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初一初二歷史知識點整理
1. 促使一部分古猿直立行走的直接原因是:自然條件(地球氣候變化,降水減少,森林面積減少,退化成草原) 2. 人類化石最早的發現地:東非大裂谷 3. 直立行走是促進人類進化的重要因素和人類誕生的重要標志 4. 直立姿勢對人體體質的形成產生的影響: 1.直立使胸廓向兩側發展,胸腔擴大,使上肢的活動更加自如. 2.直立使喉頭的聲道角變小,促使發音器官出現很大的進化. 3.直立使頭顱托置於脊柱上,促進腦的發育. 4.直立使脊柱發展為s型彎曲,全身重心向下移,保證行走的穩定性. 5. 人手和猿手的區別: 1.猿手同攀緣生活相適應,大拇指短小,大魚際肌群不發達,不能靈活同其它各指配合活動. 2.人手經過勞動,大拇指增長,大魚際肌群發達,大拇指和其他四指靈活對握,可以做出精細動作. 6. 舊石器時代:使用打制石器(300萬年前) 新石器時代:使用磨製石器(100萬年前) 7. 1.古人類生活的區域:非洲,亞洲,歐洲等。 2.古人類生活區域的氣候特點:溫暖,濕潤,植物茂盛 3.我國最早的人類化石:雲南省元謀縣的元謀人化石,距今170萬年 8. 北京人與山頂洞人的比較 類別 北京人 山頂洞人 生活地點 北京西南周口店龍骨山 北京西南周口店龍骨山的山頂洞穴 生活時間 距今約七十萬年至二十萬年 距今約一萬八千年 體質特徵 外貌特徵接近現代人,但仍有猿特徵 與現代人基本一致 生產工具 使用打制石器、木棒 使用磨製石器,仍以打制為主,懂 鑽孔技術 火的使用 使用天然火 懂得人工取火 生活狀況 群居生活 氏族生活 9. 山頂洞人和北京人在外貌上有什麼區別? 北京人前額低平,眉脊骨粗壯,顴骨高突,沒有明顯下頦,臉部仍有猿的特徵。山頂洞人臉部與現代人基本相同。 10. 人工取火比利用天然火有哪些好處? 人類可隨時使用火,適應自然環境的能力進一步增強. 1.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水稻和粟的國家 2. 土耳其、希臘是最早馴養牛的國家。 3. 墨西哥最早培育出玉米 4. 西亞是最早馴養羊,種植小麥和大麥地區 5. 原始農業和畜牧業的產生和發展,標志著人類從食物的採集者轉變為食物的生產者,這一變化產生了哪些深遠的影響? 1、生產工具有了明顯改進,出現了磨製石器,人類進入新石器時代。 2、推動了社會手工業的發展。 3、促使農業村落的出現,人類逐步實現了定居生活。 6. 新舊石器的區別:打制石器只需將石塊打製成所需要的形狀,而製作磨製石器時,還需要將石塊磨光,多數磨製石器還被磨出了鋒利的刃部。 7. 新石器時代和舊石器時代先民在生產和生活方面有哪些不同之處? 新石器時代使用磨製石器和陶器,舊石器時代是打制石器;新石器時代過定居生活,舊石器時代是以採集和漁獵為主。 8.古代西亞村落: 1.這個村落是由哪些部分構成?那裡的房屋是什麼樣式的? 村落由長方形厚厚的圍牆、生活區、生產區組成。那裡的房屋是用泥砌成長方 形房屋,屋頂用草覆蓋。 2.人們從事哪些生產活動?從畫面上看出他們馴養哪些動物? 人們從事農業、畜牧業和手工業生產,他們主要馴養牛羊豬等。 3.他們使用怎樣的傢具和生活用具? 有簡單的石台,地上鋪草作為床,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 4.村落居民與外界溝通、往來? 圍牆有大門,可以走出村落。或者用特製的梯子翻過圍牆。 9. 半坡氏族距今約五六千年,生活在黃河流域的黃土高原,現在的陝西省西安市半坡村。河姆渡氏族距今約 7000年,生活在多水、潮濕的長江中下游地區,現在的浙江餘姚河姆渡村 10. 半坡居民 河姆渡居民 距今年代 距今約五六千年 距今約七千年 分布區 黃河流域 長江流域 自然條件 乾燥、河流較少 濕潤、水網密布 建築式樣 半地穴式 干欄式 製作的陶器 彩陶 黑陶 馴養的動物 豬 牛 種植的農作物 小麥和粟 水稻 1.《吉爾伽美什史詩》是迄今所知世界最早的史詩,古人用楔形文字刻在12塊泥板上. 2. 人物:吉爾伽美什 地點:古代西亞兩河流域烏魯克王國 考證:歷史上確有其人,是一個城市國家首領,修造城垣,指揮過對他國的戰爭 3. 人物:斯巴達國王麥涅拉俄斯,斯巴達王後海倫,特洛伊王子帕里斯, 邁錫尼國王阿伽門農 地點:土耳其,希臘半島 考證:特洛伊戰爭確實存在 4. 神農氏:發明耒耜,教人農耕,發明醫葯,發明陶器,開辟集市,嘗遍百草 軒轅氏:建造宮殿,發明車船,製作衣裳,教人打井,讓下屬發明文字, 歷法,算術,音樂 嫘祖:發明養蠶抽絲 5.禪讓制:堯舜禹 世襲制:禹啟 1.古埃及的位置:東— 紅海,阿拉伯沙漠。西— 撒哈拉沙漠。 南— 非洲原始叢林。北— 地中海 2.古埃及的氣候:乾旱少雨 3.尼羅河對古埃及的影響:夏季泛濫,秋季豐收 4.古埃及發展時間表:公元前3500年-出現古埃及國家 公元前3100年-美尼斯統一古埃及,定都孟斐斯 公元前15世紀-古埃及成為軍事帝國 公元前6世紀-古埃及被波斯所滅 5.古巴比倫的位置:新月沃地 兩河流域 6.古巴比倫的氣候:乾旱,少雨,河流量不穩定 7.古巴比倫文明奠基者:蘇美爾人 8.古巴比倫發展時間表:公元前3500年-出現城鎮,神廟,宮殿,文字 公元前18世紀-古巴比倫國王漢謨拉比統一兩河流域,定都巴比倫城 9.古代印度的位置:南亞次大陸 10.古代印度的氣候:氣候溫暖濕潤 11.哈拉帕文化遺址:摩亨佐.達羅+哈拉帕 12.古印度發展時間表:公元前2500年-出現城市國家 公元前20世紀中葉-雅利安人入侵 公元前3世紀-摩揭陀國阿育王統一印度半島. 13.古代印度是佛教的誕生地:北線:以大乘佛教為主,經帕米爾高原入我國, 在由我國傳入朝鮮、日本等國。 南線:以小乘佛教為主,由斯里蘭卡傳入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等國。 14.古代中國地理條件與農業:黃河-植被豐富,地勢平坦-種植麥,粟 長江-雨量豐富,水網密布,氣候溫暖-種植水稻 15.文物與文化:玉琮-長江流域良渚文化 牛神廟遺址-遼河流域紅山文化 蛋殼黑陶杯-黃河流域龍山文化 銅器-石器時代向金屬時代過渡 耕田器具-農業進入犁耕時代 16.古代中國發展時間表: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第一個王朝夏朝 公元前1600年-滅夏建商 17 文明古國 流 域 年 代. 古埃及 尼羅河流域 約公元前3000年 古巴比倫 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約公元前18世紀 古印度 印度河、恆河 約公元前2500年 古中國 黃河、長江 約公元前2070年 1.兩河流域的烏爾城 2.印度河流域的摩亨佐. 達羅 3.中國夏朝都城二里頭遺址 4.古代埃及 法老 金字塔 5.古巴比倫 官僚統治機構 軍隊 6.古中國 九州九鼎 軍隊刑法監獄 世襲制 7.分化的社會 (1)古代埃及 統治階層:王室,僧侶,貴族 自由民:工匠和農民 奴隸:戰俘 (2)古印度 婆羅門:掌握祭祀 剎帝利:國王,武士,官吏 吠舍:農民,牧民,手工業者,商人 首陀羅:被征服者,貧困破產失去土地者 (3)古中國 統治階層:商王 貴族:官員和部落首領 平民:從事農耕,戰時出征 奴隸:戰俘和罪犯 8. 軍隊與刑法 軍隊:埃及,中國夏朝,中國商朝 刑法:古巴比倫的《漢漠拉比法典》與中國夏朝和商朝的嚴酷刑法 9. 烏爾城在公元前3000年代時是烏爾第三王朝的首都,為當時兩河流域南部宗教和商業的中心。 10. 大禹加強王權的做法 (1)塗山大會 (2)誅殺防風氏 (3)劃定九州 (4)鑄造九鼎 11. 婦好——商王武丁的妻子,是我國有文字記載的第一位文武雙全的女將軍。甲骨文中有關她的記載有200多條。她曾率領13000多人的軍隊去攻打前來侵略的鬼方,並大勝而歸,因功勛卓著而深得武丁、群臣及國民的愛戴。婦好終因積勞成疾而先逝,國王武丁予以厚葬,並修築享堂時時紀念。 告別野蠻 1. 文字的雛形:特殊標記和刻畫符號與文字 2. 刻劃符號根據一定特定的符號來表達信息 3. 圖畫文字根據形象的畫面來表達信息 4. 埃及人在公元前3100年創造了象形文字。 5. 兩河流域的蘇美爾人在公元前3200年創造了楔形文字 6. 甲骨文是商朝後期寫或刻在龜甲、獸骨上的文字,是一種比較成熟的文字 7. 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就是從商朝開始的。 8. 象形文字、楔形文字、甲骨文三種文字比較 象形文字 發源地:尼羅河流域,形成時間:公元前3100年左右,發明者:古埃及人 楔形文字 發源地:兩河流域,形成時間:公元前3200年左右,發明者:蘇美爾人 甲骨文 發源地:黃河流域,形成時間:商朝,發明者:中國商朝人 共同點:都從圖畫文字發展而來,都有讀音,是三地人們進入文明時代的重要標志 9. 最大的金字塔:胡夫金字塔 10. 古代印度人發明了包括「零」在內的十個數字元號,還發明了現在通用的定位計數的十進位法。 古老文字 各自特點 共同點 追問: 這好像才是初一的一點點而已吧.... 如果實在太多,可以弄個PPT或者word文檔發到我郵箱上. 我的郵箱:[email protected] 不過這些也謝謝了~有補充後面就更好了.!!! 麻煩咯.^ 追問: 請問那個發到我Q的郵件是你發的嗎?? 是已經發完了嗎?(就是說是不是已經完成那個整理了.初一初二的歷史知識點都已經有了、) 如果還有剩下的話麻煩發給我咯.....呵呵,有點麻煩你啦.~~ 回答: 是我發的,都發完了,對你有用嗎 追問: 都發完了嗎?? 那好吧~~ 看起來似乎還蠻不錯的,哈哈... 謝啦,麻煩你了!! 呵呵. 當然有用哈~~謝謝!!!!!!!
