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知識 > 雨果歷史事件

雨果歷史事件

發布時間:2021-02-05 19:27:15

1. 雨果 生活的年代 有什麼重要的歷史事件 他是法國人嗎 他的作品大都反映了什麼

恩,法國大革命,1848歐洲革命,第二次鴉片戰爭.....他反對侵略戰爭,批判現實

2. 雨果的事

維克多·雨果(Victor Hugo,1802—1885),法國作家,19世紀前期積極浪漫主義文學的代表作家,人道主義的代表人物,法國文學史上卓越的資產階級民主作家,被人們稱為「法蘭西的莎士比亞」。一生寫過多部詩歌、小說、劇本、各種散文和文藝評論及政論文章,在法國及世界有著廣泛的影響力。
雨果的創作歷程超過60年,其作品包括26卷詩歌、20卷小說、12卷劇本、21卷哲理論著,合計80卷之多。其代表作有《巴黎聖母院》和《悲慘世界》,短小說有《「諾曼底」號遇難記》。

早年經歷
1802年2月26日,維克多·雨果出生於法國貝桑松(Besançon)的一個軍官家庭。從中學時代,雨果愛好文學創作,對文學發生濃厚興趣,便開始寫詩。他的文學活動是從他為《文學保守派》雜志寫稿開始的。他的第一部長篇小說《漢·伊斯蘭特》獲得了小說家諾蒂埃的贊賞。與諾蒂埃的結緣,促使雨果開始轉向浪漫主義並逐漸成為浪漫派的首領。
1819年,雨果與詩人維尼等人創辦《保守文藝雙周刊》。由於從小受家庭的影響,雨果最初的作品大多是歌頌保王主義和宗教。1822年發表第一本詩集《頌歌集》,獲得路易十八的年金賞賜。後相繼出版《新頌歌集》和《頌詩與長歌》,在內容和形式上有所突破。在此期間,還發表兩部中篇小說《冰島魔王》與《布格·雅爾加》。
1823年,隨著自由主義日趨高漲,雨果的政治態度發生改變,他與浪漫派文藝青年繆塞、大仲馬等人組成「第二文社」,開始明確反對偽古典主義。
鋒芒漸露
1827年,雨果為自己的劇本《克倫威爾》(Cromwell)寫了長篇序言,即著名的浪漫派文藝宣言。在序言中雨果反對古典主義的藝術觀點,提出了浪漫主義的文學主張:堅持不要公式化地而是具體地表現情節。他特別宣揚了滑稽丑怪與崇高優美的對照原則。這篇序言則成為聲討古典主義的檄文、浪漫主義運動的重要宣言、浪漫主義文藝理論的經典,在法國文學批評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小說巴黎聖母院封面
1830年,法國發生了「七月革命」,封建復辟王朝被翻。雨果熱情贊揚革命,歌頌那些革命者,寫詩哀悼那些在巷戰中犧牲的英雄。七月革命後,雨果也在政治上進一步走上左翼的道路。
1831年,雨果的長篇小說《巴黎聖母院》(Notre-Dame de Paris)問世,這部小說是雨果最富有浪漫主義小說。小說通過描寫善良的吉普賽少女愛斯梅拉爾達在中世紀封建專制下受到摧殘和迫害的悲劇,反映了專制社會的黑暗,反動教會的猖獗和司法制度的殘酷, 突出了反封建的主題。故事情節復雜,人物性格誇張,整部作品以色彩濃郁的筆墨寫出,情節曲折離奇,緊張生動,變幻莫測,富有戲劇性和傳奇色彩,充分體現了浪漫主義小說的特點。
低迷時期
1841年,雨果被選入法蘭西學士院(Academie français)。
1843年,雨果創作的神秘主義劇本《衛戍官》,在上演時被觀眾喝倒彩而遭到失敗。
1845年,雨果被路易·菲力浦封為法蘭西貴族世卿,還當上了貴族院議員。
1848年六月革命後,雨果逐漸走向共和的立場。在總統選舉中,雨果投票支持拿破崙三世。
1851年12月,路易·波拿巴發動政變,宣布帝制,大肆進行鎮壓,雨果被迫流亡國外,達19年之久。流亡期間,雨果從未停止過文學創作,不斷地創作文學作品對拿破崙的獨裁政權進行斗爭。
1852年,雨果出版了一本辛辣嘲笑拿破崙三世的政治小冊子——《小拿破崙》,同時還撰寫了揭露政變過程的小冊子《罪惡史》。
1853年,雨果文學作品中著名的政治諷刺詩集《懲罰集》問世。《懲罰集》充滿革命氣勢,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成為鼓舞愛國志士反納粹的鬥志。
1856年,雨果出版了詩集《靜觀集》,詩集中概括了雨果在1830年~1855年間的思想感情。
1861年11月25日,雨果寫了《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這封信已經選入了中國多個版本的中學語文課本。
晚年高峰
1862年,雨果的長篇小說《悲慘世界》問世,書中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的尖銳矛盾和貧富懸殊,描寫了下層人民的痛苦命運,提出了當時社會的三個迫切問題:貧窮使男子潦倒,飢餓使婦女墮落,黑暗使兒童羸弱。猛烈抨擊了資產階級法律的虛偽。全面反映了19世紀前半期法國的社會政治生活,小說也受到全世界人民的歡迎。
1870年3月,拿破崙三世垮台後,雨果回到巴黎,受到巴黎人民的熱烈歡迎。在普法戰爭期間,雨果以激昂的愛國主義熱情投入斗爭,他發表演說鼓舞人民鬥志,並報名參加國民自衛軍。
1871年,雨果當選國民大會代表。
1871年3月,巴黎公社起義時,雨果並不理解這次革命。但當公社失敗後,反動政府瘋狂鎮壓公社社員時,雨果又憤怒譴責反動派的獸行,他呼籲赦免全部公社社員,並在報紙上宣布將自己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的住宅提供給流亡的社員作避難所。
1872年,雨果刊行詩集日記《凶年集》,表達了對普法戰爭和在巴黎公社時期的思想感情。
1874年,雨果最後一部重要作品《九三年》問世。雨果自1862 年時開始創作,1872年完成,以1793年法蘭西共和國軍隊鎮壓旺岱地區反革命叛亂這一重大歷史事件為題材,表現了資產階級革命中驚心動魄的歷史內容和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斗爭規律。書中封建貴族的兇狠殘暴、雅各賓專政時期的革命氣氛、共和軍的英勇善戰,都得到了生動的描繪。
1876年,雨果當選法國參議員。
1883年,雨果完成《世紀傳說》。雨果自1859年開始創作《世紀傳說》,直至1883年完成,全書共3卷,以聖經故事、古代神話和民間傳說為題材。

