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知識 > 1840年到1949年的歷史事件思維導圖

1840年到1949年的歷史事件思維導圖

發布時間:2021-03-08 17:16:28

❶ 1840年到1949年的歷史

1840年到1949年的歷史稱之為中國近代史。

中國近代史是從第一次鴉片戰爭1840年到1949年南京國民黨政權遷至台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歷史。

歷經清王朝晚期、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時期、北洋軍閥時期和國民政府時期,是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逐漸形成到瓦解的歷史。

近代以後,由於西方列強的入侵,由於封建統治的腐敗,中國逐漸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山河破碎,生靈塗炭,中華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難。尤其是鴉片戰爭之後,中華民族更是陷入了積貧積弱、任人宰割的悲慘狀況。

甲午戰敗,清政府被迫與日本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根據條約規定,把「台灣全島及所有附屬各島嶼」大片領土割讓給日本,進一步破壞了中國主權的完整,而且還造成了台灣和大陸難以彌補的隔閡,遺患至今。

它大大刺激了列強瓜分中國的野心,隨後列強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從而使中華民族危機空前嚴重,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1900年,英、美、日、俄、法、德、意、奧八國組織聯軍侵入中國,8月攻入北京。1901年,清政府被迫簽訂不平等條約《辛丑條約》。

條約規定:中國政府賠償4.5億白銀,分39年還清,本息共計約9.8億兩;劃定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界,允許各國駐兵保護,不準中國人在界內居住,這實際上就成為「國中之國」,成為帝國主義策劃侵略中國的大本營;

「大清國國家應允將大沽炮台及有礙京師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允許列強各國派駐兵駐扎北京到山海關鐵路沿線要地。

這是中國近代史上賠款數目最龐大、主權喪失最嚴重的不平等條約,嚴重侵犯了中國的主權,進一步加強了帝國主義對中國的全面控制和掠奪。

中國人民在遭受屈辱的同時,中國也一步步沉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一部落後挨打的近代歷史,也是一部恥辱史。每一個愛國的中國人每每想起,都會痛徹肺腑。

在近代中國走向衰落,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的同時,解決民族獨立的問題成為中華民族的首要任務,一部中華民族抗爭史也由之而起。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了,在革命的領導下,革命軍英勇奮斗,所向披靡,迅速佔領武昌城。革命黨人改國號為中華民國,推舉孫中山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然而,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被袁世凱竊取了。

1912年3月,袁世凱在北京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

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是中國近代社會偉大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推翻了統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

這是中國社會的一大轉變,一大進步!這次革命雖然沒有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但為以後新的革命斗爭的發展開辟了道路。

它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沉痛地打擊了帝國主義的殖民統治。 中國人民為反抗列強侵略,爭取民族獨立,進行著英勇的斗爭,開始了救亡圖存的探索。

以「自強」「求富」為目的的洋務運動客觀上刺激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資產階級維新派為了挽救民族危亡,發展資本主義,進行了維新變法運動。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新文化運動沖擊了封建主義的思想、道德和文化,開啟了思想解放的閘門。

中國在飽受列強欺凌、被迫開放的環境中不斷進行著經濟、政治和思想文化的變革,中國的近代化艱難起步,社會結構開始逐步從傳統社會向近代社會轉型。

1919年5月爆發了"五·四"學生愛國運動,6月初發展成為以工人階級為主力的全國規模的群眾愛國運動。"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的開端。

在這個運動中,中國無產階級開始登上政治舞台。1921年7月23日,毛澤東、董必武、陳潭秋、何叔衡、王燼美、鄧恩銘、李達等代表各地共產主義小組在上海舉行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國共產黨誕生了。

1919年爆發的五四愛國運動,標志著資產階級領導的舊民主主義革命的結束和無產階級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

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中國革命的面貌從此煥然一新。第一次國共合作推動了國民革命運動的高漲。國共合作破裂後,中國共產黨為反抗國民黨統治,進行工農武裝革命,開始了中國革命道路的艱難探索。

1931年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九一八事變,中華民族面臨嚴重的民族危機,全國抗日救亡運動不斷高漲。1935年,日本發動華北事變,中日民族矛盾上升為全國主要矛盾。

1937年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七七事變,中華民族全面抗戰從此開始。中國人民經過八年浴血奮戰,終於第一次取得了近代以來反侵略戰爭的徹底勝利。

抗日戰爭勝利後,中國面臨著兩種命運、兩個前途的決戰。中國共產黨為爭取和平民主做出了很大努力,但是國民黨政府在美帝國主義支持下悍然發動內戰。

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進行了三年多的解放戰爭,推翻了國民黨在中國大陸的統治,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