2. 初中七年級歷史學習要點
分享到一鍵分享QQ空間新浪微博網路搜藏人人網騰訊微博網路相冊開心網騰訊朋友網路貼吧豆瓣網搜狐微博網路新首頁QQ好友和訊微博更多...網路分享
864847108
我的主頁帳號設置退出五級(2818)
|個人中心
我的文庫我的貢獻我的課程我的任務||私信(0)|網路首頁 新聞網頁貼吧知道音樂圖片視頻地圖網路文庫 幫助 全部 DOC PPT TXT PDF XLS 網路文庫教育專區初中教育政史地初一政史地上傳文檔文檔信息ゞ灬讉莣愛ɑ貢獻於2010-02-15
4.0分(6275人評價)我要評價캧*總體評價:請幫我們完善下面的評價,這會幫到更多的用戶:
豐富度: 閱讀體驗:點擊標簽,留下你對這篇文檔的印象五個以上用戶留下相同印象即可顯示在頁面中。最新專業適合入門內容過時好多錯誤文不對題
確認提交大家印象:有用(45)專業(19)適合入門(18)最新(15)文不對題(6)內容過時(6)好多錯誤(5)沒用(5)展開貢獻者等級:初試鋒芒 二級
最近更新時間:2013-02-26
格式:doc
關鍵詞:暫無
同系列文檔初中歷史七年級下冊教案...專題
初中歷史七年級下冊第一單...
初中歷史七年級下冊第二單...
初中歷史七年級下冊第三單...
1/2相關文檔推薦七年級下冊歷史知識要點歸...
38頁8財富值七年級下冊歷史知識要點歸...
25頁5財富值人教版七年級歷史下冊知識...
22頁1財富值初一下冊歷史知識點總結
3頁5財富值七年級下冊地理知識要點歸...
4頁5財富值七年級歷史下冊知識點總結...
9頁免費喜歡此文檔的還喜歡七年級歷史下冊復習提綱(精...
8頁免費人教版七年級歷史下冊復習...
5頁免費七年級下冊地理復習提綱
30頁免費七年級 地理下冊復習 提綱
12頁免費七年級英語下冊英語復習提...
12頁免費如要投訴或提出意見建議,請到
網路文庫投訴中心反饋。
舉報文檔七年級下冊歷史知識要點歸納總結91936人閱讀七年級下冊歷史知識七年級下冊歷史知識隱藏>>
分享到:使用一鍵分享,輕松賺取財富值, 了解詳情 嵌入播放器:普通尺寸(450*500pix) 較大尺寸(630*500pix) 預覽復制
你可能喜歡
人教版七年級歷史下冊... 人教版地理七年級下冊... 人教版生物七年級下冊... 中國歷史七年級下冊 人教版歷史七年級下冊 中華書局歷史七年級下... 歷史七年級下冊教學計...
人教版七年級歷史下冊復習提綱 5頁 免費
人教版歷史七年級下冊期末復習提綱 15頁 免費
人教版七年級歷史下冊復習提綱 12頁 免費
七年級下冊歷史與社會復習提綱(人教版) 5頁 2財富值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歷史總復習(提綱) 20頁 1財富值
更多與「人教版七年級歷史下冊復習提綱」相關的文檔>>
七年級下冊地理復習提綱(人教版) 13頁 免費
人教版地理七年級下冊復習提綱 20頁 免費
七年級下冊地理復習提綱 人教版 6頁 10財富值
人教版地理七年級下冊復習提綱 16頁 免費
七年級下冊地理復習提綱_人教版[1] 10頁 免費
更多與「人教版地理七年級下冊復習提綱」相關的文檔>>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生物學考試復習提綱 5頁 免費
人教版七年級生物下冊復習總提綱 9頁 免費
人教版七年級生物下冊復習提綱 10頁 免費
人教版七年級生物下冊復習提綱(新) 3頁 免費
人教版生物七年級下冊復習提綱 5頁 1財富值
更多與「人教版生物七年級下冊復習提綱」相關的文檔>>
中國歷史七年級下冊期末標准測試卷01 4頁 免費
74-中國歷史七年級下冊復習提綱 9頁 免費
中國歷史七年級下冊知識點匯總 8頁 免費
中國歷史學案(七年級下冊) - 中學歷史教學園地 3頁 免費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中國歷史復習資料列印 14頁 免費
更多與「中國歷史七年級下冊」相關的文檔>>
人教版七年級歷史下冊復習提綱 5頁 免費
七年級歷史下冊 第19課《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課... 29頁 免費
七年級歷史下冊 20明清經濟的發展與「閉關鎖國」課... 36頁 免費
人教版七年級歷史下冊期中試卷[1] 5頁 免費
七年級歷史下冊時代特點鮮明的明清文化(一)課件新人... 43頁 免費
更多與「人教版歷史七年級下冊」相關的文檔>>
七年級下冊歷史(中華書局)復習資料 9頁 免費
(中華書局)七年級歷史下冊第1課隋朝的統一--課件 44頁 2財富值
中華書局七年級《歷史》下冊復習提綱 7頁 免費
中華書局七年級《歷史》下冊復習提綱 5頁 2財富值
中華書局版七年級歷史下冊期中試卷 3頁 1財富值
更多與「中華書局歷史七年級下冊」相關的文檔>>
七年級歷史下冊教學計劃 4頁 免費
七年級歷史下冊教學計劃 5頁 免費
人教版七年級歷史下冊教學計劃 4頁 免費
七年級歷史下冊教學計劃 3頁 免費
七年級下冊歷史教學計劃 4頁 免費
更多與「歷史七年級下冊教學計劃」相關的文檔>>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2013 Bai 使用網路前必讀 | 文庫協議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關閉
三彩(世界工藝的珍品)。復制 | 分享文字已復制分享至: × 캧您還沒有文輯,請創建文輯
0 財富值/25
七年級下冊知識要點歸納總結
第一單元
繁榮與開放的社會
第
1
課
繁盛一時的隋朝
一、隋朝的建立、統一和滅亡
1
、隋的建立:
581
年,楊堅(隋文帝)奪取北周政權,建立隋朝,定都長安。
2
、隋的統一:
時間:
589
年,隋朝滅陳,統一南北。
隋實現重新統一的原因:
①長期的分裂和戰亂,人民渴望統一;②北方:經過南北朝的
民族大融合,民族界限縮小,為南北統一創造了條件;南方:江南經濟的發展,南北人民要
求結束分裂局面,加強雙方的經濟交流。③隋朝勵精圖治,國力強盛;陳朝統治腐敗,力量
衰弱。
意義:
結束了西晉末年以來二百七十多年的分裂、
對峙局面,
開創隋唐時期三百二十餘
年的「大一統」局面,為經濟文化的繁榮發展奠定了基礎。
3
、隋的滅亡:暴政引起農民起義,公元
618
年,隋煬帝在江都被部將殺死,隋朝滅亡。
二、隋朝經濟的繁榮──「開皇之治」
1
、表現:人口激增,墾田擴大、糧倉豐實。
2
、原因:①國家統一,社會安定;②隋文帝勵精圖治,發展生產;③統治者提倡節儉。
3
、隋文帝在位時期,國家統一、安定,人民負擔較輕,經濟繁榮發展,史稱隋文帝的
統治為「開皇之治」。
三、大運河的開通
1
、目的:為了加強南北交通,鞏固隋王朝對全國的統治。
2
、開通原因:①隋文帝在位的二十多年裡,國家治理得比較好,出現了經濟繁榮的景
象,
這就使隋煬帝開通大運河具備了經濟實力。
②隋朝國家統一,
使隋煬帝有徵發幾百萬人
的可能性。③有前代開鑿的幾段古運河為基礎。
3
、時間、人物:隋煬帝從
605
年起,開通了一條縱貫南北的大運河。
4
、中心、起始點:以洛陽為中心,北達涿郡,南至餘杭。
5
、長度及地位:全長兩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長的運河。
6
、四個組成部分(自北向南):永濟渠、通濟渠、邗溝、江南河。
7
、連接五條河流(自北向南):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
8
、流通七省區:(略)
9
、開通的作用:有利於維護國家統一和中央集權,大大促進了我國南北經濟的交流。
第
2
課
「貞觀之治」
一、唐朝的建立
618
年,李淵建立唐朝,定都長安。李淵就是唐高祖。
思考:秦亡漢興,隋亡唐興,有什麼共同之處?
秦亡漢興,
隋亡唐興的相同點:
①秦隋都是在完成統一後很快滅亡的。
秦隋後期都爆發
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滅亡的原因都是統治者殘暴道,政治黑暗,濫用民力,經濟倒退,人
民生活困苦,
社會矛盾尖銳。
②漢唐的興起都是統治者吸取前朝的教訓,
都出現了繁榮的局
面並且都成為影響當時世界的大國;
漢唐兩朝初的統治者,都勤於政事,輕徭薄賦,發展生
產,都整頓吏治,任用賢良。
二、「貞觀之治」
1
、唐太宗採取的主要措施:①吸取隋亡歷史經驗教訓,重視人民群眾的力量。②重視
發展生產,減輕農民的賦稅勞役。③崇尚節儉,節制享受慾望。④合並州縣,整頓吏治。⑤
任用賢才、虛心納諫:「房謀杜斷」;魏徵為著名諫臣。⑥大興學校,發展科舉。
2
、效果:唐太宗統治時期,政治比較清明,經濟發展較快,國力逐步加強。歷史上稱
當時的統治為「貞觀之治。
3
、評價:唐朝是我國歷史上少有的封建盛世。唐太宗居安思危,以史為鑒的開明思想
和政治遠見,
在中國封建帝王中是罕見的。
唐太宗採取一系列改革措施,
有利於社會的發展,
符合歷史發展的趨勢,促成了「貞觀之治」的出現。貞觀之治為唐朝進入鼎盛時期──「開
元盛世」奠定了基礎。
比較漢武帝與唐太宗的歷史功績
項目
漢武帝
唐太宗
政治
實行推恩令,削弱諸侯國的勢力,加強
中央集權;重視人才
吸取隋朝滅亡的教訓,勤於政事,虛心
納諫;發展科舉
經濟
將鑄幣權和鹽鐵經營權收歸中央,親臨
治理黃河,重視興修水利
重視發展生產,減輕農民的賦役和徭役
軍事
派衛青、霍去病反擊匈奴,奪取河套和
河西走廊,使匈再無力與西漢對抗
在西域設置管轄西域的最高行政和軍事
機構
-
安西都護府
思想文化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在長安興辦太學
重視人才培養,擴充國學規模,增加學
員。
民族關系
兩次派張騫出使西域
把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布,促進唐蕃友
好
中國古代出現治世的原因:
①政策因素:
農民戰爭的作用
(農民起義迫使統治者調整統
治政策)
。
②政治交往因素:
民族間融合和中外交往的加強。
③群眾作用:
人民的辛勤勞動。
④個體作用:傑出帝王將相的個人政治品質。
三、女皇武則天
1
、我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晚年稱帝,改國號為周。
2
、武則天當政期間,繼續實行唐太宗發展農業生產、選拔賢才的政策,社會經濟進一
步發展,國力不斷增強。人稱她的統治「政啟開元,治宏貞觀」。
第
3
課
「開元盛世」
一、「開元之治」
唐玄宗即位以後,
「勵精為治」
:①任用賢才
(姚崇)
;②重視地方吏治;
③注意節儉。
這些改革措施,使得開元年間的政局為之一新,史稱「開元之治」。
二、盛世經濟的繁榮
1
、農業方面:①興修大型水利工程。②農耕技術提高:水稻廣泛採用育秧移植。③茶
葉生產的發展:
唐朝出現了世界上第一部茶葉專著
《茶經》
,
作者陸羽被後人稱為
「茶神」
。
飲茶之風開始在唐朝盛興。
④生產工具的改進:
出現新的農業工具──曲轅犁;
創制新灌溉
工具──筒車。
手工業方面:①絲織業:花色品種多,技術高超。②陶瓷業:越窯青瓷、邢窯白瓷、唐
三彩(世界工藝的珍品)。
商業繁榮:①著名的大都市:長安、洛陽、揚州、成都。②長安城:城內分為坊和市,
坊是居民宅區,
市為繁榮的商業區。
唐都長安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
也是一座國際性的大都
市。
4
、「開元盛世」:唐玄宗統治前期,政治清明,經濟空前繁榮,倉庫充實,人口明顯
增加,唐朝進入了全盛時期,歷史上稱為「開元盛世」。
5
、封建社會經濟繁榮和發展的共同原因:①繼承性因素:前朝經濟基礎的繼承。②社
會環境因素
(政治因素)
:
社會安定。
③政治因素:
國家統一、
政治清明。
④經濟政策因素:
統治者調整經濟政策,
鼓勵發展生產。
⑤經濟交往因素:
民族間的經濟交流和中外交往的加
強。⑥群眾作用:人民的辛勤勞動。⑦生產力(科技)因素:生產技術革新(生產工具是生
產力中最為活躍的因素),水利的興修。
第
4
課
科舉制的創立
一、科舉制的誕生
1
、隋文帝時,開始用分科考試的方法來選拔官員,以分科舉人取代了魏晉以來九品官
人的制度。
思考:隋朝為什麼要採用科舉考試的辦法選拔官員?
