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根據史記,燕國的將軍衛滿率移民進入朝鮮
朝鮮是有自己的人的,當然也有很多外來人口加入。
商朝滅亡後 箕子率人佔領朝鮮並建國,史稱箕子朝鮮。難道算河南人?
漢初,燕王盧綰反叛投靠匈奴,手下將軍衛滿率人滅亡箕子朝鮮建立自己的國家,史稱衛滿朝鮮。
② 我的朝鮮同學說他們朝鮮也是"五千年文明"
v 朝鮮古代歷史
公元前1050年,周武王滅商,紂王的叔叔箕子逃到朝鮮,擊敗當地諸韓土著的各部落首領, 當上了朝鮮國王,這是朝鮮歷史上的第一個王朝,不過這個王朝是漢族建立的不是朝鮮族建立的。不知道箕 子
為什麼沒有把甲骨文漢字帶到朝鮮?
前194年,中國西漢時期,燕國貴族衛滿反漢,東逃到朝鮮,推翻箕 子第40代孫,建立衛氏朝鮮。這是朝鮮歷史上的第二個漢族政權。
前108年漢武帝吞並衛氏朝鮮,設立了樂 浪(平壤)、帶方、真蕃、臨屯四郡,史稱漢四郡(聽說郡首都是當地的土著而根本不是來自長安-洛陽的漢族 流官),統治著朝鮮半島中北部。
南部的諸韓民族仍然處於部落時代。漢字開始傳入朝鮮半島,自此中國文言 文長期是朝鮮唯一的書寫文字。
勿吉人(??族的祖先)是挹婁人的後代,以強悍著稱,向西驅逐扶余,扶 余只得苟延殘喘。
扶余金蛙王(其王宮據說就是現在的君安證券吉林營業部)喜歡義子鄒蒙,而不喜歡太子 大索,大索聯合其他六個王子合夥謀殺鄒蒙,鄒蒙逃到今吉林集安,建立高句麗王國(後來遷都平壤)。
鄒蒙 的兒子是琉璃,琉璃的兒子大武神王繼承高句麗王位,擊敗扶余王大索,滅掉扶余。
鄒蒙建立高句麗後不 久佔有了真蕃、臨屯,前82年,漢昭帝劉弗陵廢棄真蕃、臨屯兩郡。
同時,朝鮮半島南端出現三個小國 ——馬韓、辰韓、弁韓,史稱三韓(朝鮮族的祖先)。
「han」在古朝鮮語中是「大」的意思,當時三韓還 沒有漢字,後來漢字傳入朝鮮,朝鮮人就將「han」寫作「韓」字。
除三韓外,朝鮮半島上還存在伽椰等國 家政權。
北部的則樂浪、帶方一直穩定地屬於中國的漢、魏、晉管轄。
中國東漢末年,遼東太守公孫度割 據稱侯,控制樂浪郡,樂浪成為東北亞各族的交通中心。
204年,度子公孫康割樂浪郡南部設立帶方郡,統 轄中日朝交往事宜。
238年,公孫康的兒子公孫淵自稱燕王,聯絡孫權反魏,阻斷各族交通。
238年魏國司馬 懿滅公孫淵,魏國控制朝鮮半島中北部,樂浪和帶方重新成為交通樞紐。
239年,日本邪馬台國派使者到帶 方郡,要求向魏國「朝獻」。
此後,中日兩國多次通過帶方等郡來往,形成密切關系。
285年中國西晉時 期,朝鮮人王仁將中國的《論語》、《千字文》贈給倭人,可見朝鮮半島在中日交流中的重要地位。
當時邪 馬台國軍事力量較強,多次對朝鮮南部用兵。朝鮮往往成為日本的侵略對象。
二、三足鼎立時期的朝鮮半 島 313年,高句麗趁西晉的混亂和衰落,吞並了帶方、樂浪,成為朝鮮半島最強大的國家。
過了三年,西晉滅亡。
337年,慕容光在遼寧建立前燕,首都義縣,352年滅掉漢族冉魏政權,370年被前秦滅亡。
384年,慕 容垂在定州建立後燕,398年慕容寶被北魏戰敗,逃到老家義縣,407年,後燕高句麗族大將高雲處死慕容熙 建立北燕,
後來漢族人馮跋成了北燕皇帝,統治著整個遼寧省。
就這么一個小政權,高句麗居然怕他,大概 是仰慕漢族文化,高句麗對北燕稱臣。
346年和356年,馬韓中的一個小部落統一馬韓諸部,建立了百濟國, 國王姓扶餘,系從北方南遷的高句麗人;