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經過北伐戰爭、 土地革命戰爭、 抗日戰爭和全國解放戰爭四個階段,終於在1949年推翻了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政府的統治,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

1949年,第一屆中國人民政協會召開,標志著中國人民民主革命的偉大勝利。

(1)1840年到1949年的歷史事件思維導圖擴展閱讀:

中國近代史的歷史大事:

1、武昌起義

武昌起義,又稱辛亥首義、武漢首義,是指1911年10月10日(農歷辛亥年八月十九)在湖北武昌發生的一場旨在推翻清朝統治的兵變,也是辛亥革命的開端。

黃花崗起義失敗後,以文學社和共進會為主的革命黨人決定把目標轉向長江流域,准備在以武漢為中心的兩湖地區發動一次新的武裝起義。

通過革命黨人的努力,終於在1911年(清宣統三年)10月10日成功地發動了具有劃時代意義武昌起義。

起義的勝利,逐步使清朝走向滅亡,並建立起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中華民國,是亞洲和中國走向民主共和的開端,在中國歷史中具有里程碑意義。

2、五四運動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歐洲列強無暇東顧,日本乘機加強對中國的侵略,嚴重損害了中國的主權。中國人民的反日情緒日漸增長。1919年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引發了偉大的五四運動。

1919年5月4日發生在北京的一場以青年學生為主,廣大群眾、市民、工商人士等階層共同參與的,通過示威遊行、請願、罷工、暴力對抗政府等多種形式進行的愛國運動,是中國人民徹底的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又稱「五四風雷」。

從1918年11月的「公理戰勝強權」慶典,到次年1月的巴黎會議,短短兩個月時間,當時的中國充分詮釋了「自古弱國無外交」的定律,所謂的「公理戰勝強權」不過是一個美麗的童話。

面對這樣屈辱的局面,從5月4日開始,北京的學生紛紛罷課,組織演講、宣傳,隨後天津、上海、廣州、南京、杭州、武漢、濟南的學生、工人也給予支持。

五四運動直接影響了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和發展,中國共產黨黨史一般將其定義為「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注意這里的「封建」一詞是泛化的封建觀),並以此運動作為舊民主主義革命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分水嶺。

3、南昌起義

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失敗後,國民黨反動派瘋狂地屠殺中國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企圖用血腥的屠殺來消滅革命。

在這種嚴峻形勢下,中國共產黨人並沒有被敵人的屠刀所嚇倒,而是積極地行動起來,拿起槍,用革命的武裝反對反革命的武裝。

1927年7月12日,根據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的指示,黨中央政治局進行了改組,成立了臨時中央常務委員會。臨時中央委員會根據當時的形勢,作出了在江西南昌舉行武裝起義的決定。

8月1日2時,在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等人的領導下,南昌起義開始,起義總指揮部設在江西大旅社。

起義部隊沿用「國民革命軍第二方面軍」的番號,由賀龍兼代總指揮,葉挺兼代前敵總指揮,劉伯承任參謀長,郭沫若任政治部主任。下轄3個軍。經過激戰,南昌守敵幾乎全部被殲滅,起義部隊佔領了南昌城。

南昌起義後,汪精衛命令張發奎、朱培德向南昌進攻,起義前委會按原計劃向南挺進。8月3日至5日,起義部隊先後撤離南昌。

但是起義沒有注意與當地農民運動相結合,到9月下旬,起義部隊在廣州潮汕地區遭強敵圍攻,起義宣告失敗。保留下來的起義部隊一部分在朱德、陳毅等率領下,轉戰到湖南南部,另一部分轉入海陸豐地區繼續斗爭。

南昌起義打響了中國共產黨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開始了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革命武裝斗爭的新階段。南昌起義的勝利大大地震動了敵人的反動統治,沉重地打擊了國民黨反動派的囂張氣焰,鼓舞了革命人民的鬥志。

1933年7月1日,中央工農民主政府作出決議,規定每年8月1日為中國工農紅軍紀念日。1949年6月15日,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發布命令,規定以「八一」兩字作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旗和軍徽的主要標志。

4、抗日戰爭

抗日戰爭,簡稱抗戰,指20世紀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中國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場民族性的全面戰爭。

抗戰時間從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開始算起,至1945年結束,共十四年抗戰。

1931年,侵華日軍發動九一八事變後,完全侵佔中國東北,並成立偽滿洲國,此後陸續在華北、上海等地製造事端、挑起戰爭,國民政府則採取妥協政策避免沖突擴大。

1937年7月7日,日軍在北平附近挑起盧溝橋事變,中日戰爭全面爆發。1941年12月7日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後,12月9日重慶國民政府正式對日宣戰。 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國無條件投降。