師:科舉制創立前(魏晉以來),土族制度和九品中正制是做高官的基本條件。官員大
多隻能從高門權貴中選拔,
權貴子弟無論優劣都可以做官,
許多有真才實學的人不能為朝廷
和國家出力。官員的選拔權力集中在地方權貴手中,不利於中央集權。利用考試選拔官員。
普通讀書人和貧窮人家的子弟可以自願報名參加官府的考試,
這樣就擴大了選官范圍,
選官
權力也就牢牢控制在中央手中。
2
、隋煬帝時,正式設置進士科,按考試成績選拔人才。我國科舉制度正式誕生。
3
、意義:從此門弟不高的讀書人,可以憑才學做官;選拔官吏的權力,從地方集中到
朝廷。
二、科舉制的完善
1
、唐朝科舉制度常設的考試科目很多,以進士和明經兩最為重要。唐朝時期完善科舉
制度的關鍵人物是唐太宗、武則天和唐玄宗。
2
、唐太宗:擴充國學的規模,擴建學舍,增加學員。
3
、武則天:開創殿試和武舉。
4
、唐玄宗:豐富考試的內容,詩賦成為進士科主要的考試內容。
人物
貢獻
隋文帝
開始用分科考試的方法選拔官員
誕生階段
隋煬帝
正式設置進士科,科舉制正式誕生
唐太宗
擴充國學的規模,增加考試的人數
完善階段
武則天
增設殿試、武舉
唐玄宗
豐富考試的內容:詩賦成為進士科主要的考試內容。
三、科舉制的影響
1
、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識的讀書人有機會進入各級政府任職。
2
、促進了教育事業的發展,士人用功讀書風氣盛行。
3
、促進了文學藝術的發展,尤其因為進士科重視考詩賦,也大大有利於唐詩的繁榮。
4
、科舉制度在我國封建社會延續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廢除。
第
5
課
「和同為一家」
唐朝時,
唐太宗和武則天在今新疆地區先後設立了管轄西域的最高行政和軍事機構──
安西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
一、西南──吐蕃
(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
1
、吐蕃人是今天藏族的祖先。
2
、
7
世紀前期,吐蕃傑出的贊普松贊干布統一青藏高原,定都邏些。
3
、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布,密切了唐蕃經濟文化交流,增進了漢藏之間的友
好關系。
4
、
8
世紀初,唐朝又把金城公主嫁到吐蕃贊普尺帶珠丹。至此,吐蕃和唐朝已經成為
「和同為一家」了。
二、北方──回紇的勃興
3. 初一上冊歷史知識點歸納
七年級歷史上冊知識點總復習
1、 西周分封制(以選擇題為主)
① 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隸,分給親屬、功臣等,封他們為諸侯
② 諸侯必須服從周天子的命令,向周天子交納貢品,平時鎮守疆土,戰時帶兵隨從天子作戰
影響:通過分封,開發了邊遠地區,加強了統治,成為一個強盛國家
2、戰國時期,秦國李冰在岷江修築都江堰,使成都平原獲得「天府之國」的美譽
3、商鞅變法
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變法,內容:
①國家承認土地私有,允許土地買賣
②獎勵耕戰,生產糧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③根據軍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廢除沒有軍功的舊貴族特權
④建立縣制,由國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影響:秦國經濟得到發展,軍隊戰鬥力不斷加強,發展成為戰國後期最富強的國家。
4、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從商朝開始(甲骨文)。西周在青銅器上鑄刻文字,叫「金文」或「銘文」。西周晚期出現「大篆」。鑄刻文字最多的青銅器——毛公鼎
5、孔子
政治觀點:提出仁的學說,主張愛人,要求統治者體察民情,愛惜民力,反對苛政和任意刑殺。
教育觀點:①創辦私學,不問出身貴賤和家境貧富,廣收門徒。
②注意「因材施教」,啟發學生思考問題,教育學生要謙虛好學。
③要求學說時常復習學過的知識,「溫故而知新」。
孔子言論:「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6、秦朝【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統一六國】
秦始皇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
①最高統治者稱皇帝,至高無上,總攬全國一切軍政大權。
②中央:設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軍事和監察,最後由皇帝決斷
③地方:推行郡縣制,分天下為36郡,郡下設縣。
秦始皇鞏固統一的措施:
①統一使用圓形方孔銅錢。
②統一度量衡。
③統一文字,把小篆作為全國規範字,後來又推廣隸書。
④為加強思想控制,接受李斯建議,「焚書坑儒」。
⑤為抵禦匈奴,北築「萬里長城」。(古代勞動人民智慧和獨創性的象徵)
意義:建立了我國第一個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制的封建國家。
7、漢武帝大一統的措施:
①接受主父偃建議,下令允許諸王將自己封地分給子弟,建立較小的侯國。(推恩令)
②接受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把儒家學說作為封建正統思想。
③經濟:將地方鑄幣權和鹽鐵經營權收歸中央,同意鑄造五銖錢,抑制了大商人謀取暴利,增加了政府財政收入,實現了經濟上的大一統。
④為抗擊匈奴,派衛青、霍去病出擊匈奴,匈奴遭受沉重打擊,開始西遷。
漢武帝大一統的意義: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空前加強,在政治、經濟、思想文化、軍事上達到大一統,西漢統治達到鼎盛。
評價漢武帝:是我國古代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封建皇帝,在他統治期間,西漢出現了大一統局面,封建通知得到鞏固和加強。但他也好大喜功,耗費了大量錢財,徵兵征稅給人民帶來沉重災難。
8、張騫出使西域(司馬遷稱之為「鑿空」)
公元前138、公元前119年分別兩次派張騫出使西域。
西域→中原:葡萄、核桃、石榴、苜蓿 中原→西域:鑄鐵、鑿井、絲綢
張騫出使西域的意義:促進了中原和西域的經濟文化交流。
公元前60年,西漢設西域都護,總管西域,今新疆地區開始隸屬中央政府管轄。
9、絲綢之路
長安--河西走廊—敦煌—分南北兩支(北:玉門關—蔥嶺---大宛-大月氏-安息-大秦 南:陽關----鄯善—於闐—蔥嶺--大宛-大月氏-安息---大秦
絲綢之路作用:傳播了中國文化,促進了中外經濟文化交流。
10、造紙術
世界上最早的紙出現在西漢。東漢時,蔡倫改進造紙術(樹皮、破布、麻頭、舊魚網),成為「蔡侯紙」。造紙術的發明是我國人民對世界文化的巨大貢獻。
11、江南開發的原因:
①江南雨量充沛,土地肥沃,具有發展農業的優越條件
②北方戰亂,而南方戰爭相對較少,社會秩序安定。
③北方人南遷,帶去大量勞動力和先進生產技術。
江南開發的影響:江南經濟迅速發展,修建了許多水利工程,大片荒地被開墾
12、北魏孝文帝改革(鮮卑族439年統一黃河流域)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內容:
①把都城由平城遷到洛陽(遷都)
②朝廷中使用漢語,禁用鮮卑語。
③官員及家屬穿漢服。
④改漢姓,皇族由拓跋改為元。
⑤鼓勵鮮卑族與漢族貴族聯姻。
⑥採用漢族官制、律令。
⑦學習漢族禮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國。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歷史意義:鮮卑族逐漸漢化,北魏政權得到鞏固,促進了民族大融合。
13、東晉王羲之(「書聖」)的《蘭亭序》有「天下第一行書」的美譽。
4. 初中一年級歷史知識要點
管仲、商鞅、孝文帝三次改革內容、意義
秦漢三國唐元明清統治者事跡
兩次經濟重心南移的內時代容、原因、表現(包括開元盛世的表現)
兩晉、唐朝、宋元時期的民族融合
大唐西域記、四大發明
明清思想專制內容及惡果(分條,總體)
資本主義萌芽及其局限性
閉關鎖國原因、發展、惡果
西藏、台灣自古是我國領土一部分及其與中央關系變化
宋朝人衣食住行及春節、瓦子、勾欄的意義
新疆是我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絲綢之路的意義、路線、西域都護府和絲綢之路的關系
歷朝歷代管轄新疆、西藏、蒙古、台灣的機構及努爾干都司
官渡之戰、赤壁之戰、淝水之戰意義
張騫通西域、鄭和下西洋原因、經過、影響、不同結果分析
靺和到滿族的發展
評價唐太宗
孔子
隋朝、元朝有關京杭大運河的知識點
平定大小和卓
黃帝的功績
科舉制度的發展及意義(一半在唐朝,一半在明朝)
5. 初一歷史知識點
第一章 中華文明的起源(1-12)
1、我國境內已知的最早人類是元謀人,距今170萬年P2
2、人與動物的根本區別是會不會製造工具P2
3、北京人和山頂洞人生活的時間和地點 P1.3.4
4、從猿到人的演變過程中,勞動起了決定作用。P2
5、北京人使用天然火,山頂洞人懂得人工取火並已經掌握了磨光和鑽孔技術。P4—5
6、北京人過群居生活,山頂洞人過氏族生活 P5
7、河姆渡人生活在長江流域、半坡人生活在黃河流域,都已經使用磨製石器P7—8
8、河姆渡人栽培水稻,半坡人種粟,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水稻和粟的國家。P7—8
9、大汶口文化晚期中出現了私有財產和貧富分化。P7—P8
10、炎帝、黃帝部落結成聯盟,形成了日後的華夏族,炎帝、黃帝被尊奉為華夏族的祖先。P12
11、被稱為中華民族「人文初祖」的是黃帝。 P13
12、堯舜禹的「禪讓」:民主推選部落聯盟首領的方法。 P14
第二章 夏商西周春秋戰國(13-40)
14、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這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王朝。P15
15、湯滅夏,建立商朝,盤庚遷殷後,商朝統治穩定。P21
16、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經牧野之戰滅商,建立周朝,定都鎬 。P23
17、西周實行分封制,加強了對各地的統治。 P23—24
18、公元前771年,西周滅亡。P24
19、商朝的司母戊鼎是世界上已發現的最大的青銅器,湖南寧鄉出土了造型奇特的四羊方尊 P26
20、「三星堆」文化遺址出土的青銅面具、大型青銅立人像、青銅神樹等引起了中外人士的矚目。 P27
21、 農業、畜牧業、手工業和商業的繁榮,形成了我國夏、商西周燦爛的青銅文明。P27
