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誰主沉浮的第四部簡介
晨風在耳邊低來聲絮語,一串串熟悉自的名字猶在心中縈繞不去!
迎著朝陽的余暉,這座如夢似幻的蜃樓將會駛往何方?
歷史的車輪兀自滾滾向前,又將載著人們的命運駛向何方?
需知,芸芸眾生不過是那個名為「天下」的棋盤上一顆渺小的棋子!
你們,縱然前赴後繼,也不過是壘起萬里長城,億萬牆磚中微不足道的一塊……
我,卻是讓長城之為長城的那個唯一人!
自以為是的強者,難道真的可以主宰自己的命運?
Ⅱ 誰主沉浮的內容簡介
明朝末年,天下動盪。後金大汗皇太極欲獨霸中原,李自成率農民軍陝西起事,戰火版蔓延了大半個權中國。但北京朝廷內,崇禎帝卻誤聽奸言,將一代名將袁崇煥下獄,以通敵罪判處極刑。
已經退休的兵部尚書孫承宗持袁崇煥手信來到山海關重新執掌大局,並派遣特使吳三桂奔赴北京解救袁崇煥,由此也掀開了長達十幾年間中原大地的風雲動盪局勢。
在這個大時代的變局中,少年吳三桂與多爾袞分別來自不同的陣營,在各自的導師洪承疇與範文程的引導下,也都迅速地成長起來。他們在紛亂的戰火與紛爭中,遭遇了愛情、忠誠、陰謀與信仰的重重挑戰與抉擇,最後為了爭奪天下,與草莽英雄李自成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勢。1644年,因為陳圓圓事件,吳三桂與老對手多爾袞聯軍,終於在山海關的石河掀起了改變中國歷史進程的戰爭,並從此結束了中國歷史上漢人封建王朝的天下。
在歷史的滾滾洪流面前,眾人的命運隨之發生了翻天腹地覆地的變化,又無一例外,為爭奪天下,走上了悲劇的人生歷程。
Ⅲ 誰主沉浮這電影講的是關於什麼和什麼等人的故事
《誰主沉浮》在形象地刻畫毛澤東高瞻遠矚、決戰決勝的膽識的同時,還人性化的表現了,他為雙方官兵的傷亡而痛心傷感,顯現他熱愛生命的意識…
Ⅳ [誰主沉浮]是什麼意思
意思是由誰來決定主宰呢?原文出自於現代毛澤東的《沁園春·長沙》。
原文: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
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
漫江碧透,百舸爭流。
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
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白話譯文:
在深秋一個秋高氣爽的日子裡,眺望著湘江碧水緩緩北流。我獨自佇立在橘子洲頭。看萬千山峰全都變成了紅色,一層層樹林好像染過顏色一樣,江水清澈澄碧,一艘艘大船乘風破浪,爭先恐後。
廣闊的天空里鷹在矯健有力地飛,魚在清澈的水裡輕快地游著,萬物都在秋光中爭著過自由自在的生活。面對著無邊無際的宇宙,我要問:這蒼茫大地的盛衰興廢,由誰來決定主宰呢?
(4)誰主沉浮里的歷史事件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沁園春·長沙》是毛澤東於1925年晚秋,離開故鄉韶山,去廣州主持農民運動講習所的途中,途經長沙,重遊橘子洲時所作。其時,作者面對湘江上美麗動人的自然秋景,聯想起當時的革命形勢,寫下了這首詞。
賞析:
全詞通過對長沙秋景的描繪和對青年時代革命斗爭生活的回憶,提出了「誰主沉浮」的問題,表現了詞人和戰友們為了改造舊中國英勇無畏的革命精神和壯志豪情,形象含蓄地給出了「誰主沉浮」的答案:主宰國家命運的,是以天下為己任、蔑視反動統治者、敢於改造舊世界的革命青年。
抒寫出革命青年對國家命運的感慨和以天下為己任,蔑視反動統治者,改造舊中國的豪情壯志。全詞在片語之間,融情入理,情景交融。
Ⅳ 「誰主沉浮」最早出自哪裡
「誰主沉浮」最早出自毛澤東的《沁園春·長沙》
沁園春·長沙
朝代:現代
作者:毛澤東
原文: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
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
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
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攜來百侶曾游,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
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
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譯文
在深秋一個秋高氣爽的日子裡,我獨自佇立在橘子洲頭,眺望著湘江碧水緩緩北流。
看萬千山峰全都變成了紅色,一層層樹林好像染過顏色一樣,江水清澈澄碧,一艘艘大船乘風破浪,爭先恐後。
廣闊的天空里鷹在矯健有力地飛,魚在清澈的水裡輕快地游著,萬物都在秋光中爭著過自由自在的生活。
面對著無邊無際的宇宙,(千萬種思緒一齊湧上心頭)我要問:這蒼茫大地的盛衰興廢,由誰決定主宰呢?