小說悲慘世界封面
1885年5月22日,維克多·雨果在巴黎與世長辭。法國人民為雨果
個人生活
30歲的雨果與26歲的女演員朱麗葉·德魯埃邂逅,並墜入愛河,雨果每天都要給朱麗葉·德魯埃寫一封情書,直到朱麗葉·德魯埃75歲去世,他將近50年來從未間斷,共給朱麗葉·德魯埃寫了將近兩萬封的書信。雨果與德魯埃的愛情故事成為法國人對雨果津津樂道的浪漫事跡。

3. 雨果有沒有來過中國歷史上雨果有太多關於中國的事情

「老天哪!整個瓷器在地上跌得粉碎!」這是雨果的詩《跌碎的花瓶》中的第回一句,這首詩寫答的是雨果家的女僕不小心打碎詩人心愛的花瓶後,其孫女主動承認錯誤保護女僕的故事。在詩中,雨果痛惜他的中國瓷器花瓶被打碎。接下來,他又寫道「我真喜歡,碼頭是我買花瓶的地方」。據雨果的《根西島記事本六冊》,這位中國古董的愛好者和收集者,在這個被他稱為「碼頭」的地方———孤島根西上,先後買了48次中國
藝術
品,共花了3000多法郎。雨果當時為自己的情人朱麗葉買下住宅「高城仙境」花費是14000法郎。
為情人布置「中國客廳」
雨果把買來的部分中國古董在「高城仙境」中布置了一個「中國客廳」,後來,整個「中國客廳」被搬到巴黎孚日廣場的雨果故居博物館的第三層。這座「中國客廳」擺滿了中國的瓷器、佛像、宮燈和傢具,四面牆上有幾十幅「中國題材」的烙畫。

