究人類天文學史有什麼歷史意義
至列國時代,人們對天象的認識有了進一步的發展,更具有科學的內容,天文學成為一門專門的學問。公元前4世紀至公元前3世紀,產生了古代印度第一篇天文學專文,即附錄於吠陀本集後之《吠陀支節錄》中的《天文篇》。《天文篇》主要敘述天文歷法的實際運用書中詳細說明了計算太陽和月亮位置,以及測量春分點位置的方法,還列出了二十七宿的名稱。它是人類天文學史的重要內容,也是古代世界科學史上的一件大事。
G. 簡述西方天文學發展史。
一、古代:隨著農業生產的發展,人們逐漸意識到掌握季節變化的重要性,而季節的變化又與天文現象有關,於是人們便有意識的觀察天象,最初的天文學就這樣出現了。 1、兩河流域的人們以月亮盈虧的周期來定「月」;2、古埃及人創造了人類歷史上第一部太陽歷,還繪制了星圖;3、度人很早就開始了天文歷法的研究。二、古希臘人:托勒密的地心說。 1、採用偏心圓概念對星星的復雜運動做了解釋;2、通過觀察和計算得出了當時所知道的水金火木土五大行星運動軌道的各項參數,排列了日、月、行星距離地球的順序構成了一個完整的地心說;3、他設想宇宙有九重天;4、在天文學史上第一個成功的運用模型方法。三、太陽中心說 1、哥白尼完成《天體運行論》標志系統的太陽中心說的形成。2、布魯諾《論無限性、宇宙和無線世界》宣傳並發展了日心說,提出了多太陽系和宇宙無限性思想。3、伽利略自製望遠鏡進行觀察和實驗,出版《關於托勒密和哥白尼兩大世界體系的對話》支持太陽中心說。四、開普勒行星運行三定律五、牛頓萬有引力 牛頓力學使天文學領域出現了一個新的分支學科就是天體力學。天體力學誕生使天文學從簡單地描述天體之間的幾何關系以及運動狀況過渡到到研究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和造成各天體運動的原因的一個新階段。六、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 廣義相對論廣義相對論中,引力被描述為時空的一種幾何屬性(曲率); ,是現代宇宙學膨脹宇宙模型的理論基礎。
H. 天文學的歷史有哪些
天文學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類文化的萌芽時代。遠古時代,人們為了指示方向、確定時間和季節,而對太陽、月亮和星星進行觀察,確定它們的位置、找出它們變化的規律,並據此來編制歷法、安排農事等各種活動。從這一點上來說,天文學是最古老的自然科學學科之一。
古時候,人們通過肉眼觀察太陽、月亮、星星來確定時間和方向,制定歷法,指導農業生產,這是天體測量學最早的開端。早期天文學的內容就其本質來說就是天體測量學。從16世紀中期哥白尼提出日心體系學說開始,天文學的發展進入了全新的階段。此前包括天文學在內的自然科學,尤其在歐洲受到宗教神學的嚴重束縛。哥白尼的學說使天文學擺脫宗教的束縛,並在此後的一個半世紀中從主要純描述天體位置、運動的經典天體測量學,向著尋求造成這種運動力學機制的天體力學發展。
18~19世紀,經典天體力學達到了鼎盛時期。同時,由於分光學、光度學和照相術的廣泛應用,天文學開始朝著深入研究天體的物理結構和物理過程發展,誕生了天體物理學。
20世紀現代物理學和技術高度發展,並在天文學觀測研究中找到了廣闊的用武之地,使天體物理學成為天文學中的主流學科,同時促使經典的天體力學和天體測量學也有了新的發展,人們對宇宙及宇宙中各類天體和天文現象的認識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廣度。