回想過去,我和我的同學,經常攜手結伴來到這里遊玩。在一起商討國家大事,那無數不平凡的歲月至今還縈繞在我的心頭。
同學們正值青春年少,風華正茂;大家躊躇滿志,意氣奔放,正強勁有力。
評論國家大事,寫出這些激濁揚清的文章,把當時那些軍閥官僚看得如同糞土。
可曾記得,當年我們在那浪花大得可以阻止飛奔而來的船舟的激流中一起游泳?
注釋
沁園春:詞牌名,「沁園」為東漢明帝為女兒沁水公主修建的皇家園林,據《後漢書
竇憲傳》記載,沁水公主的舅舅竇憲倚仗其妹貴為皇後之勢,竟強奪公主園林,後人感嘆其事,多在中詠之,漸成「沁園春」這一詞牌。
湘(xiāng)江:一名湘水,湖南省最大的河流,源出廣西壯族自治區陵川縣南的海洋山,長1752里,向東北流貫湖南省東部,經過長沙,北入洞庭湖。所以說是湘江北去。
寒秋:就是深秋、晚秋。秋深已有寒意,所以說是寒秋。
橘子洲:地名,又名水陸洲,是長沙城西湘江中一個狹長小島,西面靠近嶽麓山。南北長約11里,東西最寬處約一里。毛澤東七律《答友人》中所謂長島,指此。自唐代以來,就是游覽勝地。
以上三句是說:在寒秋季節,獨立在橘子洲頭目送著湘江水汩汩北流。
萬山:指湘江西岸嶽麓山和附近許多山峰。
層林盡染:山上一層層的樹林經霜打變紅,像染過一樣。
漫江:滿江。漫:滿,遍。
舸(gě):大船。這里泛指船隻。
爭流:爭著行駛。
鷹擊長空,魚翔淺底:鷹在廣闊的天空里飛,魚在清澈的水裡游。擊,搏
擊。這里形容飛得矯健有力。翔,本指鳥盤旋飛翔,這里形容魚游得輕快自由。
萬類霜天競自由:萬物都在秋光中競相自由地生活。萬類:指一切生物。霜天:指深秋。
悵寥廓(chàng liáo
kuò):面對廣闊的宇宙惆悵感慨。悵:原意是失意,這里用來表達由深思而引發激昂慷慨的心緒。
寥廓(liáo
kuò):廣遠空闊,這里用來描寫宇宙之大。
蒼茫:曠遠迷茫。
主:主宰。
沉浮:同「升沉」(上升和沒落)意思相近,比喻事物盛衰、消長,這里指興衰。由上文的俯看游魚,仰看飛鷹,納悶地尋思(「悵」)究竟是誰主宰著世間萬物的升沉起伏。
這句問話在這里可以理解為:在這軍閥統治下的中國,到底應該由誰來主宰國家興衰和人民禍福的命運呢?