4. 誰知道雨果的歷史背景和簡介

維克多·雨果(Victor Hugo),1802年2月26日 - 1885年5月22日)是法國浪漫主義作家的代表人物,是19世紀前期積極浪漫主義文學運動的領袖,法國文學史上卓越的資產階級民主作家。 雨果幾乎經歷了19世紀法國的一切重大事變。一生寫過多部詩歌、小說、劇本、各種散文和文藝評論及政論文章,是法國有影響的人物。

雨果出生於法國東部緊挨瑞士的杜省貝桑松,他的父親是拿破崙手下的一位將軍,兒時的雨果隨父在西班牙駐軍,10歲回巴黎上學,中學畢業入法學院學習,但他的興趣在於寫作,15歲時在法蘭西學院的詩歌競賽會得獎,17歲在「百花詩賽」得第一名,20歲出版詩集《頌詩集》,因歌頌波旁王朝復辟,獲路易十八賞賜,以後寫了大量異國情調的詩歌。以後他對波旁王朝和七月王朝都感到失望,成為共和主義者,他還寫過許多詩劇和劇本。寫有大量具有鮮明特色並貫徹其主張出小說

1841年被選為法蘭西學院院士,1845年任上院議員,1848年二月革命後,任共和國議會代表,1851年拿破崙三世稱帝,雨果奮起反對而被迫流亡國外,流亡期間寫下一部政治諷刺詩《懲罰集》,每章配有拿破崙三世的一則施政綱領條文,並加以諷刺,還用拿破崙一世的功績和拿破崙三世的恥辱對比。

1878年革命推翻拿破崙三世後,他回到巴黎。雨果一生著作等身,幾乎涉及文學所有領域,評論家認為,他的創作思想和現代思想最為接近,他死後法國舉國誌哀,被安葬在聚集法國名人紀念牌的「先賢祠」。

雨果最為法國人津津樂道的浪漫事跡是:他於30歲時邂逅26歲的女演員朱麗葉·德魯埃,並墮入愛河,以後不管他們在一起或分開,雨果每天都要給她寫一封情書,直到她75歲去世,將近50年來從未間斷,寫了將近兩萬封信。

[編輯]
作品
[編輯]
劇本
《克倫威爾》 1827年發表的韻文劇本。劇本的「序言」被認為是法國浪漫主義戲劇運動的宣言,是雨果極為重要的文藝論著。
《愛爾那尼》(愛格尼) 1830年,它的首演是法國浪漫主義對古典主義徹底勝利的標志。
[編輯]
小說
《巴黎聖母院》 1831年,是雨果著名的小說,浪漫主義小說的代表。小說中的兩個人物,卡西莫多和副主教克羅德是一對比,前者外貌醜陋,但心地純潔善良。後者道貌岸然。女主人公愛絲美拉達則是美的化身。
《笑面人》發表於1869年 小說有著和巴黎聖母院一樣的美醜對比。主人公格溫普蘭出生貴族,但因宮廷內的勾心鬥角,小時候被毀容。後來被民間藝人"熊"(或音譯"烏蘇斯")收養。所以說,格溫普蘭是人民的兒子。後來小說峰迴路轉,格溫普蘭命運大起大落,可是因為愛人"女神"(音譯"蒂")的病逝,徹底絕望,投河而去。《笑面人》的創作標志著作者向現實主義邁出了一大步。
《海上勞工》
《悲慘世界》歷時三十餘年,從1828年起構思,到1845年動筆創作,直至1861年雨果才終於寫完全書。是最能反映雨果文學手法,思想觀念的文學巨著。在小說中,雨果描述了下層人民的深重苦難。並且通過主人公冉阿讓的遭遇,表達了雨果悲天憫人的思想。
《九三年》 是雨果最後一部小說。小說的兩個對立人物,革命派郭文和保皇派郎特納克侯爵是雨果的又一善惡對比。郭文在捕獲郎特納克侯爵之後,因念郎特納克侯爵救了三個孩子,竟不惜把自己送上斷頭台,而放走了敵人頭子。這種安排,最能體現雨果對慈悲為懷,對純潔良心的信仰。