天文學就本質上說是一門觀測科學。天文學上的一切發現和研究成果,離不開天文觀測工具——望遠鏡及其後端接收設備。在17世紀之前,人們盡管已製作了不少天文觀測儀器,如中國的渾儀、簡儀,但觀測工作只能靠肉眼進行。1608年,荷蘭人李波爾賽發明瞭望遠鏡,1609年伽利略製成第一架天文望遠鏡,並有許多重要發現,從此天文學跨入了用望遠鏡時代。此後人們對望遠鏡的性能不斷加以改進,以期觀測到更暗的天體和取得更高的解析度。1932年美國人央斯基用他的旋轉天線陣觀測到了來自天體的射電波,開創了射電天文學。1937年誕生第一台拋物反射面射電望遠鏡。之後,隨著射電望遠鏡在口徑和接收波長、靈敏度等性能上的不斷擴展、提高,射電天文觀測技術為天文學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20世紀後50年中,隨著探測器和空間技術的發展以及研究工作的深入,天文觀測進一步從可見光、射電波段擴展到包括紅外、紫外、X射線和γ射線在內的電磁波各個波段,形成了多波段天文學,並為探索各類天體和天文現象的物理本質提供了強有力的觀測手段,天文學發展到了一個全新的階段。而在望遠鏡後端的接收設備方面,19世紀中葉,照相、分光和光度技術廣泛應用於天文觀測,對於探索天體的運動、結構、化學組成和物理狀態起了極大的推動作用,可以說天體物理學正是在這些技術得以應用後才逐步發展成為天文學的主流學科。
人類很早以前就想到太空暢游一番了。1903年人類在地球上開設了第一家月亮公園。花50美分就能登上一個雪茄狀、帶翼的車,然後車身劇烈搖晃,最後登上一個月亮模型。
同一年,萊特兄弟在空中駕駛著自行設計的飛機飛行了59秒,同時一位名為康斯坦丁·焦烏科夫斯基、自學成才的俄羅斯人發表了題為《利用反作用儀器進行太空探索》的文章。他在文內演算,一枚導彈要克服地球引力就必須以1.8萬英里的時速飛行。他當時還建議建造一枚液體驅動的多級火箭。
20世紀50年代,有一個公認的基本思想是,哪個國家第一個成功地建立永久性宇宙空間站,它遲早就能控制整個地球。馮·布勞恩向美國人描述了洲際導彈、潛艇導彈、太空鏡和可能的登月旅行。他曾設想建立一個經常載人並能發射核導彈的宇宙空間站。他說:「如果考慮到空間站在地球上所有有人居住的地區上空飛行,那麼人們就能認識到,這種核戰爭技術會使衛星製造者在戰爭中處於絕對優勢的地位。」
1961年,加加林成為進入太空的第一人。蘇聯人用這一成功來說明,在天上飛來飛去的並不是天使,也不是上帝。美國約翰·肯尼迪競選的口號是「新邊疆」。他解釋說:「我們再一次生活在一個充滿發現的時代。宇宙空間是我們無法估量的新邊疆。」對肯尼迪來說,蘇聯人首先進入宇宙空間是「多年來美國經歷的最慘痛的失敗」,美國政府唯一的出路是以攻為守。1958年,美國成立了國家航空航天局,並於同年發射了第一顆衛星「探險者」號。1962年,約翰·格倫成為進入地球軌道的第一位美國人。
許多科學家本來就對危險的載人太空飛行表示懷疑,他們更願意用飛行器來探測太陽系。
而美國人當時實現了突破:三名宇航員乘「阿波羅」號飛船繞月球飛行。在這種背景下,計劃在1969年1月實現的兩艘載人飛船的首次對接具有特殊的意義。
20世紀80年代,蘇聯的第三代空間站「和平」號軌道站使其航天活動達到高峰,讓美國人感到緊迫。「和平」號被譽為「人造天宮」,1986年2月20日發射上天,是當時人類在近地空間能夠長期運行的唯一載人空間軌道站。它與其相對接的「量子1號」、「量子2號」、「晶體」艙、「光譜」艙、「自然」艙等艙室形成一個重達140噸、工作容積400立方米的龐大空間軌道聯合體。在這一「太空小工廠」相繼考察的俄羅斯和外國宇航員有106名,進行的科考項目多達2.2萬個,重點項目600個。
在「和平」號進行的最吸引人的實驗是延長人在太空中的逗留時間。延長人在太空中的逗留時間是人類飛出自己的搖籃地球、邁向火星等天體最為關鍵的一步,要解決這一難題需克服失重、宇宙輻射及人在太空所產生的種種心理障礙等。俄宇航員在這方面取得重大進展,其中宇航員波利亞科夫在「和平」號上創造了單次連續飛行438天的紀錄,被視為20世紀航天史上的一項重要成果。在軌道站上,科學家們進行了諸如培養鵪鶉、蠑螈和種植小麥等大量的生命科學實驗。