另一弁韓中的小部落則統一了弁韓、辰韓諸部,建立了新羅國,國王姓金,系本地人士。
朝鮮半島出現三足鼎立的局面。
300年,日本大和國(倭)建立。
隨著日本的統一和 強大,加強了對朝鮮半島的侵略。
366年倭派使者到百濟。而百濟為了對抗高句麗,和中國東晉-南朝通好, 又和倭結盟。
而高句麗與中國北方政權關系密切。
369年,倭侵佔弁韓(今韓國慶尚南道釜山),建立任那 地方,設「 日本府」統治之。
百濟也成為倭的朝貢國。
384年,佛教由東晉僧侶傳入百濟。
391年,倭渡海大 破百濟、新羅。
396年高句麗好太王征伐百濟,百濟臣服。
但是,399年,百濟又勾結倭,進攻新羅,倭軍一 時遍布新羅。
400年高句麗派兵支援新羅,追至任那和加羅。
404年,倭軍侵入帶方,又被高句麗打敗。
413 年,倭改變策略,主動和中國南朝漢族政權修好,想借中國南朝的權威加強在朝鮮半島的剩餘勢力。
438 年,倭王要求南朝宋武帝封他為「使持節、督倭·百濟·新羅·任那·秦韓·慕韓六國諸軍事、安東大將 軍、倭國王」,
妄圖取得在朝鮮半島的霸主地位,被宋武帝拒絕。
420年,南朝宋順帝為了牽制強大的高句 麗,將百濟王封為「鎮東大將軍」,但新羅與南朝宋沒有聯系。
出於同樣目的,封倭王為「使持節、都督 倭·新羅·任那·加羅·秦韓·慕韓六國諸軍事、安東大將軍、倭國王」。
439年,鮮卑族的北魏滅掉漢族 的北燕,統一中國北方。
亡國的北燕皇帝馮弘跑到高句麗居然繼續在高句麗國王面前作威作福,被高句麗干 掉。
五世紀下半葉,倭在朝鮮半島勢力衰退,而以平壤為中心的高句麗勢力逐步強大。
後來甚至乘北魏內 亂,佔領北魏領土(今遼寧省和河北北部)。
這就是現在的韓國人聲稱遼寧和河北省都是韓國領土的歷史淵 源。
436年,475年,高句麗攻破百濟首都漢城, 百濟遷都熊津,力求在南方擴大疆土。
479年,倭出兵新 羅,蝦夷族士兵起義,不戰自亂。
512年,百濟要求倭割讓任那四郡,倭被迫答應。
562年,任那政權被新羅 所滅亡。這對倭是沉重的打擊。
589年 隋朝統一中國,新羅也逐步強大起來。
600年,倭為恢復在任那的統治,遠征新羅,雖然取勝,但沒有達到目的。隋朝也多次進攻高句麗。
618年,高句麗派使者到倭聯絡通 好。同年,唐朝建立。
645年 ,唐太宗也派兵進攻高句麗,同時與新羅保持良好關系。
660年,百濟受新羅 和唐朝的夾攻,首都陷落,國王被俘,百濟遺臣鬼室福信向倭求救,倭乘機出兵朝鮮。
663年,新羅和唐朝 在白江村(今朝鮮錦江)大敗倭軍隊,滅了百濟。
三、統一的古代朝鮮半島
665年,高句麗發生內亂,668 年,高句麗被唐朝滅亡。
但高句麗在中國乃至整個東亞歷史上的影響是巨大的,並且對今天的朝鮮族的形成 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高句麗在遷都後改稱,國亡後,其國民扶餘人貊貉人主要流入唐朝和渤海,融 入漢族和滿族,進入朝鮮半島的只是極少數;
今天的朝鮮族的主體來源於半島的土著三韓族;
因此之對 於朝鮮族的影響主要是在精神上而不是在血緣上,這與拓跋鮮卑人對漢族的影響只是精神而不是血緣頗有些 類似之處]。
唐朝在平壤建立安東都護府。
朝鮮半島僅剩下新羅和唐朝勢力。
倭又很快和新羅恢復了國家關 系。
907年,唐朝滅亡。
935年,王建推翻新羅王朝,建立王朝(王氏朝鮮)。