中國戰場是二戰的主戰場之一。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是二戰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中華民族歷史上最偉大的衛國戰爭,是中國人民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正義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近代以來抗擊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武昌起義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八一南昌起義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五四運動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抗日戰爭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共產黨新聞網——近代史是中國發展的「清醒劑」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國近代史

❷ 誰知道1840到1949每年的歷史事件,越詳細越好

1839年 林則徐虎門銷煙
1840—1842年 鴉片戰爭
1842年 中英《南京條約》簽訂
1844年 中美《望廈條約》、中法《黃埔條約》簽訂
19世紀40—50年代 中國無產階級產生
1851年 金田起義、太平天國建立
1856—1860年 第二次鴉片戰爭
1858年 中俄《天津條約》、中美《天津條約》、中英《天津條約》、中法《天津條約》簽訂
1860年 中英《北京條約》、中法《北京條約》、中俄《北京條約》簽訂
1861年 總理衙門建立
1864年 太平天國運動失敗
19世紀60—70年代 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產生
60—90年代 洋務運動
1883—1885年 中法戰爭
1894年7月—1895年4月 中日甲午戰爭
1895年 中日《馬關條約》簽訂
19世紀90年代 帝國主義國家掀起瓜分中國狂潮
1898年(6.11—9.21) 戊戌變法
1900年 義和團運動高潮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1901年 《辛丑條約》簽訂
1905年8月 中國同盟會成立
1911年4月 黃花崗起義
保路運動
10月10日 武昌起義
1912年(民國元年) 中華民國成立
2月12日 清帝退位
1913年 二次革命
1915年 護國運動開始
新文化運動開始
1916年 袁世凱恢復帝制失敗
1917年 張勛復辟失敗
護法運動開始
1919年5月4日 五四愛國運動爆發
1921年7月 中國共產黨成立
1922年7月 中共二大召開
1924年1月 中國國民黨一大召開、國共第一次合作實現
1924年 黃埔軍校成立(5月)
1925年 孫中山逝世
五卅慘案、五卅反帝愛國運動爆發
1926年7月國民革命軍出師北伐
1927年3月 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勝利
毛澤東《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
1927年 4月12日 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
28日 李大釗就義
7月15日 汪精衛發動「七一五」反革命政變
國民革命失敗
8月1日 南昌起義
8月7日 八七會議
9月 三灣改編
9日 湘贛邊秋收起義
10月 秋收起義部隊到達井岡山
12月 廣州起義
1928年4月 朱毛井岡山會師
12月 張學良宣布東北易幟
改訂新約運動
1930年 工農武裝割據形成
(--31年)粉碎三次「圍剿」
1931年春 制定土地革命路線
9月18日 九一八事變
11月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成立
1932年 一二八事變,十九路軍抗戰
3月9日 長春偽滿州國成立
1933年春 粉碎第四次「圍剿」
察哈爾抗日同盟軍收復多倫
11月 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成立
1934年10月 中央紅軍開始長征
1935年 華北事變
1月 遵義會議
6月 何梅協定
8月1日 中共發表八一宣言「停止內戰,一致抗日」
10月 紅一方面軍到達陝北
11月 華北五省自治運動
12月 一二九運動
9日 瓦窯堡會議
1936年1月 東北抗聯成立
10月 紅二、四方面軍長徵到甘肅會寧等地,長征結束
12月12日 西安事變
1937年7月7日 盧溝橋事變
8日 中共發表抗日通電
8月13日 八一三事變
凇滬會戰(--11月)
洛川會議:全民族抗戰
9月 國共合作實現
25日 平型關大捷
12月13日 南京大屠殺
1938年 台兒庄戰役:李宗仁
5月 毛澤東《論持久戰》
10月 廣州武漢失守,抗戰進入防禦階段
1940年3月 汪偽政府在南京成立
下半年 百團大戰
1941年1月 皖南事變
1942年 中共開始整風、大生產運動
1943年 敵後根據地局部反攻
豫湘桂戰役(--45年)
1945年4—6月 中共七大召開
8月8日 蘇聯出兵東北
9日 毛澤東《對日寇的最後一戰》
8月15日 日本宣布投降
8-10月 中共和談代表毛澤東等飛抵重慶,談判開始
9月2日 日本在投降書上簽字
1946年1月 政協會議召開
6月26日 國民黨發動全面內戰,人民解放戰爭開始
1947年春 國民黨重點進攻解放區
2月 台灣二二八起義
5月 「三反」運動開始
6月 解放軍開始全國規模反攻
10月 中國土地法大綱頒布
1948年 遼沈戰役開始
淮海戰役開始
平津戰役開始
1949年 中國共產黨七屆二中全會召開
毛澤東、朱德發布向全國進軍的命令
4月 人民解放軍解放南京,國民政府覆亡
9月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開幕
10月1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❸ 1840年到1949年,主要發生那些歷史事件