百侶:很多的伴侶。侶,這里指同學(也指戰友)。
崢嶸(zhēng
róng)歲月稠:不平常的日子是很多的。崢嶸:山勢高峻,這里是不平凡,不尋常的意思。稠:多。
恰:適逢,正趕上。
同學少年:毛澤東於1913年至1918年就讀於湖南第一師范學校。1918年毛澤東和蕭瑜、蔡和森等組織新民學會,開始了他早期的政治活動。
風華正茂:風采才華正盛。
書生:讀書人,這里指青年學生。
意氣:意志和氣概。
揮斥方遒(qiú):揮斥,奔放。《莊子·田子方》:「揮斥八極」。郭象註:「揮斥,猶縱放也。」遒,強勁有力。方:正。揮斥方遒,是說熱情奔放,勁頭正足。
指點江山,激揚文字:評論國家大事,用文字來抨擊丑惡的現象,贊揚美好的事物。寫出激濁揚清的文章。指點,評論。江山,指國家。激揚,激濁揚清,抨擊惡濁的,褒揚善良的。
糞土當年萬戶侯:把當時的軍閥官僚看得同糞土一樣。糞土,作動詞用,視……如糞土。萬戶侯,漢代設置的最高一級侯爵,享有萬戶農民的賦稅。此借指大軍閥,大官僚。萬戶,指侯爵封地內的戶口,要向受封者繳納租稅,服勞役。
中流:江心水深流急的地方。
擊水:作者自註:「擊水:游泳。那時初學,盛夏水漲,幾死者數,一群人終於堅持,直到隆冬,猶在江中。當時有一篇詩,都忘記了,只記得兩句: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里。」這里引用祖逖(tì)的「中流擊楫」典故。(祖逖因為國家政權傾覆,時刻懷著振興光復的心志。元帝就讓他擔任奮威將軍、豫州刺史,供給他一千人的軍糧,三千匹布,但不給戰衣和兵器,讓他自行招募士眾。祖逖仍就率領隨自己流亡的部屬一百多家,渡過長江,到江心時他扣擊船槳發誓說:「我祖逖不能平定中原並再次渡江回來的話,就像長江的水一去不返!」言辭激昂神色悲壯,眾人都為他的誓言感慨贊嘆。)這里指游泳。
遏(è):阻止。
鑒賞
歷史角度
在中國的史上,第一個大量描繪自然美,並把對自然美的描繪和對國家和人民的命運的關切結合起來的詩人是屈原。這是中國古典詩歌的一個優良傳統。毛澤東的詩詞繼承了這個優良傳統。他善於把自然美與社會美融為一體,通過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自然美的藝術形象,表現出社會美的內容。這首詞通過對長沙秋景的描繪和對青年時代革命斗爭生活的回憶,提出了「誰主沉浮」的問題,抒發了對中華民族前途的樂觀主義精神和以天下事為己任的豪情壯志。
特別是本詞的最後三句,以設問結尾,巧妙回答了「誰主沉浮」的問題。正像當年中流擊水那樣,勇敢地投身到革命的風浪中,激流勇進。
美學角度
從美學上講,崇高美表現於外在方面,體現為高大、遼闊、巍峨、宏偉等壯麗景象。德國哲學家康德把崇高分為兩類:數學的崇高,如高山的體積;力學的崇高,如暴風雨的氣勢。俄國著名文藝批評家車爾尼雪夫斯基也說:「一件事物較之與它相比的一切事物要巨大得多,那便是崇高。」孔子也把「大」與崇高聯系起來,贊嘆:「大哉!堯之為君也。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這種巍峨、博大、壯闊的崇高美,在毛主席詩詞中,以對山川景物的描繪體現得最為鮮明。《沁園春·長沙》就是其中最優秀的篇什之一。
主要內容
上闋:「今日之游」描述的是人與自然的關系,描繪了湘江的秋景。
下闋:「昔日之游」作者同一個激進的群體發生的關系,追憶了同學時光,抒寫了胸襟和抱負。
Ⅵ 《誰主沉浮》 電影 讀後感