936年,乘中國的分裂, 統一朝鮮半島。英語中korea就是「」的譯音。
和倭的官方關系不好。
977年,海盜還大 舉進攻日本。
1216年,中國北方的契丹大舉進攻。相繼臣服契丹和金。
1259年,蒙古征服。
1274年,元朝鎮壓了的一切反抗力量以後,強征25000人進攻日本,但是失敗了。
13世紀上半葉, 倭寇第一次興起,他們侵略朝鮮半島和中國大陸沿海地區。
1223年,倭寇大舉侵入金州。
1323年—1422 年,倭寇共計侵略382次,不僅蹂躪沿海各處,而且深入內地,成為的心腹大患。
同時倭寇不斷搶 掠中國沿海。
1368年,明朝推翻元朝。
1392年,李成桂推翻王朝建立李氏朝鮮,明太祖朱元璋同意 「朝鮮」作為李氏政權的國號,這是「朝鮮」 作為國號的開始。
李氏朝鮮尊明朝為永世的父國和天朝,直到 甲午戰爭後朝鮮「獨立」為止。
李成桂一方面加強防倭,一方面謀求與倭官方發展關系。
倭滿足了朝鮮 的要求,命令禁絕賊船。
1401年,倭派使者到朝鮮。
但是倭寇沒有得到根治。
於是朝鮮決定以武力解決倭寇 問題。
1419年,朝鮮發動已亥東征,大舉進攻日本的對馬,清剿倭寇。
倭國朝野震動。但朝倭關系仍然保持 友好。
1433年倭接見朝鮮使者。
1481年,倭向朝鮮求《大藏經》。
十五世紀中葉,朝鮮出現了拼音式的諺 文,從此漢、韓兩種文字並存。
1593年,豐臣秀吉重新統一日本,進而夢想統治朝鮮和中國。
早在1595 年,他就寫信給朝鮮國王,聲稱准備統治明朝疆土,要求朝鮮臣服,遭到拒絕。
1592年,豐臣秀吉派軍入 侵朝鮮,史稱「壬辰倭亂」。倭陸軍節節進逼。1592年,倭將小西行長攻陷朝鮮京城。
古朝鮮
中國史籍中有「東夷」,意即東邊的弓箭手。他們遍布於滿洲、中國東部沿海、長江以北、日本列島和朝鮮半島。現代朝鮮人可能是東夷的一支.朝鮮半島具有五千年歷史,最遠可以追遡至檀君建國。但其實早在數十萬年前,朝鮮半島之上已有人居住。朝鮮半島的舊石器時代始於公元前70萬年,公元前10世紀開始進入青銅器時代。到了公元前4世紀進入鐵器時代。朝鮮人原來是生活在亞洲北面大陸的阿爾泰語系各民族,逐漸遷移到朝鮮半島,從公元前4世紀,在北部形成了一個奴隸制國家,史稱古朝鮮。半島南部形成幾個部落聯盟,沃沮、濊、馬韓、辰韓、弁韓。後來馬韓統一三韓,稱辰國。
檀君朝鮮
相傳前2333年,天神桓雄和「熊女」(本意是熊變成的女子,可能是以熊為圖騰的部落女子)所生後代檀君王儉於今日的平壤建立王儉城,創立古「朝鮮國」,意思就是「寧靜晨曦之國」。檀君統治朝鮮1500年之後退位成為山神。此傳說記載於《三國遺事》之內。
箕子朝鮮
中國歷史上所記載的朝鮮最早是西周滅商之後,商朝遺臣箕子到朝鮮半島與當地土著建立了「箕氏侯國」。公元前3世紀末,朝鮮歷史上第一次有所記載。在中國漢代的歷史學家司馬遷的著作《史記》中記載,商代最後一個國王紂的兄弟箕子在周武王伐紂後,帶著商代的禮儀和制度到了朝鮮半島北部,被那裡的人民推舉為國君,並得到周朝的承認。史稱「箕子朝鮮」。
根據韓國人的歷史書《三國遺事》所載,檀君的後人在箕子來到朝鮮之後,帶著人民南遷,以免和箕子帶來的人做成沖突。這些人後來成為了三韓的始祖。
箕子朝鮮在朝鮮半島統治了近一千年。根據《太原鮮於氏世譜》,朝鮮的鮮於氏源自箕子朝鮮的後人。而他們從箕子開始,一共經歷了41代君主,直到公元前1世紀才被滅。
出於民族主義原因,目前有部分朝鮮韓國學者對此段歷史的存在有一定爭議,不承認箕子朝鮮的存在。