主要發生了以下影響深遠的歷史事件:

1840年-1842年 鴉片戰爭

1842年 中英《南京條約》簽訂

19世紀四五十年代 中國無產階級產生

1851年 金田起義、太平天國建立

1856年-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

1858年《愛琿條約》《天津條約》的簽訂

19世紀六七十年代 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產生

1860年《北京條約》的簽訂

19世紀60到90年代 洋務運動

1864年 天京陷落、太平天國運動失敗

1883年-1885年 中法戰爭

1894年-1895年甲午中日戰爭

1895年 中日《馬關條約》簽訂

19世紀90年代 帝國主義在中國強占「租借地」劃分「勢力范圍」

1898年 戊戌變法

1900年 義和團運動高潮,八國聯軍侵略中國

1901年《辛丑條約》簽訂

1905年 中國同盟會成立

1911年 黃花崗起義、保路運動、武昌起義

民國(1912年到1949年)

1912年 中華民國建立

1913年 二次革命

1915年 新文化運動、護國運動開始

1916年 袁世凱恢復帝制失敗

1919年 五四運動爆發

1921年 中國共產黨成立

1923年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

1925年 五卅慘案、五卅反帝運動爆發

1926年 國民革命軍出師北伐

1927年 南京國民政府建立,南昌起義

1928年 井岡山會師

1931年 九·一八事變

1934年 紅軍長征開始

1936年 西安事變

1937年 盧溝橋事變,日軍南京大屠殺

1940年 百團大戰

1941年 皖南事變

1947年 發動「反飢餓、反內戰、反迫害」的愛國運動

1949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3)1840年到1949年的歷史事件思維導圖擴展閱讀:

中國近代史是從第一次鴉片戰爭1840年到1949年南京國民黨政權覆亡為止、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歷史。歷經清王朝晚期、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時期、北洋軍閥時期和國民政府時期,是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逐漸形成到瓦解的歷史。

中國近代史,是一部充滿災難、落後挨打的屈辱史,是一部中國人民探索救國之路,實現自由、民主的探索史,是一部中華民族抵抗侵略,打倒帝國主義以實現民族解放、打倒封建主義以實現人民富強的斗爭史。

中國近代史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從1840年鴉片戰爭到1919年五四運動前夕,是舊民主主義革命階段;第二個階段是從1919年五四運動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義革命階段。