「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民,把我們的血肉,鑄成我們新的長城、、、、、!」慷慨激昂的國歌,深刻記錄著祖輩們用鮮血與生命鑄就的民族統一與現代的幸福生活!最令我們崇敬的是偉人們與祖輩們英明的策略與驚天地的魄力,最刻骨銘心的是中華民族從四分五裂走向民族統一的偉大誰主沉浮!的確,在每個人的內心世界,對那十餘載的戰火風雲歲月,都有著一段獨特而不能割捨的情節與敬仰!所以,觀看《誰主沉浮》前,我的內心波瀾起伏,觀完電影,我的內心更是慷慨激昂久久不能平靜。 真實人性化的人物刻畫,得民心者的天下。不同於以往的電影,《誰主沉浮》中的人物更顯真實、人性化,他們不再是一個個高高在上不容接近的偉人英雄,或十惡不赦世人皆唾罵的大惡人,他們都有血有肉,有情有感,正是這種真實的人物刻畫,才讓電影脫離出背景的厚重氛圍,顯得輕松而活躍。將偉人或有歷史罪過的人真實再現,更深入的刻畫出在那個歷史大背景下,不同階層背景下的人們面對重大事件的策略與抉擇,也更體現出了人的聰慧英明或狡詐狹隘! 毛澤東的大氣、豪爽、魄力又有小人物的任性與窮開心,蔣介石的油腔滑調、狡詐、出爾反爾又不乏對看待事情的聰慧,周恩來任務成功後的飲酒狂歡的灑脫的與面對任務失敗時的氣急敗壞,蔣中正的一心扶持父親謀黨國之勝利的信念又有面對現實的無奈,馮玉祥的大氣凜然,李瀾聞一多等民主人士的正義與勇敢,還有范偉飾演郭廚師的傻傻與忠誠,郭德綱飾演攝影師的搞怪,有的甚是在影片中一閃而過,但真實人性化的刻畫依舊留給人們深刻的記憶。 不管是大人物,還是小人物,不管是英雄偉人,還是人們的敵人,電影通過人物的刻畫與歷史事件的描述,都揭露出一個深重的道理:得民心者才能得天下。 《誰主沉浮》是中宣部「向新中國成立60周年獻禮50部重點電影故事片」之一,也被中宣部和國家廣電總局列入「向祖國匯報」30部重點影片進行隆重推介。影片通過新中國成立前夕,激戰對壘的兩大陣營領袖毛澤東和蔣介石在對待人民、對待士兵、對待國家前途和命運方面的鮮明對照,揭示了「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以及「民心向背定興衰」的主題。 最後我想說,祖國六十華誕,以電影的形式獻禮,《誰主沉浮》無疑是沉甸甸的!因為它勾起了我們每個人內心那個永遠割捨不掉的情節,也銘記了那段輝煌的歷史!給予我們驕傲與自豪,還有鼓舞與振奮人心!銘記歷史,才能開拓歷史,國慶到來時,走進影院,去回味誰主沉浮這一偉大時刻,品讀新中國成立的偉大壯舉,鬥志昂揚的勇往直前。
希望採納
Ⅶ 電影《誰主沉浮》講的是關於哪些人的故事
誰主沉浮》由石家莊市委副秘書長李乃毅執筆創作,國家一級導演、河北電影製片廠副廠長陳力執導,著名演員李克儉、郭法曾、孫維民、趙福余、王健、郭曉東、吳興國、潘虹等加盟出演。該片以三大戰役為背景,藝術地選取黨中央在西柏坡期間的重要歷史事件,《誰主沉浮》是被中宣部列入向新中國成立60周年獻禮50部重點影片的電影故事片。《誰主沉浮》解讀了毛澤東在七屆二中全會上為什麼提出「兩個務必」的深邃思考,形象地刻畫了毛澤東高瞻遠矚、決戰決勝的膽識,同時還人性化的表現了他為雙方官兵的傷亡而痛心傷感,顯現他熱愛生命的意識。
Ⅷ 誰主沉浮觀後感500
「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民,把我們的血肉,鑄成我們新的長城、、、、、!」慷慨激昂的國歌,深刻記錄著祖輩們用鮮血與生命鑄就的民族統一與現代的幸福生活!最令我們崇敬的是偉人們與祖輩們英明的策略與驚天地的魄力,最刻骨銘心的是中華民族從四分五裂走向民族統一的偉大誰主沉浮!的確,在每個人的內心世界,對那十餘載的戰火風雲歲月,都有著一段獨特而不能割捨的情節與敬仰!所以,觀看《誰主沉浮》前,我的內心波瀾起伏,觀完電影,我的內心更是慷慨激昂久久不能平靜。
真實人性化的人物刻畫,得民心者的天下。不同於以往的電影,《誰主沉浮》中的人物更顯真實、人性化,他們不再是一個個高高在上不容接近的偉人英雄,或十惡不赦世人皆唾罵的大惡人,他們都有血有肉,有情有感,正是這種真實的人物刻畫,才讓電影脫離出背景的厚重氛圍,顯得輕松而活躍。將偉人或有歷史罪過的人真實再現,更深入的刻畫出在那個歷史大背景下,不同階層背景下的人們面對重大事件的策略與抉擇,也更體現出了人的聰慧英明或狡詐狹隘!