衛氏朝鮮
燕國的將軍衛滿率移民進入朝鮮,並成為箕子朝鮮的宮相。於公元前194年在平壤一帶建立衛氏政權,推翻了箕子朝鮮的政權。這是朝鮮歷史上第二個王朝,稱「衛氏朝鮮」。
漢四郡與三韓時代
公元前108年漢武帝滅衛氏朝鮮,在朝鮮半島中北部設立樂浪、玄菟、臨屯、真番四郡,史稱「漢四郡」。在東漢末年,遼東的公孫氏(《三國演義》中有公孫瓚)在樂浪郡南部又設帶方郡,南遷的古朝鮮人,包括了衛氏朝鮮的遺民及其他部族在朝鮮半島南部建立了以辰韓、馬韓和弁韓為中心的辰國,同時存在伽倻等小國。
三國時代
由於漢朝解體,無力北顧,前1世紀中葉,辰國開始解體。新羅、百濟日漸強盛,公元4世紀,朝鮮形成 高句麗、新羅、百濟三國鼎立時期。
在公元前後(《三國史記》記載在公元前一世紀中),朝鮮半島上出現了三大政權:新羅(前57年-935年)、高句麗(前37年-668年)、百濟(前18年-660年)。在半島南端還有伽倻等政權。各國互相攻伐,同時也出現了朝鮮歷史上的一個鼎盛時期。
百濟是由馬韓部落-{}-發展起來的,新羅是辰韓中一個小部落形成的。百濟依靠中國南朝各代,從中國吸收文化並向日本傳播。
關於伽倻/任那日本府
在日本方面,有學者認為位於朝鮮半島南端弁韓(今慶尚南道)地區的伽倻等政權是當時日本大和朝廷在朝鮮半島的殖民地「任那日本府」。半島三國中的百濟為抵禦高句麗和新羅的侵攻而接近日本,想藉由日本牽制兩國。日本則企圖利用此一形勢在朝鮮半島建立自己的勢力。由此導致了四世紀時大和朝廷出兵新羅,佔領弁韓,設置日本府進行統治。
512年,百濟遣使要求大和朝廷割讓任那四縣以補償被高句麗佔領的北部領土。當時的大和朝廷因無力繼續統治朝鮮南部地區,不得不答應百濟的要求。562年,任那日本府被新羅所滅。
而在朝鮮和韓國方面,很多學者否認當時在朝鮮半島存在日本殖民地任那。相反的,他們認為在日本列島上存在著許多被百濟,伽倻和新羅統治的小國,在半島各國相互爭雄之時也曾競相利用其在日本列島各屬國的力量。
日朝韓三國學者關於這個問題的爭論還沒有一個可以為各方接受的結論,某一年的微軟網路全書即因為此一問題而招致部分韓國學者的抗議。同樣的三國關於高句麗「好太王碑」碑文的解讀也存在很多爭論,甚至有朝鮮學者指好太王碑碑文曾遭舊日本陸軍參謀本部篡改。
統一新羅時代
新羅則和新興的唐朝結盟,高宗在位時,於公元660年和唐朝聯合滅百濟,於668年和唐朝聯合滅高句麗,但唐朝卻派大將薛仁貴在高句麗與百濟舊地建立安東都護府。由於當地人民反抗,以及當時唐朝還要防禦西突厥的威脅,676年唐軍撤退,新羅最終統一朝鮮半島,定都慶州,採取唐朝的國家制度。
9世紀,各地農民起義,900年部隊將領甄萱稱王,建後百濟國,定都光州;903年起義僧侶金弓裔稱王,於新羅北及西北建泰封國(先號摩震國),定都鐵原,918年王建建立高麗王朝,此後定國號「高麗」;和原新羅並稱為後三國時期。
新羅935年亡於高麗,新羅時代結束。某些朝鮮學者將渤海國也納入本國史范疇,故將此時代稱為南北國時代。
高麗王朝
918年,後高句麗的弓裔王的部將王建被部將擁立為王,遷都至自己的家鄉開城(松岳),改國號為「高麗」。935年滅新羅,936年滅後百濟,建立高麗王朝。993年被遼國擊敗,被迫斷絕和宋朝關系,向遼國稱臣,1127年被迫臣服金國。在抵禦契丹和女真期間,軍人勢力大增,1170年和1173年,以武將鄭仲夫為首,發生兩次政變,政變軍人廢立國王,大殺貴族文官,最終建立了武將崔忠獻挾持國王的「都房」政權。1231年蒙古軍進攻高麗,1258年崔氏政權跨台,國王投降蒙古。成為元朝屬國,達魯花赤駐開城監督國政。1280年,成為元朝一個行省(征東行省)。