5. 雨果的悲慘世界裡描述了哪些歷史事件

《悲慘世界》是由法國作家維克多·雨果在1862年發表的一部長篇小說,涵蓋了拿破崙戰爭內和之後容的十幾年的時間。
故事的主線圍繞主人公土倫苦刑犯冉·阿讓(Jean Valjean)的個人經歷,融進了法國的歷史、革命、戰爭、道德哲學、法律、正義、宗教信仰。該作多次被改編演繹成影視作品。

6. 歷史上雨果是個怎樣的人

雨果是法國民族詩人、劇作家、小說家、政論家和文藝理論家,法國浪漫主義文學運動的領袖,他的創作活動長達60餘年,對整個19世紀的法國文學產生了巨大影響。

用法國著名哲學家薩特的話來說,雨果是法國「極少數的真正受到民眾歡迎的作家之一,可能是惟一的一位」。
在漫長的創作歲月里,雨果寫了大量的詩歌、戲劇和小說。

他的作品描寫了勞動人民的苦難生活,揭露和批判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種種罪惡,反對貴族和教會的專制統治,歌頌人民群眾的斗爭精神,飽含著愛國主義的激情,在法國和世界上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至今仍是世界文壇的一份寶貴遺產。

雨果一生追隨時代步伐前進,是法國文學史上一位重要的作家,也是19世紀前期積極浪漫主義文學運動的領袖,法國文學史上卓越的資產階級民主作家。

從小崇拜法國早期浪漫主義作家夏多布里昂的雨果,幾乎經歷了19世紀法國的一切重大事變,貫穿他一生活動和創作主導思想是人道主義、反對暴力和以愛制惡。

雨果是一位充滿戰斗精神的詩人,他曾以《處罰集》、《凶年論》等氣勢恢宏、感情奔放的動人詩篇,吹響了反對帝制、歌頌光明的斗爭號角。

雨果曾經用自己的著作和朗誦詩歌的報酬買了兩門大炮,並捐獻給國家用以抗戰,表現雨果自身的崇高愛國精神。

雨果繼承了法國資產階級革命以來進步的思想傳統,是一位傑出的民主鬥士,是資產階級民主主義的卓越代表。

羅曼·羅蘭曾如此贊揚過雨果:「在文學界和藝術界的所有偉人中,雨果是惟一活在法蘭西人民心中的偉人。」

7. 雨果的人生經歷

生平

雨果出生於法國東部緊挨瑞士的杜省貝桑松,他的父親是拿破崙手下的一位將軍,兒時的雨果隨父在西班牙駐軍,10歲回巴黎上學,中學畢業入法學院學習,但他的興趣在於寫作,15歲時在法蘭西學院的詩歌競賽會得獎,17歲在「百花詩賽」得第一名,20歲出版詩集《頌詩集》,因歌頌波旁王朝復辟,獲路易十八賞賜,以後寫了大量異國情調的詩歌。以後他對波旁王朝和七月王朝都感到失望,成為共和主義者,他還寫過許多詩劇和劇本,幾部具有鮮明特色並貫徹其主張的小說。
1841年被選為法蘭西學院院士,1845年任上院議員,1848年二月革命後,任共和國議會代表,1851年拿破崙三世稱帝,雨果奮起反對而被迫流亡國外,流亡期間寫下一部政治諷刺詩《懲罰集》,每章配有拿破崙三世的一則施政綱領條文,並加以諷刺,還用拿破崙一世的功績和拿破崙三世的恥辱對比。
1870年法國不流血革命推翻拿破崙三世後,雨果返回巴黎。雨果一生著作等身,幾乎涉及文學所有領域,評論家認為,他的創作思想和現代思想最為接近,他死後法國舉國誌哀,被安葬在聚集法國名人紀念牌的「先賢祠」。
雨果最為法國人津津樂道的浪漫事跡是,他於30歲時邂逅26歲的女演員朱麗葉·德魯埃,並墮入愛河,以後不管他們在一起或分開,她每天都要給雨果寫一封情書,直到她75歲去世,將近50年來從未間斷,寫了將近兩萬封信。