❹ 自1840年至1949年的歷史詳情

1840—1949.10.1 中國近代史
1949——現在 中國現代史(新中國史,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史)
1949—1956年底 過渡時期: 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農業國向工業國過渡
1956—1966 社會主義建設時期
1966—1976 十年文革時期
1976—1978.12 徘徊時期
1978.12—今天 新時期(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
1840——1842 第一次鴉片戰爭
1839.6 林則徐在虎門(廣州)銷毀英美等國不法商人走私來華的鴉片
1842.8 簽訂《中英南京條約》
1843 簽訂《中英南京條約》附約:《中英五口通商章程》 《中英虎門條約》
1851——1864 太平天國運動
1853 頒布《天朝田畝制度》 太平天國前期綱領
1859 頒布《資政新篇》,太平天國後期綱領
1856 天京變亂 太平天國轉折點(盛→衰,進攻→防禦,勝利→失敗)
1856——1860 第二次鴉片戰爭(英法聯軍侵華)
1856 英國「亞羅號」事件 法國「馬神甫」事件
1858 英法攻陷大沽炮台,佔領天津,簽訂《天津條約》(英法俄美,4個)
中俄《璦琿條約》,黑龍江以北60萬平方公里
1859 英法第二次進攻大沽軍,清軍打了一個勝仗
1860 第三次英法攻陷天津、北京,簽訂《北京條約》(英法俄,3個)
*:中俄《北京條約》:烏蘇里江以東,包括庫頁島在內40萬平方公里
1864 中俄《中俄勘分西北界約紀》,巴爾塔什湖以東以南44萬平方公里
1861——1895 洋務運動
1861 中央機構總理衙門成立(首任長官奕忻)
安慶軍械所(曾國藩):洋務運動開始的標志,工革技術最早傳入中國
1862 京師同文館(最早由中國人創辦的近代學校)
1863 廣方言館(上海)
1865 江南製造總局(上海盧灣區,李鴻章)
1872 上海輪船招商局(第一個近代民用企業,李鴻章):官督商辦
1888 北洋艦隊建立(近代海軍,保護京師)
19世紀70年代 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產生
19世紀70年代 邊疆危機
1871 俄國出兵佔領伊梨
1878 左宗堂收復新疆(除伊梨地區)
1881 中俄簽訂《伊梨條約》,收回伊梨及周圍地區,割給俄國7萬平方公里
1884 設立新疆省,維護新疆,左宗堂建議
1874 日軍年進攻台灣:(i)賠日軍50萬兩 (ii)承認琉球是日本的屬國
1879 日本吞並琉球,該為沖繩縣
1883——1885 中法戰爭
1883 法軍進攻廣西鎮南關年,中法戰爭爆發
1884 馬尾海戰:福建水師被消滅
1885 鎮南關大捷(陸戰) 民族英雄:馮子材
簽訂《中法新約》 中國「不敗而敗」,法國「不勝而勝」
1876 簽訂中英《煙台條約》 影響:西南邊疆的門戶被打開
1894——1895 甲午中日戰爭 朝鮮東學黨起義為日本發動侵華戰爭提供了借口
1894 平壤戰役 英雄:左寶貴
黃海海戰 英雄: 「致遠號」鄧世昌,「經遠號」林永升
遼東半島戰役 英雄:徐邦道 *(1894.11 旅順大屠殺)
1895 威海衛戰役 英雄:丁汝昌,劉步蟾 結果:北洋艦隊被消滅
中日簽訂《馬關條約》(1895.4)
三國干涉還遼(法、德、俄)
1895——1898 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狂潮
1897 德國強占膠州灣(山東)
資產階級維新派
19世紀60年代初 早期維新思想產生
1891——1898 中國資產階級維新思想
1895 公車上書(向光緒皇帝宣傳)
強學會(康、梁) 刊物:《中外紀聞》
1895——1898 維新變法運動開始的標志
1898.6——1898.9 戊戌變法(共103天,又稱「百日維新」)
1898.9 戊戌政變
1899——1900 義和團運動
1900——1901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1901.9 簽訂《辛丑條約》(英美日俄德法奧意荷比西11個)
1901——1905 清末「新政」 1905年廢除科舉制
1905——1911 清末「預備憲法」
1908 准備憲法:《欽定憲法大綱》
1911 准備內閣:裁撤軍機處,改設內閣(皇族內閣)
1911.10.10—1912.3 辛亥革命
1903 拒俄運動
1904 收迴路礦利權的運動 地點:湖南、湖北、廣東(粵漢鐵路)
1905 抵制美貨運動
1894.11 孫中山創立興中會(地點:夏威夷檀香山)
1904 華興會(長沙)創辦人:黃興、陳天華、宋教仁
光復會(上海)創辦人:章太炎、蔡元培
1905.8 同盟會(日本東京成立,孫中山倡導)
1906 萍瀏醴起義
1911 黃花崗起義(廣州)
1911.10.10 武昌起義 (背景:四川保路運動,1911年)
1912.2.12 清朝宣統帝下詔退位(清朝結束的標志)