李氏朝鮮
1368年明朝推翻元朝,1387年朱元璋要收復原東北元朝屬地,高麗國王仍然依附蒙古殘余勢力,拒絕歸還,派都統使李成桂進攻遼東,李成桂反對出兵,發動政變,1392年廢黜國王自立,改國號為朝鮮,取「朝日鮮明」之意,定都漢城。此時代被日本稱為「李氏朝鮮」,這個名稱在多數的歷史界一直沿用至今。對此朝鮮和韓國的學者認為應該稱朝鮮時代,但此名稱很易混淆,少被人接受。
1443年,世宗大王創立朝鮮語字母「訓民正音」。
1469年完成的《經國大典》確立了新的政治制度。
李氏朝鮮實行推崇儒學、排斥佛教的政策。
1591年日本關白豐臣秀吉率兵20萬侵入朝鮮,一度佔領平壤。中國明朝派軍援朝,1598年日軍被中朝聯軍擊潰,朝鮮將領李舜臣和中國將領鄧子龍互相支援,最後都壯烈犧牲。此段歷史史稱「壬辰倭亂」,現代中國稱為「萬曆援朝戰爭」。
1618年明朝和後金作戰,朝鮮出兵援助,1636年清軍攻佔朝鮮,國王投降朝貢,成為清朝的冊封國。
1863年國王哲宗死後無嗣,由王族李昰應之子即位為高宗,李昰應為「大院君」攝政,實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加強中央集權,抑制地方封建勢力,對外閉關鎖國,放火燒毀進入朝鮮搶劫的美國軍艦,並多次擊退美國軍艦的進攻,擊毀三艘美國軍艦。
1873年 高宗成年親政,大院君停止攝政,閔妃外戚集團掌權,日本軍艦進入漢江口,迫使朝鮮簽定不平等江華條約,1882年由於閔妃外戚剋扣軍餉,因而發生壬午兵變。兵變中起義士兵殺死日本公使館官員,攻入王宮。閔妃化裝宮女逃走,大院君重新掌政。在閔妃請求下,清朝派吳長慶率三千兵入朝鮮鎮壓兵變,囚禁大院君,閔妃外戚集團重新掌權。從此日本和清朝均在朝鮮駐軍。
朝鮮貴族分化成要求改革的「開化派」和以閔妃為首的「守舊派」,1884年12月4日開化派和日本公使一起策劃,依靠日本軍隊發動政變,殺死守舊派官員,宣布和清政府斷絕關系。是為「甲申政變」,袁世凱統率的清軍應守舊派要求,於6日開進王宮,擊敗日軍,殺死開化派首領,部分開化派首領逃往日本,守舊派重新掌權。
1894年朝鮮爆發大規模農民起義,6月6日清軍在牙山登陸,日本軍隊立即於7月6日在仁川登陸,並發動壬午事變,佔領漢城,強迫朝鮮簽定不平等的《濟物浦條約》(濟物浦即今天的仁川)。並且組織親日派政府,鎮壓了農民起義。
1894年日本和駐朝鮮的清軍展開甲午戰爭。
1895年4月,清軍失敗,簽定《中日馬關條約》,朝鮮宣布終止與清朝的冊封關系,成為近代國家。日本暗殺有反日傾向的明成皇後。
1896年高宗稱帝登極,成立大韓帝國,從此朝鮮改為韓國。日俄戰爭後,俄國戰敗。
1905年乙巳保護條約。被日本至此,朝鮮成為日本的「保護國」。
1906年日本在朝鮮設立日本派出的「統監」政權。
1907年日本強迫高宗退位由皇太子繼位。
1909年日本第一任統監伊藤博文在哈爾濱被朝鮮愛國志士安重根刺死。
日本統治時期
日韓合並
日本於1910年8月迫使韓國政府同之簽定《日韓合並條約》,正式吞並朝鮮半島,設立朝鮮總督府,進行殖民統治。日本將韓國王室封為日本貴族,讓高宗退位,擁立順宗。
臨時政府