22、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洛,史稱「東周」。東周分為春秋和戰國兩個時期。 P30
23、春秋五霸: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夫差、越王勾踐。 P30—32
24、齊桓公提出「尊王攘夷」的口號。P31
25、決定晉文公成為中原霸主的戰役是城濮之戰。P32
26、戰國七雄:齊、楚、秦、燕、趙、魏、韓 《戰國形勢圖》 P33
27、公元前260年,秦趙之間發生了長平之戰,趙軍大敗,從此東方六國再也無力抵禦秦軍的進攻。 P34
28、春秋時期,我國開始使用鐵農具和牛耕,牛耕是我國農業發展史上的一次革命。P36—37
29、鐵農具和牛耕的推廣,使土地利用率和農作物產量顯著提高。P37
30、春秋後期,我國發明生鐵冶煉技術,比歐洲早1900多年,我國也是世界上最早發明瓷器的國家,早在商朝就有製造。P27、P36
31、戰國時期,李冰主持修築了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為「天府之國」。P37
32、商鞅變法的主要內容及意義。 P38—39
33、商朝人刻寫在龜甲或獸骨上的文字,被稱為「甲骨文」。P41
34、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是從商朝開始 P41
35、商周的青銅器上鑄刻的文字,叫做「金文」,也稱「銘文」。P41
36、對日食,月食的記載及二十四節氣 P43
37、扁鵲是春秋戰國之際的名醫,他總結出中醫望、聞、問、切 「四診法」。 P43
38、屈原生活在戰國末期的楚國,代表作《離騷》 P43
39、戰國時期的「整套編鍾」出土於湖北隨州。P44
40、孔子在思想教育和文化方面的重要貢獻 P46—P47
41、道家學派創始人春秋晚期的老子,他的學說記錄在《道德經》里;戰國時期,墨家的創始人是墨子,
他主張「兼愛」「非攻」;儒家的代表人物是孟子,他要求統治者用「仁政」治國;道家代表人物是莊子,他提出「無為而治」;法家的代表人物是韓非,他主張改革;兵家的代表人物是孫武,他著有《孫子兵法》,「知己知彼者,百戰不殆」的軍事格言,就出於此書。P47—P49
第三章 秦、西漢、東漢(41-67)
42、秦從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陸續滅掉六國,完成統一,定都咸陽。《秦朝疆域圖》 P60
43、為了加強思想控制,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議「焚書坑儒」
44、秦始皇命大將蒙恬大舉反擊匈奴,奪取河套地區。
45、長城西起臨洮、東到遼東。靈渠的修建溝通了長江水系和珠江水系。 P59
46、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起義在大澤鄉發動起義,在陳建立了政權 P63
47、公元前202年,劉邦建立了漢朝,定都長安,歷史上稱為西漢。劉邦就是漢高祖。 P64
48、漢初統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訓,實行休養生息政策,減輕農民的徭役、兵役和賦稅負擔,注重發展農業生產。 P67
49、文景時期,重視「以德化民」,社會比較安定,百姓富裕起來。歷史上稱這一時期的統治為「文景之治」。
50、漢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議,下令削弱諸侯國勢力。接受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P68—69
51、公元25年,西漢皇族劉秀稱帝,定都洛陽,史稱東漢。 P69
52、東漢明帝令水利專家王景主持治理黃河。P73
53、漢朝時用耬車播種,紡織業中也有了提花機 P73
54、東漢杜詩發明水排,利用水力鼓風冶鐵,比歐洲早一千多年。 P74
55、 秦漢之際,匈奴的傑出首領冒頓單於統一蒙古草原。 P77
56、公元前119年,漢武帝派衛青、霍去病北擊匈奴 P78—79
57、匈奴首領呼韓邪單於向漢朝稱臣,漢元帝時王昭君出塞嫁給呼韓邪單於。P79
58、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公元前60年西漢設西域都護,新疆地區開始隸屬中央政府管轄。P83
59、東漢班超經營西域。班超曾派部下甘英出使大秦。166年大秦派使者訪問洛陽,這是歐洲國家同我國的首次直接交往。P84—85
60、絲綢之路:中國的絲和絲織品,從長安出發通過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區,運往西亞,再轉運到歐洲,又把西域各國的奇珍異寶輸入中國內地。這條溝通中西交通的陸上要道,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絲綢之路。P83
61、 我國使用紙作為書寫材料開始於西漢,東漢時蔡倫改進造紙術。 P87
62、 成書於東漢時期的《九章算術》,是一部數學名著。P88
63、 東漢張衡製造的地動儀是世界公認的最早的地震儀器 P88
64、東漢末年,「醫聖」張仲景寫了《傷寒雜病論》一書,華佗創制麻醉劑「麻沸散」,編寫了醫療體操「五禽戲」 P89
65、西漢末年,佛教傳入中國中原地區,東漢時期,道教在民間興起,創始人之一叫張陵,尊老子為教主。P92
66、東漢唯物主義思想家王充寫了《論衡》一書。 P93
67、司馬遷生活在漢武帝時代,編寫了《史記》一書,這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 P94
68、秦陵兵馬俑是迄今為止世界上出土的最大藝術寶庫P95
第四章 三國兩晉南北朝(68-84)
70、 200年,曹操對袁紹的官渡之戰,奠定了曹操統一北方的基礎。 P102
71、208年,曹操對孫劉聯軍的赤壁之戰 ,奠定了三國鼎立局面的基礎。 P103—104
72、220年,曹丕稱帝,國號魏,定都洛陽;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國號漢,史稱蜀;222年,孫權稱王,國號吳,後定都建業,三國鼎立的局面形成。P105
73、孫權派衛溫率萬人船隊到達夷洲(今台灣省),加強了夷洲與大陸的聯系 P106
74、266年,司馬炎建立晉朝,定都洛陽,史稱「西晉」。280年,西晉滅掉吳國,結束了分裂局面。 P108
75、從東漢末年以來,匈奴、鮮卑、羯、氐、羌等少數民族陸續內遷。P109
76、316年西晉滅亡,317年皇族司馬睿重建晉朝,都城在建康,史稱「東晉」 P109
77、383年,前秦與東晉的淝水之戰,東晉以少勝多大敗前秦 。 P11O
78、420年,東晉大將劉裕建立宋,此後南方經歷了宋、齊、梁、陳四個王朝,總稱為「南朝」
79、北魏分裂後,北方先後出現了東魏、西魏、北齊、北周四個王朝。北魏和四個王朝統稱為北朝。P116
80、 南朝的祖沖之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圓周率的數值,計算到小數點以後的第7位。P118
81、北朝的賈思勰著有《齊民要術》一書,這是我國現存的第一部完整的農業科學著作。P119
82、北魏的酈道元寫的《水經注》,是一部綜合性的地理學專著。P119
83、東晉的王羲之有代表作《蘭亭序》,稱後人稱為「書聖」 P122、
84、東晉的顧愷之代表作有《女史箴圖》和《洛神賦圖》P123
85、南朝的思想家范縝,他撰寫了《神滅論》。P124
86、南北朝時期的著名石窟:雲岡石窟和龍門石窟 P124
問答題:1、商鞅變法的內容和意義?
答: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變法。P38—39
內容:國家承認土地私有,允許自由買賣。獎勵耕戰,生產糧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據軍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廢除沒有軍功的舊貴族的特權。建立縣制,由君主直接派官吏治理。
意義:使秦國經濟得到發展,軍隊戰鬥力不斷加強,發展成為戰國後期最富強的封建國家。
2、孔子在思想和教育方面的成就有哪些?P46—47
答:思想上:孔子提出「仁」的學說,主張「愛人」,要求統治者體察民情,愛惜民力,「為政以德」,反對苛政和任意刑殺。
教育上:他創辦私學,不問出身貴賤和家境貧富,廣收門徒,先後培養的學生有三千人。注意「因材施教」,善於啟發學生思考問題。教育學生要有老老實實的學習態度,要謙虛好學。要求學生時常復習學過的知識,以便「溫故而知新」。
3、評價秦始皇。 P57、P62
答:秦始皇對我國歷史作出過巨大的貢獻:他順民心,完成統一,他自稱皇帝,總攬大權;中央設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軍事和監察,最後由皇帝決斷。在地方推行郡縣制,建立了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度。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等,修長城開發南疆,鞏固了統一,促進了各地區各民族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同時,他又是一個殘暴的封建皇帝,他廣修宮殿陵墓,浪費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影響了人民正常的生產和生活;他還制訂殘酷的刑法,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他焚書坑儒,鉗制了思想,摧殘了文化。總之他是一個有大功也有大過的皇帝。
3、漢武帝為實現大一統採取了哪此措施?P68、P74、P78
答:漢武帝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強中央集權。
①接受主父偃的建議,下令允許諸王將自己的土地分給子弟,建立較小的侯國。
②接受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把儒家學說作為封建正統思想。興辦太學,推行儒學教育。
③將地方的鑄幣權和鹽鐵經營權收歸中央,統一鑄造五銖錢,實現經濟上的大一統。
④軍事上派衛青、霍去病北擊匈奴,奪取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區。
使西漢王朝在政治、思想、經濟和軍事上實現了大一統,進入了鼎盛時期。
5、東晉南朝時,江南地區的開發的原因有哪些?P111
答:①江南地區雨量充沛,氣候較熱,土地肥沃,具有發展農業的優越條件。
②北方人口大量南遷,帶來了大量的勞動力、先進的生產技術,耐旱耐寒作物。
③南方社會相對安定
④民族融合加強,各族人民的辛勤勞動
⑤統治者重視發展經濟,採取了一系列措施
6、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有哪些,有何歷史意義?