8. 急求關於雨果的故事

1、永難磨滅的呼喚

在一個烈日炎炎的夏天中午,十六歲的雨果路過巴黎法院門前的廣場,猛然發現一群人吵吵嚷嚷的圍在那裡。雨果擠進去一看,只見一個衣服襤褸的姑娘被綁在粗大的木樁上。她脖子上鎖著油黑發亮的鐵圈,頭上釘著一個告示,她的腳下擱著一盆燒得通紅的炭,炭火里插著一把木柄烙鐵。

雨果正要看告示,突然聽見教堂里的鍾聲敲響了十二下。一個赤裸上身的漢子走到姑娘身後,解開姑娘背上的繩子,讓她的背一直袒露到腰部,然後拿起燒的通紅的烙鐵,迅速地從姑娘的肩上往下烙。白色的煙霧冒了起來,姑娘的慘叫聲夾雜著焦臭味兒在空中回盪,雨果趕緊閉上了眼睛。

這一人間慘劇正是當年殘暴社會的縮影,在雨果的心靈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四十多年後,雨果在給友人的信中還心有餘悸地說:「在我的耳朵里仍然響著那被折磨的女子的慘痛的呼喊——在我心靈上永遠不能磨滅的呼喊。」我們在雨果的小說人物身上,常常可以發現這一可憐女子的影子。

2、法蘭西劇院的風波

1830年2月25日晚上,巴黎的法蘭西劇院正在上演雨果的浪漫新劇《歐那尼》。可是舞台下卻亂成了一團糟:喝彩聲、掌聲、爭吵聲、斥責聲和噓聲此起彼伏,鬧得不可開交。保守的反對派說:「你的舞台一會兒是西班牙廣場,一會兒是德國城市,難道西班牙距德國就這么幾步嗎?」

因為根據迂腐的古典主義原則,一個舞台就只能代表一個地方。擁護雨果的大都是開明的年輕人,他們中有文藝家、音樂家、畫家、雕刻家和建築家,其中還包括法國另一位文學巨匠巴爾扎克。保守派收集了全院的垃圾,爬上屋頂向雨果的擁護者劈頭倒下。巴爾扎克就挨了一個白菜根。

可這些義憤填膺的年輕人毫不屈服,拚命為演出叫好。他們人數不多,卻以一當十,把保守陣營沖擊的落花流水。《歐那尼》的成功上演,標志著法國文學史上浪漫主義對古典主義的決定性勝利。

3、《巴黎聖母院》和《悲慘世界》

在劇院風波後,雨果另遷新居,潛心小說《巴黎聖母院》的創作。一年後,一部浪漫主義傑作誕生了。這部小說寫巴黎聖母院教堂的副主教企圖佔有街頭賣唱的少女愛斯梅哈爾達,沒能如願後就誣告她為殺人兇手,讓她被判處死刑。

聖母院相貌奇醜的敲鍾人加西莫多劫法場將愛斯梅哈爾達救出,並藏在聖母院中。可教會卻誣陷愛斯梅哈爾達是女巫,法院決定予以逮捕。流浪漢和乞丐們聞訊紛紛趕來圍攻聖母院。混戰之中,副主教劫持愛斯梅哈爾達並威逼她屈從於他,在遭到拒絕後,便將她交給官兵判處絞刑。