1919年3月1日,朝鮮半島因日本禁止在學校內使用朝鮮民族語言,展開大規模反抗活動。柳寬順等青年學子在今日漢城鍾路區的塔洞公園發表「三一獨立宣言」,並把獨立宣言傳遍全國。這些獨立活動引起國民的反抗,並沖擊各地的日本警察機關,而引致日本警察的暴力鎮壓。史稱「三一運動」。同年,朝鮮獨立運動領導人先後在海參崴、上海、漢城成立臨時政府。最後,三處臨時政府並於上海「大韓民國臨時政府」。臨時政府獲得中國孫中山領導的護法政府以及法國、波蘭等國的承認。1939年上海淪陷後,臨時政府幾次遷移,最終於1940年9月遷至當時中國的戰時陪都重慶。在中國政府幫助下,朝鮮復國運動人士在中國成立「韓國光復軍」和「朝鮮義勇隊」。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戰爭爆發,臨時政府於12月9日向日本宣戰。1942年5月15日,中國軍事委員會決定將兩支武裝合並為韓國光復軍,交由臨時政府直接統轄。1945年11月23日,大韓民國臨時政府遷回國內,光復軍也於次年返國。
朝鮮共產黨武裝
從1932年起,朝鮮共產黨人金日成領導的游擊隊在中國東北開展抗日游擊活動。金日成抗日部隊曾在1937年佔領朝鮮北部的普天堡鎮,1941年被迫退出到蘇聯。
現代
1945年日本投降,以北緯38度線為界,分別由蘇聯和美國軍隊接收。在美蘇支持下於1948年8月成立大韓民國,1948年9月成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1950年6月25日雙方爆發朝鮮戰爭,中國和美國分別介入,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願軍跨過鴨綠江,進行抗美援朝。1953年7月27日以臨時分界線(三八線)為界,中朝聯軍同聯合國軍簽定停戰協定,並由聯合國指派永久中立國瑞士及瑞典駐軍於共同警備區域,以監察兩國在邊境的軍事行動。1958年10月26日,中國人民志願軍全部撤離朝鮮半島,目前美國仍有部分軍隊駐扎在韓國。
文化
朝鮮文化深受中國影響。13世紀時,朝鮮人在中國的雕版印刷基礎上發明了金屬活字印刷。1441年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個測雨器。
宗教
在韓國,人們信仰各種各樣的宗教。其中既有朝鮮本土產生的最古老、最原始的宗教,又有外來宗教。
薩滿教
薩滿教是韓國最古老、最原始的一種宗教,起源於原始社會人們對自然和鬼神的崇拜。朝鮮新石器時代的先民信奉泛靈論,認為山川、天體、岩石、樹木等自然界萬物皆有靈魂。而且他們認為人類也有靈魂,並且永不消亡。他們想念善良的神靈會給予人帶來吉祥,而邪惡的神靈則會帶來惡運。至今,薩滿教仍是韓國人的基礎宗教,部分人仍保留著薩滿教的信仰。而對現代人來說,薩滿教儀式中富有表現力的驅妖降魔的內容,則成了音樂、舞蹈、戲劇等現代藝術中一個多姿多彩的組成部分。
佛教
佛教是公元4世紀由中國傳入朝鮮半島的。佛教作為韓國歷史悠入的宗教教派,一直對韓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產生著巨大的影響。現在韓國佛教共有26個宗派,9,200多座寺廟和1,100多萬名信徒,是信徒最多的宗教。
儒教
儒教是公元前6世紀孔子創立的倫理和宗教信仰。儒教的基本倫理思想為仁、義、禮、智,是用於齊家治國的一種倫理體系。