1912.3 袁世凱在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北洋軍閥統治開始
1913 二次革命
袁世凱對外賣國,向英法德日俄五國銀行團簽訂《善後借款合同》
袁世凱對內獨裁,暗殺宋教仁,強迫國會選舉他為正式總統
1935.1 中共遵義會議
1931——1936 中國人民反對日本侵略的斗爭
1931.5 成立全國各界救國會
1931.9.18 「九·一八」事變
1932 建立偽「man洲國」
1932.1.28 「一·二八事變」(日軍進攻上海)蔣介石對策:《淞滬停戰協定》
1933 熱河、長城戰役 蔣介石對策:簽訂《塘沽協定》
1935 「華北事變」 蔣介石對策:1)簽訂《何梅協定》2)簽訂《秦土協定》
1935.8.1 《八一宣言》
1935.11 《十一月宣言》
1935.12.9 「一二·九運動」
1935.12 中共瓦窯堡會議
1936.12.12 西安事變 (1936.12.25 西安事變和平解決)
1937.7.7—1945.8.15 中國抗日戰爭(國共合作抗日)
中國抗日三個階段
1937.7.7—1938.10防禦階段(日軍佔領廣州、武漢)
1938.10——1943 相持階段
1944——1945.8.15 反攻階段(1945.8.9 全面大反攻)
1937.7.7 「七·七」 盧溝橋事變:1)日全面侵華開始標志2)中國抗戰開始標志
蔣介石態度:拒絕對華北大局做出讓步,首次公開強硬(廬山談話)
1937.7.8 中共發表通電,號召「全民族抗戰」
毛澤東打電報給蔣介石表示願意合作抗日
1937.8 紅軍主力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
1937.9 國民黨發表《國共合作宣言》
1937.8.13—11.12 淞滬會戰 開始標志:「八·一三」事變,日本進攻上海
1937.9—11.7 太原會戰 平型關大捷(1937.9) 雁門關伏擊戰 夜襲陽明堡機場
1937.12.13 南京大屠殺
1938.1——1938.5 徐州會戰
1938.4 台兒庄戰役 地位:中國抗戰時期最大的勝利
1938.5 挖開黃河,河南鄭州花園口 目的:阻止日軍機械化部隊進攻
1938.6——1938.11 武漢會戰 地位:最大的戰役(兵力最多,100多萬)
1938.5 《論持久戰》 1)中國抗日戰爭是持久戰 2)分三個階段 3)全民族抗戰
1938.6 新四軍戰斗:陳毅衛崗之戰 地位:新四軍首戰
1938.12 日本侵華方針轉折點 轉移為政治誘降為主,軍事進攻為輔
1939——1943 蔣介石掀起三次反gong高潮 目的:消滅中gong領導的人民武裝
1940.3 汪偽「國民政府」建立(在南京) 性質:漢奸傀儡政權
1940.8 百團大戰
1941.1.6 皖南事變
1941——1942 最困難時期 「治安強化」,「三光政策」,「三三制」
中共開展整風運動
1937——1940.7 日本北進戰略
1938 張鼓峰事件(中朝蘇邊境,日本進攻蘇聯)
1939 諾蒙坎事件(中蒙邊境,日本進攻蘇聯)
1940.7——1945` 日本南進戰略 打擊美英,控制東南亞,建立所謂的「大東亞共榮圈」
1941.4 《蘇日中立條約》簽訂
1941.12.9 中國對德、意、日三國法西斯宣戰
1945.4 中共「七大」召開(延安) 中共指導思想:毛澤東思想
1945.8.9 中國對日全面大反功:毛澤東號召「對日寇的最後一戰」
1945.8.15 日本宣布投降
1945.9.2 日本簽署無條件投降書(消滅日軍150萬,二戰日軍傷亡的70%)
1945—1949.10.1 解放戰爭 國內第二次內戰,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
1945—1946.5 局部內戰,晉東南等中共解放區,國民黨挑起(在重慶談判期間)
1945.8—1945.10 重慶談判
1945.10.10 達成協議:《雙十協定》 1946年初國共簽訂《停戰協定》(落實《雙》)
1946.6—1949 全面內戰,開始標志:1946.6國民黨軍隊大舉進攻中共中原(江淮河漢)
1946.6—1947.6 中共戰略防禦(蟠龍羊馬河,孟良崮戰役)
1946.11 國民黨政府與美國簽訂《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條約》, 《中美航空條約》
1947.6—1948.8 中共戰略進攻(反攻階段)
1948.9—1949.1 中共決戰(中共發動三大戰役:遼沈、淮海、平津)
1949.4.21 渡江戰役
1949.4.23 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了南京(地位:國民黨統治被推翻的標志)
1949.3 七屆二中全會(地點:河北平山縣西柏坡村)
1949.9.21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會(北平) 通過了《共同綱領》
地位:新中國成立初期的臨時憲法(1949年—1954年)
1949.10.1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❺ 舊民主主義革命1840-1919 思維導圖