如果將「和平」號空間站看作人類的第三代空間站,國際空間站則屬於第四代空間站了。國際空間站工程耗資600多億美元,是人類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載人航天工程。它從最初的構想到最後開始實施既是當年美蘇競爭的產物,又是當前美俄合作的結果,從側面折射出歷史的一段進程。
國際空間站計劃的實施分3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是從1994年開始的准備階段,現已基本完成。這期間,美俄主要進行了一系列聯合載人航天活動。美國太空梭與俄羅斯「和平」號軌道站8次對接與共同飛行,訓練了美國宇航員在空間站上生活和工作的能力;第二階段從1998年11月開始:俄羅斯使用「質子—K」火箭把空間站主艙——功能貨物艙送人了軌道。它還擔負著一些軍事實驗任務,因此該艙只允許美國宇航員使用。實驗艙的發射和對接的完成,標志著第二階段的結束,那時空間站已初具規模,可供3名宇航員長期居住;第三階段則是要把美國的居住艙、歐洲航天局和日本製造的實驗艙、加拿大的移動服務系統等送上太空。當這些艙室與空間站對接後,則標志著國際空間站裝配最終完成,這時站上的宇航員可增至7人。
美、俄等15國聯手建造國際空間站,預示著一個各國共同探索、平開發宇宙空間的時代即將到來。不過,幾十年來載人航天活動的成果還遠未滿足人們對太空的渴求。人類一直都心懷征服太空的慾望和和平利用太空資源的決心。除了歐美等國家外,中國、日本、印度等國家也對太空表達了極大的興趣,新的科學探索也已經展開了……
I. 天文學專業屬於什麼大類
理學。
天文學專業培養具備良好的數學、物理和天文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和基本能力,能在天文學及相關學科從事科研、教學和技術工作的高級專業人才。
天文學可分為天體測量學、天體動力學、天體物理學三大領域,這三大領域備受人們的關注。
天文學研究意義
天文學的研究對於我們的生活有很大的實際意義,對於人類的自然觀有很大的影響。古代的天文學家通過觀測太陽、月球和其他一些天體及天象,確定了時間、方向和歷法。這也是天體測量學的開端。如果從人類觀測天體,記錄天象算起,天文學的歷史至少已經有五六千年了。
天文學在人類早期的文明史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埃及的金字塔、歐洲的巨石陣都是很著名的史前天文遺址。哥白尼的日心說曾經使自然科學從神學中解放出來;康德和拉普拉斯關於太陽系起源的星雲說,在十八世紀形而上學的自然觀上打開了第一個缺口。
牛頓力學的出現,核能的發現等對人類文明起重要作用的事件都和天文研究有密切的聯系。當前,對高能天體物理、緻密星和宇宙演化的研究,能極大地推動現代科學的發展。
對太陽和太陽系天體包括地球和人造衛星的研究在航天、測地、通訊導航等部門中都有許多應用。天文起源於古代人類時令的獲得和占卜活動。
天文學循著觀測-理論-觀測的發展途徑,不斷把人的視野伸展到宇宙的新的深處。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天文學的研究對象從太陽系發展到整個宇宙。
現今,天文學按研究方法分類已形成天體測量學、天體力學和天體物理學三大分支學科。按觀測手段分類已形成光學天文學、射電天文學和空間天文學幾個分支學科。
J. 世界上天文學發展最早的國家
世界上天文學發展最早的國家是英國。
世界上天文學發展:
英國公元前3100年,英國遠古人建造的巨石陣可以精確了解太陽和月亮的12個方位,並觀測和推算日月星辰在不同季節的起落。
古埃及人在4700年前建造了金字塔,部分用於觀測太陽和其他天體。
公元前十四世紀,中國殷朝甲骨文(河南安陽出土)中已有日食和月食的常規記錄,以及世界上最古的日珥記事。
公元前十二世紀,中國殷末周初採用二十八宿劃分天區。
公元前十一世紀,傳說中國周朝建立測景台,最早測定黃赤交角。
中國《詩經·小雅》上有世界最早(公元前776年)的可靠的日食記事。
自公元前722年起,直至清末,中國用干支記日,從未間斷。這是世界上最長久的記日法。