答: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以後,進一步實行了改革
內容:在朝廷中必須使用漢語,禁用鮮卑語;官員及家屬必須穿戴漢族服飾;將鮮卑族姓氏改為漢族姓氏,把皇族由姓拓跋改為姓元;鼓勵鮮卑貴族與漢族貴族聯姻;採用漢族的官制、律令;學習漢族禮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國,提倡尊老養老的風氣等。
意義:1、促進了民族融合.2、傳統漢文化得到發展
初一歷史知識點
我國境內已知的最早人類是_元謀人_人(其生活距今約_170萬年,在雲南元謀發現的。
北京人:在_北京周口店_發現的。北京人使用粗糙的¬磨製石器_,使用天然火
河姆渡原始居民:距今約七千年,位於長江流域,體現的是長江流域原始農耕圖景的原始居民遺址。已使用 磨製石器,種植水稻,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水稻的國家。會製造陶器。
半坡原始居民:距今約六千年,位於黃河流域,體現的是黃河流域原始農耕圖景的原始居民遺址。已使用磨製石器,種植粟、白菜、芥菜,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粟的國家。制彩陶。
原始社會通過推選產生部落聯盟首領的辦法,稱之為禪讓制。
約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國家夏。在他死後,則由他的兒子啟繼承父位,開始了家天下的歷史。從此世襲制代替了禪讓制。
商部落的首領湯,領兵打敗了夏,建立了商朝,建都亳。後來,商王盤庚把都城遷到殷(安陽),史稱盤庚遷殷。
周部落首領周武王率兵在牧野打敗了商朝軍隊,建立周朝。
公元前771年,少數民族犬戎攻破鎬京,殺死周幽王。前770年,周平王遷都洛邑,史稱東周。
西周為鞏固對周邊的統治,實行分封制。問答:a.分封的諸侯對周王有什麼義務? b.分封制起到了什麼作用?
西周的等級制度:(周天子→諸侯→卿大夫→士) → (平民→奴隸)
貴族(統治階級) (被統治階級)
公元前770---前476,是我國歷史上的春秋時期,公元前475---前221,是我國歷史上的戰國時期。
春秋五霸中最先稱霸的是齊桓公,他任用為管仲為相,提出「尊王攘夷」口號,並在葵丘舉行的諸侯盟會中,確立了在中原的霸主地位。回答:齊國首先稱霸的原因是什麼?
六國之間南北聯合,共同抗秦,稱為合縱,秦利用六國之間的矛盾,遠交近攻,稱為連橫。
春秋時期,鐵質工具開始廣泛應用於農業生產領域,占據了主導地位。戰國時期,人們開始使用兩牛牽引的犁進行耕作。
鐵器牛耕的推廣使用,使個體生產代替集體耕作,促進了新興地主階級的產生。
戰國時期的改革中,影響最大的是秦國的商鞅變法。問答:a.商鞅變法的內容有哪些? b.商鞅變法對秦國產生了什麼作用?
商朝時期,刻在龜甲、獸骨上的文字,叫做甲骨文。
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就是從商朝開始的,我們今天的漢字就是從甲骨文發展而來的。
殷墟出土的商朝青銅器司母戊鼎,是目前世界上最大已發現最大的青銅器。
春秋時期,我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他還創立了儒家學派,他的言論主要收集在《論語》一書,他的思想主要是「仁」和「禮」兩部分。問答:孔子作為教育家,有哪些貢獻?
春秋戰國時期,在思想領域中出現了百家爭鳴的局面,當時主要的學派有儒家、法家、墨家、道家,它們的代表人物分別是孔子、孟子、韓非子、墨子、老子、莊子。
春秋時期,兵家的創始人孫武寫了一部軍事著作《孫子兵法》。
戰國時期,秦國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岷江流域主持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是都江堰。
代表春秋戰國時期我國音樂藝術水平的是大型組合樂器神奇的編鍾。
被歷代工匠尊奉為祖師爺的是戰國著名的工匠魯班。
秦王嬴政統一六國後,首次採用皇帝稱號,史稱始皇帝。同時在中央設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在地方廢除分封制,建立郡縣制來加強中央集權。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規定以小篆作為標准文字,頒行天下,後來又推行一種新的字體隸書 ;還規定在全國統一使用圓形方孔錢,統一全國貨幣。同時,還統一了度量衡制度。
秦始皇為了防禦匈奴的進攻,修建了一條西起臨洮,東至遼東的萬里長城。
問答: a.秦為什麼能兼並六國實現統一? e.嘗試評價秦始皇
b.秦統一天下有什麼積極意義? c.秦滅亡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d. 秦始皇鞏固統治的措施。
公元前202年,劉邦稱帝,建立漢朝,定都長安,史稱西漢。
漢武帝採納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學說被確立為專制王朝的正統思想。在長安設太學,推行儒學教育。漢武帝首創年號紀年。問答:漢武帝為了推進大一統格局,採取了那些措施?產生了什麼結果?
西漢時期,漢武帝為了聯合西域國家夾擊匈奴,曾先後兩次派張騫出使西域。
公元前60年,西漢政府在西域設置西域都護。這是今新疆地區正式歸屬中央管轄的開始。
西漢時期開通的橫穿歐亞的陸上通道是絲綢之路。它從長安出發,經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區,通往中亞、西亞、直至歐洲。問答:張騫出使西域有什麼作用?
早在西漢前期,我國的勞動人民就發明了紙。東漢時期,蔡倫改進了造紙術,人們把他改進的紙稱為「蔡侯紙」。
東漢時期,有「醫聖」之稱的醫學家是張仲景,他著有《傷寒雜病論》一書,奠定了中醫治療學的基礎。
華佗研製成了全身麻醉的葯劑麻沸散,這是世界醫葯史上的創舉,被人們稱為「神醫」。
東漢時數學專著《九章算術》,記載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數學運算方法,標志著以計算為中心的中國數學體系的形成。
中國造紙術的發明與傳說對人類文化發展有什麼貢獻?
起源於古印度的佛教,西漢時經絲綢之路傳入我國。東漢時,漢明帝派人去天竺取經。東漢末,佛教在民間流傳開來。我國第一座佛教寺院是洛陽的白馬寺。
我國土生土長的宗教是道教,它形成於東漢後期,它的思想來源於民間流傳的道家思想與神仙方術。
東漢以後,思想領域逐漸形成了以為儒家為主,儒、佛、道三家並立互補的局面。
司馬遷編寫的《史記》,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被譽為紀傳體史書的開山之作。
秦漢時期,我國雕刻藝術最傑出的代表是舉世聞名的、被譽為世界第八奇跡的秦兵馬俑。
200年,曹操以少勝多打敗了袁紹,取得官渡之戰的勝利,統一了北方。
208年的赤壁之戰,孫(權)、劉(備)聯軍以少勝多大敗曹操,從而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局面。
三國鼎立指的是魏蜀吳三國並立,它們的建立者分別是曹丕、劉備、孫權,都城在洛陽、成都、建業。
問答:a.曹操為什麼能統一北方? b.三國鼎立的局面是如何形成的?
東漢末年,北方人為躲避戰亂開始南遷,西晉後期,出現了大規模南遷的浪潮。
北方移民南下,主要分布在長江中下游地區。
東晉南朝時,在冶鑄業中,灌鋼法的發明是冶煉技術的一大進步;陶瓷燒制技術也達到相當高的水平,青瓷成為人們日常的生活用具。建康是當時經濟最活躍的一個都市。
問答:a.北方人口大量南遷的原因是什麼?
b.人口南遷對江南經濟的發展起了什麼作用?
c.東晉南朝時江南經濟為什麼能得到發展?
d.列舉江南經濟發展的表現。
問答: a.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的目的是什麼?
b.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內容有哪些?
c.如何評價北魏孝文帝改革?
d.列舉五胡的民族名稱。
e.列舉出以洛陽為都城的朝代名稱。
f.列舉東漢末年至南北朝時期北方的幾次統一。
我國古代傑出的數學家祖沖之,在計算圓周率方面取得突出成就,他是世界上第一個把圓周率的數值精確到小數點後第7位的人。
我國古代著名的農學家賈思勰,一生致力於農業研究,終寫成了《齊民要術》一書,這也是我國現存的第一部完整的農書。
北魏傑出的地理學家酈道元,在前人的基礎上寫成了一部地理專著《水經注》。
被人們譽為「飄若浮雲,矯若驚龍」的是王羲之的書法,其代表作是行書《蘭亭序》,後人尊稱他為「書聖」。
東晉時擅長畫人物畫的是顧愷之,其代表作有《洛神賦》和《女史箴圖》。
代表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藝術最高成就的是石窟藝術,其中最著名的有山西大同的雲岡石窟和河南洛陽的龍門石窟。
1.主要國家建立情況 (國家、建立時間、建立者、亡國者、都城)
夏——前2070年-禹-桀——陽城
商——前1600年-湯-紂——亳、殷
西周——前1046年-周武王-周幽王—— 鎬京
秦——前221年-嬴政—— 咸陽
西漢——前206年—劉邦—— 長安
魏——220年-曹丕——洛陽
蜀——221年-劉備——成都
吳——222年-孫權——建業
2.古代主要政治制度
1禪讓制:原始社會首領產生方式;
2王位世襲制:從夏禹傳子啟開始
3分封制:西周開始;
4中央集權制:秦朝開創,包括皇帝制、三公制、郡縣制。
3.人物與成就
李冰:都江堰 蔡倫:改進造紙術 張仲景:《傷寒雜病論》
華佗:麻沸散 司馬遷:《史記》 祖沖之:圓周率
酈道元:《水經注》 賈思勰:《齊民要術》 王羲之:《蘭亭序》
顧愷之:《女史箴圖》、《洛神賦圖》
4.中國之最
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國家是夏朝。春秋諸侯爭霸中,最先稱霸的是齊桓公
戰國時期的改革中,影響最大的是秦國的商鞅變法。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從商朝開始
目前世界上已發現的最大的青銅器是商朝的司母戊鼎。我國古代最偉大的思想家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
戰國時期修建的最大型的水利工程是由李冰父子主建的都江堰
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國家是秦朝。我國歷史上的第一個皇帝是秦始皇。
新疆地區正式歸屬中央統轄開始於西漢。絲綢之路最早開通於西漢。紙最早發明於西漢
最早發明全身麻醉葯劑麻沸散的人是華佗。記載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數算方法的書籍是《九章算術》
我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是司馬遷寫的《史記》
世界上第一個把圓周率的數值計算到小數點以後第7位的人是祖沖之
我國現存的第一部完整的農學著作是賈思勰編的《齊民要術》