公元初期儒教傳入朝鮮半島。千百年來,儒教的倫理道德思想和生活哲學一直影響著韓國。時至今日,儒教思想已經滲透、紮根於韓國社會之中,這尤其體現在教育、禮儀等方面。同時,它在韓國的經濟發展、社會現代化進程中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③ 朝鮮第一個國王是誰
西周滅商之後,商朝遺臣箕子到朝鮮半島與當地土著建立了「箕氏侯國」。公元前3世紀末,朝鮮歷史上第一次有所記載。在中國漢朝的歷史學家司馬遷的著作《史記》中記載,商代最後一個國王紂的兄弟箕子在周武王伐紂後,帶著商代的禮儀和制度到了朝鮮半島北部,被那裡的人民推舉為國君,並得到周朝的承認而成為諸侯。史稱「箕子朝鮮」。
根據朝鮮史書《三國遺事》所載,檀君的後人在箕子來到朝鮮之後,帶著人民南遷,以免和箕子帶來的人形成沖突。這些人後來成為了三韓的始祖。
箕子朝鮮在朝鮮半島統治了近一千年。根據朝鮮《太原鮮於氏世譜》,朝鮮的鮮於氏源自箕子朝鮮的後人。而他們從箕子開始,一共經歷了41代君主,直到公元前2世紀才被燕人衛滿取代。
王氏高麗和李氏朝鮮時期,由於儒學興盛的關系,箕子朝鮮受到極大的推崇與贊賞。朝鮮人時常以「箕聖」來稱呼箕子,而稱自己的國家叫「箕聖國」。
④ 朝鮮屬於哪個國家
朝鮮就是個國家!如果你說的是朝鮮族的話,在中國境內的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朝鮮半島有兩個國家,北部是」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南部是」大韓民國」,兩國以三八線為軍事分界線,都是主權獨立國家.
⑤ 韓國最後一個國王是誰
李氏王朝
1910年,日本強行吞並朝鮮半島,朝鮮王朝滅亡,李拓成了末代皇帝。
朝鮮王朝。。
最後一位君主 李坧
朝鮮純宗(1874年2月8日-1926年4月25日)諱李坧,字君邦,號正軒, 謚號文溫武寧敦仁誠敬孝皇帝,是朝鮮高宗皇帝李熙的兒子、大韓帝國第2代皇帝、李氏朝鮮第27代(末代)君主,於1907年7月20日-1910年8月22日期間在位。他是因為高宗皇帝被日本強逼退位而即位,年號隆熙,所以又名隆熙皇帝。日韓合並在他任內發生。他其後被日本廢為昌德宮李王,安葬在京畿道近郊南楊州市金谷的裕陵。
⑥ 周朝就有的箕子朝鮮是怎麼回事
摘要:箕子開發古朝鮮,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得到論證:1、古代中國史書的記載;2、古代朝鮮史書的記載;3、考古發現與民俗的證明;4、從後代歷史往前推斷。古朝鮮地區,包括今中國遼東半島的東部與今朝鮮半島的北部。公元前12世紀,殷商遺民箕子在這個地區建立了箕氏王朝,傳國900多年;王朝的最後一個國王箕准被衛滿篡位以後,攜帶部分追隨者又南下立國200年,開發了半島的南部。他們作為移民,雖然數量上不佔優勢,處於韓民族祖先的汪洋大海之中,但由於攜帶著先進文化,成了後來高麗民族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化方面)。古代中國與古代朝鮮的歷史記載以及考古、民俗資料,都可以證明箕子與箕子王朝開發古朝鮮的歷史。有關爭議在中國大力強調東北疆歷史屬於中國歷史范疇的同時,朝鮮半島的傳統歷史觀發生了很大的改變。