憤怒的加西莫多將監刑的副主教推下樓頂摔死,他最後也自盡於愛斯梅哈爾達的墳前。《巴黎聖母院》情節緊張曲折,充滿著積極浪漫主義色彩,反映了中世紀封建專制的黑暗現實,揭露了反動教會的荒淫和虛偽。小說一出版,立即轟動了法國乃至世界的文壇。

《悲慘世界》則是雨果花費了近二十年時間創作的另一部浪漫主義巨著,全書共五部。小說主人公冉阿讓因為生活所迫偷了一塊麵包,卻被判處五年苦役。四次逃跑不成,反被加刑至十九年。獲釋後冉阿讓又偷竊主教銀器,結果被主教感化,於是改名馬德蘭,經營工業,同情窮人。

做了不少改良社會的好事,最後被選為市長。不久冉阿讓被新任警長沙威認了出來,被迫向法院自首,再次被捕。機智的冉阿讓從獄中逃出,履行自己的諾言,重金贖出被迫害致死的芳汀的女兒柯賽特,隱居巴黎。柯賽特長大後與青年馬呂斯相愛了,馬呂斯後來參加了共和黨人的起義。

冉阿讓為了促成他們的婚事,冒著生命危險去找馬呂斯,卻和仇人沙威狹路相逢。他以德報怨,放走了沙威,使沙威羞愧自殺。起義失敗後,冉阿讓將重傷的馬呂斯救了出來,在成全了馬呂斯與柯賽特的婚事後溘然長逝。

《悲慘世界》以豐富多彩的筆觸,描繪了廣闊的社會生活和歷史場景,有力地揭露和批判了資本主義的社會道德和法律制度,成為了一部具有史詩般風格的巨著,在世界文學中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4、巨星的隕落

在政治上,雨果是一個人道主義者。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後,他在給巴特勒上尉的信中斥責法蘭西和英吉利是「兩個強盜」,「將受到歷史的制裁」。雨果,是中國人民的朋友。普法戰爭中法國失敗,在群眾的強烈要求下,法國重建了共和國政府。雨果從海外歸來,報名參加了國家近衛軍。

這時他已經六十八歲了。雨果還用稿酬捐助了近衛軍兩門大炮,其中一門就命名為「雨果」。不久雨果因事到了比利時,這時巴黎爆發了震驚世界的無產階級革命——「巴黎公社」起義。雨果雖然不贊成這次革命,可公社失敗後。他出於人道主義立場,還是大膽地保護受迫害的公社成員。

並建議他們到自己住所避難。結果他家的玻璃很快被人砸碎了,自己也被比利時政府勒令離境。1885年雨果因病逝世了,法國舉國致哀,以悼念一代文壇巨星的隕落。巴黎公社的參與者也發表宣言,號召社員參加雨果的葬禮。雨果用他偉大的人格和不朽的作品,贏得了全世界人民的尊重。

5、雨果寫完《悲慘世界》之後,將書稿投寄給一位出版商。稿子寄出很長一段時間沒有迴音,於是,他在紙上畫了一個很大的「?」,寄給了出版商。隔幾天,出版商回信了,雨果拆開一看,上面也是一個字沒有,只畫了一個「!」。他知道有希望了。

果然,他的《悲慘世界》不久就出版了,並大獲成功。有一次雨果出國旅行到了邊境,憲兵要檢查登記,就問他:「姓名?」「雨果。」「干什麼的?」「寫東西的。」「以什麼謀生?」「筆桿子。」於是憲兵就在登記簿上寫道:「姓名:雨果,職業:販賣筆桿。」