5、春秋戰國時期的諸子百家
學派 時期 代表人物 著作 思想內容
儒家 春秋 孔子 《論語》
思想:「仁」和「禮」兩部分。
政治思想:「為政以德」,主張以禮治國。
教育思想:主張「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等。
戰國 孟子 施仁政於民;提出「民貴君輕」的思想和「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道德觀念。
道家 春秋 老子
《道德經》 辯證法:一切事物都有對立面,對立的雙方能相互轉化;順應自然,無為而治。
戰國 莊子 順其自然、無為而治。
墨家 戰國 墨子 」兼愛」,「非攻」。
法家 韓非子 主張改革;提倡實行法治;提出建立君專制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
兵家 孫武
《孫子兵法》 「知彼知己,百戰不殆」
6、鞏固統一的措施
措施 影響
政治 創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內容見書69頁) 在我國沿用了兩千多年,對中國歷史產生深遠的影響,此後歷代王朝基本沿用秦朝開創的中央集權制度。
經濟 統一車軌,修建馳道;統一貨幣;統一度量衡 對於促進各地的經濟文化交流和發展,維護國家統一有極為重要的影響
思想文化 統一文字
焚書坑儒 加強了思想統治,有利於統一,但摧殘了文化,制約了人們的思想。
軍事 逐匈奴,築長城 西起臨洮,東至遼東的萬里長城。
5、秦漢時期的文化
類別 朝代 代表人物 著作成就 影響(意義)
造紙術 西漢前期發明了紙;東漢蔡倫改進造紙術。 有利於文化的發展與傳播;傳播到世界各地,促進了文化的交流和教育的普及,深刻地影響了世界文明的發展進程。
中醫學 東漢 「醫聖」張仲景 《傷寒雜病論》 《傷寒雜病論》全面闡述了中醫理論和治病原則,奠定了中醫治療學的基礎。
「神醫」華佗 「麻沸散」 「麻沸散」是世界醫學史上的創舉。
數學 東漢 《九章算術》 標志著以計算為中心的中國古代數學體系的形成。
佛教 西漢末年傳入中原地區 對中國文化產生了深遠影響,東漢以後,思想領域逐漸形成了以儒家為主,儒、佛、道三家並立互補的局面。
道教 東漢末年形成了道教。
史學 西漢 司馬遷 《史記》 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成為後世編寫史書的典範。
雕塑 秦漢 秦始皇陵兵馬俑 是秦漢時期我國雕塑藝術的傑出代表,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6、承上啟下的魏晉南北朝文化
類別 朝代 代表人物 著作 貢獻
數學 南朝 祖沖之 《綴術》 世界上第一次把圓周率的數值計算到小數點以後的第七位數字,領先世界一千年。
農學 北朝 賈思勰 《齊民要術》 我國現存的第一部完整的農業科學著作
地理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 以注錄水道系統為綱;一部綜合性的地理學專著。
書畫 東晉 王羲之 《蘭亭序》 寫出的字,或端秀清新,或「飄若浮雲,矯若驚龍」,《蘭亭序》有「天下第一行書」的美譽,王羲之被後人稱為是「書聖」。
繪畫 東晉 顧愷之 《女史箴圖》《洛神賦圖》
石窟藝術 北朝 山西大同的雲岡石窟
河南洛陽的龍門石窟
6. 請給我一套初中歷史復習資料初一到初三的
初一的
七年級下冊歷史復習提綱人教版(含試題,重點歸納)
一.復習提綱
1、581年,楊堅(隋文帝)奪取北周政權,建立隋朝,定都長安。
2、589年,隋朝滅掉陳朝統一南北。
3、隋煬帝從605年起,開通了一條縱貫南北的大運河。
4、隋朝大運河以洛陽為中心,北達涿郡,南至餘杭全長兩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長的運河。
5、隋朝大運河分為四段:永濟渠、通濟渠、邗溝、江南河和五大河: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
6、618年,隋煬帝在江都被部將殺死,隋朝滅亡。
7、618年,李淵在太原起兵反隋進入長安建立唐朝。
8、我國歷史上唯一女皇帝是武則天,她晚年稱帝,改國號為周。
9、唐太宗重視發展生產,減輕農民的賦稅勞役;注重作用賢才和虛心納諫。他任命富於謀略的房玄齡和善斷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人稱「房謀杜斷」。重用敢於直言的魏徵為著名的諫臣
10、唐太宗統治時期,政治比較清明,經濟發展較快,國力逐步加強。歷史上稱當時的統治為「貞觀之治」。
11、唐朝出現了世界上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作者陸羽被後人稱為「茶神」。
12、由武則天提拔,被唐玄宗任命為宰相的名臣是姚崇。
13、陶瓷業在唐朝有重要發展,越窯青瓷、邢窯白瓷和唐三彩最為有名。唐三彩是世界工藝的珍品。
14、唐朝時期,全國的大都市有長安、洛陽、揚州、和成都。
15、長安城內分為坊和市,訪是居民宅區,市為繁榮的商業區。
16、長安既是當時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國際性的大都市。
17、唐玄宗統治時期進入全盛時期,歷史上稱為「開元盛世」。
18、用分科考試的方法來選拔官員,始於隋文帝時。隋煬帝時正式設置進士科,按考試成績選拔人才。
19、唐朝科舉制度常設的考試科目很多,以進士和明經兩最為重要。
20、唐朝時期完善科舉制度人物是唐太宗、唐玄宗和武則天。
21、科舉制度在我國封建社會延續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廢除。
22、唐朝時唐太宗和武則天,政府在今新疆地區先後設立了管轄西域的最高行政和軍事機構。
23、7世紀前期,吐蕃傑出的松贊干布統一青藏高原,定都邏些。
24、唐朝時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布,密切了唐蕃經濟文化交流,增進了漢藏之間的友好關系。
25、8世紀唐朝又把金城公主嫁到吐蕃。至此,吐蕃和唐朝已經成為「和同為一家」了。
26、8世紀中前唐玄宗封回紇首領為懷仁可汗,唐玄宗封南詔首領為雲南王。
27、隋唐對外交往比較活躍,與亞洲以至非洲、歐洲的一些國家,都有往來。
28、唐朝時中國與天竺交往頻繁,最傑出的使者是高僧玄奘。他專心翻譯佛經,還寫成《大唐西域記》。
29、玄宗時,鑒真應日本僧人邀請,東渡日本,至第六次才成功。唐朝長安是當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30、許多新羅商人來到中國經商,新羅特產居唐朝進口首位。
31、隋朝傑出工匠李春設計並主持建造的趙州橋,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橋。
32、唐朝印製的《金剛經》,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標有確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33、唐朝傑出的醫學家孫思邈,畢生心血寫成《千金方》,被後世尊稱為「葯王」
34、石窟藝術在隋唐時期大為發展,最著名的是坐落在今天甘肅西部的敦煌莫高窟。
35、10世紀初,契丹首領阿保機,統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國,都城在上京。
36、11世紀前期,黨項首領元昊稱大夏國皇帝,都城在興慶,史稱西夏。
37、960年後周大將趙匡胤在陳橋驛發動兵變,建立宋朝定都東京,史稱北宋。
38、1127年趙構登上皇位,定都臨安,史稱南宋。
39、南宋抗金名將岳飛在堰城大敗金軍,收復許多失地。
40、宋朝的造船業居世界首位。東南沿海的廣州、泉州等地,都有發達的造船業。
41、唐朝時從越南引進的優良品種占城稻,很快在江南地區推廣。水稻在宋朝躍居糧食產量首位,主要產地在南方。棉花的種植,由兩廣、福建擴展到長江流域。茶樹的栽培在江南的丘陵地區。
42、北宋時蜀地絲織品「號為冠天下」。江浙的絲綢產量高,朝廷用的絲綢,有很多來自江浙。
43、南宋時,江南地區已成為我國制瓷業重心。浙江哥窯燒制的冰裂紋瓷器,給人以別致的美感。北宋興起的景德鎮,後來發展成為著名的瓷都。
44、南宋時最大的商業都市是臨安,它的繁榮程度遠遠超過北宋時的開封。
45、宋朝的海外貿易成為當時世界上從事海外僑胞貿易的重要國家,廣州、泉州是聞名世界的大商港。
46、元朝政府鼓勵海外貿易,在主要港口設立市舶司,加以管理。
47、北宋前期,四川地區出現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紙幣的產生,有利於商業發展。
48、北宋初年,普通百姓只能穿黑白兩色的衣服。由於士大夫的提倡,婦女纏足的陋習。
49、北宋的肉食中以羊為多;南宋吃魚多。宋代時,北方以麵食為主,南方以稻米為主。
50、今天的傳統節日,像春節、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等,在宋代都有了。宋代稱春節為元旦,最為重視。
51、1206年,蒙古貴族召開大會,推舉鐵木真為大汗,尊稱他為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國。
52、1271年忽必烈定國號為元,1272年定都大都。1276年元軍佔領臨安,南宋滅亡。
53、元朝大都既是政治中心又是聞名世界的商業大都市。義大利旅行家馬克可•波羅的著作《馬可。波羅行紀》。描述了大都的繁華景象。
54、元朝為對全國實行有效的統治,元世祖在中央設中書省,地方設行中書省,簡稱「行省」。元政府加強對西藏的管轄,西藏成為元朝正式的行政區;還加強對琉球的管轄。
55、北宋時畢升發明活字印刷術,它大大促進了文化的傳播,15世紀歐洲才出現活字印刷,比我國晚約四百年。
56、指南針是我國人民的偉大發明,早在戰國時期,人們製成「司南」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儀器。北宋時,製成了指南針,並開始用於航海事業。南宋時海外貿易發達,指南針廣泛用於航海。
57、火葯是我國古代煉丹家發明的,唐朝末年,火葯開始用於軍事上、宋元時期,火葯武器廣泛用於戰爭,主要有突火槍、火箭、火炮等。
58、我國北宋時期的科學家沈括的科學成就有《夢溪筆談》、創制「十二氣歷」。我國元朝時的著名天文學家和水利專家郭守敬的科學成就有《授時歷》測定一年為365.2425天,與現在公歷的公歷基本相同,但比現行公歷的確立早約三百年。
59、北宋的司馬光是我國古代著名的史學家編寫《資治通鑒》是一部編年體的通史巨著,敘述了從戰國到五代的歷史。
60、北宋時期的山水畫家郭熙、李公麟人稱「宋畫第一」、張擇端的作品《清明上河圖》、元代最著名的畫家是趙孟滏,他 的作品被稱為「神品」
61、人稱「宋四家」指蘇軾、黃庭堅、米 (fU)、蔡襄。
62、1368年初,朱元璋以應天為都城,改稱南京稱帝建立明朝,他就是明太祖。
63、明朝的特務機構:朱元璋設立錦衣衛、朱棣設立東廠進行對臣民的監查、偵查。明政府規定科舉考試只許在四書五經范圍內命題,答卷的文體必須分成八個部分稱為「八股文」。