840年發生了第一次鴉片戰爭,中國社會性質由此轉變,有封建社會轉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稱其為舊民主主義革命主要是由於領導階級的是資產階級.資產階級以建立資本主義社會和資產階級專政的國家為目的、反對外國侵略和本國封建統治的革命.其中辛亥革命是比較完整意義上的一次舊民主主義革命.分為外國資本主義侵略和中國人民反抗斗爭兩個時期.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主要事件:廣州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爭,太平天國運動,義和團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洋務運動.

1919年爆發了五四運動,標志著無產階級以一個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歷史舞台.這也是舊民主主義革命結束和新民主主義革命開始的標志.新民主主義革命最根本的事件就是1921年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❻ 1840年到1949年主要歷史事件及其意義,要求完整

1、武昌起義

武昌起義是指1911年10月10日(農歷辛亥年八月十九)在湖北武昌發生的一場旨在推翻清朝統治的兵變,也是辛亥革命的開端。

黃花崗起義失敗後,以文學社和共進會為主的革命黨人決定把目標轉向長江流域,准備在以武漢為中心的兩湖地區發動一次新的武裝起義。

通過革命黨人的努力,終於在1911年(清宣統三年)10月10日成功地發動了具有劃時代意義武昌起義。

武昌起義軍事總指揮為蔣翊武,參謀長為孫武,總理為劉公。起義軍掌控武漢三鎮後,湖北軍政府成立,黎元洪被推舉為都督,改國號為中華民國,並號召各省民眾起義響應辛亥革命。

意義:起義的勝利,逐步使清朝走向滅亡,並建立起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中華民國,是亞洲和中國走向民主共和的開端,在中國歷史中具有里程碑意義。

2、五四運動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歐洲列強無暇東顧,日本乘機加強對中國的侵略,嚴重損害了中國的主權。中國人民的反日情緒日漸增長。

1919年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引發了偉大的五四運動。1919年5月4日發生在北京的一場以青年學生為主,廣大群眾、市民、工商人士等階層共同參與的。

通過示威遊行、請願、罷工、暴力對抗政府等多種形式進行的愛國運動,是中國人民徹底的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又稱「五四風雷」。

意義:五四運動直接影響了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和發展,中國共產黨黨史一般將其定義為「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並以此運動作為舊民主主義革命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分水嶺。

3、南昌起義

八一南昌起義常簡稱南昌起義或者八一起義,指在1927年8月1日中共聯合國民黨左派,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揭開了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斗爭和創建革命軍隊的序幕。

1927年8月1日,中國共產黨領導部分國民革命軍在江西省南昌市舉行的武裝起義。

起義由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譚平山領導。

意義:南昌起義,是中國共產黨直接領導的帶有全局意義的一次武裝起義。它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第一槍,宣告了中國共產黨把中國革命進行到底的堅定立場,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獨立地創造革命軍隊和領導革命戰爭的開始。是創建人民軍隊的開始。

4、西安事變

西安事變,又稱「雙十二事變」。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和楊虎城為了達到勸諫蔣介石改變「攘外必先安內」的既定國策,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目的,在西安發動「兵諫」。1936年12月25日,在中共中央和周恩來主導下,以蔣介石接受「停止內戰,聯共抗日」的主張而和平解決。

意義:西安事變及其和平解決在中國社會發展中佔有重要的歷史地位,為中國社會的發展起到了無可替代的作用。

它的發生及和平解決,基本結束了長達十年的內戰,開始了國共兩黨第二次合作,一致抗日的新階段,促成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極大地鼓舞了中國人民的抗日熱情。

奠定了全民族抗戰的基礎,成為由國內戰爭走向抗日民族戰爭的轉折點,成為時局轉換的樞紐。

5、新中國成立

1949年10月1日下午2時,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選舉產生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在勤政殿舉行第一次會議。

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澤東,副主席朱德、劉少奇、宋慶齡、李濟深、張瀾、高崗,以及周恩來等56名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委員宣布就職。

會議一致決議,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接受《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為施政方針,向各國政府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為中國唯一合法政府,願與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領土主權原則的任何外國政府建立外交關系。

會議結束後,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及各位委員集體出發,乘車出中南海東門,前往天安門城樓出席開國大典。

下午3時,北京30萬群眾齊集天安門廣場,舉行隆重的開國大典。毛澤東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向全世界庄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向世界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意義: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推翻了壓在人民頭上的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並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新中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

從此,中國結束了一百多年來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歷史,真正成為了獨立自主的國家,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成為國家的主人。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壓迫民族和被壓迫人民爭取解放的斗爭。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新中國成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西安事變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八一南昌起義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五四運動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武昌起義