9. 雨果的歷史是怎樣的

維克多·雨果(Victor Hugo,.2.26~1885.5.22),法國偉大的浪漫主義作家,人道主義的代表人物,19世紀前期積極浪漫主義文學運動的代表作家,法國文學史上卓越的資產階級民主作家,被人們稱為「法蘭西的莎士比亞」。 雨果1802年生於法國東部的貝尚松城。祖父是木匠,父親是共和國軍隊的軍官,曾被拿破崙的哥哥西班牙王約瑟夫波拿巴授予將軍銜,是這位國王的親信重臣。 雨果天資聰慧,9歲就開始寫詩10歲回巴黎上學,中學畢業入法學院學習,但他的興趣在於寫作,15歲時在法蘭西學院寫的《讀書樂》受到法蘭西學士院的獎勵,17歲在「百花詩賽」得第一名,20歲出版詩集《頌詩集》,因歌頌波旁王朝復辟,獲路易十八賞賜,以後寫了大量異國情調的詩歌。以後他對波旁王朝和七月王朝都感到失望,成為共和主義者,他還寫過許多詩劇和劇本。寫有大量具有鮮明特色並貫徹其主張出小說 。 1827年,雨果發表劇本《克倫威爾》及其序言。劇本雖未能演出,但那篇序言卻被認為是法國浪漫主義的宣言,成為文學史上劃時代的文獻。它對法國浪漫主義文學的發展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1830年,雨果的劇本《歐那尼》在法蘭西院大劇院上演,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確立了浪漫主義在法國文壇上主導地位。 《歐那尼》寫的是16世紀西班牙一個貴族出身的強盜歐那尼反抗國王的故事,雨果贊美了強盜的俠義和高尚,表現了強烈的反封建傾向。 1830年7月,法國發生了「七月革命」,封建復辟王朝被翻了。雨果熱情贊揚革命,歌頌那些革命者,寫詩哀悼那些在巷戰中犧牲的英雄。 1831年發表的《巴黎聖母院》是雨果最富浪漫主義的小說。小說的情節曲折離奇,緊張生動,變幻莫測,富有戲劇性和傳奇色彩。 故事發生在中世紀。「愚人節」那天,流浪的吉卜賽藝人在廣場上表演歌舞,有個叫愛斯梅拉達的吉卜賽姑娘吸引了來往的行人,她長得美麗動人舞姿也非常優美。 這時,巴黎聖母院的副主教克羅德·弗羅洛一下子對美麗的梅拉達著了迷,他內心燃燒著情慾之火,瘋狂地愛上了她。於是他命令教堂敲鍾人,相貌奇醜無比的卡西莫多把愛斯梅拉達搶來。結果法國國王的弓箭隊長弗比斯救下了愛斯梅拉達,抓住了卡西莫多。他把敲鍾人帶到廣場上鞭笞,善良的吉卜賽姑娘不計前嫌,反而送水給卡西莫多喝。這一舉動使奇醜人十分感動。他乾枯的眼睛裡第一次流出了淚水。 敲鍾人雖然外貌醜陋,內心卻純潔高尚,他非常感激愛斯梅拉達,也在後面的故事發展中報答了她。天真的愛斯梅拉達對弗比斯一見鍾情,兩人約會時,弗羅洛悄悄在後面跟著,出於嫉妒,他用刀刺傷了弗比斯,然後逃跑了。愛斯梅拉達卻因此被仇恨已久的教會冠以「女巫」「殺人犯」的罪名,愛斯梅拉達屈打成招,被判處死刑。卡西莫多把愛斯梅拉達從絞刑架下搶了出來,藏在巴黎聖母院內。詩人甘果瓦引誘救埃斯梅拉達的乞丐群眾與卡西莫多大戰,弗羅洛找到愛斯梅拉達後,實則重新向她表達自己的愛意,遭到拒絕後,把她交給了國王的軍隊,愛斯梅拉爾達被送上絞架。失去愛斯梅拉爾達而絕望的加西莫多,在無限憤怒之下,將副主教從高樓頂上推下,活活摔死。自己擁抱著愛斯梅拉達的屍體,直到風化。