進入上世紀八十年代,朝鮮南半島為了「民族主義」,把中國史書歷歷在目的記載的箕子古朝鮮,硬說成為傳說,而它們半島在近代才被所謂學者通過臆想編造出來的所謂「壇君」朝鮮,其實並不存在的,是半島神話傳說一躍成為正式歷史的開端。北大教授宋成有還介紹:「1910年日本入侵朝鮮半島後,「三韓國」一些歷史學家流亡來到中國,為反抗侵略,喚起民族主義,這些歷史學家從歷史中汲取力量,強調「三韓國」的獨立性,後來演變為「三韓國」史學界中的民族史學流派。現在的「三韓」民國是1948年才有的,民族史學成為三韓民國講壇史學的三大流派之一。不過被稱為在野史學的非學者民間人士,喜歡將神話故事、民間傳說和評書演義與真實的歷史混為一談,在社會上也有較大的鼓動力量。」南朝鮮歷史學家尹乃鉉在其所著的《韓國古代史新論》中承認箕子朝鮮的存在,並認為箕子來源於中國中原箕子朝鮮其事,在國內外學界爭論頗多,這之中既有書缺有間的問題,也有觀點與方法論的分歧,而後一點更為突顯,從而使古朝鮮史的研究成為學界的熱點。根據朝鮮的歷史書《三國遺事》猜想,說「壇君」的後人在箕子來到朝鮮之後,帶著人民關南遷現南朝鮮地區,以免和箕子帶來的人沖突。這些人後來成為了三韓的始祖。箕子帶隨從與當地土著建立古朝鮮,在半島統治了近一千年。根據《太原鮮於氏世譜》,朝鮮的鮮於氏源自箕子朝鮮的後人,今朝鮮和「三韓國」的姓氏皆源於效仿中國,不過它們不用漢字,只是一種音譯,基本沒有什麼意義,因為它們古時根本沒有姓氏風俗。出於民族主義抬頭原因,目前有部分朝鮮「三韓國」學者對此段歷史的存在有一定爭議,不承認箕子朝鮮的存在。也有人根據朝鮮人寫的歷史書《三國遺事》,認為封箕子於朝鮮的是「周虎王」(明顯把周武王的發音以訛傳訛),而不是周朝的周武王,但是這只是他們傳抄中國歷史記載它們歷史時音轉而誤的一個錯誤而已。
⑦ 請問唐朝時韓國是我們的附屬國嗎
中國歷史上所記載的朝鮮最早是西周滅商之後,商朝遺臣箕子到朝鮮半島與當地土著建立了「箕氏侯國」。公元前3世紀末,朝鮮歷史上第一次有所記載。在中國漢代的歷史學家司馬遷的著作《史記》中記載,商代最後一個國王紂的兄弟箕子在周武王伐紂後,帶著商代的禮儀和制度到了朝鮮半島北部,被那裡的人民推舉為國君,並得到周朝的承認而成為諸侯。史稱「箕子朝鮮」。
這種記述,日本史界沒有異議,但是朝韓歷史學家不承認箕子朝鮮的存在。不過根據朝鮮人自己寫的史書《三國遺事》所載,檀君的後人在箕子來到朝鮮之後,帶著人民南遷,以免和箕子帶來的人做成沖突。這些人後來成為了三韓的始祖。箕子朝鮮在朝鮮半島統治了近一千年。根據《太原鮮於氏世譜》,朝鮮的鮮於氏源自箕子朝鮮的後人。而他們從箕子開始,一共經歷了41代君主,直到公元前1世紀才被燕人衛滿取代。其後代箕准逃至南方,與三韓合流。據說三韓中的「辰韓」便是箕子後代。高麗,朝鮮時期,由於儒學興盛的關系,箕子朝鮮是受到極大的推崇與贊賞。朝鮮人時常以「箕聖」來稱呼箕子,而稱自己的國家叫「箕聖國」。 但是在朝鮮韓國在其自稱5000年的歷史中首次獨立的時候,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否認了這段歷史。
據此我推斷,兩周的諸侯沒打朝鮮的主意,是因為箕子朝鮮也是一個諸侯國,國力還可能很強,足以自保;加上與中原距離太遠,聯系不多,因此沒人有徵服朝鮮的計劃。周朝就已經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