❼ 1840-1949中國主要歷史事件 簡潔一點

1、1840年到1846年,發生第一、第二次鴉片戰爭。
2、1851年~1864年,洪秀全金田起義,建立太平天國,是清朝後期的一次由農民起義創建的農民政權。之後天京領導集團矛盾腐化,導致失敗。
3、1883年12月至1885年4月(光緒九年十一月至十一年二月),由於法國侵略越南並進而侵略中國而引起的一次戰爭。第一階段戰場在越南北部;第二階段擴大到中國東南沿海。戰爭雙方在軍事上互有勝負,由於清朝統治者的腐朽昏庸,最後法國強迫清政府簽訂了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當時人稱:「法國不勝而勝,中國不敗而敗。」 中國在這次反侵略戰爭中,本來有可能取得最後勝利,只是由於清統治者的懦弱、妥協,勝利的成果才被葬送。1886~1888年,清政府又被迫與法國簽訂了《中法越南邊界通商章程》、《中法界務條約》、《中法續議商務條約》等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使法國又得到很多權益。中國西南門戶洞開,法國侵略勢力以印度支那為基地,長驅直入雲南、廣西和廣州灣,並使之一度變成法國的勢力范圍。
4、 1894~1895年日本侵略中國和朝鮮的戰爭。1894年(光緒二十年)爆發,按中國干支紀年,是年為甲午年,故稱甲午戰爭。 隨著戰爭的失利,清政府進一步加緊了乞降活動。簽訂《馬關條約》,包括《講和條約》十一款,《另約》三款,《議訂專條》三款,以及《停戰展期專條》兩款。 該條約的簽訂,使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化進一步加深,同時它也成為中國近代民族覺醒的一個重要轉折點(下一章會具體講到)。
5、1898年(農歷戊戌年)以康有為為首的改良主義者通過光緒皇帝所進行的資產階級政治改革。這次運動遭到以慈禧太後為首的守舊派的強烈反對,這年九月慈禧太後等發動政變,光緒被囚,維新派康有為梁啟超遭捕殺或逃亡國外。譚嗣同等6人(戊戌六君子)被殺害,歷時僅一百零三天的變法終於失敗。也叫戊戌變法、百日維新。
6、1900八國聯軍佔領北京,義和團運動
7、1911年辛亥革命
8、1915年新文化運動
9、1919年五四運動
10、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
11、1916年到1929年軍閥混戰
12、1922年到1927年,在中共領導下進行多次大罷工
13、1924年到1927年國共合作、北伐戰爭到合作失敗
14、1929年到1935年,中共、紅軍建立革命根據地,進行了五次反「圍剿」戰爭,日本侵佔東北三省,9.18事件發生。
15、1935年到1937年紅軍萬里長徵到延安。遵義會議反王明路線和粉碎張國燾分裂黨活動。
16、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變
17、1937到1945年,取得八年抗戰的偉大勝利
18、1945年到1949年,五年解放戰爭勝利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❽ 1840到1949年中國歷史事件和時間

1、1840年中英鴉片戰爭爆發。



2、1842年,英國強迫清政府簽訂《中英南京條約》,中國從此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3、1851年,洪秀全領導號召農民在金田宣布起義,建號「太平天國」。1853年春,太平軍佔領南京,把南京改名為天京,定為都城,正式建立農民政權。1856年,太平軍摧毀江南大營,解除了天京之圍。太平天國在軍事上達到了全盛時期。1864年夏,洪秀全病逝。不久,天京淪陷,太平天國運動失敗。

4、1856年,英國提出修改《中英南京條約》,但遭清政府的拒絕.英國藉此挑起了第二次鴉片戰爭,這次英法聯軍出兵侵略中國,美俄是幫凶.雖然第二次鴉片戰爭與鴉片無關,但其實質與鴉片戰爭一樣,因此叫第二次鴉片戰爭.

5、1860年,英法聯軍再度攻佔天津,一路燒殺搶劫,咸豐帝逃往承德避暑山莊,讓他的弟弟恭親王弈欣擔任議和大臣,留守北京。接著英法聯軍洗劫並焚毀了北京西郊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圓明園,佔領了北京。並強迫清政府簽定《北京條約》。


6、1883—1885年,中法戰爭,簽定《中法新約》,標志著中國西南的門戶被打開了。

7、1894年,甲午中日戰爭中,中國失敗.1895年,《馬關條約》的簽訂,大大加深了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化。

8、1900年,帝國主義國家為了鎮壓義和團起義,維護在中國的利益,發動八國聯軍侵華戰爭.1901年,《辛丑條約》的簽訂,標志著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形成。


9、1911年孫中山領導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辛亥革命。

10、1919年5月爆發了"五·四"學生愛國運動,6月初發展成為以工人階級為主力的全國規模的群眾愛國運動。

11、1921年,毛澤東、董必武、陳潭秋、何叔衡、王燼美、鄧恩銘、李達等代表各地共產主義小組在上海舉行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國共產黨誕生了。

12、1931年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九一八事變。

13、1937年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七七事變,中華民族全面抗戰從此開始。

14、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

15、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拓展資料:

中國近代史從1840年開始到1949年結束。從1840年鴉片戰爭到1919年"五四"運動前夕,是舊民主主義革命階段;從1919年"五四"運動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義革命階段。整個中國近代史是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會的歷史。

閱讀全文

與1840年到1949年的歷史事件思維導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