64、北平的燕王朱棣,打出「靖難」旗號,起兵反對建文帝,稱帝。1421年遷都北京,以加強中央對北方的控制。
65、明朝前期明成祖(朱棣)在1405——1433年派鄭成功七次下西洋,最遠到達紅海沿岸和非洲東海岸,他是我國也是世界歷史上的偉大航海家。
66、元末明初明政府派戚繼光抵抗倭寇平息東南沿海的倭患。
67、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國廣東澳門的居住權。在1999年12月20日,回歸祖國懷抱。
68、明朝後期,女真的傑出首努爾哈赤統一了女真各部。1616年,努爾哈赤自立為汗,國號為金,史稱後金。遷都沈陽,後改稱盛京。
69、皇太極繼承汗位改女真族名為滿洲。1636年在盛京稱帝,改國號「金」為清。1644年遷都北京,對全國的統治。
70、為了加強君主專制,雍正帝設立軍機處,議政王大臣會議名存實亡,乾隆帝時撤銷議政王大臣會議。軍機處的設立,標志著我國封建君主集權的進一步強化。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的 「文字獄」最為嚴重。
71、明朝後期(1624年),荷蘭殖民者侵佔了我國寶島台灣,1661年鄭成功率兵進入台灣,1662年初荷蘭殖民者被迫投降,台灣重新回到祖國懷抱。鄭成功是我國歷史上的民族英雄。鄭成功在台灣設置府縣,加強管理。
72、1683年清軍進入台灣,1684年清朝設置台灣府,隸屬福建省。台灣府的設置,加強了台灣同祖國內地的聯系,鞏固了祖國的東南海防。
73、17世紀中期,沙皇俄國勢力侵入我國黑龍江流域,在雅克薩和尼布楚修建城堡。康熙帝命令清軍水陸並進,擊斃侵略軍頭目托爾布津被迫投降。
74、1689年中俄雙方代表在尼布楚進行談判,經過平等協商簽訂了《尼布楚條約》。這個條約,從法律上肯定了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流域包括庫頁島在內的廣大地區,都是中國的領土。
75、順治帝接見西藏的佛教首領達賴五世賜予「達賴喇嘛」封號、康熙帝賜予另一個位西藏佛教首領為「班禪額爾德尼」的封號。
76、1727年,清朝開始設置駐藏大臣。駐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與達賴、班禪共同管理西藏事務。達賴和班禪的繼承,必須報請中央政府批准。
77、乾隆帝時下令調兵討伐回部上層族小和卓與大和卓。清朝在新疆設置伊犁將軍,對整個新疆地區進行管轄、設置哨所,加強對西北地區的管轄。
78、1771年初英勇的扈特部眾,在傑出的首領渥巴錫的領導下,毅然踏上了回歸祖國的征途。乾隆帝先後接見了渥巴錫並妥善安置了土爾扈特部眾。
79、清朝疆域:西跨蔥嶺——西北達巴爾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亞——東北至黑龍江以北的外興安嶺和庫頁島——東臨太平洋——東南到台灣及其附屬島嶼釣魚島、赤尾嶼——南至南海諸嶼。成為亞洲最大的國家。
80、明代從外國引進的馬鈴薯、花生和向日葵等在不少地方推廣種植。
81、棉紡織業在明代已從南方推向北方,蘇州是明代的絲織業中心;景德鎮是全國的制瓷中心,暢銷海內外。
82、明清時期 ,商品經濟空前活躍。北京和南京是全國性的貿易城市。
83、明朝中期以後,蘇州、松江等地的紡織業中,出現了許多以生產商品為目的的機戶。他們開設機房,僱用機工進行生產,出現了「機戶出資,機工出力」的生產方式。機戶是早期的資本家,機工是早期的僱用工人。他們之間這種僱用與被僱用的關系,是一種資本主義性質的生產關系。
84、清初的40年,實行嚴厲的禁海政策。清朝統一台灣以後開放四個港口,作為對外通商口岸,後來下令只開廣州一處作為對外通商口岸,關閉其它港口。
85、北京城由宮城、皇城和京城三個部分組成。明長城東起鴨綠江—西至嘉峪關,蜿蜓六千餘公里,是世界上的一個奇跡。
86、明朝醫葯學家李時珍寫的一部總結性葯物學巨著《本草綱目》、明朝末年,傑出的科學家宋應星寫了一部《天工開物》總結農業和手工業生產技術的著作,外國學者稱它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網路全書」。徐光啟關於農業生產的理論和科學方法還介紹歐洲的水利技術的著作《農政全書》。
87、元末明初的《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是我國最早的一部長篇歷史小說。《水滸傳》的作者施耐庵,是我國第一部以農民起義為題材的長篇小說。明朝中期的《西遊記》的作者吳承恩,是一部充滿浪漫主義氣息的長篇神話小說。清朝曹雪芹的《紅樓夢》是我國古典小說的高峰,《紅樓夢》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藝術性,在世界文學史上佔有重地位。
88、湯顯祖是明朝後期最負有顧盛名的戲劇家,代表作出《牡丹亭》。清朝中後期以微劇、漢調為基礎,融合吸收了其它劇種的一曲調和表演方法,在19世紀中期初步形成一個新的劇種——京劇。
89、明朝書法家董其昌的作品兼有「顏骨趙姿」之美。明末畫家徐渭的作品《墨葡萄圖》,清朝的「揚州八怪」,其中鄭板橋《蘭竹圖》最為有名。
二.相關知識的整理與貫穿
1、時間、人物、朝代 都城 2、少數民族的首領與政權
契丹族 契丹 阿保機
581年 楊堅 隋朝 長安 黨項族 西夏 元昊
618年 李淵 唐朝 長安 女真族 金 阿骨打
960年 趙匡胤 北宋 東京
1127年 趙構 南宋 臨安 3、重要城市及相關內容
1206年鐵木真 蒙古國 斡難河畔 冰裂紋瓷器 浙江哥窯
1271年 忽必烈 元朝 大都 南宋最大的商業都市 臨安
1368年 朱元璋 明朝 南京 聞名世界的宋朝大商港 廣州
1636年 皇太極 清朝 北京 北宋都城 東京
4、作者與作品 5、作品及地位
《過零丁洋》 文天祥 我國最早的一部長篇歷史小說 《三國演義》
《夢溪筆談》 沈括 我國第一部以農民為題材的長篇小說 《水滸傳》
《資治通鑒》 司馬光 充滿浪漫主義氣息的長篇神話小說 《西遊記》
《竇娥冤》 關漢卿 我國古典小說的高峰 《紅樓夢》
6、重要城市及地位 7、朝代、都城及古今地名
明代的絲織業中心 :蘇州 唐朝 長安 西安
清代後來居上的絲織業中心:南京 北宋 東京 開封
明清全國的制瓷業中心:景德鎮 南宋 臨安 杭州
8、年代與事件
1662年 鄭成功收復台灣 618年 隋朝滅亡
1553年 葡萄牙殖民者攫取澳門居住 589年 陳朝被滅
1421年 明成祖遷都北京 907年 唐朝滅亡
1368年 明軍攻佔大都,結束元朝在全國的統治 605年 開通大運河
9、人物歷史上的稱呼與人物的代表作 10、人物與相關事件
詩仙 吳道子 《早發白帝城》 張玄素 敢於直言,進諫二百多次
詩聖 李 白 「三吏」、「三別」 唐太宗 晚年稱帝,改國號為周
畫聖 杜 甫 《送子天王圖》 魏 征 反對唐太宗在洛陽修建宮殿
武則天 任用「房謀杜斷」
11、容易忽視的政權的建立 12、容易忽視的事件與人物
10世紀初 北宋建立 設殿閣大學士 乾隆帝
960年 南宋滅亡 轉戰東南沿海抗倭 明太祖
1206年 契丹國建立 撤銷議政王大臣會議 皇太極
1276年 蒙古國建立 在盛京稱帝,改國號為清 戚繼光
三.重要問題的回答
1、簡述宋朝與周邊少數民族的關系。
(1)北宋時遼宋議和,訂立澶淵之盟;宋與西夏連年交戰後議和,西夏向宋稱臣,宋給西夏歲幣。
(2)南宋時,宋金議和,南宋向金稱臣,並給金歲幣。
2、簡述宋代南方經濟的發展情況。
(1)南方農業有較大發展。水稻躍居宋朝糧食作物首位。棉花種植地推廣到長江流域。茶樹栽培也有很大發展。
(2)南方手工業興旺。絲織業勝過北方。棉織業在南宋時已發展到東南沿海地區、;江南地區成為我國制瓷業重心;宋朝造船業居當時世界首位。
(3)南方手工業繁榮,有開封、杭州等商業都市,有廣州、泉州等外貿商港,是當時世界上從事海外貿易的重要國家。
3、宋太祖是如何加強中央集權的?
(1)宋太祖即位後,解除了石守信等大將的兵權。
(2)宋太祖將地方的政權、財權、軍權,收歸中央,大大加強了中央集權。
4、鄭和下西洋的目的和歷史意義(作用)是什麼?
(1)目的:為了加強和海外各國的聯系。
(2)意義:鄭和下西洋比歐洲航海家的遠航早半個多世紀,鄭和是我國也是世界歷史上偉大航海家。
(3)作用:鄭和的遠航,促進了中國和亞非各國的經濟交流,加強了我國和亞非各國的友好關系。
5、簡述《尼布楚條約》的簽訂的歷史意義。
《尼布楚條約》從法律上肯定了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流域包括庫頁島在內的廣大地區,都是中領土。
6、隋唐時期,我國取得的居世界領先地位的科技成就哪些?
(1)隋朝工匠李春設計並主持修建的趙州橋,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橋。
(2)唐都長安規劃整齊,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3)我國在世界上最早發明印刷術
(4)唐朝的《金剛經》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標有確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7、清朝前期對外實行什麼政策?清政府為什麼要實行這種政策?實行些政策造成的危害是什麼?
(1)清朝前期實行的是閉關鎖國政策。
(2)實行閉關鎖國政策的原因是:第一,自給自足的封建經濟佔主要地位,統治者認為天朝的物產豐盈,無須同外國互通無關;第二,害怕外國商人和沿海人民往來會滋擾生事,威脅其統治。
(3)閉關鎖國造成的危害是:使中國失去對外貿易的主動權,阻礙了手工業的進步和發展;清政府看不到世國界形勢發展變化,不能同外國進行科學知識和生產技術交流,中國在世界上逐步落伍了。
8、簡要分析經濟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1)南方戰亂較少,許多中原人南遷,帶去了先進的技術,增加了那裡的勞動人手
(2)加上自然條件的優越性,江南地區的農業發展較快,逐漸超過北方。
9、明朝前期加強君主專權制的措施:
(1)政治方面:①中央廢除丞相和中書省,由六部分理朝政;②地方廢除行中書省,設立三司;
③設立錦衣衛、東廠等特務機構,加強對臣民的監督;④遷都北京,加強對北方的控制;⑤執行削藩政策。(2)文化方面:採取八股取士,從思想上控制知識分子。
四、 簡單的列舉題,要做到識記
1、列舉唐朝三位著名的詩人及代表作:
李白《蜀道難》 杜甫 「三吏」「三別」 白居易《新樂府》
2、列舉北宋時少數民族政權和都城:契丹,都城上京 ;黨項,都城興慶; 金,都城會寧。
3、列舉17世紀我國進行反侵略的歷史事件:
鄭成功收復台灣、戚繼光抗擊倭寇、第一次雅克薩自衛反擊戰、第二次雅克薩自衛反擊戰。
4、列舉明朝三位著名的科學家及其著作:
李時珍《本草綱目》 宋應星《天工開物》 徐光啟《農政全書》
五、材料題的分析與技巧掌握
1、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1)這句話是誰說的?
(2)唐太宗對君與民的關系做何比喻?兩者關系怎麼樣?
答案:唐太宗; 君主好比是船,百姓好比是水。水能夠承載船行走,也能夠把船掀翻。
(3)他為何會產生這一認識?
答案: 因為他吸取了隋亡的教訓,從農民戰爭中認識到人民力量的強大。
(4)為此,在他執政後,採取了哪些緩和君民關系的措施?