毛澤東的大氣、豪爽、魄力又有小人物的任性與窮開心,蔣介石的油腔滑調、狡詐、出爾反爾又不乏對看待事情的聰慧,周恩來任務成功後的飲酒狂歡的灑脫的與面對任務失敗時的氣急敗壞,蔣中正的一心扶持父親謀黨國之勝利的信念又有面對現實的無奈,馮玉祥的大氣凜然,李瀾聞一多等民主人士的正義與勇敢,還有范偉飾演郭廚師的傻傻與忠誠,郭德綱飾演攝影師的搞怪,有的甚是在影片中一閃而過,但真實人性化的刻畫依舊留給人們深刻的記憶。
不管是大人物,還是小人物,不管是英雄偉人,還是人們的敵人,電影通過人物的刻畫與歷史事件的描述,都揭露出一個深重的道理:得民心者才能得天下。
《誰主沉浮》是中宣部「向新中國成立60周年獻禮50部重點電影故事片」之一,也被中宣部和國家廣電總局列入「向祖國匯報」30部重點影片進行隆重推介。影片通過新中國成立前夕,激戰對壘的兩大陣營領袖毛澤東和蔣介石在對待人民、對待士兵、對待國家前途和命運方面的鮮明對照,揭示了「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以及「民心向背定興衰」的主題。
最後我想說,祖國六十華誕,以電影的形式獻禮,《誰主沉浮》無疑是沉甸甸的!因為它勾起了我們每個人內心那個永遠割捨不掉的情節,也銘記了那段輝煌的歷史!給予我們驕傲與自豪,還有鼓舞與振奮人心!銘記歷史,才能開拓歷史,國慶到來時,走進影院,去回味誰主沉浮這一偉大時刻,品讀新中國成立的偉大壯舉,鬥志昂揚的勇往直前。
Ⅸ 誰主沉浮什麼意思
誰主沉浮的意思是這蒼茫大地的盛衰興廢由誰來決定主宰呢?
主:主宰。
沉浮:同「升沉」(上升和沒落)意思相近,比喻事物盛衰、消長,這里指興衰。
出自毛澤東的《沁園春·長沙》
沁園春·長沙
現代:毛澤東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
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
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
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攜來百侶曾游,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
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
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沁園春·長沙》是毛澤東1925年秋所作。長沙是毛澤東人格形成的地方,長沙也是中國農村革命的發源地,是毛澤東初期革命活動的中心。1911年,毛澤東來到湖南長沙第一師范。由於當時的社會背景,通過與同學暢談人生國事,毛澤東更清晰地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觀。
全詞通過對長沙秋景的描繪和對青年時代革命斗爭生活的回憶,提出了「誰主沉浮」的問題,表現了詞人和戰友們為了改造舊中國英勇無畏的革命精神和壯志豪情,形象含蓄地給出了「誰主沉浮」的答案:主宰國家命運的,是以天下為己任、蔑視反動統治者、敢於改造舊世界的革命青年。