公元前約700年,中國甲骨文(河南安陽出土)上已有彗星觀察的記載。
公元前七世紀,中國用土圭測定冬至和夏至,劃分四季。
公元前687年,中國有天琴座流星群的最早記錄。
公元前611年,中國有彗星的最早記錄。
公元前七世紀,巴比倫人發現日月食循環的沙羅周期。
公元前六世紀,中國採用十九年七閏月法協調陰歷和陽歷。
公元前585年,古希臘泰勒斯進行第一次被預測的日全食。
公元前440年,古希臘默冬發現月球的位相以19年為周期重復出現今陽歷的同一日期。
公元前五世紀,古希臘歐多克斯提出日月星辰繞地球作同心圓運動的主張。
公元前五世紀,古希臘巴門尼德、德謨克利特論證大地是球形的,認為晨星和昏星是同一顆金星。並提出銀河是由許多恆星密集而成的。
公元前五世紀,古希臘阿那薩古臘提出月食的成因,並認為月球因反射太陽光而明亮。
公元前350年左右,戰國時代,中國甘德、石申編制了第一個星表,後稱「甘石星表」。
公元前350年左右,戰國時,已認識到日月食是天體之間的相互遮掩現象(中國石申)。
公元前四世紀,古希臘亞里士多德《天論》一書發表,提出地球中心說。
公元前四世紀,古希臘德謨克利特提出宇宙的原子旋動說,認為宇宙是在空虛的空間中,由無數個旋動著的、看不見的、不可分的原子組成。
公元前三世紀,古希臘埃拉托色尼第一次用天文觀測推算地球的大小。
公元前三世紀,古希臘亞里斯塔克第一次測算太陽和月球對地球距離的比例,太陽、月球和地球大小之比,又提出太陽是宇宙中心和地球繞太陽運轉的主張。
公元前二世紀,司馬遷等完成的西漢《史記》中《天官書》一篇是最早詳細記載天象的著作。
公元前二世紀,古希臘希帕克編制了第一個太陽與月亮的運行表和西方第一個星表;發現歲差,劃分恆星的亮度為六個星等。
公元前二世紀,中國漢朝採用農事二十四節氣。
公元前134年,中國漢朝《漢書·天文志》有新星的第一次詳細記載。
公元前104年,漢朝編造了《太初歷》,載有節氣、朔望、月食及五星的精確會合周期。這是中國歷法的第一次大改革,但精度較差(中國落下閎、鄧平等)。
公元前一世紀,中國落下閎西漢發明渾儀,用以測量天體的赤道坐標。
公元前46年,羅馬頒行儒略歷(舊歷)。
據《漢書·五行志》記載,公元前28年,中國有世界上最早的太陽黑子記錄。
(10)天文學歷史學擴展閱讀:
天文學的研究對於我們的生活有很大的實際意義,對於人類的自然觀有很大的影響。古代的天文學家通過觀測太陽、月球和其他一些天體及天象,確定了時間、方向和歷法。這也是天體測量學的開端。如果從人類觀測天體,記錄天象算起,天文學的歷史至少已經有五六千年了。
天文學在人類早期的文明史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埃及的金字塔、歐洲的巨石陣都是很著名的史前天文遺址。哥白尼的日心說曾經使自然科學從神學中解放出來;康德和拉普拉斯關於太陽系起源的星雲說,在十八世紀形而上學的自然觀上打開了第一個缺口。
牛頓力學的出現,核能的發現等對人類文明起重要作用的事件都和天文研究有密切的聯系。當前,對高能天體物理、緻密星和宇宙演化的研究,能極大地推動現代科學的發展。
對太陽和太陽系天體包括地球和人造衛星的研究在航天、測地、通訊導航等部門中都有許多應用。天文起源於古代人類時令的獲得和占卜活動。
天文學循著觀測-理論-觀測的發展途徑,不斷把人的視野伸展到宇宙的新的深處。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天文學的研究對象從太陽系發展到整個宇宙。
現今,天文學按研究方法分類已形成天體測量學、天體力學和天體物理學三大分支學科。按觀測手段分類已形成光學天文學、射電天文學和空間天文學幾個分支學科。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天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