答案:重視發展生產,減輕人民負擔;提倡節儉,革除弊政;重用人才,虛心納諫。
2、「機戶出資,機工出力」
(1)「機戶」指什麼人?「機工」指什麼人?
答案:早期的資本家 ; 早期的僱用工人。
(2)「機戶」和「機工」之間是一種什麼關系?
答案:僱用與被僱用的關系,是資產階級生產關系性質。
(3)材料中的現象出現在何時何地?
答案:出現在明朝中後期蘇州和松江一帶地區。
3、天朝物產豐盈,無所不有,原產藉外夷貨物以通有無。
(1)材料中的「天朝」和「外夷」分別指什麼?
答案: 天朝指清朝;外夷指外國。
(2)這句話是誰說的?答案: 乾隆帝說的
(3)這奪段話反映了清朝統治者什麼思想?
(4)據此清朝採取了什麼對外政策?
答案:重本抑末,壓制打擊工商業發展的保守思想; 採取了閉關鎖國的政策。
技巧:做分析題,一定要做到膽大心細,「膽大」,就是相信自己,「心細」就是一定要認真審題,抓住相關的知識要點,聯系課本知識進行突破。
7. 人教版初中歷史知識點總結
一、我國境內的遠古居民
1、我國境內已知的最早人類是雲南的元謀人,距今約170萬年。
2、北京人生活的時間距今約70萬年至20萬年,最早使用天然火。
3、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水稻和粟的國家,6000多年前,生活在長江流域的河姆渡人已栽培了水稻,5000多年前生活在黃河流域的半坡人已栽培了世界上最早的粟和蔬菜。
二、夏、商、西周奴隸制王朝
1、約公元前21世紀,禹建立了我國第一個奴隸制王朝夏朝。這表明王位世襲制代替了「禪讓制」(通過推舉選出部落聯盟首領的辦法叫禪讓制)。
2、約公元前16世紀,湯滅夏建立了商朝。商朝時盤庚遷都至殷並使統治穩定下來。
3、商朝製造的司母戊鼎是世界上已發現的最大青銅器。(記熟書P12的司母戊鼎圖)湖南寧鄉出土的四羊方尊是青銅器中的精品。
4、約公元前11世紀,周武王發兵滅亡了商朝建立了西周。
5、西周實行分封制,春秋時期,分封制開始瓦解。戰國時期,分封制逐漸被郡縣製取代。秦時實行中央集權制。唐三省六部制,唐朝以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為中央政府最高統治機構。元朝的中央和地方機構:中央實行一省制: 元朝廢除三省,設中書省,為最高行政機構,設樞密院,為最高軍事機構,同時設宣政院,統領宗教事務和管轄西藏地區;地方實行行省制:除河北、山西、山東由中書省直接管理外,地方設行中書省,簡稱行省。
三、春秋戰國(東周)
春秋時期是奴隸社會的瓦解時期,戰國時期是封建社會的形成時期。
1、東周分為春秋和戰國兩個時期,春秋時期從公元前770年開始到公元前476年結束。戰國時期從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
2、春秋時期第一個稱霸的諸侯是齊國的齊桓公,他任用管仲為相,改革內政,使國家日益強大。最後一個霸主是越王勾踐。春秋五霸是指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
3、戰國時期的主要諸侯國有齊、楚、秦、燕、趙、魏、韓,史稱「戰國七雄」(各主要諸侯國的位置——北燕南楚、西秦東齊、上中下是趙魏韓)。趙、魏、韓是由春秋時期的晉國分裂而來的。
4、秦國成為戰國七雄中實力最強的國家,主要原因是實行商鞅變法,戰國時,地處最西邊的諸侯是秦國。
5、我國最早的音樂教育制度形成於西周。最早出現鐵農具的時期是春秋時期
6、戰國時,秦國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是著名的水利工程,它使成都平原變成「水汗從人,不知飢饉」,有「天府之國」美稱。
7、漢字的演變(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漢字源於甲骨文,商周時期,鑄刻在青銅器上的文字叫金文,又稱鍾鼎文。雕塑藝術在商朝和西周時期已發展到很高水平。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開始於商朝。
8、道家學派的創始人是老子(李耳),其樸素辯證法思想反映在《道德經》里;莊子是戰國時道家學派的繼承人物。
9、儒家學派的創始人是孔子(孔丘),他整理了《詩經》,編訂了《春秋》,其言行記載在《論語》中;戰國時期的孟子是孔子學說的繼承人物,他們主張實行「仁政」,認為「民為貴,君為輕」,反對連年不斷的兼並戰爭。
10、墨家學派的創始人是墨子,他主張「兼愛」、「非攻」、反對不義戰爭。
11、法家代表人物是韓非,他主張權力集中到君主手中,按現實需要進行改革,以法治國。
12、孫武是春秋晚期齊國傑出的軍事家,著有《孫子兵法》一書;戰國時傑出的軍事家孫臏著有《孫臏兵法》。
13、戰國時期,許多思想家對社會變化提出不同的看法,著書立說,宣傳自己的主張,形成了「百家爭鳴」的局面。
四、秦漢時期
1、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始皇帝)滅亡六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封建王朝——秦,結束了春秋戰國時期割據局面。(書P44秦始皇像)。
2、秦朝規定全國規范的文字是小篆,全國統一使用的貨幣是圓形方孔錢。秦萬里長城西起臨洮,東到遼寧。
3、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領導的秦末農民起義在大澤鄉爆發,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農民起義。公元前206年,秦朝滅亡。
4、公元前202年,劉邦(漢高祖)建立西漢,定都長安。
5、西漢初年漢高祖實行休養生息政策。文帝與景帝兩代,繼續推行休養生息政策,重視發展農業,輕徭薄賦,減輕刑罰,提倡節儉,社會比較安定,經濟發展迅速,出現文景之治的局面。休養生息的政策實行,促進了西漢經濟的恢復和發展,為西漢的強盛奠定了基礎。
6、漢武帝的推行的一系列政治經濟措施,促成大一統局面的出現。
7、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著名學者是西漢時期的董仲舒。
8、公元25年,劉秀(光武帝)建立東漢,定都於洛陽。劉秀在位時,政局漸趨穩定,經濟狀況明顯好轉,國力日益強盛,史稱為「光武中興」。
9、西漢時的播種工具是耬車;東漢時出現了新型灌溉工具是翻車;杜詩發明水排,利用水力鼓內冶鐵,比歐洲早1000多年。
10、秦朝末年,匈奴首領冒頓單於在蒙古草原建立統一的奴隸制軍事政權,第一次實現了對中國北方游牧民族的大統一。
11、公元前119年,西漢時期漢武帝派衛青、霍去病北擊匈奴。
12、西漢時期漢元帝把王嬙(王昭君)出塞嫁給匈奴首領呼韓邪單於,從而密切了漢匈關系。
13、西漢武帝時期兩次派張騫出使西域;公元前60年,西漢政府在西域設置西域都護標志,成為當今新疆地區正式歸屬中央政權的開始。公元73年,東漢政府派班超出使西域,班超在西域經營了30年,幫助西域各族擺脫了匈奴的奴役,恢復和加強了西域與內地的聯系。
14、歷史上著名的絲綢之路是從長安出發往西,經甘肅的河西走廊及當今的新疆地區,遠達中亞,南亞,西亞,以至地中海東岸各國和南歐、北非等地。開辟絲綢之路功勞最大是西域的使者張騫。
15、成書於西漢的《周髀算經》和東漢的《九章算術》是著名的數學著作,對世界古代數學的發展產生了相當大的影響。
16、東漢時期著名的醫學家有張仲景和華佗,張仲景寫的醫學名著《傷寒雜病論》被後代奉為醫學經典,張仲景被尊稱為「醫聖」。華佗創制麻醉劑「麻沸散」,他是世界上最早用全身麻醉方法做手術的醫生,被後世尊稱為外科鼻祖,他還編成鍛煉身體的「五禽戲」。
17、東漢時期,蔡倫改進了造紙術對人類文化的傳播和發展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張衡發明了能測量地震的地動儀。
18、佛教起源於古印度,西漢末年傳入我國中原地區;道教是東漢時期興起於我國本土的宗教。
19、西漢傑出的史學家司馬遷所寫的《史記》是一部不朽的史學名著,敘述了從黃帝到漢武帝時期的3000多年歷史,《史記》是我國的第一部紀傳體通史。
20、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畫,是我國古代藝術珍品。秦始皇陵兵馬俑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大藝術寶庫,是秦漢時期雕塑藝術的傑出代表。
五、三國兩晉南北朝
1、曹操以少勝多為其統一北方奠定基礎的戰役是官渡之戰。208年,曹操率大軍南下,同孫權、劉備的聯軍在赤壁決戰,大敗而歸,史稱赤壁之戰,而此戰為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2、220年,曹丕建立魏國,定都在洛陽;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建國,史稱蜀漢;222年,孫權稱王,國號吳,定都建業。三國鼎立局面形成。(熟記三國鼎立形勢圖中魏、蜀、吳三國的位置和都城)
3、三國時,蜀國丞相諸葛亮是著名的政治家。
5、230年,孫權派衛溫率萬人船隊到達夷洲,加強了夷洲和大陸的聯系。
6、265年,司馬炎建立西晉,定都洛陽;280年,西晉統一全國,結束了東漢末年以來的分裂局面;316年,匈奴首領劉淵率兵攻入洛陽,西晉滅亡。
7、公元317年,司馬睿建立東晉,定都建康;383年,前秦苻堅率大軍南下進攻東晉,在淝水之戰中,東晉軍隊以少勝多,擊敗前秦軍隊。
8、南朝的四個政權依次是宋、齊、梁、陳,都城均在建康。
9、南朝時,揚州、荊州是江南生產絲織品最多的地方,涌現了建康、江陵等重要商業城市,番禺(今廣州)成為海外貿易中心,
10、東漢、魏、晉時期,北方少數民族大量南遷,促進了江南經濟的發展。吳國境內絕大多數山越人從山區遷到平原,和漢族人民一道開發江南。農業有所發展,但仍然比不上北方。主要的少數民族有匈奴、鮮卑、羯、氐、羌(5個)
11、北朝的五個政權是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
12、東漢、曹魏、西晉、北魏等王朝均建都於洛陽。
13、南朝時期,我國古代傑出的數學家祖沖之是世界上最先把圓周率的數值精確到小數點後七位數的科學家,比歐洲早1100年。他的著作是《綴術》
14、南北朝時期,我國古代著名的農學家賈思勰,他著有的《齊民要術》是我國現存最早的,內容最完整的農書。
15、北魏時期,我國古代傑出的地理學家的酈道元,他的綜合性地理著作是《水經注》。
16、漢字書法從東漢起逐漸成為一種專門藝術:曹魏時鍾繇創立了楷書;東晉的王羲之,被尊為「書聖」,他的代表作是《蘭亭序》,此書有「天下第一行書」的美譽。
17、東晉畫家顧愷之的名人有《女史箴圖》和《洛神賦圖》。
18、石窟藝術是雕塑藝術的傑出代表。南北朝時期石窟藝術中成就最高的是雲崗石窟和龍門石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