記得採納啊

10. 雨果的簡介

維克多·雨果(Victor Hugo),1802年2月26日 - 1885年5月22日)是法國浪漫主義作家的代表人物,是19世紀前期積極浪漫主義文學運動的領袖,法國文學史上卓越的資產階級民主作家。雨果幾乎經歷了19世紀法國的一切重大事變。一生寫過多部詩歌、小說、劇本、各種散文和文藝評論及政論文章,是法國有影響的人物。

雨果出生於法國東部緊挨瑞士的杜省貝桑松,他的父親是拿破崙手下的一位將軍,兒時的雨果隨父在西班牙駐軍,10歲回巴黎上學,中學畢業入法學院學習,但他的興趣在於寫作,15歲時在法蘭西學院的詩歌競賽會得獎,17歲在「百花詩賽」得第一名,20歲出版詩集《頌詩集》,因歌頌波旁王朝復辟,獲路易十八賞賜,以後寫了大量異國情調的詩歌。以後他對波旁王朝和七月王朝都感到失望,成為共和主義者,他還寫過許多詩劇和劇本。寫有大量具有鮮明特色並貫徹其主張出小說

1841年被選為法蘭西學院院士,1845年任上院議員,1848年二月革命後,任共和國議會代表,1851年拿破崙三世稱帝,雨果奮起反對而被迫流亡國外,流亡期間寫下一部政治諷刺詩《懲罰集》,每章配有拿破崙三世的一則施政綱領條文,並加以諷刺,還用拿破崙一世的功績和拿破崙三世的恥辱對比。

1878年革命推翻拿破崙三世後,他回到巴黎。雨果一生著作等身,幾乎涉及文學所有領域,評論家認為,他的創作思想和現代思想最為接近,他死後法國舉國誌哀,被安葬在聚集法國名人紀念牌的「先賢祠」。

雨果最為法國人津津樂道的浪漫事跡是:他於30歲時邂逅26歲的女演員朱麗葉·德魯埃,並墮入愛河,以後不管他們在一起或分開,雨果每天都要給她寫一封情書,直到她75歲去世,將近50年來從未間斷,寫了將近兩萬封信。

劇本《克倫威爾》 1827年發表的韻文劇本。劇本的「序言」被認為是法國浪漫主義戲劇運動的宣言,是雨果極為重要的文藝論著。
《愛爾那尼》(愛格尼) 1830年,它的首演是法國浪漫主義對古典主義徹底勝利的標志。
小說
《巴黎聖母院》 1831年,是雨果著名的小說,浪漫主義小說的代表。小說中的兩個人物,卡西莫多和副主教克羅德是一對比,前者外貌醜陋,但心地純潔善良。後者道貌岸然。女主人公愛絲美拉達則是美的化身。
《笑面人》發表於1869年小說有著和巴黎聖母院一樣的美醜對比。主人公格溫普蘭出生貴族,但因宮廷內的勾心鬥角,小時候被毀容。後來被民間藝人'熊'(或音譯'烏蘇斯')收養。所以說,格溫普蘭是人民的兒子。後來小說峰迴路轉,格溫普蘭命運大起大落,可是因為愛人'女神'(音譯'蒂')的病逝,徹底絕望,投河而去。《笑面人》的創作標志著作者向現實主義邁出了一大步。
《海上勞工》
《悲慘世界》歷時三十餘年,從1828年起構思,到1845年動筆創作,直至1861年雨果才終於寫完全書。是最能反映雨果文學手法,思想觀念的文學巨著。在小說中,雨果描述了下層人民的深重苦難。並且通過主人公冉阿讓的遭遇,表達了雨果悲天憫人的思想。
《九三年》是雨果最後一部小說。小說的兩個對立人物,革命派郭文和保皇派郎特納克侯爵是雨果的又一善惡對比。郭文在捕獲郎特納克侯爵之後,因念郎特納克侯爵救了三個孩子,竟不惜把自己送上斷頭台,而放走了敵人頭子。這種安排,最能體現雨果對慈悲為懷,對純潔良心的信仰。

閱讀全文

與雨果歷史事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